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孔子——教师
高中语文课内人物素材
![高中语文课内人物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6f479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c.png)
高中语文课内人物素材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并理解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对于教师来说,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人物素材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高中语文课程的人物素材,供教师们参考。
1. 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1.1 李白(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而著称,激发了无数读者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通过学习李白的作品,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1.2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形象。
他的个性复杂多变,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世界。
通过研究贾宝玉的形象,学生们可以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探讨其中的人性问题,提升自己的文学思维。
2. 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作品2.1 孔子(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孔子及其相关作品,如《论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包括仁爱、礼仪、道德等,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林则徐的相关作品和他的政绩,如《海国图志》,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3. 现实生活中的杰出人物3.1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实施者)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实施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学习邓小平的相关文献和演讲,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改革思想,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等,激发学生们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3.2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是中国知名企业家,也是全球商业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通过研究马云的经历和创业故事,如《橙红年代》,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坚持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适合高中语文课程的人物素材的简要介绍,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科背景选择合适的人物来进行深入研究。
跟孔子学做老师
![跟孔子学做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30c5e900ba1aa8114431d918.png)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
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
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https://img.taocdn.com/s3/m/35952e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9.png)
20
•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战
国时期的
(
• A.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 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 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 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 同
━━《韩非子》
•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 三事》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
25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 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说的“礼”的实质是 什么?
•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 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1)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极其重要, 说出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2)据此,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克己复礼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3)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特征,我们如何看待其礼的主张?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 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 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政治:核心思想是“仁”(仁爱),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 一切美德。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 的基础。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中庸” 之道,“过犹不及”。人性:“性善论”教育:“有教无类”、“因材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精品PPT课件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c4cf26daef5ef7ba0d3ce9.png)
在孔子看来,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做到诚实守信, 是评价人们交往、交友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根本 标准。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能形成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使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和 保持。孔子说,结交正直诚实的、心胸开阔的、见闻 广博的“益友”,有利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如果结 交谄媚奉承的、口是心非的、花言巧语的“损友”, 则有害于自己。区分“益友”和“损友”的根本标准 就是诚信。
1.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示范于 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老师不断求知、积极学 习的态度也可以鼓舞学生。(孔子读易经的例子, 用自己的不断求知和积极学习的态度鼓舞学生)
2.谦虚诚实,反对主观自是,示范于学生 一个人当惯了老师,往往容易摆出一幅无所不 知的架子,有时不知道的也装作知道。 孔子说做老师要杜绝四种东西:一是捕风捉影 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死死的;三是固执自己片 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观的“我”看得太大,处处放 在第一位。孔子最反对自以为是。
如:老师给学生提出过的什么要求,说什 么时候检查就一定要什么时候检查;老师答应 学生做的事就一定要如期完成;经常说话不算 数的时候,在学生面前就没有了威信,你再说 什么也不好使了,学生以为你说说而已,以为 你开玩笑呢,所以也就不听了。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 在眼里,在他们的眼里,老师应该是完美的,如果 我们由于事情过多而忘了答应学生要做的事,造成 “不讲信用”,那将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也 许他们会模仿,也许他们会对老师失去信心,所以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信,否则就不要轻易许诺。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孔子是怎样当老师 的?
一、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 二、像孔子一样以身作则 三、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 四、像孔子一样重视自省 五、像孔子一样终身学习 六、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 七、像孔子一样关爱学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英文版之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英文版之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f69cc0d1647d27284a73510b.png)
CHAPTER 4 CONFUCIUS, THE FIRST TEACHER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CONFUCIUS is the latinized name of the person who has been known in China as K'ung Tzu or Master K'ung.* His family name was K'ung and his personal name Ch'iu. He was born in 551 B.C. in the state of Lu,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present Shantung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His ancestors had been members of the ducal house of the state of Sung, which was descended from the royal house of Shang, the dynasty that had preceded the Chou. Because of political troubles, the family, before the birth of Confucius, had lost itsnoble position and migrated to Lu.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 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
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The most detailed account of Confucius' life is the biography which comprises the forty-seventh chapter of the Shih Chi or Historical Records (China's first dynastic history, completed ca. 86 B.C.). From this we learn that Confucius was poor in his youth, but enteredthe government of Lu and by the time he was fifty had reached high official rank. As a result of political intrigue, however, he was soon forced to resign his post and go into exile. For the next thirteen years he traveled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always hoping to find an opportunity to realize his ide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reform. Nowhere, however, did he succeed, and finally as an old man he returned to Lu, where he died three years later in 479 B.C.孔子一生事迹详见中国最早的史籍(约完成于公元前八六年)《史记》的第四十七章《孔子世家》。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062ecf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倡导以身作则、提倡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关注以及鼓励师生平等互动等孔子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教师可以借鉴和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结合现代教学实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有品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人才。
认识和理解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当代教师教学, 启示, 品德修养, 以身作则, 因材施教, 个性化关注, 平等互动, 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实践, 融入教学.1. 引言1.1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识别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根源和精髓。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了解孔子对教育的理念和原则,以及他对学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孔子教育思想融汇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观。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为当代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认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人才。
深刻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对于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修己以教人”,强调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故事】中国第一位全职教师——孔子
![【历史故事】中国第一位全职教师——孔子](https://img.taocdn.com/s3/m/554bfc15bcd126fff7050bfe.png)
【历史故事】中国第一位全职教师——孔子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
英文:Confucius,Kung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
春秋后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7cb7b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6.png)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质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孔子强调的仁、义、礼、智的教育理念。
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重视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帮助当代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实现教育目标。
未来,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孔子的教育思想融入实际教学中,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启示、传统文化、德行品质、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实践与理论结合、自主学习、教学总结、融入实际教学、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当代教育中备受关注,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孔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德行高尚、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孔子教育思想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品质。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通过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
借鉴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还可以注重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能力全面的优秀学生。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2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一课教案
![孔子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c181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a.png)
孔子一课教案第一篇:孔子一课教案2.1《中国圣人古代孔子》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孔子的智慧讲授新课一、孔子生平及生活的时代 1.孔子的生平: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影响:①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条件(1)时代因素: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 ①经济: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
③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随着西周统治的崩溃,周平王东迁,社会形势混乱,王室掌管传统文化学术的官吏流散到周边各国,他们所掌握的学术和某些典籍也流散到各国。
论述孔子的教师观及启示
![论述孔子的教师观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596dd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e.png)
论述孔子的教师观及启示前言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孔子是备受推崇的教育大师。
他对教师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通过探析孔子的教师观及其启示,帮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方式有深入的理解。
一、孔子的教师观1.1 教育的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其具备做一个有德之人、有用之人的素养。
1.2 教育的方式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他认为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以便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1.3 教育的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规范等。
他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礼仪、音乐、易经等传统文化,并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其具备公正、仁爱、诚信等美德。
二、孔子的教师观的启示2.1 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因材施教,这给我们提供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启示。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潜力。
2.2 以德育为先孔子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中,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2.3 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传统道德,这对当代教育也同样重要。
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2.4 教育的社会化孔子认为教育是社会化的过程,他强调学生应该适应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
这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结语孔子的教师观及启示对我们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性化教育、德育优先、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教育社会化等观点都指引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通过对孔子教师观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当代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才华的人才。
关于教师节和孔子的历史
![关于教师节和孔子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af81df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4.png)
关于教师节和孔子的历史
教师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用来纪念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它旨在表彰教师的重要性和贡献,以及他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20世纪初期,最初在美国建立。
今天,许多国家都会定期庆祝教师节,以向教育工作者致敬和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
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之一。
他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社会责任的意义。
在中国,孔子被普遍认为是教师的源头,被尊奉为“至圣先师”,每年的9月份都会庆祝孔子诞辰纪念日。
这个节日通常被称为“教师节”(Teacher's Day),以纪念孔子在推广传统文化和培养后代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外,孔子也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为政篇解读(2.1至2.12)
![《论语》为政篇解读(2.1至2.12)](https://img.taocdn.com/s3/m/46535a3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c.png)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 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譬如北辰 众星拱之
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 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5)格:守规矩。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 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 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 规矩了。”
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 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 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礼记·学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孔子:第一位教师共16页
![孔子:第一位教师共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21185db776a20029bd642dfb.png)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ec25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7.png)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一、导论《论语》是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观点。
本文将从《论语》中挖掘孔子的人物形象和他所推崇的思想观点,以探讨他对后世影响的原因。
二、人物形象2.1 孔子的师者形象在《论语》中,孔子被描绘为一位非常谦逊和勤学苦练的学者。
他始终将自己视为不够完善并不断寻求进步。
他重视道德修养和个人修炼,注重纪律和自律,并且充满智慧与耐心地传授知识给弟子们。
2.2 孔子的领导者形象孔子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并在《论语》中展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导师和领导者的形象。
他对于各种问题提出询问和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吸取教训,同时也能够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策略。
2.3 孔子的慈父形象孔子在《论语》中也展现了他对弟子们无私关怀和呵护的形象。
他对待每个弟子都充满耐心与温柔,积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提供指导。
这种慈父般的关怀让弟子们深受启发和感动。
三、思想观点3.1 仁爱观点孔子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他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并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提倡互相尊重、体贴和关心他人,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道德规范。
3.2 学习观点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相信通过持续地学习、实践和修炼可以达到个人修养的完善。
他教导弟子自我反省并不断进取,学以致用是他一贯的教育方式。
3.3 君臣关系观点孔子对君臣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高尚品德,并致力于谋求国家和为民众福祉而努力。
同时,臣子也应忠诚尽责,并在道德底线上对君主有所监督。
3.4 教育观点孔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品德和思维能力为核心。
他注重培养弟子们的实践能力、道德修养和社交技巧,以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成为有价值的人。
四、总结通过《论语》中孔子的人物形象与思想观点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谦卑却又伟大的学者与领袖。
他以其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后世,并成为儒家思想传承不灭的象征。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第一位教师](https://img.taocdn.com/s3/m/291f0407c5da50e2524d7f67.png)
孔子:第一位教师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
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
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作了高官。
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
离乡背井。
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
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
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和六经前一章说过,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
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
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
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
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
前一章提到,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
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
《易》被后来儒家的人解释成形上学著作,其实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
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
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
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 2.1孔子(完整版)课件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 2.1孔子(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5a746da26925c52cc5bff3.png)
对 2、文化上: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 中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国
3、教育上:孔子奠定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亚洲:
4、对亚洲甚至世界 都产生影响
汉朝以后,儒学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他们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 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4、明清: 遭批判、获新生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儒家思想遭批判。 5、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合法性外衣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资产阶级维新派因自身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性, 不敢公开反对封建制度,因此把孔子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 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以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儒家统治地位动摇 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 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于是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儒家思想遭批判。 7、当今: 扬弃(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伦理范畴的
“礼”
外在的 严格的 等级秩序
“仁”
内心的 伦理道德 意识
③
中庸
1、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实践方法:
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
典例·诠解
阅读下列材料:
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颜渊》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孔子:第一位教师-鲁人版必修三教案
![孔子:第一位教师-鲁人版必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579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7.png)
孔子:第一位教师-鲁人版必修三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鲁人版必修三《语文》教案,主题为“孔子:第一位教师”,旨在通过对孔子思想以及其教育实践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思考现代教育中的启示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掌握其教育理论;2.理解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3.分析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探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2.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
3.2 教学难点1.分析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2.探讨孔子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4.1 教学内容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2.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3.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4.孔子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4.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孔子的思想、教育实践以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孔子教育思想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3.独立思考:教师安排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孔子思想及其价值观进行独立思考,并撰写思考感悟。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鲁人版必修三《语文》教案,预计用时两节课。
时间教学内容第一节课介绍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教育实践的特点及其价值观第二节课探讨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及其应用方法六、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教育实践的特点以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应用。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和独立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实践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讲解和讨论时注意突出重点;2.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3.适时提供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教育实践的价值意义。
总之,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深入探究孔子思想及其教育实践的机会,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启示,提升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第一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高二()班姓名:设计者:赵秀芹审核人:
【目标解读】: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孔子的地位、影响。
【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讨论法
【精讲点拨】:
知识一:孔子其人
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
2.孔子30岁时,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3.孔子35岁时收徒授课,弟子众多,影响甚多
4.孔子50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大司寇等职。
5.孔子55岁时,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6.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7.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享年73岁,他的言论辑录在《论语》中。
知识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背景:
(1)春秋时期,社会长期动荡。
(2)贵族对学术文化的垄断局面逐渐打破,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主张:
(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要内容:①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②亲
亲,就是对亲人的爱。
(2)“正名”:要用周礼所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等级化、
秩序化。
(3)“仁”的思想:①“爱人”,仁爱要有差别;②行“忠恕”之道,“恕”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知识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1.教育:创办私学促使文化教育下移,“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
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思想:“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才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
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政治: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
态,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4.世界上: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促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
成。
【板书设计】:
孔子生平: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兴办私学基本政治主张:仁、礼、中庸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地位和影响
【互动探究】: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
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
皆准,侯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
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二千年
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
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主张以德治民,维护周礼。
(2)材料二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地位的?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巩固练习】:
(2009海南海口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材料四:2007年9月28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与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侨联联合主办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
在祭孔大典上,将评选出的五句《论语》经典名
句作为了北京奥运的礼仪用语。
以下是参选的《论语》经典名句:
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邻”第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五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和结果,并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目的: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
结果: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
原因:孔子的思想不能满足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需要。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对待儒家思想的什么态度?并指出持各自态度的目的。
——态度:材料二独尊儒术;材料三批判孔教。
目的:材料二:使儒学发扬光大;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三:冲破封建纲常理教的束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实行民主政治。
(3)在材料四的《论语》经典名句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北京奥运礼仪用语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第四句。
原因:孔子所追求的“礼”是指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你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自身因素。
【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