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另一面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杜甫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杜甫【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他在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了长安,后又去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杜甫和全体应考者都落了第,故终生未成进士。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什么大家知道“诗圣“杜甫所写的诗歌都有哪些风格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一)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
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
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
“入门闻号洮,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梦李白二首》也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憔悴颜色。
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
《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还有前面提到的《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杜甫
综合训练----杜甫一、语用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圣杜甫辗转入川时已人到中年,可他笔下所书写的锦城夜雨却大有青春气息。
诗作诞生的奥秘和实际年龄无关,与心理年龄有关。
此时的杜甫经过多年漂泊,四下流徙后,一家大小终在成都团聚。
杜甫有了一处①的草堂,无论富贵或贫瘠,那都是杜甫珍爱的家。
夜雨落下,有屋檐遮头,有寒室栖身,曾经的浪漫因子在悲苦吟哦的诗人心中复活。
他并非不懂得浪漫,不懂得审美,而是生活极少为他创造相宜的机会。
感谢成都,容留了一个②的诗人,用一场春天的夜雨滋润出一派天真纯粹的喜意。
锦城夜雨是杜甫安定生活的鲜明注脚,书写着他对当下的满足和惬意。
夜雨和杜甫相逢,将年轻还给他,将欣喜还给他,他在一夜好梦之后,花叶清雅的眼前盛景对他惊讶。
雨停了,万物得以沐洗滋养,焕发出蓬勃生机,诗人也在刹那间感受到了内心欢愉的力量。
这力量和他泣血摧肝地吟老兵、唱征夫、哀流民不太一样,这是另一种美,自然而纯粹,剔透而纯真,让他暂时忘记了世间的苦难深重、③。
夜雨似乎是无情的,她并没有与百姓血泪混流一处,也没有故作时代的大悲之音,她就这样安静地出场,淡然地落幕。
但她的清淡内敛是最大的怜悯,她用亘古不变的从容夜夜叩访,帮助诗人找回内心蛰伏的浪漫温柔。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分别从修辞和句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是语言的大师,将社会现象_____________成高度概括的诗句,是他的特殊才能,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他还能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得_____________之势。
李白常用风驰电掣、_____________的手法,取得雄浑壮阔的效果;杜甫则常用体贴入微,精雕细刻的手法取得雄浑壮阔的效果。
完善与破弃_对杜甫_拗体_的思考
邝健行在分析拗句时举例涉及到的还 有《至后》、《即事》、《题郑县亭子》、《白 帝》、《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 《黄草》、 《卜居》等 (同前文)。
首, 即杜七律的 60% “多少带有拗句”④。 邝健行先生综合赵执信《声调谱》、翟
羽 军《声调谱拾遗》, 董文涣《声调四谱》三 书所录杜甫七律拗体, 共三十四首。 他认 为“杜甫拗得较显著”的七律有二十六首, 其标准是 “ (甲) 有三句或以上的拗句; (乙) 有两句拗句, 另有拗调同时出现。”⑤ (邝原注: 拗句指不合律调的句子。拗调是 说诗中每句平仄基本合律, 但是失粘。) 据 他分析, 这二十六首中, 拗句占全诗四分 之三以上大拗的律体有七首。《郑驸马宅宴 洞中》、《题省中壁》、《早秋苦热堆案相 仍》、《昼梦》、《暮归》、《晓发公安》六首 全诗无一句合律; 《白帝城最高楼》只第三 句合律, 其余各句均不合律。“这七首拗体 律诗五十六句之中, 除去一句律句, 除去 重复, 实得三十八种句调。” (同上文) 这 说明拗体的句式无规律可寻。
换易平仄, 是宋人对“拗”的解释。黄 庭坚诗多“拗”, 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他 是以 “拗”矫西昆体律诗圆熟之弊。 在黄
·15·
庭坚的三百十一首七律中, 拗体占了一百 五十三首, 达总数一半。①其律诗声调之拗 峭, 可以想见。 黄庭坚作为当时的诗坛领 袖, 他在声律上的独特风格自然要影响到 一些学黄者, 一时 “拗诗”四起。 张戒认 为这是学步者 “未得其所长, 而先得其所 短”, 不免使 “诗人之意扫地” ( 《岁寒堂 诗话》卷上) , 陈岩肖一方面肯定黄庭坚之 诗 “清新寄峭, 颇道前人未尝道处, 自为 一家”, 同时又批评: “近时学其诗者, 或 未得其妙处, 每有所作, 必使声韵拗捩, 词 语艰涩, 曰 ‘江西格’也, 此 何 为 哉! ” (《庚 溪 诗 话》卷 下) 张 陈 均 对 学 黄 之 “短”不满, 至于 “拗”是否是 “短”, 姑 置不论, 黄之 “拗”受到当时人的注目则 是事实。
颠覆认知的历史冷知识
颠覆认知的历史冷知识一、古代名人那些事。
1. 秦始皇和项少龙?并不存在的关系。
2. 杜甫其实是个“官迷”大家都知道杜甫是伟大的诗人,写的诗那叫一个忧国忧民。
但你可能想不到,他一辈子都想当官。
他到处参加科举啊,求举荐。
为啥呢?一方面是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在那个时候,只有当官才有地位和钱啊。
他一生到处漂泊,穷困潦倒,要是能当个大官,也不至于过得那么惨。
不过也正因为他的这些经历,才写出了那么多感人肺腑的诗歌。
3. 毕加索的全名超长超复杂。
毕加索,这名字大家都熟。
但他的全名是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
我的天呐,这名字念起来都能把人绕晕。
估计他小时候写自己名字的时候都得写半天。
二、历史事件的另一面。
1. 特洛伊木马可能不是真的。
咱都听说过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希腊联军造了个大木马,里面藏着士兵,然后骗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晚上士兵出来就把特洛伊给灭了。
但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个传说。
历史学家发现,当时的战争技术和攻城手段虽然有很多,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有这种用木马奇袭的事情。
说不定这就是古代人编出来的一个超级精彩的故事,然后流传了几千年。
2. 滑铁卢战役中的天气因素。
大家都知道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了。
但你知道吗?天气在这场战役里起了超大的作用。
那天下着大雨,地面泥泞不堪。
拿破仑的炮兵部队行动受阻,大炮陷在泥里不好移动。
本来拿破仑的炮兵是很厉害的,这一下优势就没了。
要是那天是个大晴天,说不定历史就会改写,拿破仑也许就不会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欧洲的历史格局也会完全不一样。
3. 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
唐朝诗人杜甫趣闻
杜甫趣闻
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以下是一些关于杜甫的趣闻:
1. "杜工部":杜甫原名杜牧,后来担任过官职,被尊称为"杜工部"。
"工部"是他在官场上的官职,但他并不擅长官场斗争,因此在官场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2. 与李白的对比:杜甫与李白被誉为"李杜之交",两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甫的诗作以写实为主,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而李白的诗作则更加奔放和豪情万丈。
3. 流亡生涯:杜甫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时期,他曾多次流亡于外地,遭受了许多磨难。
这些经历也成为他诗作中的重要主题。
4. 家族背景:杜甫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文人。
他的家族背景使他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5. 诗作题材广泛:杜甫的诗作涉及了各个方面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历史等。
他的诗作以真实、感人和深刻的描写闻名,被
誉为"诗史"。
杜甫的趣闻和他的诗作一样,都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和人物的多面性。
他的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诗人杜甫800字简介,带你全方位的了解杜甫
诗人杜甫800字简介,带你全方位的了解杜甫诗人杜甫800字简介,带你全方位的了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世称杜少陵,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有时候也称为“大李杜”,以区别于“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
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
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客至杜甫诗歌鉴赏
客至杜甫诗歌鉴赏一、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创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生活相对安定。
诗人久经离乱,草堂的落成,让他有了栖息之所,朋友的来访让他感到格外高兴,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三、诗歌赏析1. 首联-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描写了居处周围的环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描绘出一幅春水环绕、江波浩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幽淡雅的田园氛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中,“但见”是只见的意思,群鸥日日到来,暗示了此地的清幽,也流露出诗人生活的一种闲适和寂寥。
因为在古代,鸥鸟常常被视为忘机的象征,诗人与群鸥为伴,可能暗示他远离尘世纷争的生活状态。
2. 颔联-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这两句写庭院小路和家门的状态。
“花径不曾缘客扫”表明平时少有人来,连花径都不需要打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则点明因为友人的到来,简陋的柴门才第一次打开。
这两句将主人的好客之情表现得真挚而质朴。
“花径”“蓬门”点明了居所的简陋,与后面的盛情款待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主人对客人到来的欣喜之情。
3. 颈联-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诗人向客人解释家中酒菜的情况。
“盘飧市远无兼味”说因为离集市远,盘中菜肴很简单,没有多种美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表示由于家境贫寒,酒也只是自家酿的陈酒。
这两句虽然写的是招待的简单,但却充满了真诚。
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生活的困窘,反而让客人感受到他的率真与实在,也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情怀。
4. 尾联-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想要邀请邻翁一同饮酒的情景。
诗人询问客人是否愿意与邻家老翁相对而饮,如果愿意的话,就隔着篱笆把邻翁唤来一起把剩下的酒喝完。
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宾主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邻里之间的和睦。
杜甫人生的另一面
杜甫人生的另一面杜甫素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最杰出的作品,被称为“诗史”,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也受到人们高度的推崇。
读杜甫的诗常常为他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操而震撼,特别是他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更是让人钦佩不已。
在人们的心目中,杜甫便成了忧国爱民的化身,文学史也好,有关杜甫的传记也罢,大都是誉美之词。
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太完美的背后必然有被灰尘掩盖的历史真相。
在这里,我不想对杜甫的身世做详细考证,仅想选取杜甫的几首诗略作分析。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有多首酬和严武的诗作,这是其中的一首。
从这首诗中可看出杜甫对严武的感情可谓情深意长。
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二百里外的奉济驿站,依然不忍相别。
而且还高度称赞了严武,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都讴歌他,可谓政绩卓著。
这就是读这首诗的大致印象,我们或许会因此认为严武是一个惜民如子的好官。
但倘若翻开史书去看,却完全相反。
据《旧唐书》记载:“前后在蜀累年,肆志欲逞,恣行猛政。
梓州刺史章彝初为判官,及是小不副意,赴成都杖杀之,由是威震一方。
蜀土颇饶珍产,武穷极奢靡,赏赐无度,或由一言赏至百万。
蜀方闾里,以征敛至匮竭……”如此凶残暴虐,穷奢极欲的严武,而杜甫竟称之“列郡讴歌惜”,又对他情深意重,难道不值得让我们重新认识杜甫吗倘若是因为自己漂泊成都之时受到严武的救济而感激涕零而美化他,“诗圣”之誉是否也该慎重杜甫心忧天下,欲兼济苍生,而如此贪婪残暴之人又怎可把希望寄托其上是没有认清严武的真实面目,还是有其它的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或许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吧。
我们再看杜甫另外一首离别佳作。
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处,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一、生平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称“诗圣”,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他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曾经历了辽东、太原等地的流亡生活。
他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深感忧虑,以独特的视角刻画了当时社会现实。
二、早期经历杜甫少年时在家庭遭受了不幸丧失财产并且被掳为奴隶,这段经历使他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后来他放逐到长安,在寒窗苦读中广泛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自己的才华。
三、友谊与影响杜甫与另一位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有一段深厚的友谊。
他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通过写诗来表达情感、思考人生。
这种交流与启发成为了双方创作风格上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作品特点1.热爱国家和人民:杜甫在他的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百姓和社会的真实之情,描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困境和历史变迁所带来的苦难。
2.反映时代矛盾:他以饱满的激情创造出深沉而感人的诗作,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评,使他的诗具有时代性。
3.抒发个人情感:杜甫创作了大量表达自己内心体验和情感状态的诗歌,例如怀古咏史、游吟颂辞等。
4.表现自然景物:他善于运用典型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性。
五、代表作品介绍•《登高》: 揭示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月夜忆舍弟》: 表达对逝去亲人之思念;•《前出塞九首》: 追溯历史,反映战乱时期烽火连天。
六、影响与评价杜甫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他以其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开创了壮丽而悲凉的诗歌传统,被誉为“诗圣”。
以上是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的简要介绍。
通过深入研究杜甫及其作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贡献的重要性。
杜甫人生经历简介,揭秘爱国诗人杜甫一生到底有多坎坷
杜甫人生经历简介,揭秘爱国诗人杜甫一生到底有多坎坷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作诗史,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影响深远,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出生于北方贵族家庭,家是襄阳杜甫,京兆杜甫的一支。
自祖父杜之后,他家从襄阳迁到珙县。
杜甫小时候家境殷实,生活宽裕,年少好学,七岁就能成为诗人。
不过杜甫小时候也很调皮。
在院子里枣树成熟的季节,他一天能爬几次树。
杜甫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到处游历。
24岁那年,他考试不及格。
744年,杜甫遇到李白,两人一拍即合,谈诗谈文。
深秋,他们道别,杜甫结束访问返回长安。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由于对家世的深刻认识,他早期的作品一方面主要表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和抱负,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关心民生、批驳政治丑恶的思想,逐渐走上了忧国忧民的创作道路。
随着唐玄宗政治的日益腐败,他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
此时的杜甫仕途并不顺利,遭遇了一场科研闹剧。
所有的读书人都不成功,无奈之下,他求助于权贵之门,依然失败。
他被困长安十年,郁郁寡欢。
后来面对战争,杜甫总是忧国忧民。
从此,杜甫被放逐于官场,受尽了世态炎凉。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759年,杜甫开始流徙国外,社会动荡不安。
杜甫为混乱的政治感到悲哀,生活艰难。
这个时候他的作品产量也很大。
之后杜甫在船上漂泊,想家却因为生活的艰苦而无法北上。
最后在五年冬天死在一只小船上,享年59岁。
杜甫是什么职务杜甫在他四十五岁之前一直没有正式的担任什么官职,虽然他的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从此为君王解忧惑,为百姓谋福利的伟大抱负,但是观其一生,杜甫却没有实现这一抱负,甚是可惜,一代人才却这样流落街头。
杜甫二十三岁参加科举,却因为新人而野心勃勃,威胁到了当时的考官,使他因怕得势而落选,但这并不妨碍杜甫有理想。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杜甫听闻长安招贤纳士,便进京赴考,但依旧被当时的考官破坏入选机会,当时一同考试的人均未入选。
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代的古诗
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代的古诗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集《杜工部集》是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一、人生经历
1. 杜甫的出身和家庭背景
杜甫生于唐代贞元元年(712年),在一个贵族家庭中出生,父亲是江陵(今湖北江陵)的知县。
由于家庭原因,杜甫年轻时曾经游学于各地,遭遇了许多生活困难和不幸遭遇,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杜甫的职业经历
杜甫先后做过官吏和教书先生,但是由于对唐朝政治的腐败现状感到不满,他在辞官后选择了彻底离开官场。
3. 杜甫的家庭生活和离散之痛
杜甫曾有过两次婚姻,但是这两段婚姻都没有很好地结束。
杜甫的妻子病逝后,他为此伤心欲绝,创作了大量的悲情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哀痛之情。
二、不同时代的古诗
1. 唐朝初期的诗作
杜甫的早期诗作以写景和抒情为主。
其中,代表作有《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 唐朝中期的诗作
杜甫的创作在唐朝中期达到了高峰,这时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
的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切。
代表作有《三吏》《登岳阳楼》《兵车行》等。
3. 唐朝末期的诗作
唐朝末期,杜甫的创作充满了孤独和悲壮的气息,这与他本人的遭遇
和时代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江留社
送别》等。
总之,杜甫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度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充满人
文关怀、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美诗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历史遗
产之一。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朝特别是盛唐诗人大多狂放不羁,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在一个狂放的时代,总会诞生狂放的诗人。
这正是时代对人的影响。
中国有诗言志的传统,当心灵的火山即将爆发的时候,性格狂傲的诗人往往任其喷涌,成就一首气势昂扬的好诗;性格平静沉郁的诗人,却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心中的焰火,用一种平静的方式抒发出来,不露声色意味深长。
但总体上来说,盛唐诗人狂放多于平静,即使像王维孟浩然那样精研佛理沉迷山水田园的诗人,早年也是个狂放的少年。
李白高度自负,他自比管乐,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他的目标是出将入相,虽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行路难”而“拔剑四顾心茫然”,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未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年轻时喝酒打架赌博无所不干,但靠着坚守与敏锐的政治嗅觉,终于大器晚成,成为唐朝诗人中官位最高的人。
其他如“初唐四杰”、贺知章、陈子昂等,大多一身傲气,所以他们的诗也充满了阳刚与峻洁的味道。
那么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呢?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杜甫大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爱,二是惨。
杜甫是爱人的情圣。
杜甫既是温情脉脉的儒家,又是爱的决绝爱的无我的墨家。
他的诗中充满了仁爱与兼爱的精神。
他自己穷困潦倒,却深沉地爱着天下人;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他悲伤之余却马上想到还有千千万戍边的士兵;他一生漂泊无依,却希望天下人都安居乐业;他甚至将怜爱的目光投向水中的鱼,地上的蝼蚁,他是一个心肠极软极热极易下泪的情圣。
杜甫是盛唐时期活的最慌张最悲惨的诗人。
他身负凌云之才,偏偏参加科举考试遭遇奸相李林甫的“野无遗贤”的谎言而落第;他向玄宗献赋引起重视,却又被李林甫阻挠无疾而终。
安史之乱中,李白正在安徽宣城欣赏宣城如画里的风光;王维和储光羲虽然被叛军俘虏,但很快接受了伪职,只有杜甫被叛军抓住又逃出,做了拾遗仗义执言却又被贬官,带着妻儿流落四方,最终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逝去。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成了他一生的象征。
杜甫与夔州
杜甫与夔州杜甫与夔州零丁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告别成都的茅屋,自云安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
诗人心怀故园,顺江而下,暂时移居夔州。
在夔州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时间,却是诗人内心波澜起伏、思想错综复杂、写作激情充沛、诗歌技艺娴熟的一个时期。
在夔州期间,杜甫写了430首诗。
暮年杜甫在夔州爆发出惊人的诗歌能量。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杜甫的夔州诗都创造了一个艺术高峰。
刘熙载这样评价:“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
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诗概》)杜甫的夔州诗不拘泥于格律,有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风度。
黄庭坚说:“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黄庭坚《山谷集》卷一七)。
夔州有幸成为杜甫诗歌的收获之地。
在夔州,杜甫的诗歌写作进入自由境界,从未刻意为之,却妙笔天成,难以匹敌。
夔州也因此成为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地标。
在夔州,杜甫的生活是有保障的,有柏茂琳的供给,也用着外朝官的俸米,甚至还拥有十一亩私田(参见曹慕樊:《杜诗杂说全编》),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但是,夔州没有给杜甫带来好心情。
老来多病的杜甫,知音稀少,心境凄凉,内心寂寞。
闻一多先生在《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中,这样描述杜甫来夔的第二年:“本年仍复多病;秋,左耳始聋。
”这样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饱受战乱之苦,“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杜甫感到了无以复加的孤独。
这种精神孤独不仅仅是因为穷愁潦倒、颠沛流离,而是出于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
在到达夔州之前,在从忠州去云安的船上,杜甫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名利、官职都无法打发内心的孤独。
此刻,杜甫抛却了对文人、官吏角色的牵挂,自喻沙鸥。
我是谁?我为了什么东奔西走?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享受这份孤独,像沙鸥一般置身于不确定的命运之中,看似自在,实则凄苦。
到达夔州标志着杜甫迈出了出峡东归的重要一步。
虽然长安依旧难返,毕竟去蜀意味着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通用29篇)
【必备】我眼中的杜甫作文(通用29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必备】我眼中的杜甫作文(通用29篇)》,希望能够帮到你!我眼中的杜甫作文篇1或许,你没有李白的超速洒脱,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没有王安石的官场得意;或许你的眼中只有愁苦;或许只有祖国的兴衰才可使你“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乡之泪你一生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是你孤独无依的情感的最好抒发,你走在异乡的路上,思乡念家之情油然而生。
今夜你是否仰望月空期盼家人的来信?月光皎洁,寒霜满地,你望月落泪,兄弟情深。
忧民之泪你还好吗,杜甫?其实我很担心你,你总是在忧国忧民,你的脸上写满了沧桑。
你虽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却也依然在为国事担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你最好的写照。
在你的字里行间,总是充盈着忧愤。
你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平生第一快诗也是与国家收复失地有关。
你的雄心壮志,你的博大胸怀不禁让人感叹!战争不断,人民疾苦,牵动着你的爱国之心,你为民落泪,无比悲伤。
思友之泪杜甫,你不止一次梦见了好友李白,你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为他鸣不平。
你与他感情至深,只因你们有着相同的遭遇和写诗的喜好。
迫不得已,你们匆匆见过又各自匆匆离去,你忍住离别伤痛写出“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寂寞之中,你的情感有几人能懂?你思友落泪,知音难求。
亡国之泪杜甫啊杜甫,遥想你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满怀壮志挥洒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志,可命运不公,你不得重用,最后一场安史之乱毁了衰唐,更破了你的报国梦!你在悲愤之中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萧条景象。
城池残破,草木凋零,你的救国梦破,你的心亦碎,你为国落泪,无比痛心。
回首你的一生,一壶浊酒,沉醉了晚唐的衰落;两行热泪,诠释了你的爱国忠心;三里孤坟,道不仅战争的残酷;四腔热血,也不忘以表你火热的肝胆!我眼中的杜甫作文篇2大唐的诗国太过璀璨,有人成仙,有人成佛,也有人成圣。
杜甫个人介绍
杜甫个人介绍杜甫资料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
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杜甫的简介资料有哪些人物形象
杜甫的简介资料有哪些人物形象杜甫是中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他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外,还有许多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将从历史人物、悲剧人物、民间英雄等角度,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笔下的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篇1. 杜甫首先,当然是杜甫自己。
他的作品多次提到自己的生活境遇、政治抱负和人生阅历。
他的许多诗歌写出了他对国家时局、社会百态的深刻思考,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家庭、亲人、朋友的深厚感情。
2. 卢照邻卢照邻是唐中宗的宰相,也是唐朝中期政治家。
杜甫曾写下《奉赠卢相公》,这首诗歌对卢照邻的高风亮节和治理国家的能力赞誉有加,表达出诗人对卢照邻的敬仰和赞美。
3. 李白、杜牧、白居易、刘禹锡李白、杜牧、白居易、刘禹锡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杜甫和这些诗人的关系曾有过些许波折,但他们的诗歌艺术和政治理念却对杜甫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杜甫笔下,这些人物形象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好友、知己,极大地丰富了杜甫的文学形态和主题。
悲剧人物篇1. 李龟年李龟年是唐朝的大将军,因权力斗争和失败而被李泌暗杀。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就有写到他的故事,当中将军义无反顾,怀忠抱义的精神,为人所叹。
这也是杜甫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表达着他对于伟大人物的景仰。
2. 王昌龄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的确是个悲剧人物。
杜甫在《赠王昌龄》中写到,王昌龄的才华不输于任何人,但却因政治抱负被名利所累,走入了悲惨的结局。
杜甫对于王昌龄的悼念,恰恰抒发了他对于才华横溢的文人被名利所累、不幸的遭遇的惋惜。
3. 刘禹锡刘禹锡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才华和功业也都很卓著。
但他却因政治斗争和贤愚之争的牵扯,被削职官居。
杜甫在《赠刘禹锡》中,以深情的笔触,记述并悼念了刘禹锡这位文坛前辈的不幸遭遇、民间爱戴之心,表现了杜甫对于才华被束缚的同情和支持。
民间英雄篇1. 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在《劝学》中尤为着名,成为许多孩子童年时代的启蒙课文之一。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精选31篇)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精选31篇)我眼中的杜甫随笔(精选31篇)在学习和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杜甫随笔-杜甫,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篇1浩大的诗歌王国,才华横溢的诗人数不胜数,而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当他的破茅屋被风吹走茅顶时,杜甫还能喊出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
的话,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能迸发出奔放的热情和火热的希望,多么大气!尽管他一生过得艰难,尽管他遭受了无数挫折,但他没有意志消沉,无论何时,他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泪涕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把杜甫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和即日回到故乡的欣喜若狂都在字面上显现出来。
杜甫虽然苦,虽然穷,但他的爱国心并没有减弱,尤其听到故乡收复的消息,几乎要飞回故乡。
他的爱国心是炽热的,是值得肯定的。
在那外族侵略国土的时候,杜甫被迫离开了故乡,离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和回到故乡的喜极而泣令人感动。
而现在,这种有情有义、热爱故乡的人又有多少呢?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杜甫;当我远离故乡时,我会想起杜甫。
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乐观向上的心态,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滋润着我的灵魂。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篇2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功成名就,但是他却有不为人之道的一面。
杜甫一生都很穷困潦倒,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
但是我心中的杜甫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是善良的,是乐观的,更带有一丝狂气。
杜甫一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他一生都很贫苦,正直壮年44岁时爆发了安史之乱他也就被关入狱中,因他的诗名很小所以逃了出来,就在连他自己的自顾不暇的时候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幽默的杜甫读后感
幽默的杜甫读后感《以幽默的杜甫》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以幽默的杜甫》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杜甫的诗歌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过去的印象中,杜甫总是被认为是一个沉重、忧郁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然而,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了杜甫作品中的另一面——幽默。
在《以幽默的杜甫》中,作者通过对杜甫诗歌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幽默元素。
在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看法并不是一味的悲观,而是包含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
通过幽默的方式,杜甫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热爱,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诗歌《登高》中,杜甫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色,但在最后一句中,杜甫却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他用“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但却没有流露出悲观的情绪,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现实。
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人不禁感叹杜甫的智慧和幽默感。
除了对人生的态度,杜甫的诗歌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幽默批判。
在《赠卫八处士》中,杜甫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首诗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当时的政治现状,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
杜甫通过幽默的表达方式,将对社会的批判融入诗歌之中,展现出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通过《以幽默的杜甫》这本书,我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沉浸在忧郁和悲观情绪中的诗人,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幽默感的人。
他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注,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这本书,我也学到了如何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态,用幽默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总的来说,《以幽默的杜甫》这本书让我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愉悦和轻松。
我相信,通过对杜甫诗歌中幽默元素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他的诗歌之美,也可以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杜甫的另一面
杜甫的另一面杜甫的另一面在杜甫的一些诗歌当中,我们发现,在“沉重”之外,杜甫也有过雄心勃勃的豪情、浪漫温暖的柔情和丰富雅致的闲情。
一提起“诗圣”杜甫,我们脑海中肯定会出现一个体衰多病、深锁愁眉、憔悴不堪的形象。
其实,出身名门的杜甫并非天生就是忧郁沉闷的,他也曾年少轻狂,也喜欢纵情山水、对酒当歌,他的精神世界里也有过豪迈奔放、浪漫洒脱和闲情逸致。
一、奔放洒脱的豪情杜甫生于官僚世家,年少时生活安定富足。
少有才名的杜甫在“开元盛世”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也曾年少轻狂,且不乏浪漫,他和以狂放著称的李白一样也喜欢纵情山水,对酒当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
杜甫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是其豪迈奔放诗作的典型代表。
起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用宏大意象营造出博大超脱之境界,其大气磅礴、豪迈奔放之壮美与李白不相上下。
而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充满了直入云霄的凌云壮志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
《画鹰》也是杜甫早年作品:“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中那勇猛矫健的苍鹰裹挟风霜扑面而来,充满了傲然不群、嫉恶如仇的青春激情。
《房兵曹胡马》中“骁腾有如此”的胡马所向披靡、骁勇矫健、“万里可横行”,整首诗沉雄隽永,抒发了青年杜甫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此时的杜甫其豪放狂妄之气丝毫不逊李白。
杜甫在诗歌《壮游》中称自己年轻时“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在齐赵漫游时期的杜甫裘马轻狂,放歌射猎,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甚至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样一些古代大文学家都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的自信与狂放!闻一多曾说:这时的子美,是生命的焦点、正午的日耀,是力、是热,是锋棱,是夺目的光芒。
二、浪漫温暖的柔情杜甫的情感世界广阔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的另一面
在杜甫的一些诗歌当中,我们发现,在“沉重”之外,杜甫也有过雄心勃勃的豪情、浪漫温暖的柔情和丰富雅致的闲情。
一提起“诗圣”杜甫,我们脑海中肯定会出现一个体衰多病、深锁愁眉、憔悴不堪的形象。
其实,出身名门的杜甫并非天生就是忧郁沉闷的,他也曾年少轻狂,也喜欢纵情山水、对酒当歌,他的精神世界里也有过豪迈奔放、浪漫洒脱和闲情逸致。
一、奔放洒脱的豪情
杜甫生于官僚世家,年少时生活安定富足。
少有才名的杜甫在“开元盛世”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也曾年少轻狂,且不乏浪漫,他和以狂放著称的李白一样也喜欢纵情山水,对酒当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
杜甫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是其豪迈奔放诗作的典型代表。
起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用宏大意象营造出博大超脱之境界,其大气磅礴、豪迈奔放之壮美与李白不相上下。
而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充满了直入云霄的凌云壮志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
《画鹰》也是杜甫早年作品:“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中那勇猛矫健的苍鹰裹挟风霜扑面而来,充满了傲然不群、嫉恶如仇的青春激情。
《房兵曹胡马》中“骁腾有如此”的胡马所向披靡、骁勇矫健、“万里可横行”,整首诗沉雄隽永,抒发了青年杜甫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此时的杜甫其豪放狂妄之气丝毫不逊李白。
杜甫在诗歌《壮游》中称自己年轻时“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在齐赵漫游时期的杜甫裘马轻狂,放歌射猎,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甚至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样一些古代大文学家都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的自信与狂放!
闻一多曾说:这时的子美,是生命的焦点、正午的日耀,是
力、是热,是锋棱,是夺目的光芒。
二、浪漫温暖的柔情
杜甫的情感世界广阔丰富。
对作威作福的统治阶级他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振聋发聩的谴责,对待朋友和亲人他丝毫不缺乏温暖柔情。
杜诗《月夜》广为传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阑干?”借月抒发相思离别之情,遥想妻子思念自己而忧心忡忡,夜深不寐。
诗人想到妻子虽有儿女相伴,可幼小的孩童怎能体会母亲心中深切的思念之情呢?遥想妻子“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充满深情和怜爱。
《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诗歌借月华抒相思之情,用青娥长恨想象妻子的愁颜,用牛郎织女相会反衬自己的悲苦,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深婉悠长。
《江村》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平凡人间的质朴生活,平常人的生活情趣,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欢乐和惬意,也让我们触摸到一个和蔼可亲、温厚慈爱的杜甫。
号称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有“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句子,还乡之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多么浪漫诗意的境界。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中有“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的句子,溪边沙滩上,幼小的鸭子紧紧依偎在母鸭身边,进入甜甜的梦乡,多么温情,多么美好!杜甫不仅对家人充满温暖深情,对朋友、乃至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怀着温暖深厚的情感,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三吏三别》等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胸怀博大、温暖宽厚的长者形象。
三、丰富雅致的闲情
杜甫心系国运,忧国忧民,但他并不是没有生活情趣的书呆子。
他的很多诗歌意境闲适,情致委婉,以丰富的情趣反映了其对生活的热爱。
以豁达心胸面对困境,并发现和享受困顿生活中的情致,在杜诗中并不罕见。
如《七言绝句》“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诗中虽然也流露
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似乎仍有无数的烦心事,但居于主导地位的却是开朗达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忘却烦恼,开怀畅饮的杜甫。
此外,杜甫的《九月蓝田催氏庄》中“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自我解嘲中尽显豁达潇洒风致。
杜甫的田园山水诗作众多,很多作品流露出冲淡恬静的审美趣味。
如《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房前屋后景色清丽疏淡,日日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恬淡心境;有客来访的欣喜之情及素心待客,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如话家常,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陶渊明式的田园野趣。
杜甫诗歌中的委婉情致随处可见,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等。
由此可见,杜甫并不缺乏李白的狂放不羁,也并不是没有陶渊明的恬淡适意,他是充满生活情趣、浪漫而丰富的多面手。
只是,在残酷的历史现实、坎坷的人生境遇面前,杜甫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博大宽厚的仁爱之心让他不能也不甘于沉湎在闲适安然的小环境中怡然自得,于是他凝视着疮痍满目的中华大地,忠实地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留给后人一篇篇沉重的“史诗”,让我们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