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 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最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在古代,自谦称谓通常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例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

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例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仅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例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例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例如XXX、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例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例如亡妻、亡弟。

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如:“故今具道所以,XXX或XXX也。

”(XXX《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XXX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XXX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XXX: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中,家族是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XXX、祖、父、自己、子、XXX、XXX、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父亲的母亲是祖母,祖父母的父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XXX父母的父母是高祖父和高祖母。

2019年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

2019年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

2019年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博罗县华侨中学(老道整理)一、称谓【雅称】一种美称。

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尊称】也叫敬称。

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他家房居称“尊府”。

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古代帝王自称“孤、寡”。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

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等;自家父母为“家父、家母”。

(一)对别人和别人亲友的尊称(敬称)1.在被称呼人的姓、名、字号等核心称呼前面或后面加“子”、“公”、“君”、“老”、“父”、“令”、“尊”、“贤”、“仁”、“足下”、“尊驾”、“夫子”、“阁下”、“先生”、“大人”等。

如:子墨子、范文正公、谢君、张老、渔父、尊夫人、贤伉俪。

令堂(对方母亲)、令尊(对方父亲)、令爱(对方女儿,也叫令千金)、令郎(对方儿子)、令兄(对方哥哥)、令妹(对方妹妹)、令弟(对方弟弟)。

注意:公、君、足下、尊驾、夫子、阁下、先生、大人等词还可以单独用来称呼别人,表示尊敬。

2.称字、号、别号、谥号如:(苏)东坡,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别号。

苏轼也常被人称为苏子瞻,子瞻是苏轼的字。

范文正公,“文正”是范仲淹死后朝廷给他的封号(谥号)。

3.称对方的书斋名如聊斋先生,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

4.称籍贯如:孟襄阳,襄阳是孟浩然的籍贯地。

柳河东,河东(今山西永济)是柳宗元的籍贯地。

5.称官名、爵位、做官地如:杜工部,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

文少保,文天祥曾任太子少保。

寇莱公,北宋名臣寇准封爵莱国公。

陶彭泽,陶渊明曾在彭泽任县令。

6.对皇帝、皇族成员、诸侯王的尊称称皇帝的“庙号”、年号,如“太祖”、“太宗”、“洪武皇帝”(朱元璋)等。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

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给2019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

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

2019高考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2019高考专题:古代文化常识

3.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 以下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
(C )
①天子 ②孤 ③圣上 ④殿下 ⑤陛下 ⑥圣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返回
知识清单
详见WORD电子版
返回
• 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返回
当 堂 训练
专题学案
(2017·全国卷Ⅰ)阅读《宋书·谢弘微传》,完成 1~4题。
D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 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 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 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 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 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 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 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古诗文阅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详细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中历史考试中的重要一环。

在准备高考历史科目时,熟悉和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几个古代文化常识的高考知识点。

一、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被誉为"四大发明"的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化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了航海和贸易的发展;火药的发现使战争手段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战略较量;而印刷术的发明则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

二、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唐代的诗人杜牧曰:"诗以言志,歌以咏志"。

通过阅读古代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

例如,《木兰诗》是一首描写女子挺身而出,以男子身份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的诗,体现了古代女性独立坚强的精神。

这些诗词不仅美妙动人,更是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礼仪制度古代礼仪制度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古代社会风俗和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至亲不可媚外"的思想在古代礼仪制度中得到体现,人们对于亲属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

此外,古代人们还注意礼仪的动作和言语,以示尊重和敬意。

通过研究古代礼仪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建筑艺术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高考中的一个考点。

中国的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如被誉为"世界奇观"的长城、中华文明的象征----紫禁城、与天安门广场相邻的天安门。

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和技艺,也是古代文化的载体。

通过了解古代建筑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历史名人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有着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最新2019高考文化常识160(讲义版)

最新2019高考文化常识160(讲义版)

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83.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

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

84.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

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85.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

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86.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87.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二)节日习俗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8.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

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拓展] (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

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89.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

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

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拓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唐寅《元宵》90.(2017·全国卷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2019高考文化常识

2019高考文化常识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花甲·花甲子 六十岁。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 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耆(qí)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 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古稀 七十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 耆耋(dié) 指高寿,老年。耋多指七八十岁。 耄(mà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 期(qī)颐 称百岁之寿。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 期颐。(苏轼《次韵子由》)
2.敬称。 (1)称君王。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 表》) (2)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例如:时世宗享国日 久,不视朝。(《海瑞传》) (3)称师长。例如:夫子哂之。(《论语》) (4)称朋友、尊长。例如: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陈涉世家》)
3.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 弟也。(《谢安传》) (2)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 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 另外,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 指已故的母亲。
(一)人称姓名
一、姓名和称谓
1.直称姓名。 (1)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 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 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 敬亭传》)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2019高考复习之文化常识.ppt

2019高考复习之文化常识.ppt

四、风俗礼仪
2、古代礼仪 (1)政治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 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 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 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祭地礼仪 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四、风俗礼仪
2、古代礼仪 (1)政治
③宗庙之祭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 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祭祀时行九拜礼。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 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明代称孔子为 “至圣先师”。清代,立文庙,称孔子 “大 成至圣文宣先师”。
(今河南商丘)、岳麓书院(今湖南长 沙)、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白鹿 洞书院(今江西九江)。
二、官职制度
1、中央官制 ①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 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三 公说法有司马、司徒、司空;太傅、太 师、太保;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②三省六部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 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 袭未改。
三、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称爵名】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 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北 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三、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称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后、等级 较高的嫔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 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 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 正公。皇帝的谥号常为“××帝”。
传记类文言文常涉及的为官常识
4、为官成绩突出 ⑴升、迁、擢、陟、晋、进:提升、 迁任、提拔、晋升、进用 ⑵加、封、赏:加封、封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全)饮食器用【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

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

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

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

”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

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

2019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2019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1.朔日 2.晦日 3.望日 4.既望 5.下九 6.初阳
1. 农历每月的初一
2. 农历每月的末尾
3. 农历每月的十五
4. 农历每月的十六
5.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
纪年法: 3、年号纪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
年号纪年)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
“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 七月某日”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此后, 一个皇帝有一个或多个年号。在中国历史上, 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 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 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 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 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 (713—740),史称“开元盛世”。
唐代有五京:东京、北京、南京、西京、 中京。
六大古都 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 封、杭州。北京古称“蓟”,又称“燕京”。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 的古都,明时始称西安,古称长安。洛阳为 九朝名都。南京,秦汉时称“秣陵”,孙吴 时称建业,晋称建康,南唐时称金陵,朱元 璋改称应天府,清代称江宁府,太平军称天 京,另有“石头城”“白下”之称,为 六代 古都。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宋称东 京。杭州古称钱塘,又称临安。
公元推干支 方法一: 分除余数法
例2:1982年的干支纪年为? 1982÷10的余数为 2,2-3=—1,—1+10=9,第九位的天干为“壬” 1982÷12的余数为2,2-3=-1,-1+12=11, 第十一位的地支为“戌”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总(最完整版,共13个专题)一、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另起的“名字”。

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

如称呼曹操为“阿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2019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古代文化常识

2019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古代文化常识

2019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古代文化常识2019高考文学常识大全:古代文化常识1.关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绝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

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一前135)。

在中国历,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一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一1795年,历60 年。

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一740),史称“开元盛世”。

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2019年高考语文古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解析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指学校。

2.XXX的《师说》中提到“六艺经传,皆通之”,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例如XXX、XXX、XXX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一般来说,“征”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XXX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例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2019年高考历史必考常识

2019年高考历史必考常识

2019年高考必考历史常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范晔范晔(398~445),字尉宗,南朝宋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 他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则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其叙事的特点是以类相从而不记年代的先后.★七国之乱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八王之乱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国人暴动○1事件背景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由于贵族内部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国人"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在周代,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城内称"国人",城外的称"野人"或者"鄙人".西周的土地基本制度是"井田制",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中央一块田地由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其余八块收获物归各家所有,为私田.井田制下受田的人,平时向授予者交纳贡赋,战时有服兵役的义务.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权向每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贵族和庶民取得贡赋,有权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 西周行使取得贡赋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庶民助耕公田;其二,诸侯采邑主朝觐贡献.到周夷王时,已有诸侯不朝.同时,随着私田的不断开发,使西周的井田制度遭到破坏.国人不断依靠从山林湖泽捕鱼.打猎营利,这都对西周朝廷的经济收入造成影响.○2事件原因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又称召公虎.邵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对召穆公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是障之也!"(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此!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周厉王的高压政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3事件过程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2][3]○4事件影响《史记》一书于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尽管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周宣王之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最终被犬戎所灭.★南书房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书房.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康熙帝亲政以后,朝廷的权力一则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王大臣会议,而这些满洲王公贵族地位较高,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二则内阁在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康熙帝为了把国家大权严密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决定以南书房为核心,逐步形成权力中心.职能南书房官员全是皇帝"秘书"在清史读物和清宫影视作品中,常能见到"南书房行走"这个称呼."行走",是指本来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中办事的官员."南书房行走"指的是在南书房执勤的翰林.凡入值南书房的翰林,正式官衔均为"南书房翰林",也叫"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有两个特点:第一,绝大多数是汉人,这是清朝采取的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消除汉族人反清意识,从而使之为清朝服务政策的具体表现;第二,均为经史.文学.书法.绘画以及自然科学方面出类拔萃的才人学者,比如入值南书房的王士祯为诗坛一代宗匠,朱彝尊与王士祯并称朱王,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沈荃经术深湛,戴梓是很高明的天文学家.★五胡内迁发生时间: 东汉以来的汉魏晋时期所属年代: 东汉.魏.晋时期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西晋统治时期,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居住着许多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但在交融的同时,胡汉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汉人的奴婢,而不少汉人也相继沦为胡人奴婢.这些奴婢常常被迫服役,当军作战,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员押往他乡出卖,因而激起了境内各民族的反抗;而各族上层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实行割据.西晋以后之五胡乱华.永嘉之乱亦肇基于此.★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两大阶段○1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明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传教士在传西学东渐播基督教的教义同时,也大量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这一阶段的西学东渐,由于雍正的禁教,加上罗马教廷对来华传教政策的改变而中断,但较小规模的西学传入并未完全中止.此时的西学传入,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1605年利玛窦辑着《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纂者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由于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好的普及.○2鸦片战争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前后.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方人再度开始进入中国,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而由于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的刺激,促使清朝政府在1860年代开始,推行了洋务运动,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当时中国人.当时的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来面对西学,而主要关注的是西方的先进武器以及相关的器械运输等,而未试图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加以学习,因此在这期间学术思想方面的传入主要藉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媒体,以及洋务机构中为军事目的顺道译介的书籍.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方知识传入中国,影响非常广泛.许多人以转译日本人所著的西学书籍来接受西学.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对政治的不满又进一步导致知识分子们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五四时期这种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波的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中美关系的变化世界格局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变化,力量此消彼长!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6年.特点: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武装包围,海军封锁中国海岸.侵略中国的邻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国邻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印度.日本.韩国等)并大力扶助,保护台湾的安全:政治上不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地位!妄图扼杀新政权!成因:新中国的成立代表在社会主义版图上又增加了一个大国,美国不甘心国民党在中国的失败,仍抱幻想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手段颠覆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由国民党为代表的傀儡或附属政权!这性质和美国在解放战争中支持国民党一样,美国认为国民党并没有丢掉整个中国,但同时也看到国民党的无能,抛弃了增加一同盟国以对抗苏联的政策,改变策略,直接插手中国,妄图直接颠覆政权,而再让国民党代理统治!第二阶段:1956年—1976年特点及成因:新中国政权已经巩固,中苏关系恶化,苏美两大阵营冷战,美国在世界战场上总体处于攻势,美国知道中国政权已经稳定,而中苏恶交使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利用价值,妄图让中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或者保持中立,因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承认新中国政权,但中美并未建交!这一时段内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中国外部环境异常恶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认识:苏美两国都走大国霸权政治路线,中国处于夹缝中但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因而双方都想以武力使中国屈服而加入自己一方!第三阶段:1976年至1991年特点.成因及认识:由于美国在世界战场上多次败北,美国不得不在全世界有所收缩,美国在冷战格局中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十分紧张,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举进攻对中美都具有极大威胁,中美形成利益共同点,一致对抗苏联!79年中美建交至苏联解体,中美握手言和!第四阶段:1991—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引起美国的极大不安,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元化,中国巨大的市场驱使美国和中国走贸易路线,但中美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中国逐渐强大,中美同时互相竞争~总的认识,国家的利益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发展!★中苏关系变化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亦明确表示支持新中国,中苏两党两国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中苏关系进入了后来被称为"蜜月时期"的友好合作新阶段.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新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先后到苏联访问,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进行了会谈.在此期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正式结成同盟.此后,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从1950年到1957年,苏联对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给予了大规模的援助,其中最突出的是援助中国建设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苏两国还在军事.外交领域紧密合作,共同反对美国对朝鲜的侵略等等.[其实前苏联与新中国结盟只是为其战略利益考虑,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存在亲如兄弟的情况,一切只为国家利益.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一再波动,其原因就是国际局势和自身利益.斯大林愿意与新中国结盟主要原因就是两国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而这也恰恰是后来两国反目成仇的原因,其实两国关系的恶化是先从两党关系恶化开始的,之后意识形态矛盾激化,中苏关系全面破裂.中苏关系恶化期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和设备资料,在两国的西段和东段边境不断发生苏联边防军打死打伤驱赶我边民事件,在黑龙江的珍宝岛中苏边防军曾发生武装冲突,一度被认为会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另外,中国曾有为数不少的边民外逃苏联的事件发生.中苏关系真正开始修复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当时中美关系已实现正常化,苏联也是处于其利益与中国改善关系.] 注[]内为表述欠佳,仅当参考★五色旗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推翻满清后第一部由法律确定的国旗.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五种颜色的横条組成,五色横条等高等宽,依次排列.分別象徵中国汉.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由于一战后德国经济的再次崛起,开始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意大利因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日本在入侵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日本输送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运输的切断,导致日本对美国的报复野心,导致第一强国美国的卷入,世界大战彻底爆发.○2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初期:法西斯的掠夺.侵略的战争.1942年以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直接原因是由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危机,转移国内人们的斗争视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国际First International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了准备.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 .在巴黎公社后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考虑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的一种桎梏,必须让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退到后台去,而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第二国际SecondInternational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1)2019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单选题85道)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一、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

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

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4、古代学校【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古代学官【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二、风俗礼仪1、古代节日习俗【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