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与应对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与应对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与应对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有些孩子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焦虑、暴躁甚至攻击性行为,这不仅给孩子本人带来困扰,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出发,探讨案例分析和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经常发脾气,哭闹不止,对其他孩子进行攻击性行为,并表现出焦虑、孤僻的情绪行为。

2. 案例二:小花在幼儿园教室中经常无故大声哭闹,拒绝参与集体活动,甚至打翻课桌,表现出暴躁和攻击性行为。

三、问题分析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中的情绪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焦虑、攻击性和暴躁行为上。

这些问题可能源自孩子们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心理压力等各种因素,这也使得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

四、应对策略1. 建立支持系统:幼儿园需要建立起一个支持系统,包括心理沟通师、专业指导老师等,对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指导。

2. 提供情绪管理培训:幼儿园老师需要接受相关的情绪管理培训,掌握应对不同情绪行为问题的技巧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

只有教师的情绪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的情绪管理与发展。

3. 家校合作:家长是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重要调节者,幼儿园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案例分析与应对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的确存在,并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

通过建立支持系统、提供情绪管理培训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帮助。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外,也应该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孩子们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教育案例幼儿园情绪化(3篇)

教育案例幼儿园情绪化(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幼儿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情绪化问题。

本案例以某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幼儿情绪化问题,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案例描述小宇,4岁,某幼儿园中班幼儿。

近期,小宇在幼儿园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哭泣。

在与家长沟通中,教师了解到小宇在家庭中经常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导致他自信心受挫,情绪波动较大。

三、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宇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过于严厉,导致他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化。

(2)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导致小宇的情绪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关注和解决。

(3)同伴关系:小宇在新学期结识了新朋友,但由于性格内向,难以融入新的集体,导致他在幼儿园感到孤独和焦虑。

2. 情绪化表现(1)情绪波动:小宇在幼儿园时常哭泣、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2)沉默寡言:小宇在课堂上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

(3)自信心不足:小宇在活动中缺乏自信,容易放弃,导致成绩不理想。

四、应对策略1. 家园共育(1)与家长沟通: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宇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家长培训: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采用科学的育儿方法。

2. 班级管理(1)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个别关注和引导。

(2)营造温馨氛围:教师应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3. 同伴关系(1)引导同伴互助: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帮助、关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开展团队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

4. 心理辅导(1)心理疏导:针对小宇的情绪问题,教师可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调整心态。

(2)情绪管理:教授幼儿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发脾气(2篇)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发脾气(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男,5岁,某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华性格活泼开朗,但有时会突然发脾气,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

小华的父母对此十分担忧,希望幼儿园能够帮助他改正这一不良行为。

二、案例分析1. 发脾气的原因(1)生理原因:小华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脾气。

(2)心理原因:小华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可能遇到了让他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被批评、与同伴发生冲突等。

(3)教育原因:家长和教师对小华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如过度溺爱、过度严厉等,导致小华无法正确处理情绪。

2. 发脾气的影响(1)对小华自身的影响:发脾气会损害小华的自尊心,影响他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他形成消极的性格。

(2)对周围人的影响:小华的发脾气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使他们感到压抑,甚至可能引发家庭和幼儿园的矛盾。

三、教育措施1. 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小华的情绪变化。

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华在家庭和幼儿园的表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小华的情商,提高他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养:(1)开展情绪管理课程,教授小华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小华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化解冲突。

(3)鼓励小华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团队精神,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3. 改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和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小华,给予他适当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过度溺爱。

(2)关注小华的需求,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度严厉,给予小华适当的惩罚和奖励。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华的发脾气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下为效果评估:1. 小华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了用合适的方式处理情绪。

2. 小华与同伴的相处更加融洽,冲突减少。

3. 家长和教师对小华的教育满意度提高。

五、总结幼儿发脾气是常见现象,家长和教师应引起重视。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遇到儿童情绪管理的问题。

作为幼儿园儿童的家长或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儿童的情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分析一些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的案例,探讨如何全面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案例一:小明的暴躁情绪小明是一个三岁的男孩,最近经常在幼儿园发脾气,哭闹不止。

在一次午睡时间结束后,小明醒来后开始大哭,拒绝起床。

老师尝试安抚他,但小明情绪愈发暴躁,甚至开始拍打周围的玩具。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需要理解小明的情绪背后的原因。

可能是起床后的突然变化让他感到不安和焦虑;也有可能是他在午睡中做了一个美好的梦,醒来后想要延续这种愉快的状态。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小明的理解和关怀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尝试使用安抚的语言和姿态,帮助小明缓解情绪,展开一次心理沟通。

案例二:小红的分离焦虑小红是一个四岁的女孩,每天在幼儿园的早晨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绪。

她会紧紧抱住妈妈的腿,眼中充满不安和恐惧的表情。

即使老师和其他孩子都在劝说安慰,小红依然无法平复内心的焦虑情绪。

对于小红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站在她的角度出发,理解她的情感需求。

可能是她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也可能是内心的分离焦虑感让她无法自我安抚。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陪伴和安全感,让她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也可以尝试逐渐培养她的自我安抚能力,引导她学会独立面对分离情感。

个人观点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过程。

在面对儿童的情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们内心的声音。

也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引导。

尤其是在幼小的芳龄阶段,家长和老师的关爱和陪伴对于儿童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逐步培养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积极的内心世界。

总结回顾,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需要全面的理解和应对。

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出发,真正关心和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情绪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情绪

管理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儿童的情绪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重要的问题。

儿童的情绪管理涉及到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认知等方面。

如何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儿童的情绪,对于提高儿童的情商、社交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的实际案例,来探讨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1. 案例分析一:小明情绪暴躁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小班学生,他的情绪经常处于暴躁和烦躁的状态,在遇到小伙伴不按照他的想法行事或遇到困难时,他便会情绪失控,哭闹或者打闹。

幼儿园老师发现小明的这种情绪表现,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情绪管理:1)倾听和沟通:幼儿园老师主动和小明沟通,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以及引起情绪失控的原因。

2)情绪引导:帮助小明认识自己的情绪,教导他如何通过言语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情绪调节:利用游戏、音乐等方式帮助小明放松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以上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小明的情绪暴躁的情况有所改善,学会了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2. 案例分析二:小红分离焦虑小红是一名幼儿园的中班学生,她经常表现出分离焦虑的情绪,特别是在父母离开后,她会表现出哭闹、拒绝和情绪低落等情况。

面对小红的分离焦虑,幼儿园老师采取了以下情绪管理措施:1)建立安全感:幼儿园老师通过温暖的语言和关怀的举动,来建立小红的安全感,让她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安全、温馨的地方。

2)逐渐适应:逐渐帮助小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规则,让她慢慢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3)家校配合:与小红的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小红的情绪管理中来,共同帮助小红适应幼儿园生活。

通过以上措施,小红的分离焦虑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她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 案例分析三:小亮情绪内向小亮是一名幼儿园的大班学生,他的情绪表现为内向、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关于脾气倔强孩子的案例幼儿园

关于脾气倔强孩子的案例幼儿园

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脾气倔强的孩子。

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困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脾气倔强的幼儿,帮助这些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学生,他拥有一颗非常倔强的脾气。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只要有人对他提出要求,他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抗拒和反抗。

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时,他会大声哭闹并且固执地不肯动手;当家长要求他整理玩具时,他会扔东西并且用脚踢地。

这种倔强的行为不仅给他自己造成了困扰,也让老师和同学感到困惑和不安。

三、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工作忙碌,对他的管教不够严格,导致他习惯任性、不懂得服从他人指挥。

2. 情绪管理:小明可能因为一些情绪上的问题,比如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在外表现出来的脾气。

四、对策建议针对小明这样脾气倔强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建议:1. 关爱关怀:把握孩子情绪的症结所在,并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树立孩子对老师和家庭的信任。

2. 情绪管理: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帮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言语表达而不是用行为来发泄。

3. 行为激励:给小明制定一些简单的行为激励计划,以激励他积极正面的行为。

4. 家庭联动: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小明进行行为规范和关爱引导。

五、实施和反馈1. 实施:在日常工作中,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对小明进行关怀和引导,并且给予他行为上的激励,同时加强情绪管理的教育。

2. 反馈: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小明的变化,并评估实施的效果。

如果情况有所好转,那么这些对策建议是有效的,如果没有好转,要及时调整策略并重新实施。

六、总结对脾气倔强的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但是幼儿园教师应该从爱护孩子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这些孩子克服脾气倔强的问题,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幼儿园情绪管理指南:疏导案例分析与实用技巧分享

幼儿园情绪管理指南:疏导案例分析与实用技巧分享

幼儿园情绪管理指南:疏导案例分析与实用技巧共享1. 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的情绪波动大,他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会崩溃,而幼儿园老师则需要具备能够有效管理和疏导幼儿情绪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共享幼儿园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并探讨有效的疏导方式。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小明的脾气暴躁小明是现在我们班上的一个活跃而调皮的男孩。

然而,最近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在分析小明的情绪变化时,我们发现他最近受到了家庭环境的一些影响,父母的争吵让他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疏导方式……2.2. 案例二:小花的分离焦虑小花是一个温柔而敏感的女孩,她最近总是表现出分离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在家长离开时。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采取了一些特殊的疏导技巧……3. 实用技巧共享3.1. 建立情绪管理机制:在幼儿园中,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情绪管理机制,包括制定情绪管理计划、建立情绪管理小组等,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幼儿的情绪问题。

3.2. 听取幼儿心声: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3.3. 情绪化解的技巧:在幼儿产生情绪化的时候,老师需要掌握一些情绪化解的技巧,比如利用游戏、音乐等方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走出情绪低谷。

4.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情绪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用技巧共享,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情绪管理需要老师在平日里的观察、沟通和疏导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情绪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情绪管理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合理的情绪疏导和管理,可以培养幼儿积极阳光的心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交环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度分析和实用技巧共享,相信读者对于幼儿园情绪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小班任性幼儿教育案例(3篇)

小班任性幼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幼儿。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聪明伶俐,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任性的行为。

在幼儿园里,小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闹脾气,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劝导,甚至还会动手打人。

这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任性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

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导致他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小明。

在家庭中,小明可能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而表现出任性的行为。

此外,小明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可能过于溺爱,导致小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2. 环境因素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明所在的小班班级中,部分幼儿也存在任性、自私的行为,这可能与班级氛围有关。

此外,幼儿园的一些教学活动可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小明的求知欲,导致他在活动中产生挫败感,进而表现出任性的行为。

3. 个性因素小明本身性格活泼开朗,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可能会通过任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此外,小明可能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当他人劝导时,他可能会故意做出相反的行为。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指导针对家庭教育因素,我们向小明的父母提出以下建议:(1)合理安排时间,多陪伴小明,关注他的成长。

(2)教育方式要适度,既要关爱小明,又要培养他的自我约束能力。

(3)引导小明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2. 改善班级氛围针对环境因素,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2)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3)加强班级管理,对任性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

3. 个性化教育针对小明个性因素,我们采取以下策略:(1)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2)在活动中给予小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

(3)引导小明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四、教育过程1. 家庭教育指导实施我们与小明的父母保持密切沟通,定期反馈小明的在园表现。

小班教研爱发脾气的孩子(3篇)

小班教研爱发脾气的孩子(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爱发脾气的孩子。

他们情绪波动大,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关注这些孩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一次小班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和教育这些爱发脾气的孩子。

二、教研背景1. 爱发脾气的孩子特点爱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有以下特点:(1)情绪波动大,容易因为小事而情绪失控。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忍受挫折。

(3)与同伴交往能力较弱,容易产生冲突。

(4)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

2.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困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爱发脾气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以下困扰:(1)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影响其他孩子学习。

(2)与同伴关系紧张,影响集体活动的开展。

(3)教师难以进行个别辅导,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4)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质疑。

三、教研内容1. 分析爱发脾气的孩子产生的原因(1)家庭教育因素: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溺爱或过于严厉。

(2)幼儿园教育因素:教师对爱发脾气的孩子关注不够,教育方法不当。

(3)个人心理因素:孩子自身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

2. 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策略(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2)家长要调整教育方式,避免溺爱或过于严厉。

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2)优化幼儿园教育1)教师要关注爱发脾气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2)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3)开展同伴交往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心理辅导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针对爱发脾气的孩子,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

3. 案例分享1)案例一: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2)案例二:教师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学会调节情绪,提高课堂纪律。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幼儿的任性发脾气闹情绪的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表现。

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表达能力尚未发展完全,无法有效地处理情绪导致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这种行为,幼教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分析和对策,以便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

首先,幼教人员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找出其发脾气的原因。

幼儿的发脾气行为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情绪需求不满足:幼儿发脾气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对玩具、食物或者人的要求等。

幼教人员可以尝试提供其他选择,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注意力需求:幼儿可能因为想要获得他人的关注而发脾气。

幼教人员可以尝试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关注,帮助幼儿满足这种需求。

3.控制欲望:幼儿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当他们感到无法控制其中一种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发脾气的行为。

幼教人员可以尝试提供一些可以选择的活动、角色或决策,帮助幼儿感到有掌控力。

其次,幼教人员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以便帮助他们掌控情绪和改善行为。

1.建立情绪识别能力:通过和幼儿一起讨论和识别不同情绪的表现,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2.提供情绪调节技巧:幼教人员可以教导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比如深呼吸、数数、寻求帮助等,以帮助幼儿在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

3.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幼教人员可以教导幼儿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教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分享、妥协、理解他人等。

最后,幼教人员应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无缝衔接。

1.分享观察和评估结果:幼教人员可以向家长分享观察到的幼儿的情绪和行为,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要。

2.探讨共同对策:幼教人员和家长可以共同讨论针对幼儿的发脾气行为的对策,比如家庭和幼儿园的规则和奖惩机制的一致性等。

3.互通信息和反馈:幼教人员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进展的反馈,以便家长在家中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的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情绪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这一主题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儿童进行情绪管理。

二、案例分析1.小明的情绪爆发小明是一名三岁的幼儿园学生,最近经常出现情绪爆发的情况。

在幼儿园里,当他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遭遇到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时,他会大声哭闹甚至发脾气,非常难以控制。

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小红的内向与紧张小红是一名五岁的幼儿园学生,她总是很内向并且很容易感到紧张。

当老师或其他小朋友和她交流时,她常常会退缩或者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她的家长因此非常担心她在社交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发展。

三、问题分析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儿童的情绪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爆发和内向紧张两个方面。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儿童的自我发展和学习造成困扰,因此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解决方案1.情绪情况的观察与记录针对小明和小红的情况,幼儿园老师可以从对他们的情绪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开始。

通过对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进行记录,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情绪管理问题是如何表现的,有助于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2.情绪管理的教育与引导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情绪管理的故事、歌曲或游戏等形式,向儿童传递正面情绪管理的理念,激发他们对情绪管理的兴趣和自觉。

在发现小朋友情绪波动较大,或者难以控制情绪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专门的情绪管理课程,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引导和辅导。

3.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是解决儿童情绪管理问题的关键。

当学校发现儿童出现情绪管理问题时,可以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并执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情绪管理的教育,并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解析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解析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案例解析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对于儿童的情绪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面对幼儿园儿童的情绪管理时,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

针对幼儿园儿童情绪管理的案例,我们将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析,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方法建议。

二、案例分析1.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幼儿园三岁大班的学生,他在幼儿园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情绪失控,哭闹不止,无法自我控制。

教师试图安抚他,但效果并不明显,这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带来了困扰。

解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小明的背景和心理特点,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或者个人经历导致了小明情绪失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家庭的情况,同时也要倾听小明的心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培养小明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小明关爱和鼓励,帮助他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

2.案例二:小红是一名四岁的女孩,在幼儿园常常会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如打人、咬人等。

她的家长也向幼儿园反映了这一问题,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

解析: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小红在情绪上产生了失衡,对外界的不良刺激做出了过度反应。

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制止小红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要根据她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可以通过与小红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她的内心困扰,帮助她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引导小红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她的情绪管理能力。

3.案例三:小华是一名五岁的男孩,最近在幼儿园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常常会突然大哭或者发脾气,这让教师很是为难。

解析:小华的情绪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小华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爱和支持。

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自我情绪调适活动,引导小华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DOC 磐安教育幼儿行为、心理案例有个幼儿的情况就非常特殊,下面就对这名幼儿的做一下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王某,男,5岁,独生子女。

该幼儿性格外向,长得也可爱,嘴巴又甜,但不与人友好相处,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哭闹。

在班上一旦与同伴发生争执(玩玩具时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他就一味哭,严重时躺在地上,直到老师进行不公平的处理后才停止。

2、幼儿的家长情况王某与爸爸妈妈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充裕,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工程师,但父母平日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姥姥退休在家照顾他。

王某姥姥非常疼爱他,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王某爸爸希望在生活习惯、性格等各方面培养他,可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姥姥总是舍不得孩子辛苦,跟爸爸唱反调。

妈妈一味关注他情绪是否好,只要王某发脾气,苦恼,就会迁就,时间一长,王某便有恃无恐,对谁都不怕了。

【问题情境】(1)和妈妈逛商场是王某最高兴的事,看着形形色色的玩具,他激动得又蹦又跳,看着这个也想要,看着那个也舍不得放下,妈妈不给他买就躺在地上打滚,大哭大闹。

开始时妈妈会轻生轻语哄他,可他一点都听不进去,继续哭闹。

妈妈生气了,批评了几句,这下他更无理取闹了,把想要的玩具死死地拽在手里,小脸憋得通红,看着他声嘶力竭,上气不接下气,妈妈不忍心了……(2)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忙搬东西,在那位小朋友搬动的时候他就堵住这位小朋友的路,让他把东西给他,让他搬。

我说下次请你帮忙,他就是不作声,直直的站在那一动不动,跟他讲道理一点都听不进去。

【个案分析】一、任性行为形成的可能原因儿童的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被称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儿童心理偏异的行为。

王某的任性行为较为严重,我非常关注。

在教育实践中我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其任性行为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中心意识强。

幼儿园应对孩子情绪失控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应对孩子情绪失控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应对孩子情绪失控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的情绪管理往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为孩子的情绪管理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有时候孩子们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这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幼儿园中,情绪失控的案件屡见不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个具体案例:案例一:小明的缺乏自制力小明是一名刚刚入园的幼儿,他经常表现出缺乏自制力的情况。

在课堂上,他时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大闹,甚至会将东西乱扔。

这给幼儿园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儿园教师首先需要调查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他在家庭中是不是也表现出这样的情况。

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小明建立自制力,比如在课堂上设立一些规矩,如果小明违反规矩的话,可以适当惩罚他,比如让他在角落思考一段时间。

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小明的自制力,比如让他参加一些团体游戏,培养他的合作意识和自制力。

案例二:小红的情绪暴躁小红是一名芳龄较大的幼儿,她的情绪经常表现出暴躁和易怒的特点。

在幼儿园里,她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甚至会打架。

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儿园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小红调节情绪。

老师需要和小红进行交流,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需求。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活动来帮助小红调节情绪,比如让她参加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音乐舞蹈或者绘画等。

还可以让小红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篮球或者足球等,这样不仅可以消耗她的过剩能量,还可以培养她的体育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结针对幼儿园教育中孩子情绪失控的问题,幼儿园教师需要重视并且及时引导。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处理孩子情绪失控的问题:1.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现;2.采取一些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比如通过游戏活动、音乐舞蹈、绘画等方式;3.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4.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制力。

如何应对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及解决方法分享

如何应对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及解决方法分享

如何应对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及解决方法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是家长和老师们经常面对的挑战。

有些幼儿可能会展示出挑战性行为,例如情绪爆发、攻击性行为或者完全的沉默。

这些问题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困扰,也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案例,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案例一:小明在幼儿园经常发脾气,打其他孩子小明是一个三岁的男孩,最近在幼儿园经常发脾气,甚至打其他孩子。

老师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解决方法:1. 观察并理解情绪:了解小明发脾气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沟通困难、情绪受挫或者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

通过观察和倾听,帮助小明理解并表达他的情绪。

2. 提供适当的帮助:为了帮助小明学会处理情绪,老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这包括提供情绪管理的技巧、教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鼓励良好的行为。

3. 与家长沟通:教师需要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协商哪些方法可以在家和学校都实施,并定期跟进孩子的情绪进展。

案例二:小红在幼儿园总是退缩,不愿与他人交往小红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她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不愿意和教师交谈。

解决方法:1. 建立安全感:让小红感到安全是最重要的。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温暖、接纳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自己会受到尊重和关爱。

2. 逐步引导: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小红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例如游戏、表演或者其他团体活动。

通过一点点的激励和鼓励,慢慢地让她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3. 与家长密切配合:与小红的家长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小红的问题。

家长可能能提供一些孩子的喜好、情绪特点等信息,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孩子。

以上是两个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案例及解决方法。

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从关爱、理解、支持和引导的角度出发,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也需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任性孩子教育案例(2篇)

幼儿园任性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化名)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但同时也表现出任性的特点。

在幼儿园里,小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比如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等。

这种任性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情绪,也给其他孩子和老师带来了困扰。

二、问题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家庭教育可能过于溺爱,导致他在幼儿园里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规则。

2. 社交技能不足:小明可能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任性的行为。

3. 情绪管理能力差:小明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因此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失控。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引导(1)与家长沟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2)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地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同时教会孩子学会等待和分享。

2. 社交技能培养(1)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明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2)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教育小明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

3. 情绪管理训练(1)教小明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引导小明进行深呼吸、数数等放松训练,帮助他控制情绪。

4. 行为矫正(1)制定奖励机制,对小明在幼儿园里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

(2)当小明表现出任性行为时,及时给予纠正,并耐心引导他理解错误。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任性行为有所改善。

他在幼儿园里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学会分享和等待。

同时,他在面对挫折时,也能够较为冷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老师对小明的进步表示满意。

总结:通过对任性孩子的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关键在于家长、老师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配合。

通过家庭教育、社交技能培养、情绪管理训练和行为矫正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

第2篇小明是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孩子,性格活泼,但比较任性。

小儿乱哭闹教育案例(2篇)

小儿乱哭闹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小明性格活泼,聪明伶俐,但在幼儿园里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乱哭闹。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自身的情绪,也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困扰。

二、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1)生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小明可能因为饥饿、困倦、尿布湿等原因感到不适,从而产生哭闹行为。

(2)情绪需求未得到关注:小明可能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同伴的陪伴等原因感到孤独、无助,从而产生哭闹行为。

(3)行为习惯未养成:小明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乱扔玩具、打扰他人等。

2. 问题表现(1)情绪波动大:小明在幼儿园里经常因为小事而情绪失控,大声哭闹。

(2)人际关系紧张:小明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小矛盾而争吵、打架。

(3)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上课时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育措施1. 满足生理需求(1)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小明按时吃饭、喝水,避免饥饿、口渴等问题。

(2)关注睡眠质量:保证小明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因困倦而哭闹。

(3)关注卫生状况:及时为小明更换尿布,保持卫生,避免因尿布湿而哭闹。

2. 关注情绪需求(1)倾听:耐心倾听小明的哭闹原因,了解他的需求。

(2)关爱:给予小明充分的关爱和陪伴,让他感受到温暖。

(3)引导:引导小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如用语言、表情等方式。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1)树立榜样: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小明树立良好的榜样。

(2)制定规则: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让小明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3)表扬与惩罚:对小明的好行为给予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4. 提高注意力(1)创设情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2)互动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小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避免小明因疲劳而分心。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哭闹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幼儿园情绪护航:解决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

幼儿园情绪护航:解决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

幼儿园情绪护航:解决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一、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情绪行为习惯将对其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幼儿园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解决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案例,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法。

二、案例分析1.情绪暴躁小明是一个三岁的孩子,最近在幼儿园经常表现出情绪暴躁的行为。

每当有人拿走他的玩具或打扰他玩耍时,他就会大哭大闹,甚至打其他小朋友。

这种行为让老师和其他孩子都感到困扰。

2.分离焦虑小花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她最近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

每当妈妈离开她去上班或者离开她的视线时,她就会开始哭闹不安,甚至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3.注意力不集中小杰是一个五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一直都不怎么好。

他经常无法集中精力完成老师的指示,总是分神或者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让老师感到很头疼。

三、解决方法1.情绪暴躁问题解决方法对于小明这种情绪暴躁的情况,首先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合作。

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和沟通培训,帮助孩子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幼儿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规则和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共享和接受挫折。

2.分离焦虑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小花的分离焦虑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通过与孩子进行沟通和陪伴来稀释她的焦虑情绪。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独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减轻分离焦虑的情况。

3.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小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家长可以在家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让孩子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力。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一个幼儿园文章写手,我深切地理解孩子情绪行为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感到责无旁贷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幼儿任性行为个案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2则

幼儿任性行为个案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2则

任性的文文文文:男,3岁半,小班幼儿。

姥姥、姥爷带大,特别任性,还暴躁、易怒、爱哭。

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才肯让爸妈走。

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着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

与小朋友在一起,经常无故推打小朋友,损坏他人的作品,胆小的幼儿经常被他弄哭,胆大的幼儿被他招惹后引发对立情绪,他便说一些过激的话,还大嚷大叫,大哭大闹。

老师问原因,他不理,就是个哭,仿佛很冤。

在班里,文文常常情绪暴发,不过他的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地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三四岁是儿童的第一反抗期,往往表现出“不听话”“自作主张”等“任性”行为。

另一方面,孩子任性,往往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

对孩子的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他,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任性、固执等行为。

b5E2RGbCAP文文就是这样,全家视其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姥姥、姥爷对他百依百顺,甚至“遮丑护短”,不愿听到别人说文文一个“不”字,“隔辈亲”演变成了“隔辈溺”。

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形成了任性、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

plEanqFDPw对策:1 •活动引导。

任性的孩子,一般精力都很旺盛,不要因为纠正他任性的坏毛病,而使他感觉受到压制。

可引导孩子经常参加一些有纪律和规则要求的游戏和运动,这样,既可以使他充沛的精力得到正常释放,又让他在愉快的玩耍中,受到纪律和规则的约束。

针对文文的情况,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其提高认识,积极协调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

如语言活动“我长大了”通过观察、讲述,拿自己以前和现在进行比较,知道自己长大了,更懂事了。

表演活动“到XX家做客”,在活动中文文对小家庭产生了兴趣,积极参加表演,既当主人又当客人,学习了不少礼貌用语,而这些礼貌用语正是他学习热情待人、互助友爱的基础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心理案例:幼儿任性发脾气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DOC 磐安教育幼儿行为、心理案例有个幼儿的情况就非常特殊,下面就对这名幼儿的做一下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王某,男,5岁,独生子女。

该幼儿性格外向,长得也可爱,嘴巴又甜,但不与人友好相处,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哭闹。

在班上一旦与同伴发生争执(玩玩具时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他就一味哭,严重时躺在地上,直到老师进行不公平的处理后才停止。

2、幼儿的家长情况王某与爸爸妈妈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充裕,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工程师,但父母平日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姥姥退休在家照顾他。

王某姥姥非常疼爱他,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王某爸爸希望在生活习惯、性格等各方面培养他,可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姥姥总是舍不得孩子辛苦,跟爸爸唱反调。

妈妈一味关注他情绪是否好,只要王某发脾气,苦恼,就会迁就,时间一长,王某便有恃无恐,对谁都不怕了。

【问题情境】(1)和妈妈逛商场是王某最高兴的事,看着形形色色的玩具,他激动得又蹦又跳,看着这个也想要,看着那个也舍不得放下,妈妈不给他买就躺在地上打滚,大哭大闹。

开始时妈妈会轻生轻语哄他,可他一点都听不进去,继续哭闹。

妈妈生气了,批评了几句,这下他更无理取闹了,把想要的玩具死死地拽在手里,小脸憋得通红,看着他声嘶力竭,上气不接下气,妈妈不忍心了……(2)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忙搬东西,在那位小朋友搬动的时候他就堵住这位小朋友的路,让他把东西给他,让他搬。

我说下次请你帮忙,他就是不作声,直直的站在那一动不动,跟他讲道理一点都听不进去。

【个案分析】一、任性行为形成的可能原因儿童的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被称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儿童心理偏异的行为。

王某的任性行为较为严重,我非常关注。

在教育实践中我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其任性行为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中心意识强。

他是一个比较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但老师不能每件事都让他一个人做,当老师请其他小朋友做事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任性行为。

主要是他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干,希望老师能一直表扬他。

当老师将任务交给别人时,他就会心里不舒服,想把事情夺过来让自己完成。

1磐安教育,、教育不一致。

父母,尤其是爸爸和姥姥在抚育态度上不一致,常有矛盾,家长在教育上缺乏耐心和一致性,使王某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确。

当这些行为不断反复得到默许后,演变成为一种习惯。

,、王某跟姥姥相处时间较多,姥姥平时对他非常迁就,甚至放任、姑息、纵容他的很多不良行为,对他百依百顺,事事都由着他的性子来,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约束。

久而久之,遇事放任自己形成了定势。

【辅导过程】任性可以说是当今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

然而,我们仔细剖析孩子的任性,不难发现,孩子的任性行为又都是成人的教育不当造成的。

面对孩子最初的需要,多少父母不都是不假思索地给予满足,从未思考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面对孩子最初的不合适的要求,多少父母不都作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让步,从未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

长辈的溺爱,为孩子提供了千依百顺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让步迁就,使孩子积累了“成功”经验,形成以苦恼要挟家长的“任性”。

孩子生来是无知的,其所要吸取的知识,养成的品行都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结果,教育者及时洞察幼儿的心理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通过了解和分析,我分阶段采取了如下对策:(1)转移注意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如在玩具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

”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

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

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2磐安教育(4)激将法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如:孩子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

”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的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

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

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

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

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

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1、第一阶段(1-2周):加强认识教育,创设集体教育氛围该幼儿比较懂道理,我就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并指出:打人、骂人、欺负小朋友等行为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不但老师不喜欢,小朋友也不欢迎有这种行为的伙伴,大家都要做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如果有某个小朋友以前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改正,大家就会原谅他的。

并且在组织活动时,我一方面多关注赵某,并暗示他“能和小朋友好好玩,对吧,”。

如果他真的和小朋友好好玩了,就及时奖励他,一旦有了矛盾,弄清原委,如果怪赵某,就让他离开那个区角。

两天下来,他几乎无处可去了(因为他到别的区角仍故意捣蛋)。

这时,让他个人待一会儿“反思”自己到底想怎么办,他会找到老师,保证自己“不再故意打人了”。

我给他机会,让他回归到集体,并请小朋友监督,小时不打人就奖励,有时候,赵某也会被“以牙还牙”,很委屈。

我就趁机教育他“你欺负了别人,别人也会象你一样很生气的。

”所以大家要和气地在一起。

2、第二阶段(3-6周):强化不相容行为,发挥幼儿的长项该幼儿的好胜心比较强,利用赵某计算能力强和喜欢看书的优点,我安排他做计算区的“售货员”,让他从正面表现自己的能力;还经常安排他当“故事大王”给小朋友讲故事。

3、第三阶段(7-10周):巩固教育成果,消除不良行为习惯该幼儿在一周里连续伤害他人四次,分析原因发现其不懂关心弱小、谦让。

针对这原因我把其暂时调到学前班见习,让大哥哥大姐姐用言行为模范正面教育感化他。

他在学前班四天表3磐安教育现不错,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可第五天时,他又伤害了别人,而且不轻,父母失望地把他独自关在家中不让来园。

我说服了小朋友接纳赵某,拨通了电话,鼓励小朋友在电话里表示愿想念他等,赵某在电话那头感动得哭了起来,连说“谢谢”。

赵某来园意和他交往,欢迎他来园,了,带来许多柑果分给小朋友。

赵某在日常活动中能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了,已经连续三个星期没有出现任何任性行为了,当他听到小朋友和老师夸奖他有进步时非常兴奋,珍惜地把我奖励他的小红花小心保管好。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赵某消除了无故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的不良行为习惯,在他喜欢的区角活动中,他都能和同伴友好地进行游戏,基本没有发生故意破坏他人作品的事件,即使发生了矛盾,他也总是先动口声明,指出对方的不对之处,或者听听别人的想法、感受。

理亏的话,他能作出让步。

他还经常提出双方都有利的办法,一般来说,其他小朋友会采纳他的建议。

如若对方仍不理睬,他会请求老师来主持公道,而不会象以前那样拳脚相加,让拳头代言。

学习活动时,老师给他布置难度较大的任务,他能够认真思考并努力完成,不会影响其他人。

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也比较懂事,不再打外公、外婆了。

不高兴的时候,他会大叫几声,以此发泄,再也没有发生动辄打人的事情。

【研究反思】在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注重心理辅导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让任性行为的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多大的危害及后果的严重性十分困难,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不能自觉主动地“消除”反社会行动的意识,所以出现了“反复犯错”的现象。

研究发现,幼儿之间的攻击多以物品抢夺和占有为主,较少发生直接以伤害同伴为目的的攻击,通过说服教育、因势利导,几乎都可见效,但上述辅导个案表明,这一过程较漫长,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可步子太快,性子太急,更需要针对性、特殊性、反复性和长期性,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感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正面的引导中逐渐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会用心理换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情,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用情境和心理转移法等等来减除过分的心理压力。

在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能的同时,给他们宽容,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为他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