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_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共46张PPT)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20年春,北大 招收了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暑假 又正式招收女生 ,开中国国立大 学男女同校之先 河。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⒈进步性:
(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3)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西方的学和 科学精神。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19主12年制南度京+临民时政 府废 倡主止自思读由想经、拜平孔等提
《文学改良刍议》应该视作白话文向文 言文挑战的发难之作。在那个时代掀起了 巨浪狂风,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
(3) 建设新文学推到旧文学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标点符号很重要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亲们:要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哦!不然后果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回顾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 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 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提倡新文学 暗。”—陈独秀 反对旧文学
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人说它具 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你认为 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呢?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 解放。 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作了思 想准备。 4、后期传 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的知识 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教材补充资料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旧道德
新道德
旧道德纲指君 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 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旧文学
陈独秀
新文学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文学革命论》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胡 《文学改良刍议》 适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 思想观念
“国民教育, 以孔子之道 为修身大本”
二新文化运动
时 标 间 志
领袖人物 指导思想 活动基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反对专制与愚昧 思想广泛传 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 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 播 --民主 DEMOCRACY 提倡新道德 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 反对旧道德 SCIENCE--科学 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作用:开启民智,促进文化平民化,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解释作用,民智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 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 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57页完成新文化运动概况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旗帜/口号 民主、科学
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 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西方的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反对专制
近代自然科学、科 学态度、科学精神
反对愚昧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 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 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 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代表 鲁迅 陈独秀
文学 革命
后期
提倡 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宣传 马克思主义 。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一批受过新思想 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 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 ——《上海妇女志》

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胡 适
陈 独 秀
鲁 迅
李 大 蔡钊 元 培
辜鸿铭
北大不仅包容了旧学代表 和拖长辫 ,着异服的前清遗 老,旧式学者,更包容了接受 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 年教授。北京大学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袁世凯尊孔复古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 告令说:“孔子之道,亘(gèn)古常新 ,与天无极。”
——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1916年) 思考:从以上史料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新:②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领域的革新运动。
新意盎然纷兴起——
一.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 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 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9月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 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
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 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 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袁世凯推行的孔子之道,主要指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礼教
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 (孔子学说为代表)
核心: 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五常“:三仁从、”义:未、嫁礼从、父智,即、嫁信从。夫,夫死随子
1911年 1919年
1915年的中国
①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也.……改 造中国,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 国人的素质;要想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首 当其冲的,要造就一代新人。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父亲为什么要饿死女儿? 贞烈的名声能带来什么?
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 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写什么?
《新青年》索引
《《《一我吃个之人贞节与烈烈礼的 观 教女》》孩((子鲁鲁》迅迅())央········庵········)············1旧······.···抨···文············击···化·········旧···。··第第第道七五六德卷卷卷2和26号号号
课堂练习1
超越训练P46第14题第(1)题
史实:新文化运动 作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 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写什么?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央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兴起标志
兴 起 代表人物
1915年,陈独秀创办《__青__年__杂__志__》_,从第二 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__北__京__大__学__
主要内容
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_民__主___与 __科__学___。 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建设_新__文__学__,倡导 _白__话__文__。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1879—1942)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
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中国 封建文化的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 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我们对待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 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课堂上师生间的问候。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潮流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


想受欢迎。




逆流
袁世凯推行孔 教,掀起一股文化 逆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与新道德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
新道德:
追求自由、平等。
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
权利平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0张PPT)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9张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9张PPT)
D
A
D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
想一想
“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儒家思想与道德体系
孔子是历代专制的护身符
打倒孔家店
民主、自由、平等
三、文学革命
1.标志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代表
胡适、陈独秀、鲁迅。
《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影响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二、民主与科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八项主张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文学,摆脱八股文只顾。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八年级历史_ 中华书局-_新文化运动_课件_

八年级历史_ 中华书局-_新文化运动_课件_
阵地 : 《新青年》杂志
件。
课堂练习
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 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C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 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是“新”在何 处?( B)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概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代表人物 口号(旗帜)“ 民主”(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提倡 民主 、反对 独裁专制 思想革命 提倡 科学 、反对 迷信盲从 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文学革命 提倡 新文学、反对 旧文学 1918年, 马克思主义 开始传播
回放透视: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者的尊孔、
祭孔的表演,真实目的是什么?
独裁、专制
1、背景: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思考: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 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 政治与民主共和。
2008年,经过3个多月40000多网民投票,选出了5句 《论语》中的句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以此向世界展示 中华文化的精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抨击礼教最猛烈:鲁迅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 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孩子还没吃过人 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
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宗旨: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实质:
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
封建旧文化的阵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 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2.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
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 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 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号称 “清末怪杰”。

胡 适
生在南洋,学在 独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 则和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强调 写文章“不作无 病之呻吟”, “须言中有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共20张PPT)
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 始终如 一的学 习是分 不开的 ,所谓 活到老 学到老 ,庄子 说,吾 生也有 涯,而 知无涯 。知识 是没有 穷尽的 ,坚持 学习让 人始终 处于不 败之地 。反之 ,没有 知识的 不断补 充和积 累,人 便会落 后于时 代。歌 德说过 ,谁落 后于时 代,就 将承受 那个时 代所有 的痛苦 。个性 是在现 今知识 爆炸的 年代里 ,不能 接触新 的知识 便会被 时代所 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应对新的 挑战, 更是不 可忽视 的。它 能带给 我们精 神动力 和智力 支持。 正如高 尔基所 说,没 有任何 力量比 知识更 强大, 用知识 武装起 来的人 是不可 战胜的 。 一、读书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 看问题 ,从而 少犯错 误,少 走弯路 。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 事怎么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 文化,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 上看,是正确的。但是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
A.中国同盟会会员 C.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B.新文化运动主将 D.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 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
C 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故事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内容
胡适 故事二
文言文:“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2张)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2张)

新 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 代单表击人此物处编陈独辑秀母:版《文新本青样年》式杂志、《文学革命论》,推
文 及•代第表二作级: 倒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化 • 第三级鲁迅:《狂人日记》(白话小说),揭露封建礼
运 动
• 第教四级的吃人本质 胡• 适第五:级《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替代文
言文
洋• 单务击此运处动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戊戌变法 • 第三级 • 第四级
(君主立宪)
• 第五级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器物 制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洋• 单务击此运处动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戊戌变法 • 第三级 • 第四级
(君主立宪)
• 第五级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标志着哪一时代的到来
(D)
A.自强求富
B.变法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温故知新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1、中国人• 向第三西级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
如何?
• 第四级 • 第五级
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你的明星偶像是谁—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8张PPT)

先进知识分子反思
中国贫弱的根源在于 封建传统; 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刷新国民观念。
兴起标志 主要阵地
口号 活动基地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二、“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 话文小说
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批 判了封建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
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鲁迅的小说,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 来,为新文学树立了典范,对文学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狂人日记》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什
么运动?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哪一方面的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陈独秀等人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民主科学精神 追求真理的精神 积极进取精神 勇于担当精神
性质 主义

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倾向

提倡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 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先进知识分子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 国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 定的偏向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

(3)进步知识分子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 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 根本改造国民性。
国民性改造发源于明治时期日本向西方学习,批判民族劣根性,进行 国民性反省,通过日本文明和西洋文明的对比,对日本国民性进行严 厉批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不重视自己的地位,只知趋炎附势, 这与西洋人独立自主的精神相比,确有天壤之别。”梁启超受此启发 提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 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 然后群乃结,国乃成。” 胡适宣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 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知识\文学\ 音乐\艺术不如人.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 共和,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深入揭露了奴隶性、自私、 虚伪等种种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几千年来 逐步形成的中国文化,有加以深刻反思、批判的必要。
意义: 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烈进攻,在社会上掀起
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什么事件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创造了条件。
找出以下问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两面大 旗和主要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背景:
(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
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 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学习(人教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学习(人教版)

5.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 了一次民主与科学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的作用。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统文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1.(2023·河南)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
7.下表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
(B )
时间 事件
1918 年 《新青年》杂志编排完全使用白话文
1919 年 全国超过 400 种报刊采用白话文
1920 年 北洋政府决定在中小学推行用白话文刊行的语文教材
A.各学科教材均刊行白话文
B.文学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各报刊杂志都采用白话文
D.传统文学此时已被废止
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4.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 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例如鲁迅的 白话小说《狂狂人人日日记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 先提出。
(3)提倡文学革命: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文学学改改良良刍刍议议》一 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陈独独秀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的大旗是
(D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反帝、爱国
D.民主、科学
5.某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惮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
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2张PPT)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知识拓展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 与书写成了少数人读书人的专利。近代以来,要求简 化文体、使用口语化的白话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 了一些宣传白话文的报纸,如《无锡白话报》等。官 方告示也有采用白话文的,但总的来说,白话文不是 很普及。
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
面性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陈独秀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除此之外, —新—文鲁化迅运《动狂的人倡日导记者》们还有哪些主张?
民主与科学,认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

八年级历史上_第9课_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_第9课_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胡适、蔡元培
一、《新青年》的创办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 怀宁人,新文化运动领 导者。早年留学日本, 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 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创建《新青年》杂志, 后改名《青年杂志》,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阵地。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 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 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 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摘自《狂人日
记》
《狂人日记》封面

二、“新世纪的曙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二、“新世纪的曙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新世纪的曙光”
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三、小 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 年杂志
主要阵地 运动兴起的标志
旗帜
一、《新青年》的创办
内 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民 主 迷信盲从 新道德
科 学 新文学 专制独裁
旧文学
旧道德
一、《新青年》的创办
3.内 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一、《新青年》的创办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课件新文化运动ppt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课件新文化运动ppt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留学学医,后来 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 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 政府教育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 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 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毛泽 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 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 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节家选传自统鲁道迅德《。狂其人核日记》
这心父里为内的子容“纲是、“仁夫三义为纲道妻五德纲常。””五(具常三体指纲仁指指、君的义为是、臣什礼纲、、么呢?
陈独秀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 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 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 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 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旧文学:
的文言文
新文学:
的白话文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旗帜
民主和科学
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两面旗帜
民主
科学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为何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4.12新文化运动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内容:③开展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②写文章“需言之有物”“不 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新青年》从1918 年1月第4卷第1号起开 始改版,改为白话文, 使用新式标点, 成为 了当时第一个用白话
胡适
文宣传新思潮的刊物。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主张: ①推到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
陈独秀,参加过辛亥革命,文 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 教授。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 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17 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21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李大钊
李大钊,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 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被 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 的机密,于1927年英勇就义。
D 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
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
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
白话文 蝴蝶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 )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文言文 晦涩难懂 不易普及
白话文 通俗易懂 易于传播
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1)“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 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
(2)为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 中国的一切黑暗? 指的是什么?
(二)文学革命
1、文学革命的突出人物: 2、代表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胡适
3、阅读材料
一次,胡适讲课时大讲白话文的优点,正当胡适讲得得意,一位同学突然发难: “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没有缺点吗?”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哪 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高举什么旗帜? 民主与科学 (3)促进了谁的觉醒? 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 (4)为什么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 (5)为谁的诞生作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
川教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8 课
新文化运动
万州柱山中学谭崇江
这三位分别与中国近代哪三件大事有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陈独秀剪辫
1902年秋,陈独秀赴日 时,因为守旧学监姚昱骄 横无理、恶气扰人,陈独 秀遂与友人伺机修理一下。 有一天夜里,陈独秀等 偷袭姚昱的住所。张继抱 腰,邹容按头,陈独秀拿 剪,“咔嚓”一声姚昱的 辫子被齐根剪了下来。 此后世人评说,陈独秀 一生所做的事其实也是 “剪辫子”,-----致力于剪 掉国人心中的“辫子”。
新文化运动 的新阶段
我要考考你!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我要考考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返回
我要考考你!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 ②《万国公报》 ③《民报》 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认 一 认
陈独秀 李大钊
蔡元培
鲁迅
胡适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反义词填空:
(1)新文化运动提倡 提倡 科学 反对 (2)提倡 民主 反对 专制 迷信 ; ;
思想革命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文学革命
(一)思想革命
读一读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 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 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政治上: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1、兴起的原因: 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2、兴起的时间: 1915年9月 3、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 前期的主要内容 2、文学革命的突出人物:鲁迅、胡适 1.进入新阶段的时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2.新特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及其作品: 李大钊——《庶 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返回
我要考考你!
新文化运动新阶段主要是宣传(
A.民主 C.新文学 B.科学 D.马克思主义
)。
返回
我要考考你!
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 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C.李大钊 B.鲁迅 D.胡适
返回
陈独秀新 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袁世凯(左三)穿起祭祀服在北京天坛祭天(1914.12.23)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深受知识阶 层欢迎
新 旧 思 潮 发 生 激 烈 冲 突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 国民 教育,以孔 子之道为修 身大本”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2)思想上: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3、主要阵地在哪里?
《新青年》、北京大学
探二
决定不去,于是复电拒绝,我使用的白话文。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 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怎样省?” 不堪从命。” 12个字,其实5个字就够了:‘干不了,谢谢。’”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1、什么时候进入的新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2、新阶段有什么新特点?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3、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他有什么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