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e4d6a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b.png)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目标:1. 认识计算机并了解其基本组成部分;2. 学会使用适当的术语描述计算机硬件设备;3. 能够简单区分不同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教学准备:1. 教师: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片或实物、计算机基本术语卡片;2. 学生: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 教师出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片或实物,并请学生观察。
2.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片或实物上的硬件设备,并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二、认识计算机(约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计算机是一种用来处理数据的机器,并且为学生解释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等。
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约15分钟)1. 教师出示计算机基本组成部分的图片,并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
2. 教师请学生一起回顾并学习以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和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 存储器(内存):用于临时存放数据和程序。
- 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文件和数据。
- 显示器:展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
-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
- 鼠标:用于控制和操作计算机的指针位置。
3. 教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四、巩固练习(约15分钟)1. 教师发放计算机基本术语卡片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将术语与对应的硬件设备匹配。
2.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他们对计算机基本组成部分的了解。
五、拓展延伸(约10分钟)1.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模型,用纸板和其他材料构建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进行展示和学习分享。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未来可能的变化,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的看法和想法。
六、总结(约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74a7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d.png)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认识常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3.掌握使用鼠标和键盘输入的基本操作。
4.掌握使用Windows系统下的基本操作。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初步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或电脑实验室。
2.多媒体投影仪。
3.每位学生一台电脑。
4.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作用和普遍应用。
并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场景。
2.激发兴趣(10分钟)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15分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显示器、CPU、鼠标、键盘等,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辨识出这些设备。
4.使用鼠标和键盘输入(20分钟)讲解鼠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左键、右键和双击等。
然后进行鼠标操作的实践练习,如点击、拖拽等。
讲解键盘的基本布局和常用按键,并进行键盘操作的实践练习,如输入文字、删除等。
5.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30分钟)介绍Windows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功能,包括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
讲解常用的操作方法,如打开程序、最小化窗口等。
进行Windows系统的实践操作练习,如打开Word文档、创建文件夹等。
6.互动操作(15分钟)让学生两两配对,共同完成一个小任务,如创建一个文件夹,并将图片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7.总结(5分钟)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绘图操作,如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2.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有趣的计算机游戏和动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娱乐的多样性。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价他们对鼠标和键盘的掌握程度。
2.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
3.布置小练习或作业,检验学生对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八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八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ccf1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b.png)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八单元复习
教案(部编版)
教学目标
- 复并巩固第八单元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研究兴趣。
教学内容
- 复第八单元所有知识点。
- 进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训练。
教学过程
1. 复知识点
- 回顾第八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 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问题,巩固知识点。
2. 综合应用训练
- 设计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总结反思
- 对本单元研究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分享研究心得。
教学资源
-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练题。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使用评价表或问卷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继续独立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搜集能力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搜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69750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9.png)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搜集能力教案: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搜集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概念和流程;2.熟悉计算机桌面上的图标及其功能;3.学会使用鼠标进行简单的操作;4.了解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集。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及相关设备;2.计算机操作实例;3.互联网连接及搜索引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的用途和普遍存在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讲解计算机启动过程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启动的过程,分别介绍硬件启动及操作系统开机的过程。
2.2 计算机桌面的介绍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机桌面的主要图标,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3 使用鼠标进行操作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鼠标进行单击、双击、右击等基本操作,鼓励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3.1 了解搜索引擎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其作用,介绍常见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
3.2 使用搜索引擎搜集信息教师示范使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向学生解释搜索结果的页面结构以及如何判断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4. 练习与巩固4.1 计算机操作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组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知识。
4.2 信息搜集练习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集,然后汇报他们找到的有关信息。
五、板书设计- 计算机基本操作- 启动过程- 桌面图标介绍- 鼠标操作练习- 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流程,了解了计算机桌面上的图标及其功能,并掌握了使用鼠标进行简单操作的方法。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集,并学会判断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搜集的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乐园一》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乐园一》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201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d.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乐园一》第一课时教案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研究。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以下内容:- 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用途:计算、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数字和字母的概念。
-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询问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
2. 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10分钟)- 使用图片和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3. 讨论计算机的用途(15分钟)- 提示学生思考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的计算、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 与学生共享一些计算机应用的实际例子,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
4.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10分钟)- 使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例子,如智能手机、电子支付等。
5. 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 鼓励学生提问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课堂练- 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信息技术应用,并对其功能进行简单描述。
- 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 可以设计一些创意任务,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产品或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 计算机图片- 课堂练题目- 课后阅读材料参考资料-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 中国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模板三篇
![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5f2458195f312b3169a5d7.png)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双击鼠标打开游戏2.能看图标找到游戏3.会操作游戏进行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游戏进行选择操作教学过程:出示课件:威威和小飞鼠对话,“秋天到了。
威威,你能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行!小松鼠在哪儿呢?”“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试一试,小朋友们,你们也愿意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1.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调色板”上,看看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3.再单击,又会怎样?4.如果将鼠标指针移到小松鼠身上,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5.这时再单击鼠标,小松鼠的衣服就换好了。
三、做一做,鼠标单击左右方向箭头,看看有什么变化?四、你能行:小朋友,挑选你喜欢的动物,也给它们换换衣服吧。
五、练一练,快乐的粉刷工(给房子换颜色)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会新本领,给小松鼠换衣服,还学会了粉刷房子,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换颜色的游戏,小朋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操作。
(*)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鼠标双击的方法2.了解鼠标的属性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掌握鼠标双击教学难点:灵活应用鼠标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想知道小飞鼠这节要教我们什么吗!(探宝)出示课题——打开神秘的小宝匣。
二、教学新课出示课件:显示小宝匣(鼠标属性测试区) 1.看一看,小宝匣藏在那里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控制面板-鼠标一点通:食指在鼠标左键上快速、连续地按两下,就叫“双击”。
学生们看到小宝匣了吗? 2.试一试,双击小宝匣,宝物就会出来了!三、想一想:小朋友,你能把宝物再藏起来吗?四、xx:双击鼠标小游戏。
全课总结:我们今天学在电脑里找宝物都是用双击的方法找到的,双击就是食指在鼠标左键上快速、连续地按两下。
小朋友们学会了吗!双击的作用可大呢!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宝物。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复习掌握鼠标双击教学难点:熟练掌握鼠标双击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课件教学过程:一、比一比,看看谁是打地鼠小能手!(鼠标双击练习比赛)二、说一说,评出小能手,介绍自己的打地鼠方法。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快乐动物园_大连理工版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快乐动物园_大连理工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e6325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a.png)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快乐动物园_大连理工
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认识“图片和查看器”。
2、使用和扫瞄图片。
3、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适应。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认识“图片和查看器”和使用和扫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用和扫瞄图片。
难点:认识“图片和查看器”。
四教学建议
一、爱好导入:
春天的天气可真好,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晒太阳了,它们多快乐啊,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图片和查看器”
利用“图片和查看器”能够更方便地扫瞄图片。
动手做:单击图片文件选择文件菜单选择预览。
认识“图片和查看器”
显身手:快利用“图片和查看器”查看“图片收藏”中的图片吧!
聪慧屋:还记得“快捷菜单”。
吗?利用它也能够打开“图片和查看器”.
图片单击右键选择预览。
说一说:什么时候需要单击,什么时候需要右击?
2、利用和扫瞄图片
还记得“幻灯片”查看方式里的和吗?在那个地点它们具有同样的功能。
单击查看下一张
单击查看上一张
想一想:“图片和查看器”和“幻灯片”查看方式有什么区别?
三、休息一下
小谜语:
小时着黑衣,
长大穿绿袍,
水里过生活,
岸上来睡觉。
(猜动物)
答案:青蛙。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5a47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a.png)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部分。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组成和作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如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3. 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操作。
4.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实践操作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准确性、熟练度等,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计算机实验室,亲身体验计算机的操作。
3. 开展计算机绘画、编程等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 教学视频:拍摄计算机操作的示范视频,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学习。
3. 练习题库:整理一批计算机操作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计划1. 节课: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重大版一年级下小学信息技术
![重大版一年级下小学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de9b47be23482fb4da4c26.png)
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信息并不神秘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明白生活、学习中充满着信息,从而领悟信息的含义;2、检索和整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新信息3、按"流程"归纳一下"一日学习与生活",感知信息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明白信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明白信息的存在,感知信息的作用,领悟信息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检索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观看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有哪些。
在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在看电视时接受的信息;在家里家长介绍的信息;放学经过的商业街充满信息;马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等等。
二、信息的影响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一下身边的信息。
2、班内交流、举例说明几条信息,并说明处理方法。
3、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意见。
三、信息的重要作用1、生想象和猜测图中的孩子获得了什么具体信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完成P3的内容。
3、师归纳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种类。
(图形,图符,符号等等)四、信息的感知1、生看图p,5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
2、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见解。
五、试一试1、生看图p5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把符号图继续画下去。
2、师生交流,完成p6,看从同学那里获得的新信息。
六、课后作业1、从10条不同的渠道收集10条信息,然后用画图地方法将它们分类。
2、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身边的人(家人,朋友)传播几条信息。
第二课、信息的传播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信息与信息的传播手段。
2、会玩传播信息的游戏。
3、能说出5种现代信息的传播手段4、能对别人说说"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是怎样发展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游戏了解信息的传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为适应信息社会奠定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6174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a.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材信息-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案目标1. 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教案内容本教案全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单元一:认识计算机- 研究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部分;熟悉计算机的常用输入和输出设备。
-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计算机的外观及各个部分的功能;介绍常见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2. 单元二:认识键盘- 研究目标:熟悉键盘的布局和基本使用方法;掌握键盘上数字和字母的位置。
-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和练,让学生掌握键盘的布局和按键方法;进行字母和数字的拼写练。
3. 单元三:认识鼠标- 研究目标:了解鼠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鼠标的点击、拖拽和滚动操作。
- 教学活动:介绍鼠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鼠标点击、拖拽和滚动的练。
4. 单元四:认识操作系统- 研究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的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 教学活动:介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练。
5. 单元五:认识网络- 研究目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应用;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
- 教学活动: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应用;进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练。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教案全册将通过考核学生对各个单元的掌握程度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材-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键盘、鼠标等- 其他教具:练册、纸笔、打印素材等六、教学计划安排请参考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和教学时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备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具体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人信版)
![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人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1a71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a.png)
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人信版)引言本教案是关于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的教学计划。
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2. 研究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
3.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4. 参与简单的编程活动,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包括信息安全、网络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单元二:办公软件应用-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调整- Microsoft Excel的数据输入和简单计算- Microsoft PowerPoint的幻灯片设计和展示单元三:互联网使用- 网页浏览和导航-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单元四:编程入门- 编程基础概念介绍- 使用Scratch进行简单的编程活动单元五: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安全意识和个人隐私保护- 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的培养教学活动1. 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分组合作,进行互联网搜索和网页浏览的小组活动。
3. 利用Scratch编程平台,设计简单的动画、游戏等项目。
4. 分组讨论,展开关于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的小组研究。
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办公软件使用中的表现和成果展示。
3. 评估学生在互联网使用和编程活动中的理解和动手能力。
4. 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和意识。
教学资源1. 人信版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2. 计算机设备3. Microsoft Office软件4. 互联网连接总结该教案为2023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
![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b14d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导语】教师在写教案时,⼀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教学⽬的 (1)椭圆⼯具的使⽤。
(2)综合运⽤椭圆⼯具、前景⾊与背景⾊、选定⼯具、复制与粘贴。
(3)完成“太阳”创作画。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具的配合。
难点:利⽤椭圆⼯具画⽩云。
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及画图软件,多媒体教学。
(学⽣)计算机及画图软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 (1)教师:这是圆的三种样式,同学们还记得吗?你能⽤椭圆⼯具表现出来吗? (2)学⽣尝试练习。
(3)教师巡视辅导。
(4)学⽣汇报交流。
⼩窍门:单击颜料盒中的颜⾊可更改前景⾊也就是线的颜⾊;右击颜料盒中的颜⾊可更改背景⾊也就是填充颜⾊。
⼆、新授 1.绘图 教师:圆圆的太阳,⽩⽩的云,这⼀切可爱的事物都是⽤圆形画出来的哦,快来跟我学吧! (1)教师演⽰。
①选择椭圆⼯具中的第三种样式,在画纸上拖动⿏标的同时,按住Shift键,画出红⾊的圆形太阳。
②选择椭圆⼯具中的第⼆种样式,前景⾊为深红⾊,背景⾊为⽩⾊,画出太阳的眼睛。
③还是选择椭圆⼯具中的第三种样式,画出太阳深红⾊的眼珠,并且⽤刷⼦⼯具点出⽩⾊的亮点。
(2)学⽣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并质疑。
(3)教师集中指导共同存在的问题。
⼩问题: ①能够来⽤⼀个简便的⽅法画出另外⼀只眼睛吗? ②能⽤椭圆⼯具画出太阳的⿐⼦吗? ③太阳的嘴巴我们可以⽤哪些⽅法来画? (4)学⽣⼩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法,并汇报交流。
解决⽅法: ①⽤虚线的⽅框框选⼀只眼睛,选择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出来了⼀只眼睛,把它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②⽤第⼀种样式画出圆形的⿐⼦,⽤橡⽪擦除多余部分。
⼩窍门:右击颜料盒中的红⾊更改背景颜⾊,橡⽪擦过的地⽅就会呈现所选的背景⾊。
(5)学⽣根据学会的⽅法完成练习 2.修饰画⾯ (1)教师:我们再来看⽩云,分析⼀下:每⼀朵的⽩云其实都是⼤⼤⼩⼩的圆重叠组成的。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b603f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f.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一》教学设计前言本教学设计针对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信息科学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能。
本设计结合了课程实际需求,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登录、退出等;3. 学会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基本计算;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持续两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单元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单元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 桌面和任务栏的基本功能;-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登录和退出操作系统。
单元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介绍和功能;- 研究创建和保存电子表格;- 研究基本的数据录入和编辑;- 研究简单的数据排序和筛选;- 研究基本的公式和函数。
单元四: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机任务;- 分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合作和交流。
单元五: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了解信息的本质和价值;- 研究合理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 研究信息安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
单元六: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和项目,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和探索;- 分享成果和经验,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合作研究、小组活动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作业评估、小组项目评估、实际操作评估、讨论参与评估等。
部编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三》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9c94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c.png)
部编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三》
教案
本文档介绍了部编版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信息科学三》的教案,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
掌握计算机启动和关机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
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方法。
3. 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介绍:打印机、扫描仪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难点是计算
机启动和关机方法的讲解。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解、演示、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展示相关图片和硬件。
2. 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方法,引导学生实践。
3. 讲解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让学生模拟操作。
六、作业布置
1. 家庭作业:录制自己打开、关闭计算机的视频,上传到班级相册中。
2. 课堂作业:模拟文本编辑、打印、文件存储等常用操作,加深对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及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汤姆和杰瑞_大连理工版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汤姆和杰瑞_大连理工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659277482fb4daa58d4b96.png)
第1课汤姆和杰瑞设计本课教学任务旨在强化鼠标的操作,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相关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鼠标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单击和双击的操作。
(2)回顾正确的开机顺序,强化学生的记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游戏情境,创设有趣的复习环境,使学生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研究学习游戏的规则与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及操作鼠标的协调能力。
(2)通过回顾开机顺序与活泼的鼠标游戏相结合,有利于创造有张有弛的学习氛围,同时对以往学过的旧知识加深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思考与总结,并在游戏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室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贴图【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游戏的规则。
教学难点:用鼠标的单、双击来躲避障碍物。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本课起着承上的作用,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对于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会有遗忘,因此本课介绍了一款鼠标练习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复习鼠标的操作,回顾已学的知识。
本课教学主要分两个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启动游戏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教给学生如何启动游戏程序,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在桌面图标中找到游戏程序图标,并通过已学过的双击知识打开程序,由旧知引出新知,教师要善于利用知识的迁移,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完成新知教学。
教学时学生操作出现严重失误或困难,教师要利用直观演示法进行纠正。
第二部分:游戏规则这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尤其是单、双击鼠标的操作,虽然不难,但放在游戏中学生操作起来会缺乏协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步讲解游戏中单、双击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后再实践练习。
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自己尝试操作来总结游戏规则。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8课认识键盘(教案)
![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8课认识键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59b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认识键盘》教案设计一、标题认识计算机键盘——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二、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键盘作为计算机的重要输入设备,是我们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重要桥梁。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并学会使用键盘,是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的关键一步。
本课将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键盘的分区、主键的功能,并初步体验键盘操作,为后续的键盘指法和文字输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大多数可能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对于键盘的详细结构和功能还缺乏了解。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设计得简单有趣,教学活动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键盘的分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
-了解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位置。
-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Caps Lock、Shift、Backspace。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键盘布局图,形成对键盘的整体印象。
-通过找键、击键的小游戏,熟悉键盘上的键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键盘操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键盘的分区及各区的功能。
-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双字符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如Shift键与字母键配合输入大写字母)。
-特殊控制键的功能理解(如Caps Lock键的开关大写锁定功能)。
六、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每人一台计算机,保证键盘完好且功能正常。
2. 软件准备:-键盘分区示意图及功能说明图。
-键盘操作练习软件或小游戏(如打字练习、找字母游戏等)。
3.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保证每位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键盘打字的视频,展示快速打字的技巧,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b895a71fe910ef02df8a9.png)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本文概要】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以下是本文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一、新授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生:好!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三、想一想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篇二】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双击鼠标打开游戏2、能看图标找到游戏3、会操作游戏进行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游戏进行选择操作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威威和小飞鼠对话,“秋天到了。
威威,你能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行!小松鼠在哪儿呢?”“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二、试一试,小朋友们,你们也愿意帮小松鼠换一件漂亮的衣服吗?1、从桌面上找到“给小动物换衣服”图标,再“双击”,小松鼠就出现了。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调色板”上,看看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3、再单击,又会怎样?4、如果将鼠标指针移到小松鼠身上,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5、这时再单击鼠标,小松鼠的衣服就换好了。
三、做一做,鼠标单击左右方向箭头,看看有什么变化?四、你能行:小朋友,挑选你喜欢的。
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
![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da050eaaea998fcc220e37.png)
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由左、右键及滚轮组成。
2.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曳、双击四种操作方法,并能将这些操作灵活运用于计算机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1.通过紧张刺激的游戏,熟练掌握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未来小鼠标,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各种鼠标操作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鼠标的移动、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的操作。
【教学难点】鼠标的双击、拖曳操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板书、若干精灵鼠奖章。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导入、任务驱动、演示、讲解、启发等教学方法。
因本节课大部分知识点是以具体操作为主,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单调、枯燥,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于是教师针对低、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差异,采用生动的课件展示,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到精灵鼠城堡探秘的虚拟情境,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贯穿于紧张、有趣的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层次及能力水平的差异,利用学生好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让学生们在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氛围中,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座位安排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附近2至3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确定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小组组长。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各自分工并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通过总结来弥补各自的不足,进而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虑到个体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人教版信息科技一年级下册《给图画添文字》教案
![人教版信息科技一年级下册《给图画添文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fc3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d.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画与文字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另一方面,我在课后也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但部分理论知识讲解得稍显匆忙。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注意调整讲解节奏,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和计算机文字编辑操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画添文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为图画添加文字描述的基本步骤。
4.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为指定的图画添加文字描述,展示创作成果。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旨实践操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主动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增强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的意识。
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为图画添加文字的方法,提高数字化工具的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1.教学重点
-图画与文字结合:强调图画与文字的关联性,让学生理解文字在图画中的作用,能够为图画选择合适的文字进行描述。
-文字编辑操作:掌握文字输入、字体选择、大小调整、颜色更改等基本操作,以便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画简单的图画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画简单的图画](https://img.taocdn.com/s3/m/34c3ec5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f.png)
一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画简单的图画传授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学会进来与正常退出WINDOWSxp画图的要领。
2、明白WINDOWSxp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明白绘画工具箱,会用“椭圆工具”、“颜色添补工具”、“直线工具”举行简略的画图。
4、学会保存文件二、情绪目标1、逐步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物质。
2、让学生在办理标题历程中,领会成功的快乐。
3、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培育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能力与习惯。
传授重点:1、“椭圆工具”、“颜色添补工具”、“直线工具”等画图工具的用法。
2、保存文件传授难点:保存文件的要领传授历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本日老师将领导大众用画图程序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你们明白画图程序吗?谁会打开画图程序?(指名一生打开画图窗口,师相机说出步骤)二、传授新课1、明白画图窗口(1)启动“画图”程序(2)明白画图窗口在画图窗口中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转动条、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还有画图工具箱、调色板、画图区等,工具箱提供了16种绘图工具。
在选定某一工具后,用工具状态选择器确定这种工具的类型、巨细、范畴等。
调色板提供了28种不同的颜色画图区是供画图用的。
(3)明白工具箱。
师把鼠标器移动至工具箱上,让学生直寓目,并领导学生说“工具箱”,让学生知道名称。
师:工具箱里的工具在我们以后画图的时候用处可大了,我们以后要慢慢的明白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4)明白调色板师:在工具箱的下面有许多颜色的这个叫做“颜料盒”,它就象我们美术课用的彩笔一样,可以涂出各种颜色。
(教说两遍名称)(5)明白画纸2、用“画图”工具画画发言:这节课,我们将明白几个画图工具来画气球和太阳(1)椭圆工具师鼠标指向椭圆工具按钮,教说“椭圆工具”,让学生明白“椭圆工具”。
讲解演示:单击椭圆工具,移动十字光标到绘图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图形就会朝鼠标器移动偏向延伸,放开鼠标左键则完成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教师活动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几个新朋友!
画图会用到许多工具,那么我们今天就来
学习画图中刷子和填充颜色工具的使用。
师带领生认识以下图标
刷子喷枪填充工具
二.喷枪画
展示喷枪画。
同学们看,这是一幅用喷枪画出的莲藕图,同学们可以用喷枪叠加的方式画出颜色深浅不一的云朵和莲花。
接下来,请打开你们的电脑,试试画出这样的图画把!
三. 学生操作
尝试用喷枪画画,可以临摹莲藕图,也可学生自由发挥。
第四课
教师活动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用直线画出楼房和笔直
的公路,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在键盘上哪
个键的帮助下才画出笔直的线的吗?
同样的,正圆也需要它的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直线和圆来画一幅你
喜欢的图画吧!
二.看一看,想一想
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里是用直线画的,哪里可以用圆来画。
三.学生操作
同学们可以临摹上面几幅图画,也可以画你自己想画的,但是一定要用到直线与圆。
第五课
教师活动
一. 导入
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什么?
是的,是一只铅笔。
我们今天就要运用铅
笔来画画。
二. 新授
我们一起来找找铅笔在画图页面哪里?
师带领学生找到铅笔图标。
我们一起来看看铅笔可以画出哪些漂亮的
画呢?
我们画图工具中的铅笔不仅可以画出黑色的线条,还可以画出彩色的线条,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三. 学生操作
学生使用铅笔画一幅自己想要的画,并用填充工具涂色。
第六课
教师活动
一. 导入
师展示图片。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那么可以用什么图形来画呢?
那么同学们请看这条线条,它怎么画出来
呢?
我们要画这样的线条,就离不开曲线工具,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曲线的使用。
师操作曲线的画法。
二. 新授
那么我们可以用曲线来画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 学生操作
同学们可以用曲线画海草,鞋子,大山,
帆船等等,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