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环境介绍及预选台址电磁环境测试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输变电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随之而来的电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作,本文将从电磁环境的重要性、分析方法及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谈谈电磁环境的重要性。

电磁环境是指电磁场和电场等在某一区域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

在输变电工程中,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是不可避免的,而其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对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谈谈电磁环境分析的方法。

传统的电磁环境分析方法通常是通过实地测量和数值模拟来获取电磁场的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实地测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不能实时反映电磁环境的变化情况。

而数值模拟虽然可以模拟出电磁场的分布情况,但其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需要一种更加高效、准确的电磁环境分析方法。

我们来谈谈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

针对传统的电磁环境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实时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电磁场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监测中心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电磁环境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实时监测系统还能够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安全预警,提高了输变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输变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系统设计,可以更好地掌握电磁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安全。

希望在未来的输变电工程中,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这样的系统,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安全。

电磁环境及其测试方法研究-马方立

电磁环境及其测试方法研究-马方立

电磁环境及其测试方法研究马方立(四川省无线电监测站,四川成都610016)[摘要]给出了电磁环境的统一定义, 即主体所处地域的、可能与之相关的电磁现象,或者其所管辖地域的空间电磁现象;对电磁环境和电磁环境测试分别进行了分类;讨论了电磁环境测试方法的六个要领和设备配置的四个要素。

[关键词] 通信技术;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测试;分类;设备配置;测试方法Research 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ME)and Its Test MethodMA Fang-li(Sichuan Provincial Radio Monitoring Station, Chengdu 610016)Abstract: A unified definition about is proposed. That is, EME can be referre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of the areas where the subjects locate and that is probably relevant to the subjects, or it can also be space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of the administrated areas of the subjects . EME and EME test are classified respectively;Six main principles of EME test methods and four main key points of relate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re discussed.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ME; EME Test; Classification; Test Method1. 电磁环境的概念电磁环境(EME)尚无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1)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定义(见IEC50(161)-1990《电磁兼容术语》,我国GB/T4365-1995引用):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而无线电环境是指无线电频段的电磁环境。

探析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

探析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

探析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探析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张广祺【摘要】电磁辐射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流污染,其主要是由于高压线、变电站、通讯基站发射塔等等工作时产生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

因此为了降低电磁辐射环境的危害性,本文阐述了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必要性,对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电磁辐射环境检测要点防护策略;一、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及其防护必要性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碰波污染,就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或称时变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不再返回的过程。

由于电磁辐射具有广泛性、潜在性、隐蔽性,其已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大潜在威胁。

电磁辐射对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在特定情况下,电磁辐射可以导致易燃易爆物品的燃烧、爆炸。

因此为了把电磁辐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必须做好电磁辐射环境的检测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污染的防护。

二、环境工程建设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要点分析1、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检测分析。

在城市的输电系统中,存在着高压输电到低压输电的一个转换过程,该过程通过变电站来实现,在变电过程中,由于电磁效应的影响,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同样会造成重要的影响,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城市中心变电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这个影响主要包括其附带的高压送电线和变电站本身产生的影响,具有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电磁场特性,能够干扰无线电,并且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高压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检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结合相关规范,进行环境检测的布置。

2、移动通信基站中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分析。

移动通信基站通过接受射频发射设备发射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来实现无线通信,所以其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也就受到这些电磁辐射的影响。

我们在进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检测工作时,主要要做好检测仪器、检测点位、检测时间、检测技术要点等内容的研究,具体要求应该严格对照相关的规范执行,但应该注意的是,检测点必须覆盖基站机房、地面塔、楼上塔、增高架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所检测到的电磁强度值应该小于5.4V/m。

电磁环境测量

电磁环境测量

电磁环境测量1. 引言电磁环境(Elecro-Magnetic Enviroment,简写为EME)是设计一个电子系统所需的原始数据,环境电平是系统需承受的敏感度电平.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军用或民用电子系统所遇到的EME 愈来愈复杂和严酷,从频谱上看,EME 的频率在不断向两端扩展,从电平强度上看,愈来愈高.不管一个电子系统放置在什幺平台上,在设计此系统时,必须充分了解平台的EME.由于EME 的动态随机性,精细地了解EME 的变化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往往是确定系统可能遭遇的具有代表性的最严酷的EME,也就是系统在其寿命期中各个阶段可能遭遇的最恶劣的EME.一台设备或一个系统总是工作在一定的电磁环境(EME)中,要确定设备和系统的电磁敏感度要求就需要知道EME 特性和电平.这里所说的EME 既包括空间辐射埸,也包括传导干扰(如电网噪声).EME 的低电平会对设备和系统构成干扰,强的环境电平可能形成对设备,人员,燃油,电引爆武备的射频危害.无论从民用的环境保护考虑,还是军用的防干扰,防危害考虑,都需要利用EME 测量系统测出EME 的特性和电平.当许多电子设备安装在一个有限空间内(如在一艘舰船,一架飞机,一个试验基地,一个科研大楼),在总体规划时首先要对EME 提出要求,通常它包括以下内容: (1) 从保证此空间安装的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出发,EME 电平应低于电子设备的敏感度电平.(2) 在电引爆武器,燃油,接收机和人员活动区的EME 电平应分别低于规定的安全限值.对于要求(1)而言,如果设有各个设备的敏感度电平数据,可以假定这些设备满足军标或民标,取这些标准中的敏感度限值作为设备的敏感度电平.如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RS103<<10KHz~40GHz 电场辐射敏感度>>对舰船甲板上的设备规定的电场辐射敏感度限值为200V/m.对于要求(2)来说,GJB786<<预防电磁场对军械危害的一般要求>>规定了对电引爆武器的辐射敏感度限值,GJB7<<微波辐射安全限值>>规定了暴露在微波辐射下人员的安全限值.2. 表征EME 的主要参数描述EME 的主要参数是: U n R e g i s t e r e da. 频率范围b. 电场强度或功率密度c. 脉冲宽度d. 脉冲重复频率e. 极化(电场强度的方向)3. EME 数据的获取3.1测量法一个系统的EME 数据最直接,可靠的获取途径是通过测量.3.2计算法测量法必须有个前提,即系统所在的平台是现成的,形成平台EME 的各个辐射源都已存在.但在一个系统设计阶段往往不具备这个条件,形成平台EME 的各个辐射源只有设计参数,此时可以通过计算获得EME 的数据.不论是雷达等的面天线,还是通信,导航等的线天线,只要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己知,它们的远场,近场场强或功率密度都可以估算。

电磁环境测试浅析

电磁环境测试浅析

了解 电 磁 环境 测试 的 相 关 概 念 和 目 的后 ,如 何进 行 电磁 环境 测 试 是 接 下 来 分 析 的 问题 。本 章 主 要 介 绍 电 磁环 境 测 试
凡地 最 缱 一 低 峭}被 ^嚣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洲 披挂收 挫簖 一
计罐帆
流程 ,见 图 2。
圈 测 试 系统 组 成
工业、科学、医疗 、商业领域 应用 的 有 电 磁 辐 射 的 各 种 设备 或 系 统
以电火花点燃 内燃机 为动 力的交通工具和虮器设各
备类家用电器 、现代化办 公设备、电动工具等 用丁军事 目的的强电磁脉冲源
图 1 一 般 电磁 环 境 构 成 因素 电 磁 环境 是 指 存 在 于 给 定场 所 所 有 电 磁 现 象 的总 和 ,而
L————一 :
频率范 围 9kHz-30MHz 30MHz ̄500MHz 0.5GHz-3GHZ
, ( 天线譬输 入端、)
50Q一 ,标。 称值…<1… 5
电磁 环 境 测 试 工 作 流程 其 分 六 步 :第一 步 ,根 据 电磁 环
≥ 2O dBm 三 阶 交 调 截 取 点
电磁 环境 测试 浅析
国 家无 线 电监 测 中心 成 都监 测 站 房 之军 吴小 松 陈 通 海
鹌 lA 过 ‘坝
l‘么 l 磁 环 蛟 题 进 总 I .
1前言
随 着 城市 化 的 进 行 ,越 来 越 多 的 电 子 设备 得 到 应 用 ,电 磁 环境 也 随之变 得越 来越 复 杂 。而 电磁环 境 的优 劣直 接影 响 无 线 电设 备的 工作 质量 ,因此 ,电磁环 境 测试 是一 项必 要 的工作 。

民用机场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

民用机场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

图1民航台站测试原理对民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干扰评估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括调频广播的干扰、工科、医疗设备、高压电网和电气化铁路的干扰等。

干扰民航导航通信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广播、射设备的杂散辐射干扰和互调产物干扰,造成这2个干扰的根源是调频广播台站设置不合理,比如电视11频道的图像频表1民航台站对应测试频率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组成①频谱仪:频谱仪能够测定所观察频段内信号的频率、幅度。

②测试天线:环形天线(20Hz~2MHz)、有源单极子天线kHz~60MHz)、双锥天线(20~330MHz)、对数周期天线MHz~2GHz)。

③LNA或LNB:通常要求噪声温度尽可能低、增益尽可能高。

天线增益、LNA或LNB的噪声温度及增益决定了测试系统灵敏度,使用的LNB应具有镜频抑制能力[4]。

④衰减器:在满足测试系统灵敏度要求且干扰信号过大的情况下使用,保护测试系统不被烧坏。

表2民航台站测试对应基准带宽使用测量接收机测试时,测试采用的中频带宽宜不小于中所列基准带宽,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使用频谱分析仪时,测试采用的分辨率带宽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如下:①选择符合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要求的测试位置。

②预判干扰源发射功率量级,按照图1正确连接测试系。

测试天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5m[6]。

③调整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RBW),RBW不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

调整视频带宽(VBW)与RBW 不应出现“Uncal”告警,扫描时间不宜过慢。

如扫描时间短,表3测试系统参数表4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或功率表5台站天线工作方式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具体频谱监测图如图2所示。

图2早上9:00对117.975~137MHz的监测《规范》中要求对同一频段的测试至少应包含7:00—19:00时段,前后2次测试之间的间隔应不大于2h,在这里只选取测试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来做分析。

电磁辐射环境检测与评估研究

电磁辐射环境检测与评估研究

电磁辐射环境检测与评估研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电子产品的普及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是电磁辐射问题。

人在长时间处于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性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症状,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因此,关注电磁辐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磁辐射环境检测的意义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电磁辐射也就随之而来。

一个地方的电磁辐射环境检测,是为了了解这个地方的电磁辐射状况,以及这个地方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是不是达到了危险的程度。

如果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过高,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二、电磁辐射环境检测的主要手段1.电磁辐射监测仪器电磁辐射监测仪是进行电磁辐射检测的主要仪器,主要作用是通过所采集的辐射数据来确定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强度等参数,从而判断环境中的辐射水平是否安全。

这种仪器可以对高频电磁辐射、低频电磁辐射等进行监测和测试,并能准确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

2.辐射仪与电磁辐射监测仪不同的是,辐射仪能够直接测量人与环境之间的加速度、振动、温度、湿度等多个参数,能够深入到人体接触的空间,更加精确地测量出人体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的实际情况。

因此,在电磁辐射检测中,辐射仪也是主要的仪器之一。

三、电磁辐射环境评估的意义电磁辐射环境评估主要针对的是一个新建的场所、工艺设施或已有场所、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

电磁辐射环境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环境中的潜在问题,评估风险的大小,明确监测重点,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人们的健康。

电磁辐射环境评估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标准,另一种是国际标准。

四、电磁辐射环境评估的主要方法1.地面磁场测量法地面磁场测量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磁场的变化,来确定地下的物质构造和性质,能很好地反映出地下磁性物质分布的情况,从而找出电磁辐射环境问题的症结,为设计防护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机场选址电磁环境测试介绍

机场选址电磁环境测试介绍

研究Technology StudyI G I T C W 技术30DIGITCW2020.110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运营商不考虑后果地滥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导致各类无线通信电台总量剧增。

无线电产品和技术的无节制应用将造成各种电磁干扰,这已经对民航业务和安全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上述背景下,各种危害和干扰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的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社会安定团结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对机场进行选址时,检测和评估电磁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时有效地监测和关注民航的电磁环境,维护空中频率资源,及时发现和排除干扰危害成为民航系统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民航无线频率的简介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划分的,是专门为民航系统划分和分配的无线电专用频率,应用于民航地空通信、导航和监视等业务。

保护民航无线电频段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目前,民航系统主要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大致为:无方向性信标台、全向信标台、航向信标台、指点信标台、下滑信标台、机场地面管制通信台、塔台管制通信台、航务管理通信、地空数据链通信台、高频气象广播台、高频中低空通信台、高频国际通信台、高频高空通信台、空管远程一次监视雷达、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二次雷达、精密进近雷达等。

作为机场预选址测试一般选甚高频电台频段、高频电台频段、无方向信标台频段、指点信标台判定段、航向信标台频段、下滑信标台频段、全向信标台频段、测距仪台频段和监视频段、一次雷达、二次雷达、气象雷达共计12个频段的电磁环境测试,测试频段如表1所示。

表1机场预选址测试频段2 测试依据和参考标准及限值2.1 测试标准测试标准依据以下规定:《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GB/T 611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GB6364-201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要求》,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电磁环境特性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磁环境特性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旨在评估电磁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电磁辐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物质的高能量粒子或波动对周围环境的传播。

电磁辐射的来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为辐射。

自然辐射包括来自太阳的日照和宇宙射线;人为辐射则包括无线电和电视信号、电力线和设备、雷击等。

虽然自然辐射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为辐射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主要是通过测量和监测来评估辐射水平和分布。

测量工具包括电场强度计、磁场强度计、电磁辐射分析仪等。

通过这些仪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辐射水平和分布的信息,从而评估电磁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距离和方向等。

辐射源的类型包括高压电力线、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

辐射源的强度取决于其工作电压和电流。

距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辐射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方向也影响辐射的强度,例如,辐射源的边向人群辐射的辐射强度会比正面辐射的辐射强度更强。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还需要考虑辐射的频率。

电磁辐射的频率范围很广,从极低频率的几千赫兹到超高频率的几百千赫兹。

不同频率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例如,无线电和电视信号主要通过热效应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射频辐射可能导致组织和细胞的电离和DNA的损伤。

最后,电磁环境特性分析还需要考虑电磁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导致癌症和生殖问题。

此外,电磁辐射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对动植物的生长、迁徙和繁殖等。

综上所述,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它通过评估电磁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为制定电磁辐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以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目录1. 研究背景1.1 电磁环境测试的重要性1.2 测试对象及范围2. 测试方法2.1 电磁辐射测试2.2 电磁兼容性测试3. 测试结果分析3.1 辐射测试结果3.2 兼容性测试结果4. 结论与建议1. 研究背景1.1 电磁环境测试的重要性电磁环境测试是评估设备在其工作环境下对电磁辐射的敏感性,以及设备本身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情况。

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水平,从而保证设备在工作中稳定可靠,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1.2 测试对象及范围本次电磁环境测试主要针对某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测试范围包括设备本身产生的辐射以及设备在工作环境下受到的外部辐射影响。

2. 测试方法2.1 电磁辐射测试电磁辐射测试主要包括辐射电磁场强度测量、频谱分析、辐射发射功率测试等步骤。

通过在不同频段下对设备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不同频段下的辐射水平。

2.2 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包括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方面的评估,通过对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干扰情况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测试结果分析3.1 辐射测试结果根据电磁辐射测试结果分析,设备在特定频段下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在某些频段下存在辐射过高的情况,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3.2 兼容性测试结果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分析,设备在遇到特定干扰源时存在一定的干扰抗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设备设计以提高电磁兼容性。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提出设备在辐射水平和电磁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磁环境测试基础知识

电磁环境测试基础知识
频谱分析仪对测宽带频谱是非常常用的,设置 RBW(能设置的范围很宽从 Hz到MHz任意选)就很关 键。
测试接收机
? 测试接收机:主要是测试信道(频道)的电磁环境, 一般是测窄带信道的 (一般在1kHz---250kHz 内分为 几档)。
? 测试时量程一定要与所测带宽基本一致; ? 它可以用离散的方式测多个信道 ; ? 也可以用连续的方式测多个信道(步进不要大于测试
频率、扫描带宽和参考电平。 ? 3、影响频谱波形的参数设置:
RBW(射频分辨率)、 VBW(视频分辨率)、频 谱分析仪(测试接收机)的带宽和步进。 ? 4、其它一些参数的设置:
扫描速度、每格 dB值等等。
电磁环境测试系统构成
测量仪表
? 频谱分析仪和测试接收机: 频谱分析仪是通过扫频信号源实现扫频测量的,通常利用斜波
带宽否则会漏掉很多信号),但此时看到的频谱图会 是不准确的,会比实际的频谱要宽(见附图 3、4), 这也是利用测试接收机做频段测量时要注意的。
用三种不同的RBW测试同一个信号(图1)
不同的VBW显示同一个信号(图2)
不同的参考电平
dbm/ 每格
频谱分析(图3)
? 同一个信号 (118.5MHz) 分辨率带宽 为1KHz时的 波形
知道大功率发射台距机场的距离)。
测试数据计算
? 1、因为用不同RBW所测的背景噪声是不一样的,不管用什么 RBW测试最后都要折算出噪声实际带宽上的背景;
100kHz 10log 10 10kHz ? 10dB
? 2、测试频谱图一般都是测试设备端口读出的数据,要折算到天 线口面(空中)上,就要加上天线增益、放大器增益,减去馈 线和转接头的插入损耗;
(SPAN) 和参考电平( LEVEL)。

日照电磁环境报告

日照电磁环境报告

日照电磁环境报告引言本文旨在对日照市的电磁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电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研究了日照市的电磁环境,并从电磁辐射、电磁污染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电磁环境概述电磁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电磁场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电磁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电磁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日照市电磁环境现状电磁辐射水平测量通过在日照市范围内设置测量点,使用合适的仪器进行电磁辐射水平的测量。

测量结果显示,日照市的电磁辐射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电磁辐射源分布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日照市的主要电磁辐射源包括通信基站、变电站、家电设备等。

这些电磁辐射源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分布较为均匀,但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密集区等,电磁辐射源的密度较高。

电磁污染问题电磁污染是指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在日照市的电磁环境中,电磁污染问题并不明显。

但是在一些特定区域,如通信基站周围和变电站附近,电磁辐射水平略高于其他区域,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电磁环境问题分析通过对日照市的电磁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由于通信基站分布较广,其电磁辐射对周围居民可能产生不利影响;2.变电站电磁辐射:变电站是电力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电磁辐射对周围居民和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3.家电设备辐射: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电设备也是电磁辐射的源头,需要加强对家电产品的辐射监测和管理。

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1.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管理:加强对通信基站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同时,可以将一些通信基站迁至郊区或其他相对人口稀疏的地区,减少对居民的潜在影响。

2.变电站电磁辐射管理:对变电站周围的电磁辐射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对超标的变电站进行改造或迁址。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输变电工程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送到用户用电地点的工程,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

在输变电工程中,电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输变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分析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电磁环境分析的重要性输变电工程所处的环境中存在各种电磁场,包括来自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雷电等因素产生的电磁场。

这些电磁场对设备的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周围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输变电工程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电磁环境分析,可以了解输变电工程所处环境中的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强度大小、频率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1.采用电磁场测试仪器进行实地测试。

通过在输变电工程所处位置及其周围区域采用电磁场测试仪器进行实地测试,可以直接获取到该区域的电磁场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但是测试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2.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可以对输变电工程所处位置及其周围区域的电磁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电场分布图、磁场分布图等结果。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能够为系统设计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三、实时监测系统设计的重要性除了进行电磁环境分析外,建立一套实时监测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对输变电工程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持续不断地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运行。

1.传感器技术。

实时监测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对电磁场的参数进行监测和采集。

传感器的选择和布设位置对于监测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技术,并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

3.监控中心系统。

电磁环境测试

电磁环境测试

本实例是在机场预设站址,判断是否适合建盲降系统。

盲降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一、时间:连续24小时的测试二、地点:实地确定(测试)三、人物:省站监测人员四、流程如下:(一)测试前的数据准备工作:1、预定工作参数:包括待测频段、频率间隔以及调制方式。

如:2、测试标准:参考相关国标文件及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得相关信号强度值。

计算公式:最大允许干扰场强= 最低信号场强(dB)- 对干扰的保护率如:机场中的航向信标台:3、测试仪器标准:参考GB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标明使用仪器的主要指标(场强测量误差:±3dB,输入阻抗:50欧姆)。

4、测试点的地理参数:包括台址的经度(东经)、纬度(北纬)以及海拔高度。

测试地点地理坐标(二)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所需仪表:如接收机、天线、馈线2、根据仪表的测试范围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同时记录系数,以待计算使用。

(三)场强计算:公式:场强E = Vi + K + Lc参数含义:Vi是接收机射频输入口端电压,K是天线系数,Lc是电缆损耗(四)测试结果分析:检测到的频点的占用度情况,以(%)记录,并给出相应频段范围内的三维瀑布图。

(五)结论:即经过实地核实数据之后,给出电磁环境的评价。

该预选站址,电磁环境都较好。

每个频段都有满足国标GB6346-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要求》和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要求的频段,适合建盲降系统。

但是在指配频率时,应避开已占用的频率例如:108~117.975MHZ航向信标频段频率占用度MHZ %108.2750000 95.79328.6MHZ~335.4MHZ下滑信标台频段均未占用电磁环境兼容测试的流程框架要测试一个地方的电磁环境,必须了解该地方预设站址的目的。

电磁环境测试

电磁环境测试

本实例是在机场预设站址,判断是否适合建盲降系统。

盲降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一、时间:连续24小时的测试二、地点:实地确定(测试)三、人物:省站监测人员四、流程如下:(一)测试前的数据准备工作:1、预定工作参数:包括待测频段、频率间隔以及调制方式。

如:2、测试标准:参考相关国标文件及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得相关信号强度值。

计算公式:最大允许干扰场强= 最低信号场强(dB)- 对干扰的保护率如:机场中的航向信标台:3、测试仪器标准:参考GB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标明使用仪器的主要指标(场强测量误差:±3dB,输入阻抗:50欧姆)。

4、测试点的地理参数:包括台址的经度(东经)、纬度(北纬)以及海拔高度。

测试地点地理坐标(二)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所需仪表:如接收机、天线、馈线2、根据仪表的测试范围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同时记录系数,以待计算使用。

(三)场强计算:公式:场强E = Vi + K + Lc参数含义:Vi是接收机射频输入口端电压,K是天线系数,Lc是电缆损耗(四)测试结果分析:检测到的频点的占用度情况,以(%)记录,并给出相应频段范围内的三维瀑布图。

(五)结论:即经过实地核实数据之后,给出电磁环境的评价。

该预选站址,电磁环境都较好。

每个频段都有满足国标GB6346-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要求》和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要求的频段,适合建盲降系统。

但是在指配频率时,应避开已占用的频率例如:108~117.975MHZ航向信标频段频率占用度MHZ %108.2750000 95.79328.6MHZ~335.4MHZ下滑信标台频段均未占用电磁环境兼容测试的流程框架要测试一个地方的电磁环境,必须了解该地方预设站址的目的。

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EMC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性)

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EMC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性)

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EMC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性)电磁环境和电磁兼容(EMC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性)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测试摘要:本文介绍电磁兼容的技术涵盖。

重点介绍干扰频谱分布、有意电磁干扰(IEMI)、自然电磁干扰和电磁脉冲等几个重要技术分支。

特别是有意电磁干扰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发展。

一、序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信息化、自动化快速地进入普通家庭、家庭使用的电子、电气设备愈来愈多,导致电磁环境日益恶化。

所谓电磁环境(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就是指在传输媒质是泛指种类传输线、缆和空间传输媒质。

电磁场或电信号包括各种类型的电信号、电磁波。

频率从接近直流、低频直到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信号的形式各种各样,有脉冲式的,也有连结波。

有的还被各种调制方式所调制。

这些电磁波和电信号是由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信号源所产生的。

辐射源的类型多,而且复杂多变。

信号密度可以超过每秒百万脉冲。

这些电磁信号,可以对人类的身体直接产生影响,产生所谓电磁波生物效应。

也可以对各种电器、电子设备的工作产生影响,使其工作性能降低,甚至破坏其正常工作。

二、电磁干扰的频谱分布(EMC电磁兼容测试内容)信息化社会的电磁环境异常复杂,EMC电磁兼容测试而且愈来愈复杂。

电磁干扰分布在整个电磁波频谱。

如果按最常见的干扰的频谱来划分,则可粗略分为以下几个频段:1.工频干扰:频率50~60Hz左右,主要是输、配电系统以及电力牵引系统所产生的电磁场辐射;2.甚低频干扰:30KHz以下的干扰辐射、雷电、核爆炸以及地震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其能量主要分布在这一频段;3.长波信号干扰:频率范围10KHz~300KHz。

包括高压直流输电谐波干扰、交流输电谐波干扰及交流电气铁道的谐波干扰等;4.射频、视频干扰:频谱在300KHz~300MHz。

工业医疗设备(ISM)、输电线电晕放电、高压设备和电力牵引系统的火花放电以及内燃机、电动机、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都在此范围;5.微波干扰:频率从300MHz~300GHz,包括高频、超高频、极高频干扰;6.核电磁脉冲干扰:频率由KHz直到接近直流,范围很宽。

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介绍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是设备的一种能力, 是其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 即: 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电磁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 电子设备在它们自己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外界电磁环境中, 能按原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也就是说, 它们应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 电子设备自己产生的电磁噪声必须限制在一定的水平, 避免影响周围其它电子设备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电磁环境效应战场电磁危害源总体或某一种对武器装备或生物体的作用效果称为“电磁环境效应”(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s)电磁环境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所有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的分布称为电磁环境,可用电磁场强分布表示,是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电磁能量的总和。

电磁环境的频谱表现形式相对复杂,在频域上主要由各种电平大小不同、占用带宽不等的可测量频谱线和类似于噪声的环境噪声构成。

复杂电磁环境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分布密集,使用频繁,则称为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特定时间或空间内高度电磁能量的总和。

通俗的说,在特定地域集中了大量的无线电装备,在特定时间同时或集体使用,各无线电装备的工作效率(频段)又非常集中,由此构成的电磁环境就称为复杂电磁环境空间。

复杂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表现依据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表现方式,复杂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具体体现是:在全频段或特定频段内可测量频谱线密集分布,电平大小高低不一、相差悬殊,信号频谱种类繁多,占用带宽宽窄不等,环境噪声起伏明显,噪声底线提高。

从上述几个概念的介绍和比较可以看出:电磁环境及电磁环境效应是个大概念, 它包括电磁兼容性电磁环境构成因素:战场电磁环境最主要的参数信号密度主要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频段内战场无线电信号的数量,也可用单位地域内电磁辐射源的数量表示,电磁辐射源数量与电子对抗战术及电子装备类型有关,例如,集团军地域内的雷达辐射源数达10部/km2.信号强度指在接收点无线电信号的场强. 信号强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对抗中查电子干扰的效果. 实际上,某一点的电磁信号是无线电磁信号的叠加,测定具体一点的电磁场强非常繁琐且现实意义不大. 因此,要求能给定在某一点,针对某一发射信号的信号强度.信号类型指挥员必须了解战场上电磁信号的类型,为有针对性地策划行动方案、调整部署和配备兵力、兵器提供依据. 信号类型有多种区分方法:按发射信号的电子设备用途分为通信信号、雷达信号、无线电引信信号、制导信号、导航信号等;按信号的频段分为长波信号、中波信号、短波信号、超短波信号、微波信号、红外信号、激光信号等;按照电磁波传播方式分为表面波信号、地波信号、天波信号、对流层散射信号等;还可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连续信号与脉冲信号等.信号分布通常可从时域、频域、空域、能量域4个方面来描述,时域分布描述的是不同时段内信号的分布情况,频域分布描述的是信号在不同频段的分布情况,空域分布描述的是信号辐射源在不同空(地)域的分布情况,能量域分布描述的是电磁信号功率强弱的变化情况.对预选台站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其目的是测试落入接收机工作频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干扰信号对有用信号产生干扰的程度,根据国家标准“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分析、计算预选站址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避免因预选站址电磁环境不兼容,台站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环境介绍及预选台址电磁环境测试的
必要性
一、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是设备的一种能力,是其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电磁兼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电子设备在它们自己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和外界电磁环境中,能按原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也就是说,它们应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电子设备自己产生的电磁噪声必须限制在一定的水平,避免影响周围其它电子设备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二、电磁环境效应
电磁危害源总体或某一种对武器装备或生物体的作用效果称为“电磁环境效应”(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ffects)。

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所有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的分布称为电磁环境,可用电磁场强分布表示,是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电磁能量的总和。

电磁环境的频谱表现形式相对复杂,在频域上主要由各种电平大小不同、占用带宽不等的可测量频谱线和类似于噪声的环境噪声构成。

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无线电波在频率、功率和时间上分布密集,使用频繁,则称为复杂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化,是特定时间或空间内高度电磁能量的总和。

通俗的说,在特定地域集中了大量的无线电装备,在特定时间同时或集体使用,各无线电装备的工作效率(频段)又非常集中,由此构成的电磁环境就称为复杂电磁环境空间。

依据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表现方式,复杂电磁环境在频域上的具体体现是:在全频段或特定频段内可测量频谱线密集分布,电平大小高低不一、相差悬殊,信号频谱种类繁多,占用带宽宽窄不等,环境噪声起伏明显,噪声底线提高。

从上述几个概念的介绍和比较可以看出电磁环境及电磁环境效应是个大概念,电磁环境构成因素如下图所示:
三、电磁环境最主要的参数
1、信号密度
主要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频段内无线电信号的数量,也可用单位地域内电磁辐射源的数量表示。

2、信号强度
指在接收点无线电信号的场强.信号强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对抗中查电子干扰的效果.实际上,某一点的电磁信号是无线电磁信号的叠加,测定具体一点的电磁场强非常繁琐且现实意义不大.因此,要求能给定在某一点,针对某一发射信号的信号强度。

3、信号类型
信号类型有多种区分方法:按发射信号的电子设备用途分为通信信号、雷达信号、无线电引信信号、制导信号、导航信号等;按信号的频段分为长波信号、中波信号、短波信号、超短波信号、微波信号、红外信号、激光信号等;按照电磁波传播方式分为表面波信号、地波信号、天波信号、对流层散射信号等;还可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连续信号与脉冲信号等.
4、信号分布
通常可从时域、频域、空域、能量域4个方面来描述,时域分布描述的是不同时段内信号的分布情况,频域分布描述的是信号在不同频段的分布情况,空域分布描述的是信号辐射源在不同空(地)域的分布情况,能量域分布描述的是电磁信号功率强弱的变化情况.
对预选台站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其目的是测试落入接收机工作频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干扰信号对有用信号产生干扰的程度,根据国家标准“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分析、计算预选站址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避免因预选站址电磁环境不兼容,台站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