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课题

合集下载

生活自理能力教案小学一年级

生活自理能力教案小学一年级

生活自理能力教案小学一年级教案标题: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于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脱衣物、洗手、整理书包等。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活自理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为什么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主体活动:2.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脱衣物、洗手、整理书包等,并解释每个技能的重要性。

3. 分别对每个技能进行详细的演示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模仿。

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练习这些技能,并相互观察和给予反馈。

5. 教师在小组练习后进行集体评价,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巩固活动:6. 给学生一些生活自理任务,如整理教室、清洁自己的书包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技能。

7.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结活动:8.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生活自理技能,并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

9. 强调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和提高这些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生活自理的场景和技能。

2. 相关生活自理技能的实物示范,如衣物、洗手盆等。

3. 小组练习时的评价表格或记录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表现,包括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完成生活自理任务的质量和独立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和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的技能。

2. 将生活自理技能与其他学科或课程内容结合,如数学中的整理和排序、科学中的洗手卫生等。

独立自主 小学阶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自主  小学阶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自主小学阶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自我照顾、时间管理、日常事务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孩子独立自主,他们将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未来的挑战。

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自我照顾能力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应该逐渐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卫生。

这包括刷牙、洗脸、洗手、穿衣等基本的自我照顾能力。

学校和家庭可以联合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照顾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卫生教育课程,教导孩子们正确的卫生习惯。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这些基本的自我照顾活动。

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日常的学习计划表,明确规定各项活动的时间和顺序。

通过坚持按计划进行,帮助孩子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校中进行时间管理的培养,比如设立学习小组,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日常事务处理能力在小学阶段,让孩子们尝试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会孩子们洗碗、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家务任务,让他们主动参与家庭事务。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筹备和执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处理能力。

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给予他们适当的决策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面临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让他们自己尝试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相互配合,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培养机会。

在实践中,家长和教师应该向孩子们做出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发展独立自主的品质。

生活自理我能行(教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生活自理我能行(教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生活自理我能行课程: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内容:1. 生活自理的意义和重要性2. 基本生活自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3. 生活自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4.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与反馈教学重点:1. 生活自理的意义和重要性2. 基本生活自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3. 生活自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难点:1.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2.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3.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与反馈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教具、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自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自理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生活自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1. 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教师个别指导。

三、生活自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 教师设计生活自理实践活动,如整理书桌、洗手比赛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2. 学生自评、互评,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自理情况,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生活自理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所学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自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自理能力的活动方案

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自理能力的活动方案

三一文库()/小学一年级〔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自理能力的活动方案〕【篇一】一、教育目标:今天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通过“小能人露一手”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积极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教育重点及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从活动中学会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教育手段:通过比赛活动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家务。

四、教育方式: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儿歌《我能行》、小品《这样的孩子好不好》、三句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五、教育过程:(一)师生相互问候。

(二)教师解题: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德育活动课,题目是《小能人露一手》。

请大家把自己的小手伸出来,看看,你这双胖乎乎的小手能做什么?(学生发言)同学们的小手可真能干,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活动课来让大家露一手,看看谁是咱班的小能人!【篇二】活动内容:主持人甲:尊敬的家长主持人乙:敬爱的老师主持人合:亲爱的同学们,主持人甲: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主题中队会主持人合:《小能人露一手》。

主持人乙: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

让我们在儿歌声中拉开活动的序幕吧!请听儿歌朗诵《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朗诵表演:《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补袜子呀,缝钮扣,样样事情我都会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裳呀,洗手绢,争做父母的小帮手。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我都会做,美好的生活从手中来,修桌子呀,补图书,妈妈说我是好宝宝,平操场呀,栽鲜花,老师夸我是好学生。

学校就是幸福的家,加油努力不泄气,努力为班级做贡献。

争做新时期的好少年!主持人甲: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将进行什么活动呢?请看小品!表演小品:(小刚正躺在床上睡觉,时针指六点半。

闹钟响了,小刚揉揉眼睛)小刚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这孩子,天天让奶奶帮着穿衣服。

”(奶奶帮小刚穿上衣服,小刚自己系扣子)(小刚穿完裤子,穿上一只袜子)小刚:“奶奶,我另一只袜子哪儿?”(奶奶在床底下找到了另一只袜子)小刚喊:“奶奶,我的鞋子哪去了?”(奶奶又给小刚找到鞋)奶奶:“鞋和袜子都乱扔到床下,瞧瞧多乱。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教案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教案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教案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小学一年级生活教育教案一、引言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对他们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目标1. 了解健康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饮食卫生常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常规生活习惯,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床铺和个人物品。

4. 培养学生自我照顾能力,学会穿脱衣物、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健康的定义与意义- 健康是什么?- 为什么健康对我们很重要?- 学生分享保持健康的方法和经验。

2. 洗手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 为什么要洗手?- 何时需要洗手?- 正确洗手的步骤。

- 向学生展示洗手过程,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饮食卫生常识- 介绍食物的营养分类。

- 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选择健康食品,并讲解饮食平衡的概念。

4. 培养整理个人物品的习惯- 为什么要整理个人物品?- 如何整理书包、床铺和个人物品?- 带领学生一起整理课桌、书包和教室环境。

5. 自我照顾技能培养- 穿脱衣物的正确方法。

- 洗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穿脱衣物和洗漱的练习。

四、教学活动1. 游戏:健康拼图- 分发健康相关的图片拼图给学生。

- 学生根据图片拼出正确的健康定义,并向全班展示。

2. 角色扮演:正确洗手-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场景下的洗手情景。

- 让学生在实践中模仿正确的洗手步骤。

3. 美食搭配比赛- 每组学生将所带的食物搭配成一份健康的餐食。

- 学生向全班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搭配原则。

4. 整理教室环境- 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教室内的书包、课桌和座位。

- 学生可以分享整理经验和技巧。

5. 穿脱衣物和洗漱练习- 指导学生正确穿脱衣物的方法,例如穿脱纽扣衣物、拉链等。

小学综合实践《自理小能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自理小能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自理小能手》教案自理小能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我照顾、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简单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擦桌子、穿衣服等。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活技能训练:a. 清理书桌和整理书包;b. 穿脱衣物;c. 洗手;d. 做简单的家务,如洗碗、擦桌子等。

2. 生活习惯养成:a. 坚持早睡早起;b. 注意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等;c. 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d. 坚持体育锻炼。

3.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参与小组活动,如整理教室、公共场所的卫生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你们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等。

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激发他们对自理能力的兴趣和意识。

第二步:生活技能训练1. 教师示范整理书桌和书包。

a.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整理书桌和书包的方法。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教室的书桌和书包。

c.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改正。

2. 教师示范穿脱衣物。

a.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穿脱衣物的方法。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穿脱衣物。

c.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改正。

3. 教师示范洗手。

a.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洗手。

c.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改正。

4. 教师示范简单的家务。

a.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做家务的方法,如洗碗和擦桌子。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做家务。

c.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改正。

第三步:生活习惯养成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早睡早起的好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教师记录学生的观点。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并展示早睡早起的好处。

2. 教师示范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a. 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脸和刷牙方法。

b.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练习洗脸和刷牙。

c.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改正。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技能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技能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技能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技能第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

一、日常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健康成长的基础,以下几点可以指导学生:1.洗手:教给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特别是在使用卫生间、接触动物或食物之后。

提醒学生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彻底清洗双手,并及时擦干。

2.刷牙: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刷牙技巧,并强调每天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

鼓励他们使用牙线和牙线棒进行牙缝清洁。

3.洗脸:教导学生每天早晚洗脸,用温水和适合的洗面奶彻底清洁面部。

4.修剪指甲:指导学生如何修剪指甲,强调保持指甲的整洁。

二、个人整理与收拾学会整理和收拾个人物品是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心的重要一环。

1.整理书包:向学生示范如何整理书包,将书本、文具等物品分类整齐放置。

鼓励他们每天整理书包,减少背重物对身体的负担。

2.整理房间:教导学生每天起床后整理床铺,将衣物、玩具放置到指定的位置。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简单烹饪技能培养学生的简单烹饪技能,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处理饮食问题。

1.知识普及:介绍常见食材的储藏和加工方法,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厨房用具。

2.简单菜肴: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而健康的菜肴制作方法,如水果沙拉、蔬菜炒饭等。

鼓励他们在家中亲自动手制作,并与家人分享。

第二部分:社交技能培养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同样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积极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教给学生以下几点:1.倾听别人: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倾听并理解别人的观点。

2.清晰表达: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礼貌用语:教育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向他人表达友善。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一、引言作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此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二、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个人总结与反思- 设立学生责任区域,引导学生自觉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整理书包等2. 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 引入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经营自己生活的热情-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余活动,并让他们感受到自我管理的成就感 -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物品的态度,教育他们照顾自己的书籍、文具等3. 培养自理能力的课程设置- 引入自理能力的课程内容,如生活技能、健康饮食等- 借助游戏和互动的形式进行模拟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 教授学生家务技能,如整理房间、自我清洁等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成效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采取了以上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并取得了以下成效:- 学生的学习环境整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得到了养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出更多的责任心和自主性- 学生对于自我管理的兴趣和动机得到了激发四、今后工作展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我将继续努力,采取以下举措:- 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共同关注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不断改进自理能力的课程设计,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技能- 提供更多自理能力的培养资源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五、结论通过一年的努力与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我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并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空间。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鼓励,也感谢学生及其家长的配合与信任。

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培养出更加优秀、独立和自律的年级学生!。

小学一年级自理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自理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理能力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理能力。

2.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实物教具(如衣物、书包、床单等)。

3. 学生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理能力,为什么自理能力很重要。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讲解1. 教师讲解自理能力的定义和具体表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自理能力的基本概念。

三、自理能力展示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2. 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他同学的自理方法。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等。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理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自理能力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自理能力巩固1. 教师讲解整理床铺、叠被子等自理能力的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整理床铺的正确方法。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床铺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

四、拓展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与自理能力相关的游戏,如“谁是整理小能手”等。

2.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自理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案培养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案培养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

小学一年级生活教案培养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孩子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并发展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老师可以制定一份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与生活技能,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有序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等;2.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己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技能,如自己穿衣、打扫卫生、洗碗等;3.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剪纸、编织等。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养成生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基础,因此需要在教案中重点关注。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老师可以制作生活习惯的海报,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生活技能学习除了生活习惯的养成,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自己穿衣、打扫卫生、洗碗等。

老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例如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3. 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和培养。

比如,让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进行垃圾分类、清理课桌等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活技能。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等;2. 教授学生自己穿衣、打扫卫生、洗碗等基本生活技能;3. 进行生活技能实践,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下进行生活技能培养;4. 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是本教案的重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并配合教学资料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中采用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也是我们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包括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基本生活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生活技能实践表现等。

“自理即自立”—— 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自理即自立”—— 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自理即自立”——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个人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势在必行。

在本人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着普遍较弱的问题,从教师方面、家长方面等综合剖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良好的改进策略,以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生活自理能力;重视教育正文:在倡导个人生存能力的今天,小学生是否具备初步的自理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小学教育阶段,无论是作为学生的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都要不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许多家长对子女溺爱非常严重,不舍得子女受一点累。

即使在学校,老师也会把学生照顾得无微不至,使得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反映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和重视。

一、研究方法文献法。

本文通过报刊、硕博论文、专业书籍等搜集并整理相关理论文献指导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观察法。

本文将通过观察笔者所带班级行为情况,以了解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本文提供实践依据。

访谈法。

通过对本班级里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访谈,探寻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策略。

二、研究对象特点一年级作为儿童体验学校生活的初始阶段,是儿童获得科学知识、学习技能的重要时期,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时期的适应问题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

刚入学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一年级小学生是指6、7岁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独立性与自觉性较差,因此应该注重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行为能力。

在教育儿童方面则释义为教会儿童自己料理自己日常各种各样的行为,这其中包括生活上处理自己的日常琐事、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可以独立思考。

自理能力的培养教研活动(3篇)

自理能力的培养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理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生自理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加强家校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自理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自理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 探讨有效的自理能力培养策略和方法。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4. 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参与人员1. 全体教师2. 家长代表3. 邀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六、活动流程(一)开场致辞1. 校长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阐述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主题讲座1. 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2. 专家分享成功案例,分析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三)分组讨论1. 将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如何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自理能力发展?2. 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四)互动环节1. 教师和家长代表分享在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2. 专家对分享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发言1.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 提出今后在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七、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和家长对自理能力培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师掌握了更多有效的自理能力培养策略和方法。

3.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学生的自理能力发展。

八、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2. 邀请专家和邀请家长代表。

3. 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投影仪、音响设备、讨论材料等。

4. 提前通知教师和家长,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九、活动评估1. 活动结束后,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2.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课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课题

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课题类别:德育课题主持人:李晓妍所在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申报日期:2015、4、18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李晓妍性别女学历大本出生年月 1974、5、12 行政职务教导处主任专业技术职务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惯培养一年级学生习完成县级以上课2011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获地市级一等奖 2013年《小学文明礼仪培养的研究》获高密市小课题研究一等奖题研究情况 2013年《低年级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获高密市一等奖工作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课姓名题组主要成员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课题提出的背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而我接手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只不过是一群6或7岁的娃娃,他们有的不会系鞋带儿,有的不会整理书包,有的不会帮妈妈做家务,甚至有的同学连大衣的拉链都不会拉因此,我在这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确定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洗脚,鞋带松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平时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整理书包,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天气热了知道脱衣服,天气冷了知道自己加衣服,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现在孩子多数谁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极度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活技能教案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绪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中的年轻学生越来越依赖家长和老师的照顾,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自立性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小学生活技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小学生以下生活技能:1.自我清洁能力:学生能独立完成洗脸、刷牙、洗手等日常卫生习惯;2.饮食管理能力:学生能正确选择、烹饪和处理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3.衣物管理能力:学生能独立洗涤、晾晒和整理衣物,做到物尽其用;4.家务协助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了解家庭责任与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阶段:自我清洁能力的培养1.引入:通过播放生活卫生教育视频,激发学生对自我清洁能力培养的兴趣和重要性。

2.洗脸技能:详细介绍正确的洗脸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和反馈。

3.刷牙技能: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和刷牙时间,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第二阶段:饮食管理能力的培养1.食物选择:通过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和简单讲解,教育学生如何选择健康的饮食。

2.简单烹饪:教授学生简单的烹饪技巧,如水煮蛋、煮面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健康食物。

3.食物处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剩余食物,如合理包装、冷藏等,培养他们对食物的珍惜和环保意识。

第三阶段:衣物管理能力的培养1.衣物洗涤: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涤步骤和相关知识,对不同材质的衣物进行分类,讲解正确的洗涤方式,并引导学生亲自尝试洗涤衣物。

2.衣物晾晒:介绍晾晒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阴干、阳干等,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晾晒时间和地点。

3.衣物整理:教授学生整理衣物的方法和技巧,如折叠、挂起等,让学生学会将衣物整理得干净、整洁。

第四阶段:家务协助能力的培养1.家务认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种类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

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

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关键。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帮助他们培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培养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自理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如穿衣、洗手、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学生能够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更好地独立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方法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

例如,每天固定的起床时间、就餐时间和作业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此外,他们应该被鼓励将自己的物品保持整洁有序,例如整理书包、整理课桌等。

这些习惯将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另一个培养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策略是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在学生小学阶段,他们可能还没有掌握一些自理的具体方法。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务。

例如,在穿衣方面,他们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衣物,如何正确地穿衣。

在整理书包方面,可以教会他们将书本和文具摆放整齐,确保所需物品的齐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此外,为了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安排学习任务时,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来提高自理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这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不少家长都是“宁可苦自己,不能苦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事事都包办代替,溺爱孩子成了家庭教育的“通病”。

正是由于这种溺爱,使孩子们本身具备的一些潜能逐渐消失,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的缺陷外,还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差、学生个体的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怎么能指望他们去照顾别人,更谈不上为社会做贡献了。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也明确提出: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学习,这样便可终身获取新知识。

而我们觉得,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为他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巨大影响,而一年级是小学生活的开始,为此,我们在探索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课题,并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了实践研究。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培养自立、自理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

也就是要学会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

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以健康的心态待人接物,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依据: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意、动作、资源。

3.当代教育学、教学论认为,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而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育人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生活实践,提高自理能力——浅谈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丰富生活实践,提高自理能力——浅谈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丰富生活实践, 提高自理能力——浅谈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下,家长过份疼爱,有的甚至溺爱,所以导致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呢?本文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我能行”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自理习惯能力活动“老师,帮我系一下鞋带。

”这是刚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很多小朋友跟我说的一句话。

我诧异,现在的孩子怎么连鞋带都不会系呢?更诧异的是有些孩子上下学书包家长背、铅笔家长削,甚至吃饭有的还要家长喂。

在诧异的同时,我静心思考,作为教师,我有义务要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家校配合,目标一致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的教育,家庭往往是过多的保护和包办,认为孩子只要把作业做好,把成绩提高即可。

这从某种意义是剥夺性的教育。

家长对孩子溺爱会使得还使得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

因此,加强一年级学生生活自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是任重道远的,是需要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的现代化四有新人。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尤为重要,它贯穿着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几代人宠爱,自理能力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希望通过自理班的创建,达到以下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2)学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生活劳动技能,提高自理能力。

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多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孝敬的孩子。

通过交流,家长也意识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他们是大力的支持与配合。

二、脚踏实地,养成习惯我们坚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德育过程,围绕加强生活体验,提高自理能力这个主题,安排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活动空间和宽松的成长环境。

学生生活自理培养方案

学生生活自理培养方案

学生生活自理培养方案作为学生,如何自理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学生生活自理培养方案。

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洗漱、穿衣、吃饭等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生活自理课程或者校内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自己洗漱、整理床铺,同时学会如何穿衣和吃饭的技巧。

通过实践让学生逐渐熟悉这些技能,增加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

二、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是学生自理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制定作息时间表,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锻炼身体、休息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教授学生时间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建立学习计划表、设定目标和优先级等等。

通过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让他们能够高效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经济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经济,包括理财、购物等方面的技能。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经济管理课程,教授学生理财技巧和消费观念。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合理安排零花钱、如何对待消费诱惑、如何为未来储蓄等等。

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经济决策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整洁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学校可以设立卫生小组,负责班级的环境整洁和卫生设施的维护;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卫生常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五、社交能力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班级聚餐、户外拓展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们交流和合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社交技巧课程,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小学自理课程教案

小学自理课程教案

小学自理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自理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的意识和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包括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等方面。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自理的重要性,并形成自理的意识。

2.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如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

3.学生能够遵守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等。

4.学生能够遵守社交礼仪,如有礼貌、懂得感恩等。

教学重点:1.自理的重要性和意识的培养。

2.基本自理技能的训练,如穿脱衣服、整理物品等。

3.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如洗手、刷牙等。

4.社交礼仪的培养,如有礼貌、懂得感恩等。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示范道具:用于示范自理技能如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

2.洗手、刷牙等相关用具:用于示范个人卫生习惯。

3.故事或视频资源:用于培养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

教学步骤:引入:1.使用图片或实物示范道具向学生介绍自理课程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享一些例子,如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等。

讲解:2.讲解自理课程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

简单解释每个方面的重要性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示范和实践:3.使用示范道具,逐步示范学生如何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基本自理技能。

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实践,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指导。

4.使用洗手、刷牙等相关用具,向学生示范并指导他们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使用洗手间后、接触垃圾后等情况。

讨论和反思:5.与学生共享并讨论一些社交礼仪的故事或视频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理解文化差异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6.结合实际示范,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在自理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结:7.回顾自理课程的重要性和学到的内容。

鼓励学生将自理课程的技能和意识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鼓励他们在自理方面的持续努力。

扩展活动:8.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记录每天的自理行为、观察家人的自理行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课题类别:德育课题主持人:李晓妍
所在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
申报日期:2015、4、18
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李晓妍性别女学历大本出生年月 1974、5、12 行政职务教导处主任专业技术职务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惯培养一年级学生习完成县级以上课2011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获地市级一等奖 2013年《小学文明礼仪培养的研究》获高密市小课题研究一等奖题研究情况 2013年《低年级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获高密市一等奖
工作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课姓名题组主要成员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课题提出的背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而我接手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只不过是一群6或7岁的娃娃,他们有的不会系鞋带儿,有的不会整理书包,有的不会帮妈妈做家务,甚至有的同学连大衣的拉链都不会拉??因此,我在这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确定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洗脚,鞋带松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平时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整理书包,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天气热了知道脱衣服,天气冷了知道自己加衣服,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现在孩子多数谁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极度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
生活自立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因而使得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

有的低年级的小学生不会自己穿衣服,鞋带松了也不会自己系。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造成对孩子溺爱的家庭又占大多数孩子缺乏自信心。

长此以往,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连自己照顾自己都将成为问题,又怎能指望他们去照顾别人,更谈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此现状,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确实是迫在眉睫。

然而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培养自立、自理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我班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刚入校时,吃饭、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样样都要家长老师帮忙。

可现在他们都能够很快地自己吃早餐、洗碗,还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理能力明显的提高了,但学生缺乏耐性,不能坚持长久。

今后在班级工作中还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同时教师还要捕捉学生随机做的事情,随机搜集资料,多留一些影象资料等。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

也就是要学会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

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以健康的心态待人接物,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依据: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意、动作、资源。

3.当代教育学、教学论认为,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而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育人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解读新课改的精神是科学地进行研究的前提。

探索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目标
1、我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新课程背景下,适合培养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径
和策略,最终让低年级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培养低年级段学生的自我规范和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

2、让教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对学生的关注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当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

2、儿童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

3、培养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一)准备阶段 1.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调查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现状、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课题实施做好准备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1.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联系。

2. 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家庭教育和其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注重个体差异提出针对性指导策略。

3.针对班内学生实际,制定《培养一年级生活自理能力实施方案》。

4. 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叠衣比赛、今天我值日、我有一双小巧手、我来当家长、我和花儿一起成长等,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5.开设家长课程,以家校联系为纽带,共同督促学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三)总结阶段 1.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教师加工修改研究案例; 3.撰写总结报告。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准备阶段: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问卷法,调查统计法等;实施研究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教育实验法,教育比较法等;总结结题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以调查问卷法,教学展示法等。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家校联合是实践的前提。

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和“全方位包揽”造成的。

2、教给技巧增强自理能力。

所以,我们还要让学生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3、最后在班内评选出本学期的“生活自理小能手”五名。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一)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料理自己的生活,在家里,能帮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能主动帮助同班同学。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和提高了一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教科研骨干教师,积累了经验,熟悉了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研究,提高了老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

2.在活动中,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极大地带动了学校内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争做研究型、学习型教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3.通过实验使我校的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赞誉,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示范校。

(三)检测手段 1.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出一年级学生实验前后自理能力的高低。

2.每一阶段结束后,通过系列活动的展示,测查一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2、专家组评审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3、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