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202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202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战略战术以及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技能培养:通过讨论、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抗日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战略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多方面原因。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相关历史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抗日战争是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的吗?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意义?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为后续内容铺垫。
抗战历程讲解详述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分析每次战役的战略意义。
讲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介绍抗日战争期间的国际形势,包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支持等。
胜利原因分析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如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共合作的实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等。
讨论抗日战争中军民团结、艰苦斗争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今天的启示。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际地位的提升等。
历史意义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看法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
课堂总结与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爱国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第一篇: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应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剪辑的视频资源等,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年代?这首歌曲诞生于1943年,歌曲气势雄壮,表现出中国人民面对日寇进攻团结战斗的精神。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学习新课[“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先放映中共七大的视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示学生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要素去了解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三)课型:综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学法:阅读、讨论、探讨(六)教学媒体(七)板书设计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1、背景:2、内容:3、意义: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三、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转折。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啊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更多关于“教案”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中学的英语优秀教案模板范文初中地理导入精选教案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最新教案设计方案模板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模板高中生《环保与卫生》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意义。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通过视频、材料学生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的转折点。
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正确看待中日战争,宽恕但不忘却。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爱憎分明。
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时事政治的关注,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眼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歌曲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六、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视频《神圣的战争》听着这个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二战战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国在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获得了重大胜利,我们坚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6.22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抗日战争胜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同时加深全班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和理解。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白板、历史图片和地图、教材、笔记本电脑等。
2. 课程平台:学校的学习管理系统(LMS),用于发布教学材料、作业和考试成绩。
3. 信息化资源:历史视频资料、抗日战争相关的音频访谈、在线历史数据库和电子书籍等。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复习抗日战争胜利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概述。
b.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要求学生列举至少三个并简要说明。
c. 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列举至少两个并简要阐述。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历史学科的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以符合新教程的要求。这四个方面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文化素养。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把握抗日战争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 史料实证: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学会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三)课型:综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学法:阅读、讨论、探讨(六)教学媒体(七)板书设计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1、背景:2、内容:3、意义: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三、台湾光复1945年10月25日(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生:抗日战争时期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见教材P99,可让学生齐读导言。
(一)简介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指导学生阅读。
1、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是怎样形成的?2、学唱《南泥湾》歌曲。
(二)中共七大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七大的知识点:(三)抗日战争的胜利1、阅读本目内容,抓出主要内容,并讨论发生的这些事情对结束战争有何作用?2、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A.平型关大捷、敌后游击战、百团大战等是共产党和人民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的抗战;还有爱国华侨对抗战的贡献等,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得来的,它改变了百年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
B.美国在太平洋打击日军、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华等,说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间的有力配合和援助。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
)3、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指导学生回顾思考:从1840年以来的侵华战争及其结果为思考方向。
进一步思考: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可以的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然后朗读教材,落实在书上。
小结巩固:1、根据“活动与探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的意义;C.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政治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教案标题: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说课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抗日战争的过程和胜利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投影仪、电脑等。
3.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教材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提出问题(10分钟):提出问题:“你知道抗日战争吗?它的背景是什么?胜利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观看视频(15分钟):播放抗日战争的相关视频,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
学生观看视频时,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
4. 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九一八事变、华北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八年抗战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5.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b.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6. 总结(10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澄清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认识。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文章,包括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等。
五、板书设计: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 过程- 胜利意义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史料及小组讨论的方法,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锻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的相关视频,提问:抗日战争何时结束?学生回答: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教师讲解: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那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日本侵略者又是怎么失败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全民族坚持抗战教师提问: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整治诱降,辅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抗日敌后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播放纪录片《抗日战争》片段并提问:面对日本策略的转变,社会各界有何反应?学生回答:虽然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分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全民族坚持抗战。
在正面战场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敌后战场八路军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学生、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积极进行抗日。
过渡句:全民族坚持抗日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迎着胜利的曙光,要建设一个怎样的中国,成为了新的问题。
(二)中共七大教师展示中共七大相关史料并提问:1945年,抗战即将迎来胜利,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基本经过、主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以及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于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主要战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误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纠正和澄清。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
2.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日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
2.抗战胜利的标志和意义。
3.抗战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抗战战役,让学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标志和意义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分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关于抗战战役的案例,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抗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和抗战胜利的标志,引导学生了解抗战的艰苦性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抗战战役进行分析,讨论该战役对于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及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制作日本投降的大事年表,培养学生用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青年一代应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分析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图表法、问题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2、中共“七大”召开积极探讨:(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背景是什么?(2)你能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吗?(3)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3、日本无条件投降阅读本目,动手制作历史大事年表。
指导学生:(1)大事年表应以时间为纲,统领事件,线索清楚。
(2)应注意每件大事的重大意义或影响。
(3)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还应把握大事之间的具体联系,史实如同散落的珠子,要能够用思想的线把它们串起来。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
4、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台湾回归探讨:问题①,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问题②,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多少年?何时回归?(2)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填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的5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及结果》起止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结果(包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年1937-1945年由史实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5、课堂小结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知道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重要成就和抗战胜利的原因。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背景,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而不是局部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角度观察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2-1-c-n-j-y通过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思考,结合当今日本应当如何反省这场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中共“七大”的作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百年风云录》中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场面。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欢庆场面。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
那么这场战争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呢?它的胜利又向世人昭示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师:很多同学都喜欢唱歌,实际上许多歌曲都是时代的产物,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
看同学们能否从歌词中了解它是哪一时期反映什么事件的歌曲?(屏幕显示:听一听)(多媒体播放)《南泥湾》。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这首歌反映了1942年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情景,为什么要进行大生产运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学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曲——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5.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2.教师讲解:补充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国内: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国际: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
3.教师提问:根据背景可以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抗日战争的意义和背景,认识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2. 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主要战役以及主要英雄人物。
3. 培养学生对于民族英雄的敬意,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2. 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战役,了解其背后的内涵。
3. 理解并分析抗战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决策和战略。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意义1.1 抗战前的国内局势分析1.1.1日本侵略的原因和目标1.1.2国民政府的动员和准备情况1.1.3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作用1.2 抗战爆发的导火索1.2.1“七七事变”及其导致的结果1.2.2全国抗战的爆发和国共合作的形成1.3 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1.3.1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历史地位1.3.2 抗战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2. 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战役2.1 战略布局和战役规划2.1.1 第一阶段:抵抗战略和方针的确定2.1.2 第二阶段:全面抗战和持久战的形成2.1.3 第三阶段:反攻和战局逆转的进程2.2 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战役2.2.1 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等2.2.2 事件:南京大屠杀、重庆轰炸等3. 抗日战争的主要英雄人物3.1 军事指挥员:蒋介石、朱德、刘伯承等3.2 抗日义勇军和游击队的英雄:邓演达、黄继光、赵一曼等3.3 烈士和民族英雄的故事【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于这一话题的兴趣。
2. 以小组形式讨论: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抗日战争的背景、某个战役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3. 播放纪录片或展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战役,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内涵。
4. 课堂讲解:教师对于抗日战争的意义、主要事件、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战争过程;2. 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3. 掌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牺牲精神;2.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战精神。
四、教学方法:1. 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2. 活动式教学,通过游戏或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讲解式教学,以教师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抗日战争和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讨论。
教师首先展示一组抗日胜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问学生认为这些图片所反映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等。
2. 通过活动学习了解抗战精神。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组织一个名为“我是抗战英雄”的游戏,即每组学生从一个抗战英雄的角度出发,描述他(她)在抗战期间的经历和感受,体验到那个时代的历史传承行为构成,并明确该英雄所体现的抗日战争精神。
游戏结束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3. 认识抗日战争的原因和胜利过程。
教师向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起因、胜利过程和意义。
其中包括:卢沟桥事变和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长沙保卫战、百团大战、西安事变、武汉保卫战、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等。
通过回顾这些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4. 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让学生从人民战争的胜利、国共合作的成功、外援的支持、抗日统一战线的创建等方面来探讨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加深学生对抗战胜利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抗战的历史贡献。
六、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体验了抗战英雄的历史传承行为构成,并明确了抗战精神。
2. 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原因以及抗日战争的意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革命歌曲《团结就是胜利》。
讲解1945年的国际国内形势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新课讲授(1)中共七大(让学生观看视频比结合课本P103—P104内容,讨论并归纳出本次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①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学生回答)②背景(在肯定学生回答后详细讲解)③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行归纳讲解)提问:团结体现在哪里?胜利体现在哪里?师:(肯定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团结是因为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全体党员空前团结。
胜利是此次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日本无条件投降(2)抗日战争的胜利①日本无条件投降A、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抗战胜利和日本投降并且阅读课本P104内容,找一找哪些因素促使了日本无条件投降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b、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苏联投入174万人与日本最为精锐的陆军关东军进行殊死搏战)c、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将原本分散的抗日革命根据地一一连通,彻底粉碎了日本想要灭亡中国的迷梦)B、课件打出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图,直观的了解这三股强大攻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C、播放视频:过渡二:抗战胜利后,举国欢庆,阔别大陆50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示例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示例教学设计示例:抗日战争的胜利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 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重要事件;2. 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3. 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和热情;2.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中国近代史内容,了解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二、讲授抗日战争的背景和重要事件(15分钟)1. 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包括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和目的;2. 讲解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等。
三、学习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或战斗进行研究;2. 每个小组向全班报告他们所选择的战役或战斗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四、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挫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企图等;2. 结合学习材料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2. 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完成一篇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小结,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讲授和讨论督导学生的掌握情况;2.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课堂讨论可以作为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书面作业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影片,加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观抗战遗址或抗战博物馆,亲身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痕迹;3. 组织学生开展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如撰写研究报告或展开小型展览等。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22课。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日本投降两个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认识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和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对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抗敌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战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抗日战争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的课件。
2.资料:收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相关资料。
3.课堂练习题:设计针对本课内容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胜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
提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到来的。
同时,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的胜利》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细节和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和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水平。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胜利场景,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抗日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程。
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艰辛。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确保他们正确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如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
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皖南事变”的发生真可谓是亲者痛,仇者快。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4.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教师强调: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
它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中共七大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归纳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
学生归纳:国际: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国内: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2.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怀
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课堂小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四、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制作一份“抗日战争胜利”的大事年表!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立足于教学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尝试“问题激励递进探究法”,强调启发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主探索和信息处理地方过程,补充部分史料,拓展了史学视野。
通过教学让学生清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特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思合一,并在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渗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