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炼化企业生产装置的操作规程管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操作规程是指对各类生产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要求,并通过管理和监督措施进行执行。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炼化企业的生产装置操作管理。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制定、审核、实施和监督要求,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规程管理,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风险,保障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

3. 操作规程制定3.1 制定责任炼化企业应该明确操作规程的制定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操作规程管理的工作。

制定责任应该属于具备丰富操作经验和相关技术知识的人员。

3.2 制定内容操作规程的制定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生产装置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

•操作步骤:详细描述各类生产装置的操作步骤,包括启动、停止、监控等。

•安全要求:明确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故障处理:描述各类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操作记录:规定操作人员进行实时记录的要求和格式。

3.3 审核和批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经管理层批准。

审核过程应确保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3.4 发布和变更操作规程应及时发布,并建立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应通过审核和批准程序进行,并及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4. 操作规程实施4.1 培训和考核炼化企业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内容,并确保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操作规程。

4.2 操作人员的责任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3 管理和监督炼化企业应建立操作规程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管理和监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监督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化工车间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篇)

化工车间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篇)
第一条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的安全。
第二条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行动,避免事态扩大。
第三条 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章 附则
第一条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第二条 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化工车间的安全管理部门所有。
第三条 本规程的修订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第四条 本规程的补充规定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订,并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以上是化工车间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个范本,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规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级员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对设备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
第八条 运行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第九条 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到心中有数,清楚操作。
第十条 运行维护人员要保证设备操作面整洁,不得存放杂物。
第二章 设备操作
第十一条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和手套,并戴好防护眼镜。
第十二条 操作人员必须在设备运行前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正常,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第七条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设备,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第八条 操作人员应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进入设备操作区域,严禁吸烟、吃东西等不符合设备操作要求的行为。
第三章 安全检查与维护
第九条 运行设备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布局、安全防护措施、设备的通风、防火设施等。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化工操作规程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它是指对化工生产操作过程、操作流程、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等的认真规定,是引导化工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的权威性文件。

化工操作规程的紧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化工操作规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

一、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的意义1.规范化工操作行为,确保安全: 化工操作规程是化工生产安全的基础,通过建立规模化的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规范操作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提高生产效率: 化工操作规程可以使操作人员把握操作方法,有效提高操作效率,缩短操作时间。

3.加强追溯管理,保障生产质量: 操作规程的建立可以规范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有利于追溯管理和产品质量掌控。

4.便于学问的沉淀和传递: 渐渐形成化工操作规程体系和档案,为传承化工技术供给基础材料。

二、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的实在内容1.订立操作规程: 在建立一套操作规程前,需要确定规程的内容、格式、编制标准和修订周期等,同时,建立相应的订立流程,明确订立规程的流程和责任。

2.审批操作规程: 化工操作规程的审批需要在订立流程中明确,并由所属部门或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认定和审核。

同时要订立相应的审批流程,确定审批人员和时间节点,确保订立规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发布操作规程: 在规程订立和审批之后,需要在规定的文件中予以归档、编号和发布,并布置相应的学问培训,确保全部操作人员能够理解和遵守规程。

4.修改和更新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的不断进展要求不断修订和更新操作规程,并通过审批流程,重新发布生效。

此外,需要建立改进掌控制度,按规定的周期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适时发觉并除去存在的问题。

5.操作规程的遵守、监督和检查: 将操作规程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

订立相应的检查流程、责任和检查要求,并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对发觉的问题进行适时矫正和处理。

三、化工操作规程管理程序的建立1.建立规程缺陷的反馈机制: 在订立和执行操作规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规程缺陷的反馈机制。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一套明确的制度和标准,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确保生产安全、环保和质量稳定。

这一规程通常由企业的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共同制定,以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

在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生产规程:指导员工在生产操作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生产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事故报告程序等。

2. 生产操作规程:对生产流程、设备操作和产品制造过程进行详细规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3. 环境保护规程: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原材料采购和使用规程:规定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标准,包括对于有害原料的使用规定。

5. 产品质量管理规程: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产品标识、返工和报废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满足客户需求。

6. 员工行为规范:企业员工在工作、生产前的要遵守的基本规
范,包括作息时间、服装、卫生等规范。

除了上述规程之外,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经营范围,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还可能涵盖其他内容,如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安全培训规程等。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企业管理的基本依据,其制定和执行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安全生产人员素质培训。

第四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传统安全与现代安全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五条化工企业应建立现代化的、安全可靠的工艺装备和设备,严格遵守生产工艺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六条化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对涉及化学品的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七条化工企业应对所有涉及到安全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生产操作技能、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培训。

第八条化工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安全防范与应急管理第九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体系,包括对设备、仓库、场地等的安全检查,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第十条化工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提供应急设备和器材,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一条化工企业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和消防演练。

第十二条化工企业应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发生的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三条化工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包括设备的安全防护、生产工艺的改进等方面的措施。

第十四条化工企业应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管理工作,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化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化工企业应定期检修维护设备和设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第五章安全培训与教育第十七条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篇)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篇)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目的、范围:为加强对公司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公司范围内所有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本制度。

3、职责:3.1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并根据公司管理层的分工,确定管理人员安全承包责任区域的划分,并对承包人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3.2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的责任。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承包本部门范围内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检查和监控。

3.4管理部负责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登记台账及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3.5管理部负责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4、程序:4.1责任区域的划分:管理部根据公司领导层的分工和个人职责,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确定责任人,在责任区域设置“管理人员安全承包责任牌”,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名称、责任人姓名等在责任牌上注明。

4.2承包人职责:4.2.1指导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4.2.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4.2.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4.2.4督促隐患整改;4.2.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4.2.6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化工厂的安全运行,规范管理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制度规定。

以下是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的一般内容:1. 目的和范围:明确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

2. 定义:对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进行明确定义,包括具体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3. 责任和权限:规定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4. 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操作规程、维护计划、应急预案等,确保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安全运行。

化工生产安全仪器设备管理规程

化工生产安全仪器设备管理规程

化工生产安全仪器设备管理规程一、引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仪器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这些设备在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规范化工生产安全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性能可靠、有效,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管理规程。

二、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确保安全仪器设备的合规性。

2.预防为主:重视安全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综合管理:对安全仪器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选型、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4.责任到人:明确安全仪器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建立问责机制,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选型与采购1.根据化工生产过程的实际需求,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安全仪器设备。

2.优先选用具有相关认证和资质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建立设备采购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供应商信息、采购日期等,方便后续管理。

四、安装与验收1.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2.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性能、安全性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4.验收合格后,建立设备管理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位置、验收日期等。

五、使用与维护1.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机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紧固部件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日期、维修内容、更换的零部件等信息。

5.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6.定期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7.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严禁继续使用。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修订

工艺操作规程管理规定1 目的和适用范围工艺操作规程是规范工艺操作人员生产运行操作的重要技术性文件和规范要求,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2 管理职责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公司生产技术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公司生产运行事业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车间(工段)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3 操作规程的编写方式、原则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方案)编写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并审核,编写小组应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人员。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操作规程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2.3.1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2.3.2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2.3.3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设备的可靠运行;2.3.4 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2.3.5 操作规程必须与岗位责任制(各车间另行制定)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协调一致;2.3.6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

在装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及时以补充规定形式进行修改。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炼化企业是指从石油、天然气等原料中提取石油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管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实施措施。

一、操作规程管理的重要性操作规程是炼化企业生产装置运行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操作规程的管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操作规程的管理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炼化企业能够统一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避免因个人操作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操作差异,保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操作规程的管理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操作规程不仅规定了操作方法,还包括了对危(wei)险因素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措施。

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并监督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炼化企业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最后,操作规程的管理能够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操作规程中通常包括了生产装置的最佳操作参数和运行条件,通过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炼化企业能够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二、操作规程管理的实施措施为了有效管理炼化企业的生产装置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些实施措施的建议:1. 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应该包括装置的基本情况、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同时,操作规程应该根据装置的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生产过程的变化。

2. 培训操作人员。

炼化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操作规程的解读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培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摹拟实际操作情况,提高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

3. 监督和检查。

炼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和检查应该注重现场实际操作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化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地区分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第四条地区分公司技术部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第五条地区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六条地区分公司机动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车间(装置)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三章操作规程的编制原则与方式第八条操作规程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二)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三)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装置和设备的可靠运行;(四) 操作规程必须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将优化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提高产品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五) 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六)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

第九条操作规程按以下方式编制:(一) 在地区分公司组织下,各装置成立操作规程编制小组,每一个小组必须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编制人员至少有四人组成。

车间(装置)主任具体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班长、运行工程师和岗位操作人员)参加。

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定(4篇)

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定(4篇)

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生产稳定,维护企业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科学管理、精心维护、规范运行、持之以恒、绩效为导向”的总要求,做到安全生产、高效运行。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企业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条设备管理必须坚持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全面推行科学管理。

第五条设备管理必须精心组织和严密监控,发扬民主管理,实行全员动员。

第六条设备管理必须强调全过程管理,对设备的引进、运行、维护、更新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

第七条设备管理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设备管理必须强调法规遵守,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第九条设备管理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研究和应用。

第十条设备管理必须注重绩效考评,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章设备管理的组织体系第十一条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应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中石油炼油化工企业应设立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设备管理科、设备维修科、设备更新科等科室。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职责划分细化设备管理工作,并与企业其他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进设备管理工作。

第四章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十五条设备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应加强维护工作,建立维修计划和维修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应持之以恒,建立设备档案,跟踪设备使用寿命和设备运行状态。

第十八条设备管理应规范运行,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九条设备管理应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技术水平。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编写原则、依据、结构和内容、应用与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化工企业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写、修订、管理、使用和培训考核,其他的操作规程管理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 术语和定义略4 编写原则4.1操作规程应以工程设计和行业生产实践为依据,符合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科学合理。

4.2 操作规程应做到概念清晰、文字精练、语言简明、用语前后一致,不同岗位操作规程结构、格式应统一,内容全面。

4.3 与企业的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不冲突。

4.4 应考虑操作人员的教育和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操作规程的要求。

5 编写依据操作规程编写的依据可包括:a)现行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和相关规定,专利商、技术提供方提供的文件;b)化学品危害信息、工艺技术信息、工艺装置设计文件;C)设备说明书、技术手册、工作原理、操作手册等;d)生产工艺流程;e)岗位作业风险、职业病防护要求;f)操作经验;g)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1h)事故案例等。

6 结构和内容6.1 结构操作规程由封面、编写小组成员、发布页、前言、目录、变更与修正索引、正文、附件等组成。

6.2 正文内容6.2.1 操作规程正文应包括但不限于车间(或岗位)概况、巡检要求、工艺原理、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信息、安全与环保要求等。

6.2.2 车间(或岗位)概况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车间(或岗位)基本情况,如岗位及班组设置、定员、分工和操作职责等;b)生产装置构成,如由哪些装置、罐区等构成;C)生产职能,简要描述车间或岗位的生产职能,可分装置描述;d)主要产品及产能。

6.2.3 巡检要求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明确各生产装置的巡检路线;b)明确总体巡检要求及关键设备重点关注内容等。

6.2.4 工艺原理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装置的生产原理及反应方程式;b)工艺流程描述及工艺流程简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即P&ID可单独成册);C)装置主要原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及产品,可列表说明。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化工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一、概述化工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证化工生产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文件。

化工操作规程的管理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二、制定与修订三、规范性与操作指导化工操作规程应具备明确的规范性和操作指导性。

规范性意味着规程对于化工操作过程中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要求要一目了然、明确规定;操作指导性意味着规程要详细说明每个操作步骤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

四、操作规程的编写方法和要求1.简明扼要:操作规程应尽量简洁明了,不给操作人员带来困惑或误读。

可以通过插图、图片等形式来提高操作的易读性和易懂性。

2.逻辑性:操作规程应按照化工生产的逻辑顺序编写,从准备工作开始,到操作步骤和控制要求等内容结束,每个步骤之间要有合理的连接。

3.安全性:操作规程应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指导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规程应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危险行为和潜在风险。

4.可操作性:操作规程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和水平,内容要具备可操作性,方便操作人员正确进行操作,并补充必要的操作技巧。

5.系统性:操作规程应与其他相关文件相衔接,如安全操作手册、应急救援指南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化工生产操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五、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监督1.培训与教育:操作规程应及时向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并能正确执行。

2.操作考核: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3.监督与奖惩: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奖惩,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执行。

同时,对于规程需要修改或完善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订。

六、技术的更新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生产也在不断更新与创新,操作规程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1. 引言化工企业的操作规程是指为保障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规范化工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本文档旨在明确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2. 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 安全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首要考虑因素,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2.2 法规遵守: 所有的操作规程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

2.3 质量优先: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是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

2.4 环保可持续: 在生产过程中,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致力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操作流程3.1 安全防护措施3.1.1 工作人员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1.2 对于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作业,必须戴好呼吸防护设备,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3.1.3 设置紧急救援设备和紧急停机装置,以应对突发事件并确保人员安全。

3.2 操作规范3.2.1 在操作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操作顺序或方法。

3.2.2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3.2.3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3.3 废物处理3.3.1 废物处理应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3.3.2 分类收集废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包装和封存,以防止污染和危害。

3.3.3 废物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将废物处理得到的污染物排放至规定的治理设施。

3.4 事故应急预案3.4.1 定期组织进行各类事故演练,熟悉事故应急预案。

3.4.2 及时修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4.3 在事故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化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地区分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第四条地区分公司技术部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第五条地区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六条地区分公司机动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第七条车间(装置)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第三章操作规程的编制原则与方式第八条操作规程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二)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三)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装置和设备的可靠运行;(四) 操作规程必须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将优化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提高产品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五)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六)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

第九条操作规程按以下方式编制:(一) 在地区分公司组织下,各装置成立操作规程编制小组,每一个小组必须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编制人员至少有四人组成。

车间(装置)主任具体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班长、运行工程师和岗位操作人员)参加。

安全操作规程:石化装置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石化装置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石化装置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石化装置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生产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对于生产和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石化装置操作安全的规程,帮助操作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装置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操作证书,并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2.操作人员应戴着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作业区域,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装置的工艺流程、操作台和相关控制设备的位置及功能;4.在操作前,应对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工作状态正常;5.操作人员应清楚了解紧急停车按钮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并随时保持警惕。

三、安全操作流程1.操作人员应遵循装置的操作手册,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2.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先开启,后关闭”的原则,确保各设备依次启动和停止;3.如果出现异常或故障,操作人员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石化装置的容量和压力限制进行操作,避免超负荷运行;5.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各类仪表的读数和报警信号,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响应;6.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及时清除设备的积尘和杂物。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1.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发现危险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关闭设备和切断电源;2.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类设备的“安全关闭”程序,并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执行;3.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善后处理;4.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有序、快速地完成各项任务,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5.事故发生后,应进行事故分析和调查,总结教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五、安全文化建设1.石化装置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严禁擅自修改工艺、操作方法和参数;3.操作人员应爱护装置设备,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4.鼓励操作人员分享安全经验和技术,形成良好的安全交流与合作氛围;5.领导部门应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化工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化工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1章总则 (5)1.1 操作目的 (5)1.2 适用范围 (5)1.3 操作规程依据 (5)第2章安全生产 (5)2.1 安全生产规定 (5)2.1.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化工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2.1.2 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参加安全生产培训,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

(5)2.1.3 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工具、防护设施等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52.1.4 作业过程中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5)2.1.5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测、检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5)2.1.6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6)2.2 预防与处理 (6)2.2.1 预防 (6)2.2.2 处理 (6)2.3 应急预案 (6)2.3.1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6)2.3.2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保证其有效性。

(6)2.3.3 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

(6)2.3.4 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充足、完好。

(6)第3章原料与产品 (6)3.1 原料要求 (6)3.1.1 原料的选择 (6)3.1.2 原料的质量标准 (6)3.1.3 原料的验收 (7)3.1.4 原料的储存 (7)3.2 产品质量标准 (7)3.2.1 产品质量指标 (7)3.2.2 产品检验方法 (7)3.2.3 产品质量控制 (7)3.3 储存与运输 (7)3.3.1 产品储存 (7)3.3.2 产品运输 (8)第4章设备与设施 (8)4.1 设备选型与安装 (8)4.1.1 设备选型 (8)4.1.2 设备安装 (8)4.2 设施维护与检修 (9)4.2.1 设施维护 (9)4.2.2 设施检修 (9)4.3 自动化控制系统 (9)4.3.1 系统配置 (9)4.3.2 系统调试 (9)4.3.3 系统运行与维护 (9)第5章生产工艺 (10)5.1 工艺流程概述 (10)5.1.1 本章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分离、提纯和产品包装等各个阶段。

国家化工行业标准---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国家化工行业标准---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国家化工行业标准---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1.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不存在异常情况。

2. 进入设备作业区域前,必须穿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清理或其他作业,必须在设备停机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4.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操作,切勿擅自改变设备运行状态或规格。

5. 严禁将非作业人员带进设备作业区域,作业区域仅限授权人员进入。

6. 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部门,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7.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资质认证,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8.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区域。

9. 作业结束后,必须将作业区域及设备进行清理、整理,保持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10.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现场管理规定,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聊天等活动。

以上安全规程适用于所有国家化工行业相关生产企业的厂区设备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化工行业中,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性行业,许多生产过程都涉及到高温、高压、化学品等危险因素,因此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严格执行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首先,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不存在异常情况。

这一步骤是作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方可进行作业,以避免因设备异常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润滑油情况、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等各方面内容,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

其次,进入设备作业区域前必须穿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具,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个人防护用具的穿戴可以有效保护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避免受到外界伤害,同时,对相关安全培训的接受也能够提升作业人员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事故风险。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操作规程一、安全生产规定1.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性和安全规定。

2.安全设施必需完善,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严禁在操作区域吸烟、使用明火和非安全电气设备。

4.坚决执行生产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不得随意更改或违规操作。

5.确保操作区域畅通无阻,杜绝走私进入和外来人员闯入。

二、设备操作规定1.在使用设备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熟悉设备操作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操作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穿着防护服,并正确使用相关安全设备。

4.确保设备操作区域干燥整洁,防止与地上的油品及其他杂物接触。

5.使用设备时要保持专注,禁止随意打闹或其他不相关的行为。

三、生产流程规定1.操作人员在生产流程中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严禁任意更改生产流程,如需更改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3.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温度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各生产环节都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当发生产品泄漏或其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四、应急预案2.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3.所有员工必须参加定期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应的救援工作。

五、环境保护规定1.确保排放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符合环境保护标准,不得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2.严禁非法倾倒化学废料和危险废弃物。

3.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清洁剂和其他化学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

总结:化工企业操作规程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遵循这些规定能够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安全,减少化学废料对环境的污染。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三篇)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三篇)

化工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化工厂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场所,涉及到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化工厂的运营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建立健全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厂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度,总结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管理要点。

一、关键装置管理制度1. 关键装置的定义关键装置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的装置。

例如,化工厂中的反应器、蒸发器、压力容器等都属于关键装置。

2. 关键装置的管理原则(1)安全原则:关键装置的安全运行是最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2)预防原则:通过对关键装置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和管理,预防故障的发生,降低事故的风险。

(3)综合原则:关键装置的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技术状况、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综合措施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3. 关键装置的管理内容(1)定期检修:关键装置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修,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维护管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定期更换易损件,做好设备保养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操作管理:对关键装置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4)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

(5)应急管理: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重点部位管理制度重点部位是指化工厂中具有较高风险的区域或设备,如储存区、装卸区、输送管道等。

为了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1. 重点部位的分类根据重要性和风险程度,可以将重点部位分为一级重点部位和二级重点部位。

一级重点部位指具有极高风险的部位,如重要设备、储存区等;二级重点部位指具有较高风险的部位,如工艺管道、装卸区等。

2. 重点部位的管理原则(1)划定范围:根据工艺流程和安全规定,明确重点部位的范围和边界,确保管理能够覆盖到每一个重点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化企业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操作规程的管理,提高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操作受控,促进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炼化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编制与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地区分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是负责操作规程编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批。

第四条地区分公司技术部门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制(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

第五条地区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六条地区分公司机动设备、质量、安全、环保等部门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及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车间(装置)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上报及日常管理,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三章操作规程的编制原则与方式第八条操作规程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 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二) 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三) 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装置和设备的可靠运行;(四) 操作规程必须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将优化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提高产品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五) 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六) 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

第九条操作规程按以下方式编制:(一) 在地区分公司组织下,各装置成立操作规程编制小组,每一个小组必须包括管理、技术、操作三个层次的编制人员至少有四人组成。

车间(装置)主任具体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班长、运行工程师和岗位操作人员)参加。

(二) 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大限度地吸收不同层次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操作规程正确和可操作。

第四章操作规程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第十条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参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一) 装置概况:生产规模、能力、建成的时间和历年改造情况;(二) 原理与流程:该装置的生产原理与工艺流程描述;(三) 工艺指标:包括原料指标,半成品、成品指标,公用工程指标,主要操作条件,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污染物产生、排放控制指标;(四) 生产流程图:工艺原则流程图、工艺管线和仪表控制图、工艺流程图、装置污染物排放流程图说明。

流程图的画法及图样中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五) 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必须标出危险点、排污点、报警器、灭火器、其他应急设备位置。

必要时可单独画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图;(六) 设备、仪表明细:将设备、仪表分类列表,注明名称、代号、规格型号、主要设计性能参数等。

第十二条操作指南是正常生产期间操作参数调整方法和异常处理的操作要求,编写要点:(一) 以生产期间操作波动的调整为对象,以控制稳定为目标,防止异常波动引起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 首先确定针对的范围和目标,经影响因素分析后确定对象(必须用图),超过目标就认为操作波动,阐述正确的控制方法,最起码要定性描述,最好定量描述,针对可能产生的操作波动,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最后明确操作参数失控后所对应的事故处理预案。

(三) 每个控制目标的操作指南应包括:控制范围、控制目标、相关参数、控制方式、正常调整、异常处理。

控制范围不能超出工艺卡片规定的范围(大指标),保持与安全阀定压值、参数报警值的差距,不能触及安全限制,预留安全操作空间;控制目标要给定更为严格的指标(小指标),确保操作平稳和优化;控制方式要以文字说明并画出控制回路图。

第十三条基础操作规程是装置进行各类复杂操作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描述机、泵、换热器、罐和塔等通用设备的开停和切换规程。

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机泵的开、停与切换,风机的开、停与切换,中、低压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关键部位取样等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规程的操作步骤需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一) 分页顺序。

操作规程按照以下顺序分页:封面(第一页)、版本记录(第二页)、统筹图、纲要、操作、解释。

(二) 分级编写。

通过纲—目分级来携领和建构其内容,分三级编写:A级是规程的纲要,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对所有稳定状态及该状态下的操作目标进行详细规划,主要用于统筹各个岗位或系统的操作。

B级描述详细操作过程,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

包括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最终状态卡,操作目标以及目标下全部具体操作动作。

B级操作步骤的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C级是要点和说明,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包括安全、设备、工艺流程图表等。

C级编号与B级对应一致。

(三) 操作步骤的语句构成。

操作规程编写用语应统一规定,使规程具有通读性,使得对同一个操作动作的描述语言在各个装置的使用者看来,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不会出现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装置使用有不同的理解。

语句格式为:“(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码)+(谓语动词)+(宾语及宾语补足语)”的语言格式表达要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

一个动作规定了动作的性质、执行人、动作的内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

(四) 操作者代号和操作性质代码。

分别用M、I、P 作为操作者代号表示倒班班长、内操和外操;用“( )、[ ]、< >”作为操作性质代码,其中“( )”表示对某项操作的确认,“[ ]”表示对某项具体操作的动作描述,“< >”表示对安全操作或确认的描述。

(五) 稳定状态卡。

操作步骤进行到规定的稳定状态时,需要插入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和最终状态卡,并列出进行条件确认的内容。

(六) 提示卡。

操作步骤之间,可根据需要插入提示卡,说明操作过程中的应引起注意的操作事项。

提示卡内容必须注意细化、量化,避免原则性提示。

第十五条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和专用设备操作规程,须按下列程序编制:(一) 确定稳定状态。

按照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的特征,规程编写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装置的稳定状态。

在稳定状态之间是具体的操作动作,用于实现稳定状态之间的过渡,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状态和简单无误的操作动作,从而实现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一个装置的稳定状态不宜过多,一般以常规开停工大步骤为基础。

(二) 分级编写。

按照分级编写的要求分别编制A级纲要、B级操作和C级解释。

(三) 编制统筹图。

按照A级的操作步骤,编制开停工统筹图,并安排相应的时间进度,协调开停工过程中各个岗位操作。

统筹图中的操作步骤、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第十六条事故处理预案是装置发生一般生产事故或操作大幅度波动的状态下,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使事故向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的安全受控状态的处理步骤。

其作用是帮助操作人员判明事故真相,决策处理目标,明确操作处理方案。

内容和要求是:(一) 事故名称:每个事故处理预案都要有具体、明确的标题。

(二) 事故现象:事故发生时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异常,如异常的声音、气味、报警灯闪烁等等。

(三) 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

(四) 事故确认:列出确认事故的必要充分条件,对这些条件进行“是”或“否”的判断,从而确定事故的属性。

(五) 事故处理,包括:1、立即行动:用明确的、简洁的语言指出必须立即进行的操作行为。

2、操作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事故处理的努力方向。

3、潜在问题:提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的事故后果。

4、A级操作步骤:以框图的形式列出操作步骤清单,各操作步骤都设有编号,要列出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的事项。

5、B级操作步骤:顺序排列出包含具体操作的各处理步骤。

(六) 退守状态:执行完成操作方案后,装置应达到相对安全的退守状态。

第五章操作规程的审批和使用第十七条编制小组向车间(装置)主任提交操作规程正式文稿,车间(装置)主任组织装置级审查并签字后,经地区分公司技术管理部门审核,生产运行、机动设备、安全环保等相关部门会签,报地区分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生效执行。

第十八条正常生产中,装置操作室除在固定位置摆放操作规程合订本以外,必须以活页形式准备好履行完成审批手续的单行本操作规程,并且按岗位分工分别装订。

单行本操作规程包括装置开工规程、装置停工规程、单体设备投(停)用和切换、事故处理预案、装置紧急停工规程等。

操作规程中的量化指标必须在操作指南、操作步骤、状态确认等方面与工艺卡片紧密结合,并在单项操作规程单独列出工艺指标的控制范围。

第十九条装置管理人员组成操作规程使用监督指导小组,车间(装置)主任为小组负责人。

现场至少有一名监督指导小组成员担任监督指导责任人,随时处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十条操作规程的执行:(一) 操作规程由生产班组执行。

操作人员执行具体操作前,由车间(装置)技术人员准备好完成审批手续的岗位操作卡片。

(二) 班长下达操作指令,运行工程师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遇有问题及时向监督指导责任人汇报。

(三) 操作过程中,内操指挥外操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操作,外操执行完成的操作必须汇报给内操,由内操在卡片上做出标记,标记符号为“√”或签字。

做到操作有监控,步步有确认。

(四) 使用后的操作卡由车间(装置)收回,按记录或“失效”文件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于操作规程未包括的特殊情况,按照操作规程的总体要求,装置可以编制临时操作卡。

临时操作卡由车间(装置)主任签字生效,班组执行。

使用后的临时操作卡由车间(装置)收回,按记录或“失效”文件处理。

车间(装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临时操作是否纳入正常操作规程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对生产过程中难以用规则语言来描述的操作行为可以采用操作规定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与操作规程具有相同的效力。

其中:(一) 长期操作规定。

长期操作规定的每条内容只能规定一项操作,尽量达到简洁、明确、具体的要求;必要时可以将有关的图表编写在操作规定中;长期操作规定可以多次使用,长期有效。

(二) 定期操作规定。

每个定期操作规定必须设定定期操作的日期和时间;定期操作规定可根据需要编制支持性文件。

支持性文件为操作规程时,须以操作卡的形式使用和管理。

(三) 临时操作规定。

临时操作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在有效时间栏内)有效;临时操作规定由车间(装置)主任批准生效,各相关班长必须签字确认;临时操作规定超过规定的有效时间必须及时从现场撤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