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辅导个案会谈技巧
[社会学]第04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二——会谈和访视
![[社会学]第04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二——会谈和访视](https://img.taocdn.com/s3/m/dfcc4e47caaedd3383c4d375.png)
第一节 个案会谈
2.会谈时间安排:
– 每次会谈应在40—50分钟为宜; – 不同个案的会谈应相隔15分钟以上。一方面工 作者可以休息,另一方面也是保密原则的要求, 不能让两个陌生的案主有碰面的机会。 – 每次会谈之后应留时间记录会谈的内容。
第一节 个案会谈
3.工作者的准备: 心理上要放松,安排要妥当,事先做好功课, 如查资料、准备速记本。
第二节 个案访视
二、个案访视的目的: 1.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 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情况。 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 持。 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第二节 个案访视
三、个案访视的注意事项: 1.明确目标和目的; 2.访视前的准备:事先了解案主家庭的一般 情况;做好访视前的预约工作;对可能出 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3.把握访视态度:友好、关心、诚恳、中立、 多替对方着想,不能偏袒某一家庭成员; 4.注意访视仪表:端庄、舒服和美。
第一节 个案会谈
2.发展阶段 • 发展阶段是会谈的主体。 (1)探索案主问题的会谈:了解案主的经历、 所处情景、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及持续 性。 (2)疏导情绪的会谈:帮助案主学习并实际 操作具体的放松技术。
第一节 个案会谈
3.结束阶段 • 工作者在会谈结束前约10分钟开始做该次 会谈的结束工作。 (1)协助案主处理情绪; (2)布置“家庭功课”; (3)交代下次会谈的时间、地点及大概内容; (4)“礼貌送客”,不可先于案主离开会谈 室。
全意地工作,但每次公司加薪和提升都没有
我,我难道还值得如此苦干下去吗?
社工:你本以为自己投入工作是不计较什么的,
但如今你的苦心毫无所获,你对自己投入工
作感到很矛盾。
第二节 个案访视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个案工作是指针对个体或小群体的社会工作过程,旨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
在个案工作中,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社工与个案对象建立信任、理解对方需求、传递有效信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个案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1. 倾听技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社工在与个案对象交流时,应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言语、情绪和非语言表达。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的话,还要理解对方的需求、感受和意图。
在倾听的过程中,社工应尽量避免打断对方,以免影响对方表达的完整性。
2. 问询技巧问询技巧是帮助社工更好地了解个案对象的工具。
社工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个案对象多谈一些,让他们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社工也可以使用封闭式问题,获取具体的信息。
在使用问询技巧时,社工应注意问题的方式和用词,以避免个案对象感到被质问或不舒服。
3. 非语言沟通技巧除了言语外,非语言沟通也是个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社工应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包括面部表情、姿势、身体语言等。
这些非语言信号能够传递出社工对个案对象的关心和尊重,并产生良好的亲和力。
同时,社工也应观察个案对象的非语言表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4. 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是在个案工作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社工应保持语言清晰简洁,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或过于专业化的语言。
社工应注意自己的语速和音量,以便个案对象更好地理解。
此外,社工也应避免使用歧视性的语言,以免伤害个案对象的情感。
5. 情绪管理技巧个案工作中,社工常常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这时候情绪管理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工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客观。
在与个案对象交流时,社工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反应,而是以理性和耐心的态度面对问题。
这样能够建立起与个案对象更好的工作关系,促进问题的解决。
总之,在个案工作中,沟通技巧对于社工的工作效果至关重要。
倾听技巧、问询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绪管理技巧都是社工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工具。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个案社会工作的沟通技巧(重点)个案社会工作的记录技巧个案社会工作的评估技巧沟通的分类:1、语言沟通:谈话、会议、电话2、文字沟通:信件、公文3、身体符号的沟通:身体姿态、语气、动作、面部表情等正常的沟通是交叉式信息交流而不是平行式信息交流。
个案会谈的界定●会谈目的明确●会谈中,工作者有引导互动朝向特定目标的责任●会谈的非互惠性●会谈不回避不愉快的事实或感受●会谈过程的计划性●会谈的非娱乐性(并非陪聊)个案会谈的准备:1、工作者的心理准备2、会谈场所的安排3、工作员的仪表4、会谈的时间安排个案会谈的心理准备:1、情绪准备2、了解案主的基本问题3、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个案会谈的场所安排:1、封闭的空间2、大小适宜3、布置简单、朴素4、环境因素5、不受干扰工作人员的仪表:端庄、典雅;根据自己情况而定;切不可奇装异服会谈的时间安排●1、可选用弹性的时间会谈2、会谈时间40-50分钟为宜3、不同的个案会谈时间应相隔15分钟4、每一次会谈之后应该保留若干时间做记录个案会谈技巧:支持性技巧:1、表达专注与主动倾听2、同理心3、鼓励支持(一)表达专注1.生理专注*面向案主(squarely) *开放的姿态与表情(open)*身体适当前倾(lean)*保持眼神适当注视(eye)*轻松自然(relaxed)“专注”活动*话题:我对个案工作的感受我未来的打算(任选其一)*分组:甲乙两组一一对应(不熟悉者),甲组听(不专注:眼睛东张西望等),且对乙组的内容不反应,3分钟变专注*分享与讨论2.心理专注—积极倾听(耳+心)1)倾听案主对自己问题的叙述;从中了解其情绪、事情过程及困扰2)注意观察案主的非言语行为(手势、表情、神态及语调)3)对所听、所见予以简短反应,以表明工作员听懂了,同时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以协助其再次自我探索—对自己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再次觉察(觉察是促使改变的第一步)听的活动*三人一组*甲向乙陈述一段话(先用简单句子约10秒后,再慢慢加长,讲约20秒),乙注意听,等甲讲完一句或一段后,乙一字不漏的重述甲讲的内容*丙为观察员,检查乙并予以纠正;同时观察甲的行为,客观描述行为,并加以解释,如:你说话时,速度快,手有点抖,使我觉得你有点紧张。
社会个案工作——会谈的五种类型

社会个案工作——会谈的五种类型个案会谈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根据会谈的目的和功能,可以把个案会谈分为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和一般性咨询会谈5种类型。
1.建立关系的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的合作关系。
为了保证专业关系的顺利建立,社会工作者在这种会谈中的工作重点是创造一种宽松、信任的谈话氛围,让服务对象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收集资料的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以便对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或者服务开展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进行收集资料的会谈前,社会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资料收集的访谈提纲,内容包括询问的问题和希望了解的内容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3.诊断性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推断。
在诊断性会谈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地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作出各种推断,然后再验证这些推断,这样一步一步地逐渐深化对服务对象的理解,最后形成有关服务对象问题的准确判断。
4.治疗性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困扰施加有目的的影响,从而促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的改变。
在治疗性会谈中,社会工作者除了需要了解针对服务对象什么问题开展介入以及运用什么专业技巧之外,还需要随时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反应,及时调整服务介入的策略和方法。
5.一般性咨询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服务对象作出准确的选择。
由于一般性咨询会谈通常会涉及一些专业的知识,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解释时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服务对象的要求和理解能力。
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常用于解决个人、家庭、群体等单个案例的问题。
个案工作需要社工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下面是个案工作常用的一些技巧。
一、建立工作关系建立工作关系是个案工作的基础。
通过与客户的接触和互动,社工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背景等信息。
在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社工应保持专业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关注、尊重和理解客户。
二、信息核实和评估在个案工作中,社工需要对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和评估。
核实信息的方法包括面谈、观察、家访等,以确保所得到的信息准确无误。
社工还要评估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的严重程度,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三、制定个案计划个案计划是个案工作的重要环节。
社工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个案计划。
个案计划应包括目标、策略和实施步骤等信息,以指导后续的工作。
四、协助客户解决问题五、建立支持网络六、进行跟进和评估个案工作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服务,而是需要跟进和评估的。
社工应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服务效果,问题解决情况等。
如果问题未解决或者有新的问题出现,社工需要及时调整个案计划,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七、记录和总结个案工作过程中,社工需要进行记录和总结。
记录工作包括客户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等,以备后续的工作和评估。
总结工作则是对个案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八、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个案工作需要社工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社工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进行个案工作。
社工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个案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方法,需要社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建立工作关系、信息核实和评估、制定个案计划、协助客户解决问题、建立支持网络、进行跟进和评估、记录和总结以及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社工可以更好地进行个案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会谈技巧的案例题

社会工作会谈技巧的案例题
案例1,在与一个受虐儿童进行会谈时,你发现他很害羞,不
愿意与你交流。
请描述你会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会谈技巧来建立与他
的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会尝试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我会以友好、温和的语气与他交谈,尊重他的个人空间,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对
他的关注和关怀。
我会使用非言语沟通技巧,比如肢体语言和眼神
接触,以便让他感受到我的真诚和关心。
在交流过程中,我会尽量
避免使用过于直接的问题,而是采用开放式问题,让他有更多的自
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我会耐心倾听,并给予肯定和支持,让
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同时,我会尽量避免批评和指责,而是鼓励
他谈论他的感受和需求。
案例2,在与一位沮丧的老年人进行会谈时,你发现他对生活
失去了信心,情绪低落。
请描述你会如何使用社会工作会谈技巧来
帮助他重建信心和积极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采用情感支持和倾听的技巧。
我会表达对
他的关切和理解,让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我会鼓励他谈论他的感
受和情绪,让他有机会宣泄并释放情绪。
同时,我会帮助他审视他的生活,寻找积极的方面和价值,帮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我会鼓励他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让他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会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帮助他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态度,让他看到生活中的希望和可能性。
以上是两个案例的描述,我希望这些回答能够全面地展示社会工作会谈技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工个案面谈技巧培训心得

社工个案面谈技巧培训心得社工个案面谈是社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面谈与个案客户建立信任和沟通,了解其问题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帮助计划。
在进行社工个案面谈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下是我参加社工个案面谈技巧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在进行社工个案面谈前,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了解个案客户的基本信息和背景,收集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其问题和需求。
同时,要确保面谈环境的私密性和舒适性,为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交流空间。
在面谈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和倾听。
倾听是社工面谈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倾听,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个案客户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在倾听时,我们要避免打断和做出过多的评价,要尊重个案客户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在面谈中,我们需要运用有效的提问技巧。
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客户的思考和表达,帮助我们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闭合性问题则能够获取具体的信息和细节。
在提问时,我们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模糊和歧义的表达。
除了提问,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反馈和总结来促进面谈的深入和有效。
反馈是指对个案客户表达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回应,可以让客户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注。
总结则是对面谈过程和内容的概括和回顾,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在面谈中,我们还需要注意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姿势和语速等都会影响个案客户的感受和反应。
我们要尽量保持开放的姿态和友好的表情,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传递关爱和支持。
在面谈结束后,我们要与个案客户共同制定帮助计划。
帮助计划需要具体、可行、目标明确,要与个案客户共同商讨和确定。
同时,我们还要与个案客户约定下一次面谈的时间和地点,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参加社工个案面谈技巧培训,我对社工个案面谈的重要性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面谈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技巧,为个案客户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个案会谈技巧(一)

个案面谈技巧进行面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交换信息的过程.社会工作者通过面谈可以收集服务对象的各种信息,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及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所有信息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面谈过程的成功与否对于正确找出服务对象的问题,运用适合的介入模式,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一、面谈中的技巧运用要想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交流,技巧的运用很重要。
1.先期破冰工作很重要,有利于消除双方戒备心理,拉近距离,从而更易于获取有价值的东西;在初次和服务对象接触时,因为诚信关系尚未建立,服务对象一般比较敏感,因此社工需注意自己的表情、身体形态等,尽量给服务对象以放心、安全的感觉。
2.要找到突破口。
一般来说,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方式效果并不好。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对方感兴趣的切入点,激起其表达欲,使对方进入角色并兴奋起来;如有些服务对象对于网络游戏比较感兴趣,社工在与其面谈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发服务对象的谈话兴趣,但是要避免不懂装懂,如果不是很了解,可以真诚地对服务对象说:“对不起,我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你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假装了解,只会让服务对象产生不信任感,从而阻碍工作的进程。
3.必须有意识控制节奏及主题,避免迷失方向的漫谈,不能由对方天马行空。
有时会出现东拉西扯、毫无头绪的漫谈,社工应该适时地作出反应,礼貌地打断其思路,如社工可以提醒服务对象说:“我们似乎偏离了谈话的主题,让我们回到该谈的正事上来”,以引导其回到主题上来。
4.要善于挖掘语言中的深层含义。
一方面是顺藤摸瓜,启发对方逐步深入;另一方面要善于思考,结合对方性格特点及文化背景,进行深度挖掘,拔出萝卜带出泥。
二、如何解决面谈过程中的问题交流中最尴尬的局面往往是出现了双方无话可说的情况,即我们所说的沉默。
无话可说有时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说的根本不感兴趣,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说的意思和对方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我们的表达不够清晰,也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沟通技巧。
社会工作服务之个案会谈(家访)步骤及技巧(陶举)

(二)物资准备 1、物资装备(准备包)
★工作证、工作服 ★项目组宣传单页(便民卡、政策资料 等) ★探访表、笔、 ★具体活动的宣传单 ★其他
2、心理准备
★克服畏难情绪
★突破害怕心理 ★禁忌随意对待
3、安全准备
★社工应以自己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如服务对象有潜在暴力倾向,须尽量避免家访,而 应安排在办公室接见; ★在办公室接见有潜在暴力倾向的服务对象前,应知 会工作伙伴,以确保有所需的人力支持; ★接见室内应备有警报器,以保障员工安全; ★如必须探访有潜在暴力倾向的服务对象,家访前须 知会上司,并讨论是否需与工作伙伴同往; ★进行家访时必须特别小心,并知会中心的同工预计 回程时间;
(三)会谈(家访)
1、你需要家访的服务对象的住所被一道门闸阻隔,你要 怎样办好呢?
方法:通过街坊邻里介入,增加家访的成功率。若无
相熟的街坊或邻近的街坊不愿意代为引领,可以在闸外 大声访问:“请问屋里有没有人啊,我是新区的社工, …(家访目的)。若无人回应,稍等数秒,可大声说:“ 可能你现在很忙,我留张传单你看看,下次我再专程探 访你。” 意义:1.它留下一个初步印象给被访者,缩短下 次探访中向社工所保持的社会性距离;2.闸外访问,亦 如同向别人宣传,方便以后往其他户进行访问。
4、对方开了门,但以“很忙,无暇回答”来回避访问 ,社工应辨别对方是否真的很忙。 若发现对方真的很忙,不妨另约时间或表明迟些
再来造访; 若发现对方的“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则不 妨说:“若今天访问不到你,下次都会再来访问你, 事实上,这次访问,不会占用你多少时间,只要一、 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访问。”社工应随即以周围居住环 境问题带进访问。很多时候,对方会感到不能回避你 的访问,及访问只占去很少时间而不得不接受你的访 问。
社会工作个案会谈技巧

社会工作个案会谈技巧个案工作是现代社会工作中的三大方法之一。
是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更好地发展。
下面整理了一些社会工作个案会谈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会谈时的引领技巧引领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
运用引领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
引领技巧主要有澄清、对焦、摘要等。
澄清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
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
沟通本来就是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空间,不是通过几句话就可以了解的。
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不是一般的人际沟通,而是要深入地互动,工作者必须对案主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按照其需要提供帮助。
对焦对焦是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
对焦可以使会谈减少跑题、多头绪的干扰,使会谈能够集中在相关主题上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
但工作者在运用对焦时应注意与鼓励技巧的冲突,鼓励技巧的理念主张让案主多说话、尽量表达自己,这就免不了会出现谈话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对焦技巧的运用不可生硬,应考虑偏离主题的程度及所持续的时间,来决定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对焦。
摘要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
摘要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案主理清自己混乱的思路,突出案主在想法、感受、行为、经验上的特点或模式,促进案主对自己有较清晰的了解。
另外,工作者作完摘要后,还应向案主查证摘要是否准确,容许案主否定、接纳或更正工作者的摘要。
二、个案会谈的影响技巧影响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个案工作常用技巧

第四篇专业服务第一章专业工作技巧一、个案工作常用技巧(一)会谈技巧1、支持性技巧(1)专注:社工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
(2)倾听:社工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
(3)同理:社工设身处地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
(4)鼓励:社工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例如,点头、微笑等,是社工常用的鼓励方式。
2、引领性技巧(1)澄清:社工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2)对焦:社工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3)摘要:社工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3、影响性技巧(1)提供信息:社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社工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3)建议: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
(4)忠告:社工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社工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二)建立关系1、感同身受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不了解,社工就需要借助澄清服务对象的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通过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4、积极主动社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的改变信心。
(三)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工收集资料的直接有效方法。
07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

情绪3:当事人说:「唉!孩子大了,就不听话了,多 叮嘱几句,他就嫌烦,脸拉得很长,还常常顶嘴,骂 我老顽固,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此时当事人的感觉是……
9
情绪反应案例
.这次考试居然all pass,真是太意外了 .我男朋友居然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我却是最后一个知
26
3、消除案主“抵制”的会谈技巧 我们对自己习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总会有点舍不
得放弃,因为那些毕竟是使用很久的了。 使用新的方式处理事情要有一番决心和勇气。 你是否也思考过,如此下去,后果会怎样? 据我所知,许多人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和顾虑,但
当他们下决心去试后,结果确实相当令人满意。
⑦.脸部表情:随着cl情绪而有适当的变化
7
2、心理专注 心理专注即同理心,也就是工作者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辨识、
体会其感受、想法,并将之恰当表达出来的过程。 同理心有三个层次:
a.「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达成与对方共鸣性的了解 b.以客观立场了解对方,减少主观的比较、批判的现象。 c.对自己与他人能有客观的了解,减少人际冲突的发生。 同理心的表达由两部分构成构成: ○:情绪与事实的辨识 ○:合理的语言表达
(具体化-人) n当事人:是和我同事。(缩小范围较有意义) 咨询员:能不能告诉我,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具体化-事) n当事人:我们为了一个企划案意见不合,吵了起来,
甚至骂了起来,现在彼此已不讲话了。(使问题 更清楚,特定的行为、经验)
17
咨询员:不讲话多久了?(具体化-时间) n当事人:将近一星期了。 咨询员:那么这一星期六,你觉得如何?(具体化
21
案例: 当事人说:“你不了解一同性恋的人心理的冲突有多 大。” 咨询员的反应: n( )1.不!我当然知道。 n( )2.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快乐就 好了。 n( )3.这也难怪,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仍然相当 保守,你不必期待大家了解你。 n( )4.你觉得你的行为不被社会所了解、接受, 而感到压力与矛盾,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和你谈谈。 n( )5.同性恋原本就比较特殊,比较违反社会正 常现象,我希望你赶快找心理医师治疗改掉。
社会工作服务之个案会谈(家访)步骤及技巧(陶举)

协商计划
与会谈对象共同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行动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总结与回顾
确认理解
在会谈结束时,确认会谈对象对解决方案和实施 计划的理解。
鼓励反馈
鼓励会谈对象提出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服务质 量和效果。
约定跟进
与会谈对象约定跟进时间和方式,确保服务持续 性和有效性。
提升会谈技巧
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谈技巧,包括倾听、引导、反馈 等方面,以更好地与案主沟通。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以 更准确地把握案主需求和问题。
完善服务流程
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包括会谈前的准备、会谈中的记 录、会谈后的跟进等方面,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安排会谈时间和地点
社工需要与个案协商,确定合适的会谈时间和地点,以便保 证会谈的顺利进行。
准备会谈所需物品
根据会谈的需要,社工需要提前准备好会谈所需的物品,如 记录本、笔、纸巾、水杯等。
预约时间与地点
与个案确认时间和地点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社工需要与个案再次确认会谈的时间和 地点,以确保双方能够准时参加。
重要性及意义
重要性
个案会谈(家访)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是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的基础。
意义
通过个案会谈(家访),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需求,为服务对 象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个案会谈(家访)也有助于建立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任关 系,为后续的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确问题
评估资源和能力
社工师个案会谈3大技巧

摘要
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通过 这样的归纳和概括,可以增进服务对象对自身的理解。 “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 “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有什么补充吗?”
影响性的技巧
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 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主要包括:
社工师个案会谈 3大技巧
▲ 点击预约直播:刘伟教授《一幅画,找到意中人》 社工师在个案工作中为了能够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的改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巧。今天小 编就给大家它的分类也多种多样。根据专业技巧运用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把个案 会谈技巧分为: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
提供信息
社会工作者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自我披露
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我曾经……” 建议
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为了避 免服务对象的反感,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建设性意见时需要避免使用“必须”“一定”的词句,以尊重 服务对象的选择权利。 “这样的情况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它们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解决 办法。” 忠告
支持性技巧
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 术,主要包括: 专注 社会工作者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例如,社 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对话交流过程中眼睛需要看着对方,保持视线的交流;同时,身体略 微前倾,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心和专注。 倾听 社会工作者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 同理心 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 鼓励 社会工作者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例如,点头、微笑 等,是社会工作者常用的鼓励方式。
结合实例说明个案会谈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合实例说明个案会谈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个案会谈是指在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领域中,咨询师或社工与个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或社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便有效地支持个案、引领个案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以实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个案会谈中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效果。
在个案会谈中,支持技巧是指咨询师或社工为个案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以增强其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技巧的关键是倾听和接纳个案的感受和经历,表达关心和理解,并通过积极的回馈和肯定来鼓励个案的表达和思考。
例如,在与一个焦虑的个案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支持技巧来帮助个案识别和探索焦虑的根源,并鼓励其表达情感和拓展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引领技巧是咨询师或社工在个案会谈中引导、激励和启发个案的思考和行动的技巧。
通过运用引领技巧,咨询师或社工可以帮助个案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例如,在与一个迷茫的青少年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引领技巧来启发其自我探索和发掘潜在的兴趣和能力,以帮助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影响技巧是咨询师或社工在个案会谈中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个案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干预的技巧。
这一技巧的重点是在给予个案支持和引领的同时,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并协助个案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例如,在与一个有进取心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个案进行会谈时,咨询师可以使用影响技巧来帮助个案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具体的步骤和资源,以促使其行动起来。
通过掌握个案会谈中的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和影响技巧,咨询师或社工可以更好地与个案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个案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个案会谈中这些技巧的要点和应用,并总结它们在实践中的效果和意义。
阅读本文后,读者将能够了解个案会谈的关键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它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咨询效果。
个案工作常用技巧

第四篇专业服务第一章专业工作技巧一、个案工作常用技巧(一)会谈技巧1、支持性技巧(1)专注:社工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
(2)倾听:社工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
(3)同理:社工设身处地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
(4)鼓励:社工运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例如,点头、微笑等,是社工常用的鼓励方式。
2、引领性技巧(1)澄清:社工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2)对焦:社工将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3)摘要:社工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3、影响性技巧(1)提供信息:社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社工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3)建议: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
(4)忠告:社工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社工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二)建立关系1、感同身受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不了解,社工就需要借助澄清服务对象的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通过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4、积极主动社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的改变信心。
(三)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工收集资料的直接有效方法。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个案会谈技巧、建立关系技巧、搜集资料的技巧、方案筹划技巧、评估技巧,详细内容如下,欢送大家阅读!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1一、会谈技巧个案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进展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影响技巧1、支持技巧支持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另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承受,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包括:(1) 专注即通过你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将非口语信息传达给你的案主。
让你的案主理解你对他的真诚、认真和尊重的态度。
重要的是这种专注的运用必须与你的语言相一致。
身体上专注的根本要素包括:正面朝向你的案主。
倾身向着案主。
开放的姿势。
表示你对案主完全开放,不带一丝防卫性。
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表达你有兴趣理解案主及其忧虑。
尽量放轻松。
向案主表达你的自信心,使案主也放松。
(2)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内容包括:案主的经历,他所经历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案主的行为,他已做的和没有做的事情;案主的感受,他的经历和行为所引发的感觉和情绪;案主对自己经历、行为和感受的看法。
(3)同理心指工作者进入并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理解传给案主的一种技术和才能。
同理心包含初层次同理心和高层次同理心。
初层次同理心。
是指个案工作者让案主知道他理解案主的感受,以及在这些感受下的经历和行为。
高层次同理心。
即不仅要理解案主的陈述,同时也要理解案主所隐含的,或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4)鼓励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
包括:身体符号的表达,专注的表情和倾听的技巧去传达你的关心和认真。
如点头、微笑、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
语言鼓励。
如“对。
”“你做得很好。
”“请继续。
”等等来传达。
2、引领技巧指工作者主动引导案主详细、深化地探究自己的经历、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
第三章、个案工作会谈技巧

案主:有时我真想彻底摆脱它。 工作者:你能为我描述“彻底摆脱它”的意思吗 ? 案主:我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总感到落在别人 的后面,负担很重,我想摆脱这种感受。
澄清的技巧和方法
A、封闭性的提问
B、举例说明
C、及时澄清
D、贯穿始终
澄清技巧的四个步骤:
一、确认案主口语和非口语信息的内容,即案主究竟要告诉我什 么?
沉默和流畅 生理反应:呼吸急促、脸红 总体的外表:修饰和衣着
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部位是眼睛和嘴
声音特征
音强(大小) 声音
音调(高低)
语速(快慢) 注意:工作者应该对自己的声音特征有所了解
“我现在要出去,我下午不回来了,如果有人打电话
,就说我不在”
请用8种基本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接纳、期 待、厌恶、恐惧与惊奇)表达这句话。
分享这种眼神接触的方法。
R(relaxed)-放松而自然 不要表现出不安或者不自然的面部表情 轻松自如地表达你自己 有助于案主处于轻松状态。
2、倾听 倾听是社会个案工作者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 达的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
完全的倾听用三只耳朵听 A、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
B 、观察和觉察案主的非言语行为 — 姿势、面部表
自我问题1:案主告诉我什么? 他觉得缺乏目标和专业的兴趣,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 自我问题2:案主的陈述中是否有模糊的信息,或缺乏咨询的地方?如果有,是什 么?
有两点需要澄清:一个是他对专业被调剂不满意还是对专业本身不满意?另一个 是对他来说讨厌自己意味着什么?
自我问题3:用什么句首开始? “你能进一步说明......”或“你能描述这个感觉....."
004.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考点十:会谈一、重点(一)会谈的类型(2018;2019;2021;2022)建立关系的会谈营造宽松、信任的谈话氛围收集资料的会谈帮助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诊断性会谈帮助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推断治疗性会谈针对服务对象的困扰施加有目的的影响,从而促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的改变一般性咨询会谈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服务对象作出准确的选择(二)会谈的技巧(重中之重)支持性技巧专注: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专心的态度倾听:聆听信息同理心: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感受鼓励:口头或身体语言肯定服务对象引导性技巧澄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感受和经验对焦:集中讨论的焦点摘要:对长段谈话的概括与整理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社工借助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信息自我披露:社工自我袒露建议: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提供建设性意见忠告:指出服务对象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必须采取的行为对质:涉及服务对象自身在认识、行为、情感上的不一致二、做题思路专注——实习生小张对督导说:“为什么在个案会谈中,要求社会工作者看着服务对象,并有眼神交流,还要有上身略微前倾等这样的身体语言呢?”同理心——小马:“我父亲老是不放心我,不是问我去哪里了,就是问我去的地方安不安全,真是烦死了,总是把我当作三岁孩子看。
”社工:“你烦恼、不满,觉得父亲不信任你,你认为自己可以照顾自己。
”鼓励——社工握着李奶奶的手说:“李奶奶,这里没有其他人,您放心,有什么都可以跟我说,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澄清——“您刚才说的意思是......吗?”“听了您刚才说的话,我的理解是......是这样吗?”对焦——“您有很多问题想谈,因为时间有限,请您说说最想谈的是什么?”摘要——“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忠告——“吸烟有害健康,如果您把烟戒了的话,可能会更好......”三、真题讲解【2022真题】长期独居的李大爷因最近健康状况不佳,开始为今后选择居家养老还是去机构养老感到烦心,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小马诉说烦恼,小马帮助李大爷分析两种养老方式的利弊,并提供相关信息,根据上述内容,该会谈的类型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辅导个案会谈技巧(第六周)
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支持性技巧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
一、表达专注的技巧
(一)专注
是指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
在某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有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当工作者以专注的神情面对案主,案主就会感觉“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这无疑会给案主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专注行为的品质,反映着工作者知觉能力的敏感程度,优秀的个案工作者都会注重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
专注技巧既表现为通过生理上的专注行为来表达心理上的二专注,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专注带动生理上的专注。
生理上的专注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面向案主:工作者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2.上身前倾: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
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
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
3.良好的视线接触:会谈中工作者应与案主保持稳定、坦诚的视线接触,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
主动倾听是指工作者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专注与倾听是不可分开的,是同一种行为的不同侧面。
完全主动的倾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4.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工作者在会谈中的二个重要职责就是鼓励案主多说话,自己多倾听。
工作者的倾听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目的的,在倾听时要注意分辨案主叙述中的经验部分、行为部分和情感部分。
5.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有声语言不可能完全独立地传递信息,总有身体语言相伴左右,人在说话时,脸上总有一定的表情或手势、动作,身体语言往往起着对有声语言的辅助和强调作用。
比较于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有更大的优势,如身体语言可以独立传递信息,从案主双腿不停抖动的动作就可以知道案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而且,身体语言还可以起到戳穿有声语言伪装的作用。
因此,作为个案工作者,在会谈中必须仔细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6.解读案主其人:倾听的最深层意义是要解读案主这个人——包括他的生活、行动及与其问题相关的内容。
工作者在用眼睛观察了案主的身体语言,耳朵倾听了他的话语信息,这还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动用自己的大脑,迅速地进行思考判断,解读案主整个人。
(二)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
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一样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角色同理要求工作者尽量放下自己的参考构架和文化背景,站在案主的角度去理解案主的问题及其相关的行为。
同理心作为一种会谈技巧,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一是觉知的能力,包括被感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要想同理案主,就得先了解案主、懂得案主、理解案主。
正确觉知的基础,首先是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敏感性,提高感受能力。
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
一般来说,陈述句和征询式、不确定式的语气效果比较好。
三是传达的及时性,同理心的传达必须是及时的,迟到的表达可能完全失去意义,提前、急于的表达,会影响同理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全面性。
什么是传达的最好时机,这要依具体情境而定,需要工作者去自行把握。
(三)鼓励
鼓励是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
鼓励的技巧可以起到让案主表达、支持案主去面对和超越心理上的挣扎、增强案主自信及创造
彼此信任的专业关系的目的。
鼓励应该在工作者觉察了案主的退缩行为之后运用。
工作者通过专注与倾听,发现案主沉默、逃避目光接触、避免直接对话、吞吞吐吐等情形时,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
鼓励案主继续表达可以用话语如“请继续”、“你说的很好”,也可以用身体语言的支持,如身体前倾、微笑地注视、点头、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
二、会谈时的引领性技巧
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
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
引领性技巧主要有澄清、对焦、摘要等。
(一)澄清
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
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
沟通本来就是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空间,不是通过几句话就可以了解的。
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不是一般的人际沟通,而是要深入地互动,工作者必须对案主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按照其需要提供帮助。
(二)对焦
对焦是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
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
对焦可以使会谈减少跑题、多头绪的干扰,使会谈能够集中在相关主题上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
但工作者在运用对焦时应注意与鼓励技巧的冲突,鼓励技巧的理念主张让案主多说话、尽量表达自己,这就免不了出现谈话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对焦技巧的运用不可生硬,应考虑偏离主题的程度及所持续的时间,来决定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对焦。
(三)摘要
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
摘要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案主理清自己混乱的思路,突出案主在想法、感受、行为、经验上的特点或模式,促进案主对自己有较清晰的了解。
另外,工作者作完摘要后,还应向案主查证摘要是否准确,容许案主否定、接纳或更正工作者的摘要。
三、个案会谈的影响性技巧
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
(一)提供信息
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提供信息包括案主不知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工作者在提供信息的时候首先要了
解案主的知识背景,分析其对信息的敏感能力和接纳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提供信息。
(二)自我披露
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
自我披露可以引导案主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参考别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自我披露还可以为案主树立坦诚沟通的榜样,工作者的坦诚开放、与人分享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的做法,会感染案主使其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披露对促进工作关系也十分有利,工作者的自我披露可以拉近与案主的心理距离,发展融洽的专业关系。
(三)建议
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
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在个案会谈中,工作者通过对案主问题及相关信息的了解,总会发展出具体的解决案主问题的思路,工作者应该向案主提出这些意见。
但是,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清楚意见或方法的可行性、背后的理念及理论的正确性。
而有时如何向案主提出这些建议比方法本身的意义还要重大,如果工作者生硬地强行要求案主按照自己的意见做,违背案主个人意愿,反倒会造成不进反退的后果。
因此,如何向案主提建议非常重要。
(四)忠告
工作者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例如:“如果你还是每天翻查你丈夫的包,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会严重影响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
”忠告通常是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事件或行为,但是,是否严重是一种价值的、道德的判断,是很主观化的。
因此,工作者一定要反复斟酌自己的判断,而忠告之后,工作者应该耐心地讲清道理,提供案主不知晓的知识和视角,使案主有所领悟。
(五)对质
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通过对质,工作者可以协助案主觉察到自己的感受、态度、信念和行为不一致或欠和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