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神经系统模型观察(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姿势的反射
眼肌和颈 部的反射
小脑下脚 锥体外系

小脑
脊髓 平衡调节

网状结构和脑神经运动核 晕车等症状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调节的途径
• 大脑皮质是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对躯体 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神经传导 通路来实现的。
锥体系
• 组成: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 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由上运动神 经元的轴突组成下行纤维束。其中下行至脊髓 的纤维,称皮质脊髓束;下行至脑干内止于躯 体运动核的纤维,称皮质核束。锥体系下运动 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所发出的轴 突分别参与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
• 特点:先交叉,后上行
浅感觉传导路
深感觉传导路
• 肌肉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 • 浅感觉中的精细触觉
传入神经纤维由后根的外侧部(粗纤维
部分)进入脊髓
其上行纤维在同侧Biblioteka Baidu
后索上行
发出纤维

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换
交叉到对侧
内侧丘系
丘脑 特点:先上行,后交叉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 细胞
• 第2级神经元:蜗前核和后核,该核发出的纤维一部分 交叉形成斜方体,然后至对侧上升,一部分不交叉在 同侧上升,两部分纤维合成外侧丘系。
• 第3级神经元:内侧膝状体,轴突组成听辐射,经内囊 枕部至颞横回。
平衡觉传导路
• 第1级神经元:前庭神经节的双级细胞前庭神经
• 第2级神经元内:侧纵束 • 前庭向神下经核脊髓向前上角运动动眼神、经滑元车和、副展神神经经核核 •前庭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
锥体外系的通路
• (1)皮质-纹状体通路:由皮质发出的纤维到达 纹状体,由此再发出纤维至中脑的红核、黑质 等处,黑质发出纤维到脑桥、延髓网状结构, 最后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 (2)皮质-脑桥-小脑通路:由皮质发出的纤维 到脑桥核,换元后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经脑 桥臂止于小脑皮质,然后由小脑皮质发出纤维 经小脑齿状核、中脑红核下行至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感觉传导通路
• 由脊髓上传到大脑皮质的感觉传导路可 分为两大类:
• 浅感觉传导路和深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传导路
• 传导皮肤与粘膜的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
• 传入神经纤维由后根的外侧部(细纤维
部分)进入脊髓
后角更换神经
发出纤维

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分别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 上行

丘脑
脊髓丘脑前束(轻触觉)
皮质脊髓束
• 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皮质 • 轴突:皮质脊髓束下行, • 路径:经内囊、中脑、脑桥至延髓形成锥体,在锥体的下端,大
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交叉后的纤维沿脊髓外侧索下行,称皮质 脊髓侧束,沿途止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 下行于同侧的脊髓前索,称皮质脊髓前束,止于同侧和对侧的脊 髓的前角细胞。 • 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轴突组成脊神经的前根,随脊神经分 布于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
皮质核束(延髓束)
•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中央前回的下1/3皮质内,由 其轴突组成皮质核束,经内囊下行至脑干,大部分纤 维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
• 但面神经核(支配面肌)的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 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 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的脑神经运动核内,其 轴突随脑神经分布到头、颈、咽、喉等处的骨骼肌。
实验六、神经系统模型观察(二)
目的要求
• 1、观察并掌握脑干内脑神经核的位置 • 2、观察并掌握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 • 3、了解脑干的内部构造
材料和用具
• 脑神经核铅丝模型 • 感觉传导路铅丝模型 • 运动传导路铅丝模型
方法与步骤
• 1、观察并掌握脑干内脑神经核的位置 • 2、观察并掌握感觉传导路 • 3、观察并掌握运动传导路 • 4、了解脑干的内部构造
• 第2级神经元:视网膜的双极细胞 • 第3级神经元:视网膜的节细胞,节细胞
的轴突合成视神经,形成交叉后,延为 视束。 • 第四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其轴突组 成视辐射止于距状裂周围的皮质。
听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耳蜗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 至内耳的螺旋器,中枢突组成蜗神经,止于蜗前核和 后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