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凉山彝族地区女性教育的思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凉山彝族地区女性教育的思考

提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作为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却十分落后。笔者在对凉山彝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该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状况。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作为生活生产从属地位的女性, 受教育情况的真实状况,制约其接受教育的深层原因以及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凉山;彝族;女性;教育;发展

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成果,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教育状况仍然十分落后,女性文盲和半文盲率高居不下,女性文化修养素质相对低下,学龄女童失学、辍学的现象也依旧十分普遍。大量的证据资料表明,女性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普及初等教育路上的绊脚石,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教育更是成为难题中的难题。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个偏远深山地带,妇女辛勤劳作,却享受不到同等的教育权利,少数民族和女性这两个普普通通的字眼却让她们与教育和知识隔阂万里。笔者以凉山彝族女性为研究点,以期能揭示现代社会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现状,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各种原因,从而为这一社会问题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一、凉山彝族地区女性教育现状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相对较多的一个民族,但是与其他民族相比,现代教育却发展的并不容乐观,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与其自身相比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凉山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与发达地区甚至是其他民族地区相比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正所谓前路漫漫,面临的诸多问题也需考虑和解决。

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彝族聚居区的中小学生流失量开始呈现出一个迅猛上升的状态,据州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年流失率已经分别达到25%和11%,其中,尤其令人担心的是,流失的学生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女学生。另外,据2005年一份田野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凉山州布拖县特木里镇,接受调查的317名女性,有276名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且具有小学学历及以上的人只有41个,这41个之中具有初中学历的只有9人,仅占被调查者的2.84%。而学龄女童的辍学率则高达96%,很多女生表示读完小学不会再继续读初中或者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所以也就造成了如今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发展畸形,年级越高,流失越多,女生人数越少的局面,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大力度推进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教育,发展女性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凉山彝族地区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的具体原因

1.地域上的封闭性造成思想的滞后性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地形复杂,高山林立,交通相对不便利。这也就从一个层面影响了州内彝族人民与外界的交流,尤其在当地女性的地位本来就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保守和滞后的思想观念对于当地女性教育来说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大问题。

由于长期闭塞,女性的社会地位不高,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严重,且早婚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在宗教仪式中女性都被认为是不洁与污秽的标志,也就从而造成了女性在彝族社会中的依附性和从属性的特征,无法自己开放思想接受现代教育。该地区很多女性都认为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便是生活的全部,接不接受教育显得可有有无。她们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对于女性的独立人格培养和生活技能有多大的意义。也因此造成了大部分的女性教育水平不高甚至一生都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状况。

2.经济水平的低下制约女性教育的发展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贫困面积最大的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0%多,达到170万,原始农业比率大,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家庭收入入不敷出的现象相当严重,也因此造成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收入低下,根本就无力送子女入学。

另外,政府对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资金投入相对来说欠缺,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稀缺,教师职业水平不高,办学条件差等诸多问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教育环境也是造成女性受教育者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发展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的对策

1.加速经济发展,加大政府对女性教育的投入

大量的证据材料表明,越处于贫困地区女性的文盲和半文盲率就越高。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种教育缺失状态,凉山彝族政府就必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努力提高妇女收入,从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为更多的女性接受教育创造可行的条件。女性经济水平提高、社会提高就会相应的慢慢摆脱其从属附庸地位,开始主动意识受教育的重要性。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政府加大对女性教育的倾斜力度,改善交通和办学条件,为更多的学龄女生创造有利的入学条件,如实行中小学免费入学、设立奖学金等措施鼓励,对教师尤其是女性教师进行经济和精神上的奖励,提高教育质量,壮大和稳定教师队伍。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女性自觉意识

在凉山彝族地区,很多彝族女性同胞都只满足与结婚生子、操办家务、下地

干活这些生活之事,对于接受教育则显得懵懵懂懂,对其重要性和意义也明显缺乏清醒和自知的认识。

因此,在当地,各政府相关部门和妇联要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女性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充分提高当地妇女的自觉、自立意识,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改变其根深蒂固的早婚传统陋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种进步也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实现,通过改善教育水平,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提高妇女的地位,充分发挥她们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职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才需要我们更加努力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女性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该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9(1).

[2] 马林英,罗凉昭.凉山彝族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 彭雪芳.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4] 马林英.彝族妇女传统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

[5] 郑树山.中国教育年鉴2004[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