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联考语文试卷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语文答案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12a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e.png)
2024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2.A3.B4.B5.①东汉以前,“火耕水耨”为其主要耕作方式;②东汉时期,开始精耕细作,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种植;③唐朝,改进后的曲辕犁用于耕作能够节省人力,有效利用畜力,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法;④宋代,复种技术较为成熟,圩田盛行于江南,占城稻此时在江南普遍种植。
(每点2分,梳理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必须有时间节点,少一处扣1分)6.C【解析】7.D8.①“最细小的东西”表面上是指月光下,南希(“我”)看见的院里的微不足道的东西—草坪椅、柳树、晾衣绳、牵牛花、栅栏和敞开的院门甚至晾衣绳上的衣夹等;实质上是指“我”透过生活的表面看见的不易被发觉的不如意,如友情的缺失、潜在的孤独、潦倒迷茫等;②“我可以看见”暗示了南希(“我”)敏感、寂寞、无助、焦虑的内心状态。
(第①点3分,其中表面含意1分,深层含意2分;第②点2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示例)①情节设置简单。
小说主体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个场景,既不追求情节的起伏与连贯,也不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展开。
②人物塑造手法简单。
人物都是白描式轮廓,如“我”和山姆只有简单的对话与行为,克里夫只是在睡觉。
③语言简洁。
叙述语言平淡冷静,少修饰语,人物对话多用短句。
④揭示主题方式简约。
没有体现作者观点的阐释性文字,而是通过留白与暗示揭示人物的空虚与迷茫、敏感与脆弱。
(答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
意思对即可)10.BFH11.B12.D13.(1)现在你在我的门下当学生,还没有多少时间,就多次怨恨抱怨。
(“女”“曾未浃时”“憾”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现在我接受夫子的礼仪教化(学问)渐渐加深,再依靠和你们在一起互相探讨而使学问有所长进。
(“被”“寖”“二三子”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示例)相同点:①都强调要靠内在修道;②都认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如皋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初三教学质量测试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如皋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初三教学质量测试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8e49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如皋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初三教学质量测试试题语文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选项是()语文是田园诗,fù()予师生诗意人生;语文是高山流水,在文化领域中寻mì()知音;语文是陈年佳酿,打开它沁人心脾();语文是河是海,让莘莘()学子扬起理想之帆。
A.赋觅pí shēn B.付觅pí shēngC.赋谧pì shēn D.赋觅pī shēng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积极进取、刻苦努力。
D.我们应该及时地纠正并发现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铁砧.(zhān)人烟辏.(cóu)集奄.(yǎn)奄一息B.累.世(lěi)魑.(chī)魅魍魉嘁嘁喳喳.(chā)C.羯.鼓(jié)说媒拉纤.(qiān) 打折.(shé)了腿D.楠.木(nán)恹.(yān)恹欲睡谆.(dūn)谆教导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嬉戏伫足相得益章蛛丝马迹B.缄默嶙峋克尽职守抑扬顿挫C.蜿蜒贪婪相形见绌长吁短叹D.愧怍祈祷语无伦次天崖海角6.综合性学习。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 (T8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 (T8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634f7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c.png)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长江和黄河虽然同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从夏商周到西晋末,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长江流域。
然而,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历次兵燹带来大规模北人南迁,而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优越的自然条件日益凸显。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皆具水热条件,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长江流域拥有更丰沛的水热资源。
但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
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变暖,长江、黄河流域较之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黄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温和干旱的威胁较轻;而气候炎热潮湿的长江流域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木石农具为主,黄河中上游的粟作农业依托肥沃疏松的黄土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了蓬勃发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绵延不绝并逐渐融合;而长江流域则因其红壤的土质较为紧密,水稻种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当时人员、技术所能达到的稻作生产方式又较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胁,故其农业产出量不及黄河流域。
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仍长期延续,直至铁质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才逐渐彰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农业生产重心的转变过程中,近5000年来的中国气候总体向干冷演变,这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趋向脆弱,而长江流域则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开发。
另外,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在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铁农具的推广和兴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黄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f836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6.png)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
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
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
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
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
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
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
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
这首先是美国长期滥用法律行为的自我投射。
数十年来,华盛顿无数次以所谓国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踩在脚下,对其他国家大搞非法单边制裁或者恐吓胁迫,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出台了这么一部法律,自然会下意识地担心中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美国。
当然,中国的对外关系法出台的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
广东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4df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e.png)
广东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8月广东八校高三联合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我看来,无聊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要素,在整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今天更是如此。
无聊似乎是人类独有的情绪。
囚笼中的动物确实会无精打采,但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会有这种类似无聊的反应的,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搜寻食物或逃避敌人。
无聊的本质之一,是人的机能没有“全力以赴”。
逃离试图夺你性命的敌人肯定不是件愉快的事,但一定不会让你觉得无聊。
无聊的另一本质,是现实环境与向往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而令人不满。
无聊的人总是期望有事情发生——就算并非好事也行——从而感受到这一天总算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逃避无聊确实是自然本性,人类从心底里渴望兴奋,特别是男性。
农耕时代的生活容易单调乏味,一家人晚饭后围坐在一起,度过所谓的“幸福的时光”:男人在打瞌睡,妻子在编织,女儿则在想这种日子何时是尽头。
机器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可以精神抖擞地寻找各种刺激。
过去恋人们在整部小说里一直期待的激动人心的约会,今天的年轻人每星期都可以经历一次。
而且社会阶层越提升,对刺激的追求也越迫切,他们不停地寻欢、跳舞、饮酒,乐此不疲。
然而,昨夜越是刺激,今晨就越是无聊,越感到无聊难以忍受。
如今人们比祖先少了一些沉闷乏味,反而更加害怕无聊。
也许像挥霍经济资本那样挥霍生命资本是极不明智的。
正如酒精之类麻醉品或许能让痛苦的神经得到舒缓,但人们决不可放纵本能,对其上瘾。
嗜酒成癖的人对酒精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停止喝酒便无法忍受,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健康和感受的机能逐渐被摧毁,反而导致生活更加痛苦。
同样道理,一定量的兴奋可以消除无聊,但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人们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为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483d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3.png)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
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跪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③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① ,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况且,② !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 ,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1.文中第①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034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a.png)
2024年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开学八校联考八年级语文本试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监测号、监测点、监测场号.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10分)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悄然(qiǎo)飞漱(sù)惨绝人寰(huán)B.盎然(àng)解剖(pāo)镌刻(juān)屏息敛声(bǐng)C.翘首(qiáo)诘责(jié)周济(jì)殚精竭虑(dān)D.畸形(jī)妯娌(zhú)滞留(zhì)锐不可当(dāng)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馈赠斟酌眼花嘹乱B.蜿豆宛然旌旗广袤无垠C.标致杀戮琐屑坦荡如砥D.黏土岔道盎然重峦叠障3.(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B.合上语文书,同学们的眼前浮现出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的画卷。
C.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往往自出心裁,变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景象。
D.在武陵源景区,云海在重峦叠嶂间流动,在这里游玩的人们犹入仙境。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B.体育运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C.女足健儿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
D.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充分展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9e68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黄土作为决定农耕文化的关键要素,其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虽然它是一种弱度或没有土层分化的新成土,但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原因是它的“自我加肥”的作用。
黄土地的深度特征较强,且土质均匀。
由于土层是经过无数年代的累积而成,腐烂的植物残体变成肥料,雨后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不断把土壤层中的各种矿物质吸到地面。
在北方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都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
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继续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事物时常存在两面性。
黄土的质地疏松,即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大陆型气候特点下的东亚季风气候,下雨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其不均匀,经过开垦的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生态问题。
正是这个问题,才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问题的担忧,促成了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特别是当人口快速增长之后。
黄土支撑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前期,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为南方带来了人口、财力与技术,将南方过往的沮洳之地开发为富足之区。
到了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已开始显现,南方水田农业开始担起支撑人口增长的重任。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山地、沼泽等要地。
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7306bf7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7.png)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活动开场:四时觅情(21分)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间冷暖,都化为juàn永的诗文,惊艳岁月。
穆旦在春的眼眸中找到生命的勃发,范仲淹在春和景明里看到迁客骚人的喜悦,张岱于苍茫冰雪里涤荡心灵的怅惘,欧阳修于蔚然深秀间领会四时之乐趣。
自古以来,文人就从大自然中____精神力量,将情思与bào负寄托在百花的冠冕上,夏日的黄昏里,秋夜的月圆中,以及白雪的怀抱间。
人间四季,各有其美,让我们共同领会“四时之景”,细品“景中之情”吧!(1)主持人对开场白中加点字的读音无法把握,请你帮助他标出读音。
①涤.荡②冠.冕(2)请根据语境给开场白中的拼音,填上相应的汉字。
①juàn永②bào负(3)主持人不知道该选用哪个词语填入横线中,请你帮忙选择。
A.吸取B.汲取C.争取(4)开场白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帮主持人修正。
2.(8分)四季流转展现祖国风貌,时序交替体察生活情思。
请你完成下面的“四季风华”整理单。
四季风华诗文名句情感春之韵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①,②,渔欢欣喜悦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忧愁怅惘夏之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宁静欢乐秋之静③,④。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孤独寂寞⑤,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⑥冬之语雾凇沆砀,⑦,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孤傲清高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坚贞不屈四时之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⑧,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欢快愉悦3.(5分)【传情寄语】请你参照示例,在“四季风华”整理单中选择合适的诗文,将其改写为一节现代诗,为奔赴中考的同学........们.写下寄语。
2024届孝感市八校联谊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孝感市八校联谊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7e0b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4.png)
2024届孝感市八校联谊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删去“随着”或“使”)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将“提升”改为“培养”)C.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将“提高”改为“加强”)D.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要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验证更方便、安全。
(将“认证”和“登录”互换位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饿了么蜂鸟配送日前发布的《2018 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蜂鸟骑手月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到8000元,月入过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B.在距离银川市区13公里处的兴庆区六小碱富桥校区,李婷老师打开手机给记者看相册,荒草萋萋....的校园中,一点绿色也没有,篮球架下灰黄的土操场格外扎眼。
C.“故宫萌物”系列文创产品,紧扣年轻人的笑点泪点兴趣点,故宫告别了正襟危坐....的形象,在撩拨时代心弦的过程中一点点走近年轻人,血脉筋骨也为之舒活。
D.摩拜和ofo再继续打消耗战是没有意义的,在行业还没山穷水尽....的时候合并,需要大智慧和大格局。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唐僧不顾悟空劝阻,自去化斋。
路遇盘丝洞蜘蛛精。
蜘蛛精将唐僧捉去献给洞主,悟空得到紫云山千花洞毗蓝婆的指引,最终打死了蜘蛛精。
B.范爱农是鲁迅留学日本横滨时认识的同乡,一开始鲁迅讨厌范爱农,之后熟悉了彼此,成了朋友,鲁迅同情他的遭遇,敬仰他的爱国情怀。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e02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e.png)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
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
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
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节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材料二: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体现出一种“不”的内在规定性。
广东省惠州市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八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bcbf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8.png)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八校联考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拓展并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是新时代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点。
作家们敏锐地寻找到孩子精神成长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点,把过去很少涉猎的题材大范围地进行文学转化,蓄积了更多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
这些题材从时代楷模、革命历史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它们把深情的目光特别地投向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
新中国成立以来闪亮的先锋人物(“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抗日战争中普通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史雷《将军胡同》)、青藏高原风雪弥漫中的边防战士(曾有情《金珠玛米小扎西》)、大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农民的驯鹿营地(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驯鹿六季》)、海南岛热带雨林里人与动物的传奇(邓西《秘境回声》)……这些生动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
儿童文学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小儿科”转向时代的重大题材和厚重主题,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
从儿童文学自身的成长轨迹来看,21世纪之初,题材主要集中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尚不足以涵盖不同地域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经验,难以满足和支撑起千千万万小读者多元的阅读期待。
从所处的时代方位来看,新时代赋予儿童文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理想信念上,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上,都需要从丰厚、生动、鲜活的题材中激发文学的感召力,使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功能。
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f567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c.png)
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33分,每小题3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就反映了我们的先民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
《周易》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刚健”与“自强”思想()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
它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壮怀激越,无畏进取。
《论语》有云:“刚毅木纳近仁。
”孟子把“刚健”思想()为一种“大丈夫”精神。
______。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在躬行实践并“游于艺”中获得身心自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因此,走进民族精神天地,饱汲精神甘露,是使当代艺术乃至人文精神避免萎缩的必要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驳斥前赴后继衍化B.驳斥前仆后继演化C.痛斥前赴后继演化D.痛斥前仆后继衍化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B.虽然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多悲剧,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C.司马迁笔下的人物虽多为悲剧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D.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人物虽多悲剧,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出于《礼记》。
B.《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e95f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0.png)
2023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八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23.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
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
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
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
比如雪莱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
”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
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
中国的诗歌如果单纯追求文化艺术上的“真”,仅仅用来抒发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表达浪漫的情事,而忽略政治伦理教化作用,那这样的诗歌将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
全国八校联考试卷语文
![全国八校联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0597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8.png)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疗效效率效果B. 侮辱耻辱耻笑C. 纷扰纷飞纷至沓来D. 颠簸沉默沉着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美轮美奂C. 恣意独行D. 莫衷一是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 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班上的佼佼者。
B. 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深受同事们的喜爱。
C.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D. 她心慈手软,对动物非常关爱。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主人公为了完成任务,深入虎穴,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面对琐碎的日常生活,如何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找到生活的意义呢?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生活无趣,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时,我们需要找到生活的意义,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那么,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要我们努力去追求,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珍惜每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
只有珍惜当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其次,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地去克服,不要轻易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再次,我们要学会感恩。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帮助我们的人,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这些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让生活充满正能量。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fd7f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png)
孝感市八校联谊2023年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题。
①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②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然而同窗们到院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③“人都到那里去了?!”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⑤“读书!”⑥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⑦“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⑧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说说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校联考语文试卷第I卷(共42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铜臭.乳臭.未干/ 甲壳.地壳.金蝉脱壳.B、冯.氏暴虎冯.河/ 行.伍行.将行.尸走肉C、差.遣差.可告慰/ 贾.祸行贾.余勇可贾.D、蛇.足虚与委蛇./ 和.诗和.畅曲高和.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泊车双刃剑忧柔寡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海啸氨基酸墨守陈规众口铄金,积毁消骨C、网络杀手锏变本加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蝉联炒鱿鱼物阜民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作者多年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②他热爱足球事业,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仍然驰骋在绿茵场上。
A、积淀流露吻合即使B、积淀流淌契合虽然C、积累流淌吻合虽然D、积累流露契合即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咱中国人从来就是信守诺言,一字千金....,像你这样出尔反尔,叫人怎样相信你?B、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只要符合政策法规,政府一定开绿灯...。
C、备受关注的手机单项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即将呼之欲出....。
D、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的光,她和谁交往都是这样,你是你,我是我: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江西诗人谢轮创作了国内第一部《手机短信诗歌》的消息经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刊登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B、印尼海啸灾情严重,但由于台湾和以色列与印尼没有外交关系,印尼外交部将拒绝接受台以当局提供赈灾援助。
C、热烈欢迎上级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地斡旋取得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离骚》——战国·屈原《师说》——唐·韩愈B、《西厢记》——元·关汉卿《四世同堂》——老舍C、《阿Q正传》——鲁迅《荷塘月色》——朱自清D、《装在套子里的人》——俄·契柯夫《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0题“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田园画”“山水田园诗”在以“诗”名世的中国,属极重要的诗体。
然而学界以往对于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原因,并无一个明确具体的结论。
在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由《诗经》时代的“山水比附起兴诗”,到汉魏六朝中期以后的“纯正山水田园诗”。
在此过程中,魏晋开始的隐逸之风启发了人们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
鲁迅、朱光潜二位先贤已明确感觉到了中国传统诗歌与隐逸文化的关系,然而他们并未对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作出起于隐逸文化的理论归因。
从山水田园诗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来看,陶渊明、谢灵运、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刘长卿、韦应物等当列其首,而这些人恰恰无一不是隐士或准隐士。
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诗歌创作才开始以题材、主题、形式等为突破口,打碎了名教及正统命定的“诗言志”“文载道”的艺术伦理规约,从而达到纯粹自然山水审美的境界。
成形后的山水田园诗,从四言、五言到七言,可谓不断发展提高,其品鉴标准也随着人们对“隐逸人格精神”的追求而不断强化。
钟嵘在《诗品》中评定诗人诗作时,就明显将那些力求清新自然、返璞归真诗风的隐逸诗人置于中品以上。
到了唐司空图,更将体现隐逸人格精神视为诗歌最高境界,他主张诗人应当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风格,以便达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化境。
山水田园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干。
出于建构和彰显隐逸人格精神的需要,隐士准隐士总会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这类似于“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差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魏晋隐逸文化大兴之前,绘画的主干是那些反映帝王仕女、神仙人物、宫廷轶趣及人伦市井的传统画。
自魏晋隐逸文化勃兴开始,这种旧局面首先被隐士及准隐士打破,自然山水之美及自我天性之美逐渐成为绘画主题,从而诞生了真正的山水田园画。
山水田园画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深知山水田园画所具有的张扬隐逸人格精神的意义。
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在此激情的感召下,他们从绘画手法、技巧、题材,直到理论、风格、意境等方方面面,都对山水田园画作了极大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后起的文人画的基础。
(选自《新华文摘》7、对“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田园诗人”相关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起自春秋,隐逸文化对其影响深远,直至汉魏六朝中期以后才成为“纯正山水田园诗”。
B、鲁迅、朱光潜二位先贤己明确感觉到了隐逸文化与山水田园诗的源流关系。
C、突破了名教与正统思想的禁锢之后,山水诗歌创作从题材、主题、形式等方面达到了纯粹自然山水审美的境界。
D、司空图主张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的风格,这种主张与钟嵘的主张不谋而合。
8、对“山水田园画”相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画”一如“山水田园诗”,与中国的隐逸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B、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主干的山水田园画,是在隐士、准隐士打破传统画的旧局面后逐渐诞生的。
C、山水田园画的艺术价值远胜于那些以帝王仕女、神仙人物、宫廷轶趣及人伦市井为题材的传统画。
D、山水田园画继承了山水田园诗的隐逸人格精神,具有恬淡空灵、玄远飘逸的风格。
9、对下面四首诗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推断,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首是()A、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密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0、把“山水田园诗”和“山水田园画”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审视,下列推断有失偏颇的一项是()A、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实践结晶。
B、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受老庄哲学“清静无为”的思想影响很大。
C、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又是对中国官场文化的一种反叛和挣脱。
D、山水田园诗被视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山水田园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干,两者汇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马骏者远驰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
高熲(jiǒng)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
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
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威乃止。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
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
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
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
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
雕饰..旧物,悉命除毁。
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
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
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辨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
”其见重如此。
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
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治之,事皆险。
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威惶惧,免冠顿首。
上曰:“谢已晚矣。
”于是免威官爵。
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选自《隋书·列传第六·苏威》)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大者任.重任:负荷,承担雕饰..旧物,悉命除毁雕饰:雕琢文饰B、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弛:放松、减轻至若斟酌..古今斟酌:考虑、推敲C、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值:认为值得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宪章:典章制度D、上令朝臣厘.改旧法厘:改律令格式..,多威所定格式:标准、规格、式样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B、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尔其.无忘乃文之志。
C、何.遽迫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D、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先破秦入威者.王之。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威深得高祖器重的一组是()①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②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③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④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⑤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⑥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⑥D、③⑤⑥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威以贤能著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
当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主张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因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
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古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D、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了错,但并没有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第II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下面文言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阳子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人对曰:“①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②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选自《庄子·山木》)答: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本诗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1)(2分)(2)(4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2题)(4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尔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