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五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解析)人民版课时检测(二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苏州一模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

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解析选D 史料实证是核心素养之一,并不体现独树一帜,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研究者立场问题,故B项错误;无法达成共识显然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辛教授依据史料实证,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明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故D项正确。

2.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

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解析选 D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先进武器战胜落后的封建贵族,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得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在欧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殖民扩张与掠夺,故D项错误。

3.2019·常州一模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种历史现象说明A.国家治理推动了技术发达B.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C.科举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D.宋词兴盛推动了文化普及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印刷术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生产和消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谈及科举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宋词,故D项错误。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课时规范练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课时规范练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时规范练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期末,26)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

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

据此可确证的是()A.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C.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2.(2019山东济南模拟,26)唐代的炼丹家作《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已记录了火药的诞生。

到北宋时,政府开始组织有关火药与火器的大规模生产,由于涉及军事机密,官方作坊要求工匠熟背制造程序,严禁外传,同时禁止硫磺、硝石流出,特别是流向辽国。

据此可知()A.专制主义制约科技进步B.政府行为主导科技发展C.宋代火药技术已趋成熟D.政局变迁影响科技发展3.(2019山东滨州模拟,26)下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术》(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

这表明()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4.(2019福建福州二模,27)上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

这反映出我国()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5.(2019安徽淮南二模,25)《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

“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

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6.(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27)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

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

乍驻乍引,任意所为。

或粗或细,随态运奇。

”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小篆B.楷书C.草书D.行书2.[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

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

”这说明()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3.勾栏,是宋元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

有人描写一个庄稼人到了城里看到勾栏的情形:“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

见层层叠叠团圆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漩涡。

……”据此可知,勾栏()A.既有专业性又带有商业性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淡化了城市的传统功能D.突破了坊市的界限4.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

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反映了元杂剧()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B.具有非常鲜明的生活化特征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D.较好地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5.[2019·河南六市模拟]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

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6.[2019·重庆市名校联考]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附解析)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典例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 B.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2.《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

“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

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3.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4.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

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带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带答案解析)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17.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9.“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工开物》
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
10.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11.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
A.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
A.A
B.B
C.C
D.D
15.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数字,就把它束之高阁。这反映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评估2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跟踪检测评估25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书画和戏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某某市名校联考]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

”据此可知,文中“战舰”() A.以水力作为驱动的动力B.行驶速度远远低于帆船C.具有机械动力轮船雏形D.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海船2.[2020·某某某某一模]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

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3.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B.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C.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4.[2020·某某某某一模]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

这些成就( ) 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5.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

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 )A.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统一规X的货币制度C.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6.[2020·某某某某一模]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精选文档66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 ·合肥二模 ) 宋朝有名山川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涟漪、树叶的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认真察看剖析。

这表示宋朝()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获得重要打破C.艺术形式的老百姓化趋向D.商品经济获取空前发展2.(2019 ·永州一模) 以下图是唐朝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还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此间。

浓丽的设色( 指着色 ) ,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穿着的装修,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反应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A.构图复杂,比率失衡B.情形再现,洗尽铅华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照激烈,气概雄伟3.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接踵组建。

这说明() 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透戏剧界4.京剧发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好多曲目都表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敬,如《将相和》的爱国和礼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扔掉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出生。

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标记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成立在中华文化深沉的基础上5.(2019 ·永州一模)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战士们每人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靠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延伸700 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示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表现先人对火药资料的认知D.反应火药开始用于战争6.(2019 ·长沙一模)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练习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5: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练习题

考点训练50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1.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A.理论性B.实用性C.复杂性D.文学性2.(2015·绵阳一模)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这表明当时()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3.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4.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5.(2015·扬州调研)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下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6.(2016·潍坊质检)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A.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B.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C.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D.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7.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含答案解析)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含答案解析)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答案 B 由材料“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可知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历史认识,故B项正确。

2.(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汉书·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答案 C 材料内容未将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太阳黑子的出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发生过程的记录及明末时中国记录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太阳黑子的单纯记录,未体现对其的理论研究,故D项错误。

3.(2019江西宜春模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

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答案 D 据材料可知徐光启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而A项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不合题意,故D项正确。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3练 古代中国的科技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3练 古代中国的科技

1.(南通2017年3月质量检测,26)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 )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循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2.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3.“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对于这一谜语谜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始于战国行于后世而精于宋B.能代表汉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C.由阿拉伯人向世界各地传播D.传入欧洲后消除了对宗教的迷信4.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5.《中国古代科技史话》中有一段描述:“北宋庆历年间的印刷术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使字划凸出,每字单独成一印,用火烧硬,制成字印;在铁板上敷松脂、腊、纸灰,把一颗颗字印镶嵌于铁板……便可刷墨印书。

”该印刷技术( )A.最早出现于唐朝B.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C.发明者是王祯D.在12、13世纪传入欧洲6.(南通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6)宋朝岳珂《愧郯录》卷九云:“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

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单元检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单元检测: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答案 B 由材料“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可知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影响历史认识,故B项正确。

2.(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汉书·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答案 C 材料内容未将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太阳黑子的出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发生过程的记录及明末时中国记录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太阳黑子的单纯记录,未体现对其的理论研究,故D项错误。

3.(2019江西宜春模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

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答案 D 据材料可知徐光启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而A项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不合题意,故D项正确。

4.(2019福建福州模拟)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含解析北师大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5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含解析北师大

课后限时集训 ( 二十五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戏曲和书画( :40 分分:85 分)一、( 本大共12 小,每小 4 分,共48 分)1.(2018 · 化二模) 下表唐宋期不一样文件人衣着“ 衣”的。

据此能被定的史事是()述文件出“回掠坊市及、等州,比屋尽,人悉以衣。

”《旧唐·回》“云木哪息影,雪香不生。

”《全唐》“ 邵多透衣。

”宋朝《水燕》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常服衣,号衣和[ 宋 ] 叶翁《四朝》尚。

”A. 唐宋造技有重要展B.唐宋麻出重衰败C.困百姓只好穿制的衣服D.衣一度成唐宋流行服A [ 人衣着“ 衣”的前提条件是造技有重要展,故 A 正确;人衣着“衣”不可以明麻出重倒退,故 B ;困百姓只好穿制的衣服于,故 C ;衣一度成唐宋流行服与表格内容唐宋期不一样文件人衣着“ 衣”的不符,故D 。

]2.(2018 ·晋中期末 ) 据古籍:清代康熙年准了“内府精活字百数十万,排印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从本上反应了当的活字印刷()A.遇到治的抵制B.技存在着致命缺点C.遇到念的制D.缺少市效益的推D [ 资猜中百数十万“精活字”是“内府”所,故 A 表述与意不符;B、 C 两资猜中没有体;依据资料些活字“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可知,里的“无用”,是指缺少市,故D切合意。

]3.(2018 ·合肥三模) 有人以“仲景未用” 由,反“ 牛”入。

此,李珍:“ 此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倘若知之,必实用法,不捐弃。

况仲景未用亦多矣,此而,盖枉正矣!” 体了李珍()A.材中着眼的度B.探究中求新的追求C.践中察求真的方法D.承中理性批评的精神B [ 干述及李珍主“ 牛”入是以事求是出点,故 A ;“ 牛”李珍的不停探究,它拥有必定的理作用,故而打破期仲景没有把“牛”入的主,反应了李珍拥有探究、求、新精神,故 B 正确;李珍主“牛”入是在不停探究之下,而不是察求真,故 C ;李珍并无仲景的主行理性批评,故D。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五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教师版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五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教师版

培优点五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 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典例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答案】B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答案)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一、选择题1.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解析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

A、B、C三项表述错误。

造纸术出现干西汉、指南针出现干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

答案 D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解析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

答案 C3.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①祖冲之②郭守敬③孙思邈④王祯⑤僧一行⑥刘徽⑦贾思勰⑧张仲景A.①⑥B.②⑤C.③⑧D.④⑦解析祖冲之、刘徽在数学圆周率的计算方面成就巨大;僧一行、郭守敬在天文学方面成就巨大;孙思邈是唐代的名医,后世尊其为“药王”,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王祯和贾思勰是著名的农学家。

答案 C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解析本题以一句谚语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精品整理】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精品整理】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9·黄石调研)据《东都事略》,“(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这说明宋代( ) A.出版业放任自流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C.印刷术空前发展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2019·河南八市测评)谶谣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是通过儿童之口进行扩散。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天真无知,他们所传的谣谚必非出于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于是方士、儒生、政客等,便大量制造谶谣,通过儿童之口散布出去,以造成一种天意使然的架势。

这说明谶谣( )A.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准确预知历史的走向C.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现象D.改变了历史发展趋势3.(2019·滨州期末)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由此得出( )A.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B.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C.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D.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4.(2019·黄石联考)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 )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5.(2019·安阳一模)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

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6.(2019·德州期末)《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2/3。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必修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

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答案 B解析蔡侯纸发明于东汉,故B项错误。

2.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有关知识。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并无活字印刷,故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史实。

从材料看,印刷术在唐代已经出现,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 A解析从题干可看出此项成就有着很强的杀伤力。

依据对四大发明的分析,可知这项成就是火药。

4.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A.地理研究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D.航海答案 D解析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5.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这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B.《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C.张衡对月食做出的科学解释D.《史记》对天文现象的记载答案 C解析根据题目中材料内容可以判断为天文观测的客观记录。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培优人教版练习:第38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安阳模拟)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

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B项错误;仅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D项错误。

2.(2019·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

徐光启() 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D项正确。

3.(2019·德阳模拟)《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

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解析:选B。

《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诗经》中有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点五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典例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2.《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

“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

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3.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4.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

由此可知,此时中国()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5.下图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某一成就,与图片对应的文字材料应为()(第4题)A.“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B.“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C.“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D.“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6.图4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

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图4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7.关于《关雎》的主旨有不同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观点与时代背景相一致的是()8.表2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的比较。

表2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A.人格个性特征B.文化心理态度C.男女社会地位D.道德伦理观念9.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10.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

这表明中国文化()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11.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

此类绘画作品()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12.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

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

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

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

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

——摘编自[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苏颖《文字与王权——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材料二1455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

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

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能读写了。

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

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材料三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化。

在书面语传播中,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经济能力且接受教育的群体才拥有“门票”。

到了数字网络时代,网络BBS、博客、微博、微信,都表明传播权利进行了重新分配。

民间话语成为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陈汝东《未来传媒发展趋势:一种媒介史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印刷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8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传播史的演进趋势及其推动因素。

(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表5是其中三个情节。

表5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梗概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进行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 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典例2.【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答案】B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解析】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管理有专职人员,对地图绘制有积极作用,故选D项;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这是一项专业职务,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服从,排除A项;“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可以看出集中管理,但无法体现分权的思想,排除B项;“国家专营”是对手工业的方法,材料所强调通过绘图加强管理的方法,排除C项。

【答案】D2.【解析】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可知《黄帝内经》强调医者的医德,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黄帝内经》强调身、心、行三者整合及对医德的重视,未探究万物的本源,因而没有蕴含唯物论思想,排除A项;《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并不一定能代表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且中医学的发展应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排除C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但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D项。

【答案】B3.【解析】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和“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说明中国在引用西方科技时重实用轻理论,故选D项;材料说明中国引用西方科技的特点不是引用科技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是个例不是普及,排除B项;材料说明中国科技观念,没有表明西方科技的目标,排除C项。

【答案】D4.【解析】近代科学指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朱载堉和徐光启都以实验为方法去支撑他们的论述,故选A项;材料中实验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经学的藩篱,排除B项;传统科学注重实用,以经验总结为主,但材料强调实验,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对外来文化的汲取,排除D项。

【答案】A5.【解析】由材料“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可知为古代抛掷燃烧性火药,故A项正确;“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对应的是纸张,故B项错误;“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对应的是磁针的装置,故C项错误;“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对应的是印刷术,故D项错误。

【答案】A6.【解析】根据图中“齐”“北魏”“柔然”“平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木兰辞》的时代背景,与当时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

主人公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出击柔然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说明了行军速度之快及路途的遥远,故选B项;《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排除A项;“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出自唐朝杜甫的《石壕吏》,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排除C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排除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