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练习题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资料-更新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资料-更新

缓释制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制剂,其性质是由药物、粘合剂、增稠剂等多种辅料制成的可悬浮或溶解的乳剂。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10分)
1、简述片剂的主要制备方法。

答:
(1)制粒压片法
制粒目的:改善物料流动性、可压性
①湿法制粒压片:不适用于湿热敏感、易溶性物料
②干法制粒压片(压大片法)
(2)直接压片法
①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MCC、可压性淀粉、乳糖、微粉硅胶
②半干式颗粒压片法(药物+空白颗粒)
2、简述硝苯地平渗透泵片的处方中硝苯地平.氯化钠.聚环氧乙烷和醋酸纤维素的作用。

硝苯地平渗透泵片处方中,氯化钾、氯化钠是渗透压活性物质;聚环氧乙烷(Mr 200 000)、聚环氧乙烷(Mr 5 000 000)是助推剂;HPMC是黏合剂;硬脂酸镁是润滑剂;醋酸纤维素是包衣材料;PEG4000(聚乙二醇4000)是致孔剂;三氯甲烷、甲醇是溶剂。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第一篇:药物制剂技术习题绪论1、以下关于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B、一种药物只可制成一种剂型C、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性质有关D、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临床上的需要有关E、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应用的剂型2、由药典、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称(B)。

A、医师处方B、法定处方C、协定处方D、验方E、单方3、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E)A、方剂B、药物剂型C、药剂学D、调剂学E、药物制剂4、按形态分类,软膏剂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液体剂型B、固体剂型C、半固体剂型D、胶体溶液型E、乳剂型5、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不可选用下列剂型中的(A)剂型。

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透皮给药系统D、气雾剂6、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部药典的时间是(C)E、注射剂A、1950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E、1955年7、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A)A、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B、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C、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D、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E、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丸剂8、组织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法定专业技术机构是(D)A、新药评审中心B、卫生部C、药品检验所D、药典委员会E、药品监督管理局9、药房调剂师按处方配置散剂0.3克×6包授于病人,属于:(C)A、药剂B、制剂C、方剂D、成药E、剂型10、药厂按药品标准规定处方治成复方阿司匹林片,属于:(B)A、药剂B、制剂C、方剂D、成药E、剂型11、有关最新版本《中国药典》正确的叙述是(A)A、由一部、二部和三部组成B、一部收载西药,二部收载中药C、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有索引、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D、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E、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索引和附录三部分组成12、《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E)A、1995年版B、2000年版C、2002年版D、2003年版1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B)A、GMPB、GSPC、GLP14、不具法律性质的是(E)A、药典B、部颁标准1、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是(C)1E、2005年版E、GCP E、制剂规范D、GAPC、GMPD、地方标准A、5minB、15minC、30minD、60minE、120min2、以下哪一项不是胶囊剂检查的项目(D)A、主药含量B、外观C、崩解时限D、硬度E、装量差异3、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B)。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答案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与答案

习题一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每空 2 分,共20 分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d ;A.通常水溶性大的药物较难溶性药物易吸收B.分子型药物比离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C.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由吸收部位pH 决定D.通常酸性药物在pH 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pH 高的小肠中的未解离型药物量减少,吸收也减少,反之都增加2. 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 a ;A.溶出度 B.崩解时限 C.片重差异 D.含量3. 药物和其代谢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为: d ;A、汗腺B、呼吸系统C、消化道D、肾4.在体内,药物的代谢反应均是在药物代谢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其代谢反应速度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即符合: bA、Fick 扩散方程B、Michaelis-menten 方程C、Ha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D、Noyes-whitney 方程5. 在新生儿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都延长,是因为 d ;A. 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 微粒体酶的诱发C. 药物吸收完全D. 酶系统发育不全6. 口腔粘膜中渗透能力最强的是: c ;A、牙龈粘膜B、腭粘膜C、舌下粘膜D、内衬粘膜E、颊粘膜7. 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 ;A. 口服给药B. 静脉注射C. 肌肉注射D. 舌下给药8.下列叙述错误的 bA.植入剂一般植入皮下B.皮内注射,只用于诊断与过敏实验,注射量在1m l 左右C.鞘内注射可用于克服血脑屏障D.肌肉注射的容量一般为2--5ml.其溶媒为水,复合溶媒或油9.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 c 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10. 如两个受试制剂与一个标准制剂比较时 bA、必须进行交叉实验B、33 拉丁方实验设计C、必须多选择受试对象D、分别进行交叉实验比较三、判断对错共10 分1 硝酸甘油舌下片较普通片吸收好; √2 皮肤的通透性低,是由于角质层的高屏障作用; √3 消化道吸收的药物从给药开始到吸收过程中可能会被代谢,而经皮经肺吸收不会被代谢;Х4 直肠和胃药物吸收与小肠相比,更遵循pH 分配假说;Х5 利多卡因口服和直肠给药,后者生物利用度高; √6 加快药物从制剂溶出,有利于吸收;√7 合并用药,存在竞争性结合,则游离药物浓度发生会变化;组织中分布急剧增加,有时会产生毒副作用;√8 一般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和解离是可逆过程;√9 通常上皮细胞有间隙存在,多数药物通过间隙通道吸收;Х10 尿液pH 值升高,弱酸性药物肾清除率增加,弱碱性药物降低;√四、简答题共 50 分1. 测定相对生物利用度时,要比较三个参数,AUC、Tmax 和Cmax,它们各代表什么它们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7 分答: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 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因此它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达峰时Tmax 表示吸收的速度;而峰浓度Cmax 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的参数,也与药物吸收数量有关;Cmax 太大,超过最小毒性浓度,则能导致中毒;若Cmax 达不到有效浓度,则无治疗效果2. 阐述提高难溶性且强亲脂性的中性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经胃肠道吸收的方法为什么7 分答:灰黄霉素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吸收率显着增加①食物中若有脂肪存在时往往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速;②由于胆汁中胆盐具有表面活性作用,故一般能增加难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3. 从 pH-分配理论的观点,简述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去提高药物的胃肠道吸收7 分答:溶液中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之比与pka 和消化道pH 的关系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弱酸性药物pKa-pH=logCm/Ci 分子型 /离子型pH↓有利酸性药的吸收弱碱性药物pKa-pH=logCi/CmpH↑有利碱性药物的吸收4. 简述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机理7 分答: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5.简述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7 分答:第一相反应——引入官能团,大多脂溶性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生成极性基团;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化合物的极性基团或由于第一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与机体成分结合;第一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6 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7 分答:1. 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正常溶液量为7μl.不眨眼为30μl;药一般50~75μl;所以70%损失,眨眼90%损失;2. 药物外周血管消除;结膜内含淋巴管吸收药物入血;3. ph,pka.角膜上皮层内皮层均有丰富的类脂物;①脂溶性药物较易渗入;②部分解离药物一渗入具一定亲水亲油平衡值4 刺激性大药,泪液多,流失多,增加外围血管消除;5 表面张力下降易吸收;6 粘度大,接触时间长,吸收多;7 简述生物利用度试验一般设计8 分答:研究对象试验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分析方法的指标与要求单剂量给药计划单剂量试验结果处理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多次给药计划结果处理结果统计分析__习题二一、练习题1 、什么是生物药剂学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2 、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通过生物膜有何影响3 、药物的体内过程怎样4 、药物有哪几种吸收方式特点怎样5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剂型口服制剂的吸收速度大小怎样为什么6 、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吸收有什么关系7 、药物动力学、隔室模型、消除速度常数、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清除率概念怎样8 、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公式怎样9 、什么是生物利用度哪些药物必须测定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有哪些生物利用度与固体制剂溶出度有何关系二、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CA 、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B 、研究药物作用机理C 、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D 、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2 、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DA 、骨架片B 、包合物C 、软胶囊D 、栓剂3 、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A 、 1-2 个半衰期B 、 2-3 个半衰期C 、 3-5 个半衰期D 、 5-8 个半衰期E 、 8-10 个半衰期4 、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A 、吸收B 、分布C 、代谢D 、排泄5 、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 AA 、生物利用度B 、溶出度C 、崩解度D 、细度6 、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A 、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B 、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C 、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D 、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7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BA 、胃B 、小肠C 、结肠D 、直肠8 、下列给药途径中,除 C 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A 、口服给药B 、肌肉注射C 、静脉注射D 、直肠给药9 、体内药物主要经 A 排泄A 、肾B 、小肠C 、大肠D 、肝10 、体内药物主要经 D 代谢A 、胃B 、小肠C 、大肠D 、肝11 、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A 、片剂B 、散剂C 、溶液剂D 、混悬剂12 、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A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 、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C 、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D 、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二配伍选择题1-5A 、主动转运B 、促进扩散C 、吞噬D 、膜孔转运E 、被动转运1 、逆浓度梯度A2 、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3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D4 、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 C5 、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E6-10A 、 C=C1-e nk τ/1-e-k τ·e-k tB 、 F=AUC0 →∝口服/ AUC0 →∝注射C 、 C=KaFK 0 /V Ka-k · e -k t - e -katD 、 C=k/kV· 1- e-k tE 、 C=Ce-k t1 、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2 、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3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E4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D5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三多项选择题1 、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ABCDA 、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B 、药物剂型C 、给药途径和方法D 、药物制备方法2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ABCDA 、主动转运B 、被动转运C 、促进扩散D 、胞饮与吞噬3 、生物利用度的三项参数是ACDA 、 AUCB 、 t 0.5C 、 T maxD 、 C max4 、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步骤一般包括ABCEA 、选择受试者B 、确定试验试剂与参比试剂C 、进行试验设计D 、确定用药剂量E 、取血测定5 、主动转运的特征DEA 、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B 、不需要载体参加C 、不消耗能量D 、有饱和现象E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6 、肝脏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 CDEA 、口服乳剂B 、肠溶片剂C 、透皮给药制剂D 、气雾剂E 、舌下片剂7 、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CEA 、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 AUC , Tm 两个参数B 、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C 、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D 、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无关E 、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习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配伍选择题1-5 ABDCE 6-10 BAEDC三多项选择题1、ABCD习题三二、填空1.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媒介转运及膜孔转运;2.生物利用度根据定义有两项参数,包括生物利用度的速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程度;3.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为吸收 ;4.某种药物究竟以何种机制吸收,这与被吸收药物的性质、各部位细胞膜的特征及各种环境条件有关;5.眼部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是角膜,由上皮层、基质层和内皮层组成;6.当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药物中毒 ;7.药物的分子量大小影响淋巴管的转运;8.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为去甲基氯丙嗪,和母核化合物相比,其药理活性降低;9.肾脏排泄药物的机理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 ;10.巴比妥类中毒患者,如给予乙酰唑胺使尿液碱化 ,则能促进巴比妥排泄,减少重吸收;三、选择1.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B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不良反应的大小2. 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C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 酶系统发育不全D 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3.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量,因为DA胃肠道吸收差B在肠中水解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首过效应明显4.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ABCD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5.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D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最主要部位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进食后pH值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C 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D 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技术习题及答案药物制剂技术习题及答案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药物的制备、包装、贮存等方面。

在学习药物制剂技术的过程中,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给大家提供一些药物制剂技术的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制备成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的过程。

它包括药物的选择、配方设计、制备方法的选择以及药物制剂的包装、贮存等方面。

2. 药物制剂技术的主要分类有哪些?药物制剂技术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技术、液体制剂技术和半固体制剂技术三大类。

固体制剂技术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液体制剂技术包括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半固体制剂技术包括软膏剂、凝胶剂等。

3. 药物制剂技术中的配方设计包括哪些内容?配方设计是药物制剂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含量确定、辅料的选择以及制剂的稳定性等方面。

在配方设计中,需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患者的用药需求等因素。

4. 如何选择适合的药物制剂?选择适合的药物制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例如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

其次,需要考虑患者的用药需求,例如用药途径、用药频次等。

最后,还需要考虑制剂的制备工艺以及成本等因素。

5. 药物制剂的包装有哪些要求?药物制剂的包装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例如耐热、耐湿等。

其次,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最后,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药物受到外界的污染。

6. 药物制剂的贮存有哪些要求?药物制剂的贮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药物制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药物制剂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防止受到湿气、灰尘等的污染。

最后,药物制剂应按照规定的贮存期限进行贮存,过期的药物制剂应及时淘汰。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库与答案

生物药剂学练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关于肠肝循环描述错误的是A、药效学上表现为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B、氯霉素、地西泮等药物具有肠肝循环现象C、只发生口服的药物中D、在药时曲线上会出现双峰现象E、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正确答案:C2、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

B、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C、概念中的药物效应主要是指药物的疗效。

D、药物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种族、种属、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

E、概念中的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各种具体的剂型。

正确答案:D3、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A、小肠B、结肠C、直肠D、胃E、盲肠正确答案:D4、蛋白多肽类药物一般在胃肠道中吸收不好,其原因不包括A、没有主动吸收B、容易被酶降解C、胃肠道pH中不稳定D、分子量太大E、脂溶性太小正确答案:A5、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饱和现象B、有部位特异性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D、需要载体E、逆浓度梯度转运正确答案:B6、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时,()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A、离子型药物B、弱酸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水溶性药物E、弱碱性药物正确答案:E7、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药物之间无理化相互作用时,转运过程无相互影响B、不需要转运蛋白C、不消耗能量D、顺浓度梯度转运E、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差成正比,符合零级动力学正确答案:E8、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指()A、分布B、消除C、排泄D、代谢E、吸收正确答案:E9、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结合反应是A、氨基酸结合B、葡萄糖醛酸结合C、乙酰化反应D、硫酸结合E、谷胱甘肽结合正确答案:B10、关于影响鼻腔给药的生理因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鼻粘膜纤毛运动主要是用来清除外来异物,但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B、pH值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C、鼻腔部位药物的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D、鼻腔的血液循环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大,但对温度湿度等较为敏感E、鼻腔中的酶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少正确答案:A11、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溶出与释放B、药物颗粒的大小C、压片的压力D、片剂的崩解度E、片重差异正确答案:E12、下列关于药物的体内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药物的体内过程都包括吸收。

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剂型不属于固体制剂?A. 片剂B. 胶囊剂C. 颗粒剂D. 气雾剂答案:D2.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生物技术药物?A. 青霉素B. 阿莫西林C. 重组人胰岛素D. 氯霉素答案:C3. 关于缓释制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减少给药次数B. 可以降低药物峰谷现象C. 可以提高药物疗效D. 可以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答案:D4. 以下哪种药物剂型具有靶向性?A. 普通片剂B. 靶向脂质体C. 普通胶囊剂D. 溶液剂答案:B5. 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抗病毒药物?A. 阿奇霉素B. 阿昔洛韦C. 红霉素D. 链霉素答案:B二、填空题1. 药剂学的定义为: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备的学科。

2. 按照药物剂型的分散系统分类,药物剂型可以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气溶胶型、固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

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4. 药物缓释制剂的原理有:溶出原理、扩散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生物降解原理。

5. 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目的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方便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三、判断题1. 普通片剂和缓释片剂的主要区别在于释放速度和释放时间。

(正确)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药物的疗效无关。

(错误)3. 药物剂型的选择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无关。

(错误)4. 药物新剂型的研究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正确)5. 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药物缓释制剂的优点。

答:药物缓释制剂的优点有:(1)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2)降低药物峰谷现象,减少毒副作用;(3)提高药物疗效;(4)降低药物制备成本。

2. 简述药物剂型分类的依据。

答:药物剂型分类的依据有:(1)按药物剂型的分散系统分类;(2)按药物剂型的制备方法分类;(3)按药物剂型的给药途径分类;(4)按药物剂型的疗效分类。

3. 简述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十八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二节 蛋白多肽药物的注射给药_2012年版

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十八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二节 蛋白多肽药物的注射给药_2012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关于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
A:生物技术药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B: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
C: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存在下极易失活
D:易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多为口服给药
E:体内生物半衰期较短,从血中消除较快
答案:D
2、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为( )
A: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
B: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各种生物新产品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C: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D: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及具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才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
E: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无区别
答案:E
3、下面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叙述正确的为( )
A: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
B:生物技术药物绝大多数是生物大分子内源性物质,即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
C:这类药物稳定性好,在酸碱环境或体内酶存在下也不失活
D:这类药物分子量大,口服吸收少,半衰期短,消除较快,一般多为注射给药
E:运用DNA 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和细胞生长因子等药物,不属于生物技术药物。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练习题-药剂学 第九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练习题-药剂学 第九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药剂学第九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A11、所谓蛋白质的初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一、二级结构2、下列哪个不是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A、旋光性B、紫外吸收C、电学性质D、蛋白质的两性E、蛋白质的变性3、下列哪个不是非共价键破坏造成的蛋白质不稳定性A、聚集B、水解C、宏观沉淀D、表面吸附E、蛋白质变性4、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蛋白质氧化的因素A、温度B、pH值C、缓冲介质D、催化剂种类E、表面活性剂5、可作蛋白类药物稳定剂的是A、水B、干扰素C、多元醇D、红细胞生成素E、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6、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A、口腔黏膜给药B、直肠给药C、眼黏膜给药D、鼻黏膜给药E、皮肤给药7、下列哪个不是在冻干粉针中加入的冻干保护剂A、甘露醇B、山梨醇C、乙醇D、葡萄糖E、蔗糖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为初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包括肽链数目和二硫键位置;二、三、四级结构为高级结构或空间结构。

高级结构和二硫键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626306,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旋光性、紫外吸收、蛋白质的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

此题选E。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626305,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由非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引起蛋白质不可逆失活作用的有下列主要类型,即聚集、宏观沉淀、表面吸附与蛋白质变性,这些都是由于与空间构象有关的非共价键引起,这些现象在开发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制剂中常会带来许多困难。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626304,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影响氧化的因素有温度、pH、缓冲介质、催化剂的种类和氧的强度等。

19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19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2.生物技术药物3.生物活性检测4.离子导人技术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7.蛋白质一级结构8.蛋白质分子的构象9.BCA测定法10.免疫测定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x)1.生物技术药物结构稳定,不易变质。

()2.生物技术药物对酶比较敏感,而且不易穿透胃黏膜,故一般只能注射给药。

()3.蛋白质的肤链结构包括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排列顺序、肽链数目、末端组成、二硫键的位置与其空间结构。

()4.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其中一、二级结构为初级结构,三、四级结构为高级结构。

()5.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有氢键、疏水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二硫键与配位键。

()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中a螺旋和β折叠的作用力是疏水键。

( )7.圆二光谱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8.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RESS)系将药物与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此溶液与液态二氧化碳混合,载有药物的高分子材料则析出形成微球。

()9. 超临界气体反溶剂技术(GAS)系将药物与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将此溶液与液态二氧化碳混合,载有药物的高分子材料则析出形成微球。

( )10.鼻粘膜给药常会产生肝脏首过效应。

()11.两个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称为二肽,由三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称多肽。

( )三、填空题1.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与。

2.生物技术药物主要有、和类药物。

3.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骨架的折叠方式,一般有与。

4.蛋白质分子旋光性通常是,蛋白质变性,螺旋结构松开,则其增大。

5.蛋白质的不稳定性主要是由结构中的与的破坏与生成引起。

6.由于共价健引起的蛋白质不稳定性主要包括、、、和。

7.蛋白质类药物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和。

8.蛋白质电泳迁移率是蛋白质所带与其的函数。

.9.蛋白质类药物注射剂按外观状态可分为和。

10.液体剂型中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化方法分为两类: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6)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6)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 B产生微孔 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起分散作用3.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A分子量大于500 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 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00以下4.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 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 E多储库型透皮给药系统5.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 E控释制剂6.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D.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7.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微贮库型B.骨架分散型C.微孔膜控释系统D.粘胶分散型 E.宫内给药装置8.下列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并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运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应用范围广,多种药物可制成该剂型,并且由于皮肤表面积大适合大面积给药D.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E.经皮给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9.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经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中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比直接通过表皮的速度快,因而前者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D.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但实际上,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穿透性E.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10.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药物在油水中皆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3000以上者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制剂应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C.与一般生物膜相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D.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对其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E.药物的解离型越多,越易通过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从而吸收总量越多1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B.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大大提高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C.氮酮类化合物可使皮肤中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从而促进药物吸收D.短链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丁醇等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E.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也可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质,增加渗透性,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即已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13.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4.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5.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16.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17.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1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1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2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2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2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4.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 铝塑薄膜B. 压敏胶C. 塑料膜D. 水凝胶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控型TDDS的各层及材料为1.防粘层是()2.药物贮库是()3.控释膜是()4.粘胶层是()5.背衬层是()[6~9]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经皮吸收制剂中和上述选项对映的6.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7.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8.一般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渗透促进剂组成()9.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10~1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0.作为控释膜()11.作为粘膜层()12.作为药物贮库()13.保护膜()[14~17]A、DMSOB、磷脂C、硅酮D、醋酸纤维素E、复合铝箔膜14.脂质体膜材()15.液体制剂的溶剂()16.渗透促进剂()17.贴片的背衬层()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A月桂氮卓酮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 薄荷醇 E尿素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晶体 E透皮吸收促进剂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角质层的厚度B.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皮肤的温度D.皮肤与药物结合作用E.渗透促进剂4.TT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粘和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向蒸发工艺5.TTS的质量评价包括()A.面积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6.影响透皮吸收的药物因素()A.晶型B.脂溶性C.分子量D.药物的熔点E. pKa7.甘油可作()A.片剂润滑剂B.透皮促进剂C.固体分散体载体D.注射剂溶剂 E.胶囊增塑剂8.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呈溶解状态的穿透能力高于混悬状态B.剂量大的药物不适宜制备TTS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药物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E.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9.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都是用高分子材料作骨架负载药物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A.形成骨架的高分子材料不应与药物发生作用B.骨架稳定、能稳定地吸收药物C.对皮肤无刺激性,最好能黏贴于皮肤上D.骨架对药物的扩散阻力不能太大,以使药物有适当的释药速率E.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结构与形态的完整10.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压敏胶应具有以下特性()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刺激不引起过敏反应B.具有足够强的粘附力和内聚强度C.在具限速膜的经皮吸收制剂中、应不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D.化学性质稳定、对温湿度稳定E.在胶粘剂骨架型透皮吸收制剂中,应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11.理想的渗透促进剂的要求有()A.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B.药理活性强,药效大C.理化性质稳定D.与TDDS中的药物和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E.起效快,作用时间长12.经皮吸收制剂优点包括()A.释药平稳、持续、恒定,无血浓峰谷现象B.有首过作用,吸收增加C.病人可自行用药,随时终止用药D.作用时间延长,用药次数减少,病人用药顺应性改善E.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变化影响13.设计TDDS的剂型因素包括()A 药物的晶型B 药物的熔点和分配系数C 药物的pKaD 药物的剂量E 药物的浓度14.透皮吸收制剂局限性为()A 病人可随时用药和停药,不安全B 大多数药物透皮速率很小,起效慢C 制备工艺较复杂D 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E 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5.根据目前生产和临床应用情况,TDDS可大致分为()A 渗透泵型B 膜控释型C 粘胶分散型D 骨架分散型E 微储库型16.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 舌下片给药B 口服制剂C 栓剂直肠给药D 经皮给药系统 E 静脉注射给药17.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普通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均能制成经皮吸收制剂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适用用药剂量很大药物18.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贮库是有哪些组成的()A、背衬层B、药物C、高分子基质材料D、粘附层E、渗透促进剂19.经皮吸收制剂中骨架型可分为哪三类()A、微孔骨架型B、粘胶分散型C、无限速膜型D、聚合物骨架型 E、胶粘剂骨架型20.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B、药物的分子型愈多,越不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水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21.下列属于药物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 E、基质的pH22.下列属于基质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B、基质的特性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重量差异B、面积差异C、含量均匀度D、释放度E、溶出度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二、配伍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配伍选择题【B型题】A.调节pH值 B.抑制蛋白质聚集 C.保护剂 D.乳化剂 E.增加溶解度以下物质在蛋白质类制剂中的作用是:1.聚山梨酯802.葡萄糖3.枸橼酸钠一枸橼酸缓冲系统4.精氨酸5.HAS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不同于氨基酸的是下列哪一项A.两性电离、等电点 B.呈色反应 C.成盐反应 D.胶体性 E.变性2.蛋白质氧化的主要部位是A.组氨酸(His)链 B.蛋氨酸(Met)链 C.胱氨酸(Cys)链D.色氨酸(卸)链 E.酩氨酸(Tyr)链3.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的区别在于A.溶解度降低 B.蛋白质的黏度增加 C.结晶性破坏D.生物学活性丧失 E.易被蛋白酶分解4.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保护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聚糖不能单独作为蛋白质的保护剂B.双糖的坍塌温度比单糖高C.随着浓度的增加,蔗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的能力增强D.单糖和双糖可混合配制成保护剂E.糖类对蛋白质的稳定作用与其浓度无关5.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A.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B.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物C.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D.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E.利用现代发酵或反应工程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B.蛋白质的变性也可以认为是从肽链的折叠状态变为伸展状态C.变性是不可逆变化D.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的破坏E.蛋白质的变性与外界条件关系不大三、名词解释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四、填空1.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

《药剂学》练习题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剂学》练习题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剂学》练习题库第十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稳定性变化中属于化学稳定性变化的是()A.乳剂分层和破乳B.混悬剂的结晶生长C.片剂溶出度变差D.混悬剂结块结饼E.药物发生水解2、药物有效期是指()A.药物降解50%的时间B.药物降解80%的时间C.药物降解90%的时间D.药物降解10%的时间E.药物降解5%的时间3、下列药物中易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酰胺类B.酚类C.烯醇类D.芳胺类E.噻嗪类4、下列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中,属于处方因素的是()A.温度B.湿度C.金属离子D.光线E.离子强度5、下列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中,属于外界因素的是()A.pH值B.溶剂C.表面活性剂D.离子强度E.金属离子6、相对湿度为75%的溶液是()A.饱和氯化钠溶液B.饱和硝酸钾溶液C.饱和亚硝酸钠溶液D.饱和氯化钾溶液E.饱和磷酸盐缓冲液7、相对湿度为92.5%的溶液是()A.饱和氯化钠溶液B.饱和硝酸钾溶液C.饱和亚硝酸钠溶液D.饱和氯化钾溶液E.饱和磷酸盐缓冲液8、加速试验通常是在下述条件下放置六个月()A.温度(40±2)℃,相对湿度(75±5)%B.温度(25±2)℃,相对湿度(60±5)%C.温度(60±2)℃,相对湿度(92.5±5)%D.温度(40±2)℃,相对湿度(92.5±5)%E.温度(60±2)℃,相对湿度(92.5±5)%9、药物阴凉处贮藏的条件是()A.零下15℃以下B.2℃-8℃C.2℃-10℃D.不超过20℃E.不超过25℃10、每毫升含有800单位的抗生素溶液,在25℃条件下放置,一个月后其含量变为每毫升含600单位,若此抗生素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则其半衰期为()A.72.7天B.11天C.30天D.45天E.60天11、每毫升含有800单位的抗生素溶液,在25℃条件下放置,一个月后其含量变为每毫升含600单位,若此抗生素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则其有效期为()A.72.7天B.11天C.30天D.45天E.60天12、下列哪种辅料不宜作为乙酰水杨酸的润滑剂()A.滑石粉B.微粉硅胶C.硬脂酸D.硬脂酸镁E.十八酸13、下列抗氧剂中不易用于偏酸性药液的是()A.硫代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焦亚硫酸钠D.生育酚E.二丁甲苯酚14、对于易水解的药物,通常加入乙醇、丙二醇增加稳定性,其重要原因是()A.介电常数较小B.介电常数较大C.酸性较大D.酸性较小E.离子强度较低15、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提高原因是()A. 两者形成络合物B.药物溶解度增加C.药物进入胶束内D.药物溶解度降低E.药物被吸附在表面活性剂表面16、 Arrhenius公式定量描述()A.湿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B.光线对反应速度的影响C.PH值对反应速度的影响D.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E.氧气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7、药品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属哪一项为影响药品稳定性的环境因素()A.药品的成分B.化学结构C.剂型D.辅料E.湿度18.下列关于药剂稳定性研究范畴的陈述,错误的是()A.固体制剂的吸湿属物理学稳定性变化B.制剂成分在胃内水解属化学稳定性变化C.糖浆剂的染菌属生物学稳定性变化D.乳剂的分层属于物理学稳定性变化19.防止制剂中药物水解,不宜采用的措施为()A.避光B.使用有机溶剂C.加入Na2S2O3D.调节pH值20.测得某药50和70分解10%所需时间分别为1161小时和128小时,该药于25下有效期应为()A.2.5年B.2.1年C.1.5年D.3.3年21.正确论述用留样观察法测定药剂稳定性是()A.在一年内定期观察外观形状和质量检测B.样品只能在室温下放置C.样品只能在正常光线下放置D.此法易于找出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利于及时改进产品质量E.成品在通常包装下放置22.留样观察法与加速实验法相比的特点是()A.按一定时间,检查有关指标:B.置不同温度条件下试验C.实验时要确定指标成分和含量测定方法D.反映药品的实际情况E.确定药物的有效期的依据23. 留样观察法中错误的叙述为()A.符合实际情况,真实可靠B.一般在室温下C.可预测药物有效期D.不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变化及原因E.在通常的包装及贮藏条件下观察24. 防止药物水解的主要方法是()A.避光B.加入抗氧剂C.驱逐氧气D.制成干燥的固体制剂E.加入表面活性剂25.药物化学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聚合B.脱羧C.异构化D.酵解E.水解与氧化26.易发生氧化降解的药物为()A.维生素CB.乙酰水杨酸C.盐酸丁卡因D.氯霉素E.利多卡因27.下列关于制剂中药物水解的错误表述为()A.酯类、酰胺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B.专属性酸与碱可催化水解反应C.药物的水解速度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无关H PO对青霉素G钾盐的水解有催化作用D.34E、pH m表示药物溶液的最稳定pH值28.一般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中影响因素考察包括()A.600C或400C高温试验B.250C下相对湿度(75±5)%C.250C下相对湿度(90±5)%D.(4500±500)lx的强光照射试验E.以上均包括29.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影响,与PH值无关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c.固体制剂的赋型剂不影响药物稳定性D.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E.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30、盐酸普鲁卡因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水解B、光学异构化C、氧化D、聚合E、脱羧31、关于药物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A. 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半衰期B. 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C. 药物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药物有效期与反应物浓度有关D. 大多数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E. 温度升高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32、影响易于水解药物的稳定性,与药物氧化反应也有密切关系的是()A、pHB、广义的酸碱催化C、溶剂D、离子强度E、表面活性剂33、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A、最稳定pHB、最不稳定pHC、pH催化点D、反应速度最高点E、反应速度最低点34、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错误的是()A. 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酸碱催化B. 在pH很低时,主要是酸催化C. pH较高时,主要由OH—催化D. 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E.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也受H+或OH—的催化35、对于水解的药物关于溶剂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溶剂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对于水解的药物反应影响很大B. lgk=lgk∞—k’ZAZB/ε表示溶剂介电常数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C.如OH—催化水解苯巴比妥阴离子,在处方中采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物分解的速度D. 如专属碱对带正电荷的药物的催化,采取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就不能使其稳定E. 对于水解的药物,只要采用非水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都可使其稳定36、对于水解的药物关于离子强度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在制剂处方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盐所带入的离子,对于药物的水解反应加大B. lgk=lgk0+1.02 ZAZBμ表示离子强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C. 如药物离子带负电,并受OH—催化,加入盐使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则分解反应速度增加D. 如果药物离子带负电,而受H+催化,则离子强度增加,分解反应速度低E. 如果药物是中性分子,因ZAZB=0,故离子强度增加对分解速度没有影响37、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A、温度B、pH值C、光线D、空气中的氧E、包装材料38、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常用于()A、弱酸性药液B、偏碱性药液C、碱性药液D、油溶性药液E、非水性药液39、适合弱酸性水性药液的抗氧剂有()A、亚硫酸氢钠B、BHA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BHT40、适合油性药液的抗氧剂有()A、焦亚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BHA41、关于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B.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原料药和制剂处方筛选时稳定性考察,用一批原料药进行C.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一批供试品进行D.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E.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及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42、影响因素试验中的高温试验要求在多少温度下放置十天()A、40℃B、50℃C、60℃D、70℃E、80℃43、加速试验要求在什么条件下放置6个月()A、40℃RH75%B、50℃RH75%C、60℃RH60%D、40℃RH60%E、50℃RH60%44、某药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其消除速度常数k=0.0096天—1,其有效期为()A、31.3天B、72.7天C、11天D、22天E、88天。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3。

什么是GMP 、GLP与GC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2。

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7。

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8。

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10。

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11。

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12。

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13。

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4。

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8。

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

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13。

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第四~五章固体制剂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功指数?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6。

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11。

药剂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药剂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药剂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注射剂()A、经胃肠给药B、不经胃肠给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正确答案:B2.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 )A、阴道栓B、鼻道栓C、耳道栓D、肛门栓E、尿道栓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污染热原的途径,错误的是()A、在操作过程中污染B、从配液器具中带入C、从原料中带入D、从溶剂中带入E、灭菌不彻底正确答案:E4.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A、纯化水B、灭菌注射用水C、制药用水D、原水E、注射用水正确答案:A5.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是( )A、灭菌蒸馏水B、注射用水C、纯化水D、制药用水E、灭菌注射用水正确答案:B6.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贵重药材. 毒性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 )A、煎煮法B、水蒸气蒸馏法C、浸渍法D、渗漉法E、双提法正确答案:D7.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A、涂剂B、搽剂C、灌洗剂D、灌肠剂E、洗剂正确答案:D8.我国最早由官方颁布的制剂规范是()A、《本草纲目》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确答案:E9.关于咀嚼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用于吞咽困难的患者B、一般不需要加入崩解剂C、适用于小儿给药D、属于口腔用片剂E、治疗胃部疾患的药物可以制成咀嚼片正确答案:D10.可用于脊椎腔注射的是()A、油溶液B、乳浊液C、胶体溶液D、混悬液E、水溶液正确答案:E11.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 )A、粉末直接压片B、结晶压片法C、湿法制粒压片D、干法制粒压片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12.1~5毫升的注射剂灭菌宜采用()A、干热灭菌B、热压灭菌C、煮沸灭菌D、滤过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正确答案:E13.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正确答案:D14.某药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其消除速度常数 k=0. 0096 天- 1,其半衰期为( )A、11 天B、31. 3 天C、96 天D、22 天E、72. 7 天正确答案:E15.植物性药材浸提过程中主要动力是()A、浓度差B、浸提温度C、时间D、药材粉碎度E、溶剂种类正确答案:A16.下列关于注射剂给药途径说法错误的是( )A、皮内注射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B、椎管注射不得使用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C、混悬型注射液可以用来椎管注射D、肌内注射一般一次用量E、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正确答案:C17.()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A、药物动力学B、临床药学C、工业药剂学D、物理药剂学E、生物药剂学正确答案:A18.为了保持葡萄糖药液的稳定性及减少对机体的刺激性,葡萄糖注射液配液时,pH宜控()A、5.5-5.9B、3-10C、3.8-4.0D、5.6-6.9E、4-9正确答案:C19.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提高浸出效率()A、恰当升高温度B、选择适宜溶媒C、将药材粉碎成细的粉D、延长浸出时间E、加大浓度差正确答案:D20.下列采用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有()A、滚筒式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真空干燥E、喷雾干燥正确答案:B21.红霉素片是下列哪种片剂( )A、肠溶衣片B、缓释片C、普通片D、薄膜衣片E、糖衣片正确答案:A22.关于汤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携带不方便,不易霉败B、服用量较大,味苦C、制备方法简单D、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E、吸收快,药效迅速正确答案:A23.下列( )物质是渗透泵片中用到的渗透压活性物质A、淀粉浆B、乳糖C、脂肪D、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E、氢化植物油正确答案:B24.用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1000ml复方碘溶液,其中碘化钾起()A、增加离子强度.B、助溶作用C、脱色作用D、抗氧作用E、增溶作用正确答案:B25.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微生物杀死的技术是()A、防腐B、消毒C、除菌D、灭菌E、过滤除菌正确答案:D26.通常所说百倍散是指 1 份重量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重量为( )A、9B、100C、99D、1000E、10正确答案:C27.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为( )A、低温粉碎B、蒸罐处理C、超微粉碎D、混合粉碎E、湿法粉碎正确答案:E28.下列关于栓剂的概念正确的叙述是( )A、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B、栓剂系指药物制成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C、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D、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外用的固体制剂E、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正确答案:A29.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

药剂学练习题带答案(二)

药剂学练习题带答案(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八章经皮吸收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2.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 B产生微孔 C促进主药吸收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E起分散作用3.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对药物分子量有一定要求,通常符合下列条件()A分子量大于500 B分子量2000-6000C分子量1000以下 D分子量10000以上E分子量10000以下4.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宫内给药装置 B微孔膜控释系统C粘胶剂层扩散系统D三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系统 E多储库型透皮给药系统5.TDS代表()A药物释放系统 B透皮给药系统 C多剂量给药系统D靶向制剂 E控释制剂6.对透皮吸收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避免肝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B.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C.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D.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E.大部分药物均可经皮吸收达到良好疗效7.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A.微贮库型B.骨架分散型C.微孔膜控释系统D.粘胶分散型 E.宫内给药装置8.下列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并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运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C.应用范围广,多种药物可制成该剂型,并且由于皮肤表面积大适合大面积给药D.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E.经皮给药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9.下列关于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后透入表皮到达真皮和皮下脂肪,经血管或毛细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中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比直接通过表皮的速度快,因而前者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D.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但实际上,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具有较高的穿透性E.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10.下列关于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药物在油水中皆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一般分子量3000以上者不能透入,故经皮给药制剂应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C.与一般生物膜相似,低熔点的药物容易透过皮肤D.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对其吸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E.药物的解离型越多,越易通过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从而吸收总量越多11.下列关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那些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B.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大大提高角质层水合作用,促进药物吸收C.氮酮类化合物可使皮肤中类脂产生不规则排列,从而促进药物吸收D.短链醇类化合物如乙醇、丁醇等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渗透性E.表面活性剂可增溶药物,增加皮肤的润湿性,也可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质,增加渗透性,通常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即已较难通过角质层()A.100B.200C.300D.500E.60013.经皮吸收制剂中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4.经皮吸收制剂中一般由EV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15.经皮吸收制剂可分为哪两大类()A、储库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膜控型和微储库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16.经皮吸收制剂中储库型可分为哪两类()A、膜控释型和骨架型B、有限速膜型和无限速膜型C、粘胶分散型和复合膜型D、微孔骨架型和多储库型E、膜控释型和微储库型17.经皮吸收制剂中胶粘层常用是()A、EVAB、聚酯C、压敏胶D、ECE、Carbomer18.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多少的药物,药物不能透过皮肤()A、600B、1000C、2000D、3000E、600019.下列透皮治疗体系(TTS)的叙述哪种是错误的()A、不受胃肠道pH等影响B、无首过作用C、不受角质层屏障干扰D、释药平稳E、使用方便20.关于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而言,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是水溶性药物>油溶性药物B、药物的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C、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D、一般完全溶解呈饱和状态的药液,透皮过程易于进行E、一般而言,油脂性基质是水蒸发的屏障,可增加皮肤的水化作用,从而有利于经皮吸收21.不同的基质中药物吸收的速度为()A、乳剂型>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B、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乳剂型C、乳剂型>植物油>动物油脂>烃类D、乳剂型>烃类>动物油脂>植物油E、动物油脂>乳剂型>植物油>烃类22.下列不属于药物性质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透皮制剂中加入DMSO的目的是()A、增加塑性B、促进药物的吸收C、起分散作用D、起致孔剂的作用E、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4.对透皮吸收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 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通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 铝塑薄膜B. 压敏胶C. 塑料膜D. 水凝胶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控型TDDS的各层及材料为1.防粘层是()2.药物贮库是()3.控释膜是()4.粘胶层是()5.背衬层是()[6~9]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粘附层E、保护层经皮吸收制剂中和上述选项对映的6.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的是()7.一般由EV A和致孔剂组成的是()8.一般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渗透促进剂组成()9.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10~1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0.作为控释膜()11.作为粘膜层()12.作为药物贮库()13.保护膜()[14~17]A、DMSOB、磷脂C、硅酮D、醋酸纤维素E、复合铝箔膜14.脂质体膜材()15.液体制剂的溶剂()16.渗透促进剂()17.贴片的背衬层()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增加透皮吸收性()A月桂氮卓酮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 薄荷醇 E尿素2.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分子量 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 D药物晶体 E透皮吸收促进剂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皮肤因素有()A.角质层的厚度B.皮肤水合作用的程度C.皮肤的温度D.皮肤与药物结合作用E.渗透促进剂4.TT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粘和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向蒸发工艺5.TTS的质量评价包括()A.面积差异B.重量差异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6.影响透皮吸收的药物因素()A.晶型B.脂溶性C.分子量D.药物的熔点E. pKa7.甘油可作()A.片剂润滑剂B.透皮促进剂C.固体分散体载体D.注射剂溶剂 E.胶囊增塑剂8.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呈溶解状态的穿透能力高于混悬状态B.剂量大的药物不适宜制备TTS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D.药物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E.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脂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9.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都是用高分子材料作骨架负载药物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A.形成骨架的高分子材料不应与药物发生作用B.骨架稳定、能稳定地吸收药物C.对皮肤无刺激性,最好能黏贴于皮肤上D.骨架对药物的扩散阻力不能太大,以使药物有适当的释药速率E.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结构与形态的完整10.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压敏胶应具有以下特性()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刺激不引起过敏反应B.具有足够强的粘附力和内聚强度C.在具限速膜的经皮吸收制剂中、应不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D.化学性质稳定、对温湿度稳定E.在胶粘剂骨架型透皮吸收制剂中,应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11.理想的渗透促进剂的要求有()A.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B.药理活性强,药效大C.理化性质稳定D.与TDDS中的药物和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E.起效快,作用时间长12.经皮吸收制剂优点包括()A.释药平稳、持续、恒定,无血浓峰谷现象B.有首过作用,吸收增加C.病人可自行用药,随时终止用药D.作用时间延长,用药次数减少,病人用药顺应性改善E.不受胃肠道、消化液变化影响13.设计TDDS的剂型因素包括()A 药物的晶型B 药物的熔点和分配系数C 药物的pKaD 药物的剂量E 药物的浓度14.透皮吸收制剂局限性为()A 病人可随时用药和停药,不安全B 大多数药物透皮速率很小,起效慢C 制备工艺较复杂D 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药物不宜采用E 多数药物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5.根据目前生产和临床应用情况,TDDS可大致分为()A 渗透泵型B 膜控释型C 粘胶分散型D 骨架分散型E 微储库型16.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 舌下片给药B 口服制剂C 栓剂直肠给药D 经皮给药系统 E 静脉注射给药17.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角质层,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给药剂型B、普通药物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均能制成经皮吸收制剂C、能避免胃肠道及肝的首过作用D、改善病人的顺应性,不必频繁给药E、适用用药剂量很大药物18.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贮库是有哪些组成的()A、背衬层B、药物C、高分子基质材料D、粘附层E、渗透促进剂19.经皮吸收制剂中骨架型可分为哪三类()A、微孔骨架型B、粘胶分散型C、无限速膜型D、聚合物骨架型 E、胶粘剂骨架型20.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B、药物的分子型愈多,越不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D、皮肤用有机溶剂擦洗后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脂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比水溶性药物穿透能力强21.下列属于药物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熔点B、分子量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 E、基质的pH22.下列属于基质性质影响吸收的因素是()A、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B、基质的特性C、药物溶解性D、在基质中的状态E、基质的pH23.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重量差异B、面积差异C、含量均匀度D、释放度E、溶出度答案及注解一、单项选择题二、配伍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第十九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一、配伍选择题【B型题】A.调节pH值 B.抑制蛋白质聚集 C.保护剂 D.乳化剂 E.增加溶解度以下物质在蛋白质类制剂中的作用是:1.聚山梨酯802.葡萄糖3.枸橼酸钠一枸橼酸缓冲系统4.精氨酸5.HAS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不同于氨基酸的是下列哪一项A.两性电离、等电点 B.呈色反应 C.成盐反应 D.胶体性 E.变性2.蛋白质氧化的主要部位是A.组氨酸(His)链 B.蛋氨酸(Met)链 C.胱氨酸(Cys)链D.色氨酸(卸)链 E.酩氨酸(Tyr)链3.变性蛋白质和天然蛋白质的区别在于A.溶解度降低 B.蛋白质的黏度增加 C.结晶性破坏D.生物学活性丧失 E.易被蛋白酶分解4.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保护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聚糖不能单独作为蛋白质的保护剂B.双糖的坍塌温度比单糖高C.随着浓度的增加,蔗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的能力增强D.单糖和双糖可混合配制成保护剂E.糖类对蛋白质的稳定作用与其浓度无关5.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A.重组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研制的药物B.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生产的药物C.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药物D.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E.利用现代发酵或反应工程生产生物来源的药物6.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B.蛋白质的变性也可以认为是从肽链的折叠状态变为伸展状态C.变性是不可逆变化D.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的破坏E.蛋白质的变性与外界条件关系不大三、名词解释生物技术药物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四、填空1.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类。

药物制剂练习

药物制剂练习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中国药典》叙述错误的是()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B、药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施C、药典不具有法律约束力D、每部均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2、《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A、1995年版B、2000年版C、2002年版D、2005年版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A、GMPB、GSPC、GLPD、GAP4、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是()A、中国药典B、美国药典C、国际药典D、局颁标准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佛洛伦斯药典6、将药物制成适用于临床应用的形式是指( )A、剂型B、制剂C、药品D、成药7、《中国药典》最早于何年颁布()A、1950年B、1951年C、1953年D、1954年8、下列关于《药剂学》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一个分支B、药物的合理应用也属药剂学的研究内容C、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D、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不属于药剂学的分支学科9、下列剂型中属于均匀分散系统的是()A、乳剂B、混悬剂C、疏水性胶体溶液D、溶液剂二、多项选择题1、药典收载()药物及其制剂A、疗效确切B、祖传秘方C、质量稳定D、副作用小2、药剂学研究内容有()A、制剂的制备理论B、制剂的处方设计C、制剂的生产技术D、制剂的保管销售3、有关处方正确的叙述有()A、处方是药剂调配的书面文件B、处方具有法律、经济、技术上的意义C、法定处方是指收载于药典中的处方D、协定处方指由医师和医院药剂科协商制定的处方4、我国已出版的药典有()A、1963年版B、1973年版C、1977年版D、1985年5、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将药物剂型分为()。

A、液体分散系统B、固体分散系统C、气体分散系统D、半固体分散系统6、药物制剂的目的是()A、满足临床需要B、适应药物性质需要C、使美观D、便于应用、运输、贮存7、我国药品的国家标准包括()A、中国药典B、局颁标准C、地方标准D、进口标准8、一个药品的名称可能有()A、中文名B、英文名C、汉语拼音名D、通用名三、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研究方剂的调配及用法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2、药品的有效期系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药物有效质量的期限()3、GLP是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4、药品生产企业生产某药品,必须取得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练习题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练习题

药剂学--药物制剂稳定性练习题一、A11、硝普钠是一种强效速效降压药,临床上用5%的葡萄糖配置成0.05%的硝普钠溶液静脉滴注,在阳光下照射10min会分解13.5%颜色也开始变化,同时pH下降,造成硝普钠不稳定的因素是A、温度B、光线C、空气D、金属离子E、温度2、关于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B、加速试验适用原料药的考察,用一批原料药进行C、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D、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E、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3、影响因素实验中的高温实验的温度条件是A、40℃B、50℃C、60℃D、70℃E、80℃4、某药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其消除速度常数k=0.0096天-1,其半衰期为A、11天B、20天C、31天D、72天E、96天5、以下哪项是常规加速试验的条件A、40℃RH60%B、40℃RH75%C、50℃RH60%D、50℃RH75%E、60℃RH60%6、对于药物有效期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B、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间C、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D、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E、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5%所需要的时间7、考察药物稳定性时高温试验的温度是A、50℃B、40℃和60℃C、70℃D、80℃E、90℃8、适合油性药物的抗氧剂有A、焦亚硫酸钠B、亚硫酸氢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丁羟甲氧苯9、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非处方因素是A、药液pHB、溶剂极性C、安瓿理化性质D、药液离子强度E、添加剂10、不影响药物在制剂中降解的因素是A、pH值与温度B、溶剂介电常数及离子强度C、赋形剂或附加剂的组成D、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E、药物的构型11、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环境因素是A、pHB、金属离子C、溶剂D、离子强度E、赋形剂或附加剂12、影响易于水解药物的稳定性,且与药物氧化反应也有密切关系的是A、pHB、溶剂C、离子强度D、表面活性剂E、广义的酸碱催化13、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常用于A、碱性药液B、弱酸性药液C、偏碱性药液D、非水性药液E、油溶性药液14、关于广义酸碱催化,按照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B、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C、有些药物也可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D、常用的缓冲剂如醋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均为专属的酸碱E、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酸碱催化15、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是A、pH值B、离子强度C、赋形剂或附加剂D、光线E、溶剂16、药物稳定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外界因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A、pH与温度B、赋型剂或附加剂的影响C、溶剂介电常数及离子强度D、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E、以上都是17、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包括A、光线B、广义酸碱C、空气(氧)的影响D、温度E、金属离子18、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包括A、溶剂B、pH值C、光线D、离子强度E、表面活性剂19、药品稳定性是指A、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B、每一单位药品(如一片药、一支注射剂或一箱料药等)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C、药品在按规定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性能D、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价格水平E、药品在规定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使用情况下,对用药都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20、酯类药物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是因为易发生A、水解反应B、氧化反应C、差向异构D、聚合反应E、解旋反应21、以下哪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A、烯醇类药物B、酚类药物C、多糖类药物D、蒽胺类药物E、酰胺类药物22、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的是A、pHB、温度C、溶剂D、离子强度E、表面活性剂23、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有效期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C、药物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药物有效期与反应物浓度有关D、大多数情况下反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温度更为显著E、温度升高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速率降低24、酚类药物主要通过何种途径降解A、氧化B、聚合C、脱羧D、水解E、光学异构化25、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A、无毒,有效,易服B、定时,定量,定位C、安全,有效,稳定D、高效,速效,长效E、速效,长效,稳定26、对于药物降解,常用来表示药物的半衰期的是A、降解5%所需的时间B、降解10%所需的时间C、降解30%所需的时间D、降解50%所需的时间E、降解90%所需的时间27、酯类药物易产生A、水解反应B、聚合反应C、氧化反应D、变旋反应E、差向异构28、普鲁卡因注射液变色的主要原因是A、酚羟基氧化B、酯键水解C、芳伯氨基氧化D、金属离子络合反应E、内酯开环29、盐酸普鲁卡因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水解B、光学异构化C、氧化D、聚合E、脱羧30、V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A、脱羧B、氧化C、光学异构化D、聚合E、水解二、B1、A.亲水亲油平衡值B.置换价C.临界相对湿度D.聚合度和醇解度E.酸值、碘值、皂化值<1> 、栓剂A B C D E<2> 、注射用油A B C D E<3> 、聚乙烯醇A B C D E<4> 、水溶性粉体A B C D E<5> 、表面活性剂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在阳光下照射10min会分解13.5%颜色也开始变化,说明是光线影响了药物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练习题
一、A1
1、所谓蛋白质的初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一、二级结构
2、下列哪个不是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
A、旋光性
B、紫外吸收
C、电学性质
D、蛋白质的两性
E、蛋白质的变性
3、下列哪个不是非共价键破坏造成的蛋白质不稳定性
A、聚集
B、水解
C、宏观沉淀
D、表面吸附
E、蛋白质变性
4、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蛋白质氧化的因素
A、温度
B、pH值
C、缓冲介质
D、催化剂种类
E、表面活性剂
5、可作蛋白类药物稳定剂的是
A、水
B、干扰素
C、多元醇
D、红细胞生成素
E、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
6、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
A、口腔黏膜给药
B、直肠给药
C、眼黏膜给药
D、鼻黏膜给药
E、皮肤给药
7、下列哪个不是在冻干粉针中加入的冻干保护剂
A、甘露醇
B、山梨醇
C、乙醇
D、葡萄糖
E、蔗糖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为初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包括肽链数目和二硫键位置;二、三、四级结构为高级结构或空间结构。

高级结构和二硫键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94,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旋光性、紫外吸收、蛋白质的两性本质与电学性质。

此题选E。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93,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非共价键引起的不稳定性:引起蛋白质不可逆失活作用的有下列主要类型,即聚集、宏观沉淀、表面吸附与蛋白质变性,这些都是由于与空间构象有关的非共价键引起,这些现象在开发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制剂中常会带来许多困难。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92,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影响氧化的因素有温度、pH、缓冲介质、催化剂的种类和氧的强度等。

【该题针对“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91,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蛋白类药物常用的稳定剂有:(1)缓冲液(2)表面活性剂(3)糖和多元醇(4)盐类(5)聚乙二醇类(6)大分子化合物(7)组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的盐酸盐等(8)金属离子
【该题针对“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90,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由于鼻腔黏膜中动静脉和毛细淋巴管分布十分丰富,鼻腔呼吸区细胞表面具有大量微小绒毛,鼻腔黏膜的穿透性较高而酶相对较少,对蛋白质类药物的分解作用比胃肠道黏膜低,因而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并直接进入体内血液循环。

【该题针对“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89,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冷冻干燥蛋白质药物制剂:如在蛋白质类药物冻干过程中常加入某些冻干保护剂(甘露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右旋糖酐等),以优化蛋白质药物在干燥状态下的稳定性来改善产品的外观和长期稳定性;此外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参数的控制。

【该题针对“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078688,点击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