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热轧带肋钢筋偏差检查: 1、直径: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 16、18、20、22、25、32、40、50mm;对应的内径为5.8、 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 31.0、38.7。其允许偏差为:±0.4mm。 方法: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一、进场验收 (一)整车观察,如发现该批次木方发霉,腐烂,则全车退 场。 (二)抽取一捆木方,统计以下数据。 1.弯曲度检测: (1)4m木方弯曲度在3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2)3m木方弯曲度在2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3)侧弯,扭曲算不合格品。 (4)如果弯曲度不合格数量占一捆木方的比例在5%以上, 整车退场。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脚手架
2、扣件 (1)应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 复试报告; (2)不允许有裂纹、变形、螺栓滑丝;扣件与钢管接触部 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 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 65N·m;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混凝土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混凝土
一、进场验收 1. 质量证明资料检查 (1)资料要求:包括开盘鉴定、出厂合格证、配合比、砂、
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收及存放要求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脚手架
二、现场存放要求 1、场地面硬化且不积水; 2、堆放高度≤1.2m,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2m;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保证材料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项目的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

第三条定义1. 材料: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建筑、装饰、安装、设备等物质。

2. 进场检验:对材料在进入项目工地前进行的检验。

3. 储存:将检验合格的材料安全地储存起来。

4. 质量管理: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进场检验第四条检验内容1.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

2.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尺寸检验,包括材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3.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耐候性等。

4. 材料进场前应进行性能检验,包括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防火性等。

第五条检验方法1. 外观质量检验可以通过目测或者使用测量仪器进行。

2. 尺寸检验可以通过使用量具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3.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使用试验设备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4. 性能检验可以通过使用试验设备或者测量仪器进行。

第六条检验标准1. 检验标准应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准。

2. 如国家没有相关标准,应按照工程技术规范或者专业标准进行检验。

第七条检验记录1. 进场检验应制作检验记录,记录材料的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

2. 进场检验记录应按照项目的要求进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八条储存场地1. 储存场地应满足材料的储存需求,包括材料的防雨、防潮、防晒等。

2. 储存场地应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放。

第九条储存方式1. 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标记方法进行储存。

2. 材料应储存在通风、防火、防尘的储存间或储存柜中。

3. 材料应储存在规定的高度和堆放方式中,避免倾倒和落下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储存管理1. 储存管理人员应随时对储存场地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储存场地的问题。

2. 储存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材料出库,保证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

材料进场及储存管理

材料进场及储存管理

原材料进场检验验收制度为提高项目部物资管理水平,使材料进场和仓储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物资进场及储存管理包括物资入库验收、组织装卸搬运、堆码标识及整理、建立更新物资台帐、完成阶段性统计仓储管理、安全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1、物资验收验收是物资入库(收料)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仓储管理中极重要的一项工作。

物资入库包括验收、装卸、堆码标识三个步骤。

1.1、要求:所有入库物资,都必须经过验收,并填制和保管相关记录。

1.2、验收依据:2.1.1、发料单。

2.2.2、项目部或采供站委托验收的物资:A、物资采购合同、加工合同、供货通知书中明确验收标准或质量标准。

(合同及约定标准)2.2.3、合同约定标准,国家标准或物资目录。

(合同及参考资料)2.2.4、供货方随货的出库凭证或销售清单上约定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

1.3、验收要点: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

即:A、验证数量,B、验证表面质量,C、验证质量证明文件和技术资料,特别注意实际到货与质量证明文件的一致性,包括数量、批号、出厂时间等。

D、钢材、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材料、桥梁支座、锚具等工程结构性材料,还要通知试验部门取样复检。

1.4、验收方式:抽查和普查。

量不大的材料可进行普查,量大的材料一般进行抽查。

但材料的重要性大时或业主、上级特别要求时,需普查,如雷管先抽查,发出时要保证颗颗普查。

1.5、数量验收的基本操作:计重、计件、检尺、其它方法。

1.5.1、计重验收:实重验收、理论计重。

钢材分理论计重或按实重验收(按约定执行)。

其它一般以实重验收。

实重验收方法:过磅。

磅秤、电子磅、地磅。

过磅时,磅秤要平稳,读数先归0,每磅计数,最后汇总。

大宗物资过磅后,可按磅(一磅或多磅)分堆、分层码垛,标明重量,以便核对和发料。

理论计重:先检尺,按所得的尺寸查找对应的标准,再换算:比重×个体计量×总数量。

检测时,直径、长度允许微小误差。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材料进场时进行检验,并合理储存,以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适用于所有涉及材料进场和储存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进场检验:指材料到达工地时,进行外观和品质检验。

2. 储存管理:指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分类、储存、保管和管理的过程。

三、材料进场检验1. 材料到达工地后,由指定的检验人员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2. 根据材料的规格和要求,参照相关标准进行品质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尺寸、检查颜色、强度等。

3. 对于合格的材料,进行登记并安排妥善储存。

对不合格的材料,需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回。

四、材料储存管理1. 材料应妥善分类和标识,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区存放,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2. 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或储存区域,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 材料的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并建立材料清单和库存台账,做到随进随用、按需取出。

4. 对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殊材料,应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并设立专门存放区域。

5. 材料的保管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其它事项1. 工地现场应设立相应的进场材料检验区和储存区,并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储存设施。

2. 不同类型的材料应由专门人员负责检验和管理,确保操作专业化和规范化。

3. 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储存的材料符合使用要求。

4. 对于严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有需要,本制度可以进行修订和补充,并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知和培训。

制定单位:制定日期: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流程,提高材料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材料的进场检验和储存管理。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要求和建筑施工试验及检测资料汇总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要求和建筑施工试验及检测资料汇总

一、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1水泥(1)材料进场时,应留存产品合格证、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3d和28d)。

(2)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抽检,应留存第三方复检报告。

(3)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2钢筋(1)钢筋原材料①钢筋进场时,应收集钢筋出厂吊牌、产品质量证明书。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②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抽检,应留存第三方复检报告。

(2)成型钢筋①进场时,应留存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②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

③对于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及有冷加工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按本条规定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

此时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产品标准要求的出厂检验报告;对成型钢筋所用原材钢筋,生产企业可参照规范及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自行检验,其检验报告在成型钢筋进场时可不提供,但应在生产企业存档保留,以便需要时查阅。

3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材料(1)钢筋焊接材料材料进场时,焊条、焊丝、氧气、溶解乙焕、二氧化碳气体、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材料质量证明书。

(2)机械连接材料材料进场时,提供机械连接套筒产品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连接件产品设计、接头加工安装要求的相关技术文件、套筒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抽样检验报告。

4砖、砌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产品性能型式检验报告;材料进场进行抽样复检,收集第三方复检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材料设备的品质和数量符合项目要求,保证施工进展和工程质量,制定本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第二条验收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建筑材料、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项目现场的材料和设备,施工单位负责具体落实。

第四条项目经理和项目部负责监督实施本制度。

第二章进场管理第五条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向项目经理提交进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的清单。

第六条项目经理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审核施工单位的进场申请。

第七条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签订进场确认书,明确材料设备的进场时间和数量。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将材料设备送至项目现场,并由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进行验收。

第九条进场的材料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合同的要求,并具备质检报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第十条材料设备的包装应符合运输要求,保证不受损坏。

第三章验收标准第十一条材料设备验收按照品质和数量进行。

第十二条材料设备的品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合同的要求,不存在严重缺陷和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材料设备的数量应与合同约定一致,不得超出或缺少。

第十四条材料设备的外观应整齐、干净、无明显破损。

第十五条验收时间和地点应提前通知施工单位,确保双方都能到场。

第四章验收程序第十六条验收程序包括申请验收、验收准备、验收、验收结果确认等环节。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在材料设备送到项目现场后,应向项目经理或项目部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八条项目经理或项目部在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准备工作,包括查阅合同、审核材料、准备验收记录等。

第十九条验收时,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应在场,验收人员应按照验收记录逐一核对材料设备的品质和数量。

第二十条验收结果应当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上,并由验收人员、施工单位代表和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二十一条如有材料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即整改或更换材料设备。

第二十二条验收结束后,项目经理或项目部负责人应将验收记录表归档保存,并通知施工单位领取。

建筑材料的验收

建筑材料的验收

建筑材料的验收建筑材料验收规范1. 验收准备在建筑材料验收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熟悉相关标准及规范:了解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等。

1.2 审查材料出场证明:检查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出场证明、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等文件。

1.3 准备验收工具:如卡尺、磅秤、硬度计、拉力计等检测工具。

1.4 组织验收人员:确保验收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如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2. 验收程序2.1 材料进场验收: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尺寸、包装等。

2.2 文件审查:检查材料出场证明、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等文件,确认材料来源及质量。

2.3 抽样检测:对进场材料进行随机抽样,送检或现场检测,如力学性能、化学成分、放射性等。

2.4 验收记录:记录验收过程,包括验收时间、地点、人员、检测结果等。

2.5 合格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 验收要求3.1 材料质量:要求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3.2 材料数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检查材料数量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3.3 材料包装:要求材料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便于识别和管理。

3.4 材料存放:应按照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妥善存放,防止损坏、污染等。

4. 验收结果处理4.1 合格材料: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允许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工程实体施工。

4.2 不合格材料: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并及时通知供应商或厂家处理。

4.3 复验:对于重要材料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材料,应进行复验,确保合格。

5. 验收注意事项5.1 验收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5.2 验收过程应做好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5.3 验收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防止利益冲突。

5.4 验收结果应及时报告给项目负责人,确保工程进度。

6. 验收总结建筑材料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其他程序和要求的验收,可以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符合要求,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材料验收制度范本

建筑施工材料验收制度范本

建筑施工材料验收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规范建筑材料的验收工作,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验收、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

二、材料验收1. 材料进场验收(1)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设计文件要求,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并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和评估。

(2)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出场日期等。

(3)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存放要求进行妥善保管,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应分别堆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 材料使用验收(1)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要求使用材料。

(2)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使用中的材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停用,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3)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材料使用记录和相关质量检测报告。

三、材料保管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保管制度,明确材料保管责任人和保管要求。

2. 材料保管人员应熟悉材料的性能和保管方法,做好材料的防潮、防晒、防尘、防盗等工作。

3. 材料存放期满后,施工单位应组织对材料进行清理和检查,对不再使用的材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

四、材料检验1. 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技术要求,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

2. 检验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性能、质量证明文件等。

3. 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禁止使用,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五、质量追溯1. 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质量追溯制度,确保材料来源的可追溯性。

2. 施工单位应保存材料的进货凭证、质量证明文件、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3. 发生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启动质量追溯制度,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六、监督检查1.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加强对材料验收、保管和检验工作的监督检查。

建筑施工材料贮存管理的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材料贮存管理的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材料贮存管理的规范要求建筑施工材料贮存管理的规范要求十分重要,对于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进场、贮存环境、材料分类贮存等方面详细论述建筑施工材料贮存管理的规范要求。

一、材料进场要求1. 检查样品及合格证明:材料进场前,应提供供方提供的样品,并与供方的合格证明进行核对。

只有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

2. 进场验收记录:应建立进场验收记录,记录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并贴上标签进行标识。

二、贮存环境要求1. 贮存场所选择: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贮存场所,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物质,以保证材料的安全。

2. 温湿度控制:应根据材料的特性,控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避免材料因环境因素受损。

3. 防潮措施:对于易受潮的材料,应采取适当的防潮措施,如包装密封、覆盖防水膜等,以防止材料吸湿导致质量下降。

三、材料分类贮存要求1. 区分存放:根据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如水泥、沙子、砂浆等应分别存放在不同储存区域。

2. 标识明确:对每个储存区域的材料进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3. 堆放整齐:贮存的材料要保持整齐有序的堆放,防止堆放不当导致材料的变形、损坏甚至坍塌。

四、定期检查和维护1. 定期检查:应定期对材料的贮存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存放状况符合要求。

2. 清洁维护:定期清理贮存区域,并清除积尘、杂物等,保持贮存环境的整洁,避免材料受到污染。

五、材料出库管理要求1. 出库登记:对于需要使用的材料,应进行出库登记,记录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并确保与实际使用相符。

2. 先进先出原则:在出库管理中,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以确保材料的使用周期合理,避免因长时间储存导致质量下降。

六、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于每一批进场的材料,都要记录相关的信息,以便在后期进行追溯和溯源,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建筑材料堆放要求

建筑材料堆放要求

建筑材料堆放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和堆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材料堆放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保护和质量控制。

以下是建筑材料堆放的一些基本要求:1、分类堆放:根据材料的种类、用途、规格等,将材料进行分类堆放。

这样可以方便材料的取用和管理,避免不同材料混杂在一起造成混乱。

2、标识清晰:在每个材料堆放区域,应设置清晰的标识牌,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快速找到所需材料,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管理和追溯。

3、保持干燥: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材料受潮或者被水浸泡。

对于一些容易受潮的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可以采取覆盖或者垫高的措施来防止材料受潮。

4、避免阳光直射:一些建筑材料在阳光下长时间暴露会变质或者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这些材料应采取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如搭建遮阳棚、用布覆盖材料等。

5、防火安全:建筑材料中有些属于易燃物品,如木材、塑料等。

对于这些材料,应按照消防安全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隔离带、配置灭火器材等。

6、定期盘点:建筑材料的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确保材料数量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有材料短缺或者过期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7、保持清洁:建筑材料堆放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出现垃圾、杂物等。

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总之,建筑材料堆放要求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材料堆放和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并有利于材料的保护和质量控制。

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材料堆放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建筑材料堆放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和堆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材料堆放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材料的保护和质量控制。

以下是建筑材料堆放的一些基本要求:1、分类堆放:根据材料的种类、用途、规格等,将材料进行分类堆放。

工程部材料入库制度

工程部材料入库制度

工程部材料入库制度一、目的和原则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部材料入库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所有材料在进入仓库前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登记,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项目要求。

制度遵循公正、客观、高效的原则,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二、材料验收1. 材料到货后,应由专人负责检查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

2. 对照采购订单和送货单,核对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3. 对于需要质量检验的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 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原因。

三、入库登记1.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由库管员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

2. 登记时应使用统一的入库单据,并由库管员和验收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3. 入库单据应妥善保存,作为日后盘点和查询的依据。

四、材料存放1.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保管要求,合理安排存放位置,确保安全、防潮、防腐蚀。

2.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材料应单独存放,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材料变质和损坏。

五、出库管理1. 材料出库应严格按照工程需求和领料单进行,不得擅自取用。

2. 出库材料应进行登记,记录领用部门、领用人、领用数量及时间等信息。

3. 出库登记单据应由库管员和领用人共同签字确认。

六、盘点与报表1.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账目记录是否一致。

2. 发现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 定期编制库存报表,向管理层提供材料库存情况。

七、责任与考核1. 库管员应对材料的入库、存放、出库等环节负责,确保材料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定期对库管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制度范文一、目的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依法合规,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的材料进场和验收过程。

三、责任部门1. 施工单位:负责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2. 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3. 业主代表:负责审核材料的进场和验收工作。

四、进场验收流程1.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对所需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并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将材料组织进场。

2. 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提交进场申请,申请中需提供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

3. 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收到申请后,协助施工单位组织对材料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根据材料清单核对材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申请一致;b. 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标识等相关证明文件;c. 对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和瑕疵;d. 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达标。

4. 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签发材料进场证明,施工单位可将材料按照工程需求安排使用。

5.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供货商退回,并向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提交退货申请。

6.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工程合同约定,按合同规定处理退货过程,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五、进场验收注意事项1. 进场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验收程序的顺利进行。

2. 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归档相关证明文件,便于后续工程管理和验收查阅。

3.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材料,需及时通知供应商退回,并及时做好退货处理工作,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4. 施工单位要保证材料的安全、完整和质量,严禁私自调换或篡改材料标识。

5. 监理单位和业主代表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及时报告不合格情况,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进场验收记录和归档1. 施工单位应对每次进场验收的材料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为保障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满足客专线技术标准要求,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场,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材料进场检验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包括。

水泥、中粗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矿物外掺料、土壤改良剂、建筑钢材、锚具、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防水装饰材料、工程用水和路基填料等。

2、主要材料进场前,由各分部提出当月主要材料申请计划,经经理部审核后下达当月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厂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同各分部物资主管沟通后,安排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数量,并提前____小时告诉各分部物资人员进场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各分部物资人员应立即通知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材料的大约进场时间,做好现场取样准备。

3、主要材料进场后,各分部现场试验负责人应提前____小时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材料厂共同取样。

4、进场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厂统一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附表1)一式两份,材料厂、试验室各一份,并逐笔、逐项填写物资送检台帐(附表2)。

材料厂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复印件两份或三份并加盖材料厂的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各分部物资、中心试验室各一份,注明该材料技证编号、做好技证签收登记薄。

5、中心试验室在受理材料厂的委托试验后须在规范要求的试验时间再加____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正式的试验报告。

1)如检测结果不符合客专线技术标准要求,中心试验室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中心试验室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厂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

2)原材料检验合格后,中心试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相应材料复检报告四份,中心试验室、材料厂、各分部现场试验室、驻地监理各一份。

材料厂应将复检报告复印后,交各分部物资部一份。

6、各分部应根据材料厂提供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中心试验室的复检报告负责向驻地监理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

工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4.1。

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4.1。

3.1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凡结构设计施工图所配各种受力钢筋应有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备注栏中应由施工单位注明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和进场数量。

(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并做出鉴定处理结论。

(3)使用进口钢筋应有商检证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场后应严格遵守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进行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其各项指标符合国产相应级别钢筋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后,方可根据其应用范围用于工程.当进口钢筋的国别及强度级别不明时,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钢筋级别,但不应用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

(4)冷拉钢筋、冷拔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除应有母材的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外,还应有冷拉、冷拔、冷轧后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5)预应力砼工程所用的热处理钢筋、钢绞线、碳素钢丝、冷拔钢丝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现场抽样检验报告,其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无粘结预应力筋(系指带有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现场抽样检验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的要求。

防腐润滑脂应提供合格证,其有关指标必须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3007标准的规定。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标准后方可用于工程。

无合格证时,应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 /T14370的规定.(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按批抽样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其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 3013后方可用于工程。

建筑材料标准(土建、装修)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土建、装修)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分类建筑材料按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分为20类,具体见表1:建筑材料分类表表1窗钩)第二部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第一章总则材料进场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主要如下:1 验收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化验报告和其它有关证明单或化验单;2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3 对材料进行数量验收。

第二章水泥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1 、常用水泥1.1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1的规定数值。

六大品种水泥不同强度等级各龄期强度值表1-11.2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

六大品种水泥技术要求表1-2注:1.细度为通过80方孔筛的筛余百分数。

2.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为占水泥熟料的百分数。

3.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2、特种水泥2.1主要性能和适用范围参见表1-3;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5的规定。

几种特种水泥技术要求表1-5第三章 建筑用砂石1. 天然石材(1) 常见天然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可参照表 1-6。

(2) 石砌体所用的石材应符合设计规 表1-6常见天然石材主要技术性能 定的强度等级和岩种,并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3) 当设计对石料强度无具体要求 时,抗压强度可参照以下数值: 毛石、毛料石 30MPa 粗料石、半细料石、细料石 40MPa 2. 卵石卵石规格应基本一致,并应无脱层、 蜂窝,外形应呈扁平状。

呈圆球状、针 状、薄片状及表面特别光滑者不得使用。

3. 毛石毛石砌体所用的毛石,包括乱毛石和 平毛石,其外形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宜 小于15㎝(砌挡土墙的毛石,中部厚度 不小于20㎝)。

注:乱毛石系指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平毛 石系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 石块。

建筑施工材料保管方案

建筑施工材料保管方案

建筑施工材料保管方案本方案旨在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保管工作得以科学、有效地进行,以提高施工质量和保证工程安全。

以下是具体的保管方案:一、保管责任与组织1.1 保管责任:施工单位应明确材料保管工作的责任人,并进行具体分工。

材料保管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保管流程和操作规程。

1.2 组织: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保管组织机构,明确保管工作的层级和沟通渠道。

保管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保管职责。

二、保管场地与设施2.1 保管场地: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规模和材料种类,合理选取保管场地。

场地应具备干燥、通风、无渗漏等条件,并确保安全和便捷的通行。

2.2 保管设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材料特性和数量提供适当的保管设施。

如:货架、垫板、挂钩等,以保证材料的安全和整齐摆放。

三、进场验收与登记3.1 进场验收:施工材料在进场前应进行验收,检查材料的完好性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人员应核对材料清单和相关证书,确保材料的合格性。

3.2 登记: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等。

登记表格应具备编码,方便材料的追溯和管理。

四、分类存放与标识4.1 分类存放:施工单位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将材料进行分类存放。

如:水泥、砂浆等易受潮的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到湿气的侵害。

4.2 标识:施工单位应对存放的材料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次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使用。

标识应清晰可见,防止混淆或丢失。

五、库存管理与出库审批5.1 库存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清点,并填写库存记录表。

库存记录应与实际存量相符,确保材料使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2 出库审批:对于需要使用的材料,施工单位应进行审批程序。

审批人员应核对使用计划和材料库存情况,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利用。

六、防火与防盗措施6.1 防火措施:施工单位应按照防火要求,对易燃易爆材料进行专门保管。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4篇)

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材料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提高材料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场材料的检验及储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建筑材料、设备材料等。

第三条进场材料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不得使用伪劣材料。

第四条进场材料应配备相应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随材料一同交由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第五条进场材料的储存应符合储存环境要求,防止受潮、变形、污染及损坏等。

第六条本制度由质检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二章进场材料检验管理第七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应由本公司质检部门进行,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

第八条进场材料的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检查、重量检查、性能检测等。

第九条若进场材料不符合相应的要求,质检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责令供应商进行更换。

第十条进场材料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并将检验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进行标识,确保材料的追溯性。

第十一条进场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储存,否则禁止储存。

第十二条进场材料的检验记录和合格证明文件应妥善保存,以备工程验收使用。

第三章进场材料储存管理第十三条进场材料储存应按照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进行标记、标识。

第十四条进场材料的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无污染,严禁堆放在地面上。

第十五条进场材料储存区域应设有相应的防火、防潮、防盗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

第十六条进场材料应定期进行清点和检查,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数量准确。

第十七条进场材料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使用,避免材料过期或失效。

第十八条进场材料的领用应按照相应的领用手续进行,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进场材料的报废应经过质检部门的认可,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四章进场材料质量追溯管理第二十条进场材料应进行全程追溯,包括供应商信息、检验合格证明、储存记录等。

第二十一条进场材料的追溯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工程验收及质量问题的追责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进场材料质量追溯管理应与质量监督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材料质量追溯工作。

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3篇)

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3篇)

第1篇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阐述。

一、原材料质量要求1. 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严格检验手续。

不合格品坚决退场。

2. 水泥: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试。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 砂: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及草根等杂物。

配制M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M5以下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并应通过5mm筛孔进行筛选。

4. 石灰膏: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和冻结的石灰膏。

5. 预埋木砖、金属件:必须防腐处理。

二、半成品、成品质量要求1. 半成品、成品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严格检验手续。

2. 半成品、成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防止损坏、变形、污染等。

3. 半成品、成品在施工现场使用前,应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三、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质量要求1. 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严格检验手续。

2. 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防止损坏、变形、污染等。

3. 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在施工现场使用前,应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检验制度1.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对施工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器具和设备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2. 各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技术标准。

3. 各相关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4. 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质量验收要求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 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施工监理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要求

施工监理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要求

施工监理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要求施工监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达到预期标准。

在施工监理中,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施工监理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管理要求。

一、材料选择与采购在工程建设中,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施工监理必须确保选择和采购的建筑材料与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监理人员应对材料品牌、产地、规格等进行严格审核,并参与评标和验收工作。

同时,监理应定期抽检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二、材料进场与验收材料进场前,监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材料的完整性和数量,确保材料没有损坏或缺失。

进场的材料应经过验收,并核实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

监理还应对特殊材料进行技术鉴定,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同时,对于质量不合格或存在缺陷的材料,监理应及时追溯责任并督促进行替换或修复。

三、材料存储与保护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正确存储和保护,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监理应盯紧材料的存放位置和环境条件,确保其干燥、通风、无污染。

对于易受损的材料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外界力量或气候的侵蚀。

监理人员还应编制材料使用计划,确保材料按照预定计划使用,避免过早使用或长时间放置导致质量问题。

四、材料使用与检验监理应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正确使用建筑材料。

监理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合理的浪费和材料的滥用。

监理还应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五、设备进场与安装在施工监理中,设备的进场和安装也是重要环节。

监理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设备清单,确保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与合同相符。

同时,监理要参与设备的验收过程,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

六、设备使用与维护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方
4.木方长度检测: (1)实测长度与订购长度相差4cm以上为不合格品; (2)若不合格数量占一捆木方的比例在5%以上,整车退场; 5.开裂,破损检测 (1)如开裂,破损长度在50cm以内,算次品; (2)如开裂,破损长度在50cm以上,算不合格品; (3)不合格数量占一捆木方的比例在5%以上,整车退场;
4.检测项目: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等,具体由试 验室负责。
水泥
•袋装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管随机插入
水泥
•散装水泥:用取样管在卸料处或输送机具上取
水泥
水泥存放要求:
1、库房存放:水泥库要具 备有效地防雨、防水、防潮 措施,库门上锁,专人管理, 分品种型号堆放整齐,离墙 不少于30cm,严禁靠墙,垛 底架空垫高(30cm),保持通 风防潮,垛高不得超过10袋; 抄底使用,先进先出。
混凝土
(5)外加剂产品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 是否齐全,包括:厂别、品种型号、包装、重量、出厂日期、 主要性能及成分、适用范围及适宜掺量、性能检验合格证、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适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清晰、准确、 完整。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外加剂的检测报告必须有氯化物 总含量检测项目。
混凝土
2.实物质量检查 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拌和后至进场止)超过技术标准或合同规定时,应当退货, 严禁随意加水。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 min,终凝不得迟于6.5 h;普 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 h;)
水泥
2.实物质量检查
(1)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 产品名称、代号、净含量、 强度等级、生产许可证编号,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出厂编 号、执行标准号、包装年月 日。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 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 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 合格品。
水泥
(2)水泥代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O;矿渣硅酸盐水泥 代号P.S;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 号P.F;复合硅酸盐水泥代号P.C; (3)出厂编号必须与出厂合格证上的编号一致,水泥如果 受潮结块或存放时间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三个月,必须重新 取样送检,按重新检验后确定的标号使用。
钢筋
2、长度: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 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
3、重量: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 ±4%。 方法: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 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验长度不小于500mm。长度应逐支测 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 重量的1%。
钢筋
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 尺寸允许偏差: 1、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 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钢筋
2、横肋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 直径的0.7倍; 方法: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 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 测取钢筋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 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 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
木方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现场存放要求 1、场地面硬化且不积水; 2、上盖下垫,堆放高度≤2m;
模板
工地上常用的模板为胶合板(竹胶板、木胶板两种),一般 有:830mm x 915mm、1220mm x 2440mm两种型号,厚度大约 为11~18mm。
模板
相比木胶板而言竹胶板的优点: 1、耐用:竹胶合板模板强度高、韧性好; 2、强度:静曲强度相当于木材强度的8-10倍,为木胶合板 强度的4-5倍,所以周转次数较多; 3、脱模方面:竹胶合板模板表面光滑,容易脱模; 4、防水性能:比一般模板要好些,即使受潮也不易弯曲变 形;
脚手架
2、扣件 (1)应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 复试报告; (2)不允许有裂纹、变形、螺栓滑丝;扣件与钢管接触部 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 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 65N·m;
(3)支托板、螺母有裂纹的严禁使用;
脚手架
二、现场存放要求 1、场地面硬化且不积水; 2、堆放高度≤1.2m,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2m;
木方
工地常用木方:5*10*400、10*10*400两种规格,材质为松 木或杉木为主;
木方
一、进场验收 (一)整车观察,如发现该批次木方发霉,腐烂,则全车退 场。 (二)抽取一捆木方,统计以下数据。 1.弯曲度检测: (1)4m木方弯曲度在3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2)3m木方弯曲度在2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3)侧弯,扭曲算不合格品。 (4)如果弯曲度不合格数量占一捆木方的比例在5%以上, 整车退场。
水泥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 1.执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 2.水泥:同一厂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同 一次进场;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 不足此数亦按一批计。 3.取样应有代表性,每批水泥从不少于20处或20袋取等量水 泥混拌均匀后,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水泥
2、露天存放:临时露天存放必须要有可靠的毡垫措施, 下垫高度不低于30cm做到防水、防雨、防潮、防风。
水泥
3、散灰存放:颖存放在固定容器(散灰罐)内,没有固定 容器时,应设封闭的专库存放,并具备可靠的防雨、防水、 防潮等措施。
钢筋
钢筋
一、进场验收 1. 质量证明资料检查 (1)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一年内有效的质量抽检报 告、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内容:生产厂家、炉种、规格 或牌号、数量、机械性能(屈服点、抗拉强度、冷弯、延 伸率等)、化学成分(碳、磷、硅、锰、硫等)的数据及结 论、出厂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的编号。如果为复 印件,必须加盖销售单位的红章,并且注明原件存放地。 如不能提供上述证明文件,不得进入工地。
脚手架
3、可调托撑 (1)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应有产品 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 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mm。插入立杆 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支托板厚不小于5mm,变形不小于 1mm。螺杆与支托板焊接要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目录
水泥 钢筋
脚手架 木方
混凝土
模板
目录
水泥
水泥
一、进场验收 1.质量证明资料检查 (1)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一年内有效的质量抽检报告、 出厂检验单及合格证; (2)检验报告包括内容:厂别、牌号、品种、试验编号、强 度等级、出厂编号及日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初凝时间、 凝结时间、安定性、氯化物含量检测项目等。
混凝土
混凝土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 1.执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2010) 2.取样与试件留置(具体情况配合实验室办理): 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 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 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 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砂、石检验报告检查:是否齐全、准确、真实,试验 室签字盖章是否齐全;试验数据是否达到规范规定标准值; 严禁使用海沙。
混凝土
(4)粉煤灰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查: 其内容包括:厂别、品种、出厂日期、主要性能及成分、 适用范围及适宜掺量、适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清晰、准 确、完整。I级粉煤灰:允许用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 件及跨度小于6m的先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Ⅱ级粉煤 灰:可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及轻骨料钢筋混凝土。Ⅲ级粉 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和砂浆。
钢筋
钢筋
钢筋
3、半成品钢筋堆放: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部、分层、分段 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 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钢筋
钢筋
• 4、钢筋标识:
钢筋
钢筋
混凝土
混凝土
一、进场验收 1. 质量证明资料检查 (1)资料要求:包括开盘鉴定、出厂合格证、配合比、砂、 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配合比检查: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使用部位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粉煤灰超量取代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水泥品 种、等级及外加剂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钢筋
3、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 α不得小于45度; 4、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 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 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 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 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 肋高。应精确到0.1mm。
钢筋
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 一般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次抽检四根,取样长度350mm450mm,其中2根做拉伸试验,2根做冷弯试验。具体操作按实 验室规定执行。
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 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脚手架
工地常用脚手架由扣件脚手架,由钢管(48.3*3.6)、扣件、 脚手板、可调托撑、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组成。
脚手架
一、进场检验 1、钢管: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结疤、分层、错 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滑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 打孔;钢管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 (3)外径48.3mm,允许偏差±0.5mm ; 壁厚3.6mm,允 许偏差±0.36,最小壁厚 3.24mm ;游标卡尺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