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二练习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5x2=70)1.关于果酒的制作进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C.发酵进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避免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维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沛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由于酵母菌的繁衍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进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进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B.丝状真菌和细菌C.酵母和细菌D.酵母和丝状真菌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进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滚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窗在制作腐乳的进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效滚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衍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进程中,要控制盐用量,太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致使豆腐腐败D.其制作进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0.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式:新鲜的蔬菜通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完全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进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C.制作泡菜进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进程11.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进程始终要维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映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衍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需添加酵母菌菌种13.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进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进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1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15.下列关于发酵进程产物查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果汁发酵是不是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查验②查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③泡菜制作进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可用品尝法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都可利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1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度就越快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18.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专题二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知识点练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化合物,钙、铁则分别是Ca^2+和Fe^3+C、发生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后出现疫情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等还原性物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医用酒精体积分数是75%,用医用酒精菌消毒是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后死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麦芽糖水解都能得到2种物质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D、酯类和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吸食毒品对健康、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下列属于毒品的是( )A、鸦片B、吗啡C、阿斯匹林D、冰毒【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H.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P.Smith)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尔(Sir GregoryP.Winter)三位科学家2018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2专题测评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专题2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培养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特殊营养物质解析: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即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碳为碳源,而异养型微生物必须以有机碳为碳源。
答案:A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解析:该微生物以CO2为唯一碳源,但CO2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不属于能源物质。
答案:B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解析:霉菌适宜的pH为5.0~6.0;细菌适宜的pH为6.5~7.5;放线菌适宜的pH为7.5~8.5。
答案:B4.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D.液体培养基解析: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等。
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
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可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题没有说明分离哪种细菌,故应用固体培养基。
答案:C5.下列有关培养基的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特殊营养物质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解析:不同的微生物需要的营养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利用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而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碳源和氮源具有一定的比例,但碳元素不一定最多;营养物质浓度太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水。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二 第二课 应用创新演练 知能综合提升
[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
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
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
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解析: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落后;公元前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答案:C2.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A、B、C、D均为三项内容,这说明①②③④有一项表述不正确。
军功爵制的作用并不是保证战争兵源,排除含①的A、C、D三项。
答案:B3.公元前341~前340年,被秦国打败并被迫割地求和的国家是()A.魏国B.赵国C.韩国D.燕国解析:魏国是秦国向东发展的第一个障碍,秦国综合国力增强后,对外扩张的矛头首先直指魏国。
答案:A4.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D.“为田开阡陌封疆”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然后结合商鞅变法中的措施“奖励耕战,轻罪重刑”的影响来选择。
答案:B5.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
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二人变法最终导致丧命,这说明了反对势力不甘退出历史舞台。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二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厦门高二质检)商鞅变法与下图秦国疆域的扩大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解析:选B。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2.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B.奴隶主贵族的需要C.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解析:选C。
赐爵制是指军功爵制,结合其背景知识可知C项正确。
3.商鞅变法的措施直接促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D.实行连坐法解析:选C。
内部构成变化指的是军功地主取代宗室贵族成为统治的支柱,这根源于军功爵制的推行,故选C。
4.(2012·济宁高二测试)(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人”应代表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解析:选A。
材料核心信息是攻击商鞅及其变法活动,备选项中只有没落贵族群体是变法中利益受损者,故选A。
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答案: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守旧贵族的反扑,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商鞅虽死,但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选择题1.(2012·烟台高二测试)《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解析:选D。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二 第一课 应用创新演练 知能综合提升
[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商鞅变法前进行的舌战群儒中,有人曾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解析:该主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利益,那就不能轻易改变过去的统治方式。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
答案:D2.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解析: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主要趋势,因此法家思想被重用。
答案:C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普遍推行县制B.实行连坐法C.按军功授爵D.奖励耕织解析: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分全国为4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A.增加赋税收入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D.打击贵族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意在刺激小农户数的增加及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D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C 项“严格控制人民”的措施主要是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故选A。
答案:A5.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行县制D.连坐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
答案:D6.“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
)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秦人素来剽悍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解析:秦国本是弱国,经商鞅变法后,加强军事方面的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检测卷:专题2 商鞅变法
专题二商鞅变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商鞅变法的下列措施中,从根本上为封建制的确立奠定基础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普遍推行县制C.废除世卿世禄制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某地出土了一件重要的文物方升(如右图),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
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从方升所刻铭文中我们能够断定( )A.商鞅是我国古代方升的发明者B.秦统一后仍用商鞅规定的度量衡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C.秦始皇对商鞅变法进行了修正D.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又在全国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标准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4.史学界普遍认为,经过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冲击,血缘宗法制度不复存在。
商鞅变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直接否定了血缘宗法制度的措施是( )A.废除井田制B.实行二十级爵制C.普遍推行县制D.“燔诗书而明法令”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包括( )A.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形成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C.新的阶级关系逐渐形成D.旧贵族势力不断加强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不然。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二 第二课 应用创新演练 基础随堂巩固
[基础随堂巩固]1.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这一转变适应了()A.新兴奴隶主的需要B.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C.奴隶主贵族的需要D.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解析: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力与地位,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转变。
答案:B2.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说:“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下列措施中哪项最终起到“利国福民”作用() A.连坐法统治人民B.“燔诗书而明法令”C.建立县制D.废井田、开阡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利国福民起到了奠基作用。
A、B两项明显有误;C项属于政治体制,与福民关系也不大,故选D。
答案:D3.《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
”能体现该观点的有()①秦国最初是从“夷狄”中分化出来的②公元前771年,秦国成为诸侯国③秦国形成尚武精神④打败魏国,迫使其求和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秦国成为“虎狼之国”,威胁六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而①②在变法之前,故选B。
答案:B4.《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
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项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
材料中提及“独秦不然”即用相并非必是其宗族及国人,所以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答案:A。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练习
专题二练习一、选择题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2.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4.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C.枯草芽孢杆菌D.鼠伤寒沙门氏菌5.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6.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7.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8.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接种纯种细菌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9.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10.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1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二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青岛高二联考)下图所示土地制度曾经在西周时盛行,但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私田的增多C.各国的赋税改革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解析:选A。
图片所示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生产力进步是其瓦解的根源,备选项A属于生产力范畴。
2.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派别是()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解析:选A。
儒、墨、道、法各家的核心主张分别是仁政礼制、兼爱非攻、无为逍遥、法治集权,故选A。
3.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在于()A.废除奴隶制度B.发展封建经济C.废除井田制D.取得军事优势解析:选D。
要正确认识各国改革中国君与新兴地主阶级出发点的不同,国君的目的是增强国力,取得争霸中的优势,新兴地主阶级则是要肯定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提高政治地位,故D 项最佳。
4.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废除井田制B.建立户籍制C.推行县制D.统一度量衡解析:选C。
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
5.(2012·常州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四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3: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能量转换D. 储存遗传信息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B.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C. 核糖体合成RNAD.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加工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4.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病理性死亡B. 程序性死亡C. 意外死亡D. 自然死亡5.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加倍的阶段是: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它位于细胞的________。
3.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S期、G2期和M期。
4.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5.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描述细胞周期中G1期、S期、G2期和M期的主要事件。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及其生物学意义。
2. 论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对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简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D二、填空题1. 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2. DNA、细胞核3. G1期4. 基因、内环境稳定5. 后期三、简答题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传递细胞内外信息等。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知识点填空+答案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课题背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
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另一方面需要。
二、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2.种类: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可以分为、和半固体培养基。
3.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的,在℃以上熔化,在℃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现。
琼脂是制备培养基时最常用的剂。
4.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或,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的条件。
5.牛肉膏,蛋白胨来源于,含有、和等营养。
三、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的入侵。
2.无菌技术围绕着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进行清洁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和等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 ______相接触。
3.无菌技术的目的:(1)防止,(2)避免。
4.消毒和灭菌四、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 的比例,计算配制某一体积(如100ml )的培养基时,各种成分的用量。
2.称量:牛肉膏比较 ,可用玻棒挑取到 上,同其一块称量。
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 ,称后及时 。
3.溶化: 和称量纸+少量的水( )取出_________→ 加_________和_________ →加 (注意: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而导致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完全熔化后→ 补加蒸馏水至100 mL 。
调节__________后再进行灭菌。
4.灭菌⎩⎪⎨⎪⎧培养基:_________灭菌培养皿:_____灭菌5.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左右时,在 附近倒平板。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肉膏不能提供碳源B. 培养硝化细菌可以不加有机碳C. 刚果红使纤维二糖染色D. 酵母菌酿酒时需持续供氧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备果酒和果醋的实验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B.分离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需采用相同的稀释度C.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理想材科D.将DNA粗提取后用二苯胺进行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3.根据实验室守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用试管加热任何东西时,试管口不能朝向任何人B. 微生物实验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C. 若有细菌培养物泼洒出来,应迅速擦拭D. 用过的培养物都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再作处理4.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选择培养或鉴别培养的方法来筛选出目标菌种,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解刚果红染料,从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B. 尿素分解菌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C. 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够筛选出具有相应抗性的菌株D. 在含有碳酸钙的培养基上生长的乳酸菌菌落周围会出现“溶钙圈”5.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时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 尿素与肽酶的作用结果相似B.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蛋白质在尿素中的溶解度低D.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该反应是否完成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流程是()A. 计算—供量—灭菌—溶化—倒平板B.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C. 称量—计算—溶化—灭菌—倒平板D. 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7.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3.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4.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B. C.D.5.下列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好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7.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C.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8.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沾取菌液后平板划线C.步骤③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D.步骤④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X细菌进行计数9.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11.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2.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将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13.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②④⑥⑦14.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15.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16.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17.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8.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A.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后,需要加入无菌尿素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C.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划线法接种D.可利用酚红指示剂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19.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20.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2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下列关于培养基甲和乙是否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说法正确的是()注:“+”表示有,“﹣”表示无.A.培养基甲能,培养基乙不能B.培养基甲不能,培养基乙能C.培养基甲和乙都能D.培养基甲和乙都不能22.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23.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C.该实验用到选择和鉴别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法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所需菌种24.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25.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二.解答题(共15小题)26.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加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填序号)①酒精灯②培养皿③显微镜④无菌水(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填图中序号)(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2,推测菌株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27.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3)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次(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的培养液.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28.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1)①过程称为,②过程是为了.(2)Ⅰ号培养基称为﹣﹣(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A.琼脂B.葡萄糖C.硝酸铵D.碳酸氢钠(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A.40℃一50℃B.50℃一60℃C.60℃一70℃D.70℃﹣80℃(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2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条件下进行.(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环境中采集.(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3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和.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和.(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细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31.多环芳烃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煤、石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某研究小组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萘、蒽的细菌,命名为BDP01.(1)该研究小组所用的培养基应以萘或蒽作为唯一碳源,其目的是,从功能看该培养基类型属于.(2)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法.(3)下面的图1和图2为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其中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菌株的生长量以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定的光吸收值(OD600)表示.(图1不同培养温度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图2不同pH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①测定菌株生长量时用液体培养基,并需振荡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②由图1可见,菌株生长量较高的温度范围是.图2结果表明,BDP01对pH的适应范围较小,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量要于碱性条件下的.③结合图2推测,进行图1相关实验时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用图2中相关数值表示).32.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3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如表是培养基成分.(1)此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属于培养基.(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作用是(多选)A.筛选目的菌B.作为氮源C.作为碳源D.杀死杂菌(3)图中稀释步骤的目的是.(4)此实验操作过程中,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温度为;接种时应无菌操作,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培养基中(多选)A.无杂菌B.只有目的菌C.无菌D.有土壤中的固氮菌.34.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甲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 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乙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是最理想菌株.(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35.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应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取土样.(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指示剂进行鉴别.(3)若取土样5g,应加入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释前,一定要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将菌液铺平.这种接种方法称为.(4)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现象)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倍的稀释比较合适.36.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1)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 ,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 .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方程式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能/不能),原因是 .(3)分离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果要扩大培养,则应选择 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用 对微生物细胞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A .计数时直接从静置培养的试管底部取培养液进行计数B .如果方格内微生物细胞数量多于300 个,培养液先稀释后再计数C .如果微生物细胞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D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4)为了提高尿素肥效,可以将分解尿素的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酶的利用率,可采用 技术.37.[生物﹣﹣选修l 生物技术实践]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1)案例l :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设计思路: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 处理,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步骤: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并进行处理.⑤观察各试管的,记录实验结果.(3)案例Ⅲ: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试剂)加以鉴别.38.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操作时采用灭菌的方法;还可用方法操作.(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39.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下列是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某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因为他们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先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3)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练习:专题2 课题1 第2课时 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
第2课时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题型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答案] C[解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答案] C[解析]琼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且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A、D正确;琼脂在水中加热至95 ℃时开始熔化,温度降至40 ℃时才开始凝固,微生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6~30 ℃,所以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B正确;琼脂的凝固点相对于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较高,一般不是微生物的营养成分,只起固化作用,对微生物的生长不会产生作用,C错误。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为避免污染需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B.倒平板整个过程应在火焰旁进行C.打开培养皿盖,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D.为避免水滴滴入培养基,平板应倒过来放置[答案] C[解析]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为避免污染需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A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倒平板整个过程应在火焰旁进行,B正确;操作方法为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 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C错误;为避免水滴滴入培养基,平板应倒过来放置,D正确。
4.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答案] C[解析]检验培养基有没有被杂菌污染,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教学文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D.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25.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26.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27.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28.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选择题1.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⑦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4.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5.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6.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7.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固氮细菌A.④②③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③④①8.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特殊营养物C.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D.根据微生物耐热性的不同,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哪项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C.所用培养基成分与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10.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民版历史选修1:专题一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河南调研)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解析:选C。
明确题干“公民”包括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即梭伦是被雅典社会各阶层共同推举上台的,因此可判断出A、B、D三项错误。
2.《解负令》的颁布反映了当时雅典的城邦()A.奴隶对人身自由和权利的要求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C.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D.工商业奴隶主对奴隶的需求解析:选C。
结合《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限制土地兼并”这一核心措施及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可知C项最佳。
3.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治的权利分配原则,主要是指()A.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B.债务奴隶制的废除C.创立四百人会议D.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解析:选A。
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使工商业奴隶主得以参与政权,打破了贵族依靠门第和出身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故A项正确。
4.(2012·汕头调研)依据财产等级制度的划分,下列哪一阶层获得的权益最多()A.贵族B.平民C.奴隶D.工商业奴隶主解析:选D。
工商业奴隶主因经营工商业而获得丰厚利润,实力大增,故其获得的权益最多。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
”这就是《解负令》。
材料2: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梭伦请回答:(1)材料1中的“新法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的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2,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练习卷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2.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比实际值高B.比实际值低C.和实际值一致D.可能比实际值高,也可能比实际值低3.关于消毒和灭菌方法的选择,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 B.牛奶---煮沸消毒C.接种环---灼烧灭菌 D.实验者双手---化学消毒4.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1试卷第1页,总6页D.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5.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6.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CO2和N2 B.葡萄糖和NH3C.CO2和尿素 D.葡萄糖和尿素7.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10.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2试卷第2页,总6页v1.0 可编辑可修改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二、综合题(题型注释)11.(15分)根据所学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2)锥形瓶接种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________污染培养基。
对无菌操作时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________的方法彻底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用酒精擦拭不能达到目的。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________的表面,进行培养。
(4)平板划线操作(如右图所示)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 ________,待接种环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 ____________。
②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
③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____划破。
(5)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由于它们体内能合成________,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徨化作用。
统计样品中的分解尿素的活菌一般用________法,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土壤取样→______→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3试卷第3页,总6页v1.0 可编辑可修改(6)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KH2PO4 1.4gNa2HPO4 2.1gMgSO4·7H2O0.2g葡萄糖10g尿素1g琼脂15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3(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
(2)培养基中氮源是,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法。
4试卷第4页,总6页v1.0 可编辑可修改13.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
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右图所示操作。
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 ,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
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___个。
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
(5)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5试卷第5页,总6页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人 ,菌落具有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6试卷第6页,总6页参考答案1.D【解析】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考点: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点评:识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是解答本题关键。
2.B【解析】试题分析: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低,因为当两个或对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长出的是一个菌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B【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牛奶消毒一般用巴氏消毒法,煮沸会破坏蛋白质结构,B错误;接种环一般用灼烧灭菌,C正确;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用酒精擦拭消毒,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无菌操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D【解析】试题分析:平板冷凝后,皿盖内侧会凝结水珠。
将平板倒置,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也可避免造成污染。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5.C【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
考点:本题考查选择培养基的作用及分类,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6.D【解析】试题分析: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说明可以利用尿素中的氮元素,但尿素中含的C少,所以这类微生物常常需要葡萄糖作为它们的碳源,选D。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营养成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7.D【解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在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
选D。
考点: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点评:识记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是解答本题关建。
8.A【解析】试题分析:A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都会导致菌落数偏多),还可能是操作失误,比如培养基的稀释倍数搞错了,或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等,但与是否设置对照无关,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9.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考点: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点评:识记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关键。
10.B【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胃内没有氧气,所以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
1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1)灼烧灭菌干热灭菌(2)瓶口的微生物干热灭菌(3)浓度梯度琼脂固体培养基(4)灼烧灭菌温度太高杀死菌种相交培养基(5)脲酶稀释涂布平板样品的稀释(6)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2分)【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2)接种时要通过火焰灼烧是为了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对无角操作的玻璃器皿要进行干热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以免被杂菌污染或残留有菌液,待接种环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灭菌种。
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交叉,否则无法分离单个菌落。
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5)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由于它们体内能合成脲酶,酶起到的是催化作用,此酶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统计样品中的分解尿素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然后进行细菌的计数。
(6)因为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