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工人阶级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察
工人阶级: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察丁云亮工人阶级并不像太阳那样在预定的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的形成中。
——E•汤普森工人阶级,亦称无产阶级,历史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欧洲的工场和手工业的产生,至18世纪的后半期,以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以及引发的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为其发展壮大、步入政治舞台提供了契机。
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工人阶级是作为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都业已成为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分层结构的重要成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所以,了解工人阶级共通的精神机理、行动逻辑和文化实践,不止是纯粹研究工人阶级课题的对象、内容,也是分析、探究阶级阶层理论的基础性前提。
一、阶级意识工业社会的前置条件不仅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财富的集中,还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给。
产业革命及其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分层主要是通过分配或分摊的形式诞生的,撇开少量中介性的管理阶级的话,工资、利润、地租的不同占有方式,主要对应着劳动力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三大集团。
工资便是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所处的独特社会位置的收入来源,也是唯一来源。
但自从生产第一次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生产过程及行为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互动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形式,既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关系的本质,也是通过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明显区隔,设定个人或集群身份、地位的动力之源。
因之,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首先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活动的一定的个人面目出现,没有具体的个人以及由此生发的各种社会网络结构,就无法解读作为不同阶段呈现的社会形态;但同时,像马克思所言,“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1]扎根于日常的生活形式之中,才能有效地理解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集团利益的冲突的根源和背后隐匿的意识形态力量。
最新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资料
最新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资料《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群氓文化(mass culture)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1.马修。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
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欧内斯特。
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莱斯利。
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文化主义:1.理查德。
霍加特《识字的用途》:“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2.雷蒙德。
威廉斯《文化分析》: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书目
国别作者译者匈牙利巴拉兹·贝拉安利联邦德乌利稀·格雷戈尔郑再心中国吴迪中国李渝凤中国丁亚平中国罗艺军法国达尼埃尔·鲁瓦约冯韵文中国焦雄屏美国罗伯特·麦基周铁东中国孟梨野中国叶朗中国蒲震元日本山本喜久男郭二民英国帕特里克·富尔赖李二仕中国韩小磊中国彭小莲英国欧纳斯特·林格伦何力中国梅雯苏联叶·魏茨曼崔君衍英国戴维·莫利司艳中国游飞中国程季华美国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美国保罗·克鲁格曼海闻法国马塞尔·马尔丹何振淦法国保罗·利科汪堂家苏联B·日丹于陪才美国斯坦利·卡维尔齐宇德国鲁道夫·爱因汉姆邵牧君英国弗兰克·莫特余宁平中国廖海波日本四方田犬彦王众一中国王志敏中国钟大丰中国叶朗加拿大威廉·维斯胡继华中国龚鹏程中国胡立德意大利基多·阿里斯泰戈李正伦中国李泽厚美国罗伯特·C·艾伦李迅美国尼尔·波兹曼章艳中国傅正义法国雅克琳娜·纳卡奇巫明明中国邵牧君美国诺埃尔·伯奇周传基中国陆弘石中国李超美国尼尔·波兹曼吴燕莛中国张栋法国克里思蒂安·梅茨刘森尧中国张英进匈牙利伊芙特·皮洛崔君衍法国贝尔纳·古奈李颖美国帕梅拉·道格拉斯严敏美国李欧梵毛尖中国张英进英国格里塞尔达·波洛克赵泉泉美国西蒙斯仇朝兵英国诺曼·费尔克拉夫殷晓蓉中国袁智忠英国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陈光明法国雅克琳娜·孟西妮林珍妮意大利乔瑟·克里斯提亚诺梅叶挺美国路易斯·贾内梯焦雄屏迈克尔·拉毕格何苏六美国伊丽莎白·科瑞德陆香中国张小争美国史蒂文·卡茨陈阳英国斯科特·拉什要新乐美国Alan Rosenthal张文俊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黎静美国约瑟夫·安德森张江南美国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美国罗伯特·C·艾伦李迅美国克里丝丁·汤普森李燕中国贾磊磊中国王志敏中国陆甦颖中国周蕾孙绍谊中国俞剑红美国保罗·克鲁格曼刘波美国阿尔伯特·格雷柯王茜中国张雅欣美国菲利普·科特勒陈庆春中国李道新中国李永进中国刘藩中国胡霁荣韩国金美贤周健蔚英国马克·卡曾斯杨松锋中国杨远婴中国廖祥忠中国黄勇中国苏牧美国维基·金周舟美国比尔·尼克尔斯陈犀禾美国克莉斯汀·汤普森陈旭光中国贾磊磊美国珍妮特·瓦斯科毕香玲美国詹尼弗·范茜秋王旭锋中国宋杰中国宋子文美国劳伦斯·莱斯格王师美国简·杰弗里徐佳中国沈芸中国袁智忠美国托马斯·沙茨冯欣意大利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艾敏法国克里斯蒂安·麦茨王志敏法国多米尼克·帕郎-阿尔捷孟斯美国爱德华·W·萨义德李琨中国李道新英国休·索海姆艾晓明宋素风法国洛朗·克勒通刘云舟中国汪振城中国戴锦华中国李恒基 杨远婴美国刘易斯·雅各布斯刘宗锟中国钟大丰 潘若简 庄宇新中国秦赞中国张一兵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邵牧君法国齐格弗里德·阿斯特吕克刘娟娟法国马克·费罗彭姝祎英国迈克·克朗杨淑华宋慧敏法国米歇尔·赛尔索李声凤法国马克思·泰西诶谢阶明法国洛朗斯·斯基法诺王竹雅中国李怀亮 刘悦笛美国戴维·麦克林蒂克刘颖 廖岸熙中国胡智锋 董小玉美国伯顿G.马尔基尔张伟美国亨利·克卢斯余向华中国李停战 周炜中国台卢非易英国查理的·豪厄尔斯葛红兵中国 卢燕 李亦中中国戴锦华中国游飞 蔡卫澳大利查理的·麦特白何建平中国卢燕 李亦中中国廖祥忠美国巴里·利特曼尹鸿中国卢燕 李亦中中国陈晓云中国陈鸣美国约翰·贝尔顿米静中国虞吉英国吉莉安·道尔李颖英国吉尔·布兰斯顿龚文痒美国大卫·伯德维尔·克里斯丁·汤普森曾伟祯中国陈明红中国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刘浩东法国吉尔·得勒兹谢强中国郑新文中国彭吉象中国李晋林美国理查德。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一部分结构疏理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代表:索绪尔、弗洛依德、列维—斯特劳斯2、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萨义德3、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学派、阿尔杜塞二、建构主义韦伯、齐美尔、吉登斯、符号互动(米德、布鲁默、库恩)、现象学三、功能主义涂尔干、帕森斯四、功利主义马歇尔、帕累托、斯金纳、埃尔斯特其他重要人物:哈贝马斯、第二部分重点人物1、索绪尔:(03年名解索绪尔语言学《文化理论》《人类传播理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他创立了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即把语言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合在一起产生了符号。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也就是词语和指涉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语言系统的关键在于差异性,人们是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差异来区分其所对应的指代物。
二是对不同语言形式进行了划分,(1)形式语言——称之为语言;(2)在传播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言语。
三是区分了语言学研究两个研究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语言;历时语言学:研究特定语言的历史发展。
同时,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应当是语言而非言语。
语言具有其稳定性以共时性为特征,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索绪尔所主张的符号学建立后,他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越出语言学的范围而影响到人类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直接导致这些学科中的"结构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绪尔不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弗洛依德《社会学》: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其关键性以现在于无意识心知对知觉和行为的影响。
一是(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研究大众文化(传媒与文化)的必读书目
研究大众文化(传媒与文化)的必读书目
发布时间: 2005-10-09 17:44 作者: 老泪信息来源: 紫金香网络社区字体: 小中大打印
1、《后现代主义文化》史蒂文.康纳商务印书馆
2、《大众文化研究》陆扬编上海三联书店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三联书店
4、《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克兰译林出版社
5、《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斯特里纳萃商务印书馆
6、《社会的麦当劳化》里茨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7、《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理论》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
8、《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迈克译林出版社
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10、《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11、《认识媒介文化》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
1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
13、《消费社会》波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
14、《时尚的哲学》西美尔文化艺术出版社
15、《文明及其缺憾》弗洛姆安徽文艺出版社
16、《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上海译文出版社
17、《自恋主义文化》拉斯奇上海文艺出版社
18、《孤独的人群》里斯曼辽宁人民出版社
19、《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
20、《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潘知常林纬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回复。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参考书目(60本)传播理论教材与传播思想史(8本)(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美)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美)约翰·维维安著《大众传播媒介》,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技术学派专著(5本)(美)保罗·利文森著《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少文著《1872-2008:中国的媒介嬗变与日常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实证主义专著(3本)(美)仙托·艾英戈、唐纳德·R·金德著《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刘海龙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传媒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著《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跨文化传播教材与专著(3本)(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美)爱德华·霍尔著《超越文化》,何道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传媒的规范理论专著(5本)(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著《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张巨岩著《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批判理论专著(4本)(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加)文森特·莫斯可著《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美)赫伯特·席勒著《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文化研究专著(4本)(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美)约翰·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版;(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版;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艺术与艺术哲学专著(2本)(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美)诺埃尔·卡洛尔著《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全球化与网络社会专著(4本)(英)科林·斯巴克斯著《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版;(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胡泳著《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符号学入门读物(2本)李彬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传播学先驱作品(12本)(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英)密尔著《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英)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美)沃尔特·李普曼著《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美)拉斯韦尔著《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美)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陈步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美)拉扎斯菲尔德等著《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唐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其他重要专著(8本)(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美)丹尼斯·K·姆贝著《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宋昭勋著《非言语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怡红著《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群氓文化(mass culture)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
●“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1.马修。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
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
3.美国派:德怀特。
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欧内斯特。
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莱斯利。
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文化主义:1.理查德。
霍加特《识字的用途》:“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2.雷蒙德。
威廉斯《文化分析》: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
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4.斯图亚特。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书笔记好句摘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书笔记好句摘抄!1.文化研究中“文化”定义结合了“一个群体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包括节日庆典、青年亚文化等)”,和“指意实践(包括影视剧、音乐、漫画、小说诗歌等文本)”两个含义。
2.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定义暧昧不明,或为文化工业生产的自上而下灌输的“欺骗性”文化,或为群众自下而上创造的“对抗性”文化,或为二者交流、对抗、收编的力场。
但最基本的条件是(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3.在19世纪的马修阿诺德视大众文化为“无政府状态”,政治骚乱的代名词,希望以知识阶层政治权威的“文化”之“甜美光明”把握领导权,是一种保守精英主义的文化政治观。
到了20世纪,利维斯夫妇继承阿诺德意志,认为文化是少数人特权,形成激烈批判大众文化的利维斯主义。
4.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等继承“文化与文明”的利维斯主义之余,开拓文化主义传统,奠定大众文化的文化研究路径诞生,伯明翰学派在70/80年代发展到巅峰;(开始肯定大众文化)雷蒙德威廉斯希望通过文化分析确定文化机制的特征,手段则是解读“情感结构”(一个群体、阶级或社会共享的价值观、文化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混合物);认为对文化传统的解读处于文化的历史机制和现行机制之间,应竭力避免被后者和当代价值观束缚思维,尽力还原当时历史语境,提供一种替代性解读;以民主对抗贵族(左VS右)的姿态反对利维斯主义,并区分资产阶级操纵的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自身的文化;霍尔和维诺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视作无优劣之分的不同体系,并在大众文化中划分出优劣(大众艺术/群氓文化),希望培养大众品位。
5.法兰克福学派:高雅文化(革命性、突破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欺骗性、操纵民众去政治化而满足于当下);劳动(疲惫)-群氓文化(麻醉满足)-劳动(循环)-本真文化(突破);阿多诺论流行音乐:标准化(欢迎则滥用,机械复制)、被动性(听众如疲惫的瘾君子一般)、适应性(忽略压迫而甘受痛苦);本雅明从消费角度认为文化复制技术使得文化脱离“灵韵”代表的权威、仪式等,开启了积极主动、多元性的自由阐释空间,转变向“民主式”文化,呼唤着资本主义变革的潜能;阿尔都塞症候式阅读发掘潜文本、揭示问题域(提出的与缺失的问题)-马舍雷否认文本存在中心意义,认为文本是离心的,内部存在冲突矛盾隐含缺席的多重意义,文本“想说的”和“实际说出的”之间存在裂缝-疏离,形成一种无意识;意识形态机器的质询(interpellation)在广告中体现为捏造出消费行为对象的“你”;葛兰西的文化霸权(hegemony)描述了统治阶级操纵精神道德领导权对社会引导而将自己的特定利益展示为社会整体利益,读后感令被剥削阶级服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包含着抵抗、收编的上下协商);有机知识分子领导霸权,对道德精神生活加以塑造和操控(如马修阿诺德)-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建立在“集体有机知识分子”的组织上;霸权理论使得大众文化超越了以往“自上强加”、“衰落代表”、“表意机器”等描述,成为一种“均势平衡”的不稳定场域(如,有时文化工业生产的文化被公众的选择性消费与生产性解读重新定义而面目全非,生产者发现事与愿违)。
影视批评方法论9、大众文化批评
4、影视的强制性和驯化功能 强制性:影视产品按照规定的模式和要求的思想倾向生产出来,群众只能机械
地、被动地接受和消极的反响。 驯化功能:公式化影视剧决定了观众观看的观看模式,观众失去了主动积极的
介人,而变成了一种机械反响,群众被驯化。 一方面,使群众对任何事情都趋向于自动化和机械性的反响,对社会生活的感 知也变得迟钝,从而缺乏反思的力量和否认的意识;另一方面,标准化和模式化使 得群众更加混淆文化产品的虚幻空间和现实生活,从而影响到他们观看生活的模式, 这也使得统治者利用群众文化控制广阔民众更为方便:电视电影真实的画面和逼真 的效果已经让观众很难分清现实与幻象了,当别有用心的文化产品出现在群众面前 时,他们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统治者对群众的欺骗和控制就变得更加容
这段话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历史经验中,群众文化是被知识界轻蔑的; 其二,群众文化在当代得到了重新确认——替代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 群众文化不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次等文化。
〔四〕群众文化的肯定性和辩护功能 1、群众文化的肯定性
在兴旺资本主义阶段,群众文化已经完全被社会所整合,从而丧失了对社 会进行否认和超越的维度,而成为一种单向度——肯定性的文化。
第三,电视交流是一种“间接交流〞,换句话说,它把交流“媒介化〞了,人与人 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参加了电视这一中介,真正的沟通竟然变成了罕见的现象。以家庭 为例,父与子、母与子、夫妻之间的“亲密接触〞变为经由电视的“三方会谈〞。父母 对孩子的权威和信息垄断地位也因而大大降低,济济一堂的家庭反而成了一个“放电 视机的地方〞,人人都成为观看电视的“沙发土豆〞,真正的沟通反而更少见了。更 有甚者,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内容也被电视所侵蚀和阻隔,似乎离开了电视,我们就 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该怎么度过我们的闲暇时间。这种状况甚至蔓延到街头、办公 室、公共汽车、工厂、田间等“公共领域〞,想想看我们日常与同事、同学的交流内 容,观察一下人们经常津津乐道的话题,就知道电视如何“参加〞我们的交流了。 当然,电视作为交流媒介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特别明显地反映在它使大规模的信 息传播成为可能。恰如吉登斯在分析媒介化的现代化特征时所指出的,由于不断的媒 介化,时间和空间逐渐地抽象化或虚空化了,原先限制性的地域的空间藩篱被媒介超 越性的流动所突皮。于是,像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越出了本地生活“在场有效性〞的 局限,使“远距作用〞或“远距传播〞成为可能。当电子媒介打破了面对面交流的限制 时,它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是巨大的。从一个角度说,媒介中“浮动性〞流动,创 造了一个巨大的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信息的自由传递和接收,打破了以往的许多限 制,带有一定意义的民主化。只要对中国文化的当前现状稍加留意,便可以发现,电 子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清醒认识 电视的“遮蔽〞。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笔记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一部分结构疏理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代表:索绪尔、弗洛依德、列维—斯特劳斯2、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萨义德3、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学派、阿尔都塞二、建构主义韦伯、齐美尔、吉登斯、符号互动(米德、布鲁默、库恩)、现象学三、功能主义涂尔干、帕森斯四、功利主义马歇尔、帕累托、斯金纳、埃尔斯特其他重要人物:哈贝马斯、第二部分重点人物1、索绪尔:(03年名解索绪尔语言学《文化理论》《人类传播理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他创立了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即把语言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合在一起产生了符号。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也就是词语和指涉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语言系统的关键在于差异性,人们是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差异来区分其所对应的指代物。
二是对不同语言形式进行了划分,(1)形式语言——称之为语言;(2)在传播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言语。
三是区分了语言学研究两个研究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语言;历时语言学:研究特定语言的历史发展。
同时,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应当是语言而非言语。
语言具有其稳定性以共时性为特征,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索绪尔所主张的符号学建立后,他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越出语言学的范围而影响到人类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直接导致这些学科中的"结构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绪尔不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弗洛依德《社会学》: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其关键性以现在于无意识心知对知觉和行为的影响。
一是(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doc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系教学大纲目录《传播学概论(A)》(013001) (1)《传播学概论B》(013002) (7)《网络新闻编辑》(013005) (14)《传播心理学》(013006) (20)《大众文化通论》(013011) (24)《传媒市场调查与分析》(013013) (31)《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013018) (35)《抽样理论与方法》(013020) (41)《调查研究专业英语1-2》(013023/013051) (45)《测量与问卷设计》(013025) (50)《SPSS软件应用》(013026) (54)《数据挖掘案例分析》(013037) (57)《媒介与社会变迁》(013040) (6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013042) (69)《竞争情报分析》(013046) (74)《传播学专业英语》(013055) (79)《大众传播史》(013056) (87)《数据可视化传播与应用》(013057) (91)《传播统计学》(013060) (96)《传播学研究方法》(013061) (102)《跨文化传播》(013062) (108)《视觉传播》(013063) (112)《新媒体运营实务》(013064) (119)《传播效果研究经典案例选读》(013065) (124)《定量研究方法系列》(013066) (128)《定性研究方法系列》(013067) (133)《基础统计学》(013068) (138)《社会网络分析》(013069) (143)《市场研究专题讲座》(013070) (149)《受众与视听率分析》(013071) (154)《传播理论》(013072) (160)《传媒伦理与法规》(013073) (165)《策划学概论》(013074) (169)《广播电视创意与策划》(013075) (172)《媒体创意导论》(013076) (176)《美术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77) (180)《现代报刊概论》(013078) (185)《新媒体创意与策划》(013079) (189)《新闻业务》(013080) (193)《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013081) (198)《人类传播史》(013082) (205)《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013083) (209)《传播学概论(A)》(013001)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01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授课对象: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专业(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2春学期学分/学时:3/48先修课程:《新闻理论》(01200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结合现实问题布置作业。
广告文化学教学大纲
《广告文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告文化学课程编号:10000040学时:32学时学分: 2学分开课学期:第6、7学期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性质:基础课适用专业:广告学、传播学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创意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广告文化学是广告学专业的骨干课程。
本门课程目的在于以哲学的视角透视和解读广告文化,追问当代广告文化的哲学主题;解读藏匿于广告深层的文化意蕴,展示现代广告深刻而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研究和揭示广告文化在其产生、发展和流变当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同其他文化现象所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
通过对广告行为本质特征的重新界定和对广告文化的现代诠释,为广告文化建设,广告人才培养提供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指导,进而自觉地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广告的文化本质”、“广告文化与社会发展”、“广告传播与文化资源”、“广告文化传播的语境极其符号”、“广告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及效应”、“广告文化的建构”、“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等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在多种文化相互冲突的背景中,任何广告都不可能仅仅是商业运作,它在传达商品信息的时候,也同时负有文化传播的使命。
考察广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经济行为的物化形态上,还应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予以考察并揭示出广告文化的哲学基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当代国民的文化心态。
从本来的意义上说,广告人应该是一群超凡脱俗、知识渊博的文化人。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现代广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管理等具体操作环节,为将来能熟练进行广告市场运作奠定专业(行业)理论基础;2.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及主要研究对象,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本课程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3.理解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广告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4.重点理解和掌握“广告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了解广告的文化功能。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伯明翰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文化研究方式,该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团队为核心,包括斯图尔特·霍尔、迪克·黑尔和雷·古德温等学者。
伯明翰学派的核心观念是对通俗文化的批判和研究,其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了大众文化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塑造力,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伯明翰学派强调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品和生成力,具有独立和有机的发展逻辑。
他们指出,通俗文化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力。
他们关注通俗文化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过程,将其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流行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电影等大众媒介,以及街头文化、时尚、消费和广告等。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文化工业”和“文化流动性”。
文化工业是指通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机制,它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通过商业化运作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大众提供各种文化选择。
文化工业的推动力量是经济利益和消费需求,通过大众传媒将各种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而文化流动性则强调通俗文化的广泛流传和参与性,即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和创造文化,从而使文化的意义得到不断重构和再创造。
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通俗文化的符号学解读来展开。
他们强调通俗文化是通过符号系统传达意义的,符号被投射到文化产品中,并由接受者进行解码。
这种解码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的意义生成,因为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对于同一符号所生成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被动和积极的,它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也受到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解释。
伯明翰学派以其对通俗文化的批判和研究而闻名。
他们对通俗文化进行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通俗文化与结构和权力关系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变革,还可以对个体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2020-2021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上海交通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学院下设新闻与传播系、电影电视系、设计系、文化产业管理系,现有数字新闻与传播、广播影视编导、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5个硕士点;工业设计工程硕士、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工程硕士、传媒EMBA、MFA(艺术专业硕士)、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等5个专业硕士点;新媒体传播与管理、设计科学与工程两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以及文化产业与媒介管理二级博士点。
目前在读学生近900人,其中,本科生743人,硕士生331人,博士生102人,以及各个层次的留学生300人左右。
一、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招生目录招生院系:媒体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01新闻学02传播学03文化产业管理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0文化理论④877文化经济学理论与政策注:2019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传播学仅面向推免生选拔,不从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中选拔。
二、新闻传播参考书640文化理论1)《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2)《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3)《艺术与创意产业》877文化经济学理论与政策1)《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版,胡惠林;2)《文化政策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版,胡惠林;3)《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胡惠林。
三、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情况分析四、考研复习经验主要掌握《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和《文化经济学》两本书,在第一轮复习中,这两本书需要一章章总结,包括导论,对照真题和后面思考题目了解每一章重点,但这并不意味这不重要的就可以不用看了,万一考了呢?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完整)作为学术畅销书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作为学术畅销书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以下简称《导论》)让我们领悟如何挪用“霸权”(hegemony,又译“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考察和阐释大众文化政治学,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锚定用以探究当下的以大众文化及其消费于其间具有隐形意识形态书写功能为特征的文化现实所急需的理论资源。
文化研究始终拒绝萦绕在文化理论和分析工作之中的“悲观精英主义”。
这些文化理论和实践似乎始终希望表明:能动性总是被结构淹没;文化消费仅仅是生产的影子;受众谈判是乌有之物,仅仅是经济权力游戏中的虚幻行为而已。
而且,“悲观精英主义”这一思考方式力图把自己表征为一种激进文化政治的形式.但这往往是一种政治策略,其间对权力的抨击结束于为了自身利益而去揭示他人何以始终是“文化盲从者"。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学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经过美国的中转落户中国。
随之,诸多“西方"文化研究著述漂洋过海而来,先是被零星译介,后来则以系列译丛和专门性学术集刊的形式登场,如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大众文化研究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传播与文化译丛》和《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文化和传播丛书》,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媒介与社会丛书》。
虽然学界并未因此达成“何为文化研究"的共识,但想必不会有人反对的是,文化研究旨在考察大众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源自已然消逝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于是,在文化研究东渐的过程中,伯明翰学派――曾经执教或求学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即使不能说占尽了先机,也可谓构成了学者们的关注重点。
一个例子是偏居英格兰东北小镇桑德兰(Sunderland)的文化理论家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2001年,斯道雷的成名作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的第二版作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之一,拥有了中译本《文化理论与通(第二版);2010年,该书第五版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俗文化导论》Culture:An Introduction入选《媒介与社会丛书》,以《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以下简称《导论》)之名面世。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一章何为大众文化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解释了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及与之相关概念的定义。
在这一章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为“文化”一词下了三个宽泛的定义。
另一个与大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就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定义方式甚多,作者介绍了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系最的密切的五种定义。
“大众文化”一词也有许多种定义。
第一,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与喜好的文化。
这个量化的定义会有很多的赞同者,但同时一个自相矛盾的难点也随之出现,因为此种量化的工作并无实际价值。
第二种定义认为,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外的其他文化,是一个剩余的范畴,是那些无法满足“高雅”标准的文本和实践的“栖身之所”。
第三种定义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即大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不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第四个定义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
在该定义下,“大众文化”一词仅指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文化,就等于民间文化,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
大众文化的第五个定义来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政治分析,尤其与其对“霸权”这一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他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
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无论用何种方式定义大众文化,但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大众文化只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才能出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众文化的形成,而“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也因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第二章中,作者论述了“文化与文明”传统对文化批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文化大家对大众文化所持的不同的批评态度以及对美国大众文化的大讨论。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读后心得《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整本书中作者从意识形态、社会环境、通俗文化的受众主体性、媒体技术、社会冲突这样一些维度来介绍和评述各流派的理论。
本书以导论为名,涵盖广阔的理论范畴,梳理整个通俗文化的研究历程,概略讨论了近代最具影响的各派学说,穿插介绍各家理论,结构严谨,直接引用诸多原始材料,以避免评述体对读者理解原文的影响。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一些特定时期的理论方法的内涵及影响,描述各学派是如何探索和拒绝通俗文化这个变化多姿的领域的,并对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涉及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性别与性别欲向、后现代主义等等。
其中研究通俗文化以神话和电影文本等为分析材料,简明易懂。
作者说:“大众文化概念所具有的特点是:他代表了一种贬值的、浅薄的、表面的、人造的标准化的文化,这种文化削弱了民间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力量,并向知识分子对文化趣味性的仲裁挑战。
”“真正的艺术的审美体验是复杂性、创造性、试验性和智力上的挑战,不可能依存于大众文化。
”“由于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出现,大众缺乏智力和道德资源去降格到一群普通的大众。
艺术的存在超越了其抱负,大众早已丧失了其民间文化。
”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论是大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应根植与他们适合的土壤,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大众文化是一种从民众的观点出发的文化,是民众为自己而创造的文化。
本书中不得不提的是重点人物及其主要理论: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即把语言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合在一起产生了符号。
同时,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应当是语言而非言语。
语言具有其稳定性以共时性为特征,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弗洛依德: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德里达:第一个重要观点是符号变得有意义不仅是因为差异性也是因为其拖延性。
第二,通过对文本的解构试图说明,任何文本都会具有可以解读的潜台词并与文本本身的立场相矛盾,并对它予以增补。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知识梳理解读
拉康将游戏(第二阶段)看作是孩子开始采用语言的一个表征,我们的需求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具有人的主体性。拉康也认为无意识也是由我们与语言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并指出无意识像语言一样被结构化,可以通过一种语言分析,来揭示其内涵。
范·登·哈格(悲观主义者):消费大众文化空洞的作品和实践,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内心的空虚就会消费更多空洞的大众文化和实践。
希尔斯(乐观主义者):对现在的悲观在于对过去的过分乐观。美国文化分为三个阶层:上面是高雅的文化,中间的平庸的文化,下面是粗野的文化。大众社会改变了文化的分布,压制了“优秀的和高雅的”文化的作用。这表明没有审美表达和接受能力的阶级,原先给他们什么就接受什么,现在他们的审美意识刚刚觉醒。
菲德勒:一是认为美国是大众文化的第一个源头,贵族文化必将消亡;二是认为大众文化是“不安分守己”的通俗文化。
4、其他人的文化
虽然文化与文明传统,尤其是利维斯主派的形式,为研究通俗文化创造了一个教育空间,但是它总是假设通俗文化代表的充其量不过是文化衰落和潜在的政治混乱。文化与文明传统并不注重对通俗文化作品和实践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文化与文明传统是在贵族和中产阶级的立场上,担心社会和文化的扩张,对文化和社会排它性的挑战。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第一部分结构疏理
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1、结构主义代表:索绪尔、弗洛依德、列维—斯特劳斯
2、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萨义德
3、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学派、阿尔杜塞
文化研究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化研究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是一个研究当代文化状况的跨学科领域。
自2013年开始,文化研究院开始单独招收博士生。
研究院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1.热爱祖国,有志于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专业基础扎实,精通一门外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接受高水平的跨学科综合训练,具有研究创新能力。
3.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工作。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之一:当代文化理论与实践本方向导师:陶东风,邱运华本方向特色与优势:关注西方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动态,注重运用西方文化理论聚焦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可能。
依托文化研究院的跨学科平台,寻求建构文化研究的本土范式。
(2)研究方向之二:当代西方艺术与文化理论本方向导师:汪民安本方向特色和优势:致力于研究当代西方文化与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代表人物与核心观念,关注西方艺术的最新动态,深度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与批评的实践过程。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博士生基准学制为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16学时/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1.5年(课程学习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四年基准学制安排。
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必修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研究方向课(3学分)、选修课(2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文化研究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立足于国家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当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注重前沿性、交叉性,重在培养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注意博士研究生生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基础性课程与前沿性探索性课程的衔接和区别。
提倡学生多上选修课,鼓励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选课。
第一类、公共必修课(全校统一开设)第二类、专业学位课1、汪民安后现代理论 48课时,3学分第一学期2、陶东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专题48课时,3学分第一学期第三类:研究方向课1、陶东风当代文学与政治文化48课时,3学分第二学期2、邱运华巴赫金研究 48课时,3学分第二学期3、汪民安本雅明与阿甘本 48课时,3学分第二学期第四类:选修课2、徐敏物质文化研究专题 32课时,2学分第三学期3、孙士聪阿多诺研究专题 32课时,2学分第三学期4、王德胜: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32课时,2学分第三学期第五类、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1学分(二)外国留学生1. 港澳台研究生必修公共外语课,免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一部分结构疏理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代表:索绪尔、弗洛依德、列维—斯特劳斯2、后结构主义:德里达、拉康、福柯、萨义德3、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学派、阿尔杜塞二、建构主义韦伯、齐美尔、吉登斯、符号互动(米德、布鲁默、库恩)、现象学三、功能主义涂尔干、帕森斯四、功利主义马歇尔、帕累托、斯金纳、埃尔斯特其他重要人物:哈贝马斯、第二部分重点人物1、索绪尔:(03年名解索绪尔语言学《文化理论》《人类传播理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他创立了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即把语言分成两个组成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合在一起产生了符号。
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完全任意的,也就是词语和指涉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语言系统的关键在于差异性,人们是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差异来区分其所对应的指代物。
二是对不同语言形式进行了划分,(1)形式语言——称之为语言;(2)在传播过程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即言语。
三是区分了语言学研究两个研究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语言;历时语言学:研究特定语言的历史发展。
同时,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应当是语言而非言语。
语言具有其稳定性以共时性为特征,言语以历时性为特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索绪尔所主张的符号学建立后,他的理论在西方已经越出语言学的范围而影响到人类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直接导致这些学科中的"结构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绪尔不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也是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弗洛依德《社会学》: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其关键性以现在于无意识心知对知觉和行为的影响。
一是(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心理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根据现实来表达和满足本我的愿望与超我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
二是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04年名解)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
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别出心裁的开创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
无意识(04年名解):是弗洛依德的关键性发现,这一发现来自临床环境,当他歇力想理解一些特殊行为,它们表现出自毁的意思,因此无法用有意识驱动来解释。
据此他关键性发现在于无意识心智对知觉和行为的影响。
(三是1905年弗洛依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他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做了种系发生的和个体发展的观察与概括。
1914年弗洛依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先天的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
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即为自我爱恋。
1920年,弗洛依德修正关于本能驱力的理论,提出死本能作为补充。
)俄狄浦斯情绪即恋母情结。
3、德里达(《文化理论》《社会学》可能考点):雅克·德里达,(1930~2004)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
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德里达的第一个重要观点是符号变得有意义不仅是因为差异性也是因为其拖延性。
索绪尔设想语言是由能指、所指和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能指不产生所指,它们产生出更多的能指,这使得含义变得非常不稳定。
只有当它被放置在某个上下文背景中来解读时,其含义才被确定下来。
第二,通过对文本的解构试图说明,任何文本都会具有可以解读的潜台词并与文本本身的立场相矛盾,并对它予以增补。
因为对立的双方不是纯粹的对立,每一个都有是由另一方激活起来,它的在现和含义最终取决于在隐的另一方。
解构式的阅读就是通过对对立面进行解构,试图使看不见的东西看得见。
4、拉康(《文化理论》《社会学》)(05年名解):法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
拉康主张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出发,“重新解释”弗洛伊德学说。
同时,引入了结构语言学的思想,注重语言分析。
结构精神分析学也对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中的其他理论流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拉康提出了我们经历的三个决定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镜像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荡来荡去的游戏期、第三阶段是俄狄浦斯情结。
镜子时期是我们在镜子中认识自我的时期,大约在第6至18个月之间,儿童注意到自身的映像,发现这并不是他人的依附性的延伸,而是一个完整和明确自主的个体。
但我们眼中的自己比我们实际的发育更完善,所以,个体将一直追求这种完美的自我形态和理想。
拉康将游戏(第二阶段)看作是孩子开始采用语言的一个表征,我们的需求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具有人的主体性。
拉康也认为无意识也是由我们与语言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并指出无意识像语言一样被结构化,可以通过一种语言分析,来揭示其内涵。
拉康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俄狄浦斯过渡。
父亲以象征形式进入到主体中,与双亲的语言化一方面提供了父亲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与母亲的中介和疏远。
5、福柯(《文化理论》《社会学》02年名解):20世纪法国思想家(德里达主要对语言进行解构,福柯对权力进行解构)一是对权力的论述:以往权力研究多半停留在政治-法律的层面,福柯在巨著《规训与惩罚》里详细地分析了古往今来压迫的不同形式,他指出在暴力的监禁和惩罚之外,其实生活中更普遍存在的是规训,这是种柔性的控制。
福柯认为,在现代社会,权力是弥散的,浸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经济、知识、性等各种关系当中,直接发生影响。
同时,权力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负面力量、一种否认、压制的东西,权力是有生产性的。
二是权力和话语的关系。
福柯认为人们控制他人大多是通过语言手段,通过话语行为确定了语言并限定人们对其它可能性的思考,所以话语和权力密不可分,话语是各种机构通过一种界定和排斥的过程运用其权力的手段。
同时他认为权力产生知识,权力与知识相互直接包含。
所谓纯粹的、客观的知识是没有的。
三福柯选择“性”作为其颠倒传统权力理论的重要场所。
资阶性本性。
6、萨义德“东方主义”(《文化理论》03年简答):他从福柯那里继承过来的“权力话语”的衣钵,用“东方主义”这一术语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的后殖民关系。
在他的理论框架中,“东方”(Orient)和“西方”(Occident)不是一个空泛的地理方位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指自18世纪末以来西方世界用来对待东方的共同规范,西方世界根据这一规范评论、描述东方并对东方进行殖民统治。
换言之,东方主义是一种西方对于东方的宰割、重建和话语垄断。
总之,东方主义的实质是西方世界认识东方世界的一种认识体系,是西方世界企图主宰东方的一种政治性话语,是西方视域下的东方。
因此,萨义德认为,如果我们不是将东方主义当作是一种“西方的话语”来研究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自启蒙时期以来欧洲文化是如何在政治、社会、军事、意识形态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控制、甚至是“发明、创造”出东方的。
东方主义所表述的是西方世界对于东方世界的支配关系与霸权关系,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西方对于东方的学术性话语,而是一种涉及到美学、经济、社会、历史以及哲学等领域的不平等的话语交流。
简而言之,东方主义并不是单纯受到自身客体的影响与限制,而是更大程度上受到创造它的欧洲文化传统的影响与操纵。
8、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社会学》04年简答:以网络论坛为例,简述你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解。
)简而言之,公共领域就是指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
能够影响政治方向的公共讨论和争辩组成了公共领域。
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这个领域向所有公民开放。
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
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
第三部分《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梳理第一章什么是通俗文化一、文化的三个定义1、文化用来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
2、指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或是一个群体的。
3、文化是表义的实践活动。
(在通俗文化中常用后两个)二、通俗文化的六种定义方式1、通俗文化是一种广受欢迎或者众喜好的文化。
即对通俗文化的定义必须包括一定的数量范围。
2、通俗文化是我们决定什么是高雅文化后剩余的那部分文化。
3、通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大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是麻木的头脑被子动消费的文化;同时也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乌托邦式的自我精神逃避;结构主义把通俗文化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机器,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4、通俗文化是来自于“人民”的文化。
是民间文化的通俗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
5、通俗文化是社会被统治群体的反抗势力与社会统治集团的兼并势力之间的斗争场所。
是霸权的折衷平衡。
6、围绕后现代主义的争论所引发的,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不再区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的文化。
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不论通俗文化会是什么样子,它都是一种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出现而兴起的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1、马修·阿诺德:首开先河把通俗文化置于文化这个大范畴进行研究。
阿诺德对文化的四个定义:第一,文化是知识。
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第二,文化是认知什么是最美好的能力;第三,是心灵和精神上对美好的运用;第四,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阿诺德站在贵族和中产阶级的立场上,认为通俗文化是深刻政治骚动的先兆。
2、利维斯主义:是建筑在“文化是建立在少数人手中”的假设之上,认为工业革命后的的文化分裂成两种,一种是少数人文化即体现了“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一种是大众文明,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消费的商业文化。
利维斯主义继承了阿诺德的传统,有助于维持和产生一个“受教育有教养的群体”,对通俗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3、美国的大众文化。
美国战后辩论的三个立场:一自由审美立场:如果让大多数人有机会进行选择,他们就会所所谓的二流和三流文化作品和实践置于高雅文化之上;二自由合作或进化立场:通俗文化在全新的消费到上的资义社会发挥缓和作用,使用权人们适应享受消费的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