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教案1-2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1.3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产业现状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代表车型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组成2.2 电池类型及性能特点2.3 电机类型及工作原理2.4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技术参数第三章: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3.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3.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3.4 驱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4.1 充电设施及充电方式4.2 充电桩的类型与技术参数4.3 充电过程及充电控制策略4.4 充电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5.1 新能源汽车维修基本原则与方法5.2 动力电池维护与检修5.3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5.4 车辆常规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6.1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结构6.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6.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6.4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与寿命延长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驱动技术7.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7.2 电机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7.3 驱动系统的效率与优化7.4 电机与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8.1 能源管理与能量回收系统8.2 车辆能源消耗的测试与评价8.3 节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8.4 节能驾驶习惯与节能驾驶培训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9.1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与意义9.2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VSC)9.3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9.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性10.1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与措施10.2 碰撞安全与防火安全10.3 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与环保评价10.4 环保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技术第十一章: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分析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11.2 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案例分析11.3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12.3 新能源汽车认证与监管政策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与服务1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13.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13.3 新能源汽车客户关系管理13.4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14.2 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挑战与机遇14.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实践与实训15.1 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操作15.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15.3 新能源汽车模拟实训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特点、优势、类型及代表车型。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1.2 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1 环保性2.2 经济效益2.3 技术发展前景3.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3.1 电池组3.2 电动机3.3 控制器3.4 充电设施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4.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4.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4.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及其技术特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保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课件。

3. 视频资料:准备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或原理讲解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5.1 动力电池技术5.2 驱动电机技术5.3 充电技术5.4 能源管理系统6.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安全性能要求6.2 可靠性评估6.3 安全测试与认证7.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常规维护项目7.2 特殊维护要点7.3 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8.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市场8.1 国内外政策环境8.2 市场发展趋势8.3 产业竞争格局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9.1 技术发展趋势9.2 环保与经济影响9.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最新汽车新能源教案1-2讲课稿

最新汽车新能源教案1-2讲课稿

力汽车,可分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混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3.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由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提供电能、由电机驱动的汽车,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图1- 2大众BlueMotion纯电动汽车4.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

图 1-4荣威75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5.氢动力汽车氢气不含碳,燃烧后不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因此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图 1-5长安“氢程”氢动力汽车6.天然气汽车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

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汽车发动机燃料图1- 6宝马AC SCHNITZER GP3.10液化石油气汽车2.甲醇汽车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也能以汽油或汽油-甲醇混合燃料为燃料,是一种甲醇-汽油燃料灵活转换的具有节能环保科技含量的新型汽车,也可以由普通汽车改装而成。

图 1-7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3.生物燃料汽车生物燃料(biofuel)泛指由生物质(例如玉米、大豆、秸秆等)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主要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图1-8采用了可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的瑞典柯尼塞格(koenigsegg)CCXR汽车虽然生物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但是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也存在污染、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全球性的广泛应用。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分析1.能源危机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以其低廉的经济成本因此,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必然会将汽车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产业范畴。

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础之所在。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24版精选汽车新能源教案

2024版精选汽车新能源教案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相关产业链的 发展,包括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加注等环节, 以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和系统的研发与产业 化。
05
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与运营 管理
充电设施类型及功能特点
充电桩
为电动汽车提供交流或直流电的充电设备,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交流充电桩充电速度较慢, 适用于家庭或单位停车场;直流充电桩充电速度快,适用于公共停车场或高速公路服务区。
轻量化车身设计及先进制造技术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新能源汽 车中的应用
下游市场拓展和消费者接受度提升
01
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 建设
02
03
04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 略及消费者教育
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 程、安全性等性能指标, 增强消费者信心
推动政府、企业等多方 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
2024精选汽车新能源 教案
contents
目录
• 新能源汽车概述与发展趋势 •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解析 • 混合动力汽车原理及优缺点分析 •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探讨 • 充电设施建设规划与运营管理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
01
新能源汽车概述与发展趋 势
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
定义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根据车辆的动力控制和先进的驱动方式,生产出 的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பைடு நூலகம்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包括财政补贴、购置税免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励等, 以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讨论法: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案例资料;3. 讨论话题。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7. 总结:总结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3. 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和性能;2.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方式;4.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分类、性能、工作原理和充电方式;2. 对比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优缺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1.2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2.1 纯电动汽车2.2 混合动力汽车2.3 燃料电池汽车2.4 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3.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3.2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及标准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1 电池组4.2 电机及控制系统4.3 传动系统5.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5.1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5.2 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动力系统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视频资料:典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对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类型、性能及管理系统的功能。

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及充电策略。

3. 认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七、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及性能7.1 锂离子电池7.2 磷酸铁锂电池7.3 镍氢电池7.4 电池性能参数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8.1 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8.2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8.3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9.1 充电桩的类型及特点9.2 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4. 新能源汽车充电策略10.1 快速充电技术10.2 慢速充电技术10.3 充电策略的选择与优化5.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11.1 驱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11.2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1.3 驱动电机的运行控制策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性能、充电设施、充电策略及驱动电机。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任务1-2-1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任务1-2-1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任务1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学习目标
1.素质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树立高压安全意识。 2)树立规范操作意识。 3)通过学习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树立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 2)熟悉不同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特点。 3)掌握典型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 3.能力目标 1)具有依据维修手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主要部件的能力。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
1.拆卸发动机1号底罩总成。 2.拆卸发动机后部左侧底罩。来自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
3.从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拆下油泵盖螺塞和O形圈。 4.将SST安装到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
5.将发动机至于保养模式 将电源开关至于ON;选择P档,完全踩下加速踏板两次;选择N 档,完全踩下加速踏板两次;选择P时,完全踩下加速踏板两次;踩下制动踏板,将电源开 关至于ON起动发动机。
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二、检查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油压
(6)测量传动桥油压 将发动机怠速转速(保养模式)保持至900-1000rpm进行测量,混合动 力传动桥油压应为10Kpa或更高。 (7)从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拆下SST,更换新O形圈并将其安装到油泵盖螺塞上,将油泵盖螺 塞安装到变速器油泵盖分总成上,油泵盖螺塞拧紧力矩为8Nm。
3.传动桥减振器 为了吸收发动机原动力的转矩波动,采用如图1-25所示的变速器输入减振器总成。此总成包括具 有低扭转特性的螺旋弹簧。转矩限制器采用干式、单盘摩擦材料。通过使用这些零件,减振器结构能 够很好地吸收发动机原动力的振动。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1-2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1-2
理论知识
1.2.2 车间环境安全
4.火灾 与车辆维修有关的许多材料,都是极度易燃的。有些材料在燃烧后,会产生 有毒、有害的气体。在贮存与处理易燃的材料或溶剂时,务必遵循防火安全,特 别是在接近电气设备或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 在使用电气以及焊接设备前,必须首先确认没有发生火灾的隐患。在进行焊 接或使用加热设备时,应准备一个适当的灭火器在作业区域周围。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
学习单元1.2 车间安全与8S管理
理论知识
1.2.3 8S管理制度
1.8S管理制度的内容 (1)整理(Seiri)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 西明确的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目的是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 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视觉宽敞明亮的工作场所,如图1-2-2所示。 (2)整顿(Seiton) 对整理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有效标 识。目的是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如图1-2-3所示。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
学习单元1.2 车间安全与8S管理
理论知识
1.2.1 车间用电安全
2.电压等级划分
电压(V) A级
表1-2-1 电动汽车电压等级划分 直流
交流
0≤U≤60
0≤U≤30
B级
60<U≤1500
30<U≤1000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
学习单元1.2 车间安全与8S管理
理论知识
企业推行8S的目的是使销售额增长,利润增加,获得更大的利益,达成持续 的增长收益。主要目的是企业形象的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提升、品质的提高、 成本的递减、成交期的短缩及员工的精神面貌的改善等。
《新能源汽车维护》教学课件

汽车新能源概述教案

汽车新能源概述教案

汽车新能源概述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新能源概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汽车新能源的优点和挑战。

3. 了解和分析汽车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汽车新能源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关注和参与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教学重点:1. 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汽车新能源的优点和挑战。

3. 汽车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汽车新能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新能源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新能源的了解和认知。

2. 提问:你认为汽车新能源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种类?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2. 介绍各种汽车新能源的类型,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等。

3. 分析每种新能源的优点和挑战,例如电动车的零排放和低噪音,但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学生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汽车新能源进行研究。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研究的新能源类型,并讨论其优点和挑战。

3.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挑战的创新想法,例如改进充电设施、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等。

知识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2. 讨论新能源对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动汽车新能源的发展,例如政府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2. 强调汽车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关注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汽车新能源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技术。

2.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相关的可持续交通活动,如电动车展览或可再生能源讲座。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理解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1.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优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比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比较法:对比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特点和区别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背景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特点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区别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比较的分析能力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2.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未来发展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组成和原理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势和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三章: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要点3.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要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实践操作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特性和工作原理演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原理和种类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和维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新能源汽车的驱动与控制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种类分析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探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原理和种类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优势和挑战的分析能力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5.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5.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原理和种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第六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评价指标理解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6.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评价的实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分析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提升的技术措施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的改进措施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分析能力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理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及重要性实践操作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讲解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演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实际操作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实际应用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讲解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分析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完善建议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政策与法规对行业影响的分析能力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9.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具体发展实例9.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讲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的分析能力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掌握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理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10.2 教学内容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及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实际案例10.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重要性讲解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主要策略分析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的挑战与机遇进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这一环节是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区分传统汽车的关键特征。

《新能源汽车概论》电子教案(1、2课时)

《新能源汽车概论》电子教案(1、2课时)

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到204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大增32%。

根据《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预测在基准情境下,到205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需求量将增加66.57亿t标准煤。

在石油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的燃油需求量将达到2.56亿t,而全球石油储量仅够再用约40年,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问题。

4)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从能源利用方式上汽车从传统汽车到混合动力汽车,再发展到纯电动汽车,如图所示。

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表现如下:
(1)降低环境污染。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一般无直接排放污染物,间接污染物主要产生于非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与氢气制取过程。

其污染物可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加以控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同样具有零排放的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30%以上。

另外,电动汽车比同类燃油车辆噪声也低5dB以上,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将大幅度降低城市噪声。

(2)节约能源。

据测算,传统燃油从开采到汽车利用的平均能量利用率仅14%左右,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后,。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类型、特点、动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大屏幕:用于展示新能源汽车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PPT: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内容的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多样性。

3. 分析: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4.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

5.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新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看法,展开互动讨论。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3. 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驱动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充电方式和充电设施。

2. 实验演示法: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驱动系统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1-2新能源汽车底盘认知

1-2新能源汽车底盘认知
1-2新能源汽车底盘认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组成; (2)了解新能源汽车底盘先进技术。 2.能力目标 (1)能向客户介绍新能源汽车与内燃机汽车底盘的区别; (2)能识别新能源汽车底盘组成部件。 3.素质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高压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 (2)培养沟通能力、进取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新课导入
• 小王是一名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正在某品牌汽车4S店实习,客户想要了解一款新 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你能代替小王向客户介绍吗?
新课讲授
一.新能源汽车底盘作用
1.汽车底盘作用 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电动机及其他各部件、总成,形成车辆整体造型,并接受 发动机/电动机的动力,保证车辆正常行驶。新能源汽车底盘部件跟传统燃油车没有太大区别,布置 形式类似,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变速器的结构。 2.新能源汽车底盘与内燃机汽车的区别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是以传统底盘为基础重新规划系统进行的,同时提高底盘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新能源汽车底盘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底盘结构简化 • 电池组布置合理 • 底盘轻量化 • 底盘电子化 • 底盘环保化
四.
2.CTC电池车身一体化
3.全线控技术
“滑板式底盘”是通用汽车的一项创新, 它彻底推翻了传统底盘的模式。它的车 身与底盘分开,底盘与动力系统集成在 一个“滑板”中,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都设计在底盘上,采用了线控技术,使 车辆操控系统、制动系统和其他车载系 统都通过电子控制而非传统机械方式来 实现,车身与底盘仅通过软件接口连接, 全面实现了底盘的“电动化”。
图 1-2-2 通用“AUTOnomy”概念车 图 1-2-3 通用“AUTOnomy”滑板式底盘
五.任务实施

汽车新能源教案范文

汽车新能源教案范文

汽车新能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

2.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

3.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4.了解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5.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节约能源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1.汽车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2.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呈现一辆使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分享汽车新能源(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汽车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如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汽车新能源的了解和看法。

Step 3:探讨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1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汽车新能源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特点和优势,如节能环保、零排放、降低噪音等。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Step 4:了解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电池技术的改进、充电设施的普及、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等。

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科技新闻和研究成果。

Step 5:思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如减少空气污染、改善交通拥堵、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等。

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Step 6: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汽车新能源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节约能源的方法和行动。

四、课后作业:设计一则海报或宣传广告,介绍并推广汽车新能源的优势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进行教学评价。

可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言、书面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汽车新能源教案1-2

汽车新能源教案1-2

力汽车,可分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混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3。

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由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提供电能、由电机驱动的汽车,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图1- 1大众BlueMotion纯电动汽车4。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

图 1-4荣威75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5.氢动力汽车氢气不含碳,燃烧后不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因此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图 1—5长安“氢程”氢动力汽车6。

天然气汽车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

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汽车发动机燃料图1— 6宝马AC SCHNITZER GP3.10液化石油气汽车2。

甲醇汽车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也能以汽油或汽油—甲醇混合燃料为燃料,是一种甲醇-汽油燃料灵活转换的具有节能环保科技含量的新型汽车,也可以由普通汽车改装而成。

图 1-7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3.生物燃料汽车生物燃料(biofuel)泛指由生物质(例如玉米、大豆、秸秆等)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主要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图1—8采用了可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的瑞典柯尼塞格(koenigsegg)CCXR汽车虽然生物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但是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也存在污染、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全球性的广泛应用。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分析1。

能源危机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以其低廉的经济成本因此,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必然会将汽车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产业范畴.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础之所在。

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1大众BlueMotion纯电动汽车4.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

图1-4荣威75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5.氢动力汽车氢气不含碳,燃烧后不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因此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图1-5长安“氢程”氢动力汽车6.天然气汽车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

天然气的甲烷含量一般在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汽车发动机燃料图1- 6宝马AC SCHNITZER GP3.10液化石油气汽车2.甲醇汽车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也能以汽油或汽油-甲醇混合燃料为燃料,是一种甲醇-汽油燃料灵活转换的具有节能环保科技含量的新型汽车,也可以由普通汽车改装而成。

图1-7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3.生物燃料汽车生物燃料(biofuel)泛指由生物质(例如玉米、大豆、秸秆等)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主要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图1-8采用了可燃烧生物柴油发动机的瑞典柯尼塞格(koenigsegg)展时,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所以,新能源汽车便成为各国所看重和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更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新课讲授】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图1-8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全景图表1-1图表分析:项目内容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没有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方向,所以国家有关部委在选择具体的新能源汽车道路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各种可行的技术都予以一定的支持。

2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道路已逐渐走向清晰,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下一步开发重点。

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混合动力向纯电动的过渡技术,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重点。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承载着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业界对于该产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1.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既受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等汽车共性技术基础落后的制约,又存在机电耦合驱动系统及电动附件产品等混合动力专用技术开发强度不够的问题。

图1-10荣威新750Hybrid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体上处于研发阶段,产品种类较少。

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逐步得到国内整车企业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乘用车研发。

图1-11 比亚迪F3DM3.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纯电动汽车现在已成为国内整车企业电动汽车研发重点,基本掌握了整车控制、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总体上开发进入量产车开发阶段。

图1-12长安电动车E304.燃料电池发展现状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发与国外几乎同步开展,目前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仍处于研发和试验考核阶段,而本田FCXCLarity早在2008年已开展了小批量租赁。

图1-13上汽CSA7000FCV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显现雏形,但是,政府仍需加大力度营造适合新能源汽车成长的环境。

5.新能源汽车国内地方政策与法规表1-3我国部分省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法规类别地方/企业规划天津天津2013年1月发布《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天津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将达到5000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数量达到5000辆以上,替代燃料汽车在公交、出租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广数量达到25000辆。

2020年达到7万辆以上,在公交、出租、班车、邮政等领域扩大应用规模,在警务、环卫及私人用车领域也要实现突破。

图1-14凯迪拉克Escalade-混动2.别克新君越车长5000mm,宽1858mm,高1497mm,轴距更是达到了2837mm,绝对算是同级别车型中的大个子选手。

前进气格栅沿用了别克家族经典的盾形元素,直瀑式加镀铬亮条的设计霸气十足。

图1-15别克君越eAssist混合动力汽车3.奔驰奔驰S400混合动力汽车采用轻度混合动力油电系统,S400HYBRID专门配备了起、停系统。

基于顺滑的引擎与强大的隔音,其S400的实际表现与电瓶车差别也不大了。

图1-16奔驰S400混合动力4.宝马公司i8混合动力超跑将采用2+2的座椅设计,0至62英里/小时的提速过程将在4.8秒内完成,燃油经济性将超过62 mpg,同时售价也将是超跑车的价格,i8是科技领航的新体验,配备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图1-17宝马i8混合动力汽车5.大众大众途锐混合动力版途锐的车厢非常有质感,中控台采用三种材质组合,手工和用料都一流,让人挑不出毛病。

仪表盘设计精致,大方清晰的白色背光灯,液晶显示屏清晰度大大提高,能显示车辆信息、导航信息以及印象信息,可读性非常好。

图1-18大众途锐混合动力版6.奥迪奥迪Q5混合动力奥迪Q5 hybrid quattro是一汽-大众奥迪引进的首款全混合动力车型,代表了当前混合动力技术的最高水准,它标志着一汽-大众奥迪新能源战略实施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也将为未来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奠定基础。

图1-19奥迪Q5混合动力7.雷克萨斯混合动力汽车全新LS 600hL首次搭载的全时四驱带Torsen系统,与改进的空气悬挂系统与适应式可变悬挂系统(AVS)共同工作。

根据驾驶操作、车身运动及道路表面状况,AVS将自动激活可调阻尼减震器,自动保持最佳车辆离地间隙,在高速行驶中仍能实现极佳的减震效果图1-20雷克萨斯LS600HL8.丰田混合动力汽车丰田凯美瑞尊瑞所用的“强混系统”,是丰田全球成熟、领先的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

图1-21丰田凯美瑞尊瑞混合动力汽车9.本田InsightInsight也延续了海外的高标准,像是氙气自动大灯,主动式安全头枕,6安全气囊以及VSA车辆稳定控制系统都是标配。

舒适配置方面则没有太多亮点,前排座椅加热,皮绒搭配座椅和自动空调值得一提。

图1-22本田Insight混合动力10.日产聆风聆风采用国际领先的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日产研发的锂电池创新地采用了锰正电极和层式结构。

图1-23日产聆风纯电动汽车11.上海汽车荣威E50定位于“都市精品纯电小车”的荣威E50,配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等部件。

图1-24荣威E50纯电动汽车1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车比亚迪E6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之一。

采用跨界车型设计,拥有SUV般的身形。

图1-25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13.长城汽车哈弗M3 EV的充电口被安排在传统的加油口位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图1-26长城哈弗M3纯电动汽车14.沃尔沃汽车C30电动车车内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换挡手柄,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都足够惊艳。

图1-27沃尔沃C30纯电动汽车三、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1.技术路线电动汽车按动力系统电气化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部或大部分工况下主要由电动机提供驱动功率电动汽车(称为“纯电驱动”电动汽车,例如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另一类是动力电池容量较小,大部分工况下主要由内燃机提供驱动功率的电动汽车(通常称为常规混合动力汽车)。

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看,发展电气化程度比较高的“纯电驱动”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共同发展的总体原则指导下,规划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战略。

1)确立“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

顺应全球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技术变革总体趋势,发挥我国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起来,放电时把电能释放出来。

在这个可逆的电化学转换过程中,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通常用电池的容量效率和能量效率来表示。

(1)容量效率容量效率是指电池放电时输出的容量与充电时输入的容量之比,即式中,为电池的容量效率;为电池放电时输出的容量;为电池充电时输入的容量。

(2)能量效率能量效率也称电能效率,是指电池放电时输出的能量与充电时输入的能量之比,即式中,为电池的能量效率;为电池放电时输出的能量;为电池充电时输入的能量。

7.自放电率自放电率是指电池在存放期间容量的下降率,即电池无负荷时自身放电使容量损失的速度。

自放电率用单位时间容量降低的百分数表示,其表达式为池可供使用的时间,包括电池的存放时间。

使用周期是指电池可供重复使用的次数。

除此之外,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电池价格高。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有:(1)比能量高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要求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尽可能储存多的能量,但电动汽车又不能太重,其安装电池的空间也有限,这就要求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2)比功率大为了能使电动汽车在加速行驶、爬坡能力和负载行驶等方面能与燃油汽车相竞争,就要求电池具有高的比功率;1991年,美国先进电池开发联合体(USABC)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制定的开发目标三、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动态铅酸蓄电池自1859年发明以来,其使用和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六、铅酸蓄电池的特点1.铅酸蓄电池的优点(1)除锂离子电池外,在常用蓄电池中,铅酸蓄电池的电压最高,为2. 0V;(2)价格低廉;(3)可制成小至lAh大至几千Ah的各种尺寸和结构的蓄电池;(4)高倍率放电性能良好,可用于引擎启动;(5)高低温性能良好,可在-40~60℃条件下工作;(6)电能效率高达60%;(7)易于浮充使用,没有“记忆”效应;(8)易于识别荷电状态。

2.铅酸蓄电池的缺点(1)比能量低,在电动汽车中所占的质量和体积较大,一次充电行驶里程短;(2)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3)充电时间长;(4)铅是重金属,存在污染。

七、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池使用时,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叫放电。

在使用后,借助于直流电在电池内进行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而储蓄起来,这种蓄电过程叫做充电。

铅酸蓄电池是酸性蓄电池,其化学反应式为充电时,把铅板分别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进行充电电解,阴极的还原反应为阳极的氧化反应为充电时的总反应为随着电流的通过,在阴极上变成蓬松的金属铅,在阳极上变成黑褐色的二氧化铅,溶液中有生成【课堂小结】(3分钟)四、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镍氢电池是将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镍氢电池由镍氢化合物正电极、储氢合金负电极以及碱性电解液(比如30%的氢氧化钾溶液)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