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例的表述和运用

合集下载

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

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

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议论文事例左右【精选7篇】一材料作文沉寂一段时间之后重返考场,虽说文体自选,但还是偏重于写议论性的文章。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除了要有深刻的主题、清晰的结构、飞扬的文采外,还需要对事例进行引用以及分析的艺术。

只要我们这些“巧妇”巧运用、妙分析事例,就一定能烹制出诱人的佳肴,谱写成优秀的华章。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和阅卷感受谈一点对事例巧引妙析的技巧,以使我们的文章从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熠熠闪光。

引用事例以证明、阐析道理,这固然很重要。

如果我们在陈述事例时改变一下常规的叙述思路,就能够迎来一片新天地。

古人讲“文质彬彬”,那么我们就从“文”和“质”的角度谈一点巧妙引用事例的技巧。

(一)文采引例有的作者在陈述事例时语言枯燥乏味,让文章因之减色,实在令人惋惜。

如果我们在叙述事例时,巧妙地扮靓所用事例,就能使文章的语言闪烁出熠熠光彩,给人清风拂面之感,何乐而不为呢?1、参差句式我们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有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句式,以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

变化而不呆板,丰富而不单一,能综合使用各种句式引例,文章既摇曳多姿,又琅琅上口。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适合,才是最好的”这一主题时,例举了唐山十三兄弟。

他这样写道:苍鹰自在地翱翔,因为它有适合自己飞翔的双翅去搏击天空;骏马奋力奔驰,因为它有适合腾奔的双腿来驰骋草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唐山十三兄弟,千里奔波,不是归途;雪中送炭,不是亲戚;出手救援,不是邻居;迅速行动,不是命令。

在他们心中只有适合灾区才是最好的。

2、设问句式运用设问句式自问自答,既能有力地凸显文章的观点,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拼搏方能成功”时,举了铁人王进喜的例子,他这样写道:是谁?让自己的画像和雷锋、焦裕禄等名人并列在一起;是谁?让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外国友人面前多次提起自己的名字;是谁?连续打破钻井的纪录;是他,号称铁人的王进喜。

运用事实论据的方法

运用事实论据的方法

运用事实论据的方法议论文光讲道理容易流于抽象和空洞;还得摆事实,摆事实可使议论文具体而有力。

我们有些同学摆事实基本不讲方法,一路叙完了事,结果文章大为减色。

怎样摆事实呢?下面举出例子来说运用事实论据的各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各举出两个例子,然后对这两个例子所用摆事实的方法作出简要分析,最后用一句话归纳方法。

一、例证方法之一(一)举例例一1、原材料:①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和波兰音乐家肖邦是一对挚友。

②二人虽然年纪相仿,但李斯特成名在肖邦之前,12岁时就被称为小莫扎特。

③据说,有一次李斯特在某音乐沙龙中演奏,一曲终了,获得了听众的热烈鼓掌。

④这时,李斯特提出,下一曲关掉灯,在黑暗中让众人欣赏。

⑤灯关掉后,悠扬的音乐声轻轻传来,几乎倾倒了每一个人,大家一起称赞,李斯特毕竟是李斯特,技艺之高真是炉火纯青。

⑥就在这时,灯豁然大亮。

⑦原来,黑暗中演奏的并不是李斯特,而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肖邦。

⑧李斯特以自己的智慧和无私有力的推荐了肖邦,也为匈牙利那些迷信名流崇拜权威的音乐迷上了一课。

2、示例示例一、筛选信息点,选准叙述角度,用原材料证明“真正的艺术家会无私地举荐人才的”这个观点:真正的艺术家都会无私地举荐人才的。

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12岁就被称为小莫扎特,颇负盛名,而波兰音乐家肖邦当时还默默无闻,但是李斯特却煞费苦心地推举肖邦。

一次音乐沙龙,李斯特的演奏获得听众热烈的鼓掌,他抓住机会,提出关灯欣赏,然后让肖邦去演奏,结果有力地推荐了肖邦。

李斯特就是这样,让肖邦踏着自己的肩膀登上音乐的殿堂。

简析:原材料第①第⑤句和第⑧的句后半句与观点关系不大,可不用;第②第⑦两句形成对照,应选用,可选用“颇名盛名”和“默默无闻”这类词来强化;第③第④第⑥三句和第⑦第⑧两句的前半句最有用,但要从“无私”的角度去重组叙述,并选用“煞费苦心”之类词语来点化;最后用一个议论句把叙述“扯”到观点上。

示例二、筛选信息点,选准叙述角度,用原材料证明“在凡人之中同样有不少出类拔萃之人”这个观点:不要迷信权威,在凡人之中同样有不少出类拔萃之人。

【事例论证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举例论证的事例20个

【事例论证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举例论证的事例20个

【事例论证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举例论证的事例20个事例论证的技巧及注意事项诗意的营造,这样用例,文章就不会流于枯燥无味、空洞说教。

不过核心重点还是要论说,要处理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关系,切不可主次不分。

先来看高考优秀作文《丹墨莲梅》中一段单一用例: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

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本段用例,列举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事例,重点叙述了他虎门销烟与治理西北的经历,显得有波澜但不拖沓。

另外,为了说理透彻、深入且生动、有趣,在论证过程中,紧扣论点,抓住事物之间相类似的特征,将类比推理用于实例之中,便形成类比论证。

如高考优秀作文《丹墨莲梅》:环境固然可以影响人,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

种子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但是它不会被永远埋没,依然可以择机萌发;雏鹰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但是没有因此而蜷缩待毙,依然可以勇敢地振翅高飞,翱翔天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风雪。

环境如丹如墨会改变人,但是人也可以如莲如梅不被环境改变,在坚守中绽放自己,成就自己。

人,勿以丹、墨为借口,要以莲、梅为榜样!【实战演练】一、2010年湖南高考题: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二、考生作文及点评早从小我们便听惯了了长辈的谆谆教诲: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早起身体好。

大人经历世事无数,他们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否无论什么事,都要“早”为好呢?或许。

我们要再作深度思考。

校园里,少男少女,青春萌动。

如果万事以早为好,是否就该让他们顺承青涩心意,早早恋爱呢?不错,在今天的校园中漫步,香樟树下,鲤鱼池畔,常有看到一对对少年情侣相偎而坐,窃窃私语。

考场议论文运用事例论据的几种展现方式

考场议论文运用事例论据的几种展现方式

考场议论文运用事例论据的几种展现方式一、事例组成段落角度:单例成段式和多例组合式1.单例成段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例为文章的一个段落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将事例内涵全面概括阐述,充分地证明论点。

如2008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一篇满分作文片断:青虫破茧成蝶,是因为生命航线中安排了破茧这一艰苦航线。

海龟伸头探路,是因为生命航线中预定了尝试并躲避敌人的路线。

可是人总是要干预他们。

好心人拿剪刀剪开茧,可蝶已无力再展翅高飞;好心游客赶走老鹰,可成群的小龟无力再见到自己的父母。

于是我们才明白: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

不明的君主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

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

当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悠然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我们不能改变。

【简析】考生在简单地分析完材料后,非常简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然后用单例成段的方式展现了陶潜的事例。

文章先引用陶潜的诗句表明陶潜的正确的航线是什么,接着写不明的君主却要改变他的航线的结果,最后又写陶潜回到自己的航线上的表现,文章用一个段落将陶潜的事例充分展开,对比鲜明,充分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2.多例组合式:就是一个段落中列举多个事例。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个段落中可以叙述所选取的不同角度的事例,不仅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而且可以多方位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种组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详叙组合式和略叙组合式。

(1)详叙组合式。

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的一篇满分作文片断:遭遇挫折时,我们不要轻易说“不”。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人生的黄金时代——21岁的时候,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双腿瘫痪了,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人生。

双腿瘫痪,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该是多么多么沉重的打击啊!瘫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铁生坐着轮椅,痛苦地徘徊在地坛公园里,有时真想以死来了却此生。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范文一:事例,在议论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论证方式,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通过引用事例,可以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我曾经写过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下面,我将通过这篇文章来详细说明如何使用事例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首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这些事例要能够深入阐述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我的文章中,我就引用了一组在调查中得出的数据,这数据反映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

我在文章中这么写道:“根据一项统计,约有70%的青少年会在放学之后玩玩游戏,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的现象。

”这组数据极大的增强了我所汇报的情况所包含的问题,它不仅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更让读者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其次,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及方法。

事例在文章中并不能滥用,应坚持因事而论,注重证明问题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在我的文章中,我将事实用数据来证明,然后通过有力的分析来进一步证明其论点的正确性。

例如,我在文章中分别对青少年上瘾于网络游戏后,其健康状态、个人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便让读者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我所要表达的观点。

这突出了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增强了文章的分析和说服力。

最后,要注意词汇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在使用事例时,一定要记得使用全面和精准表述的相关词汇,不仅可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意思,更可以让文章更加严谨和生动。

例如,我在文章中使用的“沉迷”、“青少年”、“网络游戏”等词汇是非常准确和恰当的,符合文章的主题,而且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总之,优秀的事例可以让论文更有说服力。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事例的选择、文章的结构和词汇的精准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发挥事例的作用,让文章更具观点、更有力量。

范文二:在议论文中使用适当的例子可以让文字更具有说服力。

在我最近完成的一篇论文中,我尝试使用一些事例来支持我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探讨了华人移民在海外的成功因素。

以下是我如何使用事例加强论文的说服力的例子:首先,我选了一些可以证实我的观点的例子。

议论文中事例的叙述和论证

议论文中事例的叙述和论证
常用格式: 倘使……就…… ; 假假设……就……
要求: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从 反面来假设分析;所举的例子
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方法4:因果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根底上,分析产生这一 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 明的观点。
常用格式:
1、设问式:为什么他们有/没有……,反而能 有建树/失败?
方法2:引申类比法 〔类比比照法〕 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 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
常用格式: ……如此,……又何尝不是?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 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 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 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 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 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如果用它来论证“人贵有志〞的论点。 那么就可以这样表述
如果用它来论证“精益求精〞是成就 事业的保证“,那么事例可表述为:
闲置黄州的苏轼,如果续走前代失意文人醉心老 庄思想的道路,那么他留给我们的也不过是“人 生如梦〞的消极感慨;幸而他自己从浩渺的江水 和静兀的群山中,积极寻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有 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和“自爱铿然曳杖 行〞的傲岸。
❖ 2、如果以下节材料来论证“就应该 ‘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么应作怎样 的分析?
❖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原来是一位 职业篮球运发动,后来他发现自已颇有 文学爱好,充满自信,改作起小说来, 竟而佳作迭出,一发而不可收。
❖ 例如:
❖ 从 “这山〞 奔上了“那山〞 ,使 个人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同时, 对社会所作奉献也比他自己驰骋球场更 大,这又何乐而不为?如果硬只许他满 足“这山〞,否那么就扣以个人主义的 大帽,那中国岂不是又少了一位颇具才 华的作家?〞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分析一、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首先,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概括:例: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编者按】写议论文时,对于素材,倘若仅靠死记硬背而不懂得运用,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

古今中外的素材浩如烟海,我们要注重对素材的整理与转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我们考试时,常常有这样一个感受:考前自己看过的几则素材、几篇范文,考试时我们大多会用到;考试结束后,我们就会为自己“猜中”作文题而兴奋不已。

其实,这就是联想的结果。

不同的考生在考前阅读不同的素材,考试时却能将其运用到同一个题目的写作中;而有的考生可以将同一则素材运用到不同题目的写作中。

可见,对素材进行有效联想、多角度分析,是运用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要想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概括,讲逻辑,重过渡,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01善于联想杨绛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想象或联想对于作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想时,选取的事例要经典,尽量不要写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等常见的生活事例,也不需要进行细节描写。

分析素材时,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自说自话。

对熟悉的素材,不仅可以从正面论证,还可以进行反面论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说“但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素材分析论证。

比如《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话:“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这句话好像无关紧要,但如果我们善于联想,就能写出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议论文片段——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因为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

“一叶落知天下秋”,大雁南飞,预示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蜻蜓低飞,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才能明晓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联想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写成以下片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类型及其运用——名人类事例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类型及其运用——名人类事例
住一些 . 便 有取 之 不 尽 之 材 , 而 且 能 展 示 自 己的 才 识 。 请看 下 面 一 篇 例 文 : 公 平 的 真 谛— — 双 赢
狐 狸 把 肉左 咬 一 块 , 右咬 一块 。 内 变得 越 来 越 小 。 最 后 小狗 们 终 于得 到 了大 小 一 致 的 两份 肉 .但 是 比起
议论丈事实 论据的类型及其遥用
— —
让才能双赢。
文中历史事例典型 . 历史人物 众多. 展 示 了 作 者 的
名 人 类 事 例
画 黄 国 勇
广 博 才 识 。“ 二桃 杀 三 士 ” 的事 例 多数 人 未 看到 过 , 颇 感 新鲜 . 能 引起 阅 卷 老 师 的 兴趣 。
文 老 师 看 不懂 理 科 方 面 的 知识 。
名人 . 本 身 是 各行 各业 成 功 的 典 型 。 他 们 取 得 成 功
的事 例 。 具 有 典 型性 和 模 范 作 用 。 很 有 说 服 力 。 用 好 名
人事例 。 可 以 起 到 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笔 者 认 为 可 以 从 以
想、 观点 、 感 情 。” 立足于文本的教学 , 可 使 工 具 性 和 人
文性 得 以 和 谐 统 一 .达 到 润 物 无 声 、 无 声 胜 有 声 的 效 果 。最 后我 们 留给 学 生 一 个 选 作 题 :
并 不 会 多花 精 力去 研 究 文 史 方 面 的知 识 。课 外 哪 怕 只 看 二 十 四 史 中 的任 意 一 部 .对 书 中著 名历 史故 事 能 记
着 … …
三 个人 面 对仅 有 的 两 个桃 子 . 虽 然 意识 到是 晏子 的挑 拨 离间 , 还 是 不 由 自主 地 争起 功 来 , 结 果在 自尊 心 的 驱

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学生用)

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学生用)

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学生用)第一篇: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学生用)议论文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一、议论文如何阐释观点?例段1:皎皎月光,我掬一缕最亮的;点点星辉,我摘一颗最美的;灼灼红叶,我采一片最艳的。

此时我选择人生的支点——独立。

独立是一种光亮却不耀眼的光辉,一种圆润但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向周围的人申诉求苦的大气,一种不向周围的人阿谀奉承的清高。

它是一种风格,一种自然。

(2007年考场优秀作文《我的独立宣言》片段)例段2:虽然“摔跤”了,但是小孩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们因害怕“摔跤”而墨守成规,那么社会文明怎么进步?历史的长河又怎能向前?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摔跤”。

不怕“摔跤”,犹如老鹰敢于向蓝天白云冲刺,在天空划下美丽的弧线;不怕“摔跤”,犹如腊梅迎着霜雪依旧暗香满乾坤,令人心旷神怡;不怕“摔跤”,犹如青松咬定山崖不放,挺立于危崖涧畔,展现了一幅迎客松的华美篇章。

(2007年考场优秀作文《不怕摔跤》片段)例段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2006年考场优秀作文《谈意气》片段)例段4: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圆使我想到了循规蹈矩,稳定,规范。

有人认为这样就是死板,有人却偏爱这个图形,认为这才是个性的张扬。

什么是个性的张扬呢?周杰伦手舞双节棍唱着“哼哼哈嘿”是一种个性;女子十二乐坊站着拉二胡是一种个性;梵高的《向日葵》又是另外一种个性……其实,个性就是展现自我的风采,展现自我的才华,展现自我的见解。

我们应当承认,个性张扬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分析:选段开头点明了“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 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 的新高度。” (分论点)。接着叙述了名人事 迹—— 王力一生笔耕不辍,几十年坚持研究和 写作。最终有了《汉语语音史》等经典名作。
用名人事例从正面来证明了这个观点儿。
答:运用举例论证法,具体生动地证明了 “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 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
注意:传说、神话、名人轶事等有虚构不是 事实,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一)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 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 笔》中就提到 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 江边,
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 障, 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
论证方法种类及其表达效果
论证方法的种类
举例论证(例证法)
举例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含义: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
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特点:

真实----事例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典型----能够有力地论证论点。
新颖-----不答题的表述方式: 具体生动地证明了……论点(或分 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析: 首先点出“每一个人,从出生特别是少 年以后,就开始面对各种磨难,只是每 个人应对的方法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 同而已。”然后运用了对比来加以证明。 具体分析意志坚定的人和胆怯懦弱的人
对磨难不同的做法及不同结果。
答: 运用对比论证,将意志坚定的人和 胆怯懦弱的人作对比,突出地证明了“面 对各种磨难,每个人应对的方法不同,所

议论文事实论据概的括作用及表述

议论文事实论据概的括作用及表述

消除疑虑
针对可能存在的质疑或反 对意见,事实论据可以提 供有力的回应和解释,从 而消除读者的疑虑。
激发共鸣
与读者经验或常识相符的 事实论据,可以激发读者 的共鸣,增强论点的感染 力和说服力。
丰富文章内容
增加信息量
事实论据可以提供大量具 体、详细的信息,增加文 章的信息量和深度。
增强可读性
生动、有趣的事实论据可 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 读性,使读者更愿意阅读 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THANKS
相互转化
从事实论据中可以提炼出理论论据。通过对大量事实论据的 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其中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联系,从而形 成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也可以转化为事实论据。当理论论据被广泛应用并 接受实践检验时,就可以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论据, 为进一步的论证提供有力支持。
06
案例分析:事实论据在议论 文中的运 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 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描述法
人物描述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 心理等,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和 精神面貌。
环境描述
细节描述
对事件中的某个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 描绘,以增强表达效果。
对环境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以交代 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及表述
$number {01}
目 录
• 事实论据概述 • 事实论据的概括作用 • 事实论据的表述方法 • 事实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 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的关系 • 案例分析: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
的运用
01
事实论据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 描述和叙述,是证明论点的重要 依据。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_3000字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_3000字

议论文中事例的引用_3000字议论文是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通过论证和分析,引发读者对特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在议论文中,引用事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明。

引用事例也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在撰写议论文时,引用事例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

引用事例可以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明。

在许多议论文中,作者需要通过举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作者要讨论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性,可以引用一些真实的交通拥堵事件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这样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引用事例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引用事例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在写作中,如果只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缺乏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读者很难对作者的观点产生认同感。

而通过引用事例,可以为文章增加丰富的内容,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具体。

如果作者要探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可以引用具体的学校案例或者学生的故事,来说明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和影响。

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具体和生动,而且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对其产生共鸣。

引用事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有时候,作者的观点可能比较抽象或者含糊,读者很难直接理解。

而通过引用事例,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更容易接受。

如果作者想要讨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可以引用一些环境污染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和忽视。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且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中如何分析事例

议论文中如何分析事例

❖先写结果后交代原因:彭德怀写万 言书,为民请命,丢掉官职,在所 不惜。为名担忧,百姓称颂。彭大 元帅之所以能写出“万言书”,为 民请命,而被人们所称颂,是因为 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 之乐而乐”的美德,他心中装着的 是国家和人民,而没有考虑个人的 名利、生死
❖(2) 假设分析法:彭德怀写万言书,
为民请命,丢掉官职,在所不惜。为 名担忧,百姓称颂。假如彭大元帅没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而 乐”的美德,他就不可能深入群众调 查研究,冒着丢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在 庐山会议上,义无反顾地送上了他的
“万言书”。
❖(3)两种分析法的使用。岳飞从小 立志“精忠报国”,一生为之奋斗, 为国为民,青史留名。因为岳飞从 小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 之乐而乐”的美德,所以他能一生 为国为民,流芳千古。假如岳飞没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下之乐 而乐”的美德,他就不可能为国为 民奋勇抗金,青史留名。
❖事例1、岳飞从小立志“精忠报国”, 一生为之奋斗,为国为民,青史留 名。
❖事例2、彭德怀写万言书,为民请命, 丢掉官职,在所不惜。为名担忧,
❖ (1)因果分析法。
❖先写原因,后写结果:彭德怀写万 言书,为民请命,丢掉官职,在所 不惜。为名担忧,百姓称颂。因为 彭元帅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在下之乐而乐”的美德,一生为之 努力奋斗,追求不懈,所以他通过 调查研究,写出了名垂史册的“万 言书”。他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称 颂,被人民所怀念。
6、比较分析法
在正反两类事例之间通过过渡句进 行议论比较,或者在叙述完事例之后, 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 不同,能够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 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 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 功成名就。然而有了私欲,心中自 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 则乱。霸王以一已私欲,赶走亚父, 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 长使英雄泪满襟。排比连引事例法 基本格式

议论文叙例要点及方法

议论文叙例要点及方法

议论文叙例要点及方法【方法指导】议论文写作,论据使用不当,容易出现罗列事实材料、以摆代论、缺乏分析说理等问题,使说理肤浅,甚至没有说理。

用好论据,须注意两个方面:会述例,会析例。

1.述例首先贵在指向明确表述材料,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话题”,突出“文题”,表述任何材料都不要忘了扣题表述和表述结束后的收题、点题。

因为人物的经历和人物性格都是多元的,表述事例时要始终指向中心话题、或文题、或段落分论点。

例: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臵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2005年高考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价值与位臵》)文中点了一句“站在诗人的位置上”,段落结尾又反问了一句“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指向非常明确,扣题很紧。

2.述例其次贵在语意集中一个材料,包容的信息是多元的,述例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去庞杂,留其所需。

有三个办法。

第一是剪裁舍弃法。

事实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掘出不同的意义,一个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所以叙例时,应据论点需要,对事例进行加工改造:瞄准中心,对事例进行剪裁处理,抓住需要信息,舍弃与论点无关的信息。

而且原始材料往往生动具体,篇幅较长,而议论文运用这些事例材料的目的只在于印证观点,说明道理,不是以形象动人,这要求在对事例材料的叙述上要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

如“机遇”这一话题作文,我们以科幻作家凡尔纳为例进行剪裁舍弃:原材料: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法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议论文怎样概括事例

议论文怎样概括事例

议论文怎样概括事例事实是议论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论证方法,掌握事实论证的技巧初学写作者来说十分重要。

议论文叙述例证,不同于记叙文叙述故事,它要求用简洁的语言,作概括的叙述,已服从论点的需要。

那么,怎样概括事例呢?我们通过一篇文章的例证来体会概括的方法:材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侍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重人矣.”例文: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才华超群的少年,如果只沉浸在赞赏之中,而不勤奋努力,必将自我扼杀。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而名闻乡里,但他从此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z结果,在20岁的时的时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

方仲永是一个聪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逐名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

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已的不足而发奋学习,到了二十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由此可见,后天努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者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概括出转述的办法:(1)摘录。

它要求作者根据论点的需要摘取原事实材料的要点。

例如,例文中就摘取了原文中“指物作诗立就”等词,来说明方仲永的天分。

(2)替换词语。

材料中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等词,而例文将它改为“他是家子”,就显得通俗易懂。

材料中有“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语,作者改为“但他从此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而对原文中的“父利其然也”只字不提。

这样一改,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侧重点是放在了方仲永身上。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是一种要求阐述观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论证来支持观点的文章类型。

在写议论文时,引用事例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用来支持你的观点并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以下是关于如何叙述事例的建议,以帮助你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

1.选择合适的事例:选择与你的观点相关的事例。

确保你选择的事例能够直接支持或强化你的观点,而不是偏离主题或混淆读者。

2.概述事例的背景:在引用事例之前,给读者提供背景信息。

解释事例中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背景。

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引用事例的目的和重要性。

3.描述具体细节:提供关于事例的具体细节。

使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表达来描绘事例中发生的事件、行动、情感或环境。

这将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例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6.对比和对立事例:在叙述事例时,也不要忽视对立观点的事例。

对比和对立事例能够展示你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并增加你观点的可信度。

确保你用适当的方式引用对立事例,并通过逻辑推理解释为什么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如何叙述事例
议论文是一种以观点立论、论证为主的文章形式。

事例在议论文中的
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用来支持论点、加强说服力、引起读者共鸣,并
用具体的事实和实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叙述事例
的技巧。

其次,事例应该与论点紧密相关。

选择和论点相关的事例,可以更好
地支持和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不相关或者无法证明论点的事例会削弱文章
的说服力,甚至导致读者产生困惑。

另外,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事例。

用明确、简洁的语言叙述事例,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案例中的细节和重要要素。

同时,要注意不
要过度夸张或夸大事例的重要性,否则可能会导致读者对文章的可信度产
生质疑。

此外,要善于运用不同类型的事例。

可以使用个人经历、历史事件、
统计数据和专家观点等不同类型的事例,以提供多角度的证据。

避免过度
依赖其中一种类型的事例,否则会导致文章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最后,事例的叙述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可以通过突出事例的核
心要素来提高叙述的效果。

避免冗长的描述和累赘的细节,以确保读者能
够迅速理解事例的关键信息。

综上所述,叙述事例在议论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选择真实、相关、可信的事例,善于运用不同类型的事例,并用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的语言叙述,才能使事例真正发挥说服力并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事例的表述和运用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相信师生十分注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这五种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共同困惑就是: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轻松准确地对五种表达方式做出判断和区分,却无法把这五种表达能力准确而自如地运用到不同文体的具体写作中去,尤其在议论文写作的事例表述上,学生常常是把事例细节铺排开去,写成“四不象”的“议论文”。

归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未能较好地区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要求,走出议论文事例运用的误区。

在近年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我做出了以下一些努力:
1要善于概括事例
所谓概括事例,就是要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述事例,不能象记叙文那样,作过多的描写和铺叙。

这是因为记叙文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例以情感人,因此它必须通过记叙和描写,使事例完整而又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为论点服务的,是用来帮助说理的,因此应该经过高度概括和浓缩,去掉精细的情节描写和记叙。

譬如关于詹天佑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故事,记叙文可以这样叙写。

1905年,一个严冬的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狂嘶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了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号称“天险”的红色岩壁上爬下来了。

“数字准吗?”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疑惑地问道。

“差不多。

”测量队员说。

詹天佑皱皱眉,二话没说,就抓起仪器,冒着狂风,重新攀到“天险”上,认真地复勘了一回,修正了一个极微小的误差。

当他下来后,别人见他嘴唇都冻青了,关切地说:“误差不大,你何必再测呢。

” “技术要求精密,来不得含糊和轻率。

”詹天佑严肃地说:“京张铁路是我们国家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帝国主义者讽刺我们‘自不量力’、‘胆大妄为’,一些洋奴十足的人也说什么没有外国人当工程师修不成。

所以,修好这条路关系着中国人民自己修铁路的命运,关系洗清国耻的大事,我们要为中国人争气,不能有一点误差,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修成铁路。

”在詹天佑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一致努力下,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果用这则事例来论证“要树立民族尊心”的论点,那么就得进行浓缩,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如: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鄙视中国人的情况下,坚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坚强的民族自尊心鞭策他指挥工程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于本世纪初用中国人民自己的双手筑成了我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粉碎了帝国主义“不自量力”、“胆大妄为”的预言,伸张了国威,捍卫了民族尊严。

这一表述,删去了不必要的描述,显得精练有力,要言不烦。

2有的放矢,善于定向概括事例
这里说的“定向”意思是,在表述事例时,要着力突出论点所需要的侧面,即用最能体现观点的词句来概括事例。

特别是一些内涵丰富,具有论证多个论点的事例,在表述时更要注意“定向”概括。

像上面的詹天佑事例,就可以论证多个观点,如果用它来论证“人贵有志”的论点。

那么就应该这样表述: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组织京张铁路勘测和施工时,胸怀为中国人民争口气的雄心,立志用自己的
双手修筑铁路。

伟大的志向产生巨大的动力,也领导工程技术人员顶狂风、战天险,终于建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实现了自己宏伟志愿。

如果用它来论证“精益求精”是成就事业的保证,那么,事例应该该为如下表述:詹天佑在组织京张铁路工程测量时,对技术要求精密,就是大风天在“天险“上所测得的数据,哪怕有一点“极微小的误差”,他也要“认真复勘”,并进行修正。

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赢得了工作的高质量,成就了一番亘古未有的事业,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铁路。

打个比方来说,论点就好比要射的靶,作为论据的事例就好比箭,“靶”一变,“箭”就得转向,只有集中指向“靶”,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采用列数个事例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3.1如果把数个事例放在一段话中进行论述观点的话,那么总结点题句只须一句即可,并以此作为段的结尾。

但这句话必须是体现事例共性内容的观点归纳句。

例如,如果论证“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这个观点,下面的论述就显得别扭,观点也不突出。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名人就是因为具有进取心而成就大事业的。

著名作家张海迪,虽然是残疾人但她不因自己残废而不能象普通人一样在学校学习而放弃自我。

就是她的进取心促使她在艰难条件下自学成材的。

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期间屡遭失败,但是进取心促使他不能放弃,我们才有今天的电灯。

作家海伦·凯勒自小双目失明,且听力有问题,由于她的进取心令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改变,她由此发奋,终于大有作为。

”针对不足之处,可以作这样的修改: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这样的事例不胜其数:具备强烈进取心的张海迪没有因为自己残废而放弃自我,在艰难条件下自学成材;即使在试验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爱迪生不肯放弃、不肯言败,最终促成发明电灯的成功;作家海伦·凯勒自小双目失明,且听力有问题,但她那颗对生活热爱的进取心始终使她大有作为。

所以说,只要凭着一颗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进取心,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最后成功。

3.2如果把数个事例材料进行分项论述,则可以根据事例的个数进行分段分项论述。

但每一段的论述,都要围绕观点展开并总结。

同样是论证“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这个观点,那么可以这样表述:①少年时期的安培因家境困难失学了,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振奋精神,通过自学,刻苦专研,终于他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方面取得深厚造诣。

他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他背后有一股鼓励他永远向前的进取心。

②邓亚萍刚加入国家队时由于身高等方面不符合要求未能代表出赛,但她没有放弃,凭着一颗进取之心不断锻炼,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最后,她那永不言败的进取心使她5次站在奥运会金牌领奖台上。

③童第周小时候数学成绩是班的最后一名。

同学们都取笑他,但他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每天早上天未亮就站在校门口的街灯下看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杰出的生物学家。

当然,对采用列数个事例的方法论证论点的方式,这里并不是说只能死板地采取上述的一种。

在议论文写作具体的行文中,上述的两种表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叉进行,灵活变化。

要想真正发挥事例论证的作用,写好一篇议论文,就要讲究议论文事例的表述和运用,围绕中心观点,文随意转,有的放矢,力求简洁集中、条理清楚,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充满阳光气息的创作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