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精品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精品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具体内容为第二章“传统节日”中的第三节“重阳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基本知识,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他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重阳节的基本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重阳节相关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引发幼儿对重阳节的兴趣。

2. 讲解:利用PPT、图片、视频等教具,向幼儿介绍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3. 实践活动一:制作重阳节贺卡(1)教师示范制作贺卡,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活动二:给老人送祝福(1)组织幼儿到附近的敬老院,为老人送上自己制作的贺卡和祝福。

(2)与老人互动,唱歌、跳舞,为老人带来欢乐。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2. 尊老爱幼,关爱老人。

3. 制作贺卡,送祝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重阳节”为主题,画一幅画,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和习俗。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15篇)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15篇)通过重阳节教案可以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篇1】活动目的: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1、节日引题。

以“今天是重阳节”为话题,引发幼儿关注老人、开展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讨论:与爷爷奶奶过节要准备什么教师总结,如带上小礼物,准备好表演的节目等,会说关心和祝福的话语。

2、启发幼儿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3、举办联欢会。

①、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②、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③、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歌舞。

4、绘画活动:我为爷爷奶奶画张相。

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可以画出爷爷奶奶的模样,自己来打扮爷爷奶奶,也可以把爷爷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务的情况画成连环画。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构思画面。

5、活动延伸:①、鼓励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讲故事等。

②、请幼儿和家长协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戏、郊游等,满足老人的.心愿。

小知识:重阳节习俗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篇2】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知道要敬老。

2、体验制作贺卡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重阳寿星卡范例,卡片底板人手一份。

活动准备一、组织幼儿观察“重阳寿星卡”。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多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多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多篇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6篇第1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中班重阳节主题活动奶奶夸我孝顺儿主要涉及领域:语言主要活动目标:1.通过课前谈话让幼儿知道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理解、学习童谣,感受民间童谣上口的特点,能有表情地朗诵。

3.在实物提示下学习、记忆童谣的内容。

4.增强关心奶奶的情感,体验帮助老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1,通过课前谈话让幼儿知道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锅、面条、瓜子、碗、花生、米饭等实物。

活动过程:1.谈话启发幼儿回忆:今天是几月几日?农历是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2、说说我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对你好吗?你是怎么照顾爷爷奶奶的呢?重阳节到了你想送什么东西给爷爷奶奶?3.学习童谣师:爷爷奶奶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很开心,夸你们是个孝顺儿。

3、理解童谣的部分内容。

(1)欣赏教师念童谣。

观察老师出示的实物,知道名称。

(2)提问:你在歌谣中听到了什么?(3)观察老师出示的实物,知道名称。

(4)在老师的提问中学习童谣中动词的使用。

(5)在实物的提示下学习念童谣。

(6)边拍手边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

4.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关心奶奶的情感。

(教师扮演奶奶,幼儿自由地尝试根据童谣中的动词做动作表演。

)5.活动延伸:将童谣念给爷爷奶奶听,作为重阳节的礼物。

资料链接1.知识资料。

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阳节”、“重九节”。

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

在古代,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

登高、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重阳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王维在《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了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活动主题:重阳节活动目标: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阳节相关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讲解:详细讲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

3.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重阳节相关的手工制品,如重阳节贺卡、菊花插花等。

4. 讨论: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重阳节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待老人的态度和行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重阳节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重阳节”三个字,并在旁边附上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的简要说明。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请幼儿思考自己在重阳节期间如何尊敬老人、关爱他人,并记录下来。

3. 家长签字确认,明日带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组织幼儿参观养老院,让他们亲身体验关爱老人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同时,可邀请老人来园,与幼儿共同举办重阳节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重阳节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活动主题:重阳节活动目标: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阳节相关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重点和难点解析:引入环节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主要围绕“重阳节”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具体内容为第一节“重阳节的意义和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义,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尊老敬老的日子。

2. 培养幼儿关爱长辈的情感,学会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义和习俗,学会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长辈的情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阳节相关图片、视频、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重阳节的习俗,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述重阳节的意义,让幼儿了解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尊老敬老的日子。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2)动手操作: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重阳节贺卡。

(3)分享交流: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小朋友,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4. 例题讲解:通过故事《重阳节的传说》,引导幼儿了解重阳节的起源。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画出自己心中的重阳节。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意义和习俗2. 制作重阳节贺卡3. 重阳节的传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给长辈一个拥抱,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了幼儿关爱长辈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幼儿操作困难的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关注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将尊老敬老的美德发扬光大。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为长辈做件事”,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节日教育活动手册》中“重阳节”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知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使幼儿了解并掌握重阳节的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通过重阳节活动,教育幼儿尊老爱幼,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尊老爱幼的品质。

教学重点: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故事书、视频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重阳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节日吗?”2. 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10分钟)(1)讲述重阳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2)展示重阳节习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登高”为例,讲解重阳节习俗的具体内容,让幼儿了解登高的意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与重阳节相关的手工作品。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明白重阳节是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节日。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反思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由来2.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避邪3. 重阳节的意义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重阳节手抄报。

答案:请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一份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

2. 作业题目:重阳节关爱行动。

答案:在重阳节当天,让幼儿为家里的长辈做一件关爱的事情,如:给长辈按摩、讲一个故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作业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品质。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及反思教案: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一、教学内容活动主题:重阳节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义,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活动内容:1. 听故事《重阳节的故事》 2. 学习重阳节的手势舞3. 制作重阳节贺卡4. 参观老年院,探访老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要尊敬老人。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义,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难点:让幼儿通过活动,学会尊敬老人,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手势舞音乐、制作重阳节贺卡的材料、探访老人的礼品。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一些装饰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重阳节,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要尊敬老人。

2. 故事环节:教师播放故事课件《重阳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3. 手势舞环节:教师教幼儿学习重阳节的手势舞,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4. 制作重阳节贺卡环节:教师向幼儿讲解制作重阳节贺卡的步骤,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贺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访老人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老年院,让幼儿亲手将制作的贺卡送给老人,探访老人,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重阳节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让幼儿对重阳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重阳节的意义,并亲手制作一张重阳节贺卡给家中的老人。

答案: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我们要尊敬老人。

我亲手制作了一张重阳节贺卡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他们节日快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重阳节的意义,也学会了尊敬老人。

但在制作贺卡环节,部分幼儿对材料的运用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10篇)重阳节中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说说重阳节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

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重阳节中班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

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课件《重阳节》2、白纸、彩纸、记号笔、油画棒、胶水、半成品材料等,供幼儿做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九月九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是谁的节日?重阳节到了,你们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有一位小朋友,他跟爷爷出去玩了,我们来听听他去了哪里。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里的小朋友跟爷爷去了哪里呢?他们一起去爬山,儿歌里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语?爷爷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称赞爷爷的?(播放儿歌欣赏)2、教师:重阳节是什么季节的,你是怎么知道的?3、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一、教学内容1.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含义。

2.学习有关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3.制作传统的重阳节饼。

二、教学目标1.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懂得尊重传统文化。

2.能够描述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活动。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简单的重阳节饼。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介绍重阳节的PPT和相关图片。

2.材料:面粉、糖、油、等食材以及制作工具。

3.资料:有关重阳节的故事、歌曲等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播放视频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重阳节这个主题,让学生对重阳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习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15分钟)通过PPT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背景和传统习俗,引导他们尊重传统文化。

3. 学习重阳节的节日活动(15分钟)播放有关重阳节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节日活动,如登高、赏菊、踏秋等传统习俗。

4. 制作重阳节饼(30分钟)老师提前准备好食材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重阳节饼,让他们动手参与其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结课总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阳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重阳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相符合,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以上为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重阳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尊老爱幼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重阳节的基本知识,能独立完成相关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重阳节相关图片、故事音频、手工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重阳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述重阳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重阳节送祝福”的活动,让幼儿为家里的老人制作贺卡,表达关爱之情。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作贺卡,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5. 随堂练习: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贺卡的制作。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来历2. 重阳节的习俗3. 尊老爱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重阳节的知识,并给家里的老人送上祝福。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小事,表达关爱之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实践活动、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重阳节的知识,培养了尊老爱幼的品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敬老院,让幼儿亲自体验关爱老人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尊老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尊老爱幼的品质。

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精华15篇)

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精华15篇)

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精华15篇)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1一、有关背景(一)主题来源: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重阳节自古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也被立为“老年人的节日”。

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在体验祖孙同乐的过程中学会关爱老人、献出爱心、珍惜生命,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从老人们身上学到能受益终身的启示,在爱的感悟下,感受人间真情。

为此,我们结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三)活动实施时间:、10、11、——、10、17(四)实施班级:中班段二、活动方案设计(一)环境创设1、更新区角内容,创设与重阳节有关的区域活动。

2、增加有关重阳节气氛的环境布置。

3、创设主题为《九九重阳敬老情》的主题墙。

(二)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重阳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重阳节的风俗。

2、和孩子一起完成调查交流表格。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重阳节活动。

(三)活动涉及领域社会:《重阳节的由来》语言:儿歌《重阳节》科学:《菊花开》艺术:手工《五彩缤纷的菊花》健康:亲子出游登高活动(四)具体活动安排1、10月11日社会《重阳节的由来》2、10月12日语言《重阳节》3、10月13日科学《菊花开》4、10月14日中班段活动:艺术《五彩缤纷的菊花》5、10月15日亲子出游登高活动中班重阳节活动方案2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为了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日而设立的。

由于白居易的生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日,故有“重九”之称,重阳节也因此而得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不仅是老年人的节日,也成为了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良好机会。

2024版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通用)

2024版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通用)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活动教案(通用 2024)
目 录
•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准备与安排 • 活动内容与流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氛围与互动设计 • 活动评价与反馈
01
活动背景与目的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 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 菊花酒等活动。
预期目标与效果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背诵儿歌,并理解其含义。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 尊重。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懂得尊敬和关心老人。
02
活动准备与安排
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
01
02
03
时间
在活动结束后尽快回收问卷,并对家 长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提高
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
01
分析活动中受到幼儿和家长欢迎的环节和元素,以便在后续活
动中加以运用。
反思活动的不足之处
02
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原因并提出
改进方案。
持续改进活动设计
03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家长反馈意见,不断完善
亲子互动游戏环节
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亲子游戏,如“登高比赛”、“菊花传递”等,让孩子们在游 戏中感受重阳节的氛围。
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游戏与重阳节习俗的联系,加深孩子们对传 统文化的理解。
制作手工菊花或贺卡等手工艺品
提供手工材料和纸张,引导孩子们制作手工菊花或贺卡等手工 艺品,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

2024年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重阳节》第一章:节日背景介绍1.1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2 活动内容:1.2.1 教师向幼儿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的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的重要日子。

1.2.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喝菊花茶、佩带茱萸等,让幼儿初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1.3 活动方式:讲解、讨论、图片展示1.4 活动准备:重阳节相关故事、图片、PPT等1.5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重阳节,了解家人的重阳节习俗。

第二章:手工活动——制作重阳节贺卡2.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通过制作贺卡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

2.2 活动内容:2.2.1 教师向幼儿讲解贺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2.2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重阳节贺卡,让幼儿在贺卡上绘制图案、写上祝福语等。

2.3 活动方式:动手制作、展示、交流2.4 活动准备: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第三章:歌唱活动——《重阳节快乐》3.1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歌唱活动感受重阳节的欢乐氛围,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2 活动内容:3.2.1 教师教唱《重阳节快乐》歌曲,让幼儿学会歌曲并能够跟着音乐唱出来。

3.2.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歌唱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重阳节的欢乐氛围。

3.3 活动方式:教唱、表演、互动3.4 活动准备:《重阳节快乐》歌曲音频、PPT等3.5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唱这首歌,分享重阳节的快乐。

第四章:故事分享——重阳节传说故事4.1 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重阳节的重要意义,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4.2 活动内容:4.2.1 教师分享重阳节的相关传说故事,如《重阳节起源的故事》、《佩茱萸的故事》等。

4.2.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重要意义。

4.3 活动方式:故事分享、讨论、互动4.4 活动准备:重阳节相关故事、PPT等4.5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重阳节的故事,增进家人对重阳节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四章“重阳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重阳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学习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学会关爱长辈。

3. 通过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尊老敬老的美德。

教学重点: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阳节故事课件、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游戏道具。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1)手工制作:教幼儿用彩纸制作重阳节饰品,如菊花、茱萸等。

(2)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登高望远”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重阳节场景。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起源:农历九月初九习俗:登高、赏菊、佩茱萸、敬老意义:尊老敬老,传承美德2. 手工制作:重阳节饰品3. 互动游戏:登高望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重阳节场景。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和想象力为主。

2. 家庭作业: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并给长辈一个拥抱,表达关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讲解知识、实践活动、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培养尊老敬老的美德。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同时,可通过举办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拓展延伸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涉及重阳节的章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重阳节的由来、习俗、民间故事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亲情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重阳节的习俗及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的传达。

教学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重阳节相关道具。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对重阳节的兴趣。

2. 讲解:使用PPT展示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重阳节习俗体验活动,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

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尊敬老人、帮助小朋友的经历,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来历2.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佩茱萸3. 尊老爱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小事,表达对他们的关爱。

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人,尤其是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同时,组织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重阳节的习俗及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的传达。

2.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重阳节习俗体验活动。

4. 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一、教学难点的传达1. 重阳节习俗: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阳节习俗,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全面感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重阳节》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重阳节》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重阳节》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 学习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2. 相关的词语和句子3. 儿歌《重阳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会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 难点:儿歌《重阳节》的演唱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PPT等教学资源2. 儿歌《重阳节》的音乐文件3. 重阳节的相关物品(如茱萸、重阳糕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认识重阳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重要性。

3. 互动:提问幼儿关于重阳节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增强课堂互动性。

4. 学习词语和句子:通过PPT展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让幼儿跟读、模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学唱儿歌:播放儿歌《重阳节》,引导幼儿学唱,感受节日的氛围。

6.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重阳节的相关物品,如茱萸挂饰、重阳糕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7.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重阳节的知识,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重阳节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如词语的掌握和句子的运用。

3.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在制作物品时的合作态度。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重阳节相关的手工制品,如重阳节卡片或故事书。

2. 举办重阳节主题活动,如重阳节诗歌朗诵会或重阳节知识问答比赛,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特别是他们对重阳节知识分享的情况。

2. 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努力。

《重阳节》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

《重阳节》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

《重阳节》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四章《重阳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学习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以及重阳节的诗词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重阳节习俗的认知。

3. 通过诗词欣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以及诗词欣赏。

重点: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卡片、诗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5分钟):借助挂图和卡片,讲解重阳节的来历和寓意。

3. 学习重阳节习俗(5分钟):以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模仿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

4. 诗词欣赏(5分钟):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引导幼儿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重阳节习俗的画。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2.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赏菊、佩茱萸3. 重阳节诗词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重阳节习俗的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一幅重阳节习俗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重阳节的活动,如登高、赏菊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诗词欣赏部分;2. 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的创作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家长参与。

一、诗词欣赏部分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诗词,内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2. 通过录音播放,让幼儿感受诗词的韵律美;3. 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引导幼儿理解诗词的意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4. 配合诗词内容,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增强幼儿的直观感受。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2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2篇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精选2篇(一)主题:重阳节时间:一节课〔约40分钟〕目的:通过幼儿参与活动,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和意义。

准备工作:1. 图画或图片展示重阳节的风俗和活动,如登高、插茱萸、佩戴花环等。

2. 准备茱萸、鲜花、彩纸等材料。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和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相关知识,让幼儿理解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 讲解重阳节〔10分钟〕a. 通过展示图片或图画,向幼儿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如登高、插茱萸、佩戴花环等。

b.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解释重阳节的意义,如感恩、祝福长寿等。

3. 制作花环〔15分钟〕a. 发放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地制作花环。

b. 辅导幼儿如何将花朵和彩纸固定在花环上,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环。

4. 插茱萸〔10分钟〕a. 给每个幼儿一个茱萸,向他们介绍茱萸的意义。

b. 引导幼儿将茱萸插在自己的衣服上,或放在口袋里。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花环和佩戴茱萸的方式,鼓励他们用口头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重阳节的理解和祝福。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人一起做一个重阳节的手工制品,例如花环、彩纸花等。

2. 观看相关动画片或视频,进一步加深对重阳节的理解。

3.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或学校里举行的重阳节庆贺活动,与其他幼儿互动交流,感受节日气氛。

考前须知:1.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理解才能适度调整内容和难度。

2. 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保证幼儿的平安,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要进展适当的指导和监管。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精选2篇(二)课程名称:幼儿园小班传染病教案目的年龄组:3-4岁幼儿教学目的:1. 理解常见的传染病,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2. 学会正确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如勤洗手、防止离家出游等;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随意触摸别人等;4. 认识并尊重生病的朋友,帮助他们恢复安康。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感受重阳节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知道重阳节的日期、由来和习俗,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2. 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关爱长辈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 提高孩子们的表达、合作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重点:重阳节的由来、日期和尊敬老人的品质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重阳节相关故事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重阳节的习俗,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重阳节的由来、日期、习俗和文化意义,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孩子们进行重阳节主题活动,如制作重阳糕、登高、赏菊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重阳节的相关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尊敬老人、关爱长辈的品质。

5.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动手制作重阳节主题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日期、由来、习俗、文化意义。

2. 尊敬老人、关爱长辈。

3. 制作重阳糕、登高、赏菊等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并帮助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重阳节”为主题,画一幅画。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重阳节知识方面的兴趣和困难,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深入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参加重阳节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案重阳节
今天小编为幼儿园中班准备了一份重阳节教案《小花帽》,以下是教案的设计思路和活动内容,希望以下内容能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那么就跟随小编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小花帽》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

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

(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
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

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

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

"(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

"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

)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一、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

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