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格言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理格言大全------------很长,大家可分阶段学习

品德篇(60则)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坦荡荡:坦然宽广 戚戚:忧愁不安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才德的人不会孤独,必定有人追随。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眼见正义的事却不做,乃缺乏勇气。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怎么能够没有信用呢?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有道德之人总是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人为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生淫乱之心,贫贱不改节操,武力不会屈服。引申指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不因任何外部压力而改变。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不忘:不怕 沟壑:此指弃尸山沟 元:首、脑袋

**志士不惧怕死亡,勇士不惧怕掉脑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同天下人共乐忧。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

**有德不可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高尚的道德不可战胜。

**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善:正确的 如流:如顺流而下

接受正确的意见如同顺流而下,非常快意。

**私仇不及公。——《左传·哀公五年》

不因私废公。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如登:如登山,比喻难 如崩:如崩塌,比喻易
接受正确的意见如登山一样的难,接受错误的意见像崩山一般容易。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丹:朱砂
石头可以被击碎,但不能改变其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原有的红色。引申指高贵的品德可以倍受考验而绝不改变。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尊重他人胜过自己,先为别人着想。

**不食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

虽穷困潦倒仍保持人格尊严,不接受带侮辱性的施舍。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考虑国家大事,然后再顾及个人恩怨。

**至诚则金石为开。——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其真诚 ,真诚所至,最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打动。

**疾风知劲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

猛烈的大风

中展现草的刚劲,引申指越恶劣的环境越显坚贞的品格。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宁静修身,节俭修养品德。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人谁能不死,为国捐躯,大忠大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
不辞劳苦,默默贡献,至死方休。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大质》

燔:焚烧,销:融化
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兰草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消除它的芳香,玉可碎但不能改变它的洁白,金可融但不能改变它的刚韧。引申指坚贞的品格永不会改变.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可像玉被击碎,也不做一块完瓦,引申指宁可保全气节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预:参与 ,去:离开
好事就积极参与,坏事就立即离开。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源:水源,流:下游
水源洁净,下游自然清澈,品行端正则影子也直。

**士穷乃见节义。——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穷:困苦,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在他穷困之时愈发显现出来。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荣:心喜,幸:侥幸
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幸存活而心喜。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一个人的名声好坏是由大家决定的。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嫉:痛恨,仇雠:仇敌
痛恨坏人坏事像仇敌,看见好人好事像饿而求食、渴而思饮一样迫切需要。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抨击恶行,表彰善举。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品德修养破败了,其余的事也就像瓦片一样破裂,意指品德修养是成败的根本。

**火不侵玉。——唐·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火不能烧灼玉石,意指邪不压正。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烈士:刚烈、积极进取的人,恒人:常人,仗节:保持节操,

配谊:合乎正义
刚烈之士之所以不同于常人,就在于他能保持节操,坚持正义。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命解》

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絜:检查,绳墨:准则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检查自己的行为,言出必须符合准则。意指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不违背道德准则。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

君子:有品德的人,出:做官,处:不做官,道:道义
有品德的人无论做官还是闲居都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所以问心无愧。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纵囚论》

宁可为正义而死,也不苟且偷生,而是视死如归。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欧阳修《廉耻说》

廉洁知耻是一个正人君子最重要的节操。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宋·欧阳修《魏公卿上尊号表》

不知羞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上高司谏书》

痛斥邪恶小人全无羞耻之心。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宋·欧阳修《祭丁学士文》

殊:不同
善与恶就像火和水一样完全对立,不能并存,意指有德才之人当疾恶如仇,有鲜明的是非观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指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宋·苏洵《心术》

色:神色,意指在镇静沉着,在突发事变前毫不惊慌失措。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庸言》

人要做好事,一百件也不算多;若做坏事,一件就足够了,意指好事多多益善,坏事一件也不能做。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毁:诋毁
一个人做好事,不必自夸,周围的人也会称许;一个人做坏事,不必自毁,周围的人也会诋毁,意指一个人的言行好坏瞒不过周围的人。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宋·苏轼《留侯论》

英雄豪杰必定具有超过常人的节操。

**涅于混浊而不缁。——宋·苏辙《冯京加恩制》

涅:染
不缁:染而不黑
虽然被混浊侵染依然不黑。比喻品格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不以私爱害公义。——宋·苏辙《论侯称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私爱:一己偏爱
不能因为自己的偏爱而损害公正道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濯:洗涤
清涟:清澄的水
妖:不正派的艳丽
莲生污泥而纤尘不染,沐浴清水,艳而不妖。此处以莲花的洁净比喻君

子的节操。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心中不胡思乱想,就不会轻举妄动。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不敢不为国事忧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读书人应当心怀天下。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仁义:古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包括仁爱、谦恭、信义等。
对于一个有才德的人来说,钱财不过是粪土,仁义才价值千金。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姣鸾百年长恨》

接受了别人的委托,就要忠实地去办理。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匹夫:普通平民百姓
焉:于此
保卫国家,虽然是地位低微的平民百姓也有责任。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极言祖国山河之可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回

国家兴亡大事,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强调行善弃恶的意义。

至理格言(立志篇)
立志篇(23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天行:天体运行,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自然界的万物都在刚健地运动变化,一个有品德的人也应当自强不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统帅三军的将领可以被人夺取,但是人的意志却难以动摇,指人应当有坚定的意志。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年轻人有锐气,朝气勃勃,不能轻视。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圣君,此指圣人、贤人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之人。


**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Kou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尸子卷下》

驹:幼兽
文:花纹
鸿鹄:天鹅
Kou[类觳,角改鸟]:待哺食的幼鸟
虎豹的幼兽虽然皮毛还未长出花纹,但已有吞食牛的气势;天鹅的幼鸟虽然羽翼未丰,但已有遨游四海的志气。指从小应当有大志向。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不飞便罢,一飞便冲天而起;不鸣则罢,一鸣则令世惊异,喻指要干就干一番大事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安:怎么
小小的麻雀怎么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君子

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汉·徐斡《中论》

恤:忧虑
君子不为年纪将衰而忧虑,而忧虑自己的意志倦怠。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晏传》

竟:终于
有志气的人终究能成功。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指牺牲在战场
何能:岂能
邪:表示疑问
男子汉应当战死沙场,岂能死在儿女手中。喻指男子汉当怀四方之志。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就会腾空而去,终究不会长久屈服于池塘之中,意指有才能的人终将有所作为。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中道:中途
辍:停止
图:谋取
怀细:从小处打算
有志行走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止;谋取四海之大的人,不能计较小利而妨碍大事。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臻:达到
登山如果不畏艰险而止步,必能达到顶峰。


**天生我才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坚信自己的天赋之才必有大用。


**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苏轼《晁错论》

不唯:不仅
能成就大业者,不仅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华,也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

感叹壮美如画的江山,引发了无数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


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宋·苏轼《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

可大之功:可能建树的大功业
应当抱定志向不动摇,以此成就可能建树的大功业。


**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

天马:神马,喻杰出之人
神马在天空奔驰,步伐不同凡俗。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明·吕坤《续小儿语》

意指要高标准要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如果没有坚定远大的志向,天底下什么事也做不成。


**英雄出少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

鼓励少年人要从小立下雄心壮志。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武职》

不计较一时得失。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身体》

只要还存一口气,就不能让自己的意志稍有松懈。



至理格言(好学篇)
好学篇(57则)







**好问

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自用:自以为是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
磋:用锉磨平,指加工象牙
琢: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
磨:磨光,指加工石头
比喻一个人品德的进修砥砺以及学问的研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思想敏锐而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罔:迷惑不解
殆:精神疲倦
读书不思考,问题仍然不解;只思考而不读书,精神就会疲倦。指要有所收获就应多读书勤思考。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喻善于学习,会动脑筋。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时:按时
说:悦,高兴
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也很高兴,指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整天不吃不睡去冥思苦想,但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发愤学习而忘记了吃饭,快乐的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涯:边际,极限
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无际。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返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强调教育对于文明人的重要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强调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好的了。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学无止境。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靛青,染料
蓝:草名,叶可制染料
比喻经过努力学习可以超过前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锲:刀刻
镂:雕刻
强调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善于学习的人,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不与朋友

一起探讨,往往孤陋寡闻,强调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石不精心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刻苦学习就不明白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弗:不
旨:滋味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个中滋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认真去学就不知道其好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困:不够
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学识不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严师:尊师,敬师
在求学的所有方法中,尊师最难做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节目:树枝交接成结之处
会提问题的人,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砍容易之处,然后再砍结。喻要循序渐进。


**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淮南子·说山训》

暇:空闲
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的人,虽然有空闲也不会去学习。引申只要想学习,总能挤出时间。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不学习就不能成功,不请教别人就不知道。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胸无学问,如手中没有钱一样。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人有了知识学问就有了力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义:道理
书经过熟读,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意林》引《物理论》

盈:满
人学习知识如同渴了饮水,多饮则水多,少饮则水少。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登:收获
学习如种树,春天赏花,秋天收获。首先可以玩味自得,还可以所有成就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

学习的人多如牛毛,学业有成的人很少。即学业成功是不容易的。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无过:不能超过,不如
知识最有价值。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

磨,与瓦砾不别。——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值:遇到
砾:小石头
玉石虽然有美好的质地,混杂在石头之内,不经过高明工匠的雕琢,也和普通石头一样。引申为人纵有良好潜质,不努力修身学习,也不会有成就。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欲求富贵,必经勤奋刻苦,好男儿当饱读诗书以阔胸怀。


**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业:学业
嬉:散漫
学业精进在于勤奋,学业荒废在于懒散。


**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未尝:从来没有
去:丢弃
表示日日勤读不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没有贵贱老少的分别,道理所在就是我老师所在。


**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常:固定
意指圣人善于向各种人学习。


**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

不以从师学习为耻。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患:怕
义:义理
足己:自以为足够
行:实行
读书怕读得不多,思考道理怕不明白。怕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既然学了又怕不继续。


**强学力行。——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刻苦学习,努力实践。


**学问勤中得。——宋·汪洙《神童诗》

学问是靠勤奋读书得来的。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欧阳修《杂说三首》

其:岂
息:停止
君子学习难道可以稍有懈怠吗?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


**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化:融会贯通
学习而不懂得融会贯通,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宋·朱熹《学规类编》

濯:洗涤
学习应该有自己的创见。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读书最可贵在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精通。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笃志:意志专一
详玩:深刻领会
读书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专心致志,虚心探索,深刻领会,才能受到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池塘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澄,因为源头不断流来活水。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方能进步。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束:搁置。
把书闲

置不读,说起话来没有底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自小:自卑
一个人在学习上不可以自卑,也不可以妄自尊大。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清·李汝珍《镜花缘》引俗语

在学问上不分年龄大小,学问大的受到尊重。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清·魏源《默觚·治篇五》

箨:笋壳
学习古代文化遗产,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不要因循守旧,要勇于创新。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