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合集下载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第壹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贴敷的起源及发展史。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 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 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 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 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 “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药物的选择。
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箐或研末用作穴位贴敷。因给药途径不同与内服药 物相比,贴敷用药又具有以下特点:
开窍活络
气味醇厚
1.常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 品,以引领诸药开结行滞,直 达病所,祛邪外出。常用的药 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 白芥子、乳香、没药、肉桂、 细辛、白芷、姜、葱、蒜等。
队伍流失

NO.1
具有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 疗作用。
NO.2
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 疗效果。
NO.3
可避免某些药物对人体的 不良反应。
NO.4
安全、简便、危险性和毒 副作用小。
第肆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姜汁调
姜汁调:温经通络、行气 活血。能促进药物的渗透
与吸收。
药物剂型。
药物性能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临床中有 多种剂型可供穴位贴敷使用。如 膏剂、丸剂、散剂、糊剂、泥剂、 膜剂、饼剂、熨贴剂等,其中膏
剂又分为软膏剂、硬膏剂。
病变局部

穴位敷贴技术培训课件

穴位敷贴技术培训课件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17
操作及注意事项
体位选择: 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 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贴敷部位(穴位)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 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
贴敷药物的固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 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 动或脱落。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19
贴敷时间: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 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 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难以耐受 的搔痒、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20
操作及注意—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固定药物。 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 不宜太长。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 性物品擦洗 。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 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代 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
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 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 并能矫味。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矫味矫臭。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 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7
适应证与禁忌证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临床应用—中药白芥子
临床应用—苍术
临床应用—中药肉桂
临床应用—中药细辛
临床应用—中药延胡
多功能粉碎机
• 中药粉碎 1-2分钟 • 细度50-300目 • 外敷120-150目
粉碎后
赋形剂
配制糊剂药贴
制作饼贴
膏贴掺药制作
中医考核小组制作三伏贴
制作材料
常用剂型
• 1、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部进行治疗。疟疾散。 • 2、糊剂: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 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如月经糊。 • 3、膏剂: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寒泄膏、哮 喘膏等。 • 4、饼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 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 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 烘热后敷贴腧穴。 • 5、水渍剂:腰痛渍。 • 6、酊剂:酒剂。 • 7、生物剂:新鲜生物洗净捣烂或切片用
定 义

是将药物贴附于病人体表或穴位的一种方法 。其剂型有贴膏、饼贴、叶贴、皮贴、花帖、 药膜贴等。现临床使用较多的是膏贴,因膏贴 富于粘性,贴于患者出能固定位置,同时依赖 药物的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 散结、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祛风除湿、行气 消痞的目的。
概述
•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 ,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 如毛莨、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 捣碎或研 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 ,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具有一定的 “发泡疗法”体征,也称发泡疗法。常用于久 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 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 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 小等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ppt课件

二甲基亚砜具有挥发性 调软膏后注意密封
慢性 气管

止咳方
药物:生百部、五倍子等份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适量调成软膏备用
用法:贴脐
用前洗净脐眼,软膏填满, 膏药底布覆盖,可用热水袋温 覆片刻,每晚换药一次
此方新旧咳嗽均可使用,安全有
效,对肺结核、百日咳有较好 疗效
三伏 三九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 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 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 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 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 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 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 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 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 病率。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 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高血 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
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 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 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 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三伏 三九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
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 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 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 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 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 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 冬季发病的症状。
三伏 三九

三伏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 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 皮肤吸收药效,将等中药磨粉 赋形后,敷贴于肺俞、心俞、 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
中药 外治
的赋 形剂
内科 疾病 中药 外治
肺系疾病:感冒、气管炎、哮 喘、
心系疾病:失眠、高血压、冠 心病、中风
脾胃病:胃痛、胃下垂、腹泻、 胆囊炎、便秘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血 压
• 头疼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 眩晕 • 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 心悸气短 • 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 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血 压
下引法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敷脐方 药物:黄芪 羌活 威灵仙 乳香 没药 琥珀 肉桂等份 加减:言语不利加菖蒲、葛根;高血压加牛膝、地龙、夏枯草;下
肢偏袒重加牛膝、地龙、独活、桑枝 制备方法:研细末, 用法:10g 醋或酒调敷肚脐,麝香壮骨膏固定,热水袋热敷半小时
至一小时,口中有药味或酒醋味道为佳12小时取下。

• 广泛应用于各科的多种疾病,疗效
确切 ,病源丰富
• 药量剂量小,易于操作
• 成本低,对场地人员要求少
• 制作简单
• 安全稳妥,不会造成重大医疗事故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基 本 原 理 • 经络传导:药物对体表腧穴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内脏或病所,
发挥调节和治疗作用 • 皮肤透入:药物加用适当赋形剂,能通过表皮从真皮吸收到人体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腹 泻
椒倍散 药物:白胡椒5g 五倍子10g 偏寒加吴茱萸10g 用法:药物研细末,用时取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涂满肚脐,膏药底
布覆盖,2天换药一次,1个月一疗程。
按:敷脐法治疗新久腹泻,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均有较好疗效。 可用黄连、车前子、六一散、丁香、硫磺等细末备用,随证加减。
•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穴位贴敷
点 及 其 • 皮肤注表面破溃 • 对药意物及赋形剂过敏

穴位贴敷疗法讲解PPT培训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讲解PPT培训课件
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 般不超过2-4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 (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 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 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
三、基本操作方法
(3)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组织器官最近、最直 接的相应穴位敷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 是穴;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 用相应的背俞穴。如胃脘痛选中脘、胃俞等。
二、发展历史
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 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以本法治疗常见病,而且应 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传染 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 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 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贴敷疗法注 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 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 穴位贴敷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 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 效已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在 《灵枢·经脉篇》中记载:“足阳明之筋…… 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 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 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 之治,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
二、发展历史
二、发展历史
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 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 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 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 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 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 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 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 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 络穴位………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3)医生向患者说明治疗目标、过程,以期配合。
(4)制作贴敷药膏,将药膏贴敷于患者对应穴位。
(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评定,并交待患者治疗后注
意事项。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第8页
穴位贴敷疗法
8.疗程: (1)2~7天穴位贴敷一次, 3次为一疗程. (2)天灸疗程:普通是三伏、三九天期间治疗,连续 3~5年.
目录
一、定义 二、理论依据 三、主要功效 四、主要特点 五、主要用药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六、选穴标准 七、操作流程 八、疗程 九、适应证 十、禁忌证
第1页
穴位贴敷疗法
1.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个中医临床惯用外治方法。
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依据治疗需要将各 种不一样药品制成对应剂型,贴敷于患处或一定穴 位上,经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到 达治疗目标一个方法。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第5页
穴位贴敷疗法
5.主要用药:
药类
药品
温药
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川椒、 茴香等
归膀胱经、脾胃经药 麻黄、桂枝、生姜等
引经、开窍药
麝香、冰片等
皮肤刺激性强药品
川椒、大蒜、生姜、斑蝥、冰片、滑 石粉等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第6页
穴位贴敷疗法
6.选穴标准: 基本上与针灸用穴基本一致,即:局部选穴、远
穴位贴敷疗法中医特色治疗专家讲座
第9页
穴位贴敷疗法
9.适应证:
(1)消化系统疾病:功效性胃肠病(胃食管返流病,功效性 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效性便秘),慢性胃肠炎,溃疡 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胆病,脂肪肝等。 (2)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3)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4)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糖尿病, 高脂血症,肥胖症。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临床应用—中药肉桂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临床应用—中药细辛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临床应用—中药延胡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多功能粉碎机
• 中药粉碎 1-2分钟 • 细度50-300目 • 外敷120-150目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粉碎后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赋形剂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配制糊剂药贴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制作饼贴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膏贴掺药制作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中医考核小组制作三伏贴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制作材料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常用剂型
• 1、散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部进行治疗。疟疾散。 • 2、糊剂: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鸡蛋
清或姜汁等,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如月经糊。 • 3、膏剂: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软膏。寒泄膏、哮 喘膏等。 • 4、饼剂: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水调拌均匀,制成 大小不等的药饼,敷贴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 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叶等捣碎,制成药饼, 烘热后敷贴腧穴。 • 5、水渍剂:腰痛渍。 • 6、酊剂:酒剂。 • 7、生物剂:新鲜生物洗净捣烂或切片用
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
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
用,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
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
• 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
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通、回乳、慢性盆腔炎等 • 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适应症
• 皮肤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寻常疣、疮疡等 • 传染科:腮腺炎等 • 五官科:复发性口腔溃疡、过敏性鼻炎等 • 眼科: 眼睑麦粒肿、眼睑疖肿、过敏性结膜炎、
角膜炎、干眼病等。 • 儿科:遗尿、厌食、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等。 •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 适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如胸痹、偏正头痛、口眼咼斜等 • 呼吸疾病:虚人感冒、慢支、哮喘、老年性肺气
肿、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胃肠疾病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胃下垂、胃肠功
能紊乱、慢性胆囊炎等 • 骨科疾病:各类关节炎、颈腰椎病、跌打损伤等 •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尿潴留、乳汁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作用机制
• 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十二皮部与人体经络、脏
腑联系密切,无论病从外入,或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之 十二皮部。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又是 脏腑疾病反应与体表的特定部位。经络学说是穴位贴敷疗 法的理论核心
• 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 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
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
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
用,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
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
• 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
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定义
• 是将药物贴附于病人体表或穴位的一种方法 。其剂型有贴膏、饼贴、叶贴、皮贴、花帖、 药膜贴等。现临床使用较多的是膏贴,因膏贴 富于粘性,贴于患者出能固定位置,同时依赖 药物的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 散结、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祛风除湿、行气 消痞的目的。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发展历史
• 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名著中有着很多中药贴敷 疗法的记录,我们最熟悉的有各种膏药、药 油等。
•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 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 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 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 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疗作用。。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现代原理
• 穴位贴敷可刺激局部皮肤,使它充血和加强药物 吸收。现代医学认为药物通过穴位刺激,在大脑 皮层形成了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了痕迹反射, 长期的后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轴的机能状态;吸收后使免疫系统发生相应的改 变,使肺内有关感受器发生相应改变,进一步使 表面活性物质得到调整,以达到止咳、平喘及提 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 (二)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
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 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 ,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 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三)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五)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
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 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 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 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 ,尤为适宜。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应症
概述
•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 ,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 如毛莨、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 捣碎或研 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 ,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具有一定的 “发泡疗法”体征,也称发泡疗法。常用于久 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 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 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 小等特点。
中医操作穴位贴敷
理论解说:陈永华 操作演练:杨学静
赵俊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讲课大纲
• 1.定义 • 2.概述 • 3.发展历史 • 4.作用机制 • 5.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6.适应症与禁忌症 • 7.贴敷剂型-我院 • 8.常用药物 • 9.常用赋形剂
• 10.调剂与制作 • 11.常用剂型 • 12.常用贴敷方法 • 13.穴位贴敷穴位选择 • 14.操作注意事项 • 15.举例:喘证 • 16.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发展历史
•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 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 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 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在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 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芥 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来治疗 毒蛇咬伤。当为穴位贴敷疗法的最早记载。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禁忌症
1.孕妇腹部、腰骶部、包扎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 溃疡、感染较严重者,禁止贴敷; 2.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贴敷剂型
• 敷贴剂型不断革新和发展。大概有二方面: • 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工艺,使敷贴更为简便。最常见的是制
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无论是 医务人员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 随学随用。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四)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
(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 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 、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 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 (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
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 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 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 ,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 功效。
穴位贴敷中医培训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