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化解释。一
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对经济稳定的影响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金融机构和政府对于风险和稳定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其中,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成为了当前热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和挑战。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减少债务和负债比例,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
此举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杠杆比例来保护金融市场和经济系统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稳定性。
首先,去杠杆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降低了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借贷和杠杆操作,会导致金融风险在系统中的传染和扩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通过减少杠杆比例和债务,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在系统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这将有助于稳定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体。
其次,去杠杆化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健康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
去杠杆化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提高其经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去杠杆化还能够增加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这将有利于金融机构规范运作,避免金融市场中出现恶性竞争和金融乱象,进而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体。
然而,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杠杆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去杠杆化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杠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和资产配置,但过度去杠杆化可能会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一些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紧张和财务困境。
这将对经济体的融资环境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其次,去杠杆化的过程可能会增加一些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大。
金融机构通过主动去杠杆化,会导致一些资产的低估价值,从而引发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产生投资者恐慌。
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市场的震荡和高波动性,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另外,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还面临监管困境。
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往往受到监管政策的制约,而严格的去杠杆化政策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过度收缩和融资渠道的中断。
金融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篇一:解析“去杠杆”解析“去杠杆”“去杠杆”是以短期阵痛谋求长远健康发展,注定要面对种种挑战和考验,但也是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去杠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以既主动、又稳妥为要义的。
具体来说,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中改善债务结构,以行政力量与市场手段并举、以可控方式和可控节奏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杆问题。
总之,“去杠杆”是以短期阵痛谋求长远健康发展,注定要面对种种挑战和考验,但也是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近来,“去杠杆”一词在经济界大热。
从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与专家探讨“去杠杆”的方法论,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判断中国当前已进入“去杠杆”阶段,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与“去产能”“去库存”一起列入明年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去杠杆”的进程。
经济意义上的“杠杆”,通俗理解为“四两拨千斤”,即通过借债,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
个人融资融券、企业向银行借贷、政府发行地方债等,都是加杠杆的行为。
适度加杠杆当然有利于盈利,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速过快,还债的压力就会反过来拖累发展。
杠杆化还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经济向好时能带来更多收益,经济向下时则蒙受更多损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对发达国家过度杠杆化的当头棒喝,也使每一个经济体从多年依靠杠杆发展经济的陶醉中清醒过来,私人缩减消费信贷、政府削减公共开支、金融机构收敛衍生工具,开始了艰难的“去杠杆”进程,至今还没有结束。
眼下,我国债务杠杆主要表现为,一是总体负债率不高,但是企业债高企,且增速惊人;二是政府债务总体不高,但是地方债相对较高,在财政收入不振的情况下,巨大的总量和高昂的成本将令地方政府难以承受。
这种债务增长趋势给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继续攀升,下一步很可能引发局部性、地方性甚至系统性、全国性金融风险,必须主动防范、未雨绸缪,把防控关口前移。
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杠杆”,对此已达成高度共识,关键是方法选择。
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在经济领域,去杠杆化是指减少或清理信用杠杆(负债)的过程,旨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增长。
去杠杆化是一种调整经济结构的手段,通常包括限制信贷扩张、降低债务比率和改进金融监管等措施。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保护金融体系的健康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去杠杆化的背景去杠杆化通常出现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当信用泡沫和债务累积影响经济稳定性时。
信用泡沫指过度扩张的信贷活动导致债务增加迅速,形成虚高的资产价格,并带来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此时,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金融系统也面临着系统性风险。
去杠杆化的目标去杠杆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通过限制过度信贷扩张,减少债务比率,降低金融风险,去杠杆化可以恢复经济的健康状况,防止金融危机发生。
此外,持续推行去杠杆化政策还可以加强监管体系,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去杠杆化的措施实施去杠杆化政策通常涉及多个层面的措施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去杠杆化措施:1. 信贷和货币政策调整:通过加强审慎监管,实施更为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调整信贷供给和需求,限制过度信贷扩张,防止形成新的信用泡沫。
2. 债务重组和清理:促使经济主体对于不可支付的债务进行重组或清理,以降低债务比率。
这可能包括通过债务重组、破产程序或其他法律手段来减少债务负担。
3. 财政政策调整: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手段,包括减少赤字和债务、控制开支、增加税收等,以降低公共债务,促进去杠杆化进程。
4. 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引入更严格的风险管理要求、监控系统性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等,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去杠杆化的影响去杠杆化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去杠杆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在经济主体减少债务时,消费和投资可能受到抑制,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去杠杆化可能导致部分经济主体面临违约风险。
对我国“去杠杆化”趋势的分析
近年来 ,欧美发达 国家金融系统开始 了广泛 的去杠 杆化进程 。事 实 上 ,全球经济复苏是在各 国政策刺激推动下 的复苏 ,然 而金融体 系尚未 完全修复 ,去杠杆化进程仍远未结束 。 发达 国家政府试 图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 向金额 、居 民与企业部 门 提供刺激来减轻财富缩水 的冲击 ,进而控制去杠杆化 的速度 ,私人部 门 的资产负债因此转移 到政府部 门。根据 统计数 据 ,截止 2 0 1 2年 ,全 球 主要经济体 已经背负上 了高达 7 .6 万亿美元的沉重债务 ,其 中 G 7国家 今年到期 的主权债务及其 巨大 的融资缺 口成为全球经济最 大的不稳定 因 素。现阶段 ,西方发达 国家 的去杠杆化进程 已经逐渐进入 政府部 门的去 杠杆化阶段 ,而政府 “ 去杠杆化” 仍然步履艰难。
少 。出 口的下滑可能引发此类 国家 的产能过剩 、制造业 投资疲软 、制 造 业工人失业等连锁反应 。 2 .2 .2从 金 融 角度 分 析 从金融角度来看 ,主要体现在外汇风险等方面 。在 中美贸易 的资本 循 环中 ,我 国积 累了超过 2万亿美元 的外汇储备 ,并且将其 中超过 8 0 % 的份额用于购买美 国国债 ,实 际上将大量贸易顺差重新投 资于美 国消费 市场。美元的贬值 、美 国企业对我 国投资 的撤 出等都将影 响我 国经济 的 稳定发展状态 。 3 .我国去杠杆化 问题分析 3 . 1我 国杠 杆 过 大 问题 2 0 1 3年 6月 3 0日。银行 间隔夜 回购利率最 高达 到史无前例 的3 0 %, 面是流动性格局 的突变 ,银行 间利 率罕见 大幅飙 升并达 到历史高 位 , 另一面却是货币 当局和管理层意志坚定 ,坚持货币不放 松。在央行 出手 救世的期望破灭之后 ,领悟到高层正计划从根本上收缩货 币供应 的金 融 机构 。不得不在资产配置策略上挥泪斩马谡 :一方面不计 成本筹措应 急 资金 ,另一方面则开始大举抛售债券 ,回笼现金 以满足 备付需求 。资 金 紧缩预期并没有 因为 6 月末 的临近而消散 ,市场开始相信 这次监管 当局 的决心 。 虽然我 国监管 当局在 2 0 1 0年 就开始对银 行资产 负债 的急剧 膨胀 有 足够的警醒 ,并 出台了一系列 针对性 的监管政 策 ,但 是 , “ 上 有政 策 , 下有对策 。 ” 金融机 构 已经找 到 了规避 监管 的方 法—— 表外 化。这 样 , 使 得即使银监会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但 商业银行 实
去杠杆化
一、xx各行业杠杆率1.总杠杆率(总杠杆率=总负债/GDP)2.银行业杠杆率(银行业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二、xx在加杠杆化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中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杠杆利用不足,无论从当前中国政府的负债水平来看,还是金融机构的杠杆化程度以及中国居民的负债率,我们在加杠杆化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空间,唯一需要的是用合适的手段把这一系列的杠杆效应撬动起来,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需求,来消化外部经济去杠杆化造成的过剩产能。
同时,加杠杆化的过程也能推进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结构调整,从而为中国在下一轮经济周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的加杠杆化究竟有多大空间呢?首先是可以提高政府的杠杆率,目前中国政府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只有16.8%,几乎是世界最低水平。
日本政府的负债率高达167.6%,与中国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和巴西这一比率则分别达到48.8%和37.8%。
如果将中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提高到40%,则政府可以融到7.2万亿元的资金,因此从赤字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仍有相当的作为空间,但政府增加的投入应该主要用在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意在刺激消费,最终形成消费与税收增加的良性循环。
因此是税收导向型的杠杆化,而非目前的GDP导向型。
其次,提高金融机构的杠杆率。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1969)曾指出,“英国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技术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真正引发工业革命的是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通过向需要资本的大型项目融资,金融发展使这些技术得以实现并贡献于经济增长”。
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的严重缩水严重削弱了企业通过担保进行融资的能力,从而对大量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很多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甚至濒于破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金融危机深重的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率不升反降,到2008年12月末,中国商业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率已经降到2.45%的历史最低水平,说明中国的银行系统相当健康。
经济上说的去杠杆是何意,有何作用?
经济上说的去杠杆是何意,有何作用?“杠杆”的真正被大家所熟知,应该追溯到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他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指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讲的就是杠杆。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杠杆也逐渐被运用到金融各细分产业中,现在的金融体系没了“杠杆”可谓是寸步难行。
而所谓的“去杠杆”指的就是去除金融市场的各种“杠杆”,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借贷杠杆等等。
那么,杠杆对于我们的金融行业甚至是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呢?初高中学过“杠杆原理”的想必都知道,杠杆原理讲的就是用较少的力量撬动较重的东西。
同样的,运用到金融市场的杠杆也是这个道理,用很少的自有资金撬动巨大的使用资金。
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的住房贷款。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我们买房是没办法一次性拿出百十万甚至是上千万的自有资金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信用、物品、公积金等进行抵押式贷款,这个时候你就已经在无形中撬动了住房贷款的这根杠杆,如果说你手中有10万元,而你所购房子的房价总额是100万元,这个时候你需要向银行贷款90万元,这90万元的借贷基金就是被撬动的“较重的东西”,而你的公积金、已有房产物品、信用等就是“较少的力”,假如在这个过程中你用了9万的公积金,那也就意味着你用9万块钱翘起了90万的资金,杠杆率就是10倍。
一般合理的杠杆率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金融市场也能得到更多的资金进行高效的运转,整体经济可以用较少的货币维持较快的发展,整体而言是不错的。
但是,凡是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
在经济复苏期,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且防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工商企业等都会增加杠杆的使用,并且加大杠杆率。
比如说一家公司总估值100个亿,如果放在经济繁荣期,公司能贷款100个亿,资产负债比为1,财务杠杆也为1,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会给银行造成较大的次贷/坏账负担,而在特殊时期,比如说是复苏初期,国家为刺激发展,原本价值100个亿的公司,贷款的时候就可能能贷到200个亿,这个时候财务杠杆就是2,也就是说杠杆率放大了,而一旦公司出现经营不善,破产倒闭,银行就会产生不低于100个亿的损失,这样一来就会加重银行的坏账风险、次贷危机,从而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去杠杆”的意义及措施
observed 观察 理论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去杠杆”的 意义及措施
文 | 高 博
“去杠杆”就是降低企业杠杆率,通俗地说就是降低企业负 债率,使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尽量轻装上阵。2015年底,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作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然 而,加杠杆易去杠杆难,更何况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是可以统筹稳增长和去杠杆的。比如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 构、发展股权融资包括债转股等等,都是在去杠杆的同时起到降 成本、稳增长的作用。去杠杆是一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先稳 后降。我们强调有序开展和统筹协调,而不是要求一蹴而就。
“去杠杆”的概念和意义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 “去杠杆”的措施
简单来说,“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杠杆率过高,既降低了其“去产 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 能”、“去库存”、“补短板”的能力,又增加了金融风险,因 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当资 此,企业应当加快“去杠杆”的进程。企业“去杠杆”的关键是 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 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 从而降低杠杆。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实现“去杠杆”呢? 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 1.有效运用政府奖补支持。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 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 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 额收益,而资本价格一旦下跌,亏损 《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 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 困发展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要设 摘要: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杠杆率过高,既降 导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高 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 低了其“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的 “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 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 能力,又增加了金融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加快 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 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处置“僵 “去杠杆”的进程。企业“去杠杆”的关键是提 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 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企业可以 高实体经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 用政府奖补支持资金来充实自己的营 来偿还债务,从而降低杠杆。 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 运资金,以减少对外借款。 关键词: 企业 去杠杆 企业债务 过剩产能 地产的下跌。 2.发展创新金融工具。由于当 股权融资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 前我国债券市场利率较低,通过发债 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 直接融资,企业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 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 本,同时改变对银行贷款等间接融 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 资的高依赖,减少利息负担,为降低杠杆赢得时间,为转型创造 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 更好环境。企业可以考虑发行的创新金融工具包括优先股、永续 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 债、长期收益债、可转换债券、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资产证 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券化等。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 3.处置资产偿还债务。由于企业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化 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 解产能和库存以及转型创新等方式来快速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和 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 偿债能力,所以,企业就面临着需要处置部分资产以换取现金流 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来偿还债务。如处置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或出售 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或减持其他的金融资产投资等。 4.提高股权融资的比例。大力发展股权融资,提高股权融资 理性认识企业“去杠杆” 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同时,发改委、央行等多 当前,针对企业“去杠杆”问题,要去理性的思考和认知。 部委也曾多次下发政策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 不能简单地理解去杠杆就会引起经济收缩,去杠杆的措施要科 鼓励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创新产品和投资方式,参与企业并购重 学、要适当,要平衡好稳增长和去杠杆的关系。要认识到,去杠 组,拓展并购资金来源。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 杆不是简单降低所有企业的杠杆率。对高杠杆、财务成本过高的 样。例如,吸收风险资本、吸收私募股权基金、主板上市融资、 企业当然必须要降低杠杆率。但对低杠杆、高成长性的企业可以 配股或增发、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新三板挂牌融资、 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杠杆。去杠杆的措施是综合性的,很多措施都 发行优先股、在区21期-内文11.14.indd 20
中国的去杠杆化进程
中国的去杠杆化进程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渐渐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方面是国内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另一方面是国际环境日益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决定进行去杠杆化,以实现经济平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去杠杆化的定义、原因、实施方式、效果等方面对中国去杠杆化进程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去杠杆化?去杠杆化是指降低债务杠杆比率,即减少负债量,增加资本量的过程。
负债杠杆是指借入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本杠杆是指股东投入的本金占资产总额的比率。
去杠杆化是减少负债杠杆的过程。
在采取任何去杠杆化行动之前,企业/政府应该意识到其债权和债务的各种风险因素。
二、为什么要进行去杠杆化?1.防范金融风险。
过高的杠杆率很容易导致企业或机构无力偿还债务,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杠杆率过高是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根源。
2015年底,央企杠杆率为69.9%,2017年底下降至65.7%。
2.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杠杆率过高往往伴随着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会增加。
去杠杆化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提高经济的承受能力。
3.强化监管。
过高的杠杆率也往往意味着风险增加,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和机构的监管,规范其融资行为。
三、去杠杆化实施方式1.减少债务融资。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领域PPP和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领域的直接投资,减少依靠债务融资。
2.加大市场化债转股。
这是通过债券市场介入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等领域的资产重组,改变融资结构的一种方式。
2017年12月,人民币市场化债务重组积极实践情况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召开市场化债务重组咨询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市场化债务重组等方式处理违约债务。
3.企业重组和破产清算。
通过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优化经营结构等方式,实现企业重组,减少企业债务。
四、去杠杆化取得的成效1.企业债务方面,到2017年底,央企集团杠杆率下降至65.7%,而非金融企业整体杠杆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237.3%。
2.金融方面,我国金融去杠杆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杠杆收购是指一个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运用财务杠杆,主要通过借款筹集资金进行收购的一种资本运营活动。
区别杠杆收购与一般收购的区别在于,一般收购中的负债主要由收购方的资金或其他资产偿还,而杠杆收购中引起的负债主要依靠被收购企业今后内部产生的经营效益、结合有选择的出售一些原有资产进行偿还,投资者的资金只在其中占很小的部分。
通常为10%—30%左右。
杠杆收购于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随后风行于北美和西欧。
最初杠杆收购交易只在规模较小的公司中进行,但80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保险公司、风险资本金等各种金融机构的介入,带动了杠杆收购的发展,又由于杠杆收购交易能使股票持有者和贷款机构获得厚利,还有可能使公司管理人员成为公司的所有者,因而发展很快。
特点杠杆收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收购者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自有资金便可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用以收购目标企业。
(2)收购者可以通过杠杆收购取得纳税利益;资本的利息支出可在税前扣除,对于猎物企业,被购进前若有亏损,可递延冲抵收购后的盈利,从而减低应纳所得额基数。
(3)高比例的负债给经营者、投资者以鞭策,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要恰当地运用杠杆收购,必须在结合本公司情况对目标公司产业环境、盈利能力,资产构成及利用等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科学选择策略方式,合理控制筹资风险,从而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
策略作为杠杆收购的具体运用,有八种可供选择的策略方式。
第一,背债控股。
即收购方与银行商定独家偿还猎物企业的长期债务,作为自己的实际投资,其中一部分银行贷款作为收购方的资本划到猎物方的股本之中并足以达到控股地位。
第二,连续抵押。
购并交易时不用收购方的经营资本,而是以收购方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争取相当数量的贷款,等购并成功后,再以猎物企业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收购新的企业贷款,如此连续抵押下去。
第三,合资加兼并。
如果收购企业势单力薄,可依靠自己的经营优势和信誉,先与别家合资形成较大资本,然后再去兼并比自己大的企业。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化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杠杆化①所谓杠杆,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
经济意义上的“杠杆”。
可以通俗理解为“四两拨千斤”,即通过借债,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放大投资结果。
在古希腊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
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
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在经济学里,杠杆是一种金融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即涵盖所有“以小搏大”的经济行为,但核心还是借贷。
宏观经济中的杠杆利用的是资金流动倍数产生作用。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 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由此可见,杠杆越大,风险也越大,当然利润也越大。
高杠杆对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短期内能把股指和股价急速炒上去,也能让股指和股价暴跌。
讲一个例子:甲用一张6万的信用卡和银行说要买100W的车,需要提额,银行为了能赚钱,本身他卡用的好,就给提额了,他于是去正规的银行买车,刷卡30W付了首付,买了一辆100W的宝马车,然后用这个宝马车办了14家银行的信用卡,有3家下来是50W,11家下来是30W,一共总额度是480W;然后他去问了当地农行说怎么样可以拿到他的大额授信贷款,银行和他说去当地买一个山,于是他去谈了,花了300W买回来了,农行给了2400W的授信贷款,政府给了230W政府补贴还有1000多万的国家补贴,用一个6W信用卡撬动了将近4000w的资金池。
关于去杠杆化的深入理解
关于去杠杆化的深入理解去杆杠化过程会降低负债/收入比率。
当债务负担过大时,去杆杠就会发生。
去杆杠化有卓有成效的,也有惨淡收场的。
有些去杠杆化不但没改善现状,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当去杠杆无法降低负债/收入比率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剧变,有时甚至引发战争),另一些则成功扭转局面(因为有序地采取了相应步骤,经济恢复到健康的生产-消费平衡状态)。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我们将通过回顾过去多次去杆杠化过程以及其最后达到的不同效果,来了解去杆杠化的运作机制。
您将会看到有成效的去杠杆化过程是均衡的,而效果糟糕的则是失衡的。
不同的去杠杆化过程之所以会取得不同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政策措施执行的幅度大小及进度快慢1)债务减免,2)支出紧缩,3)财富从富人手中移转给穷人4)债务货币化。
好的去杠杆化能成功地平衡这些因素,而糟糕的去杠杆化则无法平衡,我们将会在下文中阐述两者的差别。
在阐述两者差别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典型的去杠杆化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典型的去杠杆化过程基本上每届政府只会经历一次去杠杆化过程,在此之前政策制定者从未曾有机会亲历研究,所以通常去杠杆化的效果都比较糟糕。
就像瞎子在热火炉上烹饪一样,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和痛苦的失败中积累经验,逐步纠正方向。
虽然每届政府最终都能渡过去杠杆化的过程,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的各种失败。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次去杠杆化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经济其实就像机器一样简单运行,如果能了解历史上诸多去杠杆化过程如何运作以及最终有何效果,就能避免很多的无谓痛苦。
这也是写这篇报告的主要目的。
如之前所述,去杠杆化之所以会取得不同成效,主要是由于以下政策措施执行的力度和进度差别所造成的:1)债务减免,2)支出紧缩,3)财富从富人手中移转给穷人,4)债务货币化。
以上每个措施都能降低负债/收入比率,但它们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有不同。
债务减免(即违约和重组)和紧缩政策使经济进入通缩和萧条期,而债务货币化则是刺激性政策,促使经济进入通胀期。
金融硕士考研基础知识:金融热词15
金融硕士考研基础知识:金融热词
编辑:凯程静静学姐
什么是存贷比?
所谓存贷比,顾名思义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
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盈利能力就较差。
但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
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
“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所谓杠杆,从狭义上讲,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便从国外一直流行到国内。
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5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第九章金融危机与次贷风波1.名词解释债务紧缩:物价水平意料外大幅下跌,加剧债务负担的过程。
去杠杆化:贷款损失导致银行净值减少,被迫收缩贷款。
新兴市场经济体:处于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刚刚开放了与国际市场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
抵押支持证券: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标准化证券。
发起分销模式:一种商业模式,由分散的个体发起抵押贷款之后,抵押贷款作为证券的标的资产被分销给投资者。
次级抵押贷款:想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发放的抵押贷款。
孪生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2.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出现大动荡,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逆向选择使得金融市场无法将资金从储蓄者融通给具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居民和企业时,金融危机就发生了,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
3.对贷款投资和经济活动的影响1)资产市场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股市下跌,物价意外下跌,本币意外贬值,资产减值。
2)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资本大幅收缩,贷款减少,放慢经济活动。
3)银行业危机:资负表恶化诱发破产,传染发生银行业恐慌,贷款供给减少,利率升高。
4)不确定性增加:由上述原因导致,引发逆向选择,投资收缩,经济萎靡。
5)利率上升:贷款成本上升,逆向选择;现金流量减少,加剧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经济收缩。
6)政府财政失衡:违约风险增加,强迫机构购买导致资产负债恶化,贷款收缩;投资者抽离资金,本币贬值,外汇危机。
4.以往美国金融危机的过程阶段一:金融创新的不当管理,产生信用繁荣,引起过度冒险,引发去杠杆化。
即导致贷款损失增加,净值减少,银行被迫收缩贷款。
同时资产价格泡沫积聚和崩溃,利率上升,不确定性增加。
结果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经济活动下滑。
阶段二:银行业恐慌导致银行数目减少,导致信息损失,恶化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
若能通过破产进程区分出健康公司,缓解不确定性,危机得以治理。
阶段三:若经济倒退引起价格急速下降,复苏进程将会受到阻碍,引起债务萎缩。
杠杆操作与去杠杆化
杠杆操作与去杠杆化杠杆操作与去杠杆化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危机的成因、后果、影响以及教训,这其中“去杠杆化”是一个非常热门时髦的词语。
从克鲁格曼到普通经济工作者,都在谈论去杠杆化(Deleveraging)。
但是,细看下来,众说纷纭,杠杆操作(Leverage)到底指的是什么?去杠杆化应该怎样“去”?它的后果又将怎样?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关于力学的基本理论,通过确定支点,明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来计算用较小的动力来撬动几倍于其的阻力。
将此原理引入金融理论,使得金融运行有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作用,提高了货币的流动性。
尤其是利用财务杠杆使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水平日益提高,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
一、杠杆率与杠杆功能杠杆率是一个财务指标,它衡量的是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
有人将杠杆率定义为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
;有人定义为负债与资本的比率,还有更通俗的说法是将杠杆率定义为资产与资本金的比例,即用借来的钱形成资产,增加盈利能力和购买力,以较小的资本控制着庞大的资产规模。
比如用一元钱资本来经营10元钱的资产,那么就是十倍的杠杆率。
比较贴切的定义是,总财务杠杆=总资产/股东权益;净财务杠杆=(总资产-低风险资产)/有形股东权益。
美国投资银行的杠杆率普遍比较高,据统计,美国投资银行平均的总财务杠杆超过20倍,而净财务杠杆达到15倍左右。
几个大的投行杠杆率更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为33倍;贝尔斯登的总杠杆率、净杠杆率分别为30倍和16倍。
高杠杆虽然提高了资本回报率,却也对风险的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金融机构低估了风险,导致拨备不足,很容易使单一业务的风险在20倍、甚至30倍的杠杆作用下,放大至整个集团,甚至传给整个市场。
比如,次贷危机中的CDS产品就将风险传给了AIG的保险集团。
从雷曼兄弟公司的教训中,可以看到华尔街投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千方百计提高财务杠杆、盲目追求最大利益的商业冲动。
去杠杆的主要措施
去杠杆的主要措施一、背景介绍杠杆是指通过借入资金来进行投资或经营活动的一种财务策略。
在金融领域,杠杆通常指借入资金进行投资,以期望通过杠杆效应实现更高的回报率。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过度的杠杆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去杠杆化。
二、为什么需要去杠杆化过度的杠杆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
此外,高杠杆比率也会增加个体机构的风险,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市场风险暴露,可能导致机构的破产。
因此,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去杠杆化成为当务之急。
三、去杠杆的主要措施1.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是去杠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杠杆比率的监管,对过度杠杆化的机构进行干预和规范。
此外,监管机构还可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2. 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推动去杠杆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增加金融机构的核心资本要求,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低机构的风险敞口。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附加资本要求,对高风险业务进行约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传导。
3. 限制非标资产非标资产是指不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的金融资产,风险较高且难以估值。
限制金融机构投资非标资产,可以有效减少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低机构的风险敞口。
此外,还可以建立非标资产投资的监管标准和风险管控机制,规范非标资产的运作和交易行为。
4.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有助于市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全面了解机构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敞口。
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提高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从而降低机构的杠杆比率。
5. 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债转股是指将债权转换为股权的过程。
通过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轻企业的偿债压力,缓解企业的杠杆化问题。
同时,债转股还可以通过股权分散,降低金融风险的传导,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56. 经济危机中的“去杠杆化”是什么?
56. 经济危机中的“去杠杆化”是什么?56、经济危机中的“去杠杆化”是什么?在经济的波澜起伏中,“经济危机”这个词常常让人心惊胆战。
而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诸多策略和概念中,“去杠杆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术语。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危机中的“去杠杆化”呢?简单来说,“去杠杆化”就是降低债务水平,减少对借贷的依赖。
想象一下,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经济体,就像一个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在前行。
债务过多,就如同身上的担子过重,走起来不仅艰难,还随时可能被压垮。
而“去杠杆化”就是要减轻这个包袱,让前行的步伐更轻松、更稳健。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往往充满乐观情绪,企业和个人都倾向于大量借贷来扩大生产、投资或者消费。
比如,企业会借更多的钱来开设新的工厂、购买新的设备,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利润;个人可能会借大笔钱来购买房产、汽车等大额消费品。
这在当时看起来是合理的,因为经济形势好,收入增长预期高,似乎还款不是问题。
然而,当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问题就来了。
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滑,个人的收入也可能受到影响。
但债务却依然存在,而且需要按时偿还本息。
这时,原本被忽视的高额债务就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个人破产。
经济危机中的“去杠杆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减少债务规模。
这可能意味着企业要出售资产来偿还债务,或者与债权人协商重组债务,降低债务总额。
另一方面是降低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简单理解就是债务与资产或权益的比例。
通过增加自有资金,或者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来降低杠杆比率,使债务风险得到控制。
“去杠杆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出售资产可能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产价值和信用评级。
而且,大规模的资产出售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影响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的稳定。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由于大量的债务违约和资产减值,可能面临资金紧张和流动性危机。
这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收紧信贷,使得企业和个人更难获得贷款,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去“去杠杆化”?--金融危机下的现象
简单来说,“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
目录
1概述
2阶段
3影响
4对策
1
概述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
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本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
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
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
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
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
2阶段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风险名词就是“债务”,就本质而言,债务其实就是对信用的一种过度透支,滥用信用就会造成债务风险,并最终导致债务危机。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看,经济周期波动往往体现为经济体系杠杆率的调整过程。
往往
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去杠杆化过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经济回升和公共部门去杠杆化。
在早期衰退阶段,私人部门债务比率攀升至高点,公共部门负债开始出现上升趋势。
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1-2年时间;在第二阶段,即私人部门去杠杆化阶段。
私人部门现金流增加,经济回暖,但由于推行财政刺激政策,公共部门负债率达到阶段高点。
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大概为3-4年时间;在第三阶段,公共部门去杠杆化阶段。
尽管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反弹,全社会负债率再次上升,公共部门不得不开始漫长的去杠杆化进程。
这个阶段大约持续10年左右。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
如果进入第三阶段则意味着廉价资本时代即将远去,投资者和借贷者将面临借贷成本上升的窘境。
在未来的几年内,信用紧缩、财政紧缩和消费紧缩三个层面的叠加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1]
各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每一个“去杠杆化”的阶段上,中国经济所受的冲击不同。
首先,“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对中国影响很小。
由于实行资本账户的管制,中国绝大多数的对外金融投资都是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投资的形式进行。
这类投资一向稳健保守,基本不会涉足高度杠杆化的金融产品,即使有所损失,也不能与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损失相提并论。
其次,“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和“投资者的去杠杆化”对中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同时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和在金融中介中所起得作用都很小;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中国经济不依赖外部资金。
这样,当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去杠杆化时,一般不会对中国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
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经济目前受到的最严重的影响表现在,国际商业银行在缩减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过程中,贸易信贷也受到了波及。
从近期看,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负面影响来自于美欧“消费者的去杠杆化”。
中国的出口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引起国内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疲软、制造业工人失业等连锁问题。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来自“去全球化”。
既然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全球化”也将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因为,它将从根本上颠覆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迫使中国不得不依赖消费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然而,国际经验和学术研究表明,当一个经济体的增长主要推动力来自内在消费时,这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速度,将会出现显著的结构性放缓。
[2]
3影响
“去杠杆化”会导致什么
那么去杠杆化将如何影响当前的资本品和资本市场呢?
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