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doc
鹌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治疗
肉鸡 。
肠有 多量 溃疡灶 覆盖 , 有的 肠壁 穿孔 ,
按 此 方 法 治 疗 2d后 ,红 色 粪便
( )临床 症状 鸡群 采 食量 明显 个别 病鸡 /H 壁上 有 出血 点 ,小肠 比 明显减少 ,大群精神好转,采食量增 二 J ̄ ,
下降 , 患病仔鸡羽毛松乱 , 倦怠无力, 正常 体积 肿大 2 , 腔 内充满血 液 , 加 ,3 鸡 只零 星 死 亡 ,基 本恢 复 d后 倍 肠
整个 发病 期 表现 为发 病 迅速 、发 病率 血 , “ 呈 紫葡萄 样 ” 外观 。 感染 后 7~ 1 羽 鹌鹑一天用量 ,每 日 0 一剂 ,每只鹌鹑 高和 死亡 率低 的特 点 。
d发生 法 氏囊 萎 缩 ,有 的腺 胃乳头 轻 每天 3~6 , 4 湖 艮 连用 3~4 。 分 次 m1 。 d 3 .为提 高 治 疗效 果 ,在 以 上 治 疗 的 同 时 , 可给 予 辅 助 治 疗 和 特殊
0 溶 痢 ,排 白色 或淡 绿 色稀 粪 ,腹泻 物 中 变化 和 实验 室检 查诊 断为 鹌鹑 传 染性 60 0ml 化 ,让 鹌鹑 自由饮 用 3d, 含有 尿 酸盐 ,肛 门 周 围的羽 毛被 粪污 法 氏囊病 。
染 , 鹌 鹑精 神沉 郁 , 毛蓬 乱 , 食 , 病 羽 不 卧地 不 起 ,两翅 下垂 、垂 头 闭 眼 ; 初
6 I 6 投稿信 箱s d 2 0 @2 3. e y k0 7 6 n t
I 兽医门诊l E f 2 2性肠炎与小肠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格 日勒
{ 大连普兰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 ,辽宁大连 16 0 2 0) 1
( )发病 情况 2 1 年 4月 ,大 肿大 ,十 二 指肠 肠壁 增厚 发红 ,上面 用 5d。 一 01 连普 兰 店 市 某 一养 殖 户 饲 养 250只 有麸 皮样 伪 膜覆 盖 ,小肠 的后 部 及盲 0 3 VK3 . 和鱼肝 油粉 ,全天 饲喂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法氏囊炎症、萎缩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为特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一般3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表现明显的症状。
易感雏鸡群中快速暴发,病程短,本病可以使用注射疫苗和加强管理,进行有效防控法氏囊病的发生。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高度的接触性传染病,不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该病是一种以法氏囊炎症、萎缩为主要特征,以及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的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仅会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还有引发患病鸡只的免疫抑制和缺陷,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琼脂扩散试验,感染试验等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确诊,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和注射疫苗等生产方法,可有效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往往引起幼鸡的急性发病。
该病发病率极高且病程较短,一旦发病容易会造成鸡群中大鸡的死亡,且具有较强的潜在危害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次在美国发现,鸡群在患病初期会出现间歇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入侵的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被其他病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发现以来被分离出多个变异株,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染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高接触性传染病,病毒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携带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圈的环境条件中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此当鸡舍出现发病鸡时,鸡舍就成为了重要的传染源,鸡舍内的昆虫、鸟类等生物都可以检测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可以直接污染鸡舍内的饮水、饲料、器具,并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病毒。
鸡在3-6周龄处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期,3周以下的鸡,被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对鸡的免疫造成影响。
免疫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发 病 后 紧 急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4 1 对 鸡 舍 及 环 境严 格 消 毒 病 死鸡 .
一
无 菌操 作法采 取病死 鸡肝脏 、 心
脏 和 脾 脏 各 l 份 .分 别 接 种 于 营养 琼 0
律 深 埋 . 舍 和 周 围环 境采 用 4 鸡 %的
烧 碱 , 内 消毒 采 用 12 0 菌 毒 杀 。 舍 :0 的
病 毒 血 清 型 中存 在 着 许 多 毒 力 不 同 的
亚 型 、 异株 亚 型 . 以该 病 仍 呈 现 出 变 所
区 域 性 暴 发 或 散 发 2 1 年 8 0 月 某 鸡 1 场 已经 接 种 了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疫 苗 的
1 5日龄 鸡 突 然 发 病 , 出 现 大批 死 亡 . 1
顿, 昏睡 , 泻厌 食 , 食 停 止 , 膀 下 腹 采 翅 垂 。 毛蓬乱 , 污粪便 , 颈 . 眼 . 羽 玷 缩 闭
33 回归 试 验 .
51 根 据 本 次 流 行 的 发 病 情 况 、 床 . 临 表 现 、 理 变 化 和 病 原 学诊 断 , 诊 为 病 确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部 分 病 例 肌 胃乳 头及 其 与 肌 胃界 处 出血 .但 在 诊 断 过
兽 医 晦 诊 ./. 7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是 由 病 毒 引 起 的一 种 急性 接触 性传 染 病 主 要 侵 害 雏 鸡 及 幼 龄 鸡 . 是危 害 养 鸡 业 最 为 严 重 的传 染 病 之 一 近 年 来 . 由于 使 用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疫 苗 免 疫 接 种 防 制 本 病, 使本 病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控 制 : 因 该 但
传染性法氏囊病
浅谈今年的法氏囊病每年5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到麦收时节,达到发病高峰。
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内的小鸡,特别是7-40日龄的鸡更容易传染该病。
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的广泛应用,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以及病毒毒力减弱和抗原的变异,传染性法氏囊炎逐渐向温和型、非典型转变。
1.1 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病特征 1985-1995年期间暴发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病理变化特征非常典型,全群突然发病,精神高度沉郁、缩头、乍毛、排石灰水样稀便,食欲废绝,鸡爪脱水干瘪。
剖检呈现明显的四大病理变化特征:①法氏囊高度肿大,外观浆膜下有黄色胶冻样物或严重出血呈紫葡萄状,剖开法氏囊腔内有粘液或有黄白色干酪状物,囊壁皱褶出血;②胸肌、腿肌有明显的斑点状出血;③腺胃乳头出血或腺胃、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④肾脏肿大淤血或有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
发病3日内大量死亡,呈尖峰式死亡曲线,3d 后死亡迅速减少,病鸡很快康复,由于本病发病急,康复快,因此又称为“三日病”。
1.2 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病特征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炎多在一个小范围或一定区域内流行,发病缓和,在鸡群中流行较缓慢。
刚开始鸡群中仅个别鸡发病,精神不振、缩头、闭眼、乍毛,受到惊扰后可打起精神混入鸡群中不易被发现。
病鸡逐渐耐过自愈康复,但有更多的鸡陆续被感染发病,鸡群中病鸡逐渐增多,全群采食量下降。
如不采取治疗措施,本病可在鸡群中缓慢流行10d甚至半个月的时间。
部分毒力稍强的毒株感染时,突然有鸡发病,全群采食量下降,(也有的养殖户反映在发病前1-2d,鸡群有食欲旺盛、采食量异常增多的现象,随后开始发病)。
病鸡闭眼、呆立、缩颈、乍毛、不食、拉灰白色或石灰水样稀便,胫爪脱水干瘪。
剖检温和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病死鸡,也具有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四大特征性病理变化,但病变程度较轻,且在一只鸡上不一定完全显现。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2 流 行 病 学
有 本 病 只感 染鸡 , 3 6周 龄 的 鸡 最 易 感 染 , 在解 剖上 的 区别 要 点 。 ⑥ 肾脏 肿 胀 , 充 满 白色 的 以 ~ 3 周 龄 以 下 的雏 鸡 常 成 隐性 感 染 , 9周 龄 以 上 的初发 病鸡 场 , 传播 快 , 有症 状病
病。
精神 不振 , 度虚 弱 , 极 卧地 不动 。⑤一旦 发 病波及 全
有 2 5 传 染性 法 氏囊 病毒 主要 侵 害幼年 鸡 的体液 免 疫 群 , 典 型 的死亡 线 ,~ 3d为 急性 期 , ~7d为高 7d以后 死 亡 减 少 。⑥ 病 程 和 死 亡 率 一 般 在 中枢器 官— —法 氏囊 以 及侵 害所 有 免 疫 系 统 , 以 峰期 , 所
饮水 用具 、 粪便 以及 人 的来 往 , 昆虫 媒 介 而 传 播 , 在 临床上 是 比较 容易 诊 断 的。化 验室诊 断 一般 采用 琼 鸡群 中的传播 速 度很快 。 脂 扩散 反应 。 、
3 临 床 症 状
临床 症 状 分 为 临床 型 和 亚 临床 型 , 有 临床 型 具
丁文 卫
江 苏徐 州生物 工程职 业技 术 学院 , 苏徐 州 2 1 0 江 20 6
犬旋 毛虫 病是 一 种 严 重 的人 畜共 患 病 , 由于 明显 , 人 自然感 染 的病 犬 较 难 发 现 , 一定 的潜 伏 期 。 有 吃 到含有 旋 毛 虫 包 囊 的犬 肉 品而 感 染 。早 在 1 7 成虫 对 宿主危 害 性 小 , 状 不 明 显 。 当大 量 的幼 虫 95 症 年吉 林省 大安 县就 有 9人 因为吃 凉拌 犬 肉而感染 旋 进入 肌 肉时 , 因寄 生 部位 的不 同而 出现 不 同 的临 常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4. 2 2 %, 月龄以上发病的 占 1. 3 8 %。肉仔鸡 多发 , 4 每
年各季均有发病 , 但多集 中在 6 9 - 月份 。
黏膜 出血 ( 4 ) 2% 。
盐沉积 , 有时会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相混淆。但肾 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没有腿肌 、 胸肌 的出血变化 , 且法 氏囊病变轻微。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也没有 ID的 B 突然群发和发病第 3 5 ~ 天出现死亡高峰的特点 。
本地区老饲养舍内常见 的多为 ID与鸡大肠杆 B 菌、 新城疫 、 球虫病 、 盲肠肝炎的混合感染 。在笔者剖 检的 40 5 例病死鸡 中, 混合感染 2 3 , 9 例 占总病例数 6. 其 中大肠 杆菌与 ID混合感染 2 0例 , 51 %, B 2 占混 合 感 染病 例数 7 % , 5 占总 病例 数 的 4 .%。这 主要 发 89 生在环境较差 的老饲养舍或高密度饲养 区内,以及 经 常 消毒不 彻底 或 不 消毒 的鸡 群 中 。
2 剖检变化
剖检 死 亡 或 濒死 的病 鸡 4 0只 ,可 见 病鸡 脱 水 5 ( 5 ) 腿 肌 呈 条 状 或 斑 驳 状 出血 ,颜 色 暗 红 6% , ( 0 ) 胸 肌 出血 ( 5 ) 心肌 无 明显 变化 ( 3% ; 1% , 个别 因 缺 硒 导 致 的心 肌 松 软 除外 ) 肝 脏 呈 土 黄色 ( 2 ) ; 5% , 脾 脏轻 微肿 胀 , 面有 灰 色病灶 ( % ) 表 4 。 病 初 法 氏囊 肿 大 1 2 , 黄 色胶 胨 样 水 肿 、 ~倍 呈 质 硬, 黏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 0 。 7 %) 重 者 法 氏囊 黏 膜严 重 发 炎 、出 血 、坏 死 ,呈 紫葡 萄 色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防治措施
毒的传播途径。
消毒措施
02
定期对鸡舍、饲料和水源等进行消毒,并评估消毒效果,以减
少病毒的传播。
人员管理
03
对进出鸡场的人员进行登记和消毒,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治疗措施效果评估
发病初期治疗
评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控制鸡传染性法氏 囊炎疫情的效果。
对症治疗
评估使用解热镇痛药、补液和防继发感染等对 症治疗措施的效果。
症状
病鸡表现为食欲不振、羽毛蓬乱、嗜睡和腹泻,有时出现黄 色或淡绿色的黏液便,严重时出现极度虚脱、腿肌萎缩和共 济失调等症状。
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禽腺病毒属,对鸡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接传播,也可通过 带病毒的野鸟和人员传播。
立即对病鸡进行隔离,并使用碘伏和 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处理。对鸡舍进行 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提高饲养管理 水平。对病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选 用当地流行的法氏囊炎疫苗,并在饲 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和抗应激药物。经 过一周的治疗和精心护理,鸡群逐渐 恢复健康,没有出现新的病例。
总结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鸡,使用适当的消 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饲养管理和 环境卫生,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同时 配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鸡传染性 法氏囊炎的传播。
防治措施
散养户缺乏防治知识和经验,未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消毒和 免疫接种等处理,导致疫情扩散 ,无法控制。最终大部分鸡只死 亡或失去生产能力,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
总结
缺乏防治知识和经验是导致防治 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并隔 离病鸡,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 消毒处理,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等 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 囊炎的传播。
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预防及诊治
粪便 污 染 黏 连 , 略 带少 量血 , 第5 、 6 、 7天症 状 最 明 显, 病鸡 出现共 济失 调 , 翅 膀下 垂 , 两腿 发生 痉 挛性 收缩。 食 欲废绝 , 渴 欲增 加 , 鸡 冠和 可视 黏膜 苍 白贫
病变 中前 两条 具有 特 征 性 ,为 现 场诊 断 的主 要依
据
4预 防
2 . 4带有不 明显 的头 颈震 颤现 象 .即伏 地 昏睡
中轻 微发 抖 。 2 . 5发 病前 大群 采食 量 急剧 增加 , 随后 减 少 。 以
加强 饲 养 管理 ,搞 好 防疫 卫 生 消毒 工 作 如用
传染性 法氏 襄炎 I t  ̄ t l l l n 及i 全 治
苗红 亮 , 李 艳。 ( 1 . 瑞普( 保定) 生物 药业有 限公 司 , 河北保 定 0 7 1 0 0 0 ;
2 . 邯 郸 县农 牧局 动 物防 疫监督 站 兼庄 分站 , 河 北邯郸 0 5 6 0 0 1 )
碘制 剂 、 戊 二醛 成 分 的交 替 消毒 。实行 每 舍 “ 全 进
全 出制 ”,进 鸡前 一定 要 对鸡 舍进 行彻 底 消毒 , 尤
上 五 点为 典型 的症 状 , 鸡 群 抵抗 力及 病毒 毒 力 的不
同, 所 表现 出 的症状 轻重 程 度也 不尽 相 同 。
3剖检 变化
其 是用 被法 氏囊 病病 毒污 染 的场地 重复育 雏 时 。 搞 好 免疫 接种 , 一 是 种鸡 未 作 灭 活苗 免 疫 , 也 没 有 感 染 过 法 氏囊 病 病 毒 鸡 的种 蛋 孵 出 的雏 鸡 ,
禽。 引起 疾 病 的暴 发 。日龄 越大 的鸡 越不容 易 患球 虫 病 ,但 隐性 感染 球虫 病 的成年 鸡所 排粪 便 被雏 鸡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控
中国动物保健2021.1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控朱文斗(江苏省兴化市新垛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225700)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该病自发现以来,已成为危害家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该病主要侵害40日龄以下雏鸡,破环雏鸡的免疫系统法氏囊,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降低机体对其它病原的抵抗力。
被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雏鸡,常会继发其它疾病,形成混合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该病的病原特性、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氏囊病;传染病;诊断;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雏鸡,以雏鸡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
1957年,该病于美国肉鸡中首次被发现,我国最早于1979年在广州发现相关病例,1980年首次分离到该病病原[1,2]。
目前该病已成为危害家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病原特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属于双RNA 病毒科,无囊膜,病毒粒子呈20面体立体对称。
该病毒在一般环境中较稳定,可在鸡舍内存活122d [3]。
对外在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均有较强的抵抗力,在56℃5h 或60℃30min 仍具有活力,对四氯化碳、乙醚等脂溶型溶剂不敏感,对高温和干燥有抵抗力。
70℃高温30min 或用0.5%氯化铵作用10min 才可杀灭病毒[4]。
因此,鸡舍一旦污染IBDV ,很难将其彻底清除。
IBDV 有两个不同的血清型,分别为血清I 型和血清II 型。
其中具有致病性的为血清I 型,血清II 型不具有致病性。
两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血清II 型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不能保护抗血清I 型病毒抗原的攻击[5]。
2发病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呈地方性流行。
3~6周龄的雏鸡是IBDV 的最适宿主,感染后潜伏期一般在2~3d ,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1~12日龄的雏鸡由于有母源抗体的保护,不易感染本病,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并长期带毒。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鸡技术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鸡技术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而导致。
该病特点是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病鸡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生腹泻,且由于损伤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病原和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病原和流行特点该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可在鸡舍内存活2-4个月,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从病鸡的体内通过粪便排出后经过50天,仍可保持较高的污染力。
法氏囊病毒耐酸、耐热、耐阳光和紫外线,但是不耐碱,对醛类、过氧化氢等消毒液敏感。
鸡对此病有极高的易感性,在自然条件下,鸡是唯一感染群体,并且各个品种的鸡都会感染发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多雨季节的发病率较高。
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肉鸡,在出壳的早期即可感染此病毒,有母源抗体的肉鸡在患此病后,发病时间会推迟到5-8周龄。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受到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垫料、工具等,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眼结膜来传播,除此之后法氏囊病毒还可通过禽卵进行传染。
该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鸡舍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鼠类、昆虫、家畜以及工作人员。
2、临床症状此病的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在感染此病后会突然发病,病程约1周左右,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闭目嗜睡,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严重者会食欲废绝。
病鸡全身羽毛松乱无光泽,双翅下垂,畏冷,喜在热源处扎堆,全身震颤,走路摇晃,步态不稳,弓背蹲坐,严重者会卧地不动,伴有体温升高。
病鸡有腹泻的现象,常排泄白色黏稠如蛋清样的稀粪,有的会有水样的下痢,还有的病鸡的粪便为带石灰样的蛋清状,常导致病鸡的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黏染。
病鸡在恢复期会排泄绿色粪便。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报告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报告法氏囊病也叫囊上腔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病,它以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为主,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
去年秋季我地区有两处规模养鸡场有大批雏鸡和育成鸡发生以白色水样稀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后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血清学检查等结果,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情况龙泉镇胡家和东沟的李家已有7年的养鸡史,两家雏鸡3周龄左右有三之一被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6—8周龄时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拉稀粪(白色水样或绿色),病鸡羽毛粗乱,最后脱水瘦弱衰竭而死亡。
2.剖检变化剖检死鸡发现法氏囊似有肿胀及出血点,解剖200多病死鸡,由于病程不同多数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变化。
2.1法氏囊早期法氏囊肿大1—3倍,粘膜表面有轻微或明显的局灶性和弥漫性的针尖大至帽头针大的出血点,表面附有浆液性附着物,病程稍长的,法氏囊呈坚实感并肿大,也有程度不同的新旧交替的出血点,粘膜表面附有粘稠的分泌物。
慢性病例的法氏囊体积萎缩,皱摺缩小,表面附有淡黄灰色的干酪样物。
2.2肾脏肿大1—2倍,有尿酸盐沉积呈淡灰色,质地脆弱,有时脏表面附有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输尿管变粗,官腔内附有石灰乳样物质。
2.3 腺胃:粘膜表面有散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2.4肌肉胸肌、腿肌有出血点并脱水,肌肉无血色。
肋间肌、股肌有局灶性、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片状、条状出血点。
2.5盲肠扁桃体肿大,有局灶性的出血点。
2.6胸腺早期肿大并有出血点,后期发生萎缩。
2.7肝脏略肿大。
3.组织学变化3.1法氏囊滤泡皮质及髓质、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坏死后形成囊状空腔,内有微嗜碱性网状物,残存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坏死。
3.2腺胃粘膜上皮脱落,粘膜固有层内嗜酸性细胞、伪嗜伊红细胞呈局灶性或弥漫性濅润。
粘膜腺上皮消失,形成囊状空腔,深层复管腺上皮变性、坏死、脱落至腺小管腔与集合窦内。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精)
诊断方法
•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变特 征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和易感鸡接种是确诊本病的主 要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 • 自然感染IBDV的鸡群,在发病后的2~3d, 法氏囊中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脾和肾。 取发病典型的法氏囊和脾,经磨碎后,加 灭菌生理盐水作1:5~1:10悬液,以3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入抗生素作用 1h, 经绒毛尿囊膜接种9~12日龄SPF鸡胚。
• 本病 1957 年首先发生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 州的冈博罗,所以又称为冈博罗病(gumboro disease) 。目前本病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 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也是我国近几年 来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 病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因为 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等;另一方面是本病 可造成免疫抑制。
流行病学
•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 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 龄的鸡最易感。近年有138日龄的鸡也发生 本病的报道。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人 工感染 3 ~ 6 周龄火鸡仅表现亚临诊症状, 法氏囊病变可见有组织学变化。
•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 病毒,污染了饲料、饮水、垫料、用具、 人员等,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传播。病毒 可持续存在于鸡舍中,污染环境中的病毒 可存活122d。
病原生物学特性
•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病 毒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属双股双节RNA病毒科 (Birnaviridae) ,禽双股双节 RNA 病毒属。它 的基因组由两个片段的双股 RNA构成,故命 名为双股双节RNA病毒。病毒是单层衣壳, 无囊膜,病毒粒子直径为 55 ~ 65nm 。病毒 无红细胞凝集特性。IBDV 以法氏囊含量最 高,其次是脾脏、胸腺和肾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
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博罗病。
目前本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该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一)病原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猴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并产生病理变化。
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乙醚、氯仿、高温及胰酶的处理,对紫外线有抵抗力,56℃5小时、60℃30分钟均不能使其失活,耐酸(pH2)但不耐碱(pH12)。
1%石炭酸、甲醇、福尔马林或70%酒精处理1小时可杀死病毒,3%石炭酸、甲酚或0.1%汞溶液处理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0.5%氯化铵作用10分钟能杀死病毒。
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
血清Ⅰ型对鸡致病,Ⅱ型对火鸡致病。
Ⅰ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二)流行病学3~6周龄的鸡对本病易感,3周龄以下的雏鸡受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火鸡和鸭也能自然感染。
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
饲养过病鸡的鸡舍在清除病鸡之后的54~122天,对其它鸡仍有感染性。
病鸡舍的小粉甲虫、蚊子、鼠等均有感染性。
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种蛋可感染本病,经常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鸡舍用具、人员衣服、昆虫等途径而传播。
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尤为易感,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高达几乎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但在来航鸡可能高达50%。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三)临床症状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
传染性法氏囊炎(IBD)
一、概 述
• 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 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 IBDV感染的危害: 直接损失:发病、死亡并表现明显的病变(临床 发病) 间接损失:产生免疫抑制(亚临床感染),致使 机体对疫苗免疫的应答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 性增高. 如临床上常见的球虫、大肠杆菌等感染以及禽 流感、新城疫的免疫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
两腿外侧肌肉出血
两腿外侧肌肉出血,呈块状或条状
发病鸡法氏囊肿大出血,如紫葡萄样
法氏囊肿大,浆膜出血
法氏囊浆膜出血
发病鸡腺胃与胃交界处有出血环,真胃粘膜出血
(五)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确诊: • 1、病毒分离与鉴定 • 2、琼脂扩散试验
(五)防控策略
(一)病 原
• 1、IBDV为双股RNA病毒,无血凝特性。 • 2、血清型:可分为1、2型,血清型中又存在 不同的血清亚型。只有血清1型对鸡致病,2型 感染火鸡但不致病。 • 3、病毒对紫外线、热、胰酶、氯仿、乙醚等 抵抗力强,能在鸡舍中长期存在(122d)。 但对消毒剂敏感,短时间可杀灭病毒。
(二)流行病学
(六)治 疗
1、 病雏早期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可 获得较好疗效。 • 雏鸡0.5~1.0ml/羽 • 大鸡1.0~2.0ml/羽,皮下或肌肉注射; 2、同时投服抗菌药和电解多维,防止继发 感染和抗应激。
• 1、易感动物:各品种鸡都能被感染。以3-6 周龄的鸡易感性最强,成年鸡感染后表现 亚临床症状。 • 2、传染源:病鸡和隐性感染鸡,至于病愈 鸡是否带毒,目前尚无定论。 • 3、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眼结膜和消 化道传播。 • 4、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较为 严重。
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诊断报告
法 氏囊重 量分 别 达到 2 . 5 g 和3 . 3 g ( 对 照 鸡则 分 别 为
4 诊
1 g 和 1 . 1 g ) , 肌 肉 出血脱水 , 脾 稍肿 , 肾小 叶 明显 。 断
根据 这 起 疫 情 发 病 突 然 , 死亡快 , 呈 一 过 性 经 过, 死亡率高 , 排 白色 水样 便 等 临床症 状 , 剖检 出现 法 氏囊 肿 大 , 出血 或 萎 缩 , 肌 肉脱 水 和 出血 等病 理
”
— —
+ 一” — + 一” — + 一 ・ ・ — + 一・ ・ — — + 一・ ・ — ’ 一・
药 和抗 菌素 。
头 孢 克肟 钠 +粘杆 菌 素 +克林 霉 素饮 水 , 连 用
3 d。
( 3 )结 合 实际病 情选 用不 同 的治疗方 案 。 饮 用 进 口电解 多维 、葡 萄糖 增 加 能 量 和营 养 ,
到死 亡仅 几小 时 , 甚 至 有不 明显症 状死 亡 。开始 , 有
有浆液渗 出,在伊红着染 的背景上分布淋 巴细胞。 都有广泛 的或局部数量不等散在小灶性 的细胞集 聚( 仅 数个 红 细 胞 ) , 有 的滤 泡 间 或 滤 泡 内水 肿 , 髓 质有 细胞 崩解 的残 屑颗 粒 。有 的滤泡 髓质 部分崩 解 的细 胞 残 块 , 周 围有 残 存 的皮 质 , 网状 结 构 之 间 有 少量 淋 巴细胞 。肝 : 有 胞浆 黄染 的肝 细胞 , 有胞浆 崩 解, 核 聚集并 混有 淋 巴细胞 的 圆灶 。肾实 质 , 输 尿管
瓦房 店西杨 乡某养 鸡户 于 2 0 1 3年 4月 饲 养 1 8 0 0只蛋 鸡鸡雏 , 在入 雏 2 6日龄后 陆续 死 亡 , 发 病
后3 ~ 5 d死 亡 达 到高 峰 , 前后 1 l d死 鸡 1 1 8只 , 死 亡
解析传染性法氏囊炎
解析传染性法氏囊炎法氏囊的生理特点法氏囊是家禽所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主导体液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此部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导致早期的免疫接种失败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
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法氏囊在不断的增大,在28-30日龄时,法氏囊最大,到性成熟(120日龄左右)时,基本萎缩。
法氏囊病的发病原因从中医辩证上,属于湿热病,故一年四季均发生,但春夏天发生比秋冬季节多。
(秋冬季节发病一般是小气候的原因,冬季鸡棚通风换气不好,加上鸡采食量比较高,排泄量增大,使之造成鸡舍中的高温高湿)。
温差过大,湿度过高,球虫多发,引起免疫抑制;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法氏囊病的症状1、本病潜伏期为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2、发病鸡群的早期症状之一是有些病鸡有啄自己肛门的现象,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拉水样、奶油状或者蛋清样粪便,脱水明显。
减食,渴欲增加。
3、当前法氏囊的新特点:(1)没有尖峰式死亡曲线,而是零星死亡,大多病例在法氏囊疫苗免疫后2-3天出现;(2)一般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3)死亡控制后容易反复发病。
当前法氏囊病剖检变化的新特点1、法氏囊成紫葡萄状的非常少,而是外观有胶冻状物包裹、内有针尖状出血点或迅速萎缩;2、肾脏肿大,花斑肾;3、腺肌胃交界处基本很少有溃疡带出现;4、腿肌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
治疗难的原因1、出现法氏囊的变异株,我们通常用的是三价苗(1个标准株,2个变异株),而现在发病的是第三个变异株。
建议用四价苗免疫(1个标准株、3个变异株),效果不错;2、混合感染的出现:A、新城疫与法氏囊混感B、新城疫与法氏囊、球虫的混感。
保健治疗方案1、未发生法氏囊及时用绿益康饮水,能够有效的降低法氏囊疾病的发病率。
(绿益康300斤水/袋,每天集中使用一次。
)原因:绿益康是纯中药提取单体素,预防用药,效果确实,副作用小,价格实惠;在前期进行预防性投药,不仅能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同时能促进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在疫苗预防法氏囊之后,能够使机体产生较高的抗体,提高机体对抗野毒的能力。
猪禽传染性法氏囊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禽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病,主要侵害幼鸡,以突然发生、短促病程、尖峰式死亡曲线、白色水样下痢、严重萎顿以及法氏囊和其他淋巴样组织的淋巴细胞大量破坏为特征。
由于感染鸡极度虚弱和免疫抑制,在养鸡场中可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⒈病原。
本病原体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
无红细胞凝集特性。
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在PH12受到抑制,而PH2则不受抑制。
病毒置于56℃5小时仍存活。
0.5%福尔马林作用6小时后,毒性大为降低。
0.5%的氯胺作用10分钟可杀死病毒。
⒉流行病学。
本病分布于全世界养鸡业发达的国家。
我国于1979年发现本病,目前已传遍全国各地,成为养鸡业的一大灾害。
宁波地区从80年代中期发现,现已成为养鸡的主要疫病之一。
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4~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1~14日龄鸡感染后也很少见到临床症状,但感染后会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常造成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免疫失败。
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率可达100%,发病后第3天开始死亡,并很快达到高峰,5~7天后死亡逐渐停止。
死亡率在2%~30%之间,如有新城疫等病并发,可使病死率增高。
⒊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3天,临床表现与球虫病的急性暴发极为相似,往往突然发病,发病率高,死亡集中发生于很短的几天之间,以及鸡群的康复较为迅速。
病的初期部分病鸡有自啄泄殖腔及周围羽毛的现象,病鸡羽毛蓬松,采食减少,精神萎顿,畏寒打堆,不愿走动,排出白色或黄色水样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常被粪便污染。
在病的后期体温下降,脱水和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⒋病理变化。
死于法氏囊病的鸡表现脱水,股部和胸部肌肉呈块状或条状出血。
法氏囊病的病变具有特征性:浆膜粘膜水肿,呈黄色胶冻样,有散在出血点。
有的可涉及到泄殖腔。
由于水肿和出血,法氏囊的体积约较正常大2倍左右,外形变圆。
感染后一般第4天肿胀最大,以后逐渐缩小,有的明显地萎缩2~5倍,触之坚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近几年来,经过科研部门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从去年以来,我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规模饲养场(户)中,尤其是已经免疫过的鸡群又时有爆发,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使饲养场(户)对法氏囊病疫苗产生疑虑。
1 发生鸡法氏囊病的原因1.1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是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抗体,对外来病源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由于引进鸡雏来自四面八方,种鸡在开产前是否免疫,在没有抗体监测的情况下,雏鸡母源抗体存在与否不详。
过早接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失去免疫作用,过晚接种又易被野毒感染而发病。
1.2 病毒毒株与疫苗的抗源性差异目前,畜禽疫苗购销渠道比较混乱。
外地科研部门新生产的产品流入到各地,一些饲养户都是按照疫苗经销商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而忽略了当地传染病流行特点,往往出现法氏囊病毒毒株和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不符,这样,难免出现免疫失败。
也可能有变异毒株的存在,仍然会发生法氏囊病。
1.3 免疫方法不当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方法有3种,即饮水、滴鼻和点眼。
但有的饲养户怕麻烦、图省事,将滴鼻与点眼改为头浸;有的饲养户在饮水时,不注重水的质量,随意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也有的将2次免疫改为1次免疫。
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4 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及其制品都有抑制和杀死疫苗弱毒的作用。
有的饲养户为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而在免疫接种前后仍然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含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结果减弱或抑制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1.5 消毒不彻底发生法氏囊病的用户,大部分是利用饲养过几批鸡的鸡棚、鸡舍,每批出栏后,没的按正规的方法进行消毒,疫源很难彻底消灭。
1.6 饲养场(户)过于集中,人为的疫病传播目前,各地为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济,各乡镇都建立了专业养猪村、养鸡屯,几十座塑料大棚连接成片,集中饲养畜禽。
传染性法氏曩炎的预防及诊治
作 用 ,可有效 降低 养殖 环境 中野 毒 的存 活数 量 , 创
造 好 的养殖 环境 。
饮 水 时 间延 长 等 等 因 素都 会 降低 活 毒 的数 量 。 而
影 响免疫 效果 , 造成 免疫 失败 。
今 E畜牧兽医o 0 年第 8 l 23 1 期
轻重 不一 , 多数 为腿 肌 出血 , 胸肌 出血 病例较 少 。 43肝 脏 呈现 土 黄色 , 肌 、 肌 、 氏囊 出血 . 腿 胸 法
越严 重 , 脏颜 色越 浅 。 肝 44腺 胃与 肌 胃交 界 处 有 出血 斑 点 。连 成 带 -
状。
免 疫程 序 :— 1 3日龄 , 弱毒 株 提前 免 疫 , 可 用 雏 宁 ( 品 含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病 毒 低 毒 力 A 0 本 8 株 ≥1 0 E D o羽份 。) 倍 量 滴 口,2 1 , 中 00 L 5/ 1 1 3龄 用
大小 是直接 影 响雏 鸡 免疫 接 种效 果 的另 一 重要 因
子 能够 有 效 的提 高抵 抗 力 , 除 免疫 抑 制 , 消 大大 增 加机 体对 免疫 时产生抗 体 的能力 。与此 同时 , 普 瑞 专利 产 品 “ 胞肽 ” 。在抗病 毒 的 同时丝 毫不 影 响免 疫 , 够 有效 的防止 免 疫 时 , 能 由于疫 苗 的 中和及 接 种 应激 反 应 , 体 降低 , 境 中的 I D 抗 环 B V乘 机 入 侵 而 发病 的状况 , 填补 免疫 空 白。
7 . 2疾病高 发期 内 , 用法 立 能进行 预 防 , 品 应 产
中的胞 肽 、 植物 多糖 活性 成分 能增 强机 体 的免 疫功
能。
素 。雏 鸡母 源抗体 越 均匀 , 即差 异性 越小 , 免疫 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法氏囊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
概述: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中雏和青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双股RNA病毒。
本病病毒主要侵害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体免疫机能障碍,降低的免疫效果。
临床表现为大群精神不振、厌食、腹泻和高度虚弱。
剖检以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
[流行特点]1、本病以3-8周龄的雏最易感,成和2周龄以下的雏很少感染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见其流行,以4-7月份流行较为严重。
但近年来,发病日龄明显拓宽,产蛋和10日龄内的雏有时发生。
2、病是主要传染源。
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病或污染了病毒的饲料、饮水、尘埃、用具、车辆、人员、衣物等经消化道传播。
3、本病潜伏期很短,感染后2-3天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发病的雏,病程为一过性,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呈峰式死亡。
死亡率10%左右,有继发或并发感染时,死亡率更高。
4、由于各毒株之间无交叉免疫,接种仍可能发病。
[临床症状]1、发病突然,精神不振,采食下降,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怕冷,在热源处扎堆。
2、发病期排泄米汤样、水样白色粪便,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
恢复期常排绿色粪便。
病初可见有病啄自己的泄殖腔。
发病后期易继发新城疫或者大肠杆菌病,使死亡率增高。
3、脱水严重,趾爪干瘪,眼窝凹陷,衰竭死亡。
发病一周后,病死数明显减少,群迅速康复。
[剖检病变]1、出血性病变:胸、腿肌条纹状或刷状出血,眼虹膜出血,腺胃与肌胃结合部出血,肠粘膜出血,粘液增多。
2、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3、法氏囊前四天
肿胀,浆膜面覆盖黄色冻胶物,粘膜瓣混浊,有出血块或干酪样物。
第五天恢复常规体积,第六天开始萎缩,第八天萎缩至原来的1/2,胸腺萎缩。
4、肝轻度肿大,如黄染则伴发包涵体肝炎。
[防治措施]隔离、消毒,进雏前认真熏蒸消毒,进雏后用圣洁、1210消毒剂消毒;进雏后,在1-3天饮用金奇特,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预防本病。
方案1:金奇特1瓶兑水400斤,集中饮用,连用3-5天,肾宝或者中药肾肿腹水消散保肾,促使尿酸盐排出。
方案2:禽泰克1瓶兑水400斤,集中饮用,连用3-5天,肾宝1瓶兑水200斤,晚上饮用。
方案3:禽病专家1瓶兑水600斤,集中饮用,连用3-5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