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合集下载

档案数字化要求表述

档案数字化要求表述

档案数字化要求表述
1.精确性要求:档案数字化的数据应该与原始纸质档案一致,确保信
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可读性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保持信息的易读性,文字、图像和表
格等元素应该清晰可辨。

3.兼容性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使用通用的文件格式,以便于在不同
电脑系统和软件之间互相访问和使用。

4.可检索性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具有高效的检索功能,用户可以通
过关键词、日期、文件类型等信息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

5.安全性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档案的机密
性和完整性,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篡改。

6.长期保存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和稳定的存储
介质,以确保长期保存和可持续访问。

7.版权和合规性要求:数字化档案应该符合相关的版权法律和合规要求,确保合法性和可信度。

总之,档案数字化的要求是确保数字化档案与原始纸质档案一致,同
时具备可读性、兼容性、可检索性、安全性、长期保存性、版权和合规性。

最新档案数字化规范标准

最新档案数字化规范标准

最新档案数字化规范标准档案数字化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形式,以便于存储、检索和利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数字化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最新档案数字化规范标准的具体内容:一、档案数字化的目的与意义档案数字化旨在提高档案的保存质量,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数字化,档案可以更易于检索、复制和传播,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二、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1. 完整性:确保数字化过程中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不得遗漏任何部分。

2. 准确性:数字化后的档案应与原始档案保持一致,无误读或错误。

3. 可读性:数字化后的档案应清晰易读,便于电子设备上的查看和打印。

4. 安全性:在数字化过程中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损坏。

三、档案数字化的流程1. 档案预处理:包括档案的清洁、修复、分类和排序。

2. 扫描: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对档案进行扫描,确保图像质量。

3. 图像处理: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去污、去噪、矫正等处理,提高图像质量。

4. 格式转换:将图像转换为通用的电子格式,如PDF或JPEG。

5. 数据录入:将档案的元数据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

6. 质量检查:对数字化后的档案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标准。

7. 存储与备份:将数字化档案存储在安全的服务器上,并进行定期备份。

四、档案数字化的技术要求1. 扫描分辨率:彩色档案推荐使用300dpi,黑白档案推荐使用600dpi。

2. 色彩管理:确保扫描过程中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文件格式:推荐使用无损压缩的PDF/A格式,以保证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兼容性。

4. 元数据标准:遵循国际标准,如Dublin Core或EAD,以便于档案的检索和管理。

五、档案数字化的安全管理1. 访问控制:设置用户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数字化档案。

2. 数据加密:对存储的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未授权访问。

3. 备份策略:制定定期备份计划,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一、总体要求
1、纸质档案数字化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尊重用户权益
实现信息共享。

2、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内容应充分反映历史价值、文化传承,合理应用
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集成,确保信息安全与完整性。

二、技术标准
1、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拍摄和扫描,根据记录需求,
把纸质档案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处理成图像格式、文本格式、文档
格式进行存储。

2、要求文件格式和质量达到标准,采用TIFF带压缩格式保存,便于
存储、检索和调阅,合理利用格式的优势,强化档案的管理、查阅等。

3、利用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图像检索技术等技术,帮助档案
馆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识别与应用,优化档案管理能力。

三、管理规范
1、纸质档案数字化时必须完成鉴定,确定档案类别和合法性,保证清晰、完整的档案信息。

2、将原有的档案索引体系迁移至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以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有序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

3、对档案数字化过程,应记录处理环节,对每一步处理做出核实,并
记录正确性和完整性。

4、定期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培训和质量测试,保证档案数字化工作质量。

数字化档案馆标准

数字化档案馆标准

数字化档案馆标准
数字化档案馆标准是指在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和运维中需要遵守和
执行的一套规范和准则。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数字档案馆的有效运作,
保证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
字化档案馆标准:
1.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标准:包括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设计、构建
和配置要求,以及相关设备和技术的选择和部署等。

2. 数字化档案采集标准:包括数字档案的扫描、摄影、数字化转换等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源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数字化档案描述标准:包括描述数字化档案的元数据规范,如档案
名称、日期、作者、主题、关键词等,以便于索引和检索。

4. 数字化档案保存标准:包括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备份策略、文
件格式选择、数据完整性验证等,以确保档案的保存和可持续访问性。

5. 数字化档案安全标准:包括数字化档案的存储和传输安全要求,包
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以保护档案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数字化档案访问标准:包括数字化档案的在线访问和检索接口的设计、用户权限管理、用户界面的友好性等,以提供方便、快捷、准确
的档案访问服务。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数字化档案馆的效率和可信度,
促进档案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同时,数字化档案馆标准还可以为
数字化档案的互操作性和互联性提供保障,对于数字化档案的联合利
用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

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

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档案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平台。

为了确保数字档案馆的质量和可信度,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

以下是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的内容:一、数字化程度数字档案馆的数字化程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字化程度的测评可以从数字化资料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估。

1. 数量:数字档案馆的数字化资料数量应当满足实际需求,并且在不断扩展和丰富。

数字化资料的数量应当包括档案馆藏品的全貌,且能够完整地反映馆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意义。

2. 质量:数字化资料的质量是数字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数字化资料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高色彩还原度等特点。

数字化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类型:数字档案馆应当覆盖多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料,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等不同形式的文献资料和物件。

二、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数字档案馆的重要技术支撑,数字化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数字档案馆的质量和功能。

数字化技术的测评可以从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数字化流程等方面进行评估。

1. 设备:数字化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等特点。

数字化设备应当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数字化资料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数字化流程。

2. 软件:数字化软件应当具有高效、精准、易用的特点。

数字化软件应当能够支持不同类型的数字化资料的处理和管理,能够满足数字档案馆的需求。

3. 流程:数字化流程应当科学、合理、规范。

数字化流程应当包括数字化前的准备工作、数字化过程的操作和管理、数字化后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等环节,确保数字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数字化资料的质量保证。

三、数据管理数字化资料的管理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数据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

数据管理的测评可以从数据的分类、存储、检索等方面进行评估。

档案数字化要求

档案数字化要求

档案数字化要求档案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企业和机构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快速和高效的要求,数字化档案管理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为了保证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有效性,有一些重要的要求需要被满足。

一、档案数字化前的准备在进行档案数字化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数字化档案计划,包括数字化的内容、范围、目标和时间等。

其次,要对档案进行清理和整理,剔除无关和重复的文件,保证数字化过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确定数字化档案的存储介质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和软件工具。

二、数字化过程中的要求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要求需要被满足。

首先,要保证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和丢失。

其次,要确保数字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信息的遗漏和错误。

此外,数字化过程中的操作要规范和标准化,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保证档案的可读性和可检索性。

三、数字化档案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化档案的存储和管理是整个数字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档案存储介质,如云存储、硬盘、光盘等。

其次,要制定科学的档案分类和目录体系,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访问。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四、数字化档案的使用和维护数字化档案的使用和维护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浏览工具,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

其次,要定期对数字化档案进行备份和修复,防止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此外,要建立档案的审计和追溯机制,保证档案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总结档案数字化要求着重于准备工作、数字化过程、存储与管理,以及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数字化将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逐渐向数字化迈进。

数字化档案资料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为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共享提供更多可能。

为了确保数字化档案资料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制定一套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字化档案资料的格式标准。

1. 文档格式,统一采用PDF格式,保证文档的可读性和稳定性。

2. 图像格式,采用TIFF格式,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音视频格式,采用常见的MP3、MP4格式,保证音视频的播放兼容性和稳定性。

二、数字化档案资料的扫描标准。

1. 扫描分辨率,文字档案资料应不低于300dpi,图像档案资料应不低于600dpi,保证扫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扫描色彩,文字档案资料应采用灰度扫描,图像档案资料应采用彩色扫描,保证扫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扫描格式,统一采用单页扫描格式,保证扫描的整洁性和便于管理。

三、数字化档案资料的存储标准。

1. 存储介质,采用高品质的光盘、硬盘或云存储,保证存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存储格式,统一采用PDF/A格式,保证存储的长期性和可读性。

3. 存储位置,建立完善的存储管理体系,包括存储位置、存储设备和存储备份,保证存储的可追溯性和可恢复性。

四、数字化档案资料的检索标准。

1. 文档标引,建立统一的文档标引体系,包括文档标题、作者、关键词等信息,保证检索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2. 图像标引,建立统一的图像标引体系,包括图像描述、拍摄时间、拍摄地点等信息,保证检索的全面性和便捷性。

3. 检索工具,采用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检索软件和检索设备,保证检索的高效性和便利性。

五、数字化档案资料的传输标准。

1. 传输安全,采用加密传输方式,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传输速度,采用高速网络传输方式,保证传输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3. 传输完整性,建立传输校验机制,保证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数字化档案资料的审定标准。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
一、档案内容数字化
1. 对人事档案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方便存储和查阅。

2. 对档案内容进行分类、编号、标注等处理,建立档案内容的索引和目录,方便检索和查询。

3. 对档案内容进行保密处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档案存储数字化
1. 将数字化后的档案存储在计算机或网络存储设备中,保证档案信息的可持久性和稳定性。

2. 对存储设备进行备份和迁移,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3. 对存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

三、档案查询数字化
1. 通过建立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快速、准确、方便的档案查询服务。

2. 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类、排序、筛选等处理,提高查询效率和质量。

3. 对查询结果进行展示和导出,方便用户使用和分享。

四、档案利用数字化
1.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的在线利用和共享,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价值。

2. 对利用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3. 对利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保证档案利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五、档案传输数字化
1.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的在线传输和共享,提高档案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2. 对传输过程进行加密和备份,保证档案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对传输结果进行验收和确认,保证档案传输的质量和准确性。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标准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标准

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
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3·3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

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
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在矩阵(或
其他)网络上采样——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
化后的阵列。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9 目录建库
• 9·1数据格式选择

目录建库应选择通用的数据格式。所选定的数据格式
应能直接或间接通过XML文档进行数据交换。
• 9·2档案著录

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18)的要求进行著录,建
立档案目录数据库。
• 9·3目录数据质量检查

采用人工校对或软件自动校对的方式,对目录数据库
的建库质量进行检查。核对著录项目是否完整、著录内容
• 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 应先进行技术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 量的原件应先进行相应处理(压平或烫平等) 后再进行扫描。
• 5·5档案整理登记
• 制作并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 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档案整理后每份 文件的起始页号和页数。
• 5·6装订
• 扫描工作完成后,拆除过装订物的档 案应按档案保管的要求重新装订。恢复装 订时,应注意保持档案的排列顺序不变, 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

7·1·1对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进行检查。
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图像的处理。

7·1·2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扫描的图像文件不完整或

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

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

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一、基础设施建设1.1 档案馆硬件设备:应具备满足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所需的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并具备相应的扩展能力和升级能力。

1.2 档案馆软件设备:应具备满足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并满足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需求。

二、档案数字化2.1 数字化范围:应将所有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对于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档案以及传统载体档案,应进行数字化转换。

2.2 数字化质量:数字化后的档案应清晰可读,不存在信息损失和破坏现象,并且符合长期保存和利用的要求。

2.3 数字化效率:应制定合理的数字化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力,确保数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信息安全保障3.1 安全保障体系: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2 数据备份:应定期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意外情况发生。

3.3 安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数字档案信息的访问、修改、删除等操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开发利用服务4.1 信息查询:应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包括关键词查询、组合查询等,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的数字档案信息。

4.2 信息服务:应提供多种信息服务方式,包括原文提供、在线阅览、下载等,满足用户不同的利用需求。

4.3 专题研究:应提供专题研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对相关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产品。

五、人才队伍建设5.1 人才引进:应注重引进具有数字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5.2 人才培养: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数字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5.3 人才管理:应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设置、绩效评价等,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与要求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与要求

人事档案数字化标准与要求
人事档案数字化的标准和要求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数据安全性: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漏、篡改或丢失。

2. 数据格式:人事档案应采用常见的数字化格式,如PDF、Excel等,以便于存储、搜索和共享。

3. 数据命名规范:对于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应有统一的命名规范,以便于识别和查找。

4. 数据完整性: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应包括完整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经历、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等。

5. 数据分类与归档规则:人事档案数字化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与归档规则进行,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6. 数据备份与恢复:为了防止数字化的人事档案丢失,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能够进行恢复。

7. 访问权限控制: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应根据不同角色和权限进行访问控制,保证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8. 定期检查与更新:数字化的人事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人事档案数字化的标准和要求应当包括数据安全性、格式、命名规范、完整性、分类与归档规则、备份与恢复、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定期检查与更新等方面。

这样可以有效管理和维护人事档案,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

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

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对于纸质档案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转换成可储存在电脑上或刻成光盘,便于保存及查阅的,称之为档案数字化。

进行档案数字化加工步骤有:整理(弱化)、一次校对、扫描、扫描件校对、装订、目录数据录入及修改、挂接。

一、整理(弱化)。

在扫描之前,对需扫描的档案进行整理,整理时有以下环节应注意:1、拆卷。

将装订成本的档案逐一拆开,为了更好的延长扫描仪的寿命,防止高速扫描时会卡纸的情况,拆卷时应注意:如发现有金属物(钉书针、大头针等)应剃除。

2、顺序号。

根据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编码和排序,按照文件的合理排列,要求一份文件对应一条目录,一条目录对应一个顺序号,一条目录中如有几个文件,其中有重要的不属于该目录文件附件的文件,需在目录页的最后加写目录,顺序号应附属在该卷档案的最后一条,页码按文件实际所在页次编写。

凡目录有增减,顺序号必须依次进行调整。

3、页号。

档案常常会有漏编、跳号的情况。

对于漏编如:P7与P8之间有四页未编码,则应依次编为“7-1”、“7-2”、“7-3”、“7-4”,若空号为一份文件的首页,则将该页编为正码,其它依次编为副码,如:P7与P8之间有一页未编码,而该页正好是P8所在文件的首页,则将该页码编为“8”,而原P8编为“8-1”。

出现跳号,若前后两张文件内容完整且连贯,而第一页和第二页分别编码为“1”和“4”,则需在错误登记表和目录备注处注明“P2、P3为跳号”的字样。

若有内容的文件反面漏打页码,需加编副码;若反面是文件首页,则需编正码,原来的正码改为副码,依次类推。

如果空白纸上有编码,需在目录备注中注明“第X页为空白页,无内容”。

文件的最后一页必须是正码,不能编副码。

如两张文件粘贴重叠而只编了一个页码的,应在被覆盖的上面编副码。

正、反面均有内容的文件,若其中一面需扫描的内容被折叠装订,该面应增加一个副码。

凡页码写在折叠后文件反面的,应展开文件写上相同的页码,必须保证文件页码在扫描的图片上。

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

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

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档案内容以数字形式保存、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数字化已成为档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档案数字化质量,我国制定了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以指导和规范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首先,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明确了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其中包括了对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保真性、可信度、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要求。

保真性要求数字化档案的内容、结构和特征应当与原始档案完全一致,不得作任何形式的篡改或损毁;可信度要求数字化档案应当具有可信的认证和可追溯性,确保其内容和形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持续性要求数字化档案的保存周期应当与原始档案相适应,保证其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其次,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规定了档案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在数字化档案的采集、处理、存储、检索和传输等环节,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手段和设备,确保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明确了数字化档案的格式要求、元数据标准、安全备份和恢复机制等方面的规范,为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再次,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规定了档案数字化的管理要求和流程。

对于档案数字化的组织、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估等环节,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确保数字化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持续改进。

此外,还规定了数字化档案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要求,为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最后,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明确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数字化档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档案数字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和保障,有利于提高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

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

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档案数字化加工是指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图像处理、文字识别等技术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电子档案的过程。

数字化档案具有保存空间大、检索方便、传输快捷等优点,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证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制定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扫描质量标准。

1. 扫描分辨率,对于文字类档案,扫描分辨率应不低于300dpi;对于图片类档案,扫描分辨率应不低于600dpi,以保证数字化效果清晰。

2. 扫描色彩模式,文字类档案应采用灰度扫描模式,图片类档案应采用彩色扫描模式,以保证原件色彩的还原。

3. 扫描格式,扫描后的档案应保存为常见的图片格式,如JPEG、TIFF等,以便于不同系统的查看和使用。

二、图像处理标准。

1. 图像裁剪,对于扫描后的图片类档案,应进行适当的裁剪处理,去除多余的边框和空白部分,保留有效信息。

2. 图像修复,对于受损的纸质档案,应进行适当的图像修复,去除污渍、折痕等影响阅读的瑕疵,提高数字化效果。

3. 文字识别,对于文字类档案,应进行文字识别处理,将扫描后的图片转化为可编辑的文字格式,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利用。

三、元数据标准。

1. 文件命名规范,对于数字化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命名规范进行命名,包括档案名称、日期、编号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2. 元数据填写,对于每个数字化档案,应填写相应的元数据信息,包括档案来源、作者、关键词、摘要等,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利用。

四、存储和传输标准。

1. 存储格式,数字化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存储格式进行保存,包括本地存储和云端存储,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利用。

2. 传输加密,在数字化档案的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措施,保护档案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五、质量控制标准。

1. 质量抽查,对于数字化档案加工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确保数字化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2. 效果评估,对于数字化档案的效果,应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加工流程,提高数字化质量。

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等12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等12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等12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档案局•【公布日期】2017.08.02•【文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等12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档案部门,中央军委办公厅保密和档案局,各中央企业档案部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经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国家档案局批准,以下12项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1.DA/T 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代替DA/T 31—2005)2.DA/T 35—2017《档案虫霉防治一般规则》(代替DA/T 35—2007)3.DA/T 59—2017《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4.DA/T 60—2017《纸质档案真空充氮密封包装技术要求》5.DA/T 61—2017《明清纸质档案病害分类与图示》6.DA/T 62—2017《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7.DA/T 63—2017《录音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8.DA/T 64.1—2017《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1部分:破损等级的划分》DA/T 64.2—2017《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2部分:档案保存状况的调查方法》DA/T 64.3—2017《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第3部分:修复质量要求》9.DA/T 65—2017《档案密集架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10.DA/T 66—201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分类规范》11.DA/T 67—2017《档案保管外包服务管理规范》12.DA/T 68—2017《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国家档案局2017年8月2日。

纸质档案数字化验收标准

纸质档案数字化验收标准

纸质档案数字化验收标准一、扫描质量1.1分辨率:确保扫描的分辨率满足档案数字化的需求,一般应达到200dpi或以上。

1.2色彩:确保扫描的档案色彩准确,无明显色差。

1.3清晰度:扫描后的图像应清晰,无模糊、失真现象。

1.4倾斜与抖动:扫描过程中应保持档案平放,无明显倾斜与抖动。

二、数字处理2.1色彩调整: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色彩调整,以使其更接近原档案的色彩。

2.2去噪与拼接:去除扫描过程中产生的噪点,对于大型文档应进行拼接处理。

2.3裁剪与旋转: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裁剪和旋转,以纠正方向和位置。

三、数据存储3.1格式:数字化后的数据应采用通用的、非专有的文件格式进行存储,如TIFF或PDF。

3.2压缩:对于大型文件,应采用适当的压缩技术以减小存储空间占用。

3.3备份:数字化数据应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四、安全性4.1访问控制:确保数字化数据只能由授权人员访问。

4.2加密:对数字化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数据泄露。

4.3防篡改:采取措施防止数字化数据被篡改。

五、完整性5.1校验:对数字化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5.2元数据:确保数字化数据相关的元数据完整、准确。

5.3索引:建立数字化数据的索引,以便快速查找和检索。

六、元数据6.1内容描述:对数字化档案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6.2来源与创建日期:记录数字化档案的来源和创建日期。

6.3使用权限与限制:对数字化档案的使用权限进行定义和限制。

6.4关联信息:记录与数字化档案相关的其他信息,如相关文档、项目等。

七、验收测试7.1功能测试:测试数字化档案的基本功能,如打开、浏览、搜索等。

7.2兼容性测试:测试数字化档案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软件中的兼容性。

7.3数据完整性测试:测试数字化档案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7.4安全性能测试:测试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性能,如防篡改、防病毒等。

八、文档管理8.1文档分类:对数字化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8.2文档编号:为每个数字化档案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识别和管理。

档案数字化标准

档案数字化标准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pdf_档案数字化标准1.档案数字化标准本规范依据以纸质档案[按文书、科技工程图纸]、专门档案[照片、声音、影像、实物等分类]为主的档案载体分类的行业标准;其中纸制档案数字化标准中详细约定了档案数字化规范标准过程,专门档案的数字化标准过程类同,但是在格式标准上有专门的要求,整个规约参照国标[DA/T31—2005]等有关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以下内容:1.1纸质档案档案数字化标准1.1.1文书、科技档案数字化标准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的数字化通常是以纸介质作为专门的档案载体,其数字化的过程是指通过扫描仪将纸制档案采集为数字化数据并加以处理和存储的过程。

其档案数字化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

在使用时必须保证数字化数据能从存储介质中正确读取,并还原成电子文件以备查询利用。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

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

1.1.1.1档案整理在扫描之前,根据档案管理情况,按下述步骤对档案进行适当整理,并视需要做出标识,确保档案数字化质量。

目录数据准备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18)等的要求,规范档案中的目录内容。

包括确定档案目录的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要求。

如有错误或不规范的案卷题名、文件名、贾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应进行修改。

拆除装订在不去除装订物情况下,影响扫描工作进行的档案,应拆除装订物。

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

页面修整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应先进行技术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原件应先进行相应处理(压平或烫平等)后再进行扫描。

档案整理登记制作并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档案整理后每份文件的起始页号和页数。

四川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四川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

四川省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本标准根据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制定,适用于四川省各级档案馆(室)的数字化工作,其它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一章纸质档案数字化标准1 基本术语解释1.1 数字化指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处理过程。

1.2 纸质档案数字化对普通(黑色字迹清晰)的油印、铅印、胶印等印刷件或复印件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及应用的过程。

1.3 数字图像表示景物图像的整数阵列。

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

在矩阵(或其他)网络上采样一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化后的阵列。

1.4 连续色调静态图像以多于两级灰度的不同浓淡层次或以不同颜色通道组合成的静态数字图像。

1.5 失真度对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转换后,在同等测试环境下,数字图像与档案原件色彩、几何、压缩算法等差值。

1.6 可懂度表示数字图像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1.7 图像压缩清除图像冗余或对图像近似的任一种过程,其目的是对图像以更紧凑的形式表示。

1.8 分辨率指单位长度内图像包含的点数或像素数。

1.9 TIFF 标记图像文件格式。

一种基于标记的无损(不丢失信息)压缩格式,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和计算机平台之间交换文件。

因为它存储的图像细微层次的信息非常多,图像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故而非常有利于原件为黑白档案的复制储存。

1.10 JPEG 联合照片专家组。

一种丢失少量信息的压缩格式,尤其适用于屏幕和打印显示,支持所有主要的计算机平台和Web浏览器。

JPEG格式文件小,影像质量多数情况下均可接受。

考虑储存空间及传输效率,原件为彩色的档案可选此格式复制储存。

1.11 灰度值指进行灰度扫描时把图像由纯黑到纯白整个色彩区域进行划分的级数,编辑图像时一般都使用到8位,即256级灰度。

1.12 黑白二值图像是与彩色及灰度相对应的一种模式,黑白图在表示图像时只区分黑白二值,他把其它色彩根据其特性转换为黑白两种,因此形成只有两种颜色的图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本标准根据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制定,适用于四川省各级档案馆(室)的数字化工作,其它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一章纸质档案数字化标准1 基本术语解释1.1 数字化指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处理过程。

1.2 纸质档案数字化对普通(黑色字迹清晰)的油印、铅印、胶印等印刷件或复印件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及应用的过程。

1.3 数字图像表示景物图像的整数阵列。

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

在矩阵(或其他)网络上采样一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化后的阵列。

1.4 连续色调静态图像以多于两级灰度的不同浓淡层次或以不同颜色通道组合成的静态数字图像。

1.5 失真度对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转换后,在同等测试环境下,数字图像与档案原件色彩、几何、压缩算法等差值。

1.6 可懂度表示数字图像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1.7 图像压缩清除图像冗余或对图像近似的任一种过程,其目的是对图像以更紧凑的形式表示。

1.8 分辨率指单位长度内图像包含的点数或像素数。

1.9 TIFF 标记图像文件格式。

一种基于标记的无损(不丢失信息)压缩格式,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和计算机平台之间交换文件。

因为它存储的图像细微层次的信息非常多,图像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故而非常有利于原件为黑白档案的复制储存。

1.10 JPEG 联合照片专家组。

一种丢失少量信息的压缩格式,尤其适用于屏幕和打印显示,支持所有主要的计算机平台和Web浏览器。

JPEG格式文件小,影像质量多数情况下均可接受。

考虑储存空间及传输效率,原件为彩色的档案可选此格式复制储存。

1.11 灰度值指进行灰度扫描时把图像由纯黑到纯白整个色彩区域进行划分的级数,编辑图像时一般都使用到8位,即256级灰度。

1.12 黑白二值图像是与彩色及灰度相对应的一种模式,黑白图在表示图像时只区分黑白二值,他把其它色彩根据其特性转换为黑白两种,因此形成只有两种颜色的图像。

1.13 LZW压缩 LZW压缩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压缩算法,其压缩效率也比较高。

它的基本原理为:LZW把每一个第一次出现的字符串用一个数值来编码,在还原程序中再将这个数值还成原来的字符串。

例如:用数值0x100代替字符串“abccddeee”,每当出现该字符串时,都用0x100代替,这样就起到了压缩的作用。

LZW是无损压缩,因此它不会对图像质量造成损失。

2 数字化基本流程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案卷整理、目录建库、批量扫描、数据处理、信息存储、检索利用等工序。

2.1 案卷整理对需要扫描的案卷进行适当整理,做出标识。

2.2 目录建库为数字化的档案检索而建立必要的目录数据库。

2.3 批量扫描按照档案数字化具体任务的整体安排按计划分批次进行扫描。

2.4 数据处理2.4.1 对扫描图像进行校对,确保图像完整无误,并视需要对有问题的扫描图像进行纠偏、去污、拼接等技术处理。

2.4.2 对裸数据进行验收前的相应处理,包括文件的格式转换、逻辑分盘处理、添加说明性文件,以及数据的挂接、检验、上载、质量检查和备份。

2.5 信息存储根据不同的扫描图像选择适当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和存储介质对信息进行保存。

2.6 检索利用按用户需求提供检索利用。

3 案卷整理在批量扫描之前,按下述步骤对案卷进行整理,确保档案数字化质量。

3.1 分件3.1.1 把同一案卷中的扫描和非扫描分开。

3.1.2 在扫描件中将大图、照片插入指示页,便于扫描工序批量扫描,实际图像放在图像处理时进行重扫,替换指示页。

3.1.3 填写《数据加工过程处理单》(见附录A),对需要特殊处理的页,标识清楚。

3.2 分页对批量扫描前的档案进行页号、件号的标注。

如在标注中与原档案中的件数、页号不一致,应以此为准。

3.3 拆卷去除档案中原来的装订物,以便后续扫描工作的进行。

3.4 装卷按档案保管要求恢复原装订。

4 建目录库4.1 目录著录根据DA/T18确定档案著录项,并进行著录。

4.2 数据格式选择所选定的数据格式通用,应能直接或间接与DBF文件格式或通过XML 文档进行数据交换。

4.3 目录输入将著录好的目录输入计算机内,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

5 批量扫描5.1 扫描方式纸质档案扫描可采用黑白二值图像和连续色调图像两种方式。

5.1.1 页面为单色文字的纸质档案,宜采用黑白二值图像扫描;页面为多色文字图像的档案文件,可采用连续色调图像扫描。

5.1.2 字迹清晰、不带图片的档案材料,采用黑白二值图像扫描;清晰度较差或带有图片的档案材料,可采用连续色调图像扫描。

5.2 分辨率选择5.2.1 单色页面档案文件,扫描分辨率—般建议选择100-200dpi。

5.2.2 彩色页面档案文件,扫描分辨率可选择100dpi以上参数值进行。

5.2.3 大幅面档案文件,如工程图纸、报纸等尺寸超过A3的,可选用大幅面图像扫描仪(如AO)、大幅面数码平台、缩微照相后胶片数字转换,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的图像拼接。

扫描分辨率应选择100dpi以上。

5.2.4 需要时可根据原件的清晰度适当调整扫描分辨率。

如原件质量较差且尺寸较小,可适当提高分辨率;反之也可相应减少分辨率,增减的多少以扫描后图像按原尺寸显示后是否清晰为准。

5.3 特殊页面的扫描5.3.1 粘贴页与表格对于粘贴折页,可用大幅面扫描仪扫描,或先分部扫描后拼接;对部分字体很小、字迹密集的情况,可适当提高扫描分辨率,选择灰度扫描或彩色扫描,采用局部深化技术解决;对字迹与表格颜色深度不同的,采用局部淡化技术解决。

5.3.2 一般文本流程图采用适当的分辨率扫描及局部深化技术,确保文本流程图清晰。

同时采用不同设备满足文本流程图的扫描工作。

5.3.3 插图采用高分辨率灰度或彩色扫描技术将插图与文字一起扫描,保证原来的页面布局和插图清晰。

5.3.4 照片对于页面中有黑白或彩色照片的文件,采用JPEG格式扫描,确保照片清晰度,同时可避免图像存储空间过大。

5.4 文件命名方式5.4.1 建立文件夹扫描时文件夹的建立应按档案实体分级建立,其中的每—份文件也需要单独建立文件夹。

5.4.2 文件夹命名方法,以档案实体中的档号命名,一般为3位数,不足3位数的左边补“0”。

6 数据处理6.1 图像处理6.1.1 纠偏对扫描过程中出现的偏斜图像进行整体纠正,保证数字图像的偏斜角度小于1度。

{图像偏斜不超过页面内半个文字)。

6.1.2 去污去除数字图像中影响可懂度的杂质。

档案数字化图像的去污,应遵循在不影响可懂度的前提下展现原貌的原则。

6.1.2.1 局部去污,如去除黑边、污点。

6.1.2.2 整体去污,可—次性去除页面上的污渍。

6.1.3 拼接为保证档案数字化图像的整体性,对幅面分离的数字图像进行拼接。

6.1.4 校对6.1.4.1 一次校对,检查扫描完的图像质量情况,对不合格的图像进行标记,退回重新扫描。

6.1.4,2 纠错处理,根据—次校对中提出的削口污渍、黑边、偏斜、图像质量等问题,结合(数据加工过程处理单)(见附录A)情况,对每份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

6.1.4.3 二次校对,对—次校对及数据处理后的数字图像再次进行检查,并标记图像处理过程中不清晰的页面。

不合格的退回重新处理。

6.2数据质量检查6.2.1 文字录入质量对录入域清单上所标明的各著录项的文字录入进行正确率控制;保证错误率低于3‰。

6.2.2 图像质量对纸质文件扫描后形成的图像文件进行清晰度、污渍、黑边、偏斜等问题的控制,以达到要求的图像质量。

保证扫描后的数字图像清晰,便于清楚阅读,适应各种纸张和手写、印刷字的情况。

6.3 数据挂接档案条目数据与图像文件的对应准确程度的控制。

在生成裸数据光盘之前,根据资料整理信息、扫描前的标引信息及卷内文件页号信息核查图像文件总数是否与实际文件数相等,如不相等则不能生成裸数据光盘,可打印出清单,回退给图像处理人员补扫。

6.4 数据检验6.4.1 将裸数据进行验收前的相应处理,包括文件的格式转换、逻辑分盘处理、添加说明性文件。

6.4.2 对数据进行检验,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6.4.3 将数字加工后的数据转换为裸数据光盘格式,拷贝到活动硬盘上。

6.4.4 系统应自动记录检验进度。

6.5 数据上载档案数字化各工序的数据通过网络及时上载到数据服务器端汇总,其中数字图像自动搜索对应的目录数据,加入对应的电子地址数字图像文件名,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6.6 数据备份定期对服务器的各类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7 信息存储以JPEG数字压缩编码或TIFF国际通用标准格式。

采用国际标准的传真文档压缩格式压缩后,分别按页编号后分页存储。

数字图像的存储管理应保持原纸制档案的保管模式对应存储。

7.1 压缩存储格式档案数字图像格式采用TIFF和JPEG数字压缩编码。

7.1.1 黑白二值图像.黑白二值扫描图像文件采用TIFFCCCITTG3)格式二值图像压缩算法,压缩串(Cr)为15:1。

也可以采用TIFF(CCITTG4)格式二值图像压缩算法,压缩率(Cr)为30:1。

7.1.2 连续色调静态图像连续色调静态图像采用JPEG数字压缩编码,平均压缩率(Cr)为15:1。

7.2 编码方式应尽量采用实时操作性强的编码方式。

失真度编码,用较少的比特率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无失真编码,以低压缩保持信息的不失真。

—般情况下宜采用国际通用编解码算法。

7.3 存储方式与载体可选用在线和离线、不同载体进行存储。

8 检索利用8.1 检索利用方式档案数字图像检索利用可采用单机、局域网和互联网三种方式。

局域网中传输利用,应保证数据在内部局域网10Base-T带宽下,平均1秒内显示响应完成。

互联网中传输利用,互联网56Kbit/s带宽下,平均5秒内显示响应完成。

为此要求—般每页档案数字图像的存储容量为50K以内。

8.2 检索软件配置检索软件应符合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的各项要求。

检索软件应具备目录检索与档案数字图像方便调阅的基本功能。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加工过程处理单第二章照片数字化标准1 基本术语解释1.1 光学分辨率指扫描仪光电转换器件的物理精度。

例如一台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为1200dpi,也就是说每一英寸可以扫描出1200个象素点。

1.2 差值分辨率也称为最大分辨率,指扫描仪最高可以达到的线数。

差值分辨率是由光学分辨率差值运算得来的,因此它并不能代表扫描仪的本质精度。

2 技术标准2.1 前提条件:所有要进行数字化的档案必须先进行著录,编制好页号。

2.2 扫描方式:照片按彩色和灰度两种方式扫描。

2.3 分辨率:所使用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必须大于或等于300dpi。

2.4 扫描办法:对于所扫的照片,以常见5寸照片大小(12.5cmX8.5cm)为参照,统一采用300dpi;对于其它太大或太小的照片,扫描线数可作相应的调整;对于一些涉及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照片,其扫描精度可在以上基础上适当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