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句子转换练习(完整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打印版

四年级句型转换练习题打印版

句型转换专题训练题班级姓名得分一、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练习: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二 ) 陈述句变反问句陈述句变反问句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变“?” 。

练习:练习:1、 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2、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二、缩句二、缩句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 都可以缩去。

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练习: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带答案)

上册 上学期 下册 下学期试卷 教案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有反问词的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2、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把问号变句号。

练习: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信赖,不是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7、海龟受到这样的伤害,难道不是我们造成的吗? 8、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礼物吗? 9、我们怎么可以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呢? 10、这么美的乡下人家怎么能不让人陶醉呢? 11、《麦哨》这篇文章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我们怎能不喜欢读呢?12、山坡上怎么能开垦出菜地呢? 13、如此美妙的境界,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14、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15、这个胆瓶怎么能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16、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难道不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吗?17、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2、看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把句号变成问号。

练习: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部编版语文上册 上学期 试卷 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6、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道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校园如此美丽,真是一副诱人的风景画。

小学“句式转换题”四年级语文下册技巧+练习(含答案)

小学“句式转换题”四年级语文下册技巧+练习(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式转换题”技巧+练习(含答案)目录反问句与陈述句 ----------------------------------------------------------------------------------- 1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 1 练习:(反问改陈述)--------------------------------------------------------------------------- 2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 2 练习: ---------------------------------------------------------------------------------------------- 2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3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3四、缩句--------------------------------------------------------------------------- 4五、修改病句病句类型------------------------------------------------------------- 4 (1)成分残缺------------------------------------------------------------------------------------- 4(2)成分赘余------------------------------------------------------------------------------------- 5(3)表意不明------------------------------------------------------------------------------------- 5(4)搭配不当------------------------------------------------------------------------------------- 5(5)语序不当------------------------------------------------------------------------------------- 6六、“把”字句和“被”字句------------------------------------------------------ 6七、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 7一、按要求写句子--------------------------------------------------------------------------------- 7二、照样子写句子--------------------------------------------------------------------------------- 8三、按要求写句 ----------------------------------------------------------------------------------- 9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1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1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2七、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 12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四年级句式转换练习题精选

四年级句式转换练习题精选

四年级句式转换练习题精选句式转换复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很难忘记老师的XXX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我们都会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妈妈还要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野花的倩影无处不在。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XXX→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练:1、我们不能因为研究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因为研究任务重就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吗?2、这幅画是我们XXX画的。

这幅画不是我们XXX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应该伤他们的心吗?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可以不闻不问吗?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练:1、外公对XXX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告诉XXX,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XXX笑着对妈妈说:“XXX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XXX笑着告诉妈妈,XXX今天生病了,他去帮他辅导功课。

XXX兴奋地宣布:“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XXX告诉XXX:“我已经为你把书包缝好了。

”我听老师说:“让我来教你怎么写。

”老师说:“你可以回去了,我还要批改作业。

”XXX递给我馍说:“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

四年级下册各类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很全面!(附练习解析)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述)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四年级句型转换及答案

四年级句型转换及答案

四年级句型转换及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1】t>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例1 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如: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转述)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你”“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四年级句子专项训练(句型转换、修辞手法)

四年级句子专项训练(句型转换、修辞手法)

四年级句子训练(一)一、句式转换练习(一)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0、你怎么能这样做?(二)陈述句变为反问句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三)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四年级上册句式转换训练题

四年级上册句式转换训练题

四年级上册句式转换训练题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1、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难道”、“怎么”等疑问词,句尾加上“吗”、“呢”,句号变问号。

2、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难道”、“怎么”等疑问词,句尾去掉“吗”、“呢”,问号变句号。

练习:3、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改为反问句)4、难道不是他做的吗?(改为陈述句)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转换1、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去掉引号,人称代词做相应变化,句子意思不变。

2、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加上引号,人称代词还原,句子意思不变。

练习:3、小明说:“我要迟到了。

”(改为间接引语)4、老师说,明天要下雨。

(改为直接引语)三、扩句与缩句的转换1、扩句:在句子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2、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保留句子主干,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练习:3、小女孩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

(扩句)4、运动员冲向终点。

(缩句)四、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1、陈述句变感叹句:在句子中加上“多么”、“太”、“真”等词,句尾加上感叹号。

2、感叹句变陈述句:去掉“多么”、“太”、“真”等词,句尾去掉感叹号。

练习:3、这是一棵高大的树!(改为陈述句)4、这个公园真美!(改为陈述句)五、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表肯定意思,肯定句表否定意思。

双重否定句中常用“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等词。

练习:1、我必须去图书馆。

(改为双重否定句)2、他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改为肯定句)六、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中,“把”后面的宾语是动作的对象,被字句中,“被”后面的宾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练习:1、我把作业写完了。

(改为被字句)2、小明被雨淋湿了。

(改为把字句)七、连动句的转换连动句中,两个动词表示的是同一个主语发出的连续动作,可以互换位置。

但互换后要注意保持句子的通顺。

练习:1、我走进教室坐下来。

(改为连动句)2、他拿起笔开始写作业。

(改为连动句)八、陈述句与祈使句的转换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的句子,通常以动词原形开头。

四年级下册句型转换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句型转换练习题

句型转换练习题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7.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8.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9.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10.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五(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田忌对孙膑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6.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7.船长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8.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9.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0.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看?”四、缩句1.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5.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

3.学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受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5.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6.祖父的菜园子里种了樱桃、李子、小白菜等水果。

7.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

8.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

9.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题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题

四年级句型转换专项训练题一、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1. 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改为被字句)-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 解析:“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将“把”字前后的事物位置互换,“把”换成“被”。

2. 风儿把树叶吹落了。

(改为被字句)- 树叶被风儿吹落了。

- 解析:按照把字句改被字句的规则,主语“风儿”和宾语“树叶”位置互换,“把”换成“被”。

3. 我把作业做完了。

(改为被字句)- 作业被我做完了。

- 解析:“我”和“作业”互换位置,“把”换成“被”。

4. 清洁工人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 街道被清洁工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 解析:“清洁工人”与“街道”换位,“把”换为“被”。

5. 雨水把衣服淋湿了。

(改为被字句)- 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 解析:“雨水”和“衣服”交换位置,“把”改为“被”。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转换。

6. 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改为反问句)-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解析:陈述句改反问句,先在肯定词“是”前加否定词“不是”,再在句首加上“难道”,句末加上“吗”和问号。

7. 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改为反问句)- 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解析:陈述句中有否定词“不能”,改反问句时去掉“不能”,句首加“怎能”,句末加“呢”和问号。

8.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为反问句)-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解析:在“不能”处改为“怎能”,句末加“呢”和问号。

9.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改为反问句)- 那奔驰的列车不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解析:在肯定句“正是”前加“不”,句末加“吗”和问号。

10.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改为反问句)- 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解析:将“不能”改为“怎么能”,句末加“呢”和问号。

三、陈述句与感叹句转换。

11. 这里的景色很美。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句子转换练习(完整版)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句子转换练习(完整版)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就……
(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只有……才……;只要……就……;不管……总……;无论……都……
小夜莺带德国鬼子进了埋伏圈。
6、陈述句改成比喻句。
1.长城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2.秋风阵阵地吹,黄叶飘落下来。
秋风阵阵的吹,黄叶像扇子一样簌簌地飘落下来。
3.战士们冲了上去。
5.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6.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
七、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
1.鸟在枝头鸣叫。
~é Ü
9© CZ² û ÃB
三、陈述句改成感叹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
他是一个好人.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改为疑问句):
四、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鸟在枝头唱歌。
2.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
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4.小草儿发芽了。
5.花儿开了。
6.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八、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四点:一是改变标点,把冒号改为逗号。二是改变人称代词,引号里的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她);其他人称,则指代谁就写谁的名称。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四是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引号删去。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方法: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有、会等)变成否定词(不是、没有、不会等),然后加上疑问词(呢、吗等)即可。

方法:将反问句中的疑问词(呢、吗等)去掉,然后将肯定词(是、有、会等)变成否定词(不是、没有、不会等),最后添上句号即可。

例子:难道你不会背这首诗吗?→你不会背这首诗。

方法一:在肯定词前面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不是……就是……,不是……而是……,无不,没有不,无不感到)。

例子:他的一番话不是没有道理。

→他的的一番话不是没有道理。

方法一:去掉疑问词(呢、吗等);去掉“难道”(怎么);去掉句末的问号。

方法二:把“把”字句换成“被”字句;去掉“怎么”;去掉句末的问号。

例子:怎么能说他没有好好复习呢?→不能说他没有好好复习。

例句:I am a student. → Am I a student?练习: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 __________ they playing football?例句:I like English. → I do not like English.练习:She can swim. → ___________ she swimming?例句:It is a book. → What is it?练习:They are playing in the park. → __________ are they playing in the park?例句:Is it a car or a bus?练习:______________ is it, a car or a bus?例句:It is raining. → It is not sunny.练习:They are watching TV. → __________ they____________ TV? Are they playing football?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park?Which is it, a car or a bus?Are they not watching TV?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专项练习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4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陈述句改成感叹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

他是一个好人.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

(改为疑问句):
四、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2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3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4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五、把字句和被字句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改成被字句。

诸葛亮借了十万支箭回来。

小夜莺带德国鬼子进了埋伏圈。

六、陈述句改成比喻句。

1.长城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2.秋风阵阵地吹,黄叶飘落下来。

秋风阵阵的吹,黄叶像扇子一样簌簌地飘落下来。

3.战士们冲了上去。

5.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6.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

七、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

1.鸟在枝头鸣叫。

鸟在枝头唱歌。

2.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

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4.小草儿发芽了。

5.花儿开了。

6.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八、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四点:一是改变标点,把冒号改为逗号。

二是改变人称代词,引号里的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她);其他人称,则指代谁就写谁的名称。

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可做改动,但不能改变意思。

四是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引号删去。

练习: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我吃过了。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他吃过了。

(2)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要认真学习。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2小红说: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您看。

(向秦王转述)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秦王看。

(向他人转述)
九、缩句
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3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4他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5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缩句)
十、扩句
奶奶缝补衣服。

奶奶(认真地)缝补(破旧的)衣服。

树叶飘落下来。

(什么样的树叶?)
五星红旗飘扬。

妹妹捧着苹果
十一、关联词语: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又……又……;既……又……;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而是……;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三)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四)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步)
不仅……而且……;不仅……还……;不但……而且……;不但……还……
(五)转折关系(表示前后分句的意思,是转折的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就……(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只有……才……;只要……就……;不管……总……;无论……都……
(一):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1、()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2、()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3、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4、()要努力读书,()要关心政治。

5、()走到哪里,他()听到乐声。

6、()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7、()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8、()你答应去,()该准时去叫他。

9、()别人的意见不对,我们()要虚心听取。

10、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11、(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12、(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13、这种地板砖( )坚固,( )美观。

运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
伐。

3、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

我们要多读课外书,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4、你跟人家约好了。

你不能不去参加。

十一、修改病句
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1、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4、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5、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6、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7、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8、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9、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5、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17、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18、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19、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0、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1、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2、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3、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4、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