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奥秘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复”的奥妙》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重复”的奥妙》。首先我对教材做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当中的一课,在课本84、85页。
教学地位:这课是本套教科书第一次设置的独立的课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符号思想,为后续知识学习如:字母表示数,公式、概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也为学生形成抽象数学“建模”思想奠定基础。的建构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况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情感目标: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观察事物,从中发现规律。教学难点是理解“重复”的含义。
(接下来我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活动缺乏有序性和自主性,为此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和动手操作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新课标》指出:“教学说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需要师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是一种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共分三个环节进行)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乐’与‘学’是不可分离的。”新课开始,我就利用课件呈现蒙古族人民庆祝节日的情境图,同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物品。相信学生都能一一说出来,关键是让学生明白观察事物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观察到物品的摆放规律。从而引出新知的学习过程:如何表示这些规律。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活动一:表示规律。
首先,引导学生表示灯笼的摆放规律。一开始一部分学生肯定有些茫然,大部分学生会用最原始的办法:文字、图形的方法来表示。这是学生头脑中最真实的把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表示方法。以灯笼为例后,大胆放手让学生任选一组事物来表示它的规律,再一次经历表示规律这一过程,学生们头脑中会有一个比较,怎样表示会更简洁,更清楚。这时,看看学生的作品中有没有用符号,数字表示的。从而引出用符号加省略号的形式会更简单明了。
活动二:发现规律的相同点,继续往下说一说。
用多种形式表示过物品的规律后,启发学生探究规律本身的相同点。目的是希望学生感悟: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用文字、图形还是符号、数字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接着往下说一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这些规律的“重复性”
活动三:找“重复”现象的例子。
从老师示范举例,到学生自己举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通过生活中大量的“重复”现象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回顾总结评价激励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采用这种提问的方式,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使教学主题进一步升华。
板书的设计力我求体现知识性与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