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论文规划设计论文
居住区环境论文环境设计论文:浅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居住区环境论文环境设计论文:浅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引言:进入了21世纪,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业时代,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
而居住区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要考虑邻里间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的向往,合理布置交往的空间场地,满足居民交往的需要,要“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营造居住区环境。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长沙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发展趋势论文
长沙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摘要:结合国内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和长沙市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长沙市的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应顺应国际的发展潮流,本着“参与式”园林的设计理念,为住户创造一个适合生活休闲的公共场所。
关键词:长沙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发展1.中国园林历史世界上的所有园林主要分为三大体系:主要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以及阿拉伯园林。
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园林却是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特点和艺术特点。
中国最初的园林被称之为囿,起源于商周时代,是将自然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的园林一直以来崇尚“天人合一”,强调与自然的结合,被尊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2.长沙市园林景观发展趋势中国的古典园林虽然是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用地愈来愈紧张,城市绿地亦愈来愈少,城市居住环境愈来愈恶劣,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之类便特别令人向往,其口号也就特别具有感召力,如何继续发展国内的园林事业,是一件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就长沙这所城市来讲,除了像岳麓书院等保留下来的园林外,长沙市内的大型公共园林绿地就是植物园、公园等。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唯一具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政府重要公共资源和市民的公共福利,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具重要作用[1],但是最贴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绿地应该就是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了。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迅猛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成熟,从而也带动了地产商及消费者的成熟。
成熟的消费者耗费巨资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供休息的住所,而且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让父母孩子能愉快生活的空间。
为了顺应这一市场需求,各发展商无不在小区园林上苦下功夫。
纵观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种类型。
一、点缀型园林景观:小区中的一抹绿意这种园林景观一般出现在国内最早期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里,现在在长沙市内的旧住宅区内随处可见。
(完整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论文
(完整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分析论文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
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
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地做到是美的。
居住小区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但也同时必须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
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
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从住宅建设上来看,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
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
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自的有机结合。
居住小区人文景观设计应用论文
居住小区人文景观设计的应用摘要: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蓬勃兴起,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一个新的选择尺度:景观人文环境,亦即住宅小区内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否丰富,是否和谐,是否绿意盎然,是否富有活力。
这种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金碧花苑小区为例,对小区的园林人文景观设计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惠州演达片区内,总用地面积29870m2,其中景观用地面积20569m2,边上紧挨三环路,周边环境较噪杂,少外部自然环境可以凭借。
项目规划为六层半、十八层半住宅小区、裙楼商铺、地下车库、人车分流、区内部份建筑底层架空。
主要户型为二房三房等中小户型,针对目标客户为30-35岁惠州中高收入的白领阶层为主。
二、环境设计目标1、为业主营造优美舒适居住环境;2、满足区内住户生活休闲之功能;3、赋予区内环境人文内涵;4、弱化周边环境噪杂之不足之处;5、为项目营销增加独特卖点。
三、环境设计主题定位考虑项目自身规划特点:周边环境状况及目标客户群定位,作以下环境主题定位:音乐主题:现代风格、艺术品质、高品味环境。
以现代的风格规划符合目前时代的进步及目标客户年轻而时尚的生活品味追求,在空间紧凑的环境中突显轻巧特质。
以音乐为设计主题概念,是借助音乐这种生活中大众皆能体验及获得美好感受的形式和主题拓展空间文化内涵,引起住户个人联想,使其获得轻松优雅的居住氛围。
主题雕塑及主景区以韵律感强之音乐主题为主。
小雕塑及次景区,安置音乐主题造型之情趣雕塑。
有音阶的音乐小径,小区背景音乐设置。
音符状或乐器状休闲区、休息椅、音符造型花带等。
结合区内相应设施及景点布置,单元名称设置,烘托强烈文化艺术氛围。
四、功能区规划1、公共活动空间及私密空间沿小区主出入口及形式的消防主通道有机布置公共活动空间,原则上小区的室外环境部份人流集散处及景观视点中心处规划为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住户人流流通、公共活动日常聚会交流的功能。
现代住宅小区论文建筑规划设计论文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分析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口流动量快速攀升,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房屋建设量也不断增加,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不仅要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符合,而且还应具备科学化及合理化。
本文从现代住宅小区的特点、设计原则、建筑设计等方面对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分析前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住房环境、条件等的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
人们在选择住房时通常会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及设计情况进行考虑分析,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促进小区的销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合理、科学的小区规划还可显著提高居民居住时的愉悦性及舒适感。
故而,加强对现代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视,确保住宅小区设计的合理性,提高人们居住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及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舒适性、科学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自然、健康已逐渐成为现代住宅小区设计的重点。
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特点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描述体现:(1)建筑的现代性。
生活环境的改善及社会的开放性使得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合理的融入现代化元素,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合理的对其进行运用,同时合理的对施工工艺、住宅结构等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的现代性。
(2)住宅与环境的统一性。
在进行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时还应加强对环境统一性的重视,住宅使小区的主体,小区中提供的其他设施配置,比如草地、外墙颜色、公共设置摆放都应保证和住宅保持协调一致,以保证小区整体的协调性。
(3)自然性。
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其对小区自然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现代住宅小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同样需要加强对自然性的重视,加强生活环境建设,合理的进行配景绿化,确保设计与周围环境可有效的进行融合,以便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摘要:为了增强居住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应完善与优化绿地景观设计工作,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一定的人性化理念,以提高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为此,本文就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1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1.1人性化在居住小区内建设绿地景观,主要的服务主体为居民,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与健康需求,人性化原则是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1]。
因此,在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其中,根据人们的日常需求来设计绿地景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别从小区内的道路、娱乐设施以及植物配置等层面予以着手,旨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1.2多元化新时期,人们的欣赏标准与审美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居住小区内的景观要求更高,若采用单一的植物、活动设施等会让居民产生审美疲劳,且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判定为绿地景观设计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应提倡景观设计的多元化,避免发生居住小区景观单一问题的产生,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能及时缓解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能为居民消除精神负担。
1.3协调性对于居民小区而言,在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时,必须保持统一的风格与主题[2],实现景观设计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能从视觉感受与心理上更为舒适,通过绿地景观的合理化设计,紧密联系整个小区,可大大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2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方法2.1优化小区内的道路设计在居住小区中,道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合理设计道路系统是重要要求。
小区内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主干道、宅间小路以及组团路等构成的,宅间小路主要设计在整个道路系统的末端,且与每座居住楼连接,主要能容纳行人或自行车,其占地面积较小,横向宽度小。
在主干道上会常常有过往的车辆、电动车以及出租车等,设计师在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必须从安全的角度予以着手,能保证居民活动的安全性,优化道路的设计形态,以保证居民居住的安全性。
如何搞好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论文
浅谈如何搞好城市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摘要:当前,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已成为住宅小区整体设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设计者们通过园林建筑布局、绿化空间、铺地广场、园林小品、园林道路等交融、渗透、连贯,利用各种布景手法,精心规划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居住小区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百姓的效果。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原则;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绿色住宅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发展趋势。
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已成为住宅小区整体设计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
目前很多园林设计一味地强调什么“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等等。
笔者认为,住宅小区的园林是人们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在园林设计中“欧陆风情”、“巴里岛景观”这些可以借鉴,但是不一定要照搬,因为照搬就很容易与实际情况脱离实际情况,住宅园林设计中,应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这样就更加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更加具有人性化。
2、因地制宜:就是合理利用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
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此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应征求住户意见,充分考虑到生活习惯,将生活习惯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3、注重创新:居住区小区园林规划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
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
城市规划中居住小区设计论文
谈城市规划中居住小区设计摘要:城市居住小区作为与城市居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场所,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本文从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交通道路、安全性、配套服务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居住小区设计生态abstract: urban residential area and urban life a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sites, meanwhile, also represents a city image, need to make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space arrangement, traffic, safety, supporting service.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ecology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城镇居住小区作为与城镇居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场所,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进入新世纪, 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追求的品味越来越高,不仅追求住房的面积,更加注重居住的区域环境、休闲设施、景观建设,甚至人文环境也成为小区整体质量的考察范围。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综合因素,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一、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居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
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小区中生态环境的规划。
生态环境是影响住宅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城市居住小区模式思考论文
关于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作者简介:刘雪芬(1981~),女,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
摘要: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它的发展曲折多变,本文通过介绍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居住小区的现状规划和现状组织模式及其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从而提出如何去改变居住小区的组织模式,满足以人为本的居住空间功能要求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模式abstract: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 organization mode prototype from neighborhood unit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a win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mod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how to change the organization mode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meet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living space of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thinking.key words: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 and mode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演化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毕业论文居住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
毕业论文居住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居住小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小区已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而是一个集社交、娱乐、学习和工作为一体的综合社区。
对于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既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篇论文将从居住小区综合网络建设的背景、目标与意义、现状与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居住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是指在小区内部部署一套综合性网络基础设施,连接小区的住户、设备和服务,实现信息的共享、物联网的应用和智慧管理的目标。
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人们对小区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许多小区的网络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网络覆盖不完全,速度慢,安全性差等。
因此,开展居住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与意义居住小区的综合网络建设旨在提供一个稳定、高速、安全、智能的网络环境,方便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同时,通过综合网络的建设,可以实现小区内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这对于提升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合理的网络建设还可以为小区的物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智慧化管理。
现状与问题目前,部分居住小区已经开始了综合网络建设,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网络覆盖不完全,部分角落无法接收到稳定的信号。
其次,网络速度慢,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此外,网络安全存在隐患,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另外,小区的网络服务以及智慧化管理尚未完全实现,居民的生活便利度还有待提高。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居住小区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搭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评估小区内的网络需求,合理规划网络设备的部署。
包括安装使用高质量的无线路由器、增加信号强化设备、提升网络带宽等。
同时,规划合理的网络布线,保证设备的覆盖范围。
居住小区建筑设计浅析论文
居住小区建筑设计浅析[摘要] 随着现代居住的发展, 不仅要满足人的居住要求, 更要“以人为本”, 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分析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居住小区; 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某花园小区位于某市西三环北路与科技厂路之间、大桥西部。
东临北洼路, 西侧隔一城市绿化带可俯视京密引水渠。
总占地面积6.25hm2, 小区东西宽约180m、南北约400m, 呈不规则矩形, 场地内部平坦, 中北部有二条dn= 1800mm 城市供水水源干管横穿通过, 使小区管道设计有一定难度。
小区建筑面积约18 万m2, 共15 栋。
小区分北、中、南三个区; 北区、南区分别为5 栋和3 栋18 层高层居住, 中区设有7 栋11 层低高层楼房, 楼顶层均为复式居住, 是一处中高档居住小区。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意义( 一) 绿化。
建筑物的存在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
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 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 二) 交通。
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机会, 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
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流通行的机会。
( 三) 能源。
新建筑的加入增加了城市供水、电、气、暖的数量。
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
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 减轻能源的消耗。
( 四) 城市功能。
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
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自活动空间, 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 五) 文脉。
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而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 六) 空间。
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
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
“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 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 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毕业论文【新版精品资料】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毕业论文摘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
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区规划住宅建设宏观经济住宅产业目录:前言第一章住宅区产业发展与现状住宅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小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第四章个人见解第五章展望致谢参考文献前言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
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第一章住宅区产业发展与现状建国以来,在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住宅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成熟并走向健康发展的历程,基本可归纳为休眠期、复苏期、成长期、变革期和发展期。
1.住宅产业的休眠期(1949~1978年).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影响,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户,人居居住面积仅为3.6m²,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未得到提高。
这一时期,住宅产业处于“休眠”状态。
2.住宅产业的复苏期(1979~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进入了探索和改革发展时期。
在规划理论上逐步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并有较完善的公建配套,如:百货商店、医院等。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住宅产业在恢复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完善,住宅建设步入了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住宅产业的效应初见倪端。
3.住宅产业的成长期(1991~1995年).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住宅与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全面发展.93年到95年,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经历了顶峰、受挫相持、理性回落和平稳发展的过程。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3篇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3篇第一篇一、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过于强调形式,忽视景观功能性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一些设计过于强调景观的外在形式,忽视其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忽视人的需要和感受。
例如,目前水景已成为小区环境景观的重点,有的开发商要求建设大面积的水景。
水景虽会带来活力,但其运用应恰到好处,不能求大、求多,否则会产生不良的负作用。
水面过大,占用居民活动面积。
而且由于蒸发、渗漏、卫生清洁,需要经常补水、换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物业管理的难度和费用。
在材料的运用上,一些设计者为追求形式上的构图、近期效果,大量使用自然树木,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由于树木在短期不易恢复,生态效果和观赏效果都达不到要求。
此外,过多运用镜面花岗石、火烧板等,镜面花岗石不防滑,雨天会给居民造成伤害,而且不透水,对地面排水、周围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增加建设费用。
(二)强调硬质景观,忽视软质景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特色和效果,更要注重环境的生态性。
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为了达到新颖、突出、快速见效的目的,过多强调硬质景观的建设,如设置大面积铺装,过多的喷泉水池、雕塑小品、亭台建筑等,大大缩小了绿地面积,忽视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特点和景观特色,无法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缺少富有季相变化、色彩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同时,也会造成建设经费上的不合理现象。
(三)简单模仿,忽视景观的本土特色目前,许多居住区景观设计忽视了住区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包括住区外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长期形成和积淀的传统民风、民俗特征,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特征。
比如在居住区建设中,常出现大动土方的现象,不论现状条件如何,先挖山填水,再在平地上创造人工地形,没有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一些设计师对基地的传统文化涵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只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设计。
在植物选择上,未考虑其生长习性,只顾引进一些新奇的植物,对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乡土树种运用较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居住区环境景观缺乏地域特征和本土特色。
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论文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任务要求 (3)1.1 建设场地概况 (3)1.2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3)1.3 建筑规划要求 (3)1.4 基地附图 (3)2 周边分析与立意构思 (5)3 建筑体块生成与户型设计 (9)3.1 建筑体块生成 (9)3.2 户型设计 (13)4 技术依据 (17)4.1 消防与日照 (17)4.2 幼儿园 (17)5 绿化与景观设计 (18)5.1 空间规划 (18)5.2 绿化景观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摘要项目位于上海市主要旅游休闲生活区的主要功能范围之中,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景观环境优越,场地的南侧为上海黄浦江以及相应繁华的商业地段和旅游景点。
周边配套功能完整,包括居住,办公,商业等多种功能汇聚一堂的黄金地段,其中瞿溪路贯穿南北,在瞿溪路右侧选择一块面积适中的地块进行住宅小区规划以及户型的设计。
瞿溪路小区住宅规划的总平面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小区内住宅用地,周边沿街商业用地,小区内配套服务设施如会所,幼儿园,以及小区内景观绿化和活动区域的设计,其次就是涉及到每个住宅的户型设计以及住宅的外立面设计,设计内容中总平面功能明确,园区内流线清晰,住宅户型设计要求舒适得体,整体设计要求贴合实际,清晰明了。
住宅设计中涉及到的设计原理的知识与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不管我们是做课程作业还是将来进入工作中,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满足了已有的要求,同时加上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特色,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才是好的设计。
关键词:瞿溪路;理念;住宅小区;规划;设计AbstractThe project is located in the main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main tourism, leisure and living areas in Shanghai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large flow of people.The location is very superior,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is superior, the south side of the site for the Shanghai huangpu riv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sperous commercial area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The surrounding area is a prime location with complete supporting functions, including residence, office, business and other functions. Qu xi road runs through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n the right side of qu xi road, a plot of moderate area is selected for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house design.QuXi road, the functio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of general layout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district, the surrounding commercial land along the street, supporting service facilities such as clubs in the district, the kindergarten, and landscape greening and the design of the active area in the district, the second is to involve each residential door model design, as well as residential facade desig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otal plane function is clear, the park the flow line is clear, comfortable residential door model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overall design requirement realistic, clear.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design principle of knowledge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design related professional theory knowledge, whether we are designing homework or into jobs in the future, this is a top priority,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isting,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features, is a good design.Keywords: QuXi way; concept; housing estates; planning; design引言本次设计意图在大范围学习、钻研讨论国内外比较好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理解其设计的设计细节和基本手法理念,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做到能够符合规定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内容,建立起“以人为本,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解决新时期居民的各种新的需求并结合寒地的实际情况有特色展开规划设计,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条文,方针政策。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导语】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共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山地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与普通的建筑设计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是极为特殊的,因此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就要考虑到许多的方面与许多的因素,自然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我们既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又必须全方位的引用山地提供的有利的条件,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用较少的投入换取最有价值的回报,最终实现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1山地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的根本意义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居民住宅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在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山地建筑就成为了建筑单位最佳的选择,山地建筑能够有效地使土地利用紧张这一现象得到改善,并且,这些年人们更青睐于山地建筑的住宅小区,因为人们越来越愿意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在以人们回归自然的前提下,山地建筑住宅小区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山地建筑的研究也变得更加的深入。
山地建筑技术的主要影响方面就是山地建筑的生态以及艺术观念。
山地建筑的生态观念主要包括有建筑设计方面的生态原因,那么这就包括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的元素,我们必须要保障生态的平衡。
山地的生态因素中,许多方面都有所关联,山地建筑的设计必须要管理好水文的组织以及形态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处理好山地的生态矛盾,采用合理又科学的方法,使生态保持平衡。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山地建筑的主要的原则就是,做好水文的调解工作,谨慎的动用土地。
在建筑中对于山地多少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好补偿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做出符合各方面的设计,最好可以采用被动式节能以及仿生建筑等相关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发展,这样才能使山地建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又能够完美地融合到自然环境中。
新小区建设方案论文范文精选5篇
小区建设方案论文范文精选5篇5小区建设方案论文范文第一篇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工作,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改造整治提升目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业主自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二、主要目标在完善老旧小区硬件配套设施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八个有”,即有物管用房、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保、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维修管理。
三、基本原则(一)分类实施、统筹推进。
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分为基本型和提升性,在改造过程中优先进行基本型改造,结合实施条件和示范要求实施提升性。
基本型小区整治是将影响居民生活的渗漏、危楼加固、下水道疏通、道路、消技防设施、维修、照明、绿化补植、停车场复建、物业管理等作为基本内容,有条件实施墙体出新、配套体育设施等;提升性整治是在满足基本型改造后,增加节能改造或“适老化”改造内容。
(二)综合整治、标本兼治。
注重改造老旧小区的整体环境,改造水、电、排污等生活配套设施,既要对小区环境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又要注重日常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实现建管并举、标本兼治。
(三)政府主导、居民参与。
在综合整治和后期物业管理中,突出居民共同参与,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明确居民共同管理小区的义务与职责。
四、整治内容(一)完善基础设施1.清除违章搭建。
小区内搭建的一切违章建筑要在项目施工前全部拆除,私占的用于种菜、养家禽等的公共用地要求居民在项目实施前自行恢复原状。
2.修整、翻建小区道路。
小区道路达到城市居住区道路建设规范标准,做到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无坑洼,路牙整齐无缺损,有条件的小区应符合无障碍通行要求。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论文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研究摘要:人居环境是大环境的一部分,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住宅区环境建设不仅仅关乎人的健康生活,更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生存,它们是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完善和补充。
本文探讨了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生态abstract: living environment is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relation to the big problem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not only for the health of the life, even for country and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they a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add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key 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住宅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
老百姓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他们居住小区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小区论文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从人的需求出发,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并且按照适应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建造出生态环境优美、山水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优良、人居文化优质、物质与精神可持续发展的的居住区。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新区开发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出让开发,大量的城市住宅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不断地改善着人们的居住条件。
但同时也出现了居住区与城市环境结合不够紧密,功能定位不明确、格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深层次的内涵等问题。
所以设计更高水准的居住区成为规划、建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共同任务。
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
1 居住区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
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个方面的要求。
居住区规划则是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
地条件。
居住区规划是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个系统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
2 以锦园小区为例分析居住区规划
西安锦园小区是国家2000年小康住宅示范区,一期工程10万平方米通过国家建设部小康住宅综合验收及2A级住宅性能认定,并获得国家建设部“科技规划设计”、“科技进步”、“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物业管理”5项大奖。
西安锦园小区主客分离、动静分离、食寝分离、洁污分离等设计理念,充分表现了"西安锦园"强调人性化、适居性、生态性、私密性、安全性等社区文化。
10000㎡中央绿色广场,拥有700个标准车位的大型地下停车场的等配套设施。
小区采用完全地下的停车方式,共有760个停车位,车户比为1:1.8。
图1 锦园小区总平面图(作者自绘)
锦园小区位于西安城西,介于市区与二环之间。
西临桃园南路,北通丰镐路,南至丰庆路,直贯南二环。
小区面积146亩,共有13栋小高层,1358户,户型均比较大。
小区2000年建成,现入住率接近100%。
建筑面积234000平方米,容积率为2.0。
锦园小区总体布局规整。
小区采用完全的人车分流,东西方向各有地下车库出入口。
主入口在小区西面,直对景观中心。
小区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内部均为步行系统,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中心铺装广场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
中央景观区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
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锦园小区的和谐的景象要得益于人车完全分流的规划设计理念。
小区外东,西两侧的道路上分别设置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车库贯通住宅地下层覆盖了近2/3的小区地下面积,住户可从住宅地下层进入所在单元,未与车库连通的可通过离居所较近的人行出口来到小区内部。
这种人车完全分流的方式对锦园小区是相当适合的,这是因为小区规模不大,停车库的服务半径满人们需要,由此看来,这种组织方式对住区的规模大小有着严格的要求。
社区配套设施全面启用 7000㎡的多能会馆,设有半地下菜市场、餐厅、超市、咖啡厅、美容美发中心、室内游泳池、健身房、乒乓球桌球室、阅览室。
室外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已对业主开放。
3 居住区规划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合理地利用周边环境,包括周边环境中的自然景观,水系,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等,以及周边现有的建筑,道路,公园,绿化等。
关注居住区的人文因素,将重点放在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上。
目前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已成为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的长远方向。
节能主要考虑节约使用能源和材料资源,如东北地区兴起的“暖房子”工程采取外墙体加装保暖材料和外涂层的方法,直接减少了煤、电等能源消耗,提高了住宅保暖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居住区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设施的集合体,是拥有多种功能的完善
的居住系统。
居住区内除必要的水、电、煤气、通讯等配套管线设施外,还必须有合理的交通组织网络、驻停车辆系统和完备的物业管理、安全保障和家政服务、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
目前,部分居住区过于注重对概念的炒作和宣传,忽视了对实用功能的配套和建设,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还必须留有持续发展、补充完善的余地和空间。
4 结语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从人的需求出发,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并且按照适应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建造出生态环境优美、山水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优良、人居文化优质、物质与精神可持续发展的的居住区。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念.浅谈优秀住宅区的规划和环境景观设计探讨[J].科技资讯,2007(027).
[3]吴勇,刘丽,刘华领.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南及实例评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