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两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
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6 古对今)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3)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初步感受对韵歌的规律。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初步感受对韵歌的规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歌曲导入。
1.听歌2.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再认识几个生字宝宝。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六《古对今》。
3.简单介绍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对韵歌。
像题目一样,什么对什么这样的句式就是对韵,也可以说是对对子。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宝宝就隐藏在课文里,你们要用明亮的眼睛把他们找出来。
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
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园严寒酷暑晨朝霞杨)(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的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方圆严寒酷暑早晨朝霞杨树)(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古凉细夕李语香)(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古今清凉细小夕阳李子语文香气)(4)齐读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古对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物品、生活方式的比较。
通过对比古今,让学生了解物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对历史变迁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2. 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古代和现代的差异;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物品、生活方式的不同;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2.比较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及物品的异同;3.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古代和现代事物的对应关系;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比较。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古今物品及生活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1.教师先简单介绍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物品的差异。
2. 操作活动1.师生共同分析《古对今》这篇课文,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2.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选择古代和现代事物进行对比,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描述的古代和现代物品进行评价和指导;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能够理解《古对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物品的不同。
2. 教学改进措施1.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今之间的差异;2.可以增加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总结本教案以《古对今》这篇课文为例,通过比较古代和现代物品及生活方式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变迁带来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古今)(2)铜钱。
(外圆内方)(3)四季对比图。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1设计理念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
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
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到达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一、游戏导入认识“古”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上——下左——右远——-近开——关男——女粗——细高——低安静——热闹英勇——胆小寒冷——炎热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3、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拟圆和园〔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对今》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
板书:古对今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b、不带拼音认读,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三、再读课文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a、严寒,酷暑,“严寒”就是很冷很冷,“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b、暮,和风“暮”就是太阳下山了,“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c、学习第三小节什么是“莺歌燕舞”?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四,拓展延伸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古对今》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
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
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6.古对今一、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案(一等奖)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古对今》。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寓意。
能够认读和掌握的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利用图片、卡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品味对仗句的韵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古对今》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对仗句式和寓意的学习和应用。
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掌握。
对仗句式的理解和创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古对今》的文本。
生字词卡片。
对仗句式的示例和练习材料。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简单的对仗句式游戏,引起学生对对仗句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对仗句的意义和魅力。
4.2 新课呈现:朗读课文《古对今》,让学生感受对仗句式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并进行简要的解释和讨论。
4.3 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掌握。
通过对生字词的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4 活动与练习:分组进行对仗句式的创作和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对仗句的魅力。
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对仗句式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
5.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掌握程度。
5.3 对仗句式理解与应用:通过学生的对仗句式创作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对仗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他对仗句式的古诗词,加深对对仗句式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6.2 文化传承:介绍对仗句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如春联、对子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古对今》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一些对比情况
2.学习如何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3.熟悉《古对今》这篇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提高学生对现代生活的感恩和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与联系
2.运用简单的对比方法进行论述
难点
1.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他们对古与今的认识
2.帮助学生区分古代与现代的差异之处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引言,引起学生对“古对今”这个话题的兴趣,并展开讨论。
2. 学习《古对今》
1.听课文朗读。
2.师生共同探讨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
3.学习文中的知识点及理解作者的用意。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比,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讨论发言。
4. 朗读表达
学生围绕“古对今”主题展开朗读和个人表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课堂作业
1.作文: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与古代的异同”。
2.背诵《古对今》课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理解仍有待提高,下一节
课我将增加互动环节,更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以上是本节《古对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2.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的变化。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尝试将古代的情景带入当代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比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
2.探讨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文本《古对今》,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图片展示古代和现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2.引导学生谈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第二步:阅读理解
1.请学生阅读《古对今》这篇文章。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收集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资料。
第三步:讨论交流
1.分组讨论学生所总结的古代与现代的差异。
2.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并在全班面前陈述所讨论的内容。
第四步:展示思考
1.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和现代的生活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意识到古代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反思古代智慧并使之融入现代生活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生活在古代,你会怎样度过一天?请以你的想法写一篇小短文。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究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认知“鸟语花香”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者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教学难点:词语理解:严寒、酷暑。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
(学生)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
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
(课件展示课文)3、齐读课题。
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识词。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三、读韵文,感知对子。
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
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
6古对今(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6古对今(教案)教学内容《古对今》是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通过对比古代和今天的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对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生字词卡片。
3. 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图片或插图。
4. 朗读诗歌的音频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图片或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2. 朗读诗歌:播放朗读诗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解释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
4.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5. 朗读诗歌:再次播放朗读诗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6. 总结: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1. 《古对今》2. 诗歌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突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
3. 生字词:列出诗歌中的生字词,并标注拼音和解释。
作业设计1. 朗读诗歌: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诗歌给家长听,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写字练习:要求学生抄写诗歌中的生字词,并写出生字词的解释。
3. 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用自己的话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朗读诗歌和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一些学生无法正确朗读诗歌,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语。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不同之处。
2.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6.古对今》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中找到共同的发展规律。
2.引导学生用简单准确的语言表达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准备1.课文《6.古对今》的教材和课件。
2.学生的课本和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与学生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引出本节课的话题《6.古对今》。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听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课文内容。
2.带领学生一起理解课文中对古代和现代的描述。
第三步:引导讨论1.分组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异同点,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一些变化,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
第四步:书写反思1.让学生对自己思考的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写下感想和总结。
2.学生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不同之处,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展示对古代和现代社会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下一步可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朝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儿歌。
正确识字、写字。
2.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
在识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对韵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李、香、夕”4字,会写“古今、李子、香气、夕阳”4个词语。
2.通过读韵文、看图,初步了解对韵歌中描绘的景象,认识其中的事物,感受对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识字和写字。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对子歌。
(板书课题)2.揭示对子歌特点。
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就叫它“对子歌”。
3.齐读课题。
认读生字“古”。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字,用多种方法识字(一)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1.自由读文: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反馈指导:(1)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字卡(注音),指名拼读,相机指导。
读音:重点指导暑、晨、朝(翘舌音);凉、杨(后鼻韵母)。
字形:学生自己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借助熟字识字:“员”加“大口框”是“圆”;“京”加“两点水”是“凉”;“田”加“丝字旁”是“细”;“多”减去一半就是“夕”(3)自由拼读、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巩固识字1.导语:生字我们都读准了,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再读一遍。
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1)分小节指名朗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古对今》是⼀⾸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长的⾃然规律。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古对今》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原⽂ 古对今, 圆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 朝霞对⼣阳。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教案 【教学⽬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字,会写“古、细”等7个⽣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朝霞、⼣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感受⾃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 ⼀、游戏导⼊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 粗——细 ⾼——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对韵歌吗?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对韵歌,题⽬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初读课⽂,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读两遍这⾸对⼦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多读⼏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
2、谁来读第⼀⼩节,(我读书,我倾听)第⼆⼩节,第三⼩节(评⼀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合作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学设计第1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二、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五、教学流程〔一〕、复习《对韵歌》导入1、理解“对〞字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1〕读准字音: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3〕“桃花朵朵开〞游戏稳固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古对今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
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平台。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
(酷暑、酷爱、冷酷)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
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
(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
(朝阳、朝霞)②多音字,还念cháo。
(朝代、汉朝、朝南)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
(杨柳、杨树、白杨)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
(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
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
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
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
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
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
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
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古对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教学反思本节课力争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趣味性”和“文化味”。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
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把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梳理,采用编字歌、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
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
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
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6古对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识字6古对今和风细雨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鸟语花香课后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