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
• 第一节 风沙流 • 第二节 风蚀地貌 • 第三节 风积地貌
•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 第五节 黄土地貌
第一节
风沙流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一、风沙流 —— 沙粒的群体运动
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
它是一种气-固两相流。运动的沙粒是从气流中 获取运动的动量,因此,沙粒只有在一定的风力条件 下才开始移动。沙粒开始移动的临界风速称起动风速, 一切超过起动风速的风称起沙风。
加深扩大而成。
石窝,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直径约20cm,
深10~15cm,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
石窝和风蚀壁龛1
新疆西北的博尔塔拉州
第二节 风蚀地貌
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风蚀蘑菇:在水平节理或裂隙上的孤立突起
的岩石,尤其是上硬下软的水平岩层,经长期的风
蚀作用,形成顶部大、基部小的蘑菇状岩石。
风蚀柱:在垂直节理或裂隙上发育的岩石,
一种观点认为,是在两种风向呈锐角斜交
的情况下,由新月沙丘的一翼向前延伸所形成。
另一种观点认为纵向沙丘的形成,主要是
与大气边界层的纵向螺旋状卷轴涡流作用有关。
沙垄1
沙垄2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月形 沙垄
非洲纳米比亚
(三)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是在多风向,且在风力相差不大的情 况下发育起来的一种沙丘,因其形态与埃及尼罗河畔 的金字塔相似而得名。
三、风沙流的结构特征及输沙率
(一)风沙流的结构特征
气流中搬运的沙粒,在搬运层内的随高度的分布, 称为风沙流的结构。 风沙流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并且颗粒 大小随高度升高而变小。
认识风沙运动的这一性质,对防沙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设计用于防风固沙的沙障就不需要很高的尺寸,一般只 要露出沙面20-30cm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
•
地表的松散沙粒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在 紊动气流的作用下被吹扬。
近地表的风,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影 响而减速,一般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含水率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不同含水率下沙粒的起动风速(m/s) 粒径(mm) 干燥状态 1 2.0-1.0 9.0 10.8 含水率(%) 2 12.0 3 — 4 —
新月形 不对称的斜坡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盾形沙堆: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时,沙粒 就从气流中沉积下来形成一种较小的盾形沙堆。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雏形新月形沙丘:盾形沙堆形成后,贴地层气流 在沙堆的背风坡会发生分离,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 速度减弱,沙粒过丘顶后在背风坡沉积下来,并逐渐堆 积增高,当坡度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形 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
高度一般在10~30m 左右,长度可达数百米, 甚至1km以上。 沙源充足,新月形沙 丘和沙丘链在不断增高和 扩大,在其上逐渐发育次 生沙丘,形成复合新月形 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 是一种巨型的横向沙 丘形态,丘体十分高大, 高度一般在 50 ~ 100m, 高的 200m 以上。
新月形沙丘链1
新月形沙丘链2
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二)纵向沙丘 纵向沙丘的成因有两种:
一是在两个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能够下,
由灌丛沙丘转化为纵向沙丘。
二是新月型沙丘在两种风向呈锐角相交的
作用下,由沙丘的一翼向前延伸而成。
纵向沙丘
沙少风强
▲沙垄(线形沙丘)
沙垄平直、呈线状延伸,其高度一般为 10~25m,长度数百米到数公里不等。 纵向沙丘的成因,各家看法不一:
①南、北纬 15°— 35°之间的亚热带区域,即各大陆的西岸。如 世界荒漠的分布 北非的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洲中西部、南美的阿塔卡马等地。 ②温带的内陆地区。如中亚、我国的西北、美国的西部等地。
荒漠的类型
1、岩漠(石质荒漠)
经长期的风蚀作用后,形成柱状的岩石形态。
风蚀蘑菇1
第二节 风蚀地貌
三、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在荒漠地区,因偶尔的暴雨产生的洪水侵蚀 地面,会形成许多冲沟,再经长期的风蚀作用, 加深扩大而成风蚀谷。
风蚀谷无一定形状,沿主要风向延伸,可长 达数十公里。
风蚀谷经长期风蚀,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 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成为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 称风蚀残丘。
青藏高原的隆起,把中国和俄罗斯中亚部分的沙 漠推到纬度较北的地方。
漠中 地国 区是 分世 布界 最上 广干 的旱 国地 家区 之和 一沙 。
我国的风成地貌,除极少部分散布在湿润地区不计 以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 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内,共有109.5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 11.4%。
(四)沙堆
沙堆是一种特殊的沙丘形态。它是风沙通过草 灌丛植物时,风速受到减弱,发生大量沙粒堆积在 植物根部形成的。
多风向作用下形成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
灌丛沙堆1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三、沙丘的移动
沙丘的移动的动力是风。 沙丘移动的方向和方式 沙丘移动的方向随着起沙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沙丘的移动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律 其中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前进式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风成地貌?
风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 各种地貌,称为风成地貌。
风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但以干旱、半 干旱地区最为强盛,因为在这些地区有很多地方性的 特点。
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大陆性冰川外缘、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 河岸,也有风沙作用,同样可以形成各种风成地貌。
磨蚀作用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二)风沙的搬运作用
风沙搬运的形式
蠕移;
跃移;
悬移;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三)风沙的堆积作用 风沙在搬运的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时,或遇到障 碍物以及地面结构条件变化时,超过风力所能搬运的 最大容量,都可能使挟带的沙粒发生堆积。
沉降堆积 遇阻堆积
风蚀残丘
第二节 风蚀地貌
四、风蚀雅丹
风蚀雅丹: “雅丹” 是维吾尔语 “ 雅尔当” 的变音,意为“陡壁的小丘” 。
指发育在巨厚的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上 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 貌组合。 风蚀土墩由砂、粉砂和粘土构成,呈水平层 状构造; 形态多呈长条状, 顺风向排列, 高度 多为 5 ~20m。 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粒径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粒径d(mm)
0.10-0.25 0.25-0.50 0.50-1.00 >1.00
起动风速(离地面2m高处) (m/s) 4.0
5.6 6.7 7.1
不同粒径的起动风速(新疆布古里沙漠)
地表性质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 • 近地面的气流密度较小,粘滞性低,气流 经常呈涡动。 地形起伏和热对流,能使地表气流产生大 的旋涡,加强气流的紊动作用。
(一)横向沙丘
新月型沙丘是一种最 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新月形沙丘是由源自文库堆演化形成的
横向沙丘剖面形态是 两个不对称的斜坡。
横向沙丘的最初形态 是一种较下的盾形沙堆。
▲新月形沙丘的形态
△新月形沙丘 (Barchan)是一种最 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平面形态:呈新 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 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 兽角(翼); △剖面形态: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 坡度为 5°~ 20°;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坡度为 28°~ 34°,相当于沙子的最大休止角。 △其高度都不大,一般为 1 ~ 5 m ,很少超过 15m;其 宽度一般为长度的10倍。
第二节 风蚀地貌
第二节 风蚀地貌 由于岩性、岩层产状等因素的影响,风蚀地 貌具有不同的形态,主要有:
一、石窝
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三、风蚀谷和风蚀残丘 四、风蚀雅丹 五、风蚀洼地
第二节 风蚀地貌 一、石窝和风蚀壁龛
由风蚀作用把陡峭岩石表面的热力风化产物
吹走,形成小凹坑或小洞穴,并进一步磨蚀将其
1.0-0.5 0.5-0.25
0.25-0.175
6.0 4.8
3.8
7.0 5.8
4.6
9.5 7.5
6.0
12.0 12.0
10.5
— —
12.0
沙子含水率与起动风速的关系(根据格恩诺尔)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二、 沙粒运动的基本形式
由于风力的强弱不同,使粒径大小和质量不同的 沙粒以悬移、跃移和推移三种方式向前移动。 蠕移--沿地表滑动或滚动
雅丹1
敦煌-罗布泊
成因 :干旱区湖水蒸干后,湖底暴露在空气中, 粘性土因失水而收缩开裂,形成裂缝,风沿裂缝 不断吹蚀,形成沟槽,沟槽之间则是相对高起的 陡壁小丘,于是形成。
雅丹2
敦煌-罗布泊
雅丹3
敦煌-罗布泊
第二节 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 风蚀城堡(风蚀残丘、魔鬼城):由岩 石组成的地面,经长期的风化、暂时性流水侵蚀 和风蚀作用后,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 以桌状平顶形居多,也有尖塔形的,这主要 跟岩性和构造有关。相对高度10~50m,长度 10 ~200m不等,其排列与地质构造方向、与盛 行风向基本一致。
往复前进式
往复式
①
前进式
②
往复前进式
③
往复式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 荒漠是指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组成物质 粗瘠的自然地带。 ★ 荒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植被贫乏,基岩裸露,物理风化强烈,风 沙活动盛行,形成各种风沙地貌形态(风 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荒漠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 。
沙粒起动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的粒径、地表性质、 沙子的含水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粒径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辨析:粒径越大所需的起动风速越大,那么 粒径越小起动风速就越小。
地表最易遭受风力吹蚀的是0.1mm的松散沙粒。粒径大于 0.5mm的沙粒则极少被吹蚀,而粒径小于0.1mm的细小泥沙, 由于受到近地面层流层的隐蔽作用,同时易从大气中吸收水分 使颗粒间产生一定的粘结力,因此也不易被吹蚀。 沙漠地区的沙,多属于粒径0.1~0.25mm的细纱,对于一 般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沙粒起动形成风沙流的风速约为 4~5m/s;但在颗粒较粗的山前洪积沙砾戈壁地区,一般风速要 达到8~9m/s才有风沙流活动。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新月形沙丘:沙丘的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 离越来越厉害,小落沙坡不断扩大;同时,沿沙丘 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两侧的前方堆积, 逐渐形成了两个顺着风向向前伸的兽角,这样就形 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沙丘链与复合型沙丘链
在沙子供应比较丰富的情况下,由密集的新月形沙丘 相互横向连接,可形成一条链索,称之为沙丘链。
▴在我国的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 番盆地,以及美国的西部很常见。
风蚀城堡
新疆魔鬼城
• 远古的沉淀--世界魔鬼城
• 世界闻名的魔鬼城 位于新疆,在离克拉玛依市一百 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它是大自然的另一个独具风格的杰 作,地理学上称雅丹地貌。 魔鬼城是一片奇特的风蚀地貌,地处风口,四季多风 ,每当大风到来,黄沙遮天,大风在风城里激荡回旋,凄 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此 而得名。
•
• 乌尔禾风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第二节 风蚀地貌
土林
指在垂向节理发育的、水平层状构造 的古代河湖相土状堆积物上所形成的、 密 集分布的林状地貌形态。是由暂时性流水
垂向侵蚀和风蚀作用所造成。
第三节 风积地貌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一、风积作用
1、风力减弱或风沙流受阻,挟带的沙粒沉降。
2、主要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
第一节
(二)输沙率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三、风沙流的结构特征及输沙率
气流搬运的沙量,它是指气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宽度(或单位面积)所搬运的沙量。
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野外测定,莎车)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 用称之为风沙作用。 (一)风蚀作用
吹蚀作用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按其与塑造沙丘形态的风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 分三大类型: 1、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形态-新月型沙丘、 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链 2、平行与风向的纵向沙丘形态-新月型沙垄、 沙垄和复合型沙垄
3、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等。
风向
风沙流1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悬移--悬浮与空气中的流动 跃移--跳跃式运动
通常粒径<0.05mm的细小颗粒(粉砂、尘土),质 量轻微,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速很小,一旦被风扬招, 不易沉落,能够随风悬移搬运到很远的地方。
不同粒径沙土颗粒的运移方式 (引自M.Holy,1980) (0.1~0.15最易以跃移的形式运动)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