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学》复习资料成考复习资料《中国当代⽂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1.双百⽅针2.⼭药蛋派3.伤痕⽂学⼆、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世经历,对这⼀⼈物形象进⾏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名词解释1.双百⽅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
1956年5⽉2⽇,⽑泽东在最⾼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化和⽂艺繁荣的⽅针。
⽑泽东指出,在⽂艺⽅⾯,“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针促进了⽂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主义倾向、⽂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艺领导组织⼯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
2.“⼭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个重要⽂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西农村⽣活,注重⽂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和民族化、⼤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彩与乡⼟⽓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学:20世纪七⼗年代末⼋⼗年代初出现的⼀种⽂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化⼤⾰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给⼈民带来的⾁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僵死的创作模式的⽂学先声,伤痕⽂学也有⼗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较幼稚。
⼆、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针颁布后,在⽂学“⼲预⽣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题型:一、填空(1分*15=15分)二、名词解释(3分*5=15分)三、简答题(5分*4=20分)四、论述题(15分*2=30分)五、评论(20分)第一章:1949-1976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P4)1949年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P4-8)(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P9)(1)提出: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积极评价:①在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上表现出摆脱教条和冲出禁区,大胆探索的精神。
②重视人情和人性,回归人的文学,宗璞的《红豆》;钱谷荣的《论“文学和人学”》(4)是否落实: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该方针起到了积极影响,反右斗争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成果。
4.文艺界的反右斗争(P10)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把贯彻“双百”方针而提出的一些作品和文艺观点,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修正主义的文艺理论纲领”。
5.“左”倾思潮的升级给文学事业造成的新损失(P12)1962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向全党全人民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强调要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康生诬陷李建彤的长篇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1. 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P17)2. 三红一创(P17)(1)《红岩》作者:杨益言、罗广斌;主要人物:江姐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 》、柳青的《》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北岛的诗歌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 》、曲波的《 》、吴强的《》、冯德英的《 》、梁斌的《 》、欧阳山的《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 》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 、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 、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 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 ”。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 》、卢新华的《 、周克芹的《 》等为代表。
14、残雪的小说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15、新时期,巴金的《 》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 、 、 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 》、《 》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田汉的历史剧 是他创作的顶峰。
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十七年文学1、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2、建国初期大规模(全国性规模)的文学批判运动:①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②对萧也牧等创作倾向的批判(1951)③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适的批判(1954-1955)④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1955)【双百方针(1956)】⑤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新民歌运动(1958)】各次文学运动的主要内容:(一)“双百方针”与“百花文学”(1956年)内容:“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但实施界限和范围“是人民内部的自由”。
作用:“双百方针”符合文艺和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逐渐从胡风事件的阴霾里走出,文学创作出现勃勃生机。
结果: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百花文学①干预生活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诗歌:流沙河《草木篇》戏剧:海默《洞箫横吹》文艺理论: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②人道主义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文艺理论:巴人《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二)新民歌运动与“两结合”创作方法1. 新民歌运动--“反右”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最早实验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正式号召收集和创作“新民歌”新民歌成为鼓舞、教育、组织民众投入“大跃进”的重要工具。
4月,“新民歌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努力目标:“村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县县要有郭沫若”,“诗歌村”、“诗歌社”、“诗歌县”遍地开花集体性的诗歌创作形式:赛诗会、诗擂台、联唱会1959年9月郭沫若、周扬主编新民歌选集《红旗歌谣》王老九:《想起毛主席》2.“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三、名词解释1、马原:马原是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最能体现出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和反叛性,代表作有《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
其小说的惯用方式之一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使得叙述行为由传统小说的隐蔽状态转变为裸露状态,并成为小说叙述的主要内容。
马原的小说观念和手法不仅影响了先锋小说家,而且给其他作家也带来启发。
2、韩少功:中国当代优秀作家。
80年代中期,韩少功明确打出“文化寻根”的旗帜。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多是以“知青”的眼光来体察农民的境遇,反映农民在十年大动乱中的坎坷经历。
第二阶段作品的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都与前不同。
它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中保守落后的意识给予现实的影响,进行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则汲取精华,注入现实生活,光大发扬,给当代人来个扶阳补气,益精固本。
第三阶段创作在题材、文体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又发生了变化,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相比之下,文化态度显得宽容、超然,对传统文化平和、理智乃至某种程度的珍视态度。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
3、寻根小说(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在80年代初现轮廓,将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特别表现出对于传统的眷顾。
寻根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启发,在创作上更倾向于借助各民族、地域的神话系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企图从各种矛盾构成的合力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未来趋势。
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受戒》和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4、知青文学:80 年代,“知青文学”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一般这一概念所指的范畴并不清晰,但总的来符合两个条件:作者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
知青文学一般专指叙事体裁的创作,因而“知青文学” 也常常成为“知青小说”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命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第一部分:白话文运动的兴起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学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开始使用白话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鲁迅,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文学的形式,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作家和思想家开始提倡新的文学观念和艺术风格。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胡适、陈独秀等人。
他们主张文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的命运。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抗战文学的崛起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文学成为了主流文学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的作家们以抗战为题材,描写了人民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和巴金的《家》。
抗战文学的崛起不仅表达了人民的抗战情感,也对国家的团结和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文学的兴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文学成为了主流文学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的作家们以社会主义为主题,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茅盾、巴金等人。
社会主义文学的兴起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革,也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部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了主流文学的一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
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
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
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
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包括文学运动、代表作品、作家群体和主题等。
一、文学运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文学运动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包括“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新时期文学运动”等。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一批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家积极追求现代性和个人自由,他们以自由的精神和新的写作观念,创作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批判,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或受到迫害。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也有一些勇敢的作家保持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并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运动”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作家们对社会变革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他们关注个体的心理和命运,同时也呼应了社会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王蒙的《黄金时代》、余华的《活着》等。
二、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历经了激动人心的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对现实的触及和对人性的思考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通过批判封建文化和呼唤社会变革来唤醒民众的觉醒。
茅盾的《子夜》以对知识分子的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无奈和人性的挣扎。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国抗战时期农村家庭的生活与命运,并对人性的善良和邪恶进行了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主题和流派,并总结出复习要点。
一、重要作家1. 鲁迅(1881-1936):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2. 钱钟书(1910-1998):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主题涉及家庭、婚姻等。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通过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3. 巴金(1904-2005):巴金以揭示农民问题和社会不公正为主题,被誉为“生活写实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等。
4. 老舍(1899-1966):老舍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 阿来(1957-):阿来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主题涉及藏族文化和西藏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尘埃落定》、《云南虫谷》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主要主题1. 社会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经常关注社会现象问题,批判社会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作家们用文字揭示社会问题,并通过文学作品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历史记忆:中国当代文学也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人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3. 人生哲理:许多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生死、爱情等问题。
他们通过文学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流派特点1. 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个人主义和精神内省,注重语言形式和实验性的敘事结构。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杨绛等。
2.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以农民生活和问题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包括刘庸、杨显惠等。
这种文学探讨农民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困境。
3.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绪论一、当代文学的性质、分期和特点1. 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指的是1949年之后的文学(该概念并不科学,可是已经约定俗成了)。
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也应该涵盖港台文学,这只是个外延。
2. 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 年;1966年—1976年的十年文革;1977年—1989 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也叫新时期文学。
,1990 年—上世纪末或者至今,市场经济中的文学。
3. 当代文学的源流和特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经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梦想而生发的丰富复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顽强而逼真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感应着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二、关于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定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人、社会、文学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也就是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树立,比如尊严、人格、独立等等;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指现代公民社会既民主社会的建立,实现一系列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联系的社会制约,比如法制、民主、平等、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文学的现代化,是指脱离了“文以载道” 的工具论的束缚,实现文学的自觉,创造出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本的“人的文学” 。
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也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几百年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
以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估量“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关键问题就在于,看它是继承、发展了“五四”传统,还是背离和消解了这一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
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这些变革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来复习中国当代文学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潮。
一、文学与社会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两次重大的社会运动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
五四运动则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提倡以白话文写作,注重表达个体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社会变革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以讽刺和批判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而胡适则提倡文学的个体主义和自由精神,他的《一个人的圣经》和《无用的人》等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三、抗战文学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抗战文学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主题,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抗争精神。
在这一时期,冯雪峰的《枪声》、巴金的《家》等作品被广泛传播,成为抗战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揭示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困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韧。
四、社会主义文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社会主义文学成为了主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主要以表扬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和模范人物为主题,如巴金的《家》和老舍的《茶馆》等作品。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严重的批判和审查,许多作家被迫停止创作,文学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五、后现代主义文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以多元和个体化的视角探索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已整理排版)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第一次文代会1、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第一次文代会建立起来的由各种团体所组成的文艺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2、它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为代表的延安文学方向被确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局限性:(1)第一次文代会“团结的局面”虽然很“宽广”,但也有突出的排异性。
(2)即使是在文学体制的内部,也有着相当明显的等级关系。
●《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开展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艺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危害:1、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进行上纲上线的群众性政治批判,给当代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2、对文艺的主题简单化、绝对化理解,忽视了文艺作为精神产品的复杂性。
●《红楼梦》事件(1954年)人物:俞平伯、李希凡和蓝翎特点:1、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论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2、具有扩大化、无限化的特点,远远超出了学术范畴。
3、“彻底清算胡适流毒”,才是这场批判事件的真正目的。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胡风突出的理论是“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创伤说”,主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属于主观型现实主义。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危害:1.败坏了学术风气,扼杀了文学精神。
2.在这些批判中,低下的人身攻击、粗鄙的信口谩骂开始大量出现,其批判文章直如泼妇骂街。
此种话语方式此后形成风气,在“文革”中则严重影响了“红卫兵”一代。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写于1949年秋,短篇小说,发表于1950年的《人民文学》上。
小说共分5节,每节都有一句话的开篇语。
丈夫李克,妻子张英。
小说中“张同志”也就是“我的妻”,是一个崭新的形象,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我们是来改造城市的;还是让城市来改造我们”作者不仅写了“根正苗红”、“苦大仇深”、负有改造城市重任的“革命者”被城市微妙地改造,而且还是以赞赏的语调写了被改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的两大基本主题是:一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病根;二是表现理想的人性。
2、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矛盾、郑振铎、叶圣陶、许地山等。
它的文学主张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人生派’为‘人生派’表现人生、探讨人生。
3、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它的文学主张是:‘艺术派’,强调文学体现内心的要求,提倡浪漫主义文学。
它是第一个在国外成立的社团,也是唯一一个与文学研究会并肩齐驱的社团。
4、语丝社: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文学主张:针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展开批评,形成泼辣幽默的创作风格,“语丝文体”。
5、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
主要成员有徐志摩、胡适、闻一多等,文学主张:提倡尊严和健康,不与民为伍,自命贵族文学。
6、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
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7、胡适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8、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觉醒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伤逝),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闰土、阿q),三权势者与卫道者的形象(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9、冰心的创作:生平: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世纪老人。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
创作特点:1、爱的哲学:泛爱主义。
2、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女性写作特点。
3、语言上形成独特的‘冰心体’即典雅清丽、婉约雅致。
4、人物心理描写不铺张。
10、叶圣陶:生平: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作概况:1、五四时期:现实主义的初期描写,暴露社会黑暗。
2、五卅运动后把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现实的抗争结合起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一、关于“现代”二、分期问题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导论一、关于“现代”古代-----近代-----现代------当代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表现对象: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②创作手法: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③重视思想理论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传:感悟式、评点式(2)联系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3、小结: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重视学习、吸收、借鉴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二、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自我的认识动力“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

当代史复习一、十七年时期文学1、当代文学分期十七年时期文学:1949——1966文革时期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1976——今2、第一次文代会(1)、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2)、第一次文代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总方针。
3、文学组织(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中华全国文学作者协会(1953年改名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艺报》,主管、主办的还有《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协设有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四项4、三大批判运动.(1)、三大批判运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胡风集团案。
(2)、《武训传》批判是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3)、1957:胡风向党中央递交了“三十万言书”,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文艺观点,一一反驳了对他的批评,提出了改进文艺工作的建议。
(4)、1955.6胡风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双百”方针:1、指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它是中共领导文艺、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人民内部的自由的一种体现。
百花文学:1、在“双百”方针影响下,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解冻”。
2、1956——1957上半年,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一批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红豆》),这些作品被称为“百花文学”。
3、1957年下,政治形势逆转,反右风暴结束了“百花文学”的短暂繁荣。
两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5、《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作者:王蒙(2)主要矛盾:理想主义与灰色主义、激情与冷漠、神圣与庸俗、积极与消沉、认真与敷衍(3)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反应了他麻木、冷漠、疲倦的精神状态6、几部作品常识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周立波《山乡巨变》茹志娟:《百合花》赵树理:《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林震、刘世吾孙犁:《铁木前传》→小满儿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1、鲜明的革命抒情主人公形象与强烈的时代色彩。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时间是()A、1949年7月2日B、1949年8月1日C、1949年10月1日D、1949年12月2日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的时间是()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5月3日C、1952年3月3日D、1956年5月2日3、《红旗谱》的作者是()A、陆文夫B、邓友梅C、梁斌D、陈翔鹤4、杨沫的代表作品是()A、《青春之歌》B、《黑白》C、《苇塘纪事》D、《东方欲晓》5、《三家巷》中作者着意刻的一个中心人物是()A、区桃B、陈文雄C、陈文婷D、周炳6、茹志娟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是()A、《百合花》B、《静静的产院》C、《剪辑错了的故事》D、《如愿》7、《回延安》的作者是()A、艾青B、臧克家C、郭小川D、贺敬之8、《阿诗玛》这部长篇叙事诗是()A、满族B、蒙古族C、壮族D、彝族9、被称为“语言大师”的是()A、曹禺B、老舍C、叶圣陶D、沈西蒙10、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A、诗集B、小说C、散文集D、戏剧11、下列作品是舒婷的有()A、《回答》B、《致橡树》C、《纪念碑》D、《雪白的墙》12、《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是()A、蒋子龙B、陈世旭C、茹志鹃D、方之13、赵树理的《锻炼锻炼》是()A、长篇小说B、中篇小说C、短篇小说D、小小说14贾湘农是党的领导者形象,这个形象出自小说()A、《三里湾》B、《创业史》C、《红旗谱》D、《青春之歌》15、《有的人》是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作者是()A、臧克家B、艾青C、何其芳D、公刘16、历史话剧《蔡文姬》共有()A、三幕B、四幕C、五幕D、六幕17、刘白羽的代表作是()A、《红太阳颂》B、《伟大的创业者》C、《日出》D、《长江三日》18、郭小川原名()A、郭恩大B、郭苏C、郭登云D、郭湘云19、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20、《沉重的翅膀》获矛盾文学奖是第()A、一届B、二届C、三届D、四届二、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报告文学的有()A、《歌德巴赫猜想》B、《大雁情》C、《三门李轶闻》D、《月迹》2、下列属于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的有()A、《人到中年》B、《蝴蝶》C、《狗日的粮食》D、《天云山传奇》3、建国后写成的剧本有()A、《一只小马蜂》B、《茶馆》C、《蔡文姬》D、《关汉卿》4、下列作品是古华的有()A、《杏妹》B、《芙蓉镇》C、《莽川歌》D、《贞女》5、巴金是现当代著名的()A、诗人B、小说家C、戏剧家D、散文家6、刘白羽散文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是()A、1949至1958年B、1959至1965年C、1979年10月以后D、136至1949年7、田汉改编了京剧()A、《白蛇传》B、《文成公主》C、《西厢记》D、《谢瑶环》8、《吐鲁番情歌》是一组以爱情为题的短诗,包括()A、《苹果树下》B、《葡萄成熟了》C、《金色的麦田》D、《告诉我》9、王愿坚的小说有()A、《党费》B、《七根火柴》C、《映山红》D、《三人行》10、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A、《东方》B、《李自成(第二卷)》C、《将军吟》D、《冬天里的春天》11、下列属于“先锋文学”的有()A、《我别无选择》B、《透明的红萝卜》C、《我是谁?》D、《冰河》12、郭沫若解放后创作的历史剧主要有()A、《蔡文姬》B、《武则天》C、《屈原》D、《虎符》13、下列属于“写实文学”作家的有()A、刘亚洲B、郑义C、梁晓声D、残雪14、下列属于赵树理作品的有()A、《小二黑结婚》B、《李有才板话》C、《铁木前传》D、《荷花淀》15、下列人物出自《青春之歌》的有()A、林道静B、林红C、江华D、卢嘉川16、《草木篇》这组托物咏怀散文诗包括()A、《白杨》、《梅》B、《藤》C、《仙人掌》D、《毒菌》17、下列属于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的有()A、《格萨尔》B、《阿诗玛》C、《嘎达梅林》D、《吐鲁番情歌》18、《茶馆》里的人物有()A、王利发B、秦仲义C、常四爷D、祥子19、“天安门诗歌”的艺术特点有()A、朴素真挚B、壮烈悲愤C、机智泼辣D、形式多样20、下列属于知青作家的有()A、韩少功B、张承志C、史铁生D、贾平凹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文学革命1、发生时间:1917,2、倡导者以及发表文章: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到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到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到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的三大主义。
)4.新文学意识:内容人上是追求人和个性的解放,形式上主张新文体意识,白话文意识5.四大社团:6.湖畔诗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
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7.鲁迅主要篇目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
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示众肥皂(四铭)在酒楼上(吕纬甫)3)阿q形象分析1他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农民2觉悟不高,突出在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3精神胜利法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人的弱点4)《呐喊》《彷徨》主题: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礼教吃人本质8,郁达夫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小说的主要特点:P70—71创作特色:a)强烈的主观色彩:取材上较大程度的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一己体验,自我心境;表现生的苦闷,性的苦闷,提倡“自叙传”——自我情绪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一、填空题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19、北岛原名,赵振开;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二、单项选择题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A 、绿原的重读 <圣经>B 、公刘的哎,大森林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5、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A 、红灯记B 、白毛女C 、沙家浜D 、龙江颂6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A 、杨朔B 、秦牧C 、史铁生D 、周涛7、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A 、新写实小说B 、寻根小说C 、新历史小说D 、先锋小说三、名词解释1、“三突出”“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3、干预文学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四、简答题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答: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三红一创”2纪实性的品格;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答: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3、创业史的艺术特色答: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②对比手法:1.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2.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农之间的矛盾;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五、论述1、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1作者:杨沫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3艺术特色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②丰富的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2、茶馆的艺术特色1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2主题:埋葬三个时代①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②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混战同这下的民国社会③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3场景:裕泰茶馆4人物:王利发老板——左右逢源,典型的北京商人的形象;他勤奋、重利、心肠不坏,小资产者的思想;秦仲义民族资本家——爱国,希望民族振兴,搞工业救国;常四爷满清遗子——入过狱,加入过义和团,后认准自力更生:卖菜、打猎维持生活,但最后仍逃脱不了残酷的命运;5艺术特色①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ⅰ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ⅱ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ⅲ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ⅳ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②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③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④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杨沫的青春之歌一作者介绍: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一九一四年出生在北平今北京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她早年在北平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着,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及东方欲晓、芳菲之歌等;二青春之歌的主题: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三、林道静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林道静是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小说重点描写了她由一个充满幻想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艰难过程;她的成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离家出走到与余永泽的结合;这一阶段的林道静,一方面有着小资情调,幼稚、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又秉持劳动者的倔强、善良;这种矛盾的性格决定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付出超过常人的痛苦与磨练;第二阶段:从参加东北学生的除夕聚会到第一次被捕;在这一阶段她渐渐从个人的郁郁寡欢中走出来,但单纯、狂热导致了第一次被捕;这次被捕促使她逐渐成熟;完成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第三阶段: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在这一阶段中,她已经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一年的铁窗生活中,林道静的思想感情和革命理想都有了新的升华;她经受住了毒刑拷打,用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共产党员林红为她讲述得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使她深受启发,懂得了革命的真正意义,思想也更趋于成熟;出狱不久,她就入了党;后来,党又派她到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终于成为虽不完善却异常坚强的革命战士;小说通过对林道静性格成长的三个历程的描绘,表现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曲折,概括了那个时代许多爱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投入到整个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去,才会获得真正的青春;除林道静外,作者还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他们是以“党的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对林道静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作家杨沫为更加形象地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性,还塑造了堕落为时代渣滓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经不起磨练的白莉萍,在物欲的诱惑下叛变革命的戴愉等,他们与林道静、卢嘉川,以及几经动摇最终走向革命的许宁、王晓燕祥成了鲜明的对比;四、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青春之歌布局严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作品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清节,贯穿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繁而不乱,有条不紊;作者善于选择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善于通过对比来刻划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如卢嘉川的献身精神与余永泽的自私自利,林红的傲雪寒梅的高洁与白莉萍的腐化堕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的展现了人物不同的精神境界;茹志鹃一作者生平:茹志鹃1925—1998,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幼年父母双亡;一九四三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五五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等;散文集:惜花人已去等;二百合花的思想内容: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撷取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动人的小插曲,再现了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刻画了一位憨厚、质朴的可爱的小战士和一位羞涩、美丽而又善良的新娘子的动人形象;三茹志鹃小说的独特性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她不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撷取生活的一朵浪花加以精细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折光;作品虽然取材于解放战争,但作者却借助“我”与小战士去往前沿阵地包扎所的路上的情感流动及在前沿阵地包扎所小战士向当地群众借被子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2、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3、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意味;1、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是在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有独立形态的诗的体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当代诗人中,郭小川、贺敬之被认为是这一“诗体”的主要写作者;或主要出现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创作体式,产生的背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作家和人民心中激起的革命豪情和政治热情,受三十年代红色政治鼓动诗影响;代表作家是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主张诗反映时代和重大政治事件,重视抒情主人公的塑造;2、天安门诗歌运动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民众为自发悼念周总理,批判和谴责四人帮而用广义的“类诗歌”形式从事的政治性抗争运动;1分运动中所创作的作品后来编成〈天安门诗抄〉,有的并不是诗词,还阔大量的挽联、悼词、祭文等,诗词中,也以不严格遵守格律的旧体诗、词、曲居多;民众利用旧体诗的现成形式或思想资源,隐晦地表现其政治历史观点;1分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革”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体现;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创造增添新的经验,但创作主体的真诚,以及对于独立的思想和独立写作方式的坚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持久启示意义;1分3、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在经济大跃进的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有关文艺的两项主张:搜集民歌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此方法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规范;导致了浪漫主义的浮泛化;4、第一次文代会1 1949年7月2日至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主要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郭沫若等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大会期间,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2分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想结合的文艺总方针;1分5、文艺黑线专政:由江青等人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在纪要中,江青等人污蔑文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政策,被一条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在“文艺黑线专政论”中,江青一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同时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为推行“左”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制造了理论根据;一、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30 分1、小说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哪些地方答:百合花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没有正面直击战争,而是从人性美的角度讴歌了战争中军民的美好心灵,同时体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具体表现为:1、反宏大叙事的女性个人化审美视野,2、对战争、英雄以及女性的别样理解,3、对理性化观念化的情节构建和红色修辞的反拨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4、诗化、感性化的语言2、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在什么地方;答:望星空前半部分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的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了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中,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第三、四章回到人间,看人间,抒发豪情壮志,但显得虚浮,言不由衷;从全篇来看,望星空是郭小川对人生、对艺术的思索开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当时一派豪情万丈的放声歌唱中,郭以独特的风格从另一层面书写人生;但是,诗人的这种思索由于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能深入发展,这就造成了望星空在艺术上的不平衡;前半部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着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自剖和审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求索和百折不挠的进去精神;而后半部诗人又回到豪言壮语的模式中,把前面的个性化描写当作个人虚无主义思想进行谴责和否定,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望星空是一首典型的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的矛盾的敏锐感受;3、简述闻捷的诗歌主题及艺术特点;答:1:主题:1首先表现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两相对比,表达了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歌颂,和建设新社会的热情;2表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并借爱情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2:艺术:1异域风情的融入,牧歌式的创作情怀;2擅长描写色彩鲜明的场面,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避免直抒胸臆,常常在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和情节描绘中,流露对生活的诗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