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综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9年第l9卷第9期文章编号:1005—6033(2009)09一0165—02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综述支0明士爵1一,曹峰瑞3(1.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两大同大学心理系,山西大同,037009;3.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两太原,030006)摘要:对生命意义的界定和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关研究及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生命意义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命意义;影响因素;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BOI文献标识码:A赫舍尔特别强调:“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生存的核心”。
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是产生心理问题和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生命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笔者根据搜集到的有限资料就生命意义的界定、生命意义的影响冈素、相关研究和十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生命意义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1生命意义的界定笑于生命意义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j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Franld(1963年)提出生命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问内生活的特定意义,每个人在他的生活里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使命。
Hedlund(1977年)认为生命的意义指的是个人的意义,也就是个人存在的理由。
当个人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时就会感到有力量,并觉得自己存在是有价值的。
Fabry(1980)将生命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终极意义(theultimatemeaning),系指宇宙中有一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律则,有人称之为“神”,有人称之为“自然”或其他名称,如“道”。
对于此一律则,我们较注重追求的过程,而不是能否达成。
二是此刻的意义(themeaningofthemoment),系指在生命的每一瞬问皆有一个有待实现的使命,个人只能以负责的态度来回应。
Baumeister(1991年)认为人们满足几个基本的需求会让人觉得富有意义。
杭州市某大学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典则相关分析
社
会
VO 1 . 26 No . 3 Ma r . 2 01 3
8 O・ 2 0 1 3 年3 月
Me di c i n e a nd So c i e t y
杭州市某大学学生生命 意义与死亡态度 的典则相关分析
李鹏忠 黄仙红 张邢炜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_ r 0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l i f e m e a n i n g a n d d e a t h a t t i t u d e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 Me t h o d s : 9 2 9 s t u d e n t s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w e r e a s s e s s e d b y t h e P u r p o s e I n L i f e T e s t ( P I L )a n d D e a t h A t t i t u d e P r o f i l e - R e v i s e d ( D A P - R) , c a n o n i c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d e a t h ,po s i t i v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n a t u r a l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d e a t h ;h a v i n g l i f e g o a l s wa s n e g a t i v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f e a r o f d e a t h a n d d e a t h a v o i d a n c e .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浅析死亡焦虑的产生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浅析死亡焦虑的产生*************【摘要】面对人生之注定一死,人们难免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焦虑感,而死亡焦虑又会给人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简要探讨了死亡焦虑是如何产生的,面对死亡,本文提出应尽量让我们拥有的生命更具价值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死亡;焦虑;归因人生是一次旅行,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出生和死亡之间的路程就是人生。
尽管人生的旅途有长有短,但每个人毫无例外的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人生的过程性决定了死亡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事件和终点。
在人生的这一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对生与死的态度会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人在大限将至、面临死亡的时候,更会表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情绪和心理反应,并且这种心理会随着死亡过程的不断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展示出人走向死亡的矛盾心态。
“死是永恒的谜,且是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的谜,是高悬在人类文明征途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关隘,其真相有可能永远隐藏在神秘的彼岸。
”[1]人在死亡的必然性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许多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死亡焦虑。
一什么是死亡焦虑从医学观察讲,焦虑是指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焦虑在不同领域、不同指向有不同表现,而人生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对死亡的焦虑。
人之死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哲学事件,人之死的问题似乎超过了科学研究的边界,倒是许多科学家因研究这个问题而最终放弃了对所有科学问题的研究,由科学家“沦为”了哲学家或神学家。
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事件,死亡焦虑是个体针对死亡或者临终相关事件所产生的不安、恐惧、害怕等状态。
死亡焦虑可以理解为:一种被特定死亡事实以及对于死亡之恐惧等所诱发的情绪反应及认知,涵盖了死亡恐惧、害怕等内部情绪,或放弃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持虚无态度,醉生梦死,空虚无聊,觉得生活毫无乐趣等外显行为。
二死亡焦虑的归因对死亡的焦虑伴随了整个人生,人们无法忍受生活在恐惧之中,于是寻找各种方法减轻这种痛苦。
生存论视角下大学生生死观研究共3篇
生存论视角下大学生生死观研究共3篇生存论视角下大学生生死观研究1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然而在这个物质极大且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我们对于生死有着怎样的看法?使用生存论的视角对于大学生生死观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本质诉求,还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合理的精神支持。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生存论视角的核心思想——从人类本质出发,考察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
探究大学生生死观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其个体思想,还应该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环境因素下进行分析。
对于大学生生死观来说,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其是否会因为现代化带来的生活条件而发生改变。
在现代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生死观是否会更加倾向于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影响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然而,我们同样也应该考虑到,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是无限制的,一些非物质因素,如人面临的选择困难、竞争压力等,也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死观。
此外,大学生生死观发生改变的一个因素还可能是文化传承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增加,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可能被引入到大学生的生死观中。
比如,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死亡被看作是万物的必然归宿以及人类生命的幸福寄托。
然而,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正在强调人类生命长于死亡,追求最大限度的生命享受。
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价值观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变化也可能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影响。
如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大学生,更面临着种种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生命的质量,而且也会对其生死观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深入探究这些因素,从而来研究大学生生死观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最后,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在研究大学生生死观的过程中,生存论视角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客观的视野。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
大学生生死观论文在大学生活中,生死观是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议题。
大学生生死观的形成受到个人性格、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生死观不仅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大学生生死观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学生生死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大学生对生死抱有恐惧和焦虑情绪,他们害怕死亡,害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表现出对生死的淡漠和漫不经心的态度,他们对生死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 二、影响大学生生死观形成的因素1. 家庭背景:家庭是大学生生死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中父母或长辈的态度和言行会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深远影响。
2. 社会环境:社会的风气和文化传统也会对大学生的生死观起到一定影响。
比如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物质欲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生死的看法。
3. 个人经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遭遇也会对其生死观产生影响。
## 三、培养健康的生死观1. 积极的心理疏导:大学生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情绪宣泄和心理疏导,保持心态平和。
2. 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大学生应该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珍惜每一天的时光,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等途径,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四、结语大学生生死观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死,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健康的生死观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走向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关于大学生生死观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健康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挑战和变数。
生命可贵,珍惜当下,感恩每一个明天。
广东省大学生死亡、自杀态度及死亡教育需求
自杀既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也是一个严重的 社会问题。 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1000多人死于自杀, 自杀未遂者则是此数的8-10倍。 我国的自杀率超过 0.2‰万,是世界上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加之我国人口 基数大,因此,自杀死亡的绝对人数很大[1]。 我国每年至 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15-34 岁为第 一自杀高峰年龄组,占40.17%。 自杀已成为15-34 岁人 群的首位死因,而且低龄化趋势日渐严重[2]。 有研究指 出,“青少年的自杀倾向与其存有不正确的死亡观念有 一定关系”[3]。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zhou, 51031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per aimed at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suicide and the death education needs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carry out the death education at the school, and establish positive views of lif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ethods: Based on Death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nd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d with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the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with T-test. Results: 80.8% students believe that death is the inevitable end of life, but in face of death 54.6% of them will still have sadness, fear and other negative attitudes, which shows that students lack fo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death. 81.8%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death educ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y have death education needs. But only 20.8% students have received death education, reflecting the lack of dea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ener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ave a neutral or contradictory attitude toward committing suicide. Conclusion: Death education has the benefit of improv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death, and establishing positive views of life for them and decreasing their suicide rates of them.
谈当代学生中的生死观教育
生命 观问题的研究—基 于对大 学生 生活 目标 和死亡 态度 的 调查》 一文 中的发现 :在是否问过父母 或家人有关死亡 的问 “ 题上 , 我们 可以看到 , 选择 ‘ 从来 没有 ’ 以及 ‘ 偶尔 ’ 比例 高 的 达 9 . 这说明在这些家庭中 。 75 %。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极少谈 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0 2 第 2 2 1 ) 5卷第 5期
谈当代学生中的生死观教育
肖 东 .
( 闽江学院 , 福建福州 30 0 ) 5 18
【 要】本文结合学生 日常教 育, 出对学生进行 生死观教 育的 目标 。特别强调 对学生的生死观教 育不能再 回 摘 提 避 了, 也不是 简单的传递模糊的生与死; 而应该传授 给学生生命 的价值与死亡的意义。并就生死观 的对策与建议进行
近年来我 国青 少年学生 自杀 、 杀等非正常死亡 人数的 他 逐年增加引起 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 但是很多 的关注仅仅停留 在表 面上 。但 是 , 多学 生内心存 在的生死 困惑并不 是表层 很 的一般性 的生命成长 中的烦恼 , 而是很深层次 的生命 哲学问 题 。而我们现在 的教育状况 , 无论 是学校教育 、 家庭教育 还是 社会教育 , 一定程度 和范 围上 讲 , 存在着一 个严 重 的缺 在 都 失. 那就是 我们 的教育更多关心 的是学生们 的学习成绩和其 他美 术、 乐 、 音 体育等 各种 技能 , 却经常忽视 他们内心 的困惑 与矛盾 . 别是关 于生死 的困惑 ; 特 更没有通 过科 学 正确 的生 死观对他们进行 教育 , 以使他们 能够 正视生 与死 , 活的精彩 , 活的有价值 。 . 所谓生 死观教 育 , 是通过对 生与死 的考量 , 建立起 生与 死 的内在张 力 。 揭示生命 的意 义 , 揭示死亡 的意义 , 升对生 提 命 意义 的理 解 。 提升生命 和死亡 的品质和尊严 , 从而推 动完 美人格形成 的一种教育活动 。 对 当代学生进行生死观教 育的现状 面对青 少年 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 日趋严 重的现实 . 国 我 的传统教育 方式 、 法 、 方 内容都迎来 了严 竣挑战 。因为 . 青少 年学生非正常死亡实质上折射 出他们 自身价值观 、 世界 观和 人生观 的弱化或 者丧失 。 应该说 , 这与我 国传 统教 育 中缺失 正确的、 科学 的生死观教育是密不可分 的。 ( 从 学校层面看 。 一) 学校 忽视生死观教 育 直 以来 , 国学 校( 我 不论 是小学 、 中学 还 是大学 ) 理想 化和说教方式 的传统 教育基本不关注生命教 育 , 我国传统 而 的死亡文化 的特 点 。造就 了在学校教育 中缺 乏生死观教育 。 表现为 5个 方面 : ) ( 对学生进行 正面地、 1 理性 地 、 科学 的生与 死的教育基本没 有 : 在 的朦 胧的生死观教育也 是处于一 ( 竽 2 种“ 曲” 扭 的状态 , 主要体 现为以所谓的大无畏 的革命 英雄 主 义精神对 死亡教育的“ 视”() 蔑 ; 面对社会媒体 、 3 影视 、 网络游 戏 、武侠小 说等所显示 的各种 正常或非 正常的死亡 现象 . 学 校 的教育并 没有 针对这些做 出积极 的反 应 : ) ( 对在现实身边 4 的人 中发生 自杀 、 杀人 、 死亡等事件 。 学校 的教 育很少给予正 面的应有 的解释 与引导 。() 5具有专业的生死学科知识和精神 的教师几乎 没有 。
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
死亡 ,生命的整体性和有 限性则无从体认 ,人生 意义
和价值的大小也无从估量 。 “ 于人生 的绝 大多数 时 对
光而言 ,生命 是平淡 的 ,这种平淡往往掩盖 了生命 意
义的真实显现 。因此对于一个一 帆风顺 的人 而 ,只
有 当他面临死亡时 ,才会从 内心深处真正领悟 到生命 对 自己的意义。所以启迪人的经验或令人发现生命 的 意义 ,常常是 在生命 受到威 胁之时或者是在经历极不 平常事件之 时” 。人只有意识 到 自己的死亡 ,人才 会对 生命充 满敬 畏 、热爱 。大学 生 只有具 有死 亡意 识 ,才能 “ 向死 而思生” ,才 能开始真正 意识 到 自己 在宇 宙和世 界上 的位 置 ,才 能完成 自己精 神上 的断 奶 ,从 而走 向生命 的 自强 。
生命情感首先表现为对生命 的接纳 ,能接纳 自己的生 命状态 ,积极提升 自己的生命质量 ;也能以开放 的态
度接纳他者 的生命 。其次表现为对生命 的热爱 ,即对 生命有积极 的 、肯定的 内心体验 ,对生命绵延有强烈 的渴望 ,对生命的改善有强烈 的冲动 。再次 ,表现 为 对生命 的敬畏 ,牢固树立 “ 贵生”意识 ,能给予 生命
命意识及其培养做-- 。 - 探讨
生 塞
一
特 的遗传 因素与 环境 相互作 用 ,并 通过 其经历 与经
验 、感受 与体验体现 出来 。而人又以其经历而形成 的 自我经验来感受生活 、感 受他人 、感受世界的 ,也是
基 于他 的生命感受 、他 的 自我 经验来理解生活 、理解 他人 、理解世界 的”l 2 。大学 生理解 了生命 的独特性 , 就能接受生命存在 的多样性 ,就能与他者生命 的和谐 共 在 、彼此欣赏 、相互尊重。
大学生自杀论文:从大学生自杀透视高校死亡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272 08/2010从大学生自杀透视高校死亡教育罗蕊(洛阳理工学院)死亡教育!并非教人如何 去死!,而是观念上的由 死!观 生!,珍爱生命。
在高校中积极有效地开展死亡教育,能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热爱生活,从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提高生命品质。
大学生自杀死亡教育生命教育一、死亡教育内涵1.由 死!观 生!在我国人们普遍对 死亡!有着重重误解,加之 死亡教育!本身在提法上就比较容易引起歧义,因此, 死亡教育!获得人们的普遍理解与认同的困难之大是可以预见的。
要真正地理解 死亡教育!,必须避免简单直白地望文生义,而要在具备正确的死亡观的基础上去领会 死亡教育!的真义∀∀∀ 死亡教育!并非是告诉大学生实际操作层面上如何去 死!,这里所指的 死亡!也并非囿于 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更深切的关怀是建立在合理合意的死亡观上的 观念!上、 意识!上的死亡品质的提高,教育学生形成一种合理合意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智慧,最终的目的是生活质量、生命品质的升华,这便是死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 生!,而不在死,即由 死!观 生!。
2.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另一维度生命教育以个体的生命为基础和目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而死亡是最广阔意义上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最终极的、成就个体生命完整性的 可能性!,也是生命教育内在的、不可回避的终极关怀。
基于此,生命教育自觉地将引导青少年去认识死亡、接纳死亡、超越死亡,以达生命价值的实现的终极关怀纳入自身的体系,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死亡观、生命观的重任。
死亡教育相对于生命教育来说是一种 逆向!教育,换了一个切入点,从 死!讲到 生!。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虽然是 相逆!的,但是并不 相反!∀∀∀知道死亡,为的是善待生命,更好地生活,二者殊途同归,角度不同而已,共同的目标便是 生!, 死亡教育!实质上正是执著于 生!的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受 、逃避接受存 在显 著性 差异 ,死 亡恐惧 男生 显著 高于 女 生 ,而趋近接受 和逃 避接 受男 生显著 低于 女生 。死 亡逃 避
和 自然接受在男生及 女生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 。
D P—R) A ,用来 反映人们 对死 亡 的态度 和想 法。该 量表共
重 要 的理 论 及 社 会 意 义 。
【 关键词 】 大学生 ;死亡态度 ;自杀意念 ;相关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9. 35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 1 6 06 0 07— 57 2 1)1 - 09- 2
大学生是一 个特 殊 的群体 ,正处 于身 心健康 发展 的过 渡阶段 ,对死亡 的认 识还 不成 熟 ,很 多大 学生存 在不 科学 的生死观 ,这不 仅影 响 了学 习与生 活 ,更影 响精 神思 想与 价值取 向。死亡 态度 是指 人们 面对 死亡 的思 考和 看法 ,对 经历死亡时期准 备做 出何 种反应 的心理状 态 。 自杀意 念是 采取 自杀行 为之前 的想 法 ,往往 是 自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 的先 兆。正 向 的生命态度可 以减少 自杀意念甚至 自杀行 为的发生 。 目前 , 关于死亡态度与 自杀 意念 关系探 讨 的研究 还不 多见 。本研 究通过对死 亡态 度各 维 度 与 自杀 意念 各 维度 的相关 分 析 , 找出死亡态度对 自杀 意念 的影 响关 系 ,及 时发现 负 向死亡 态度的存在一 定心 理 问题 的学生 ,防止 自杀事 件 ,为 高校
学 术 探 讨
Ac d mi su y a e c td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大学生生命态度与自杀意念: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的消极因素,而对积极因素研究较少,因此,本研 究尝试探究生命态度对自杀意念的积极作用及其机 制。生命态度是指个体对与生命相关事物的行为倾 向、认知、情感的内在建构[5]。赵久波等[6]进一步 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在生命态度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中 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部分中介作用。陈小容等[7] 探讨了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之间 的相关性,发现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因子的主观支 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与生命质量因子的 躯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和社 会支持在生命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本 研究假设生命态度能够直接影响自杀意念,而且通 过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自 杀意念。
自杀意念是指个体有明确想伤害自己的意愿, 但尚未实施伤害自己的具体行动或作出自杀相关准 备[2]。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发生前的早期心理活动, 自杀意念可以有效预测自杀行为[3]。随着积极心理 学思想的发展,JOHNSON等[4]提出自杀的缓冲假设, 将自杀的影响因素分为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其中 消极因素起推动作用,积极因素起保护作用。因此, 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缓冲消极因素的影响。针对大 学生自杀意念的既往研究主要着眼于探索自杀意念
表有2 个维度,因此将生命态度和自杀意念作为测
量模型的 2 个潜变量,并形成 8 个观测变量。将实际
数据和测量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检验观测变量是
否有效测量各自的潜变量。运用AMOS23.0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测量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 =19,n =422)=
51.316,RMSEA=0.064,GFI=0.970,AGFI=0.944,
模型
χ2
df
χ2/df
RMSEA
某高校医学生对死亡的态度及生死教育需求分析
在 被 调 查 的 2 3 学 生 中 , .%的 人 非 常 相 信 人 死 后有 9名 48
其他形式生命存在 ,3 5 2 .%的人有些 相信 , 而对其不确定 、 有 些怀疑 、 确信 不存 在 的人 分 别 占 2 . %、0 5 2 .%; 7 6 2 . %、2 5 对 生命轮 回转世之说 ,8 1 1 .%的人有些相 信 , 而对其不确定 、 有 些怀疑 、 的人分别 占 2 .%、8 8 3 .%;0 8 7 3 1 .%、4 8 6 . %的人确信 生命 不存在永生 , 对其不确定 、 有些怀疑 的人分别 占 1 .% 、 7O
象。结果:83 2 .%的学生在 家中公开谈论死亡。对死亡、 濒死 , 生比男生更 易接 受( 女 P=00 7 。6 .%的 .0 ) 0 8 学生不相信 生命永生 。8 .%的学生认 为“ 细思考有 关死亡 的问题 可使 自己更加 欣 赏生命 ” 2 3 94 仔 。8 . %的 学 生 希 望 了解 更 多有 关生 死 的 知 识 。 结 论 : 高校 开 设 生 死教 育 , 以提 高 学 生对 生命 的认 识 和 思 考 。 在 可 [ 关键词] 大学生; 亡态度 ; 死 生死教 育 ;
*
<U. l U
3. 亡 观 。 死
情形 、 接受死亡 的情形及想到有关死亡 的最 主要因素等 。问
卷 填 写 采 用 匿 名 自填 方 式 , 场 收 回并 对 及 时 检 查 。 共 发 放 当 问 卷 30 , 收有 效 问卷 2 3 , 答 率 9 .% 。 1份 回 9份 应 45
[ 图分 类号 ] G 4 中 61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7 12 l)103—2 文 0210 (0 10 . 80 0 表 1 23名 学生 及 其 父母 的 宗教 信 仰 构 成 ( ) 9 %
生命教育与生死观演讲稿
生命教育与生死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生命教育与生死观的重
要性。
生命教育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生死观则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这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对我们的成长和人生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的方式,让人们认识生
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念和态度。
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所影响,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其次,生死观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一个正确的生死观可以
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死,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
生命的短暂和宝贵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而一个错误的生死观则可能让我们在追求功利和物质的过程中忽视了生命的真谛,最终迷失了自己。
因此,生命教育和生死观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需要通
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我们需要培养正确的生死观,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死,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
重生命。
让我们培养正确的生死观,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死,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
让我们共同珍爱生命,珍爱每一个生命。
谢谢大家!。
岂能让生命之花轻易凋谢——当代大学生生死观与生命教育调查状况及分析
的恶果。大学生轻生与很 多因素有关 , 自身的 易感倾向 、 如 应激性 生活事件 、 社会 性支持 维度 、 个体的综合素质、 社
会 文化 、 价值观等。从 实际效果看 , 高校 心理健康知识 的教 育、 宣传 、 咨询 、 干预 等可以为大学生的成 长创造 良好的 环境 , 同时可 以增强个体的抵 抗力。高校在轻 生干预 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 关键词 : 大学生 自杀; 因分析 ; 策措施 原 对 中图分类号 : 4 G4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 9 2 ( 02 0 — 0 7 0 17 — 3 4 2 1 )8 0 5 — 2
要 有以下几点。
的学生会 以这样 的方式对 待生命 ?作 为多年从 事学生 工 作 的人 , 我感慨 良多 也对 身边 的大学生进行 了专题 调查走访 ,主要 内容主要 包括对学 生的基本情 况如性 别、 年龄 、 年级 、 业 、 区、 专 地 是否为独 生子女 、 健康 状况 的调查 ; 学生生活学 习情 况如每周 的运动 时间 、 习 对 学 成绩、 自信程度 、 知心朋友数 目、 就业前 景 、 对就业 前景 的信 心 、 专业 兴趣 、 学 习成 绩 的期望值 的调查 ; 对 对其 所 在 的家庭情况 如家庭经济 状况 、 家庭 和睦程度 、 父亲 情 感温暖和理解 、父母文化 程度 的调查 和对社会 支持 情 况如求助 、 幻想 、 人际关系 、 网动机等方面 的调查 。 上 调查基本情况
一
1 . 社会诱 因闭 ①社会竞争 的压力剧增 。 。 伴随现代科 技 的发展和物质 文 明的进 步 ,外在 的物 质世界挤 压着 大 学生的精神空 间 , 他们越来 越看重外 在 的 目标 , 看重 他人 的获取 , 忽视 自身 的天赋 、 而 爱好 。时常感受 到生 活 中有太 多的无奈 , 成身心 的疲 惫不堪 。很多的大学 造 生受 家庭 、 会 的影响 , 社 把求 职作为 上学 的终 极 目标 , 大学 中的学 习 、 活 、 生 为人 处世 、 社会 活 动表现 出极端 “ 功利化 ” 。这样 的价值意识导 致 了大学 生成为工具 化 的个 人 , 的低 、 的近 , 正确 的竞 争 方式使 得大 学 站 看 不 生 的耐 挫力 、 抗压力 极端低下 , 加上心智 和心理 承受力
大学生的生命观问题研究——基于对大学生生活目标和死亡态度的调查
作者 简介 : 赵倩 ( 9 8一) 女 , 17 , 江苏常熟人 , 河海 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硕 士研究生, 江苏广播 电视 大学教 务处助教 。
维普资讯
赵 倩 : 学 生 的 生 命 观 问题 研 究 大
根据 Fa k 的意 义 治疗 理 论 编 制 而 成 , 经 台 湾 rn l 并
生在 生 活 目标 和 死 亡 态 度 上 均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年 级 的 学 生 在 生 活 目标 和 死 亡 态度 上 得 分 均 为 最 高 。在 一
教 育过程 中, 需针 对不 同的对 象进行不 同内容 的生命观教 育。
关 键 词 : 学 生 ; 活 目标 ; 亡 态度 大 生 死
对 是 否 问过 父 母 亲 或 家 人 有 关 死 亡 的 问 题 , 被试选 择 “ 来 没 有 ” 有 2 3人 , 3 . % ; 从 的 3 占 1 7 选 择 “ 尔 ” 有 4 4人 , 6 . % ; 择 “ 常 ” 偶 的 8 占 58 选 常 的
成 正确 的认 识 。 正 是 在 这种 背 景之 下 , 国教 育 我
进行 了16 9 8年 , 国人杰 ・ 纳 ・ 特 士 在 加 州创 美 唐 华 建“ 阿南 达村 ” 校 , 始倡 导 和 实 践 生 命 教 育 思 学 开 想 。而西 方 国家 明确 提 出“ 生命 教育 ” 1eeua (i dc— f tn 概 念 的 , i) o 当数 17 99年 在澳 洲 成 立 “ 命 教 育 生
7 5份 。 3
2 .测 量工 具
生 命教 育 的 内涵 是 “ 导 学 生 正 确 认 识 人 的 引 价 值 、 的生命 , 解 生 活 的 真 正 意 义 , 养 学 生 人 理 培
大学生生命教育
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摘要] 本文根据近几年各高校大学生众多自杀事件和轻视生命事件的发生,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究其原因,并分析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
通过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生命教育事例分析如何加强生命观教育及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大学生一、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008年11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营学院跳楼自杀身亡;2009年2月23曰,河北邢台威县一名大学生刘伟因就业压力自杀了,留下的仅是一本近10万字的日记。
2009年3月30日凌晨,华中科技大一对大四情侣,在武汉洪山租住的小区内分别从6楼与12楼坠下身亡。
2009年4月14日下午6点40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先后从学校47号公寓楼13楼窗口坠亡。
轻视生命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呈上升趋势。
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
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为什么作为高学历的年轻一代反而越加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这正是造成高校大学生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最主要原因。
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
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从心里层面的角度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漠视促使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教育者则被看成是传授知识的“中转器”,这种情形导致“应试教育”产生,结果导致了许多青少年普遍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表现为很多青少年既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关心他人的生命。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的礼物
第十章理解生命珍爱人生活动一第一节生命与死亡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人生是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生命的宽度,即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精彩体现价值。
生命总会面临无尽的挑战,唯有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关怀珍爱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你才能拥有一个丰盛的人生。
因此,生命与死亡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命教育及其意义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认识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境界),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并对各种生命现象持尊重和态度和人道的关怀),是一种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是一种体验教育(身历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二、死亡教育及其价值生命教育不可能不谈“死亡”,因为生命就是有生有死的过程。
《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只有当我们学会面对死亡,我们才能学会生命中重要的课题;生为一个人,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如何面对自己并与自我达成协议”。
谈论死亡,就得要触动生,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的方向的重新追寻,或关于如何停下来思索,调整,作出某些放弃。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以便促使其对生命的警醒与觉察,降低学生对死亡的害怕、恐惧与逃避,使学生能够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赋予对生命意义的重新体验与思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三、生命与死亡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一)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二)规划自我提高生命质量(三)开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四)预防自杀保护生命第二节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生命”是个很直观而又很神圣的字眼,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好像谁都知道。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死亡态度的关系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死亡态度的关系作者:黄香琴耿浩宇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7期摘要:研讨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缘由,探寻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生活经历的相关关系,以及检验死亡态度在其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利用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SPSS软件处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之间在0.001级别上,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22,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死亡态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r=0.109,p=0.126),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r=0.048,p=0.498),死亡态度的中介效应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中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生活事件死亡态度自杀意念中介作用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91-02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包含死亡这个过程,这也是人类无法逃避的事情。
一些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非自然死亡的大学生死于自杀,并且相对于同龄的非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自杀率会更高一些,是其二到四倍,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自杀的高概率人群[1]。
关注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身心与健康,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以及死亡态度是否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相关性中存在中介效应,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生活事件指身边亲友的死亡,与家人朋友谈及死亡,经历与死亡有关的事件或者接受过死亡教育的经历。
死亡态度指人在面临死亡威胁或者与死亡相关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心理倾向与态度。
自杀意念指个体表露出自杀的意向,表露的方式通常包含语言文字或者带有自杀指向的行为,等等。
相关研究表明,能够较好地预测自杀这个行为的因素中就包含了自杀意念这个影响因素,其得分越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相应的越大[2]。
本研究根据自杀应激——易感素质模型,提出了死亡态度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起着中介作用这个假设[3]。
大学生死亡态度教育纬度探析
管理教育MA N A GEMENT质量保障制度,发挥师范大学和其它举办教师教育等学校的优势,共建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
”[8]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他们用生命的火烧驱散人们心灵的愚昧和黑暗;他们播下的智慧火种犹如不断传递的火炬,永不熄灭。
正因为如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然而,教师只有把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与师爱这一高尚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防止低水平重复,注意技术的集成,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联合攻关,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注重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社会公益科研工作。
重大突破性创新要着眼于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9]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0]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发扬当年搞“两弹一星”的那种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大作用,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教育需要教师热爱学生并用这种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让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源源不断地注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获得双丰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l e me n n fu i e s y s u e t n h ti d o r sd a h we e r l t d t a y a p c s wh c r h f - a i g o n v r i t d n sa d t ea t u e t wa d e t r ea e o m n s e t , i t t ih we e
p st e wih t ea c p a c ft e n t r l e t n r e a i ewi h e ro e t y n , e t c e t n e o ii t h c e t n e o a u a a h a d we en g t t t ef a fd a h d i g d a h a c p a c v h d v h
e u a i n o ie o n v r i t d n s s o l mp a ie d fe e t t i g c o d n o d fe e t p o e a d d c to f l f u i e st s u e t h u d e f y h sz i r n h n s a c r i g t i r n e pl n f
2 1 年第 3期 01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u n l fZh n z o r l ie st ( tS i o r a a g h uNo ma v ri Na . c. o Un y )
No 3 2 1 年 . .0 1
Ge e a . 3 n rl NO 7
XU i CHANG e -i g J e, M iln
( ol e f ma ie n a B in nvri f h mi l eh oo y B U n 0 0 9 Chn ) C l g e o Hu nt s dL w; e igU ies y e c c n lg ; e ig1 0 2, ia i a j to C aT
tw rsd ahwa ho g h u s o n i sfo ,6 td nsi fu nv rie n B i n .Th eut o ad e t stru hteq et n ar r m 1 8su et n o r ies isi e ig i e 0 u t j ersl s
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 1 只有 1. 5 %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 5 年级大学生生命意义与二年级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整体上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 () 2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各雏度显著相关,与其在 自 然死亡接受雏度正相关,与恐惧死亡和濒死、趋近 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三个维度负相关. ( )不同生命意义水平的大学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 3 显著差异. 最后获得 了 对生命嫩 育的重要启示: 1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针对不同对象、 () 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2 () 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意义 ;死亡态度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4 文献标识码: B
Th l to s i ew e n Li - e n n n tt d o r sDe t eRea i n h p b t e f ・ a i g a d Atiu et wa d a h em
o i e st t d n s f Un v r i S u e t y
s o dta: 1 h we h t ()Amo g toe ny 1 .% h dd f i i u p s n t i ee o ga et rd 。 h n h s,o l 55 a e nt lep r oea di df rdf m rd og a e T e i e f f r
o n ig t yn , e t ce tn eo sa ig(3. td nswh a i ee tl eso f— a igwee ft dn d ig d aha cpa c fecpn ; ) Su et e o oh ddf rn e l flemenn r f v i df rn b u h s s et I h n . a otei otn it a o ttee u ain o f () e i ee ta o tteeap cs n tee d wec met h mp r thns b u h d ct fle: t . a o i 1h
( 总第 7 期) 3
文章编号: 0-86 010.18 5 1 8 2( 1)302. 0 7 2 0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徐 洁 , 常美玲
( 北京化工大学 文法学 院, 北京 102) 009
摘 要:对北京四所高 校的 16 08名大学生进行 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及二者之
fe h n h d g e tdf r n e t h o h mo e Ont e oe t e e l e oa c p h au a d ah( ) rs ma a r a i e e c s h t esp o r. h l h y d ci d t c e t en t r l e t . wi wh , n 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