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 (1)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
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 ,减少疾病传播。
营养供给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添加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增强鸡的抵抗力。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鸡的健康检查,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 物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及时给鸡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 发生。
药物治疗成本增加
药物选择
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这些 药物价格较高。
使用量
为了达到治疗效果,需要使用较大的药物剂量,增加了治疗成本。
疗程
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需要一定的疗程,通常需要数天至一周时间, 增加了治疗时间和人力成本。
对鸡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01
直接经济损失
患病鸡的生产性能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蛋产量下降等直接导致经济
废弃物处理
及时处理鸡舍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
03
疾病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01
病鸡会出现食欲不振、羽毛蓬乱、畏寒颤抖、精神萎靡等典型
症状。
病理检查
02
观察法氏囊(鸡的免疫器官)是否有肿胀、出血、充血等病变
。
实验室诊断
03
采集病鸡的法氏囊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抗原抗体检测
等实验室诊断方法。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
2023-11-09
目 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预防和控制 • 疾病诊断和治疗 • 鸡的饲养和管理 • 疾病对鸡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总结和建议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鸡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鸡的免疫 系统。
一例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
健康养殖·诊疗2021.08 畜牧业环境73摘 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属于双股RNA病毒科、属。
本文阐述了一例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
关键词: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预防1 前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属于双股RNA病毒科、属,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排白色稀粪,主要病理变化是法氏囊肿胀充血和肾脏呈现花斑状。
笔者近日遇到一起散养草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控措施,病情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2 发病情况2020年4月初,周边某养殖户打电话咨询我,据该养殖户主诉,目前散养草鸡900羽,56日龄,免疫过禽流感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新城疫疫苗等。
刚开始小部分鸡群出现发病急、羽毛松乱、扎堆成群、肛门周边羽毛有灰白色粪污等现象。
之后,病鸡排白色水样稀粪,偶尔粪便中也带有血液。
出现上述症状以后,鸡群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数量逐渐增加。
该养殖户自述用球虫药物治疗一周左右,病情仍得不到有效缓解。
之后,我便让该养殖户带2只病死鸡前来我处诊断。
3 病理剖检共剖检2只病死鸡,法氏囊均发生了典型性病变。
1只病死鸡由于脱水而显得比较干瘪,胸肌、腿肌呈暗红色,并有斑块状出血,法氏囊体积比正常的法氏囊大2-3倍,呈紫黑色,和紫葡萄色泽相近。
肾脏肿胀呈花斑状,肾小管和输尿管因尿酸盐高度沉积而扩张,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另1只病死鸡,法氏囊体积明显肿大,用剪刀剪开后,能见到黏膜皱褶水肿、充血。
腿部肌肉外观有刷状出血,肾脏肿胀呈花斑状,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
4 诊断方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方法比较多,本次主要是根据养殖户主诉发病突然、发病日龄、拉白色稀粪等临床症状,再结合肉眼病理剖检以及法氏囊出现典型性病变等,初步判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 防治措施5.1 采取严格有效的卫生消毒措施每天加强对鸡舍周边环境、鸡舍内笼具和用具的日常消毒,早中晚各消毒1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家禽,特别是对鸡的危害最大,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
为了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播,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保健等方面的措施,本文将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一、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常用的方法,应该选择优质疫苗,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雏鸡在孵化后第7~10天龄时,进行一次法氏囊病疫苗接种,在鸡隻5周龄时进行第2次疫苗接种,在鸡隻12周龄时进行第3次疫苗接种。
在疫苗接种后,需要定期检查鸡隻的免疫情况,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的关键,要做到合理饲养密度,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要加强对鸡隻的日常管理,保证鸡隻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病变,及时处理。
监测是预防疾病扩散的有效手段之一,要定期对鸡隻进行监测,确保鸡群的健康状态。
一旦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同时进行检测确认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四、完善防疫隔离措施对于饲养场,要做好动物的防疫隔离,对外来的禽类要进行隔离观察,要严格控制饲养场的人员和车辆出入,确保病毒不会从外界传入。
五、加强免疫力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合理饲养、科学喂养、保健等方式提高鸡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饲养管理、监测、防疫隔离和提高免疫力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播,保障鸡群的健康。
第3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培养
本病毒能在鸡胚上生长繁殖,分离病毒的最佳接种 途径是绒毛尿囊膜(CAM)。病毒经CAM接种后3~5天 死亡,胚胎全身水肿,头部和趾部充血和小点出血。 在鸡胚中适应的IBDV毒株也能适应于细胞培养,其 中包括鸡胚源细胞,法氏囊细胞和一些禽源和哺乳动物源 传代细胞系。 Vero 和 BGM-70 细胞系均能支持一些 IBDV 毒株生长。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型
IBDV分为2个血清型, 血清Ⅰ型(鸡源性病毒) 血清Ⅱ型(火鸡源性病毒),
引起鸡发病的主要是血清Ⅰ型。血清Ⅰ型又分许多 亚型。 不同毒株间抗原相关性小于 10% 为不同的血清型, 抗原相关性大于 90% 为同一亚型,而抗原相关性在 10 ~ 90%之间为不同的亚型。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
3.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方法主要是琼脂扩散试验,主要查出IBD的 群特异性抗原。不能区分血清型差异。 可用已知抗原检查血清样品中的IBD抗体,可应用 此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疫苗免疫后的IBDV抗体。 亦可用已知抗体检查发病鸡的法氏囊中的IBD抗原( 有诊断意义)。 4.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相区别。
病鸡精神萎顿,羽毛蓬乱,病鸡畏寒,卧地,蹲伏, 拥挤在一起,腹泻,排出黄白色黏稠和水样稀粪,极度虚 弱,最后死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蹲伏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蹲伏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腿部肌肉出血点、斑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要领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要领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聚集囊肿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鸡群中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禽粪中的寄生虫传播,因此在鸡场中进行有效的防控对于保护鸡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要领和措施。
1. 定期清理鸡舍:鸡舍是法氏囊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源之一。
因此,定期对鸡舍进行清理和消毒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理鸡舍时要彻底清除所有的禽粪,确保鸡舍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2. 注意禽舍通风:保持鸡舍的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适当的通风可以降低鸡群患病的风险。
确保鸡舍通风良好,并避免鸡舍过度拥挤。
3. 强化饲料卫生:通过饲料传播病原体是法氏囊病的常见途径之一。
因此,在饲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卫生要求。
饲料容器要保持干燥清洁,使用新鲜的饲料,并及时清理和更换饲料容器。
4. 密切关注鸡群健康状况:定期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症并进行隔离处理。
对于疑似感染法氏囊病的鸡只,要立即隔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5. 加强鸡群免疫力:疫苗接种是防控法氏囊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饲养者应根据兽医的建议,对鸡群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减少传播途径。
使用专业的消毒剂,并根据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和操作。
7. 加强员工卫生教育:鸡场工作人员应接受基本的卫生教育,学习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护措施。
勤洗手、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等都是保护员工和鸡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8. 进行疫病监测: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包括法氏囊病的检测,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监测。
疫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疫情风险,有助于保持鸡场的健康状况。
9. 控制鼠害和昆虫:鼠害和昆虫是法氏囊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数量。
使用捕鼠器、灭鼠剂和昆虫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扩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腔上囊炎。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
发病率高,病程短。
目前此病在世界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我国近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本病认为是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并列在一起的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
它的危害在于一方面引起鸡只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免疫抑制,使多种有效疫苗对鸡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还能使鸡对病原易感性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
本病毒耐热耐酸不耐碱.56℃三小时病毒效价不受影响,60℃90min、70℃30min可灭活病毒。
在ph=2的环境中60min仍存活,ph=12时60min可灭活病毒。
对消毒药抵抗力强,0.5%酚和0.125%硫柳汞1h不能将其灭活,对0.5%氯化铵敏感,10min可以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5-8月是发病高峰。
鸡对本病最易感,火鸡可隐性感染,鸭和鹅也可感染发病。
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污染了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通过直接和间接传播,老鼠和甲虫也可传播,还可通过污染种蛋垂直传播。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
当鸡舍发现有被感染的鸡时,在短时间内该鸡舍所有的鸡都可以被传染,通常感染后第三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息,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的曲线。
死亡率一般为10%-30%,严重发病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
(三)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3天,最初发现有些鸡啄自己的泄殖腔。
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粘稠和水样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
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鸡采食量减少,畏寒,常扎堆在一起,严重者病鸡头垂地,闭眼呈昏睡状态。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疫苗接种计划
免疫程序
根据鸡龄和疫苗种类,制 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初 免、加强免疫和再次加强 免疫等。
疫苗选择
选用高效、安全、可靠的 疫苗,如组织培养灭活疫 苗、鸡胚培养灭活疫苗等。
接种方式
采用注射、点眼、饮水等 多种接种方式进行免疫接 种,确保免疫效果。
0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 疗和护理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 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疫苗接种
接种法氏囊疫苗,提高鸡只免疫力, 预防疾病发生。
隔离措施
将患病鸡只隔离,防止疾病扩散。
护理措施
01
提供适宜的环境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
加强饮水管理
保证水源清洁,提供充足、干净的 饮水。
03
02
调整饲料配方
0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 控和案例分析
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生物安全措施
使用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定期 为鸡群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鸡场消毒 、隔离、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等,以降 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饲养管理
饲料和水质管理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通风良好 、温度适宜、湿度合适,减少应激因素, 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鸡只体 质,提高抵抗力。
观察病情
定期检查鸡群,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
04
康复期注意事项
1 2
继续观察
在鸡只康复期间,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防止 复发。
逐步恢复饲养管理
逐步恢复正常饲养管理,逐渐增加饲料量和饲养 密度。
3
做好预防措施
鸡传染病性法氏囊
病鸡萎靡、羽毛松乱、蹲伏于地 腿部肌肉出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变(二)
病初法氏囊肿大2—3倍,呈灰黄色胶胨样, 内侧皱褶有点状或斑状出血,并有奶油样或棕 红色黏液性分泌物或干酪物存在,严重出血时 呈紫葡萄样,后期法氏囊萎缩。腺胃和肌胃交 界处有出血斑或出血带。
法氏囊出血肿胀 法氏囊内大量出血
鸡传染性法氏囊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又名甘保罗病,是由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 度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雏 鸡最为易感。病鸡精神萎靡,羽 毛松乱无光泽,伏卧于地,厌食。 排出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便。
Hale Waihona Puke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变(一)死亡鸡一般营养状况良好,胸肌、 股肌常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肾脏肿胀, 颜色变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措施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进雏时间的间隔,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减少和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等,这些防制传染病的一般原则,对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炎是十分重要的。
(二)免疫接种通过有效的免疫接种,使鸡群获得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防制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最重要的措施。
1.提高种鸡的抗体水平种鸡除了在雏鸡阶段进行中等毒力的活疫苗免疫以外,为了提高子代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还应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时各进行一次传染性法氏囊炎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
2.雏鸡的免疫要根据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雏鸡的首免时间。
雏鸡出壳后每间隔3天用琼脂扩散法或酶标法测定雏鸡的母源抗体,当鸡群的琼脂扩散法阳性率达到30%-50%或酶标的平均OD值达到3000-3500时,对雏鸡进行首免;首免后7-10天进行二免。
如果没有检测条件,可于12-14日龄进行首免,20-24日龄进行二免。
所用的疫苗为中等毒力疫苗。
(三)发病鸡群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低到15%左右),提高维生素的含量。
适当提高鸡舍的温度,饮水中加5%的糖或补液盐,减少各种应激。
2.对鸡舍和养鸡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有机碘制剂、含氯制剂或福尔马林对此病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3.发病早期用传染性法氏囊炎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匀浆及时注射,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当
有细菌病混合感染时,要投服对症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禽病学 传染性法氏囊病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鸡和带毒鸡 传染源: 2、传播途经: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 传播途经: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道和眼结膜等感染,但尚无垂直传播的证据。 道和眼结膜等感染,但尚无垂直传播的证据。
3、易感动物: 自然宿主仅为鸡和火鸡。各品种 易感动物: 自然宿主仅为鸡和火鸡。 的鸡都能感染,白来航鸡反应最重。 的鸡都能感染,白来航鸡反应最重。鸡对本病的 易感日龄为3 周龄。 易感日龄为3-6周龄。 4、季节性: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以6-7月份、 月份、 季节性:一年四季都能发生, 10月份发病较多。 10月份发病较多。 月份发病较多
七、防制 1、预防
(1)平时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平时应加强卫生管理, (2)免疫接种
①种鸡群 2-3周龄弱毒疫苗饮水; 周龄弱毒疫苗饮水; 周龄弱毒疫苗饮水 4-5周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周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周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开产前油佐剂灭活疫苗肌肉注射。 开产前油佐剂灭活疫苗肌肉注射。 ②商品鸡 14日龄弱毒疫苗饮水; 日龄弱毒疫苗饮水; 日龄弱毒疫苗饮水 21日龄弱毒疫苗饮水 日龄弱毒疫苗饮水 28日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日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日龄中等毒力疫苗饮水
一、病原学 1、病原
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粒子无囊膜、 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粒子无囊膜、 病毒科 RNA病毒属 多呈不规则圆形,直径为58-60纳米。 多呈不规则圆形,直径为58-60纳米。 58 纳米 双股双节段RNA, 双股双节段RNA,分A、B两个片段。5种主要蛋白 RNA 两个片段。 VP1-VP5,VP2为主要结构蛋白。 VP1-VP5,VP2为主要结构蛋白。抗原变异主要发 为主要结构蛋白 生在VP2上 生在VP2上。 VP2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报告
一
例 鸡、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的 诊 治 报 告
李永 明 王庆 顺 鞠 治云 ( 山东 省安丘市畜 牧局 山东安丘 2 6 2 1 0 0 )
本养殖场发病鸡群表现精神沉郁 , 闭眼呆立 , 采 食量减少 , 饮水增多 ; 肛门痉挛或 收缩 , 有 时 自啄肛 门。下痢 , 排 白色或水样稀粪便 , 肛门周 围的羽毛被 污染。重者脱水 , 法 氏囊肿大而肛 门明显突出 , 眼球
法 氏囊的典型病理变化 , 所以初期确诊较难。
可用灭活疫苗 ,使用时应与鸡传染性法 氏囊病活苗
毒苗饮水免疫。 应根据当
件、 鸡群类 型以及鸡只的 I 免疫程序 。 i 司
养殖技术顾 问2 0 1 3 . 7
的免疫效果 。病鸡产生严重腹泻 , 极度虚弱 , 伴有不
同程度的死亡。
6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 , 发病特点 , 肉眼病理 剖检 变化 以及实验室诊断确抗体 , 肌肉注射 , 注射剂 量为 1 毫升 , 只 传染性法 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可进行
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 治疗时间 1 星期 , 观察病鸡病情发展情况 , 最后 统计病鸡治愈 6 9 6 , 死亡数 1 0 4 , 治愈率 8 7 %。
7 预 防措施
首先要注意对环境 的消毒 ,减少各种应激 因素 的刺激 , 改善养殖的环境条件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传染性法氏囊病 的发生。一旦发生本病 , 应及时处 理病 、 死鸡 , 对鸡舍进行彻底 消毒 , 消毒药 以福尔 马 林和苛性钠消毒效果较好。 预 防接种是 预防鸡传 染性法 氏囊病 的有 效措 施。可用弱毒苗点眼、 滴鼻、 肌 肉注射或饮水免疫 , 也
5 剖检病变
鸡法氏囊
鸡传染性法氏囊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
本病仅发生于2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传递。
症状病变病初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
耐过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可波及60%~70%的鸡,发病后3~4天死亡达到高峰,7~8天后死亡停止。
剖检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鸡传染性法氏囊呈黄色胶胨样水肿、质硬、粘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有时法氏囊粘膜严重发炎,出血,坏死,萎缩。
另外,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
肾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
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
疾病诊断本病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爆发时,诊断并不困难,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
若需确诊,尚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
治疗方案(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注射液。
3~7周龄鸡,每只肌注0.4毫升;大鸡酌加剂量;成鸡注射0.6毫升,注射一次即可,疗效显著。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复方炔酮,0.5公斤鸡每天1片,1公斤的鸡每天2片,口服,连用2~3天。
(4)丙酸睾丸酮,3~7周龄的鸡每只肌注5毫克,只注射1次。
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兽医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28卷第11期随着我国家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迅猛发展,家禽品种不断增多、饲料和禽产品的流动、环境气候的变化、疫苗和药品使用不规范等,常常导致家禽疫病流行。
疫病流行造成经济损失,使养鸡效益下降。
本文简要介绍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1 特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等传播,本病的病原体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近几年,IBD常常与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IBD V早期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1.2 临床症状典型感染多见于新疫区和高度易感鸡群,常呈急性暴发。
病初可见个别鸡突然发病,精神不振,1~2d内可波及全群,病鸡表现食欲下降,羽毛蓬松,翅下垂,有些病鸡自啄泄殖腔,很快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稀粪或蛋清样稀粪;畏寒、扎堆,严重者垂头、伏地,后期体温下降。
发病后1~2d病鸡死亡数量再次增多,常常提示出现了继发感染,病程可达半月之久。
非典型感染主要见于老疫区和有一定免疫力的鸡群,常常是由于感染低毒力的IBDV变异毒株而引起的。
该病型主要引起免疫抑制,感染鸡群对其他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甚微或根本无效,鸡群对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支原体病以及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特征性病变为法氏囊肿大和出血,法氏囊水肿,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是正常的2~3倍,囊壁增厚3~4倍,质地变硬,外形变圆,法氏囊黏膜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渗出液呈淡粉红色。
1.3 病理变化该病特征性病变为法氏囊肿大和出血,法氏囊水肿,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是正常的2~3倍,囊壁增厚3~4倍,质地变硬,外形变圆,法氏囊黏膜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渗出液呈淡粉红色。
1.4 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特点、特征性病变,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后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分别通过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易感鸡感染试验,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
一例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治报告
( 1 )使 用 法 氏 囊 卵 黄 抗 体 按 1 . 5 m V 羽 肌 肉注 射 , 同 时 配 合 使 用 抗 病 毒 中药 散 剂 拌 料 饲 喂 。
鸡 传染 性 法 氏 囊 病 是 由传 染性 法 氏囊 病 毒 引起 的 以 破 坏 鸡 的 中 枢 免 疫 器 官 — — 法 氏囊 为 主 要 发 病 机 理 的 病 毒 性 传 染
显 ,可 见 出 血 或 有 淡 黄 色 的 胶 冻 样 渗 出液 ,肌 胃 和 腺 胃交 界
① 应加 强兽 医卫生防疫措施 ,提高雏鸡的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量 。
② 应选 择 优 良消毒 剂 ,做 好彻 底 消毒 工作 。通常 使用
( 5 ) 加强 环 境 消 毒 ,尽 量 减 少 环境 中野 毒 的 含 量 。
稀 粪 , 内含 有 细 石 灰 渣 样 物 ,干 涸 后 呈 石 灰 样 ,肛 门周 围 羽 毛 污 染 严 重 ;畏 寒 、挤 堆 ,严 重 者 垂 头 、伏 地 ,严 重 脱 水 , 极 度 虚 弱 。对外 界刺 激 反 应 迟 钝 或 消 失 。 到 6 日早 晨 发 现 家
对 马 立 克 疫 苗 、新 城 疫 疫 苗 等 免 疫 接 种 的免 疫 应答 下 降 或 丧
失 。虽 然 该 病 在 我 国很 多 地 方 都 得 到 了一 定 程 度 的 控 制 ,但 是 由于 种 种 原 因 , 防控 失 败 的 现 象 时 有 发 生 。 安 徽 省 宁 国市
是 一 个 肉鸡 养 殖 大 市 .有 肉 鸡 养 殖 规 模 户 近 千 户 ,年 出栏 肉 鸡 3 0 0 0万 羽 。 近 年 来 .鸡 法 氏 囊 病 的 发 生 有 了一 些 新 的变 化 ,发 病 数 量 有 增 加 的趋 势 ,给 养 殖 户 带 来 较 大 损 失 。 下 面 就 宁 国市 最 近发 生 的 一 例 鸡 法 氏囊 病 的诊 治 情 况 ,浅 谈 一 下 对 该 病 的 有 关 防 治措 施 。 1 发 病 情 况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实例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实例作者:来源:《家禽科学》2017年第05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以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法氏囊水肿和肌胃、腺胃交界处条状出血等为主要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2~15周龄的鸡,但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
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只要有易感鸡存在并暴露在污染的区域或环境内,任何时候均可被感染。
近期,根据平舆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预警提示,我县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呈散发状,应当引起广大养鸡户的重视,现就临床上遇到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 2016年12月23日,驻马店市平舆县杨埠镇李某的养鸡场有2000只5周龄的鸡突然发生以精神沉郁、剧烈性腹泻、突然发病、发病率高等为症状的疾病,发病后该养鸡户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3d后,效果不佳,同时病鸡的发病数量和死亡数量不断增加。
2016年12月27日来平舆县杨埠镇农业服务中心就诊。
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随即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症状可见发病鸡群采食减少,精神萎靡,畏寒,喜欢扎堆,剧烈性腹泻,排白色粘稠和水样粪便,粪便污染整个泄殖腔羽毛。
严重的病鸡头触地,呈嗜睡状态,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
还有的严重病鸡极度消瘦,脱水严重。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鸡6只,可见病死鸡轻度脱水,腿部肌肉、胸部肌肉有点状或带状出血。
法氏囊充血、肿大,切开后可见粘膜皱褶多浑浊不清,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
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有出血斑。
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典型的可见“花斑肾”。
还有的个别病死鸡肝脏肿大,其他内脏器官病变不明显。
诊断根据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确诊需借助实验室进一步用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
治疗①搞好消毒措施。
立即封闭鸡场,对发病鸡进行隔离,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对病鸡接触的用具和舍内外用不同的消毒液进行交替紧急消毒,消灭传染源;②治疗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疾病。
鸡法氏囊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家禽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控鸡法氏囊病的发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
一、饲养管理方面1.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管理。
合理利用饲料,确保饲料质量和成分;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定期对鸡舍内部和外部进行消毒处理;规范兽药使用,减少鸡群免疫力下降的可能。
2.实行养殖密度控制。
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鸡能耐受条件,科学设置合理的鸡群养殖密度,从而减少鸡之间相互感染的可能性。
3.加强检疫和隔离措施。
养殖场应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定期对养殖场里的鸡进行检查,确保养殖场的健康状况。
如有发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实行隔离措施,进行防疫和治疗。
二、疫苗免疫方面1.加强鸡群免疫计划。
对于鸡群免疫计划的制定,应根据鸡群的免疫力情况和历年疾病防控情况进行制定。
对于某些重点疫病,如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疫苗免疫要做到及时、全面、持续。
2.规范疫苗生产和注射操作。
疫苗的生产和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规范操作,防止污染疫苗。
同时,注射时,要注意疫苗剂量的准确测量和注射部位的正确选择,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三、医学防治方面1.加强早期确诊和治疗。
如果发现鸡群中有某一只鸡出现法氏囊病症状,要对其进行隔离,并进行早期确诊和治疗,防止病情的持续恶化,引起其他鸡之间的交叉感染。
2.合理使用兽药。
在治疗鸡群时,需要根据病情和药品的种类、剂量等因素加以考虑,选择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小的药品,避免过度使用兽药,导致药品残留问题。
以上综合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鸡法氏囊病的发生和传播,也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
因此,在日常鸡的养殖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切实执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近几年来,经过科研部门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从去年以来,我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规模饲养场(户)中,尤其是已经免疫过的鸡群又时有爆发,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使饲养场(户)对法氏囊病疫苗产生疑虑。
1 发生鸡法氏囊病的原因1.1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是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抗体,对外来病源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由于引进鸡雏来自四面八方,种鸡在开产前是否免疫,在没有抗体监测的情况下,雏鸡母源抗体存在与否不详。
过早接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失去免疫作用,过晚接种又易被野毒感染而发病。
1.2 病毒毒株与疫苗的抗源性差异目前,畜禽疫苗购销渠道比较混乱。
外地科研部门新生产的产品流入到各地,一些饲养户都是按照疫苗经销商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而忽略了当地传染病流行特点,往往出现法氏囊病毒毒株和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不符,这样,难免出现免疫失败。
也可能有变异毒株的存在,仍然会发生法氏囊病。
1.3 免疫方法不当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方法有3种,即饮水、滴鼻和点眼。
但有的饲养户怕麻烦、图省事,将滴鼻与点眼改为头浸;有的饲养户在饮水时,不注重水的质量,随意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也有的将2次免疫改为1次免疫。
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4 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及其制品都有抑制和杀死疫苗弱毒的作用。
有的饲养户为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而在免疫接种前后仍然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含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结果减弱或抑制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1.5 消毒不彻底发生法氏囊病的用户,大部分是利用饲养过几批鸡的鸡棚、鸡舍,每批出栏后,没的按正规的方法进行消毒,疫源很难彻底消灭。
1.6 饲养场(户)过于集中,人为的疫病传播目前,各地为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济,各乡镇都建立了专业养猪村、养鸡屯,几十座塑料大棚连接成片,集中饲养畜禽。
鸡法氏囊
鸡法氏囊鸡法氏囊属于免疫性系统疾病,鸡法氏囊炎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出现,当时曾广泛流行。
十多年来由于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发病量已显著减少,目前呈季节性散发,但病毒普遍存在,威胁依然很大。
【病原特性】本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比较小的病毒,称为鸡传染性鸡法氏囊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鸡法氏囊、肾脏、脾脏及肠道。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耐热、耐酸碱、耐日光。
60℃、90分钟仍有活性,70℃、3分钟才能灭活;pH2 的强酸1小时不能杀死,pH 12的强碱30℃、1小时才能杀死;在鸡粪、饲料、饮水中52天仍有感力,在空鸡舍内可活1 22天以上。
其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也很强,效果较好的消毒剂主要有甲醛、戊二醛、氯制剂、碘制剂及季镑季铵盐等,这些毒剂可以使饲养环境中病毒数量减少到不足以致的程度,但不易彻底消灭。
【流行特点】鸡法氏囊炎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料、饮水、垫料等,使同群鸡经口感染,有时也能经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
远距离传播的媒介很多,包括飞扬的茁人员衣物、运输车辆及小动物等。
感染鸡从粪便排出病毒可持续两周,往后粪便中病毒迅速减少或消失。
该病毒不能经种蛋垂直传播。
雏鸡最早可于10日龄前后发病,通常3周龄之前发病较少,3一?周龄为发病高峰,往后随着日龄增长,鸡的易感性逐渐降低,但一直到产蛋初期,即鸡法氏囊退化之前,都有可能发病。
发病季节主要在初夏至中秋,其他季节虽有零星发病,—般不流行。
【症状】本病潜伏期很短,人工感染后24小时鸡法氏囊即有病变,2-3天出现症状。
病鸡主要症状是:①起病骤急,呈严重病态,表现为伏地闭眼昏睡,饮食完全废绝,羽毛蓬松,颈肩部羽毛逆立(竖起)。
②排白色水样稀粪。
个别鸡粪便带血,这是鸡法氏囊出血经一短管流人泄殖腔所致。
③由于不饮水而频频排出白色水样稀粪,导致脱水,表现为脚爪与皮肤干枯。
④常有不明显的震颤现象,即伏地昏睡中轻微发抖。
⑤在明显发病之前,即进入昏睡状态之前,偶尔有个别鸡掉头啄自己的肛门,这可能是鸡法氏囊痛痒的缘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新特点及综合防治研究姓名:屈素霞单位:新密市职教中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新特点及综合防治研究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3-6周龄雏鸡多发,发病率高达80%-100%,从而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章简要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毒特性,重点介绍了该病的流行新特点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新特点;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博罗病”。
80年代,欧洲、中国、日本等都先后报道了IBDV超强毒株,这些毒株能引起病鸡死亡率达70%以上,病变法氏囊多呈“紫葡萄样”外观,出现严重的胸腺和骨髓病变,及全身炎症反应。
目前本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该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病经过多年的预防和控制,但至今尚未消灭,并且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病特点。
1. 病毒学分析IBDV是一种无囊膜的RNA病毒,具有单层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晶格分布,病毒粒子直径约60nm。
组成病毒核衣壳的结构蛋白主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2]。
在分类上属于双RNA病毒科的禽双RNA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由A,B两个片段的双股RNA组成。
其中,基因组A 片段包含2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小ORF编码分子量为17kDa的非结构蛋白VP5;大ORF编码一种分子量约110kDa的前体多聚蛋白,该蛋白在翻译后进一步加工形成VP2、VP3和VP4,形成IBDV的结构蛋白,参与病毒核衣壳的形成,携带病毒主要中和性B细胞抗原表位,诱导中和性抗体的产生。
基因组B片段编码病毒蛋白VP1,它是一种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和继发感染的发生。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鸡精神沉郁、畏寒、缩头、闭眼、两翅下垂,排黄色或白色水样稀便。
剖检可见胸肌、腿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法氏囊肿大、出血或水肿,内有干酪物,也有个别鸡出现法氏囊萎缩;盲肠扁桃体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1条带状出血;肾脏轻度肿大,呈花斑状;但肉鸡、成年蛋鸡患法氏囊炎时,往往胸肌、腿肌不出血,只见到法氏囊的变化。
3.流行病学新特点3.1 发病日龄逐渐拓宽由当初发病日龄多集中在20~60龄左右的雏鸡发展到现在的最小6日龄发病,最大见16o日龄的鸡发病。
每年4~1O月份多发IBD,特别是鸡群在未进行IBD免疫之前就已经发生球虫病,造成免疫抑制,从而影响IBD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而现在一年四季均发病,冬季也不例外。
3.2 由全群暴发向零星散发发展当初发生法氏囊病时,全群暴发,90%以上鸡突然发病,卧地不起,死亡率极高。
现在发病多出现零星散发,典型症状不明显,个别出现死亡。
剖解变化仅出现法氏囊稍微水肿。
但病情发展较长,可持续15d左右,多见于肉仔鸡。
3.3 伴发症的出现由单一的法氏囊病的发生逐渐发展到与新城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呼吸道病混合感染。
由于法氏囊病的发生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从而继发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3.4、免疫鸡群仍然发生IBD3.4.1 病毒发生变异或出现超强毒力IBDV有2个血清型,即对鸡有致病性的血清型I型和对火鸡有致病性的血清型II型。
但是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不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感染鸡群死亡率不高。
3.4.2 饮水免疫较滴口免疫的鸡群多发有些养殖户(场)习惯采用饮水免疫方法进行雏鸡的IBD免疫,由于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使得免疫鸡群产生抗体水平低且不均匀,造成发病。
3.4.3 使用单价苗免疫较多价苗的鸡群多发由于IBDV变异毒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得应用单价IBD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如IBD多价苗。
3.4.4 使用毒力过强的活疫苗易发我们发现,过早使用毒力较强的IBD活疫苗免疫,引起免疫抑制甚至诱发IBD发生。
3.4.5 单次免疫的鸡场易发在生产实践中,1次免疫IBD疫苗毒株不能成为鸡群中的优势病毒群体,也就不能提高机体IBD保护性抗体水平,而引起IBD的发生。
4.原因分析4.1 疫苗接种问题法氏囊疫苗接种不合理,有的接种时间过早,5d就进行首免,不考虑母源抗体水平高低的影响,有的用量过大,造成免疫麻痹,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与其他疫苗间隔太近,导致对其他疫苗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出现继发症。
4.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株不断变异单纯使用B87毒株或其他单一毒株,不能有效控制其传染病的发生,必须考虑多价苗的使用。
周围环境野毒的存在是造成鸡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
4.3 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饲养小区、养殖村,圈舍之间距离太近,饲养密集,空气污浊,一家一旦有病,很快祸及其他。
不注意周围环境卫生,粪便、垫料随处乱堆,消毒不彻底,甚至不进行周边地区的消毒,造成相互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5.预防措施5.1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完善卫生消毒制度,贯彻“群防群治”的方针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鸡舍合理布局,鸡舍之间、养殖小区之间,间隔距离要适当,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创造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等外界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物理消毒与药物消毒、生物消毒相结合,饮水消毒与外部环境消毒相结合,杜绝野毒的存在。
5.2 科学免疫到目前为止,应用传统经典毒株的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预防接种仍是防止鸡IBD发生的首选有效方法。
但是,由于环境中IBDV超强毒株的存在,以及IBDV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所以一般的日常卫生管理,常规的传统疫苗免疫往往不能达到有效预防本病的目的。
对产蛋种鸡应用超强毒株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可以诱导较高的母源抗体。
这种高母源抗体一方面可以保护雏鸡在一定时间内免受强毒感染,另一方面由于高母源抗体可以中和弱毒疫苗,从而造成雏鸡弱毒疫苗的免疫失败。
因此检测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以确定最佳首次免疫时机,成为预防鸡IBD发生的关键。
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加强抗体水平检测,根据抗体水平随时加强免疫对预防该病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IBDV超强毒株致弱毒株作为疫苗可以对IBDV超强毒株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这种致弱毒株疫苗往往未完全减毒,免疫后还可能对法氏囊的淋巴滤泡造成一定的病理损伤,有的还引起免疫抑制的发生,从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在研制用于预防鸡IBD新型疫苗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免疫复合物疫苗,是应用疫苗病毒与一定量的抗体混合可以活化法氏囊滤泡中的树突状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禽痘病毒载体,火鸡疱疹病毒载体,禽腺病毒载体,马立克病毒载体,Semliki Forest virus载体等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以及体外表达VP2蛋白或制备病毒样粒子(virus-like particles , VLP)在试验免疫中都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
另外,据报道,有些学者也进行了DNA疫苗尝试。
但是,目前这些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还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缺陷,都没有在临床生产中得到应用。
6、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一旦发生本病,及时处理病鸡,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可选用以下药物和方法,喷洒O.2%过氧乙酸,或2.0%次氯酸钠、5.0%漂白粉、5.0%福尔马林、1:128“杀特灵”等溶液,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
场门前消毒池宜用2.0%戌二醛溶液,每2~3星期换1次,也可用1160的“菌毒净”,每星期换1次。
发病初期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或康复鸡血清进行注射O.5毫升,也可以用高免鸡所产的蛋制备卵黄抗体进行注射0.5毫升。
但对于种用雏鸡,尽量不使用高免卵黄液,可选用其他动物源如羊抗IBD高免血清,以免经蛋传播疾病。
并在1O天后进行传染性囊病冻干疫苗(滴鼻、点眼2滴1~2羽份)免疫接种1次。
用肾肿解毒药配合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饮水,饲料中电解多维或速补一l4加倍使用,以缓解症状,恢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并加强饲养管减少应激反应发生。
对于发病严重或昆合感染的鸡可在蛋黄内加入干扰素和白介素,同时使用抗菌素、抗病毒药或中药辅助治疗,加快恢复。
7.防治注意事项7.1 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炎是免疫抑制病,鸡感染法氏囊炎病毒后,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造成鸡群死亡率上升。
实践中,应用抗体注射同时免疫鸡新城疫苗的方法,能够快速地恢复鸡体免疫力,并及时、快速刺激机体产生新城疫抗体,防治效果良好。
7.2 如果应用新城疫一法氏囊二联抗体,应于使用抗体7d后使用新威灵2倍量滴鼻或点眼。
7.3 法氏囊苗免疫失败主要是疫苗毒株选择不当或疫苗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使用中强毒疫苗免疫,剂量要准(只能用1个剂量,剂量大易造成法氏囊萎缩,剂量小则起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传统疫苗免疫保护率低可能是法氏囊病毒毒力发生变异造成的。
7.4 种鸡在开产前应用ND—IB—IBD—REO油乳剂灭活苗或ND—EDS—IBD油乳剂灭活苗,以使仔鸡可以得到良好的母源抗体。
7.5 要注意把传染性法氏囊炎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痛风区别开,以免诊断错误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总之,基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高,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只有从预防着手,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才能有效控制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