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美学赏析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其特点是主要承重结构由斜拉索来支撑。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条简洁流畅:斜拉桥的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斜拉索在桥梁上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曲线,与桥面和桥塔的结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动感十足的造型。
整个桥梁呈现出线条简单而流畅的美感。
2. 结构稳定坚固:斜拉桥的斜拉索是通过对桥塔的牢固支撑来承载桥面上的荷载。
这种结构使得斜拉桥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跨越较长的距离。
这种简洁而坚固的结构造型给人一种宏伟和稳定的美感。
3. 光影效果丰富:由于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桥面上会出现复杂的光影效果。
阳光透过斜拉索的空隙,在桥面上形成迷人的光影变化。
这种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增加了桥梁的美学价值。
4. 全景视觉体验:斜拉桥常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比如河流、湖泊或海洋旁边。
从斜拉桥上眺望,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斜拉桥的设计考虑到了游览者的观景需求,在桥面上设置了观景平台或观景窗,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总的来说,斜拉桥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稳定坚固的结构、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和壮丽的全景视觉体验,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城市景观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杭州湾跨海大桥桥梁美学赏析
长桥卧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桥梁美学分析通过桥梁美学的学习,让我对于桥梁有了一定认识。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
因为它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的景观美化与提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不仅希望所建设的桥梁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还希望它给予人美的享受。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工程全长36公里,海上段长度达32公里。
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钢管桩5513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
是世界上最大,工程规模最巨大的一座桥梁,其中北航道布孔为908m,为钻石形双塔双索刚面箱梁斜拉桥;南航道布孔为578m,为A形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水区引桥采用7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滩涂区引桥采用50m跨径整孔预制吊装的连续箱梁结构。
在景观设计上,杭州湾跨海大桥考虑了刚柔相济,色彩富寓变换与协调,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和引桥桥墩艺术造型四个方面。
(1)刚柔相济: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刚柔相济原则。
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柔化了桥塔的刚性。
(2)色彩富寓变换与协调:大桥的护栏为彩虹7色,每种颜色覆盖5公里,自慈溪到嘉兴海盐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司机的视觉疲劳,给予了他们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在杭州湾地区,由于海洋和天空的色彩变化较少,单色的配色让人感觉较好,故南北航道都整体采用浅灰色,与环境相协调。
而在海中平台采用宝石蓝和白色为主色调。
白色使观光塔显得简洁,轻巧,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浅灰色相协调。
蓝色则使海中平台与大海显得更加和谐,表现了跨海大桥的主题。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近年来,桥梁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和城市地标。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桥梁的形式美、结构美和材料美三个方面对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进行深入剖析。
一、形式美形式美是桥梁设计中最直观、最容易感知的美学要求。
桥梁的形式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或城市景观中。
首先是桥梁的曲线美。
弯曲的桥梁线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柔和、流畅的美感,例如伦敦塔桥的悬臂和拱形结构。
曲线设计还可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优化桥梁的结构性能。
其次是桥梁的比例美。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跨度、长度和高度等要素合理确定桥梁的比例关系,不宜过度庞大或细小,保持桥梁整体的和谐美感。
最后是桥梁的色彩美。
选用适宜的涂料和颜色,使桥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例如,黄石大桥的金黄色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打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结构美结构美是桥梁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美学要求。
桥梁的结构应该合理、稳定,并展示出美感。
首先是桥梁的稳定性。
桥梁作为载重交通工具,其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合理的桥梁结构设计能够承受预期负载并抵抗外来力,使桥梁长时间保持稳定。
例如,钢拱桥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优雅的外观。
其次是桥梁的流畅性。
桥梁设计中,流线型结构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压对桥梁的影响,并增加桥梁的美感,例如苏通大桥无锚段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外形。
最后是桥梁的透明感。
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和开放式结构设计,可以营造出桥梁轻盈透明的美感。
例如,水立方钢结构体育馆外立面的通风网络结构给人一种空灵的美感。
三、材料美材料美是桥梁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美学要求。
合适的材料选择能够提升桥梁的美感,并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桥梁的材质选择。
桥梁的主要材质通常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使桥梁的结构性能、外观和寿命得到平衡。
例如,赛尔福大桥的钢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和轻盈的外观。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在桥梁建筑领域,桥的美学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桥梁不仅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工程结构,更是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品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与欣赏桥梁时,我们需要关注桥的美学特点,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一、桥梁的美学特点桥梁作为一种工程结构,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优美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具备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线条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的审美需求。
有些桥梁的线条柔和曲折,给人以温柔柔美的感觉;而有些桥梁的线条则强烈而刚硬,给人以力量与稳定感。
线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结构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营造出桥梁独特的美感。
2. 材质的选择桥梁的材质选择也对其美学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古桥与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桥梁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3. 融入周围环境桥梁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一座能够与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建筑物等相协调的桥梁,将给人一种和谐和愉悦的感觉。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得桥梁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1. 设计阶段在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桥梁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美学特点。
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桥梁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例如是承载车辆还是行人,是穿越江河还是跨越高山。
接下来,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承受荷载的同时保持稳定。
最后,设计师需要注重桥梁的美学设计,包括线条、材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2. 桥梁的欣赏与桥梁建筑的设计相对应,桥梁的欣赏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桥的线条美感、材质质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来获得美的体验。
此外,在欣赏桥梁时还可以关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故事与人文价值。
三、桥梁的艺术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一种工程结构,更是艺术的产物。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建筑结构,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实用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现代桥梁设计中,美学考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仅关乎桥梁的外观,更涉及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文化内涵的体现以及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感受。
一座成功的现代桥梁设计,首先要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线条的流畅与简洁是关键之一。
简洁的线条能够展现出桥梁的力度和稳定性,同时又不失优雅。
例如,斜拉桥的拉索与桥身形成的优美弧线,或者悬索桥主缆与吊杆构成的几何图形,都给人一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此外,比例的协调也至关重要。
桥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桥塔的高度与桥身的长度、桥面的宽度与桥跨的跨度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权衡,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观。
色彩在桥梁美学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恰当的色彩选择可以增强桥梁的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度。
在城市环境中,一些桥梁会采用明亮而活泼的色彩,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存在;而在自然景观中,桥梁的色彩则往往会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色调,如灰色、绿色等,以达到融入自然的效果。
比如,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桥梁,若采用与山水相近的色彩,会让桥梁仿佛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存在。
除了形式和色彩,材质的运用也是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光泽,能够为桥梁带来独特的外观效果。
钢材的冷峻与坚韧、混凝土的质朴与厚重、玻璃的通透与轻盈等,都可以根据桥梁的设计理念和环境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高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其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创造出更加新颖和独特的造型。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桥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
在设计时,要尊重和呼应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工程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工程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桥梁之一,以其简洁、优雅的设计和神奇的工程技术而受到全世界的赞叹。
这座桥梁不仅仅承载着交通的功能,更是美学与工程的完美结合。
首先,金门大桥的桥塔设计充分体现了美学的精髓。
桥塔高达227米,采用了流线型的造型,给人以灵动的感觉。
在太阳的照射下,桥塔的金属表面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仿佛精巧的艺术品。
此外,桥塔两侧的大型悬索索塔也展现了悬索桥的雄伟气势,使整座大桥更具视觉冲击力。
这些设计不仅使得金门大桥成为旧金山的地标之一,更将美学融入了桥梁结构中。
其次,金门大桥的桥面设计既满足了交通的需求,又赋予了它独特的美感。
桥面宽度适中,既能容纳大量车辆通行,又不显得拥挤。
而桥面两侧的护栏采用了曲线造型,既能保证行车的安全,又给人以柔和、流畅的感觉。
这种精细化的设计,使得金门大桥在大桥中显得独具一格,充满了美感。
此外,金门大桥还注重了颜色的运用,使其更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桥梁的主体采用了特殊的“国际橙”颜色,这是为了让大桥能够在雾气笼罩的旧金山天空中更加显眼。
与旧金山市区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同时,这种特殊的颜色非常符合美学的审美标准,成为金门大桥的独特之处。
除了外观的美学设计,金门大桥在工程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座桥梁采用了悬索桥的结构,通过悬索和主梁的相互作用来支撑桥面的重量。
这种技术方案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为后来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金门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如大浪、沉沙、强风等,但工程师们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创新的设计,在保证桥梁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美学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总之,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工程展现了美学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桥塔的设计、桥面的布局到颜色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设计者对美的追求。
这座桥梁不仅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一座艺术品,成为旧金山的骄傲。
金门大桥的成功建设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对后来的桥梁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桥梁美学赏析
这是在网上搜索的一张图片。
虽然不知道它是哪里的桥,但是当它出现时让我眼前一亮,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我认为吸引我的第一点是这幅图的背景效果。
图片以宜人的自然风景为背景,翠绿中不乏铁锈红等各色植物的点缀。
倾泻而下的瀑布更让人联想到幽静山谷里远离世俗纷争的惬意和洒脱,也许还是一种发泄和放肆。
而桥的颜色接近于瀑布和背后的山石之间,三者的颜色相近却并不同,让桥梁在颜色上融入其中。
从质感上,远观过去桥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
将混凝土的本来颜色暴露出来,给人以石质般坚定踏实且朴实的感觉,与其它的材质相比能更好地和山体的岩石相融合。
因此,这座桥与环境的和谐美是毋庸置疑的。
试想这幅图片里没有这座桥,那么我们会觉得它虽然美,但是与其它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有了这座桥,就等于是溶现代化技术和建设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一体,当然有别于纯粹的自然风景图。
同样,如果这座桥不是建在这里,是以其它地方为背景,它或许就变得很普通,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它们相互存托,相得益彰才生成了眼前这幅美丽的画。
从桥梁本身来看,它的结构很合理。
一个大弓横跨峡谷,是桥梁的主要受力结构,它与桥面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
特别又在于桥身上挖出了大小不同的八个空洞,既达到了结构受力要求,又减轻了自身重量,使桥身变得轻盈,并且不会遮挡视线,不妨碍对后面风景的欣赏和空间上的开阔。
而且,各个拱的尺寸变化体现出了渐变的韵律美。
同时,桥梁工整的对称使它看起来不会那么随意,朴素中带着端庄,削弱了人行走于峡谷之间的危险感,使行人觉得安全。
在挖桥身孔洞时,大小各异,统一中有着变化,避免了其显得呆板的可能。
桥的护栏也挖出了与桥拱相似的弧形,变化中求者统一。
桥梁的线条中有水平线,垂直线以及弧线。
护栏顶以及桥面均是笔直的水平线,给人安全感,且自然地把行人的注意力延伸到桥头。
垂直线与水平线交错成栅栏形式,感觉更加稳定。
各种形式的拱式弧线增加桥梁的线条种类,避免其显得单调,且弧线给人柔和感,使桥梁更易于接受。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桥梁的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首先,桥梁作为人类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人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高超能力。
无论是古代的石拱桥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桥梁都展示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合理的力学设计和结构布局,桥梁得以稳定地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实现人类之间的连接。
桥梁的美在于它们能够表现出坚固和稳定的特点,同时又不失优美、轻盈的姿态。
其次,桥梁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常常通过桥梁的造型、构造和装饰,展示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桥梁的形式多样,有拱桥、梁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每一种桥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比如,古代的石拱桥常常采用对称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展现了古人对于协调和秩序的追求;而现代的悬索桥则通过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性,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现代性。
桥梁的美学还体现在其功能与环境的融合中。
好的桥梁设计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周围的美景和文化氛围。
一座桥梁所处的位置、横跨的河流或峡谷,都为它赋予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桥梁所呈现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不仅仅欣赏到桥梁本身的美,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景观的美好。
此外,桥梁的美学还通过材料和颜色的运用得以体现。
不同的桥梁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会赋予其独特的外观特点。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常呈现出灰色或白色的外观,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而古代的石拱桥则以灰、青、红等多种颜色的石料构建,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桥梁美学在于能够将建筑材料和颜色的运用与形式美、结构美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和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桥梁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从桥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艺术表现形式、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材料和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桥梁美学鉴赏的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桥梁美学的鉴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自动化班级机0801-1班学号姓名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1]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
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
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
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
桥台应能充分体现其功能及存在感,与上部结构相协调,与地基相结合,适当增大梁下空间。
桥梁的美学思考
桥梁的美学思考桥梁是人类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工程结构,更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桥梁美学涉及到其设计、结构、形态和环境融合等方面,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桥梁的美学思考。
一、桥梁的设计美学桥梁的设计是桥梁美学的核心,它关乎着桥梁的功能性、稳固性以及审美性。
一个经典的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要素的结合,如桥梁的形态、风格、比例和材料选择等。
首先,桥梁的形态应符合其跨越的特定地理环境。
大跨度的桥梁通常需要将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效果。
比如,山水相依的桥梁可以采用曲线、弧形结构,使桥梁与山水融为一体,增添美感。
其次,桥梁的风格与比例需要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在城市化进程中,桥梁与建筑之间的风格统一和比例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与流线型设计的桥梁相得益彰,呈现出现代化都市的美感。
同时,材料选择也是设计美学的重要一环。
桥梁的材料应具备稳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并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比如,钢结构桥梁设计时可以利用钢材的强度和可塑性,打造出优雅流畅的曲线形态。
二、桥梁的结构美学桥梁的结构美学体现在其内部构造和力学特性上。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桥梁在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发挥最佳效能,并且在视觉上呈现出动态与稳定的平衡。
桥梁的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桥梁跨度、支撑方式和荷载分布等因素。
例如,悬索桥的设计中需要精确计算各点受力情况,以保证整座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结构建造中,人们也注重利用适当的比例、对称与对比等手法,营造出形态上的和谐美感。
三、桥梁与环境的融合美学桥梁作为城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美感。
桥梁的融合美学强调的是桥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
首先,桥梁应与周围环境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桥梁的风格、颜色、材质等要与周围建筑保持一致,以避免破坏整体城市形象。
比如,历史建筑群体所在地的桥梁设计应保留传统元素,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强历史文化的连续感。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
鸭池河大桥美学赏析鸭池河大桥是中国贵州省境内一座连接贵阳市与黔西市的过江通道,位于鸭池河水道之上,是贵黔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
该桥的建筑美学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桥体造型、结构设计、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等。
以下是对鸭池河大桥建筑美学的赏析。
首先,从桥体造型来看,鸭池河大桥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以直线和流畅的曲线为主,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
桥面宽度达到双向四车道,并配备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保证了交通的顺畅。
同时,桥梁的跨度达到了1450米,使得整个桥体显得气势恢宏。
在色彩上,桥梁主体采用了灰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其次,结构设计方面,鸭池河大桥采用了斜拉桥形式,主塔为“A”字形,具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
斜拉桥是一种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桥梁,相对于传统的梁式桥,斜拉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且结构轻盈、造型美观。
在鸭池河大桥的设计中,斜拉索的布置合理、美观,不仅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也增加了桥面的宽度。
此外,桥梁的细节设计也非常到位,如防撞护栏、排水系统等都经过精心考虑,体现了对行人和车辆安全的关注。
最后,自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也是鸭池河大桥美学的重要体现。
鸭池河大桥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选址和布局,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还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使得桥梁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此外,桥梁的设计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桥面和桥塔上布置了具有贵州特色的浮雕和装饰,展现了贵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种人文元素的加入,使得鸭池河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建筑,更是一座文化艺术品。
在夜晚时分,鸭池河大桥的灯光照明系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和色彩搭配,桥梁在夜幕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灯光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度,也为夜晚行驶的车辆提供了充足的照明。
同时,灯光设计还考虑了节能环保的因素,采用高效节能的LED 灯具,既实现了美观效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引言“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
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以下,我想从桥梁的建筑美学角度试作欣赏与分析。
一、桥梁审美的一般规律桥梁是广义建筑的一个领域,于是也就产生了桥梁建筑艺术的问题。
一座城市中,桥头往往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地方。
人们欣赏着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同时欣赏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创造物——桥。
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和重山峻岭之中的峡谷,也有桥梁为自然增添丰富的情调。
在桥梁建筑中也和房屋建筑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桥梁建筑不断的丰富多彩。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桥梁建筑美学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桥梁建筑美学的一般规律呢?我以为,根据桥梁建筑的特点,可以分为:多样性与统一性:此处的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是在宁静村庄中跨一条小河而建的,所以样式必然简约、明快、朴实无华。
而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是横卧大江之上,伟岸挺拔,气势夺人。
而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
可以说,多样并非不好,但在一座桥上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就缺乏主题、杂乱无章了。
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
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
诺曼底大桥美学赏析论文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诺曼底大桥美学赏析摘要:本文就法国诺曼底大桥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介绍和美学赏析,注重突出了对大桥简约风格的及其美学特征的肯定,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另外对其创新,工程技术,整体意境等也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关键字:法国诺曼底大桥斜拉索美学赏析引言:法国诺曼底大桥最具特色的就是其斜拉索,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
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1]一.诺曼底大桥简介及其各部分结构赏析法国是个具有浓郁浪漫主义的国家,其证明莫过于那些极具本土味道的建筑了。
你可以从巴黎凯旋门领悟到什么叫做信仰,从埃菲尔铁塔中领悟到什么叫做厚重,当面对卢浮宫中形形色色的吸引眼球的文物,你肯定会大喊一声“miracle!(法语:奇迹)”当然,法国的前辈们给法国创造了如此多的惊喜,那么后辈们呢?答案自不用说你也能领悟的到。
其中法国的诺曼底大桥就是这样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它宏伟,它壮观,它堪称世界上的精品。
法国诺曼底是一座大桥双塔双索面大跨度复合斜拉桥,坐落在法国北部塞纳河的河滩上,由M.Virlogeux设计,建于1994年。
它是一座与当地景观完美协调的斜拉桥,以其细长的结构和典雅的造型而著称。
20世纪末的一次由国际桥梁和工程协会组织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评选中,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座桥梁中脱颖而出,被授予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桂冠。
[2]1.1诺曼底大桥的灵魂——斜拉索如果把诺曼底大桥桥身比作一个人的身体的话,那么它的斜拉索就是这座大桥的灵魂。
桥梁美学鉴赏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桥梁美学鉴赏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级:12环境治理技术1班摘要自从上了桥梁美学这门选修课之后,我就加深了对桥梁理性分析之外的感性认知。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选择了苏通长江大桥、泉州晋江大桥、法国的诺曼底桥和上海长江大桥这四座斜拉桥来进行美学鉴赏。
关键词苏通长江大桥晋江大桥诺曼底桥上海长江大桥斜拉桥正文一、斜拉桥的基本信息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桥面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
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斜拉桥是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缆吊起桥面。
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
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
斜拉桥的孔径布置主要可以分为双塔三跨式、独塔双跨式和多塔多跨式等三种形式。
在特殊情况下,斜拉桥也可以布置成独塔单跨式或者混合式。
下面就这几种形式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双塔三跨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斜拉桥孔径布置形式。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通常布置两个边跨的跨度相等的对称形式,亦可以布置成两个边跨跨度不等的不对称形式。
边跨的跨度L1与主跨的跨度L2的比例关系通常取0.4左右。
根据已建斜拉桥的资料统计,一般跨度比L1/ L2=0.35~0.5。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边跨内设置辅助墩,以提高结构体系的刚度。
辅助墩数不宜过多,一般设置1~2个,数量过多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双塔三跨式斜拉桥的主孔跨度较大,一般可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河流、河口和海峡。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图一)也是一种常见的孔径布置方式。
独塔双跨式斜拉桥可以布置成两跨不对称的形式,即分为主跨与边跨;也可布置成两跨对称,即等跨形式。
工程之美——大桥
工程之美——大桥大桥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建筑,它能够连接两岸,承载着人们的交通和贸易。
现代大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工程师们勇攀高峰的成果。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桥的美。
一、力学美学大桥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力学问题,如桥面的承载力、弯曲力和抗震力等。
正是这些设计,使得大桥具有了独特的力学美学。
以世界著名的悬索桥吉隆坡双峰塔为例,它的悬索钢缆可以保证桥的安全性,但其独特的桥塔造型也成为了该景点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二、细节美感大桥如同一件精细的艺术品,细节的处理能够让它更加完美。
比如,三峡大坝的壁画、长江大桥的雕塑等,都为大桥赋予了独特的美感。
这些小细节的处理,通常是由艺术家们完成,他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三、景观美大桥的美最终要通过景观来展现。
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不仅是一座作为交通枢纽的大桥,更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其标志性的桥塔和翱翔的海鸥深深地吸引着游客。
四、文化美大桥的建造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这也成为了大桥的一种美。
比如,日本的爱宕桥,建成于明治末期,它的横木设计灵感源于日本的古建筑。
在日本人的眼中,爱宕桥不仅仅是一座大桥,更是日本的重要历史遗迹。
五、经济美大桥的建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一旦建成,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世界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将环港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连接在一起,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大桥是人类文明的杰作,它不仅在技术、设计和建造方面提供了很多难以超越的范例,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桥的各种美学共同组成了它的灵魂,也成为了人们赞叹的源泉。
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的体现
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的体现中国建筑美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建筑艺术。
港珠澳大桥作为中国建筑界的一项杰出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美学在现代工程中的体现。
首先,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体现在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上。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跨越珠江口的大型跨海大桥,整个桥梁分为主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三部分。
主桥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丝绸之路”,桥面上的雕花、雕塑等细节都展现出中国传统的美感。
桥面的铺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石材和砖石,使整个桥梁更具中国特色。
此外,港珠澳大桥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拱桥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大桥的重量,还能够减少风的阻力,使大桥更加稳固。
其次,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体现在其宏伟壮丽的气势上。
港珠澳大桥的总长约为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桥梁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大桥所处的环境和地理条件,使其能够顺应海风、潮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大桥的设计师们在桥梁的形状、高度、倾角等方面进行了精确计算和调整,使其能够在风、潮等恶劣条件下保持稳定。
同时,大桥的主塔高达200多米,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展现了中国建筑的雄伟气势。
再次,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体现在其注重细节的设计上。
大桥的桥墩和桥面上都有精美的雕塑和浮雕,这些雕塑和浮雕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设计的。
在桥面的雕花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龙、凤、花鸟等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大桥的护栏和栏杆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雕花和铁艺工艺,使大桥的细节更加精致,给人一种欣赏艺术品的感觉。
最后,中国建筑美学在港珠澳大桥中的体现还体现在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上。
大桥所处的珠江口地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湾,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桥梁的颜色和材质都与周围的山水相协调,使大桥融入了自然环境中。
此外,大桥的灯光设计也非常精致,夜晚时大桥上的灯光熠熠生辉,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互辉映,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桥梁美学浅析
桥梁美学设计浅析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桥梁的美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桥梁美学与桥梁功能性、安全性同等重要。
景观设计作为桥梁美学的表达途径,不仅继承了桥梁美学的内涵,而且延伸至外部环境,促进桥梁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文章初步探讨了桥梁景观的内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景观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桥梁美学;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桥梁是人类依据自身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以其实用性、社会性和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至本世纪,桥梁以“新型、大跨、轻质、灵敏和美观”的特点呈现在世人面前。
可以说桥梁美学愈来愈受到重视,桥梁美学方面的处理已成为桥梁设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桥梁建筑的美学表现不是形、色、质的单一呈现,而是三者在美学法则的指导下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
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美学的具体实施,涉及桥梁自身和周围环境各方面的总体美学考虑。
当前我国桥梁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高峰期,为实现桥梁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桥梁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桥梁景观与景观设计桥梁景观首先作为“景观”的一个子集,能够给人自然和艺术的美感,并反映了人、景观实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桥梁景观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功能美。
2.形式美。
3.与环境相协调。
4.桥梁景观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桥梁景观设计是以桥梁景观为对象,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准和要求、景区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和环保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人文和周边环境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2 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越来越被重视。
早在1400 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如图 1 所示)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善于利用地形、地貌,效法自然,使桥与景融为一体、互相烘托、相得益彰,获得了“如初月出水,长虹饮涧”和“奇巧因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引言“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
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以下,我想从桥梁的建筑美学角度试作欣赏与分析。
一、桥梁审美的一般规律桥梁是广义建筑的一个领域,于是也就产生了桥梁建筑艺术的问题。
一座城市中,桥头往往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地方。
人们欣赏着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同时欣赏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创造物——桥。
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和重山峻岭之中的峡谷,也有桥梁为自然增添丰富的情调。
在桥梁建筑中也和房屋建筑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桥梁建筑不断的丰富多彩。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桥梁建筑美学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桥梁建筑美学的一般规律呢?我以为,根据桥梁建筑的特点,可以分为:多样性与统一性:此处的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是在宁静村庄中跨一条小河而建的,所以样式必然简约、明快、朴实无华。
而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是横卧大江之上,伟岸挺拔,气势夺人。
而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
可以说,多样并非不好,但在一座桥上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就缺乏主题、杂乱无章了。
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
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
武汉长江大桥正桥栏杆上,每隔8米有一块铸铁雕花栏板,栏板上花式丰富多彩,各式各样,而多样的花式又统一于同样的栏板规格与式样之中,使整座桥既富于趣味,又不显杂乱。
动感与稳定:桥梁据其自身的不同造型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动感印象。
比如,桥梁建筑中,水平的直线向远处延伸的时候,其直如矢,使人感到扩张的力量;几根水平直线交汇于一点,以极快的速度引人入深远的意境;而垂直线向上伸展,常常使人感到挺拔、肃穆等等,这些都是对直线的动感感受;而桥梁建筑中曲线给人的感受则是优雅、魅力、柔和、丰富等抒情效果。
稳定安全是对桥梁建筑最基本的使用要求。
桥梁本身的组成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各部分在实现功能作用方面所显示的安静、自信、坚固的形象,给人一种坚定、牢靠和不可撼动的稳定感。
但如果桥墩纤细、上重下轻,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了。
由于桥梁是强调一维方向的空间结构,其跨越方向的延伸长度要比宽度与高度大得多,所以人们沿着桥梁水平方向目视多跨桥梁,自然就会有强烈运动延伸的动感,而看见穿梭不停的车辆在稳固的大桥上来来往往,则深刻地感受到动感与稳定的完美结合。
韵律与节奏:桥梁也能体现出韵律与节奏?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我国1968年修建的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576米,分10孔,每孔有128米简支钢桁梁和9X160米连续钢桁梁组成。
该桥强烈的韵律形成宏伟的气势,其连续韵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上部简单桁架图形,好似无限的连绵重复韵律;二是桥墩处桁架支腿的重复出现表现出孔径间断重复,同时又表现出上部桁架梁韵律的节奏感。
再比如桥梁上不断重复出现的桥栏、石刻甚至路灯,都给人明显的节奏感。
又如,1995年建成的武汉长江二桥,完成了江城“万里长江第一环”的壮举,其橘黄色拔地而起的斜拉钢索、浅绿色向前延伸的两排大桥栏杆和宽阔笔直的黑色沥青桥面,使整个桥梁不仅雄伟,而且豪迈,体现出改革开放时代的奔放韵律和发展中的武汉大踏步前进的坚实节奏。
2000年9月,目前国内最大、亚洲第二、世界第三大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
该桥长3586.38米,加两岸引桥接线道路,总长达10.01公里,两个主塔各高175米,斜拉索96对,正桥主跨618米。
驱车行驶在桥面上,穿行于乳白色斜拉钢索之间,凌驾于滔滔江水之上,使人顿生穿越时空的节奏,感受挟云飞天之韵律,极大地吻合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
节奏同韵律相结合,可以奏出一曲动人旋律,而桥梁正是用它自身的韵律与节奏,谱写着建筑学上的美妙乐章!二、桥梁的细节装饰“以小见大”在桥梁美学上同样适用。
桥墩、桥头、桥栏杆等组成部分的装饰美,影响着桥梁的整体效果。
桥梁会因自身所处的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造型。
比如,苏州园林里短小的桥梁往往造得极矮且没有栏杆,这样可以使人更接近水面,便于观赏自身倒影和水中游鱼;而没有栏杆这一细节,会使游人略带几分小心地过桥,险中得乐,颇有一番滋味。
园林里水面上较长的桥梁则宜于建得曲折多姿。
我国园林在局促的范围之内,咫尺山林,聚集了不少精粹的景物。
曲折的桥梁增加了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风景,像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九曲桥”便是如此,特有一种风韵。
又如罗马时代不少桥梁本身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的,桥上必设有桥头堡垒,不光是为了作战需要,同时也给人以雄伟英武的印象。
再如,由于当时宗教对社会起控制作用,不少桥上往往建有教堂、神龛或其他宗教性的建筑物,这些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常见。
桥头往往是人们观赏一座桥的必看之处,当然,有桥头的应是大桥和城市桥梁。
结构造型好的桥没有桥头衬托,不会给人带来美感。
在古代,桥头建筑多采用对称布置的堡塔式或教堂式建筑,给人以高耸、庞大和肃穆的感觉。
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桥梁建筑也十分重视桥头建筑的装饰作用。
如武汉长江大桥(一桥)的桥头是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亭台楼阁式的,恰与两岸的龟蛇二山、黄鹤楼、晴川阁、莲花煳等风景名胜相融相衬,别具风格。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组成,前台以三面红旗为主题,后台以工农兵群塑为主题,显得雄伟壮观。
所以说,桥头美的要求是造型新颖独特,外观同环境相融,并体现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
大桥栏杆除了要求稳定、安全以外,栏杆的造型也是桥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卢沟桥的栏杆是闻名世界的石狮栏杆,全桥485个小石狮雕在望栏上,形态活泼,造型各异,妙趣横生,令人赞叹。
古老的拱桥,如颐和园的一些桥梁,选用汉白玉、青白石等上乘石料精雕细琢做成桥栏,体现了皇家园林豪华精美的效果。
而现代桥栏则趋向于简洁、明快、大方,如不锈钢制栏杆、铸铁栏杆等,造型也多采用直线形。
另外桥上的隔离栅或隔离板,也有精心的设计,如设计成卡通形、几何图形等,富于科技色彩和时代气息。
最后,桥梁的色彩对桥的美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目视一个物体,是以“形”和“色”来加以区分的。
“色”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感受而起着心理上的作用。
建桥的各种材料有着自己固有的颜色,反映在人们的视觉感官上就是“外观质地”的印象。
如混凝土呈现其材料特征是灰色或白色,钢架从防锈出发,所涂防锈漆是橘红色。
桥梁的色彩搭配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体现自身的造型美,二是同周围的环境相配合。
如在海面上的桥梁多以白、黄色调为主,因为要同蓝色的海水相比对;而在城市中的桥梁则多用橘红、绿色、五彩等,以便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下增添几分活力。
所以,对桥梁色彩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结桥梁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品。
设计一座既科学、适用又具艺术美的桥梁,需要设计者在获得桥梁构造的各种知识和广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研究,展开丰富的想象,付出再造性与创造性的劳动。
人们从桥梁艺术中获得美的感受,通过桥梁美的形象产生出许多美的联想。
人们将桥梁比作虹,比作龙,比作玉带,比作玉琏等,无论是对桥梁细节美还是整体美的观赏,人们都在体味着不同于音乐,不同于美术,不同于舞蹈,但却又可以获得同音乐、美术、舞蹈相媲美的桥梁建筑艺术感受!桥梁美学的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2.2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2.3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2.4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2.5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3.1 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
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
桥台应能充分体现其功能及存在感,与上部结构相协调,与地基相结合,适当增大梁下空间。
3.2 拱式桥:在主拱形态的选择上,小跨径拱桥多采用圆弧拱,外观动感强烈。
大中跨径拱桥普遍采用抛物线拱和悬链线拱,外观趋向自然和谐。
注意协调主拱与桥面的相对位置,以及梁和拱相交处的处理,要求力线明确,尽可能轻盈。
桥台尽可能减轻体量感,或采取使其隐蔽的方式,避免与轻盈的拱线不协调,桥墩注意与桥台、拱相协调,结合处简洁流畅。
3.3刚构桥:主要由直线形态构成,力线明确,富于动感与轻快感,美学设计要点在于比例尺度,构件断面的变化及构件搭配的协调得当。
斜腿钢构的斜腿从底脚到梁,断面由小到大,与梁衔接处应柔顺,梁底缘线可采用微弯曲线增加柔顺感。
其他形态如门式刚构、T型刚构和连续刚构等,注意比例恰当、墩形新颖,避免过分简洁造成呆板单调。
3.4悬索桥:目前能达到最大跨径的桥型,具有很强的跨越感,刚柔并济,宏伟壮观,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主构要素间的均衡和谐,包括垂跨比、加劲梁、桥塔、主缆的形状尺度及跨径分割与吊桥的力学性能等,都需在保证力学结构的前提下协调。
3.5斜拉桥:设计要点在于整体比例与尺度和谐、塔的形状、索的疏密及配置方式、梁的纤细等。
整体均衡稳定须考虑跨径分割比和梁高与中跨、塔高与中跨之比,力求简洁连续。
主梁要尽可能简洁,通常采用水平直线,或采用纵向竖曲线,以避免大跨径梁的下垂感,主塔要求使桥面空间流畅,无压抑感,外观简洁,视野良好。
塔柱断面直角处宜改为圆弧面,使塔在无光影效果下更显柔和,也利于抗风稳定。
拉索的配置力求与主塔、梁一起形成简洁、稳定的几何构图,尽量隐藏拉索锚具,或通过涂装进行掩遮和美化,减少外露的繁杂感。
[2]4.色彩与材质的设计4.1 色彩设计中,既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要注意协调与桥梁本身的规模、形态,保证自身构件配色的统一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