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报任安书》课件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培恒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 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 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 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 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 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作者是 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 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 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 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 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 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 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 1)列举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极辱
• 2)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
•
逐渐衰微
• 3)举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
•
不可稍加折辱
• 3、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让 “文采表于后世”。精选课件
第三段: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引述这么多古人发 愤著书的事迹?
司马迁热情歌颂这些古代圣贤,他们 虽然身处逆境,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 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 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他坚强的意志 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 会遭此祸
• 恰逢,正好
•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 即使
•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 即使
• 通其狂惑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达(抒发)
• 今虽欲自雕琢
• 现在
• 曼辞以自饰
• 美好
• 书不能尽意
• 完全,尽
精选课件
翻译下列句子。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 发愤之所为作也。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集评
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 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陵死,而《史 记》必不能为少陵废。”
——清·包世臣 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燕赵烈 士之风。忧愁忧思,则又直与《离骚》 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 大有对垒。文情至此极。
——吴楚材《古文观止》评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司 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王 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 《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反 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于社会 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时代 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社会 历史的深刻思考……《史记》不仅是汉 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 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这封信是一篇 对封建专制淫威的 控诉状,一篇饱含 愤怒感情的自叙文, 是后人研究司马迁 的重要材料。信中 涉及他的生平、经 历和思想,是重要 的史学资料,也是 重要的文学典范。
精选课件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诉己之困境与苦衷,表对 友怜念之心。
第二部分(2)对己不索性一死以求解 脱作解释。
第三部分(3-4)述写《史记》之思想动 力,介绍《史记》之构成。
第四部分(5)再陈己之耻辱感及苦衷以 复任安所问。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第二段:思考
1.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 原因。
2.分条陈述司马迁是怎样逐步说明这 个原因的。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参考答案
• 1、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 所轻,死了毫无价值。
• 2、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 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千百年前,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 《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
著称的《陈情表》。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后人续)
精选课件
报任安书(节选)
• 小结:
•
全信以申辩自己为何不能“推贤进
士”为主线,倾诉自己无端受宫刑的冤屈,
吐露自己遭受奇耻大辱后的创痛,并述说
自己何以忍辱苟活的深层动因。
•
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
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
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 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
精选课件
体裁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 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 答……书”“与……书”“上…… 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 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精选课件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 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 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 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 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 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 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 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精选课件
解释下列加点词:
• 司马迁再拜言 • 意气勤勤恳恳 • 若望仆不相师 • 请略陈固陋 • 阕然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谦辞与敬辞
• 拜两拜 • 情意、诚挚恳切 • 怨恨、效法 •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 隔了很久,回复 • 责备 • 牛马走、辱、幸
精选课件
• 仆于妻子何如哉 • 亦颇识去就之分 • 恨私心有所不尽 • 鄙陋没世
• 如何 • 职分(界限) • 痛恨、遗憾 • 终结一生
•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困穷
• 不韦迁蜀
• 贬谪
• 发愤之所为作也 • 愤懑
• 以舒其愤
• 舒散、抒发
• 仆窃不逊
• 不谦虚
•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散乱的文献 •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精选课•件考订;纲纪、规律
2、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想借此来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寻找 古今历史复杂现象后面的共同点,成就自己独到的 (历史)见解。
3、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我如果真的著成了此书,能藏之于名山,传给 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布到社会上,就可以补 偿以前受侮辱而不死所耽误的时间,即使受更厉害 的刑罚,难道还有悔恨之心吗?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 《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 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 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 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 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 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精作选课品件 。
精选课件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 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 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 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 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 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 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 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 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 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 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 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 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精选,课件 完成了他的大业。
至此,很自然地引出作者隐忍苟活的 最终意图。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第四段:思考
1.司马迁忍辱苟活写《史记》是为了 什么?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一家之言。”即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 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写成有 独立见解的一家之言。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 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 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 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 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 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 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 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 四年写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 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 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 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 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 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 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 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作者是 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 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 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 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 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 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 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 1)列举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极辱
• 2)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
•
逐渐衰微
• 3)举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
•
不可稍加折辱
• 3、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让 “文采表于后世”。精选课件
第三段: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引述这么多古人发 愤著书的事迹?
司马迁热情歌颂这些古代圣贤,他们 虽然身处逆境,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 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 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他坚强的意志 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 会遭此祸
• 恰逢,正好
•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 即使
•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 即使
• 通其狂惑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达(抒发)
• 今虽欲自雕琢
• 现在
• 曼辞以自饰
• 美好
• 书不能尽意
• 完全,尽
精选课件
翻译下列句子。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 发愤之所为作也。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集评
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 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陵死,而《史 记》必不能为少陵废。”
——清·包世臣 此书反复曲折,首尾相续,燕赵烈 士之风。忧愁忧思,则又直与《离骚》 叙事明白,豪气逼人。其感慨啸歌, 大有对垒。文情至此极。
——吴楚材《古文观止》评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司 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王 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 《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反 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于社会 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时代 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社会 历史的深刻思考……《史记》不仅是汉 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 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这封信是一篇 对封建专制淫威的 控诉状,一篇饱含 愤怒感情的自叙文, 是后人研究司马迁 的重要材料。信中 涉及他的生平、经 历和思想,是重要 的史学资料,也是 重要的文学典范。
精选课件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诉己之困境与苦衷,表对 友怜念之心。
第二部分(2)对己不索性一死以求解 脱作解释。
第三部分(3-4)述写《史记》之思想动 力,介绍《史记》之构成。
第四部分(5)再陈己之耻辱感及苦衷以 复任安所问。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第二段:思考
1.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 原因。
2.分条陈述司马迁是怎样逐步说明这 个原因的。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参考答案
• 1、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 所轻,死了毫无价值。
• 2、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 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千百年前,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 《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
著称的《陈情表》。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后人续)
精选课件
报任安书(节选)
• 小结:
•
全信以申辩自己为何不能“推贤进
士”为主线,倾诉自己无端受宫刑的冤屈,
吐露自己遭受奇耻大辱后的创痛,并述说
自己何以忍辱苟活的深层动因。
•
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
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
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 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
精选课件
体裁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 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 答……书”“与……书”“上…… 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 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精选课件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 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 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 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 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 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 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 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精选课件
解释下列加点词:
• 司马迁再拜言 • 意气勤勤恳恳 • 若望仆不相师 • 请略陈固陋 • 阕然久不报 • 幸勿为过 • 谦辞与敬辞
• 拜两拜 • 情意、诚挚恳切 • 怨恨、效法 • 固塞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 隔了很久,回复 • 责备 • 牛马走、辱、幸
精选课件
• 仆于妻子何如哉 • 亦颇识去就之分 • 恨私心有所不尽 • 鄙陋没世
• 如何 • 职分(界限) • 痛恨、遗憾 • 终结一生
•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困穷
• 不韦迁蜀
• 贬谪
• 发愤之所为作也 • 愤懑
• 以舒其愤
• 舒散、抒发
• 仆窃不逊
• 不谦虚
•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散乱的文献 •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精选课•件考订;纲纪、规律
2、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想借此来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寻找 古今历史复杂现象后面的共同点,成就自己独到的 (历史)见解。
3、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我如果真的著成了此书,能藏之于名山,传给 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布到社会上,就可以补 偿以前受侮辱而不死所耽误的时间,即使受更厉害 的刑罚,难道还有悔恨之心吗?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 《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 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 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 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 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 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精作选课品件 。
精选课件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 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 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 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 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 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 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 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 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 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 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 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 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精选,课件 完成了他的大业。
至此,很自然地引出作者隐忍苟活的 最终意图。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第四段:思考
1.司马迁忍辱苟活写《史记》是为了 什么?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一家之言。”即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 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写成有 独立见解的一家之言。
目录
精选课件
上页
下页
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 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 痛苦。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 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 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 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 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 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 四年写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 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