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在古代,自谦称谓通常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例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
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例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仅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例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例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例如XXX、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例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例如亡妻、亡弟。
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如:“故今具道所以,XXX或XXX也。
”(XXX《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XXX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XXX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XXX: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家族是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XXX、祖、父、自己、子、XXX、XXX、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父亲的母亲是祖母,祖父母的父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XXX父母的父母是高祖父和高祖母。
高考国学文化常识大全国学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国学文化常识大全:
桑梓:家乡;桃李:学生;社稷、轩辕:国家;南冠:囚犯;同窗:同学;烽烟:战争;巾帼:妇女;丝竹:音乐;须眉:男子;婵娟、嫦娥:月亮;手足:兄弟;汗青:史册;伉俪:夫妻;白丁、布衣:百姓;伛偻:农事;桑麻:农事;提携、垂髻:小孩;三尺:法律;膝下:父母;华盖:运气;函、简、筏、鸿雁、札:书信;庙堂:朝廷。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高中语文知识考点整理,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中语⽂知识考点整理,古代⽂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今天,⼩编就给⼤家整理了⾼中语⽂知识考点。
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店铺! ⾼中语⽂知识考点整理:古代⽂学常识之天⽂历法 古代⽂学常识介绍—天⽂历法 【星宿】 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认为⼈间有功名的⼈是天上星宿降⽣的,这是迷信说法。
【⼆⼗⼋宿】 ⼜叫⼆⼗⼋舍或⼆⼗⼋星,是古⼈为观测⽇、⽉、五星运⾏⽽划分的⼆⼗⼋个星区,⽤来说明⽇、⽉、五星运⾏所到的位置。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宿的名称,⾃⻄向东排列为:东⽅苍⻰七宿(⾓、亢kang、氐di、房、⼼、尾、箕);北⽅⽞武七宿(⽃、⽜、⼥、虚、危、室、壁);⻄⽅⽩⻁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朱雀七宿(井、⻤、柳、星、张、翼、轸zhen)。
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宿朝⽟堂。
”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
⺩勃《滕⺩阁序》:“物华天宝,⻰光射⽃⽜之墟。
”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泉剑光直射⽃宿、⽜宿的星区。
刘禹锡诗:“鼙⿎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参星即参宿。
【四象】 参⻅“⼆⼗⼋宿”条。
古⼈把东、北、⻄、南四⽅每⼀⽅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七宿如同⻜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故⽽称为东官苍⻰;北⽅七宿似蛇、⻳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称为北官⽞武;⻄⽅七宿犹猛⻁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称为⻄官⽩⻁;南⽅七宿像⼀展翅⻜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天象变化来占⼘⼈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如⺩勃《滕⺩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因此南方为阳,北方为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阴阳相辅相成,相生相克,是自然界万物的根本规律。
在阴阳学说中,五行也是不可或缺的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位、季节、器官、颜色等。
阴阳和五行的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深远,不仅在天文地理方面有所应用,也渗透到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等方面。
二、官制科举中国古代的官制是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有明确的身份和地位。
官制的核心是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流动性增加,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的是宋代。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官职,从而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人才得以流动,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官制和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三、称谓礼俗中国古代的称谓和礼俗也是一套严格的体系,反映了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古代的称谓分为官衔、尊称、谥号等,不同的称谓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礼俗则包括了吃饭、穿衣、行走等方面的规定,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称谓和礼俗的遵守至关重要,是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代社会中的称谓和礼俗已经有所改变,但中国古代的称谓礼俗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之,天文地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和人际关系,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研究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秦汉称“丞相”,后改称“宰相”。
其他中央官职:尚书、中书、御史、大理、太常、司徒、XXX、司马、大将军、太尉等。
科举制度:唐代开始实行科举,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科举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一、古代文化知识1.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子弟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的四种体式:①格言体。
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答问体。
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
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对话体。
跟特定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
④议事体。
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
如《季氏将伐颛臾》。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3.《孟子》是孟子与弟子合著而成的语录体文集。
4.四书:朱熹整理《大学》《中庸》《孟子》《论语》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6.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又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作品,代表作《离骚》后人又称“骚体”。
它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7.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已被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具有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含义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
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乐府诗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乐府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体,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后者。
8.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考古代文学常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二、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着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着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着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着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语文高中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高中语文积累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战国)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其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高考历史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中国古代的礼制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礼制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制度,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表达了尊卑有序的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提倡仁爱、诚实和道德修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诗词是文化的瑰宝。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楷模。
3.中国古代的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追求,崇尚“神似”而非“形似”。
“写意”、“工笔”和“写生”是中国绘画的三大风格。
4.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音乐器乐有琴、瑟、筝、钟、磬等,乐曲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
中国古代音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传承至今仍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古代兵器制造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兵器主要有剑、弓、箭、戟、枪、刀、盾等,其中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剑被视为武士精神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了道德和精神意义。
6.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如中国式的屋顶造型、琉璃瓦、斗栱、颐和园、故宫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
7.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器、形,以及烹调技巧和餐具的搭配。
中国菜系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鲁菜和浙菜。
8.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古代服饰有汉服、唐装、宋装等,它们在材质、款式和用途上都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高考语文有哪些文学常识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名,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思想核心为“仁”。
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主张清静无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
主张“兼爱”。
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
《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抬家。
著有《孤愤》、《五蠢》、《说难》等,《韩非子》是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
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所作。
原存本子几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家、家和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于》、《庄子》、《韩非于》、《墨子》。
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涵盖了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下面就来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
一、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史籍编纂,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等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其中,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是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汉代的史学成为了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的文学达到了高峰。
二、古代文学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众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以下几种:1.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反映了早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
2.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共收录了17篇,以“离骚”最为著名,描写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楚国的历史传说。
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反映了清代官僚贵族的生活和思想。
4.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5.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三、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古代文学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
其中,古代诗歌以韵律优美、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著称;散文则以写实、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呈现;戏曲则以唱、念、做、打等手段展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面貌。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
同时,古代文学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创作特点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考点12 文言文之文化常识-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汉至隋
多称谥号,简单且具有评价功能。(如汉文帝、隋炀帝。)
唐至元 明朝
谥号逐渐变长,且易重复,于是开始以庙号称。 (如唐太宗、唐玄宗。)
“XX祖”“XX宗”都是庙号
二、知识储备——(一)分类储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内容虽然复杂繁多,但是分类却比较清晰,因此, 分类掌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知识点分类如下: 山川地理:九州、八荒、六合,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关内、 关外、江东、江左、五岳、三秦、城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 南谓之阴等。 宗法礼俗:宗法类主要有天子七庙、太子、建储、爵号、庙号、追 赠、太牢、少牢、郊祭、社日、九族、姻亲等,礼俗类主要有北面、 南面、东向、坐、跪、跽、箕、婚礼、丧葬、祭礼等。
四组题学透
(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亲或尊长命名,供长 辈呼唤。字是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时所取,用于与人交往时 自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古人的字是用 来让别人称呼的,不是用来自称的。故答案为A项。
知识点:
二、知识储备—— (二)主要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了解命题者惯用的设误方式, 并预测未来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 确答题。 ①扩大范围。如2021年全国乙卷的第11题B项,对“抵极刑”的 解释属于扩大范围。 ②跳脱背景。如2021全国新高考 II 卷的第11题C 项对“部曲”一 词的解读存在脱离文本背景的问题。 ③不明职责。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11题D项,对“庶务”的 解读属于不明职责。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高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必备总结学语文,对课文的学习中,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
语文常考的古代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名言,建议收藏一、基础文学常识1.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 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4.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5.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6.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7. 岁寒三友:松、竹、梅8.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9.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0.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1. 殿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12.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13. 六书:根据汉子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的六种类型,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4. 诗经'六义':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5. 三皇五帝:'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kù)、唐尧、虞舜。
16. 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7.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18.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9.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20.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1.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22.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23.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24.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25.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26. 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思想信仰的载体。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将围绕古代文化的信仰、道德、礼教、哲学、文学、美术、科技以及古代民俗的八个方面,总结语文学习者关于古代文化的常识要点和典型案例,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份参考资料,也为学习语文的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一、信仰古代文化的信仰体系融合了原始宗教、儒家传统和道家传统。
其中,原始宗教信仰多以祭祀为主,祭祀对象大多是神灵、祖先、宗族之神等,其内容涉及家族祭祀、土地祭祀、祭天神等,也有许多神话传说。
儒家传统,以诸子百家的儒家思想为主,它强调“仁政”,强调崇尚礼法,实现“五常”。
道家传统,以老子等道家学者的传统为主,强调“唯物论”,强调“自然论”,强调“自然从政”的思想理念,促使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道德古代文化的道德体系以儒家传统“德行制度”为主流,是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
以《礼记曲礼上》的“四贤”和《论语宪问》的“五贤”为代表,强调“义”、“礼”、“仁”、“忠”、“节”、“思”等传统价值观,尊崇和肯定“孝”、“忠”、“仁”、“义”。
三、礼教礼教是古代文化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文化成分。
古代礼教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礼记学记》认为“修身礼仪,莫善于礼”。
它强调“孝”、“慎”、“断”、“正”等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谦虚、恭敬、有礼、礼貌、文明的态度。
四、哲学古代文化的哲学主要是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为主。
其中,儒家思想以《论语》、《孟子》、《大学》为代表,以“治国安民”、“仁政”、“因材施教”为主要思想内容,强调“仁爱”、“仁义”和“仁政”;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道德经》为代表,主要思想内容包括“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应物”,强调“自然从政”、“自然论”;法家思想以《春秋》、《战国策》为主要代表,主要思想内容是“君权在民”、“政治兼并”等,强调“法治”;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要思想内容是“自律”、“兼爱”、“无为”等,强调以“阴阳”的自然规律进行思考,把理性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一、天文地理1、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地支。
天干表次序,地支表时间。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按顺序组成六十对,可表年、月、日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60年一循环。
2、十二时一日分十二时,每时2小时,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以下类推为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映)申时(晡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
每时前一小时为“初”,后一个小时为“正”。
“鸡鸣入机织”应为凌晨1~3点。
“黄昏后”“人定初”应为晚9点。
3、望、朔、晦阴历每月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第一天称“朔”,月底最后一天称“晦”。
4、节日【上元】阴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社日】(祭土神):春天在立春后,秋天在立秋后。
【上巳】(水边洗濯祭祖,又称“修禊”):阴历三月三。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寒食】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七夕】阴历七月七。
此日女子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穿针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称“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
【四时】古代对春夏秋冬四季的称谓。
每季三个月,每月用“孟”“仲”“季”命名。
我国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星宿古人将天上恒星分为二十八组,每组一个星宿。
然后又把地面的州郡邦国与之对应,这便是分野。
二十八宿分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东方玄武(龟蛇)四大星区。
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连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成为“四象”。
四大星区常装饰在战旗上,作为部队序列。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翼、轸两星宿,对应地面的荆州。
又如牛、女星宿对扬州(一说,斗、牛对越国,女宿对吴国)。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即斗宿(即北斗星),“牛”即“牵牛星”。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井宿(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参商”此出彼没,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参宿”冬天夜晚在南天出现,“商宿”夏天夜晚在南天出现。
)6、阴阳阳光照射到的面为阳,照射不到的为阴。
我国在北半球,太阳在南,河床低于地平面,河(水)南畔为阴,(水)北畔为阳。
山高于地平面,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古代许多地名以位于江河的位置命名,如洛阳、汉阳,江阴、淮阴等。
古代以东为左(因为皇帝面南背北),“淮左名都”,应指淮河以东。
古人以中原为内,长江以南为表。
“江表”应指长江以南,又称江左、江东。
黄河在山西、陕西交界为南北走向,对秦地而言,黄河以东为河东(故柳宗元称柳河东),黄河以西为河西、河内。
7、关内外等秦汉时期以函谷关(处山西、陕西交界)为界。
函谷关以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
函谷关所在地为崤山,故崤山以东称山东,战国时泛指中原地区。
而明清时期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以北称关外,东北地区称关东。
山西各长城关口,称西口;河北各长城关口称北口。
西口、北口以北地区称塞北、塞上(今内蒙古自治区)。
塞北的西、北称大漠、漠北。
8、国、中国、畿(jī)辅【国】原指诸侯封地,即诸侯国。
国都亦称国(如“去国怀乡”)。
后扩展为国家,又指地区。
【中国】指中间区域,即中原地区。
【畿辅】指京城周围地区。
汉代称为“三辅”。
9、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海上三山【三山】A位于南京西南、长江东岸,三座山峰合称。
B指江苏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五湖】A一般指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五湖。
B 泛指太湖流域(“襟三江而带五湖”)【四海】古代指渤海(后指贝加尔湖)东海、南海、青海(后指西亚以西),四海扩展义指天下。
【海上三山】东海中的三座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二、官职科举1、一般概念:“令”为各级主官(尚书令、中书令、县令),“丞”为各级佐官(御史中丞、郡丞、县丞),“郎”为帝王侍从官(侍郎、议郎、郎中),后为中央高级官员(尚书郎、员外郎),“掾”为属官(掾曹、掾吏、掾史)。
2、中央官职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春秋各诸侯国称“相”,楚称“令尹”,秦称丞相。
汉设有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中书令、尚书令等;唐初沿用旧制,后以左右仆射为名义宰相,以他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为实际宰相。
宋设“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首相、次相。
后改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金元称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明初沿用元制,以大学士组成内阁,号称首辅、元辅。
清初开始设军机大臣掌握实权,宣统时设内阁总理大臣。
【尚书郎】隋朝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隋朝以前未分六部,尚书台中各部官员统称尚书郎(“木兰不用尚书郎”)【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长官,御史中丞为其佐官。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谏官】自汉始设谏议大夫(司马光曾任此职)。
唐代在其下设左右拾遗(杜甫、白居易曾任左拾遗)。
3、地方官职秦设郡县。
郡的长官为郡守、太守;县的长官为县令、知县,刺史原是汉朝是中央派出检查人员,所管辖区为州。
汉末将部分资深刺史改称“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唐以后改州为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
唐代在州上设府,长官为“知府”,又称为“府尹”。
宋代设路,下辖府、州、县。
路的长官设武将衔。
“判官”原为中央派出的处理特殊事件的官员,宋以后各州府均设立判官,其权利小于副使。
宋代设通判,实为州府长官副使。
都尉为辅佐郡守掌管军事的官员,主簿原为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成为郡县长官的助理,明清各府权利渐轻。
清代对管辖省以下、州府以上的官员称道台,又称道员。
4、官职变动①任命、升职【拜】授官(“拜为上卿”)。
举,推举(“举孝廉不行”)。
【辟】征召(“连辟公府不就”)。
【除】任命,受职(“予除右丞相”)。
【擢】选拔,提拔(“擢龚胜自此为上谷太守”)。
【陟】升迁、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进】举荐,推荐(“贤人进而奸民退”)。
【拔出】提拔,提升(“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限私”)。
【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
②调动【迁】调动官职(升职为右迁,贬职为左迁)。
【转】【调】【徙】亦表官职调动。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③降职、罢免【谪】贬官或降职、流放(“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黜】贬退,废除(“将黜太子申”)。
【罢】解除,免去(“大司空李通罢”)。
【免】免职,罢免(“遂免丞相勃”)。
【夺】免除(“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5、科举【童子试】儒童或童生参加。
每年一次,在州县举行。
考中者取得科举资格,成为生员,又称庠生、秀才,茂才。
【乡试】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
考中者为举人,又称孝廉。
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举人参加,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
由礼部主持,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贡士参加,会试后举行。
在紫禁城保和殿举行,皇帝亲任主考。
考中者为进士。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三、称谓和礼俗1、尊称陛下(对君主),殿下(对次于天子的王侯或太子),阁下(原对三公及郡守,后扩为一般人)。
执事(对政府供职人员),节下(对武职人员),麾下(对将帅,亦指部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足下(对君主,后扩展为一般人),膝下(儿女对父母)。
君(a占有土地的统治者;b封号,如孟尝君、信陵君;c对对方)。
卿(君对臣,长辈对晚辈,朋友间,夫妻间)。
2、谦称朕(古代自称,后专用于皇帝),孤(王侯),寡人(君主、王侯),不谷(诸侯自称)。
臣(自称),鄙人(自称),仆(自称),妾(女子自称),不才、不佞、不肖、不敏(同为谦称)。
贱息(称自己子女),犬子(自己的儿子)。
3、敬称吾子(对对方),令堂(对方母亲),令尊(对方父亲),令兄(对方兄),令弟(对方弟),令妹(对方妹),令郎(对方子),令爱(对方女),令坦(对方女婿)。
家严、家君、家尊(自己父);家慈(自己母);高堂(自己父母)。
椿庭(称父亲),萱堂(称母亲),椿萱(称父母)。
4、借代称缙绅(高级官员),匹夫、布衣、黔首、黎民、庶人(均指百姓)。
鸿儒(学识渊博的人),纨绔(富贵子弟),袍泽(战友),裙钗(妇女)。
红袖(艳装女子),粉黛(美女),蛾眉(美女)。
巾帼(妇女)须眉(男子)。
伉俪(夫妻),秦晋(结为婚姻),金兰(结拜兄弟),昆仲(兄弟),东床(女婿)杵臼(贫贱之交),刎颈(生死之交)。
垂髫(儿童),黄发(老人),总角(儿童时代),及笄(女子十五岁,成年之时),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命(五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百岁)。
闾左(穷人),豪右(富人,大户)。
5、称谓一般人【姓】(家族称号),氏(宗族称号)。
【名】(父母所起,长对幼,上对下称),字(成年后自起,平辈之间、下对上、幼对长称)。
【号】(亦作别字,别号,对人表示尊敬时称),谥号(死后朝廷命名)。
皇帝【庙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太宗、世宗、高宗。
【谥号】褒扬的有“文”、“武”、“昭”、“元”、“平”、“景”等。
批评的有“灵”“炀”“厉”,同情的有“哀”“悼”“怀”“殇”等。
如汉武帝、唐玄宗、宋仁宗等。
【年号】宋嘉祐、宋熙宁、明永乐、明景泰、清康熙、清乾隆等。
6、仪式【祭宗庙】宗庙也叫太庙、祖庙。
皇帝祭祖的地方。
天子有七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封禅】祭天地的最高典礼。
由帝王主持,一般在泰山(五岳之首)。
【斋戒】祭祀前数日沐浴、更衣、独居、素食、戒酒等。
【跪拜】行礼叩头。
《周礼》分为九级。
前三级为稽首、叩首、空首。
最轻的是“作揖”。
【位次】古人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坐车则虚左(中为御者,右为陪坐)。
【筵席】古人席地而坐,席为常见用具。
席长八尺铺于筵上。
筵长一丈六尺,上铺缁布。
席与席相距一丈,“虚坐尽后”,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靠后些,以示谦恭。
“食坐尽前”,进食时要尽量做得靠前,以免不慎掉落食物弄脏坐席。
7、丧称、丧物【崩】帝王、王后死。
【薨】王侯、二品以上官员死。
【卒】初为大夫死,后泛称。
【殂】泛指死。
【殁】死亡。
【亡】死的书面语。
【殇】未成年而死。
【殒】泛指死。
【缢】上吊或绞死。
【弒】臣杀君或下杀上。
【考】死去的父亲。
【妣】死去的母亲。
【吊】哀悼死者、慰问家属。
【殓】为死人穿衣下棺。
【殡】殓而未葬。
【奉安】皇帝皇后下葬。
【梓宫】皇帝的灵柩。
【棺椁guǒ】放尸体的为棺,棺的外套为椁。
【稿葬】用草苫住尸体埋葬。
【庐冢】服孝期间在坟旁搭建的守护屋舍。
【衰】(cuī)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