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困境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

通过阅读,对本书的一些理解如下:

首先要是身份认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出理解社会中的人需要两步,其一,借助符合逻辑合理性和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智慧;其二,认识到身份的多重性和群体完全不具备单一属性。对于后者,作者认为属性是个体属于一个群体的事实——群体之间的共同生活或拥有共同关联、利益,同时个体行为受到群体的内部制约,也可能是群体外的排他性制约。与其说作者关注内部制约,不如说他更关注由群体外部的排他性所强加的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不公平。当外部强加给个体或群体身份的时候,是应该接受还是反抗?这之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当面对歧视,面对受过伤害或伤害过他人的集体记忆,面对强势的国内或国外政权,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传播,面对持续同化的力量,这时承受身份的主体往往会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混乱。如果出于公平的目的,那么定义其身份的客体,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这正是作者带着不确定性的初衷建议读者使用智慧这一工具的原因。并且作者对如何归纳身份的多重性和冲突提出了建议——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且存在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

其次,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我们确信身份认同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便可以在方方面面中来发现并且界定这种复杂性下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主要想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来谈一些不同的地方。

领土与人民。首先将讨论一个问题,当我们自称中国人的时候,是指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抑或是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国公民指代具有中国国籍、依法纳税、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华民族强调拥有共同关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群体,生活在国内的人民指代在中国领土内生活的群体,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普鲁士人显然属于中国公民范畴,但却不属于中华民族,一个具有美国国籍却长居北京的汉人属于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范畴,或许属于中华民族,但绝不是中国公民。虽然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将此混淆,但或许我们会有一个权变的主导身份。正如一个未来或许会加入美国籍的中国籍在美留学生,当自认为美国副总统对中国的用语有所不妥时,他的中华民族身份会突然站起来,要求副总统道歉,虽然不知他应对哪个范畴的身份道歉(针对拜登的言论,张反驳说:“我的祖先挑战正统观念甚至早于他的祖先前往美洲。”他还驳斥了对他反应过度的批评,称“在经过4年辛苦学习后,毕业典礼演讲者突然对你说,你和你的国家糟糕透顶。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之中还有一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因素——时间——如作者所说,随着时间的推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当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这里可以接着案例说,假如这位从小生活在美国,同时具有父辈灌输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接触的美利坚民族的集体记忆,那么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当他站在中国领土上因为浑浊的空气无法自由呼吸,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这里并不是讽刺他,而是为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

化和空间作用的淡化,即便适应性的身份认同也可能会出现困境。

代表性。这个方面在过去的讨论一直很多,而这里将谈到将代表性作为借口,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对不同身份的不公正对待。在国际层面,各个国家组成了联盟——由几个具有主要投票权的大国主看似主宰着世界的国际联盟。他们提出议题,在不同的立场上相互博弈,但最终会发现,这些国际联盟在联合强者的同时其实排斥了弱者,即他们在将强者拉入国际联盟这一集体身份时,已经将被排斥在外的弱者放入了另一个身份中,或者即使进入这一联盟,弱者也必须屈服于强者作出不公正的牺牲,国际联盟最终代表的总是具有相对发言权的强者的利益。以欧盟为例,他们为了缓和排他性冲突、减少交易成本,制定了共同遵守的制度,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形成了一个集体身份,然而这一决定却损害了一些中小国家依靠专业化分工而实现的贸易输出,他们几百年来的经济身份遭到颠覆。更不说,欧盟在其自身身份的界定上上存在边缘模糊的问题。

在一国之内谈论代表性,所有国家几乎共同走过的专制时期,统治者常常偷换概念,他们宣称军队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而统治者常常自居代表着国家和民族身份,所以事实是军队为了君主的圣战而牺牲。在民主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问,国家的代表是政府还是人民?当政府宣称“中国决定……”,这是政府的决定,还是人民的决定?是否每个人的决定都得到了表达?虽然少数代表多数是事实上的不公正,但却很难克服,因为关注每个人的意见和界定人民将意味着巨大的交易成本。西方社会采取代议制的国家也对保护少数人做出了实践,他们选择给所有地区同样的投票权,或者按地方人口比例给予投票权,然而这对于公正来说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此外,议会的身份可能因为议员最终服务于给予其竞选席位的政党,而非选民而产生异化。

外部同化。教育和文化的传播会对身份认同产生潜在、深远的影响,虽然这种根深蒂固不可以消除,但可以改变。这一方面说明原本的文化可能会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也说明,持续的同化力量,不管是教育、媒体还是周边环境都可以产生身份认同。而这应验了以留学生为例体现的身份认同随时间变化而变得复杂的例子。作者在这里谈到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他指出离开了对自身的疑问性审视,向他人的开放就不能成功。这应该是相对于那些带有歧视和偏见的主观主义者而言的。在作者看来教育应当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对自身带有批判性审视,以保证发展内在自由的责任。因而教育不应当像我们现在所经历许多例子的那般,只局限于传播满足固有身份的需要,或者对加强原有身份认同有益的知识,而对其他身份的知识采取漠视或者扭曲的态度。就像每个国家历史课都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强调当前文化的重要性,而对某些要素缺少纯粹客观的评价。因而,在时时存在的同化中,有必要如作者所说质疑身份认同而又不动摇自身的社会群体属性。即既因为对自身和外部主题差异而对彼此身份保持客观认识,不过分受到自己所在的不同身份群体制约,同时又与所在的身份群体保持协调,保证生活的正常水平。

最后,作者最终指向。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认同的多重身份与综合主导,作者试图在复杂

的身份认同中求得一种自我身份与对他者身份的客观认识。对自身,在质疑身份的同时,又享有参与到社会中的生活。而对他人,在意识到当前存在的偏见与忽视的前提下,抱有一种公正与开放的态度。这正是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包含了合理的逻辑性——是谓用智慧看待身份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