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
森林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b36747f031126edb6e1a1034.png)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生态学上通常把生物生存的、和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在生态学上称为。
3、华北绣线菊与栓皮栎相比为对策种,而与野菊花相比则为对策种。
4、生态交错区内物种多样性特别高的现象称为。
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和。
6、生态学按照生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生态学生态学、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
7、生态学中的环境一般以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为主体。
8、胡枝子与麻栎相比为对策种,而与狗尾草相比则为对策种。
9、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1、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A.HaeckelB.OdumC.TansleyD.Darwin2、下列因子中,()是竹子北移的限制因子。
A.日照时数B.降水C.温度D.湿度3、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4、()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A.水温B.光照C.溶解氧D.盐度5、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
A.瞬时增长速率B.内禀增长率C.环境阻力D.环境容纳量6、群落在不同的年份,一些数量特征发生变化称为()。
A.竞争B.分化C.发展D.波动7、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叫()。
A.共生B.演替C.生态平衡D. 波动8、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通常包括()。
A.草本层B.灌木层C.乔木层D.层外植物E.地被物层9、下列主要元素中,属于气态循环(gaseous cycles)的为()。
A.CB.NC.OD.SE.P10、在森林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中,属于生物成分的是()。
A.植物B.草食动物C.有机物质D.细菌E.真菌11、贝格曼定律和阿伦定律都是描述()环境的适应。
A.恒温动物对高温B.恒温动物对低温C.植物对高温D.植物对低温12、某城市所在地比泰安市高3个纬度,那么通常情况下,该市气温大约降低()。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25f5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a.png)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导论: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了空气净化、水循环、土壤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同时也是无数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全球各地的森林资源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了解森林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关键。
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些关于森林保护的重要问题。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 请简要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2.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3. 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有何特殊之处?二、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威胁1. 森林有哪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 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威胁主要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并简要解释。
三、森林保护的原则和策略1. 森林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森林保护的策略和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各个策略的适用场景。
3. 请简要介绍森林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
四、森林保护的案例分析1. 请列举一个成功实施森林保护的案例,并简要描述该案例中采取的关键措施。
2. 您认为这个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地区的森林保护有何启示?五、未来森林保护的挑战和展望1. 当前全球森林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2. 请简要描述未来森林保护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小结:通过复习以上问题,我们对森林保护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案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森林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也将造福我们自己和未来的后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森林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以上就是关于森林保护的期末复习题。
希望通过这次复习能够加深对森林保护知识的理解,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环境资源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资源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f6caf52d380eb63946da7.png)
环境资源法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37)一、单选题1、对环境资源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C)。
A、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B、环境资源法所要调整的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资源法的定义D、环境资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2、环境资源法的特征不包括(C)。
A、科技性B、综合性C、区域性D、利益共同性3、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1945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4、各种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5、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C)。
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6、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的是(A)。
A、工业生产布局B、农业生产布局C、资源开发布局D、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开发布局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B)。
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8、“三同时”制度首创于(B)。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D)。
A、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4、在污染控制法中起到支柱作用的制度是(D)。
A、经济刺激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排污收费制度D、许可证制度10、环保部门对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处以的罚款最高额为:(A)。
A、20万B、50万C、100万D、200万11、能起到正反两面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是(B)。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1977d0f61fb7360a4c6506.png)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题一、填空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是“,,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2.《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
3.影响松针褐斑病病害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和。
4.松针褐斑病病菌以在上越冬。
5.松针褐斑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借传播,从针叶的侵入。
6.松针锈病针叶上初期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为病菌的,随后产生一至数个相连的、非常明显的囊状物,为病菌的。
7.杨树黑斑病一般发生在上,以危害为主。
8.受毛白杨锈病侵染的叶片上有时形成。
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
9.华北大黑鳃金龟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及山东等地代,以越冬。
10.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小地老虎以在中越冬。
11.大青叶蝉以在越冬。
12.光肩星天牛代或代。
13.南方豆天蛾卵期的寄生率可达50%,越冬幼虫的寄生率可达70%。
14.湿地松粉蚧以在越冬。
15.杨干象1年代,以卵和初龄幼虫在越冬。
16.刺槐蚜主要以,少数以在杂草的根际处越冬。
17.核桃长足象成虫喜光,因此树冠受害重,上部下部。
18.南方豆天蛾卵期黑卵蜂的寄生率可达,越冬幼虫白僵菌的寄生率可达。
19.华山松大小蠹一般以越冬,少数以越冬。
20.落叶松球果花蝇以在越冬。
二、单选题1.关于种实霉烂病的是()。
A 幼苗出现茎叶腐烂B 苗木根颈处变褐色水浸状腐烂C 采收、调运和贮存中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原入侵D 苗木根部皮层腐烂2.幼苗出土过程中出现茎叶腐烂,是发生了()。
A 种实霉烂病B 苗木猝倒病C 苗木茎腐病3.引起种实霉烂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 不慎造成种子的伤口B 土壤水分过高C 苗木基部受高温灼伤D 种实储存期间温度高4.为苗木茎腐病病菌侵入提供条件的是()。
A 不慎造成种子的伤口B 土壤水分过高C 苗木基部受高温灼伤D 种实储存期间温度高5.苗木茎腐病发生较重是在()。
A 种实储存期间温度高、湿度大B 6~8月气温高、降雨量大、时间长C 种子采收、调运过程中造成伤口多D 种子含水量为10%~15%6.引起苗木猝倒病发病的重要条件是()。
农村环境保护期末复习题
![农村环境保护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a050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1.png)
农村环境保护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在原( D )、农业化学等学科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学科。
A.农业气象学B.生态学C.水土保持学D.土壤学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 B )召开。
A瑞典斯德哥尔摩 B巴西里约热内卢 C丹麦哥本哈根 D法国巴黎3. 自然环境既包括未受或很少受到人类影响的“原始状态”,也包括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创造的一些人工条件,前者常常被称之为自然环境或( A )环境。
A原生 B人为 C次生 D人文4.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以下属于自然原因的是( C )。
A 砍伐森林 B废水排放 C 火山爆发 D废气排放5.以下不属当前我国用量最大的农用化学品的是( D )。
A.化肥B.农药C.农膜D.种衣剂6. 我国农药生产中,产量最多的是( A )。
A杀虫剂 B.杀菌剂 C.杀螨剂 D. 除草剂7. 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中,“四位”不包含以下哪一个? ( D )A日光温室 B.沼气池 C.畜禽圈 D. 厨房8. 以下哪一项不是“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 ( C )A.“三同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限期治理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9.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农村人居环境中的(B )。
A. 自然系统B.支撑系统C.社会系统D. 居住系统10.水产立体养殖、多层次立体种植利用的是( D )原理A.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B.生物相克C.食物链D.生态位√13.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稻草、玉米秸秆和( B )3种秸秆数量一般占秸秆总量的75%以上。
A高粱秸 B. 麦秸 C.大豆秸 D.花生秸14.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15. 在水产养殖污染中,属于人为污染的是( A )。
A 饵食残余造成的污染 B. 水生生物死亡造成的污染C. 水体中细菌造成的污染D. 水体中病毒造成的污染16. 以下哪一项不是“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 ( D )A.“三同时”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排污收费制度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17.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中,目前最通用、节俭的是( A )A.沼气处理技术B.三格化粪池处理技术C.稳定塘处理技术D.人工湿地处理技术18.“谷物喂鸡、鸡粪还田”利用的是( C )原理。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重点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ff2b1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2.png)
《林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2。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3.森林的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林地。
4。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5。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6.传统林学:营造、抚育和利用森林的科学。
7。
森工学科:以木材采运和加工工艺为中心。
8。
营林学科: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为中心。
9。
现代林学: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以及科研等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科学。
10.林业: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11.传统林业:开发利用森林,以取得木材、燃料和其他林产品。
12.现代林业:和谐地利用森林资源,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目标综合经营森林,高效深度利用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13.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郁闭度≥0。
2)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14。
林业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15.社会对林业的需求: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16.林业三定工作: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目的是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17。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实施6大林业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退耕还林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环境资源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资源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f405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a.png)
环境资源法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37)一、单选题1、对环境资源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C)。
A、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B、环境资源法所要调整的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资源法的定义D、环境资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2、环境资源法的特征不包括(C)。
A、科技性B、综合性C、区域性D、利益共同性3、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1945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4、各种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5、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C)。
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6、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的是(A)。
A、工业生产布局B、农业生产布局C、资源开发布局D、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开发布局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B)。
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8、“三同时”制度首创于(B)。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D)。
A、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4、在污染控制法中起到支柱作用的制度是(D)。
A、经济刺激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排污收费制度D、许可证制度10、环保部门对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处以的罚款最高额为:(A)。
A、20万B、50万C、100万D、200万11、能起到正反两面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的性质是(B)。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考点09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期末复习-考点09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93975a30bb4cf7ec4bfed09c.png)
2.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
A. 珙桐B. 杜鹃C. 牡丹D. 桂花
【答案】A
【解析】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世界其它地方都已绝迹。杜鹃、牡丹松、桂花等各国均有种植。
【答案】C
【解析】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的珍稀动物,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10多年之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故选C。
4.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要贵重的羊绒而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B.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C.偷猎者的疯狂捕杀D.外来物种的入侵
【答案】C
【解析】藏羚羊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森林环境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森林环境期末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c8ca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5.png)
森林环境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森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森林可以净化空气B. 森林是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C. 森林覆盖率低对生态环境无影响D. 森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答案:C. 森林覆盖率低对生态环境无影响2.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森林减少:A. 火灾B. 采矿C. 全球变暖D. 种植树木答案:D. 种植树木3.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次对动植物生存和繁衍最为关键:A. 林冠层B. 林下层C. 地表层D. 地下层答案:A. 林冠层4. 森林的生态平衡受到扰动时,最容易导致的问题是:A. 物种多样性下降B. 气候变化C. 食物链紊乱D. 土壤污染答案:A. 物种多样性下降5. 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在于:A. 经济价值B. 生态价值C. 社会价值D. 以上都对答案:D. 以上都对二、填空题1.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_____的比例。
答案:地球表面2. 森林火灾是由于_____、高温干燥等原因导致的。
答案:人为疏忽、闪电击中3. 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层由树木组成,起到遮荫和空气净化作用。
答案:林冠4. 森林中的植物通过进行_____作用,产生氧气。
答案:光合作用5. 森林覆盖可以有效减少_____的发生。
答案:洪水、滑坡三、简答题1. 说明森林对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减少地表水流,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水循环的稳定。
2. 解释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小。
各种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依赖,保持生态平衡。
四、论述题1. 为什么全球要开展森林保护行动?给出具体的理由。
答案:全球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森林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森林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生物灭绝等问题。
因此,全球要开展森林保护行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3540c25acfa1c7ab00cc3d.png)
1.3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 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当今世界三大热点问题:人口 资源 环境 十大环境问题:1 土地荒漠化:2 大气污染:3 温室效应:4 臭氧层减少:5 水源短缺,污染严重 6 海洋环境恶 化:7 绿色屏障锐减:8 生物种类减少:9 垃圾成灾:10 人口增长过快: 导致生态环境问题 的原因: (1)环境破坏: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乱砍乱伐、陡坡开垦、过渡放牧、过渡樵采等。 (2)环境污染: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污水排放、喷施农药、垃圾大量堆放等。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 1)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东北、华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南方—滑坡泥石流严重;西北—沙漠、戈壁. ( 2)水土流失严重:( 3)荒漠化扩大:(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5)森林覆盖率低:( 6)天然林生态系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50dd1c61f121dd36a22d82dd.png)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森林起源分人工林和自然林.2.国有林业局森林划系统是林业局- 林场- 林班- 小班。
3.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20009-2013),我国森林覆盖率是21.63%。
4.我国森林资源林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集体权属的森林面积超过60%。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它与基于抽样理论的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不同,属于区划调查,其成果除了森林调查簿和统计表以外,还有林相图。
P1016.森林经理的对象是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7.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8.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P279.森林成熟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10.影响回归年的主要因素有择伐强度 , 树种特征 , 经营水平,立地条件。
回归年(择伐周期)11.森林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经济核算。
12. 间伐是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3.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的学科。
14. 对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进行调整属于森林经理中的森林收获调整。
15.南方的柳树、桉树每 5 年一个龄级,20年的桉树林属于成熟林龄林。
16.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17.一类调查采用的是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18. 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759932524de518974b7d85.png)
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期末复习资料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我们的(家人)和(亲戚)共同组成了“家庭树”。
2、亲戚一般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因(婚姻关系)联结在一起的人。
亲戚又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两种。
3、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如父、母、夫、妻、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儿媳、女婿。
4、旁系亲属:是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姑妈、舅舅、姨妈、伯母、婶母、姑父5、父母会通过(基因)把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子女,因此有(共同祖先)的亲属之间会有(相似)之处。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个家庭的成员组成也有所不同。
7、世界是一个大家庭,由(黄色)、(黑色)、(白色)等不同人种组成。
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分布着(黄色)人种。
研究表明,这些不同的肤色是源于(人类早期居住环境的不同)。
皮肤的颜色是(长期适应环境)而逐渐形成的。
8、人体皮肤内黑色素的多少决定了肤色的深浅。
在高寒的北欧(寒带),人们很少受到(烈日的暴晒),身体的(黑色素)很少,所以肤色多呈(白色);在炎热的赤道地区(热带),人们常受到强烈的日光(紫外线)照射,身体产生大量的(黑色素)来保护皮肤,所以肤色多呈(黑色)或(棕黑色);而温带地区介于两者之间,人的肤色呈(黄色)或(棕黄色)。
9、人有肤色的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世界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展示了自己的精彩,体现出(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10、飘扬的(五环旗),是(奥林匹克会旗)。
在(白色)的旗帜中央,有蓝、黄、黑、绿、红 5 个圆环,环环相扣,象征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团结。
12、张海迪,出生于(1955)年(9)月,(5)岁时高位截瘫。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试题:作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试题: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04fd549b89680202d82555.png)
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1:作文一、写作题1.神奇作文屋。
题目:《让生活更美好》提示:①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先想一想,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对你生活的影响。
2.神奇作文屋。
题目:厉害了,我的________提示:厉害,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夸赞,可以是夸赞某方面的特长,可以是称赞某种优秀的品德,也可以是赞扬集体……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不少于450字。
3.习作天地。
(任选一题)①考试之前,老师可能不止一次地叮嘱你要认真复习,考试时要细心:家里人总给你做可口的饭菜,增加你的营养,并不时地鼓励你;朋友们也在给你加油打气;而你自己可能会感到紧张,特别是考试当……请你以“考试之前”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400字。
②写写生活中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4.作文。
请用下面所给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
要求:语句通顺,围绕所给的环境和人物来写,故事情节完整、生动。
环境:温馨甜蜜的家里人物:温柔的妈妈,严厉的爸爸,活泼的王卓文5.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会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望或远大理想,请以“我好想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如“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我好想有个自己的小天地”“我好想有个温馨的家”……②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③500字左右。
6.习作。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奇妙绚丽的。
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这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
要求:①以“________的大自然”为题,写一篇习作;②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500字。
7.作文。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主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400字。
林业试题及答案
![林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fb3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1.png)
林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林木的天然途径繁殖的是:A. 嫁接B. 扦插C. 植株分株D. 农艺繁殖答案:C. 植株分株2. 以下哪个因素不利于树木的生长?A. 充足的阳光B. 适当的水分C. 优质的土壤D. 污染的大气环境答案:D. 污染的大气环境3.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森林保护的重要举措?A. 大规模砍伐木材B. 过度放牧C. 随意采摘野生植物D. 推广森林可持续管理答案:D. 推广森林可持续管理4. 林木根系的主要功能是: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传导养分和水分D. 保护林木的茎干答案:A. 吸收水分和养分5.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森林火灾蔓延的因素?A. 气温和湿度B. 风向和风速C. 林木种类和密度D. 林地的海拔高度答案:D. 林地的海拔高度二、填空题1. 森林的四大功能之一是________,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答案:制氧2. 林木的树干主要由________组成,具有支撑和供水养分传导的作用。
答案:木质部3. 森林采伐活动应当进行________,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合理规划4. 林业生产经营主要包括造林和__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抚育5. 林业行业的从业人员常被称为________,是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力量。
答案:林业工作者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以下重要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大量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 森林具有制氧功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 森林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能够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水灾的风险。
- 森林具有保护地表和大气环境的作用,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净化空气和缓解气候变化。
- 森林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村一森林培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期末复习
![一村一森林培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d65e3084254b35effd34bc.png)
绪论本章要求掌握的概念:1.森林培育: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复习思考题:1.说明我国森林培育工作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使我国的人工林面积达到世界第一;森林面积列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扎伊尔、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7位。
但我国林业发展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是我国人均占有森林资源极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hm2,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hm2的21.3%;人均森林蓄积9.048m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72m3的1/8。
其次是森林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等5省(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1.2%和52.4%,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的西部的森林资源稀少,有的省(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
第三是森林资源质量差,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很低。
全国林分平均蓄积量仅78.06m3/hm2,人工林质量更差,为35m3/hm2,仅为天然林91m3/hm2的1/3强。
第一章种子生产本章要求掌握的概念:1.花芽分化:进入开花结实阶段,林木每年形成的顶端分生组织,开始时不分叶芽和花芽,到了一定时期,它的芽要分化成芽芽和花芽,这个分化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2.大年和小年:开始结实的树木,每年结实量不一样,有的年份结实多,称为大年(种子年或丰年),有的年份结实少,称为小年(歉年),结实量中等的年份称为平年。
3.林木结实周期性: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林木结实周期性。
4.间隔期:林木结实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e4dd5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d.png)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5、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8、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10、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保护期末复习指导、复习题及答案题型介绍终结性考试题型有填空、单选、简答和问答四种题型。
绪论重点1.《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2.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总体上有哪些特点?答:①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日益严重。
②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灾害流行。
③生态环境整体恶化为诱导因素的森林生物灾害频繁发生。
④一些次要性的生物灾害逐步演化成主要性灾害。
⑤以松毛虫为代表的历史性的森林生物灾害仍然会周期性发生。
3.简要说明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答:森林火灾、病虫鼠害和乱砍滥伐对林业的危害最大,被称为林业"三害"。
森林病虫鼠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生森林病虫鼠害面积1.3万公顷左右,损失林木生长量1700万m3,造成经济损失约880亿元。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平均每人占有森林面积很少,所以,保护森林,特别是控制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就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发展,对林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大的需求,森林灾害防治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对此的投入也在持续大幅度地增长。
第一章重点1.说明种实霉烂病的识别特点。
答:在种皮上出现多种颜色的霉层或丝状物,或者为白色或黄色的蜡油状菌落。
霉烂的种子一般具有霉味。
生有霉层的种子变成褐色。
切开种皮,严重时,内部呈糊状;有的在胚乳部分有褐色的斑纹。
2.如何防治苗木猝倒病?答:①选好圃地,要求不积水,透水性良好,不连作,前作不要是茄科等最易感病植物。
②圃地深翻、耙平,施好底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做高床条播,播种沟内撒入敌克松4~6g/m2等药剂。
③精细选种,播种前用0.2%~0.5%的敌克松等拌种。
④适时播种,使苗木能在雨季发病敏感期之前木质化,增强苗木的抗病能力。
⑤播种后控制灌水,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少灌水,减少发病;出现苗木感病时在苗木根颈部浇灌1%波尔多液等药剂。
第二章重点1.春天展叶期,受毛白杨锈病侵染的冬芽比健康芽早2~3日萌动,并形成黄色绣球花状的病叶。
2.杉木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
3.受毛白杨锈病侵染的叶片上有时形成大型枯斑。
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
4.整个针叶被松针红斑病菌侵染时,全针叶黄枯,病斑中心有许多小黑点。
第三章重点1.翌年春天,杨树烂皮病病菌越冬孢子借气流、雨和昆虫等媒介传播,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体内。
2.因松疱锈病年年发病,皮部加粗变厚,并流出松脂,所以病部稍显粗肿。
3.落叶松枯梢病使幼苗被害后无顶芽。
4.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以未成熟的子囊腔和成熟的分生孢子器在病梢及残留叶的表皮下越冬。
5.有哪些方法防治杨树烂皮病?答:根据造林地的特点,选用抗逆性(抗寒冷,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耐污染等)及抗病性强的杨树造林,如加杨,沙兰杨等‚培育健康壮苗,接穗应在2.7℃以下荫处贮存,避免病菌侵入。
避免苗木长途运输,认真假植,造林前水浸根24小时以上或蘸泥桨。
造林后立即灌足水,加强抚育管理。
发病时涂50倍福美砷等药剂。
秋天或春天在树干下部涂白涂剂。
6.防治落叶松枯梢病的方法如何?答:选用抗病性强的落叶松(如日本落叶松)营造混交林。
及时清除病梢、病苗。
6月末7月初在远离城市的大面积林区用10%百菌清油剂、落枯净油剂进行超低量喷雾或施放克菌丹、五氯酚钠多菌灵烟剂,在城近郊区可用甲基托布津等进行树冠喷雾。
第四章重点1.根结线虫病造成病株根系吸收功能减弱,生长衰弱,叶小发黄。
2.林木根朽病病害发生,常有一个发病中心,病树呈簇状分布。
第五章重点1.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小地老虎以蛹及成虫,在土壤及枯枝落叶中越冬。
2.黄翅大白蚁对林木的为害有选择性。
一般对含纤维质丰富,糖分和淀粉多的危害严重。
3.大蟋蟀1年发生1代,以3~5龄若虫在土穴中越冬。
4.如何人工防治金龟甲类害虫?答:在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或其它引诱物诱杀。
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于傍晚振落捕杀成虫。
秋季耕翻时人工捕捉幼虫。
5.说明蝼蛄类的防治方法。
答:(1)诱杀:蝼蛄的趋光性很强,羽化期间,晚上可用灯光诱杀,或在苗圃步道间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诱集,再加上毒饵更好。
(2)保护天敌:可在苗圃周围栽植杨、刺槐等,招引红隼、戴胜、喜鹊、黑枕黄鹂和红尾伯劳等食虫鸟以控制虫害。
(3)林业措施: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深耕、中耕也可减轻蝼蛄危害。
(4)化学防治:作苗床(垅)时用40%乐果乳油或其它药剂0.5kg加水5kg拌饵料50kg,傍晚将毒饵均匀撒在苗床上诱杀。
饵料可用多汁的鲜菜、鲜草以及蝼蛄喜食的块根和块茎或炒香的麦麸、豆饼和煮熟的谷子等第六章重点1.榆紫叶甲1年1 代,以成虫,在浅土层中越冬。
2.杨扇舟蛾以蛹在枯落物等隐蔽处越冬。
3.食叶害虫由于危害林木叶片,又称为初期害虫,蛀干害虫属于次期性害虫。
4.如何防治叶蜂类害虫?答:主要有4个方面。
包括(1)营林措施:扁叶蜂等匀多发生于纯林,林木生长稀疏更有利于大发生,在造林及抚育管理时应予重视;叶蜂常结茧化蛹于林地浅土中,冬、夏加强抚育甚有利于除虫。
(2)人工捕杀:一些种类幼龄幼虫群集危害期,在树木不高的情形下,可人工捕杀;明显有假死性的种类,可酌情考虑震落捕杀。
(3)药剂防治:①用1%绿色威雷II号200~300倍液地面喷雾,毒杀羽化出土成虫。
②用5%氟虫脲1000倍液喷杀松阿扁叶蜂幼虫用3%多效杀虫灵粉剂防治叶蜂幼虫,37.5kg/hm2收效均很好。
③林地郁闭条件好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烟剂。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5.如何生物防治马尾松毛虫?答:马尾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多达300余种,主要有寄生蜂、寄蝇、白僵菌、病毒、捕食性昆虫及食虫鸟类,在生物防治中广泛应用的有病毒、白僵菌和松毛虫赤眼蜂等。
第七章重点1.刺槐蚜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少数以卵在杂草的根际越冬。
2.大青叶蝉以卵在阔叶林木树干和枝条的皮层内越冬。
3.松树皮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第八章重点1.白杨透翅蛾以幼虫在枝干虫道内越冬。
2.松褐天牛成虫活动分3个阶段,即移动分散期、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
3.核桃长足象成虫喜光,因此树冠阳面受害重,上部重于下部。
4.有哪些林业措施用来防治吉丁虫?答:①选育抗虫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和水肥管理,适当密植,提早郁闭,增强树势。
②及时清除虫害木,剪除被害枝桠,歼灭虫源;伐下的虫害木必须在4~5月幼虫化蛹以前剥皮或进行除害处理。
③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喜光性在成虫盛发期进行人工捕杀。
④饵木诱杀,如杨十斑吉丁对新采伐杨树具有特殊的嗜好性,在成虫羽化前采伐被害木于5月上中旬以堆式或散式设置在林缘外20m处引诱其入侵产卵,7月20日左右剥皮后暴晒,不仅可以杀死韧皮部内的幼虫,而且幼虫尚未入侵木质部不影响饵木的利用价值。
5.说明防治木蠹蛾类的林业技术措施。
答:逐渐淘汰林内受害重的感虫树种,更换抗性品种,如树皮光滑的毛白杨、欧美杨等;当虫口密度过大时,及时清除无保留价值的立木以减少虫源;以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隔离和抑制木蠹蛾的繁殖和蔓延。
加强抚育管理,避免在木蠹蛾产卵前修枝,剪口要平滑,防止机械损伤,或在伤口处涂防腐杀虫剂。
维持适当的郁闭度,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受害程度明显小于郁闭度小的林分。
第九章重点1.核桃长足象成虫喜光,因此树冠阳面受害重,上部重于下部。
2.落叶松球果花蝇以蛹在落叶层及表土内越冬。
3.落叶松种子小蜂以老熟幼虫在种子内越冬。
第十章重点1.木材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其为害特点可分为湿原木害虫和干材害虫两类。
2.木材害虫的预防方法包括合理采伐木材、合理贮存木材及运用化学药剂预防木材虫害。
3.说明立木和木材腐朽的防治方法。
答:(1)定合理的采伐年龄。
林分中的腐朽株率和腐朽材积随林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为每一树种确定一个合理的采伐年龄,以协调林分生长速率与腐朽增长率之间的矛盾,减少木材损失。
(2)加强抚育,保持林内卫生。
要及时清除林中病虫木、枯立木、倒木、风折木及大枝等。
当林分病腐率超过40%时,应有计划地在近年内采伐利用,尽量清除引起腐朽的病菌子实体。
(3)防止各种损伤,要尽力避免各种机械伤口。
修枝桩要平滑,尽量不要伤及皮干,珍贵树木修枝后要用保护药剂涂抹伤口。
珍贵树木如已腐朽,可挖出腐朽部分,涂以防腐朽剂,如3%的氟化钠溶液。
5%的硫酸铜液或1:l:16的波尔多液等。
然后在切口上再涂一层不透水的油灰,油灰配方为:松脂80%、动物油5%、变性醇10%、赭石粉5%。
为防树洞积水,可用水泥补平。
(4)木材防腐关键是保持贮存场所排水良好,通风干燥成品材如枕木、电柱、桥梁等建设用材,应尽快进行化学防腐处理后使用。
4.说明木材变色的种类及原因。
答:变色按其原因可分化学性变色、物理性变色、生理性变色和真菌性变色。
后者又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霉菌在材面上腐,使材面着色,称霉色,可在加工木材时刨掉;第二种是前述的木腐菌引起的变色,对木材有破坏作用;第三种是变色菌引起的变色。
变色菌主要生活在髓射线细胞管胞,菌丝体分泌色素使木材变色。
变色部位硬度加强,韧性降低,木质部变脆,对一般用材影响不大,但不适用于飞机、轮船、仪器等特殊用材。
第十一章重点1.请介绍森林鼠兔害防治的生态学方法。
答:生态学方法灭鼠兔就是通过采取破坏森林鼠兔类适宜的栖息、繁殖、生存环境及食物条件等措施,使鼠兔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从而影响鼠兔类数量的增长。
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森林采伐和培育过程中,应设法创造不利于鼠兔类栖息和隐蔽的条件;二是在营林措施上应尽量减少鼠兔类的食源,如改皆伐为择伐,及时抚育消除杂草,修枝透光,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提高人工林郁闭度,在以营地下生活的鼠兔害为主的地区,造林时保留次生林和灌木,利用其发达的根系阻止鼠兔活动,造林前沿坡向挖50crn深的垂直水平沟阻断鼢鼠取食通道,营造宽度较大的针阔叶或乔灌木混交林带,减少鼠兔类食源,以阻隔鼠兔类流窜。
第十二章重点1.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火情。
2.林火的隔离设施有哪些?答: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的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人为或天然防火障碍物阻隔林火的蔓延。
(1)道路。
林区道路建设是一项长远性的预防措施。
特别是闭塞林区、老火灾区和边境地区,要尽可能与长远开发建设、木材生产相结合进行。
有了一定密度的道路网,才能有利于森林防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到火场。
(2)防火线。
防火线是阻隔林火蔓延的有效措施。
防火线的种类和规格:①国境防火线在我国国境一侧开设,宽度为50~100m,主要控制南北方林火的越境蔓延。
②路防火线在铁路两侧开设的防火线,宽度为50~100m,以防止火车机械火源和人为火源引起林区火灾,也起到阻隔林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