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主要生产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
![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0d9db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6.png)
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煤矿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常常面临着多种潜在的危险。
对于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这能够帮助煤矿管理者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有效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旨在分析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评估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煤矿生产环境下的潜在风险1. 矿井突水风险:煤层地下水位的上升增加了矿井突水的概率。
一旦突发水灾,将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并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
2. 瓦斯爆炸风险:煤矿井下瓦斯的积聚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如果煤矿通风不畅,瓦斯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旦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将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
3. 煤尘爆炸风险:煤矿中煤尘的积聚也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当煤尘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旦遇到点燃源,如明火、电火花等,就会引发煤尘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伤害和财产损失。
4. 岩石冲击风险:井下岩石层的稳定性对煤矿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矿井工作面或巷道的岩石冲击会导致崩落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的安全。
5. 机械设备故障风险:井下机械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事故发生。
这些设备包括提升设备、输送设备、通风设备等。
二、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潜在风险分析与评估旨在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评估其严重性与可能性,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析与评估方法:1. 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可能的后果。
通过构建事件树,可以逐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风险对安全的影响程度。
2.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事故的故障因素来评估事故风险。
通过构建故障树,可以定量评估故障发生的概率,并对故障后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
3. 隐性危险识别:通过对煤矿工作岗位和生产环节的隐性风险进行识别,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点。
这可以通过观察、检查、记录和访谈等方式进行。
4. 统计数据分析:分析煤矿历史事故数据和安全事故的统计特征,以了解主要风险来源,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煤矿主要危险
![煤矿主要危险](https://img.taocdn.com/s3/m/c1c6c20cbed5b9f3f90f1ced.png)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
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
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C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
2、矿区内地质构造及顶底板岩性危害因素识别本矿为一两端被断层切割的、不完整的、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地层产状沿走向及倾向波状起伏明显,煤层底板等高线均呈弯曲状,次一级褶皱发育,较明显的有Ⅵ线32孔北之短轴隆起。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d057d6c8d376eeafaa3115.png)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神龙煤矿自2017年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两级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责任体系建设为重点,管控措施落实为核心,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新的一年,为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矿井认真进行了自检自查,积极组织矿井相关单位完成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工作,形成了我矿的《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具体报告如下:一、煤矿概况1、矿井基本情况神龙煤矿位于的交界处,行政区划属乡、乡和湾乡管辖,始建于1971年,1997年12月13日由地方国营煤矿整体划归煤电集团公司。
矿井三证一照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为合法生产矿井,2018年3月,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
矿井田面积为28.0304km2,批准开采2#、10#、11#煤层,未出现超层越界开采,地质储量1.41亿吨,可采储量1.07亿吨,核定生产能力300万吨/年,公告生产能力300万吨/年,可采年限25.5年。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9.2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1.41m3/t,矿井总进风量为15273m3/min,总回风量为15469m3/min。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正常涌水量为200-250m3/h,最大涌水量为280m3/h,地质构造为简单,无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于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2、矿井证照情况神龙煤矿合法依规生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均合法有效,详细情况如下:1、采矿许可证号:XXXXXX,有效期:2013年3月15日至2043年5月5日。
2、安全生产许可证号:(晋)MK安许证字〔2017〕XXXX,有效期:2017年9月5日至2019年5月17日。
3、营业执照证号:XXXXX,有效期长期。
4、矿长资格证号:XXXXXXX,有效期:2016年5月27日至2019年5月27日。
露天煤矿矿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露天煤矿矿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67d429bb68a98271fefaba.png)
一、基本情况(一)榆林市榆阳区方家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陕北榆神矿区中部,榆林市榆阳区与神木县交界处,隶属于榆阳区大河塔乡管辖,矿田面积为32.6987km2,矿井规模为1.20Mt/a;2#煤层为露天开采,3#煤层为井工开采。
于2017年根据(陕煤局复[2017]62号)《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榆林市榆阳区方家畔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开采顺序调整的批复》文件内容,将开采顺序调整为先露天后井工,露天开采共划分两个采区,工业储量2460Mt,可采储量1925Mt,面积2.4km2,规模120Mt/a,开采工艺为单斗液压铲—卡车开采工艺,采高10.19m,覆盖层深度为20~110m。
服务年限15年,于2018年5月25日经(榆区煤函[2018]68号)《榆阳区煤炭局关于榆林市榆阳区方家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方家畔煤矿露天开采项目开工备案的函》文件批复开工建设。
设备型号生产设备选型剥离采用斗容3.0m3液压铲采装,与其匹配的自卸卡车为35t车型,排土设备选用320HP履带推土机。
采煤采用斗容3.0m3液压铲采装,与其匹配的自卸卡车为35t 车型。
开拓运输系统原煤经过工作面的移动坑线,直接运至地表,经地表联络道路运至储煤场。
剥离系统的物流流向为:工作面液压铲→自卸卡车→前期外排、后期内排。
疏干防排水工程本矿不设独立的地下水疏干工程,采掘场平盘设平盘排水沟、集水坑,通过排砂潜水电泵将进入采掘场内的含水层残余水与地表降雨径流量一起,经明设的快速接头钢管就近排至采掘场排水泵站。
排水管路最终引至矿坑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矿区复用水利用系统充分利用。
电源及供电方案本设计在工业场地内新建一座10kV变电所,其两回10kV 电源分别引自大保当110/35/10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输电线路距离为9.2km。
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以10kV电压供筛分车间、露天采区采掘系统、工业场地10/0.4kV箱式变电站、等所有10kV及0.4kV负荷用电。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三篇)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ee0e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1.png)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由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通风网络构成。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矿井通风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根据预评价结果采取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煤矿通风安全。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①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①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②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https://img.taocdn.com/s3/m/62c784c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5.png)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一、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必要性1、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和起点,它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实施、运行和保持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煤矿企业对其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体的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当前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状况。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企业能够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持续改进。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企业主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更好地履行其基本生产安全法律义务的重要保证。
4、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实施、细化和补充,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原则1、闭环性原则。
煤矿企业生产系统的风险预控应该是一个闭环过程,只有实现闭环原则,才可能达到根除重大事故的目的。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煤矿企业往往是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培训教育测试等比较全面而信息反馈和预控控制措施较弱,不能达到降低生产系统风险的目的。
2、动态性原则煤矿生产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在实际生产中,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设备的位置、地质条件、生产条件都处于时刻变化中,随时可能产生新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事实正确的进行预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系统性原则煤矿企业的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可以划分为瓦斯防治系统、支护系统、通风系统、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和矿山救护等子系统。
应根据各子系统的不同特点和事故的发生规律,采取及时正确的预警方式和不同的控制措施,实现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
4、及时性原则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一旦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出现,随时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在日常监测过程中,检查人员一旦发现危险源存在,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预控中心汇报。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00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00](https://img.taocdn.com/s3/m/5b1a34f104a1b0717ed5dd03.png)
涝坝湾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开展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和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我矿积极开展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工作。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或者是在职业活动中生产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场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存在形式、存在浓度、危害程度等。
辨识的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法、专业分析法。
涝坝湾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物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
放射性物质:氡及子体目前我矿正处于基建一期工程,主要施工的场所有主平硐、副平硐、进回风立井及地面土建工程。
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及整个矿井生产系统,就现在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做简要的辨识分析。
一、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
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1.粉尘来源及形式生产性粉尘:在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打眼、爆破、综掘、支护、施工水沟、运输、提升、喷浆砌喧和地面排渣等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矽尘。
掘进机掘进巷道的作业过程是一个产尘过程,掘进工作面粉尘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1掘进机掘进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即原生粉尘,包括岩石受截齿的压碎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粉尘占机掘工作面粉尘的80%。
1.2岩块塌落后与机器和地面的碰撞,装载机运输皮带溜子转载造成的摩擦破碎产生的粉尘。
1.3随风流带入工作面的尘粒可控制在最小1.4工作面上沉积的粉尘在综掘作业过程中或巷道通风产生二次扬尘。
掘进的主要危害因素:涝坝湾煤矿地面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2、粉尘分类:按粉尘成分分,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岩尘、水泥粉尘等。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
![煤矿主要危险、有害因数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665a5b0502020740be1e9b79.png)
煤矿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2011年)一、概述煤矿井下开采危险源类别主要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爆炸、工程爆破、中毒、窒息;物理危险性,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及地表下沉,巷道和开采面的冒顶片帮、透水等。
造成这些危险危害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及设计因素,现就新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及矿区自然地质条件及外部条件对劳动安全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二、自然因素识别分析1、水文地质危险、危害因素识别我矿属皖南黄山山系北缘之丘陵地带,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原始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
1)地表水:本矿地表未有河流流经,也无明显的溪沟的泉水出露,地面标向+110m~+120m,现采水平在-145m以下,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
故直接地表水对本矿不会造成威胁;2)含水层:本矿区的煤层上部具青龙灰岩溶洞裂隙水,但因其岩性完整,裂溶洞不发育,且下部二叠纪长兴阶隔水层,故此水对本矿的采掘工程没有影响;3)断层水:从勘探和采掘实践证明,本矿断层基本上不含水亦不导水,少量断层渗水现象不会影响采掘工作;4)老窑积水:本矿上部沿C煤层露头一带分布有大量的老窑,且深度和位置无从考查,在开采浅部煤层时(±0m以上),对生产的威胁较大,但本矿现已开采均在-145m水平以下,故老窑的积水也不会对本矿带来危害;5)邻近报废矿井水:本矿的东西两翼均有近年来乡镇煤矿的报废矿井,因其越界开采,与本矿贯通,造成地表水沿报废矿井导入本矿,是本矿主要的威胁,虽然我矿花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堵水,但因其水的渗入不断,致使本矿涌水量加大,大大增加了本矿的排水能力,不过因其缓慢渗水,本矿的导水和排水系统畅通,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总之,本矿的水害因素较简单,只要加强导排水的管理,就能保证本矿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采掘接近生产老空的局部积水可能生成的威胁。
煤矿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煤矿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a03d5d6f1aff00bfd51e3d.png)
前言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二号矿(以下简称沙曲二号矿)位于柳林县城西5km 处,行政区划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管辖,隶属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一号矿井和二矿合用一个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矿种为煤,井田面积,许可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省离柳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10)223号]文,批准沙曲二号矿井在原沙曲矿北以三川河和太中银铁路保护煤柱带划分为南、北两个井田,其中保护煤柱以北为沙曲二矿,保护煤柱以南为沙曲二矿,沙曲二矿生产能力调整为300 万吨/年。
沙曲二矿井田面积,现开采3号、4号、5号煤层,有二个综采工作面,五个综掘工作面,现为300万吨/年矿井。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7〕59号)和山西焦煤集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下发<山西焦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焦煤安发〔2017〕339号) 及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二矿《关于下发<沙曲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通知》(沙曲二矿发〔2017〕61号)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管控风险的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沙曲二号矿于2017年10月委托山西智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沙曲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组按照矿井瓦斯、水灾、火灾、煤尘、顶板、提升运输和井下供电,以及采掘面类别划分,对具体作业场所、地点的关键时段、关键区域、部位、关键单位、关键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风险进行摸排。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bb0073bb4cf7ec4bfed045.png)
一、研判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XXX煤矿30万吨/年整合技改项目设计方案》,切实做好煤矿煤矿安全风险研判工作,查找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和各类隐患,全面提升矿井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矿井瓦斯
根据《2012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结果: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40m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6.64m3/t,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3年10月对煤矿M16#、M21#煤层(+1160m标高以上)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测定范围内瓦斯压力为0.08~0.20Mpa,鉴定结论为无突出危险性。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二章 研判依据、目地及主要危险因素的识别分析
第三章 安全风险研Hale Waihona Puke 范围第四章安全风险辩识研判
第五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瓦斯事故风险管控措施
(二)煤尘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三)火灾事故风险管控措施
(四)水害事故风险管控措施
(五)电气设备事故风险管控措施
目前矿井各系统情况:
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采用DTL1000/2×55固定式皮带输送机,北翼运输大巷采用DTL800/2×37固定式皮带输送机运输煤炭, 铺助运输采用副斜井绞车房JTP-1.2×1.0/30提升绞车,北翼运输大巷设计采用SQ-50无极绳绞车运输材料和矸石,目前采用多台运料小绞车。
排水系统:井下涌水通过副井底排水通道自流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满足矿井排水需要,未设计水仓。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bc70410172ded630b1cb6f9.png)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介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在百余个煤矿试点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套现代科学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这套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经过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3年多的试点证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念先进、行之有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体系总结构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2011年7月12日发布,2011年12月1日实施。
包含8个部分,46个要素和若干具体指标。
1、总体要求2、安全预控管理总体方针3、风险预控管理4、保障管理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6、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7、综合管理8、检查、审核与评审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1、通用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给出的一套煤矿安全管理的流程与规范,具有通用性,不仅适应于地质条件好的的煤矿,也适应于地质条件差的煤矿。
当然地质条件好、装备优良、人员素质高等有利因素更有利于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但面临安全诸多不利条件的煤矿,通过《规范》的实施,同样可以提高其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可以规范其管理流程,可以在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其安全管理绩效。
2、针对性、特殊性:《规范》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百万吨死亡率、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水平,因此《规范》的条款是针对煤矿的,不适应于其它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解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870557fe4733687e21aab4.png)
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背景 二、相关术语与危险源辨识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煤矿安全风险事故分析 五、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作用
1
Logo
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背景 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要求》中规定煤矿必须建 立和保持风险预控管理体系;2011年7月12日发布了《煤 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规范》(AQ/T1093-2011),自 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 管理上升到国家标准。
Logo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一个流程
开始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估 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 保障机制 执行标准和措施 危险源监测 风险是否 可承受 YES 结束 NO
风险预警
风险预控流程图
22
Logo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3.1.1 危险源辨识——明确管控对象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事故致因机理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直接经验分
析法,如:工作任务分析法等;2、 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故树分析、 因果分析等。 危险源辨识从人、机、环、管四个 方面分别考虑,保证危险源辨识结 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便于分类控 制和管理。
23
Logo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3.1.2 风险评估——明确管控重点
Logo
三.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内容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 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 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 ;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 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 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
煤矿安全事故的预先分析与决策
![煤矿安全事故的预先分析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33a17fc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b.png)
第五章煤矿安全事故的预先分析与决策第一节危险性预先分析一、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基本含义危险性预先分析(!"#$%&%’(")*(+(",#-’($).%.,缩写为!*-),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
危险性预先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目的是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
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为事故。
一句话,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
二、危险性预先分析内容与主要优点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不是分析系统本身,而是预防、控制或减少危险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必须从确保安全的观点出发,寻找危险源(点)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评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析措施的可能性、有效性,采取切合实际的对策,把危害与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生产系统的安全必须从人#机#环境系统进行分析,而且在进行危险性预先分析时应持这种观点:即对偶然事件、不可避免事件、不可知事件等进行剖析,尽可能地把它变为必然事件、可避免事件、可知事件,并通过分析、评价,控制事故发生。
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贮运;"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环境条件;%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主要优点(#)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8b0bce2cc58bd63186bde8.png)
★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
系统平台,
2 基本概念和术语
● 事故(Accident)
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 失的意外事件。
●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指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 露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 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件。
3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控制与消除
风险预控
风险评估
业务部门 监管考核
管理标准管理 措施制定执行
3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 风险预控管理
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生产系统中的风险进行预先辨识、 风险评估,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减少控制风险,使风 险降低到人们可接受程度的一系列活动。
3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2)危害、危险因素辨识
② 辨识的依据
●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 和其它要求; ● 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 ● 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 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 其它相关资料。
3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
(2)危害、危险因素辨识
煤矿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就是实际工作中 有可能出现的每一类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事故危害的 组合。
●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
2 基本概念和术语
● 风险预控
在危害、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 危害、危险因素监测
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害、危险 因素存在的状态及其发生变化的过程。
2 基本概念和术语
● 隐患(Hidden Danger)
煤矿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煤矿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b52bd07770bf78a64295476.png)
煤矿安全预评价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1 评价单元划分一个建设项目,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不尽相同。
评价整个系统时,先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单元,然后再综合为整个系统。
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可简化评价工作、避免遗漏,可得出各个评价单元危险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避免了夸大危险性的可能,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要求,将评价对象划分成若干有限、确定边界的评价单元进行分别评价,以提高安全预评价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以及改扩建项目投产前修改、补充和完善包括技术作业规程、安全规程及操作安全规程等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次安全预评价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生产工艺性质特征,生产工艺流程阶段或场所的区别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共划11个评价单元,分别为采剥系统、运输系统、排土系统、边坡与滑坡防治、穿爆作业及爆破管理、防灭火系统、防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总平面布置及辅助设施、职业安全卫生、矿山救护和应急救援等评价单元。
2 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本次预评价主要采用危险性预先分析(PHA)、事故树分析法(FTA)、类比分析法(A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1 危险性预先分析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类别、发生条件及其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概略的分析,以尽量避免采用不安全的技术和危险物质,防止使用不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如果迫不得已必须用时,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因素不至于发展成为事故。
因此,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早期发现系统中潜存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源,避免考虑不周造成损失和生产的被动。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重点是系统的主要危险源。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e2dd5ba45177232f60a2f9.png)
b:主要通风机运行,未按要求观察记录风机异常情况,未发现风机故障、造成停风,采掘面风量不足可能造成瓦斯积聚风险.
C:反风设施,反向风门不得正常使用,不能有效反风,需要反风时不能及时反风,当发生时造成延误;可能造成风流短路地或用风地点供风不足地风险.
4、煤层群开采上部煤层期间,未留足够地稳定时间,强行提前施工近距离下临近煤层回采巷道.
1、我矿不存在矿井开拓、准备、生产和抽采煤量比例失调,造成采区、工作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情况.有年度及三年生产计划.
2、我矿能够按照设计组织施工,不存在“剃头下山”开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采掘比配备工作面个数.
6.采煤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
7.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需要等.
1、我矿不存在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情况.
2、我矿采区通风系统完整,各工作面均有独立通风系统.
3、我矿不存在人为减少回采巷道和掘进期间回风、运输等系统巷道地情况.相临采煤工作面之间无共用巷道现象.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生产接续计划,无随意施工地联络巷.通风系统完善、可靠.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两个关键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2.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部门、各岗位责任制内容不符合要求
3.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地内容不符合矿井实际
4.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地监督考核机制未建立完善,未保证相关制度措施地有效执行等
1.我矿矿长王天军和总工程师王宗福“两个关键人”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瓦斯检查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瓦斯超限没有采取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四项措施
矿井危险辨识及风险分析
![矿井危险辨识及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c94930a26925c52cc5bfc1.png)
1 工作机制
▪ 制度建设: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安全风险的辨
识范围、方法,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 ✓ 煤矿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一个或多个制度。 ✓ 范围是包括哪些系统、区域和工作,本条虽然没有规
定范围,但范围应至少包含本标准第2部分安全风险 辨识评估的全部内容。 ✓ 本条未明确规定辨识评估的方法和工作流程,煤矿可 根据本矿实际选择适当的辨识评估方法。 ✓ 制定工作流程。
风险辨识的方法
▪ 风险调查(辨识)
✓ 瓦斯:如某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顺槽回风巷等 ✓ 水:某掘进头、采煤工作面等 ✓ 火:某工作面采空区等 ✓ 煤尘:某回风巷、采掘工作面等 ✓ 顶板:采煤工作面两端头、超前支护处、掘进工作面等 ✓ 提升运输:主提升系统、某辅助运输系统等 ✓ 其他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紧急情况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的不安全状态
未及
时制
止三
事故
违、
消除
隐患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隐患”
3双预控机制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双预控机制”体现了主动安全控制的思想,能够提 升煤矿员工的风险意识
* “双预控机制”的推广和实施,要求煤矿领导对风 险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和预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这些措施都是工作之前制定和采取的,因此可以说是 主动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的措施,转变了以往仅在发生 事故后才举一反三以及出现隐患后才被动整改的局面 * 风险辨识、评估,以及采取预控措施的过程,能够 提升风险意识。
危险源辨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部 刘范平 2018. 5
1 术语的解释
▪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
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 危险源通常理解为能量物质,或者能量的载体。 ▪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主要生产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煤矿主要生产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的过程,按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4个危险等级,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因素分级表
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治措施等均填写在表2中。
表2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某煤矿的主要生产系统中存在如表3所示
的危险有害因素,按照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工作程序,对该矿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写在表3中。
表3 某煤矿预先危险性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