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环境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1dcec1ac5da50e2524d7f8a.png)
浅谈中国周边环境当今,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世界风云瞬息万变,今天的大国明天可能解体,今天的政权明天可能垮台,一切的一切都将变化。
话说中国周边那是重重叠障,下面由我从几个方面说道说道。
1.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就十分看重统一的价值。
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这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但目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仍顽固地坚持错误的立场,并且越来越明显地走着“渐进式台独”的道路。
统一与分裂的矛盾斗争,在台湾岛内、在海峡两岸、乃至在更大的范围内不断地进行着。
如果分裂势力一意孤行、越滑越远,激化矛盾,就等于是在逼迫我们作出最后的选择。
这种选择,其实是两岸同胞都不愿意看到的。
真的发生,无异于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国染指和插手。
但是,台湾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又与世界大局联系在一起。
它是中美矛盾的焦点、亚太局势的晴雨表,还是中国全球战略环境的调节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处理得好,局势缓和,能够保持或改进中国的全球安全环境;弄得不好,矛盾激化,就会影响甚至破坏中国的全球安全环境。
所以,台湾问题直到解决之前,都将一直是影响中国安全的最大因素。
2.南海问题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无数考古证据和相关文献均可证明这一点。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并一贯保持了克制、谨慎。
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建设性主张,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并不再仅仅局限于周边海域国家,而成为了多个域外国家炒作的话题。
自2011年6月以来,围绕南海问题的争端再起,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军演、“喊话”等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所谓“利益”。
对于某些国家的频频动作,声称南海问题关切其国家利益,并欲以此为跳板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以及复杂化,中国方面予以积极应对,使得阶段性争端渐渐得以平息。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 ppt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c312c15fbfc77da269b131.png)
菲律宾通过—— “海洋极限法案”把中 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 岛的部分岛礁划为所 属岛屿。 越南声称—— 对中国的西沙和南沙 群岛享有主权。 马来西亚总理兼国 防部长 巴达维 亲自 登陆— 南沙群岛的“弹丸礁” “光星仔礁”宣誓主 权。
在东海方向——
虽然中日关系整 体改善,但两国在 海上的纷争依然。 日本加强武力监 控“钓鱼岛”,还 力图拓展海洋战略 纵深,准备在“冲 之鸟岛礁”建立港 湾设施,宣示所谓 的领土主权。
南海周边的一些 国家还把美国、日 本、英国、意大利、 法国、俄罗斯等国 的石油公司请进来 力图使南海问题— —国际化。 区域外国家利益 的进入,使南沙争 议更加复杂化。
(三)、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各方利 益“博弈难休”
2009年我国周边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 第15次东盟峰会,第12次东盟10+1 和 10+3 领导人会议及第4届东亚峰会,围绕应对金融 危机,气候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多项 成果。 东盟10+3 领导人同意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 以维护本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领导人还就共同推进东 亚共同体建设达成一致性的共识。
以上的摩擦暴露出“中美关系” 中一系列问 题
中美两国为恢复和修补两国关系 展开了各自的外交活动
中国先是宣布下轮中美战 略与经济对话将在5月底进行, 而后胡锦涛主席出席了4月 12日—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 “核安全峰会”,并与奥巴马 会话。 奥巴马重申“美国继续坚 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尊重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中方 核心利益”。 “将谨慎处理敏感问题”, 双方并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 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共
内
容
提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ce71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4.png)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引言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威胁。
由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概述,包括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领土争议在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领土争议问题,如东海、南海等海洋争端,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等。
这些领土争端对于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海洋争端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包括与日本在钓鱼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议,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争端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着边界争议,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尽管中印两国一直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但边界问题依然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
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海盗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恐怖主义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恐怖组织在周边地区活动,给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跨国犯罪也是一个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贩毒、人口走私、网络犯罪等问题在我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影响,还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外部干预除了上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外部干预的问题。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我国周边地区的事务,干涉和破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7fb03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d.png)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咱今天就来唠唠咱国家周边的安全环境,这事儿可有趣又重要着呢。
咱中国啊,就像一个住在热闹街区的大户人家。
周围的邻居那可不少,而且各有各的特点。
先说说北方的邻居俄罗斯吧。
这就好比是一个强壮的老大哥,虽然以前也有过小摩擦,但现在呢,大家都明白合则两利的道理。
我们和俄罗斯在很多事儿上都有合作,特别是在军事方面的一些交流,就像两个武林高手互相切磋又互相学习。
比如说联合军演,那场面可壮观了,双方的士兵在一块儿,既展示了各自的本事,又增进了友谊。
这种友好关系就像一道坚固的城墙,给我们北方的边境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东边可就是大海啦,大海对面有个老熟人——日本。
这个邻居有点复杂,就像一个表面客气但心里有点小九九的家伙。
历史上他给我们添了不少乱子,到现在还时不时地在一些事儿上挑衅。
像在钓鱼岛的问题上,那就是我们的地盘,可日本总想搞点小动作。
不过咱中国也不是好惹的,我们的海军在那片海域可是加强了巡逻,就像给自家的院子加上了可靠的警卫员。
而且随着我们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日本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行为了。
再往南看,那是一群东南亚的小伙伴。
这些邻居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
有些跟我们关系很铁,像巴基斯坦,那简直就是铁哥们,是“巴铁”。
不管啥时候都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也经常互相帮助。
而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呢,有时候也会有点小矛盾,就像朋友之间偶尔会有点小争吵。
比如说在南海的一些岛屿归属问题上,有些国家受到了某些大国的挑唆,就想来争一争。
但咱中国一直主张和平解决,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像一条友谊的纽带,把大家联系起来,大家一起做生意、搞建设,慢慢的那些小矛盾也在合作中化解不少,毕竟一起赚钱一起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印度这个南亚的大国也是我们的邻居,印度就像一个有点争强好胜的伙伴。
在边境问题上偶尔也会和我们有一些对峙情况。
但是呢,我们双方都明白,和平稳定才是大家都想要的。
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好好合作,那在世界上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名词解释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14c910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b.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名词解释1. 周边国家:就是中国挨着的那些国家呀!就好比你家周围的邻居,你们会互相影响呢。
比如说,韩国就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之一,我们在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少交流。
2. 地缘政治:哎呀,简单说就是国家之间因为地理位置产生的政治关系啦!这就像下围棋,每个棋子的位置都很重要,会影响整个棋局。
中国的地缘政治情况可是很复杂的呢,和好多国家都有紧密联系。
3. 领土争端:这就是国家之间对一些土地的归属有不同意见呀!就像两个人争一个宝贝似的。
像中国和某些国家在南海就存在领土争端,这可不能马虎。
4. 军事存在:就是其他国家在你周边的军事力量啦!比如说某个国家在边境部署了很多军队,这是不是会让你有点紧张呢?美国在一些地区的军事存在就一直是个关注点。
5. 经济合作:就是国家之间一起赚钱的事儿呗!好比你和朋友一起做买卖。
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那可多了,像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对大家都有好处。
6. 文化交流:就是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传播和影响呀!就像你去了解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
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那是相当丰富的,比如日本动漫在中国很受欢迎。
7. 战略伙伴关系:这就像是好朋友一样的国家关系呀!大家互相支持帮助。
中国和俄罗斯就是战略伙伴关系,在很多方面合作得可好了。
8. 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是那种打仗的威胁,而是像疾病、恐怖主义这些。
这就像看不见的敌人,随时可能冒出来吓人一跳。
非典、新冠不就是这样的威胁吗?9. 能源安全:就是国家能不能稳定地获得能源呀!没有能源可不行。
中国对周边的能源通道很重视,这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呢。
10. 海洋权益:就是国家在海洋上的权利和利益呀!大海那么大,里面有好多资源呢。
中国对自己的海洋权益那是坚决维护的,这可不能让步!我觉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进步。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_ppt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_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7ae8277375a417866f8f53.png)
吉尔吉斯斯坦的局 势仍然动荡不安。 当前临时政权 面临挑战的问题 时——能否保持 国内的统一和现 政权的稳定,以 及对全国进行有 效的管理。
中亚各国出现“颜色革命”的后台是美国。 目的是美国要向中亚各国输出美国式的“民主、自由”。 吉尔吉斯斯坦是俄罗斯和美国较量的一个舞台 . 美国并不掩饰对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的支持。 早些时候美国就曾公开表示,美国要帮助吉尔吉斯斯坦推 进民主化。 为此,美国投入了巨额资金。在过去这些年里,美国拿出了 4亿美元用于吉尔吉斯斯坦改革,还拿出3亿美元资助民主化活 动。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如欧亚基金会和索罗斯基金会,一直 活跃在吉尔吉斯斯坦。 为了这次动乱之后的议会选举,美国又花了500万美元。 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小国,500万美元是个不小的数字。 美国对这次议会选举十分重视,但更关心的是10月的总统大 选。
二是炮舰主义
三是单边主义
我国的周边环境堪称 世界 “最复杂的环 境”。 中国不仅是被“核 武器”包围的国家。 而且是当今世界上 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冲突、 宗教极端势力、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国家分裂主义活动、 毒品生产与走私等 热点问题多发生在我 国的周边地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处理好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作为“外交方针” 的重点,本着“睦邻外交”的原则, 营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
南海周边的一些 国家还把美国、日 本、英国、意大利、 法国、俄罗斯等国 的石油公司请进来 力图使南海问题— —国际化。 区域外国家利益 的进入,使南沙争 议更加复杂化。
(三)、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各方利 益“博弈难休”
2009年我国周边区域一体化势头强劲 第15次东盟峰会,第12次东盟10+1 和 10+3 领导人会议及第4届东亚峰会,围绕应对金融 危机,气候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多项 成果。 东盟10+3 领导人同意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 以维护本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领导人还就共同推进东 亚共同体建设达成一致性的共识。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901c4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7.png)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辽阔领土的大国,其周边安全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和变化,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首先,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性安全问题。
比如,东海、南海等海域的主权
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不稳定,都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些地区性安全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在维护自身安全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和周密。
其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美国一直将亚太地区视为自己的战略重点,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联合军演,这无疑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美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合作,也使得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
此外,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威胁。
恐怖主义势力的存
在和活动,不仅给周边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威胁,也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跨国犯罪活动的频繁发生,也给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做出相应
的应对。
我们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威胁。
总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复杂多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思考,做出相
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对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了解
![对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8536ac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6.png)
对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了解
中国的地缘环境是复杂的,涉及其东、南、西、北部各地区的诸多国家和地区。
东部地中海地区,中国与朝鲜、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接壤;西部地区,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等国家毗邻;南部地区,中国与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接壤;北部地区,中国的北部边界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界,中国的定义地缘政治地位开始运作,中国同苏联过去有过紧张的交往,不过目前似乎改善了。
目前,中国包围着数十个国家,内部也历经着动荡不安,地缘政治上有关台湾海峡水域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令人瞩目。
此外,中国面临着外部信息安全和宗教改革的挑战,以及由于发展中缺乏对社会安全的保护而带来的新的技术威胁、民族自治地区和涉及到的反恐联盟等安全挑战。
中国的地缘环境和地缘政治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挑战。
中国政府和人民现在正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力求保持和邻国的关系紧密、友好而稳定。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578dc5d333d4b14e85246803.png)
4: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趋缓和,我 国周边环境安全 在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 及综合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5: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周边环 境面临一系列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对中国施压,采取了“制裁”和“遏制”政 策。 • 6: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得
此外:
1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正处于历史 上的最好时期。 2我国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 加强。 3我国与中亚各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双方的安全和经济合作不断得到深化。
二:我国周边环境发展趋势 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挑战 和潜伏的危机
• 1、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我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增 大 • 2、美日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直 接影响 • 3、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增加了我国周边局势的动 荡因素 • 4、民族分裂主义等问题引起的西部边疆安全问题 • 5、(南海、东海)领海主权和战略资源争夺日趋 激烈,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战略 利益的形势趋于复杂
• 正确理解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战略思想应 注意三点: • 首先,军民兼容集中反映了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 其次,无论是军兼民,还是民兼军,都 要有主有次。 • 再次,无论是军兼民还是民兼军,都要 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综合国力上。
By:
NJAU 生命科学学院
Thanks!!!!
★日美印俄等:公海(商船自由航行,军舰任意出入)
南海居太平洋与印度洋咽喉地带,是沟通亚、 非、欧海运交通的要冲。南海地处中国的 海防前哨,控制该处海域和岛屿,可确保 华南地区的安全和航道畅通,提高中国在 东南亚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保在南海的战 略利益和主导地位,美国调整了南海政策, 加强对中国战略遏制。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战略环境分析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战略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fd5c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4.png)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战略环境分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之一,对周边战略环境的分析具有
重要的意义。
中国周边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地,每个
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安全局势而对中国的战略
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周边战略环境的分析。
1.东北亚地区:东北亚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
半岛的朝核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局势复杂且矛盾重重。
日本
是中国的邻国和重要的经济伙伴,但两国之间仍存在历史和领土争端。
俄
罗斯远东地区是中国的邻国,两国在能源合作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2.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与东南
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紧密相连,但南海争端一直是两者之间的敏感问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精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cfa9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9.png)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它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和国防政策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周边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我国仍面临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近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
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诱发了极其紧张的局势,“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
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
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
第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
事实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三,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
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
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654407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5.png)
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国是世界上地缘环境最复杂的国家,陆地与15个国家相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越不利。
如此看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同时,我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
世界上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
我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军事强国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
处在如此安全环境中的中国,要维护自身的安全,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我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上。
我国的陆疆边境线长达2。
2万多公里,边境长了领土争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尤其复杂的是我国的海洋国土,按照国际海洋法,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区面积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有8个海上邻国.而我国与这8个海上邻国均有海洋争端,总争议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当前亚太地区安全格局仍然处于调整时期,美国加大介入亚太事务的力度,使我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从表面上看,这些国家大都与我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太平”背后并不太平,有些国家已构成了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美国视中国为其称霸的主要障碍,因而始终对中国怀有敌意。
其对华政策的实质是企图将中国纳人西方体系。
政治上,美国继续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
经济上,企图按美国的模式将中国纳入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攫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控制与打压。
军事上,对中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利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中国进行预防遏制的战略部署.近年来,美国更加明目张胆地推行实质上的“一中一台”政策,暗中支持“台独”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的重要战略筹码。
2024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讲稿
![2024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4e31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4.png)
2024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演讲,今天我将分享有关2023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周边安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我们预计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出简要分析。
首先,南海区域争议仍将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一大焦点。
目前,南海地区存在着多个主权争议和领土争端。
与邻国的争端和冲突有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中国需要采取积极而成熟的外交策略,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增进互信,为冲突的解决铺平道路。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将继续牵动中国的心。
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地区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外交的难题。
2023年,我们预计朝鲜可能继续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等活动,这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紧张局势。
中国应与相关各方保持沟通和协调,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同时寻求通过对话解决当前的紧张局势。
最后,中印边界问题可能仍然存在挑战。
中印边界领土争端是两国关系的敏感问题,也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
2023年,我们预计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矛盾可能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出现摩擦和冲突。
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应继续致力于与印度进行对话和磋商,加强边境地区的信任与合作。
在面临这些安全挑战的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友好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推动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大力度提升自身国防实力,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2023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但是我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325cc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2.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一体化趋势
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联系的紧密 将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05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未来 展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加强贸易往来,推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促进经济 一体化进程。
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
加强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 促进民间交往。
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推动 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支 持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 地民生和经济条件,增强地区经济的 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科技与教育策略
加强科技合作
中国与周边国家加强科技合作, 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创 新和成果共享,提高地区的科技 水平和竞争力。
军事合作与结盟
周边国家之间加强军事合作和结盟关 系,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地区安全形 势产生影响。
03
中国应对周边安全挑战的 策略
外交策略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倡导区域合作
科技合作与创新
推动与周边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创新,提高科技水 平,促进共同发展。
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
强化安全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维护地区 和平稳定。
建立信任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与周边国家的信任机制,减少误解和 误判,预防冲突的发生。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ba01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a.png)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近年来,中国周边环境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文将围绕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壤污染这三个问题,详细介绍中国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空气污染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差的国家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中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
中国还在一些城市实行了机动车限行,以减少尾气排放。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其次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是加强水资源管理。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实行了水资源配额制度,并对超标准开采和污染水源地进行了严厉打击。
中国还加大了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合理利用水资源。
另外,中国还加大了对水资源的调配力度,通过水库和运河等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最后是土壤污染问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
为了应对土壤污染问题,中国制定了《土壤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土壤污染的防治责任和措施。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监管力度,并对污染土地进行了整治和修复。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管理,鼓励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总之,中国在应对周边环境现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未来,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区域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我国的周边环境
![我国的周边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8560aab165ce05087632131a.png)
朝鲜半岛局势动荡 战争或一触即发
朝鲜现在的状况与中国六十年代相似,处于包围之中,形势险峻
中日历史的隐痛犹在东海问题伤口撒盐
北远眺 南军演 日本意欲何为?
•几月前的钓鱼岛人质扣留事件,再次暴 露了日本国内的少数对华敌视分子
美国想当世界老大 全球战略遏制中国
•美国惧怕中国的强 大,就象月亮惧怕太 阳的升起。 •中国推行多年的周
一、周边国家的基本情况
3、我国周边地区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如领土 (领海)划界问题、战争遗留问题、国内战争问 题等,导致政情复杂,现实矛盾突出,冲突不断。 目前,世界上最为突出的热点问题,大多数聚集 在我国周边。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印巴冲 突问题、阿富汗问题、中亚地区问题、还有我国 的台湾问题等,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的周边环境
我国的周边形势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以美 国为首的势力虎视眈眈,不断挑衅中国, 通过不断支持东南沿海各国侵犯我国主权 和利益,我国东面是美国的战略盟友韩国 和日本,更加剧了周边安全隐患,对我国 周边安全产生严重问题。
目录
一、周边国家的基本情况 二、周边出现的政局动荡与冲突 三、政治动荡主要分哪几种类型 四、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内因 五、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外因
边友好外交实际上也
受制于中美关系,而 美国已远不必象从前 一样依赖中国,中美 关系渐渐变得不再对 等。
东南亚各国蚕食南海 中国海军 任重道远
印度虎视眈眈 屯兵边境数十万兵力
印度几十年 来一有钱就 扩充军备, 整军备战, 其矛头始终 对准中国。
印度本国也加紧 研发自己的新型 战机和主战坦克 ,IT技术居世界领 先水平的印度, 正在军装领域复 制这个奇迹。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5423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5.png)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
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军事力量建设:通过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具体措施包括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加强军事训练、提升部队现代化水平等。
2.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3.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签订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加强人员交流等。
4.推进外交工作:通过推进外交工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高层互访、加强国际交流、建立合作机制等。
5.推动文化交流:通过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具体措施包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本国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
以上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为相关行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和协商,建立互信、合
作、稳定的关系,为中国的周边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中国周边环境现状的应对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外交工作以及推动文化交流等,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周边环境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77f9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4.png)
谈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作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咱先聊聊啊,一提起咱们国家周边的安全环境,好像觉得挺安全的吧,毕竟咱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么久了。
但是呢,这里面事儿可不少。
就像我前段时间去沿海旅行那事,那可让我深切感受到这周边安全环境其实就像那平静海面下的暗涌。
我到了那沿海城市啊,那海滩可美了,人也多得很。
我就看着那些游客啊,在沙滩上嬉戏玩耍,那小孩子们拿着小铲子在堆沙堡,一切都特别和谐。
可是我无意中听到几个渔民在那聊呢,他们就说现在海上的情况有点复杂。
比如说他们出海打鱼的时候,偶尔就会遇到一些别的国家的船在附近,这些船有时候还会做点小干扰啥的。
他们就特别无奈,毕竟那片海是咱们国家的海域,但是又不能轻易起冲突。
这就像咱国家周边安全环境一样。
你瞧,表面上看,咱们周边的国家大家都互相贸易往来,像东北那边和俄罗斯,不少小商贩做着跨国的生意,卖啥的都有,从俄罗斯套娃到咱们的各种小饰品。
两边的人都通过这种贸易赚点小钱,还增进了感情。
可是呢,在一些国际关系上,就可能会面临一些安全方面的挑战。
像有些国家可能会在边境地区有点小动作,或者在军事部署上搞得有点让人不踏实。
但是咱们国家也不是吃素的呀。
咱有强大的军队呢。
就拿海军来说吧,近年来咱们的海军那发展的速度可快了。
各种新型的战舰一艘艘下水,这就如同给咱们的沿海安全上了一道坚实的保险锁。
就像那渔民们虽然遇到一些小麻烦,但是知道咱们的海军就在周围守护着海域的时候,心里就有底。
所以呢,咱们国家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有点复杂,不过总的趋势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毕竟咱们中国一直是倡导和平共处的,大原则在那摆着呢,有问题咱就好好解决,可要是有人想搞啥歪心思,咱们也绝不客气。
《安全环境:家和周边的那些事儿》一说到国家安全环境,好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特别远。
其实不是的,就像家里过日子,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似的。
我就有这么个例子啊,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邻里间关系本来都挺和睦的,和我周边国家和平共处有点像。
全面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及国际局势
![全面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及国际局势](https://img.taocdn.com/s3/m/9b43f4f404a1b0717fd5ddbf.png)
全面分析中国的周边环境及国际局势纵观整个历史,自古以来哪一个国家不是邻国越少、越弱地理环境越有利。
横看整个世界,中国同其它大国相比,却恰恰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且十分不利。
中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相邻。
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邻国所包围的大国。
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既有接壤的国家21个,也有不接壤的国家8个,其中越南、朝鲜既是陆上邻国,也是海上邻国。
由于中国的领居太多且“品种齐全”,因此,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其它国家相比而言也是最多最紧迫的。
其地理环境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成为制约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直面我国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
在世界问题上不可否认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人口问题,中国本就是人口大国,然而更严峻的是中国周边国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中有六个在中国周边,此外越南、菲律宾、泰国、韩国和缅甸等也是人口相对较多的国家。
就整个世界而言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人口总和已经超过了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
远远超过了这些地区可承载的人口量,这就必将引起一系列问题。
如:水资源不足、粮食短缺、住宿缺失等,这些问题一旦在本国得不到解决,就必将向外转移,这是中国这块辽阔而富裕的土地必将会成为他们的目标,到时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摩擦就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多样性特点十分突出。
在我国众多的邻国中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名族主义国家,还有君主制国家。
且各国发展经济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周边名族众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大不相同。
各国所奉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也有很大的不同。
横看整个世界,我国这种独特的周边形势都是极为少见的,这种形势使我国与邻国之间产生摩擦的概率增大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独特性,也可以很好的为中国所利用,只要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独特性发展多种经济。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际环境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ed755f0fab069dc502201c6.png)
中国周边形势与应对策略中国周边地区在我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西亚与西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
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这些地区的局势动荡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已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
通过积极、有效、妥善的措施应对周边局势的不稳定,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的周边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
按其政治体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及稳定程度,可大致分成“成熟民主国家”、“转型国家”与“问题国家”三大类,周边国家政局动荡也可依此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类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演变。
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其主要属于“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范畴。
包括主要政党围绕选举与执政权所展开的权力斗争、在野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制衡等。
其政局波动具有周期性、规则性、暂时性与可控性,确定性相对较大,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华政策与双边关系的调整变化。
第二类是从所谓“强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的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转型国家”。
中国周边政局动荡的国家多数属于此类,其政局动荡具有中期性、常态性,不确定性与风险较大等特点,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易受冲击。
此类国家大多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期,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旧体制惯性强大、军方与权贵等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既有社会矛盾继续存在等,导致政府腐败严重、当局缺乏权威性与政局动荡,甚至不时发生政变等倒退现象。
其中屡见不鲜的是外来移植的民主产生“水土不服”乃至扭曲变形,各方对选举结果产生争议乃至激烈碰撞,选输的不服输,以至选举闹剧不时上演、“选举综合症”频繁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周边环境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当前中国的大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三化”:政治伙伴化;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安全合作的多边化。
但另一方面,挑战在增加。
国际上对华态度大致有应对、接触与防备三种方式。
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中国周边环境总体稳定首先,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在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
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六大力量。
它们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合型战略关系,构成了“一超多强”、合作制衡的亚太安全总体格局。
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保持着程度不同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
美日及美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俄印、美印之间正在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美、俄美、中日之间也保持和发展着相互合作与协调的关系。
另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又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的态势。
美俄、美中之间存在着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中日、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不信任和相互竞争,俄日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等等。
由于在谋求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亚太大国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一般不会出现全面性对抗。
其次,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全面推进。
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确立了在新世纪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进一步巩固了周边睦邻关系。
中俄于2001年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推进。
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得到恢复和加强,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国与朝、韩之间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保持着磋商和协调。
中国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全面发展,双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已升级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蒙古、阿富汗的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印度核试验后一度倒退的中印关系已全面改善和发展,特别是2003年6月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中印睦邻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日政治关系近年来受历史等问题影响而处于低潮,但双方努力保持和加强高层接触与往来,同时双方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处于建国以来周边关系和周边环境最好的时期。
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为中国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提供了良好基础。
再次,促进地区稳定的多边安全机制不断发展。
东盟地区论坛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23个,囊括东亚所有国家和地区。
论坛确立了建立信任措施、开展预防性外交、发展解决冲突机制的三阶段发展目标,对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促进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维护中亚地区和中国西北方向的安全与稳定意义重大。
随着该组织章程的签署和地区反恐怖中心、秘书处等组织机构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正由初创阶段进入全面、稳定发展时期。
在东北亚,虽未建立正式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但围绕朝鲜半岛局势的相关对话机制在逐步发展,其中包括90年代后期形成的旨在建立半岛永久和平机制的“四方会谈”和2003年启动的处理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它们为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和平解决有关争端提供了重要平台。
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周边的和平与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中国周边环境局部动态一是存在朝鲜半岛和印巴对抗两大地区热点。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
现任总统布什上台后,改变了克林顿政府的“软着陆”政策,对朝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启动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韩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
近年来两国核与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克什米尔局势不时紧张,甚至滑向战争边缘。
乍暖还寒、时紧时缓是新世纪初期印巴关系的基本特征,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印巴对话和双边关系的改善有可能在曲折中取得进展,但两国总体对立关系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缓解,今后在克什米尔再起冲突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印巴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变数。
二是美日加快军事扩张。
90年代中后期,日美安全同盟实现了冷战后的“重新定义”。
其适用范围由日本本土及周围数百海里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合作内容由“平时”和“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扩展到“日本周边地区发生事态时”;防卫态势由“对付威胁型”向“地区安保型”转变;主要防范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
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源。
进入21世纪后,日美进一步强化军事同盟,其特点是日本利用美国的要求和支持“借船出海”,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
九一一事件后,日本迅速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等法案,并据此向印度洋派遣舰艇编队支援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日本政府还准备制定一项永久性法律,以便随时向海外派遣自卫队。
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
三是面临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
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曾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上述“三股势力”虽受到沉重打击,但未偃旗息鼓,仍在暗中积蓄力量,并不时制造新的恐怖袭击事件。
恐怖主义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
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
由于地域相连或相近,再加上恐怖主义的国际流动性和扩散性,周边地区恐怖主义的蔓延和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产生影响,从而危及中国的安全和稳定,尤其是中亚地区“三股势力”与中国新疆境内外的“东突”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已对新疆的稳定和中国的统一构成现实威胁。
三、大国插手中国周边美国的战略重点在向西转移、印度的眼睛在往东看、日本则紧紧盯住它的西南,连澳大利亚都突出自己的亚洲国家身份。
它们利益关切的边界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中国方向。
而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在新世纪初期,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各地缘方向均有体现,这是俄、日、印等周边地区性大国所无法比拟的。
东部海洋方向历来是且目前依然是美国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地缘方向,通过在韩国和日本驻军、发展同台湾的实质性关系(包括军事安全关系)、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军事联盟与安全合作关系,美国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与中国近距离接触,直接影响中国在东部海洋方向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利益。
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即美军的前沿存在和前沿部署。
二是加强和发展同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合作关系。
美国在亚太地区同日、韩、菲、泰、澳等国保持着同盟关系,这是美国介入亚太安全事务的重要工具。
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
近年来,美国利用中国周边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纷争,极力强化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和影响能力。
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而且其欧亚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的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主要潜在对手,是中国地缘战略压力的主要来源。
总体来说,随着亚太地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地区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趋于复杂:一方面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势头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上升。
但周边安全环境对中国和平发展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大国关系的相对平稳是中国周边继续保持缓和的基础;中国周边地区发生热战的可能性较低;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成为地区安全合作的催化剂。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继续提升和地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塑造能力将持续加强,中国作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将对地区的繁荣与安宁带来深远影响。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材料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厉害关系。
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虽然继续保持稳定,但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中国维护自身安全面临新的考验。
地区热点缓中有紧,局部动荡可能加剧2007年,中国周边热点此消彼长。
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取得突破,朝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朝关闭宁边核设施并同意对其“去功能化”,美答应考虑恢复双边正常关系,以及将朝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
朝韩元首实现第二次会晤,南北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尼泊尔废除240年君主制,尼共走出山林开始接受议会政治。
泰国也举行了自2006年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支持他信的人民力量党成为第一大党,政权交接平稳完成。
但是,一些热点地区出现新的动荡。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获得连任后卸下军装,但国内党派、教派之争愈演愈烈,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阿富汗冲突升级,塔利班卷土重来,多次袭击北约联军,制造震惊世界的绑架韩国人质事件。
斯里兰卡政府军与猛虎组织冲突有增无减。
孟加拉国成立看守政府后,国内动乱一直未止。
缅甸成为新热点,“袈裟革命”引起局势动荡。
2008年,周边地区热点缓中有紧。
朝核问题不会一帆风顺,美朝在朝申报铀浓缩活动、朝与叙利亚核合作等问题上又起争端,韩新当选总统李明博态度强硬,“阳光政策”蒙上一层阴云,不排除朝核问题下一阶段发生波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