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
第六章 风沙黄土地貌
黄土的侵蚀
黄河河床
二.黄土中的古土壤
三. 黄土状土
自然界还存在一种与黄土性质相似的堆积物,称黄土状土。它具有 黄土的部分特性。但是这种土往往具有沉积层理,粒度变化较大,孔 隙度较低,含钙量变化显著,并无明显的湿陷性。
四.黄土的成因
五.黄土地貌类型
1.黄土沟谷地貌: 2.黄土沟间地貌: a.黄土塬 b.黄土梁 c.黄土峁 d.黄土墹(黄土坪) 3.黄土潜蚀地貌 a.黄土碟 b.黄土陷穴 c.黄土桥、黄土柱
第六章 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
风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 貌,称为风成地貌。
风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但以干旱、半干旱地 区最为强盛,因为在这些地区有很多地方性的特点。 我国的风成地貌,除极少部分散布在湿润地区不计以外,主要 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内,共有109.5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11.4%。
我国的风成地貌,除极少部分散布在湿润地区不计以外,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和半干 旱地带内,共有109.5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11.4%。
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陆
性冰川外缘、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河岸,也有风 沙作用,同样可以形成各种风成地貌。
近地表的风,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影响而减速, 一般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沙漠地区的沙,多属于粒径0.1~0.25mm的细纱,对 于一般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沙粒起动形成风沙流的风 速约为4~5m/s;但在颗粒较粗的山前洪积沙砾戈壁地区, 一般风速要达到8~9m/s才有风沙流活动。
不同含水率下沙粒的起动风速(m/s)
一. 风沙流 —— 沙粒的群体运动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1 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 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2021/1/16
§2 大地构造地貌
• 一、大陆区 大陆内部不同的构造单元,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地貌形态,如板块边界是
构造活动区,其主要地貌是新生代褶皱山带和大陆裂谷。当板块内部为构造活动区 时,产生的主要是褶皱-断块山和大高原。当板块内部为构造稳定区时,产生的主 要地貌是大平原和大盆地。
➢干湿变化
由于干湿变化,使斜坡颗粒湿胀干缩,在本身重力的影响下,向 坡下移动的距离大于向坡上移动的距离 。
➢具有易软化的岩性
松散层中,黏土含量越多,越易发生蠕动;基岩中多发生在千枚 岩、页岩、泥灰岩和各种片岩等柔性岩层中。
2021/1/16
第三章 流水地貌
由地表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随时而变”。如原来的高原或 高山,随时间的推移,会侵蚀成低山或丘陵。一般由外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所 需时间较短,如一条沟谷只需数年或数十年即可生成;但由内力形成的地貌大多数需 要很长的时间,少则百万年,多则超过千万年,如喜马拉雅山的生成,至少也有3000 多万年的历史。
地貌
绪论 第一章 构造地貌 第二章 坡地重力地貌 第三章 流水地貌 第四章 喀斯特地貌 第五章 风成地貌 与黄土地貌 第六章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2021/1/16
绪论
• 一、何谓地貌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如突起的山地和高原,平坦的平原,凹陷的盆
地和海盆等等。
2021/1/16
•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2021/1/16
地貌学_程久苗_地貌学习题集 2
《地貌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地貌学的概念、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内外力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岩质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4.地貌形成与发育的基本因素。
5.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的中心思想。
6.现代地貌学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构造地貌1.构造地貌及类型2.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成因分析3.洋底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4.大陆边缘的类型、特征及成因5.陆地构造地貌的分区及类型6.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1.物理风化作用与化学风化作用的实质及相互关系2.风化壳的特征及发育阶段3.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4.崩塌、滑动的特征及形成条件第四章流水地貌1.坡面流水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2.沟谷的类型、特征与演变3.洪积扇的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变形4.河道水流的运动特征及其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5.河流的作用6.河谷的基本形态特征7.侵蚀基准面的类型以及其变化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 8.河床地貌的类型9.冲积河床的类型及其特征10.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及其沉积结构的特征11.河流阶地的成因及其类型12.造成河谷不对称的原因13.入海河口的分段及其水文、地貌特征14.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及其类型15.水系的类型16.河流袭夺的地貌标志17.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的主要思想第五章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2.喀斯特水的垂直分带性3.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4.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5.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1.风沙流的结构和特征2.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3.沙丘移动的原因及其特点4.荒漠的类型及其特点5.黄土的特性及其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6.黄土风成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根据7.黄土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第七章冰川地貌1.全球雪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2.冰川运动的特点3.冰川类型及其特点4.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水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及成因 5.冰川地貌类型的组合规律6.冰期划分的方法第八章海岸地貌1.海岸带及其组成2.深水波浪的特性及浅水波浪的变形3.海岸带的动力作用及其对海岸地貌发育的影响4.海蚀地貌的类型及成因5.泥沙横向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6.中立线的概念及均衡剖面的形成7.泥沙纵向运动的特征及沉积物流所形成的地貌8.堆积海岸的类型及其特征9.常见的海岸分类法。
地貌学复习材料汇总
地貌学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1.试述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地质构造和岩性作用时间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2)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3)影响生物界(4)影响自然界地域的分异(5)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化3.简述我国山地的划分及界限的地理意义极高山:绝对高度>5000M 高山:3500M—5000M中山:1000M—3500M 低山:500M--1000M4.简述地貌的基本性质物质性界面性动力性天然性变化性第二章构造地貌1.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2.断层线崖:由于差异侵蚀而把古老断层重新揭露出来,并沿断层线发育崖壁。
3.顺地形:背斜山与向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吻合的,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4.逆地形:向斜山与背斜谷是构造与地形相反的,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5.简述单斜构造地貌的水系特征顺向河次成河逆向河再顺向河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作用1.风化作用:引起岩石物理状况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2.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3.简述风化壳的特征具有分布不连续性,其组成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包括少量残存液体,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从地表向下颗粒由细到粗,风化时间由长到短。
4.简述风化壳发育发育的阶段性(1)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发育岩(碎)屑型风化壳,岩石以破碎为主,元素很少迁移,碎屑的化学成分基本与母岩一致,是风化的开始阶段,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寒冷和干旱气候)下风化可能长期停留在这一阶段。
(2)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早期阶段:以富钙为特征(硅铝-硅酸盐型及硅铝-硫酸盐型风化壳)中期阶段:以富硅铝为主要特征(硅铝黏土型风化壳或高岭土型风化壳)晚期阶段:以富铝铁为特征(铁铝型风化壳或砖红壤型风化壳)化学风化进行的比较彻底。
5.简述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1)气候条件:气候对风化壳发育的影响受一些因素影响,通常降水量愈大、制备与好、温度愈高,愈有利于风化壳的发育。
第六章___黄土高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
(1)黄土土质疏松
(2)夏季多暴雨
(3)缺少植被保护
(4)地表坡度大人为因素:(1)长期过垦过牧(2)滥砍滥伐
(3)修路、采矿
太行山 1、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A______ ,西至 乌鞘岭,南连C______ 秦岭 ,北抵D___________ 内蒙古高原 B______ 主要跨越 山西 、 ______ _____ 、 陕西 ② ① 甘肃 、 _____ 宁夏 _____ D B A
第六章
黄土高原
黄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堆积区 风成说 2、对黄土的来历,多数科学家支持______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下面的基石成分不同,说明 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 __________ 黄土是上空吹来的 4、黄土的厚度比较均匀,说明________ 5、黄土颗粒自西北向东南越来越细,说明 黄土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______ 水土流失 原因是 6、黄土高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1、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2、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3、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形成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
4、耕地面积减少,村庄消失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建梯田、修挡土坝 退耕还林、还草 合理放牧
工程措施:
合理生产:
③
④
四个省区
④ ③
① ②
C
风成 说,黄土颗粒由 2、黄土成因:多支持______ 越来越细 西北向东南________ 峁 、____, 梁 、_____ 川 3、黄土地貌:______ 塬 、_____ 塬 和____ 川 地区人口和聚落稠密, 其中____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请看视频《黄土高坡》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文明的摇篮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考点2 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3 水土保持的措施(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4)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文明的摇篮例1“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课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课教学大纲地貌学教学大纲(本科用)2000年10月;自然地理教研室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任务有二,其一是使学生掌握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二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地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地貌学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构造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构造地貌的等级洋底与陆地地貌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一、大陆与洋底的特征二、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和成因第二节洋底构造地貌一、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第三节陆地构造地貌一、陆地地貌的五大基本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二、陆地构造地貌分区三、地质构造地貌水平岩层地貌,单斜岩层地貌,褶曲地貌,断层地貌,岩浆岩地貌第二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倒石堆和坡积裾的特点和形成条件.第一节风化作用和风化壳一、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二、风化壳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风化壳的类型与剖面特征第二节坡地重力地貌一、崩塌及其形成的地貌崩塌的特征,崩塌的条件,崩塌的类型及其堆积地貌二、滑坡地貌滑坡地貌的特征,形态组合,形成条件;滑坡的类型、发展阶段及防治第三章流水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着重掌握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第一节坡面流水地貌与沟谷流水地貌一、坡面流水地貌坡面径流与坡地发育,浅凹沟,冲刷带,坡积裾二、沟谷流水地貌切沟,冲沟,坳沟,冲出锥,洪积扇三、泥石流及其形成的地貌第二节河流地貌一、河谷的基本形态二、河床河床纵剖面:侵蚀基面,平衡剖面;河床地貌:浅滩和深槽,边滩,心滩;河床平面形态:顺直型,曲流型,散乱型三、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河漫滩的沉积结构,河漫滩的类型四、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态要素,阶地的成因,阶地的类型五、河谷的不对称构造与岩性的影响,构造运动的影响,地球偏转的影响,地球总倾斜方向的影响六、三角洲与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和类型,冲积平原的形态、物质构成和类型七、流域地貌水系的发展,分水岭的迁移,河流的袭夺,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四章喀斯特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形成条件。
第6章 风成与黄土地貌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1915)认为,大约 150Ma之前,地球表面有一个统 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大约 自侏罗纪(140Ma)开始,联合 古陆裂解,各自滑移。形成现 今地球表面的洋陆分布格局。
2 地壳演化
A 研究方法 (1) 确定地质年代: 生物地层:相对地质年龄 同位素定年:绝对地质年龄 (2) 确定构造运动 岩石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质时 同位素年龄 代 (百万年) 人类是 人类纪 否面临 第六次 生物大 灭绝? 第三纪 65(0.65亿 /白垩 年) 纪 (N/K)
环境特征 环境恶化、 环境动荡 变化、全 球气温上 升 气候变化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一、岩漠(石质荒漠)
二、砾漠(砾石荒漠) 三、沙漠(沙质荒漠) 四、泥漠(粘土荒漠)
第五节
黄土与黄土地貌
一 黄土及其分布
1.定义: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 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4 2 2.分布:全球黄土覆盖面积达1000×10 km , 4 2 我国的覆盖面积有38×10 km 。最厚的黄土在 甘肃中部,超过400m。 3.性质: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或棕红。粒级 以粉沙为主,粘粒及细纱较少。矿物成分以石 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并易含溶盐及 粘土矿物。有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之分。
1 大地构造学说
• 现代大地构造理论,主要有两大学 派,即传统的槽台理论学派和流行 的板块理论学派。
• 槽台学说←历史演化学说←强调地 壳时间历史演化的特征 • 板块学说←运动演化说←强调地 壳空间运动的特征
第六章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上)
温带、暖温带干旱区荒漠
温带、暖温带干旱区荒漠是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气流不 能伸入而终年极其干燥形成的。 例如亚洲的大荒漠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夏季季风盛行时,从 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的潮湿气流受地形阻挡,不易到达大陆 内部,因而由南往北或由东南向西北的雨量越来越少;冬季 欧亚大陆在强大的冷高压控制下,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形成 大陆性温带和暖温带荒漠。 主要有土库曼的卡拉库姆沙漠、乌兹别克的克孜勒库姆沙漠、 蒙古大戈壁、中国西北沙漠和美国西部荒漠等。
94 2
概述
风成地貌的发育条件
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盛行;降水少, 变率大且集中,蒸发作用强,地表径流贫,流水 作用弱;植被稀少,疏松沙质,地表裸露;风大 且频繁,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营力。
风成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大陆性冰川外缘、湿 润区少植被的沙质海岸、湖岸、河岸。
57
胡杨4
活千年不死, 死千年不倒, 倒千年不朽。
94
58
三、沙丘的移动
(一)移动方向
力的合成方向(大致与逆沙风的年合成方向一致)
(二)移动方式
1、前进式 2、往复前进式 3、往复式
(三)移动速度
主要取决于风速和沙丘高度,人类活动也会对沙丘 移动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59
94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荒漠是气候干旱、地面缺乏植被覆盖,组成物质 粗瘠的自然地带。 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
敦煌鸣沙山
94
46
敦煌鸣沙山景区
每当大风刮过或众人结伴下滑,都会听到鸣似雷声的声响, 别具情趣;它虽通体金黄,但沙粒不是全一色的金黄,而是 94 由红、黄、绿、白、黑“五色沙”组成,晶莹闪亮,五彩缤
第六章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3、三角洲解译 ① 尖嘴-鸟嘴形三角洲:主流入海的河流,在波浪作用 强烈的环境中,三角洲仅沿主流伸入海中,向海凸出呈现 尖嘴形或鸟嘴形。例如长江三角洲。 ② 扇形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河道分叉多,含沙量 大,叉道之间地势低平,整个三角洲如扇状,如我国的滦 河、黄河三角洲。 ③ 鸟足状三角洲:河流在河口处分叉,泥砂沿河道沉积 ,分支向海内推进,形似鸟爪状。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 角洲。
解译时应注意分析洪积扇的色调、水系及形态变异, 判定同一河流不同时期形成的多层洪积扇的重叠组合方式 和扇轴线有无偏移,为研究该区新构造运动提供依据。 ① 山麓洪积扇顶端或前缘呈直线状排列,是山前活动断裂 存在的反映 ② 山麓洪积扇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是山麓带近期抬升 的反映 ③ 山麓洪积扇呈偏斜展布,是山麓构造不均衡升降的反映 ④ 新老洪积扇的识别
色 调 老 新 较浅 较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流线清楚程度 规 模 上下关系 不清楚 清楚 小 大 下 上
二、海岸地貌解译
1、海岸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柱 2、海积地貌:海滩、沿岸沙坝、水下沙坝、沙嘴、泻湖
三、岩溶地貌解译
1、岩溶地貌在航片上的特征
① 色调 ② 形态 ③ 植被
2、岩溶地貌类型
① 溶沟 ② 溶蚀残山和峰林 ⑤ 坡立谷 ③ 溶蚀漏斗
滑坡
2、河流阶地解译 是沿河谷两侧展布,高出河漫滩的平台。其上常常有农田 、村庄分布,植被发育。 在遥感图像上多数可以识别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阶地全由基岩组成,多见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阶面和阶 坎色调较暗而均一,阶面上没有或偶有零星河流沉积物,可见明显的基 岩露头。 堆积阶地:阶面和阶坎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常见,阶面 平整,色调浅而均一。若其上有耕地和居民点,则为几何图形花纹。 基座阶地:阶地下部底座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阶面色调浅,基座 色调暗,在阶地陡坎上能观察到断续的陡崖和基岩出露地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梳理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梳理一、文明的摇篮1、称谓:(1)“文明的摇篮”,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中央。
(2)黄土风情:窑洞。
(3)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2、位置与范围:(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跨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
3、文明: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气候特征: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二、风吹来的黄土1、风成说: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
关于黄上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2、证据:(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中亚或蒙古的)。
3、地势和地貌: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 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三章流水地貌(1)
第六章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第一节风成地貌所谓风成地貌指风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
由此看出风沙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地表必须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而且比较集中,年蒸发量常超过年降水量的若干倍,甚至上百倍,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地表出现大量的物理风化碎屑物,并且地表植被稀疏,疏松的沙质裸露地表。
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具备了风沙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二,地面风力较大,且频繁,能够吹扬疏松的地表物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面增温较快,气流上升,造成地面气压差,所以干旱半干旱地区风的强度和频度都比较大。
再加上该地区地势一般开阔,植被稀疏,自然屏障较小,风力强劲,影响范围广,能够使地表疏松碎屑物发生迁移和堆积,形成大面积的荒漠。
所以,风沙地貌一般出现在世界各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全世界荒漠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左右。
我国沙漠和戈壁的面积为109万.平5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4,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当然,风沙地貌并不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区,只要有丰富的沙漠、平坦裸露的地表和一定强度的风力,也能形成各种风成地貌,例如豫东和豫北平原的黄河古道区,现代沙质海岸等地方均可见到风沙地貌。
风经过松散物质所组成的地表,当风速达到使沙粒脱离地表进入气流中移动的临界速度(即起沙风速)时,才能形成风沙流。
起沙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粒径和地表性质等自然条件有关。
根据观察,在粒径为主的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中,起沙风速一般为m一般来说,沙粒粒径与起沙风速呈正比,沙粒粒径愈大,起沙风速也愈大。
沙粒粒径与起动的风速值(离地2m处,新疆莎车)风沙流中沙粒大小与高度的关系,一般是离地表愈高,细粒愈多,主要是悬移;愈近地表粗粒愈多,主要是跃移和蠕移。
风沙流中高度愈低含沙量愈高。
据观测,绝大部分沙粒都在离地表以内,特别集中在以下。
当风速为时,测得含沙量都分布在地表之内。
第六章-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不同粒径的起动风速(新疆布古里沙漠)
•风沙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悬移:脱离地表 粉砂和粘土 输送至几千公
里之外 风速大,但输沙量小, 1%
跃移:若即若离地表,细砂,具连锁反应,
78%, 为主要运动形式
蠕移:沿地表滑动或滚动,22%,风速小
小结:风沙流运动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粒搬运
现象。搬运沙量绝大部分约90%是在离地面30
分布:山前地区、地貌上为洪积坡积物 组成的倾斜平原
特征:组成物质为粗大砾石,细小的物 质被强劲的风力吹走,砾石常具棱角和 磨光面的风棱石
砾漠在蒙古称为戈壁,在中国戈壁的含 义包括岩漠和砾漠,为了区分二者,前 者为石质戈壁,后者为砾石戈壁
戈壁(砾质荒漠)
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进一步发育而成的。沙堆 的不断增高,使气流在越过沙堆时,分成上下 两股气流,上部气流在迎风坡风速较大,压力 较小,但到达背风坡后,背风坡为静风区,压 力较大,形成水平轴向涡流,风速减低,出现 堆积,同时丘顶也沿中央向前移动;下部气流 沿沙丘两侧到达背风坡的两边各自产生一个垂 直轴涡流,将砂子吹向两侧,形成马蹄形凹地, 和两翼。这时,沙堆演化为雏形新月形沙丘。 随着沙量的继续供给,雏形新月形沙丘进一步 扩大增高,就形成新月形沙丘。
桌状平顶
美国阿齐斯国家公园风蚀残丘地貌
风蚀残丘
风蚀城堡
风蚀城堡
新疆乌尔禾
新疆吐鲁番,2000多年历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准噶尔盆地的风蚀城堡
ⅳ风蚀雅丹
1. 概念与形态特征——发育在古代河湖相冲
积物中、地表上呈现出的一些不规则长条形土墩 和沟槽相间的地貌组合。这种地貌在地表形态上 呈现出支离破碎的景观。又称之风蚀垄槽。
地貌复习题——精选推荐
地貌复习题第⼆章构造地貌1、名词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
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地貌。
海岭:海岭是⼤洋盆地内部⼤型正地形的总成,不包括⼤洋中脊。
⼤洋中脊:⼤洋中脊是⼀条纵观世界各⼤洋的洋底⼭系,全长约80000km,通常位于⼤洋中部,但在太平洋洋脊则在⼤洋东侧。
2、简述构造地貌分哪⼏个级别。
全球构造地貌----⼤洋和底部;⼤地构造地貌----如⼤陆上的褶皱⼭脉,⼤型拱起⾼原,海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是地壳运动,⼤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等作⽤形成的地貌。
是断裂、褶皱和⽕⼭等作⽤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剥蚀出露的产物。
3、简述洋底地貌类型与特征。
洋底的地貌类型:1 海岭,是⼤洋盆地内部⼤型正地形的总称,不包括⼤洋中脊的⽕⼭海岭,断裂海岭、陆壳海岭;2 深海平原,是⼤洋盆地中被海岭分割开的低地,也称为海盆,⼤多⽔深5---6km,有巨厚的沉积层,平坦;3 海沟,地球表⾯最低的地⽅,狭长槽状洼地。
多分布在与⼤陆相接的地⽅并伴⽣⼀条与海沟相平⾏岛弧或沿岸⼭脉。
4 ⼤洋中脊4、根据新⽣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陆边缘可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陆边缘可分为稳定⼤陆边缘和活动⼤陆边缘。
稳定⼤陆边缘以⼤西洋西侧的美洲和欧洲、⾮洲⼤陆边缘⽐较典型,这种⼤陆边缘通常有⼏千⽶以上的中、新⽣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陆架没有活⽕⼭,地震活动极少;活动⼤陆边缘⼴泛分布于太平洋周围,也称太平洋型⼤陆边缘,此外也分布于⼤西洋的西印度群岛、马来半岛。
其结构⽐稳定⼤陆边缘复杂的多,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现代⽕⼭作⽤和地震活动相当普遍。
5、简述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分为新⽣代褶皱⼭带与⼤陆裂⾕带。
新⽣代褶皱⼭带构造运动强烈,有频繁的地震,某些地段近期还有⽕⼭活动。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6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
第六章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风积作用与风积地貌2.荒漠的类型3.黄土特性对黄土地貌发育的影响本章内容:第一节风沙流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在与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含沙的气流称为风沙流。
一、起动风速与起沙风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称为起动风速。
它与沙粒粒径、地表性质和沙子含水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切超过起动风速的风称为起沙风。
二、风沙流的结构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运动形式:①悬移②跃移③蠕移其中,以跃移为主要运动形式。
三、风沙流的特征L风沙流的含沙量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绝大部分的沙子集中在离地面30cm的范围内,其中又特别集中在近地面O-IOcm的气流层中。
2.风沙流的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3.风沙流的含沙量与气流经过的地面性质有关。
第二节风蚀地貌一、风蚀作用1、吹蚀作用2,磨蚀作用二、风蚀地貌形态L石肉:2,风蚀塔卷和风蚀桂:3,风蚀谷和风蚀成幺:4.风蚀雅丹:5,风蚀洼地:第三节风积地貌一、风积作用产生风积作用的原因主要有:①风速减小②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③气流运行受到阻碍,产生阻碍堆积二、风积地貌形态沙丘是沙漠里最基本的风积地貌形态。
按风向与风积地貌形态的相互关系,风积地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地貌:如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复合型沙丘链等。
②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地貌:新月形沙垄、纵向沙丘、沙垄和复合型沙垄等。
③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地貌:如金字塔沙丘等。
(-)沙堆沙堆是沙丘地貌的初级形态。
是风沙流通过草灌丛植物时,风速减弱,发生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形成。
最初的形态为蝌蚪状,以后,随沙堆的增高而掩埋草灌丛发育成盾形沙堆。
(二)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是最简单的一种横向沙丘。
它是在一组比较稳定的单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L新月形沙丘∙的形志特征平面图形如新月,故名为新月形沙丘;具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5°—20°,背风坡凹而陡,坡度28°—34°;有两对对称的叉角,叉角延伸方向与主风向一致;有一弧形的丘脊线,丘脊线的延伸方向与主风向相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风沙流的结构特征及输沙率
(一)风沙流的结构特征
气流中搬运的沙粒,在搬运层内的随高度的分布, 称为风沙流的结构。 风沙流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并且颗粒 大小随高度升高而变小。
认识风沙运动的这一性质,对防沙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设计用于防风固沙的沙障就不需要很高的尺寸,一般只 要露出沙面20-30cm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风蚀残丘
第二节 风蚀地貌
四、风蚀雅丹
风蚀雅丹: “雅丹” 是维吾尔语 “ 雅尔当” 的变音,意为“陡壁的小丘” 。
指发育在巨厚的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上 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 貌组合。 风蚀土墩由砂、粉砂和粘土构成,呈水平层 状构造; 形态多呈长条状, 顺风向排列, 高度 多为 5 ~20m。 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一)横向沙丘
新月型沙丘是一种最 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横向沙丘剖面形态是 两个不对称的斜坡。
横向沙丘的最初形态 是一种较下的盾形沙堆。
▲新月形沙丘的形态
△新月形沙丘 (Barchan)是一种最 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 △平面形态:呈新 月形,沙丘的两侧有顺 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 兽角(翼); △剖面形态: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 坡度为 5°~ 20°;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坡度为 28°~ 34°,相当于沙子的最大休止角。 △其高度都不大,一般为 1 ~ 5 m ,很少超过 15m;其 宽度一般为长度的10倍。
新月形 不对称的斜坡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盾形沙堆:当风速变弱或遇到障碍时,沙粒 就从气流中沉积下来形成一种较小的盾形沙堆。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
△雏形新月形沙丘:盾形沙堆形成后,贴地层气流 在沙堆的背风坡会发生分离,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 速度减弱,沙粒过丘顶后在背风坡沉积下来,并逐渐堆 积增高,当坡度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形 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
磨蚀作用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二)风沙的搬运作用
风沙搬运的形式
蠕移;
跃移;
悬移;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三)风沙的堆积作用 风沙在搬运的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时,或遇到障 碍物以及地面结构条件变化时,超过风力所能搬运的 最大容量,都可能使挟带的沙粒发生堆积。
沉降堆积 遇阻堆积
青藏高原的隆起,把中国和俄罗斯中亚部分的沙 漠推到纬度较北的地方。
漠中 地国 区是 分世 布界 最上 广干 的旱 国地 家区 之和 一沙 。
我国的风成地貌,除极少部分散布在湿润地区不计 以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 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内,共有109.5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 11.4%。
第一节
(二)输沙率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三、风沙流的结构特征及输沙率
气流搬运的沙量,它是指气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宽度(或单位面积)所搬运的沙量。
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野外测定,莎车)
第一节
四、风沙作用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作 用称之为风沙作用。 (一)风蚀作用
吹蚀作用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按其与塑造沙丘形态的风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 分三大类型: 1、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形态-新月型沙丘、 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链 2、平行与风向的纵向沙丘形态-新月型沙垄、 沙垄和复合型沙垄
3、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1.0-0.5 0.5-0.25
0.25-0.175
6.0 4.8
3.8
7.0 5.8
4.6
9.5 7.5
6.0
12.0 12.0
10.5
— —
12.0
沙子含水率与起动风速的关系(根据格恩诺尔)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二、 沙粒运动的基本形式
由于风力的强弱不同,使粒径大小和质量不同的 沙粒以悬移、跃移和推移三种方式向前移动。 蠕移--沿地表滑动或滚动
高度一般在10~30m 左右,长度可达数百米, 甚至1km以上。 沙源充足,新月形沙 丘和沙丘链在不断增高和 扩大,在其上逐渐发育次 生沙丘,形成复合新月形 沙丘和复合型沙丘链。 是一种巨型的横向沙 丘形态,丘体十分高大, 高度一般在 50 ~ 100m, 高的 200m 以上。
新月形沙丘链1
新月形沙丘链2
▴在我国的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 番盆地,以及美国的西部很常见。
风蚀城堡
新疆魔鬼城
• 远古的沉淀--世界魔鬼城
• 世界闻名的魔鬼城 位于新疆,在离克拉玛依市一百 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它是大自然的另一个独具风格的杰 作,地理学上称雅丹地貌。 魔鬼城是一片奇特的风蚀地貌,地处风口,四季多风 ,每当大风到来,黄沙遮天,大风在风城里激荡回旋,凄 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此 而得名。
(四)沙堆
沙堆是一种特殊的沙丘形态。它是风沙通过草 灌丛植物时,风速受到减弱,发生大量沙粒堆积在 植物根部形成的。
多风向作用下形成的沙丘
金字塔沙丘
灌丛沙堆1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三、沙丘的移动
沙丘的移动的动力是风。 沙丘移动的方向和方式 沙丘移动的方向随着起沙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沙丘的移动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律 其中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前进式
沙粒起动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的粒径、地表性质、 沙子的含水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粒径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辨析:粒径越大所需的起动风速越大,那么 粒径越小起动风速就越小。
地表最易遭受风力吹蚀的是0.1mm的松散沙粒。粒径大于 0.5mm的沙粒则极少被吹蚀,而粒径小于0.1mm的细小泥沙, 由于受到近地面层流层的隐蔽作用,同时易从大气中吸收水分 使颗粒间产生一定的粘结力,因此也不易被吹蚀。 沙漠地区的沙,多属于粒径0.1~0.25mm的细纱,对于一 般干燥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沙粒起动形成风沙流的风速约为 4~5m/s;但在颗粒较粗的山前洪积沙砾戈壁地区,一般风速要 达到8~9m/s才有风沙流活动。
•
•
地表的松散沙粒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在 紊动气流的作用下被吹扬。
近地表的风,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影 响而减速,一般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含水率对起动风速的影响
不同含水率下沙粒的起动风速(m/s) 粒径(mm) 干燥状态 1 2.0-1.0 9.0 10.8 含水率(%) 2 12.0 3 — 4 —
第六章 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
• 第一节 风沙流 • 第二节 风蚀地貌 • 第三节 风积地貌
• 第四节 荒漠的类型
• 第五节 黄土地貌
第一节
风沙流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一、风沙流 —— 沙粒的群体运动
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
它是一种气-固两相流。运动的沙粒是从气流中 获取运动的动量,因此,沙粒只有在一定的风力条件 下才开始移动。沙粒开始移动的临界风速称起动风速, 一切超过起动风速的风称起沙风。
复合型新月形沙丘链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二、风积地貌形态
(二)纵向沙丘 纵向沙丘的成因有两种:
一是在两个锐角相交的风交互作用能够下,
由灌丛沙丘转化为纵向沙丘。
二是新月型沙丘在两种风向呈锐角相交的
作用下,由沙丘的一翼向前延伸而成。
纵向沙丘
沙少风强
▲沙垄(线形沙丘)
沙垄平直、呈线状延伸,其高度一般为 10~25m,长度数百米到数公里不等。 纵向沙丘的成因,各家看法不一:
①南、北纬 15°— 35°之间的亚热带区域,即各大陆的西岸。如 世界荒漠的分布 北非的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洲中西部、南美的阿塔卡马等地。 ②温带的内陆地区。如中亚、我国的西北、美国的西部等地。
荒漠的类型
1、岩漠(石质荒漠)
悬移--悬浮与空气中的流动 跃移--跳跃式运动
通常粒径<0.05mm的细小颗粒(粉砂、尘土),质 量轻微,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速很小,一旦被风扬招, 不易沉落,能够随风悬移搬运到很远的地方。
不同粒径沙土颗粒的运移方式 (引自M.Holy,1980) (0.1~0.15最易以跃移的形式运动)
第一节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风成地貌?
风对地表物质的吹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 各种地貌,称为风成地貌。
风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但以干旱、半 干旱地区最为强盛,因为在这些地区有很多地方性的 特点。
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大陆性冰川外缘、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 河岸,也有风沙作用,同样可以形成各种风成地貌。
•
• 乌尔禾风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第二节 风蚀地貌
土林
指在垂向节理发育的、水平层状构造 的古代河湖相土状堆积物上所形成的、 密 集分布的林状地貌形态。是由暂时性流水
垂向侵蚀和风蚀作用所造成。
第三节 风积地貌
第三节 风积地貌
一、风积作用
1、风力减弱或风沙流受阻,挟带的沙粒沉降。
2、主要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
雅丹1
敦煌-罗布泊
成因 :干旱区湖水蒸干后,湖底暴露在空气中, 粘性土因失水而收缩开裂,形成裂缝,风沿裂缝 不断吹蚀,形成沟槽,沟槽之间则是相对高起的 陡壁小丘,于是形成。
雅丹2
敦煌-罗布泊
雅丹3
敦煌-罗布泊
第二节 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 风蚀城堡(风蚀残丘、魔鬼城):由岩 石组成的地面,经长期的风化、暂时性流水侵蚀 和风蚀作用后,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 以桌状平顶形居多,也有尖塔形的,这主要 跟岩性和构造有关。相对高度10~50m,长度 10 ~200m不等,其排列与地质构造方向、与盛 行风向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