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建筑力学与结构 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建筑力学与结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述a. 建筑力学的定义和作用b. 结构的分类和特点c. 结构的力学基本原理2. 结构的力学分析a. 静力学基本原理和公式b. 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c. 结构的平衡条件和限制条件3. 结构的计算方法a. 结构的荷载计算b. 结构的内力计算c. 结构的变形计算4. 结构的设计原则a. 结构的安全性设计b. 结构的经济性设计c. 结构的美观性设计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建筑力学的基本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3. 介绍结构的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和限制条件。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讲解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结构受力分析练习。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讲解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和变形计算。
3.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结构计算的实例演练。
第四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讲解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设计、经济性设计和美观性设计。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框架。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例演练和设计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每节课结束时进行一些小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11造价(1)、(2)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二、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让学生能计算基本建筑结构的力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实践中较为简单的结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应变初步能力;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建筑结构各类规范对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进行设计,并具有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和解决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一)教学内容第0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论1.2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名词、基本理论2.2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 教学重点:3.1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3.2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3.3钢结构的优点和缺点4. 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的两个方面:①理论方面②材料方面③结构方面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讲解和实际生活情况说明。
第一章建筑力学预备知识1、教学内容:1.1 力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5力的合成与分解1.6力矩与力偶1.7平面力系的平衡1.8变形固体基本概念2.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对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力是什么!能熟练的画出约束与约束反力,能通过平面力系计算基本的力学问题3. 教学重点:3.1 理解力的性质和投影、力矩的计算、力偶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和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3.2 理解力的概念、变形固体极其假设、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教案教案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规范将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类: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核设施、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物质的设施等);乙类建筑——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即生命线工程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电、通讯等);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旅馆、厂房等);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储存物品价值低的一般仓库,人员活动少的辅助建筑等)。
(4)抗震设防标准: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适当降低,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1。
2。
4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教案教案况,结构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构造要求,施工注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情况等.2.2。
2.2基础图(1)基础结构平面图①基础结构平面图的组成基础结构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地沟等的平面布置和做法。
一般由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组成。
②基础平面图的形成和作用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把整栋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础回填土后,向下做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 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钢结构、 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 )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 严重 一般的房屋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房屋
类另U 设计使用年限(年)
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 求。
(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
间接作用是指 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举例讲解
举例讲解
图1.10地震示意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电子教案
课程教学档案Academic Archivesfor Curriculums部门教研室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周学时/总学时教学班级教学时间20~20学年第学期江西科技学院教务处精心备课,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备课这一环节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
1.备教材。
备教材即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课程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时安排、学生情况和设备情况等精选教学内容,编写学期教学计划。
备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
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要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思维逻辑关系;同时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从优取舍教学要点、方法和案例、例题等。
另外,还要注意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专业课),及时纠正删除过时或有错的内容,增补最新的信息。
2.备学生。
备学生是尽量了解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随机应变”,精心设计、调整、修正,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
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3.备教法。
备教法就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
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型、模拟式、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还包括课堂讲授的组织和设计等方法。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设计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设计摘要建筑力学是建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建筑力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其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的教学设计,分享一些实践经验和教学思路,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建筑力学教学课程设置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建筑结构的概念、力学计算方法、结构稳定性、变形、振动和土木工程常见问题等方面的教学。
同时,建筑力学的教学也应该与其他工程学科的教学密切结合,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
教学方法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授理论、演示实验、进行案例分析等。
其中,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应该是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视频、课工场等方式向学生阐述分析计算方法和过程。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使用物理实验、模拟实验和计算机辅助实验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建筑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建筑结构教学课程设置建筑结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理。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问题,可以加入设计任务,支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设计任务可以包括推荐文献计算、编写计算机程序、结构设计比赛等。
教学方法建筑结构教学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贴近实践进行,所教学习内容应该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
同时应该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延伸知识领域,对结构设计问题的反应和思考加以引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结语建筑力学是建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建筑结构是建筑学的重要实用学科。
加强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教学,将使得建筑学科在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保持活力与创新,促进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有关教学工作者和建筑专业人员加强教学改革与探讨,配合建筑体系的科学建设,为建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1-1 建筑结构概述一、建筑结构概念结构构件相互连接能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的体系,起骨架支撑作用。
二、建筑结构分类1、按材料不同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
1)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
优点: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好、可塑性强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现浇耗费模板多、工期长2)砌体结构:各种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砖结构、石结构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耐火性强、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缺点:自重大、强度低、抗震差砌体结构3)钢结构:用钢材制作的结构优点:强度高、自重轻缺点:易腐蚀、耐火性差、造价高钢结构厂房4)木结构:用木材制作的结构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缺点:易燃、易腐、易变形木结构建筑2、按受力分类:1)混合结构:由砌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特点: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低2)框架结构:梁和柱刚性连接形成骨架特点: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好、抗震好3)剪力墙结构:由纵、横钢筋混凝土墙组成特点:侧向刚度大,对房屋起到围护作用4)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架纵、横方向适当位置,柱与柱之间设置剪力墙特点:框架承担竖向荷载,剪力墙承担横向荷载5)筒体结构:用钢筋混凝土墙围成侧向刚度很大的筒体造价上: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抗震上: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综合考虑三、建筑结构功能1、功能要求1)安全性:正常和发生偶然事件,可承受各种作用仍保持稳定性,即不发生倒塌。
2)适用性:正常使用不发生大的变形,具有良好工作性能。
3)耐久性:正常维护下有足够耐久性能。
2.可靠性: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总称。
3.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发生破坏。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适用性或耐久性要求,发生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图1.8),是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建造的,该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横亘的铁索组成,桥长101.67米,宽2.9米,13根铁索由12164个熟铁锻造扣环连结而成,重约21吨。 图1.8 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
按受力分 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其中大跨结构多采用网架结构、薄壳结构、膜结构、以及悬索结构。 混合结构,是指由砌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如垂直承重构件用砖墙、砖柱,而水平承重构件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图1.12),这种结构就为混合结构,也叫承重墙结构。该种结构形式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便宜等特点。
第1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会对建筑结构进行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知道极限状态的概念,掌握两种极限状态,知道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术语。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
相关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权重
自评分数
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结构自重、人及设备重、风、雪、地震等。这些力的作用形式怎样,大小是多少?对建筑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这些问题都要靠建筑力学和结构来解决。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板、梁、柱、墙、基础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差伸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图1.2)。建筑结构在建筑中起骨架作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筑力学与结构(第3版)第一章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在一般工程问题中,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显然,平衡是机械 运动的特殊形态,因为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而运 动
才是永恒的、绝对的。
我们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按照力系 中各力作用线分布形式的不同形式,将力系分为以 下内容:
(1)汇交力系: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第四节 物体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定义 在工程中,人们常常将若干构件通过某种连接方式 组成机构或结构,用以传递运动或承受荷载,这些机 构或结构统称物体系统。
2.脱离体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有几个物体或几个构件相互联 系,构成一个系统的情况。例如,楼板放在梁上,梁支 承在墙上,墙又支承在基础上。 3.受力图 在脱离体上画出周围物体对它的全部作用力(包括 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种表示物体所受全部作用力 情况的图形称为脱离体的受力图,简称受力图。
(2)在梁的中点C画主动力F。
(3)在受约束的A处和B处,根据约束类型画出约束反 力。B处为可动铰支座约束,其反力通过铰链中心且 垂直于支承面,其指向假定如图 (b)所示;A处为固定 铰支座约束,其反力可用通过铰链中心A并相互垂直 的分力XA、YA表示。受力图如图 (b)所示。
此外,注意到梁只在A、B、C三点受到互不平行的三 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因此,也可以根据三力平衡汇 交公理进行受力分析。已知F、RB相交于D点,则A处 的约束反力RA也应通过D点,从而确定RA必通过沿A、 D两点的连线,可画出图 (c)所示的受力图。
2.拱
拱的轴线通常为曲线,它的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用 下产生水平反力。水平反力的存在将使拱内弯矩远 小于跨度、荷载及支承情况相同的梁的弯矩(下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类型:专业课2 学分64 学时授课教师:***授课专业:造价授课学期: 3选用教材:建筑力学与结构参考资料:钢筋混凝土楼(屋)盖课程教案第页熟记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种类和伸入支座的要求图7.6 墙边和角部附加负筋7.123次梁的构造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20,梁宽为梁高的1/3~1/2。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为0.6%~1.5%。
位于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除弯起外应全部伸入支座次梁的一般构造要求与第3章受弯构件的配筋构造相同7.124主梁的构造主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8~1/12,梁宽为梁高的1/3~1/2。
主梁的一般构造要求与次梁相同。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有可能在主梁上产生斜裂缝而引起局部破坏,所以,在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
图7.9 附加横向钢筋布置7.1.3双向板肋形楼盖(1)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双向板沿两个方向弯曲和传递荷载,即两个方向共同受力,所以两个方向均需配置受力钢筋(2)板底板面裂缝形状:板底中部裂缝沿45°角向板的四角扩展,板顶面四角产生环状裂缝(3)厚度:双向板的板厚不宜小于80mm。
为满足板的刚度要求,简支板板厚应≥l01/45,连续板应≥l01/50(4)支撑梁的受力特点:沿短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三角形荷载,沿长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梯形荷载。
7.2 装配式楼盖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课程教案第页目的与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的常用结构体系的特点及适用高度;理解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构造要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
重点与难点: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构造要求和抗震措施。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受力、稳定和变形性能,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会应用静力学方法分析建筑结构的受力、稳定和变形性能;3.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4.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和设计能力。
三、教学内容1.建筑力学基础知识1.1力的基本概念和法则1.2受力分析方法1.3平衡条件1.4物体静力学平衡条件1.5力的合成与分解2.杆件与杆系2.1杆件的基本性质2.2杆件的变形与位移2.3质点力系和杆系的受力分析2.4共线力与力的平衡2.5不共线力与力的分解3.梁3.1悬臂梁和简支梁的受力分析3.2梁的受力图3.3梁的内力和切线方程3.4梁的受力计算和设计4.柱与墙4.1柱和墙的基本概念4.2柱和墙的受力分析4.3柱和墙的设计计算5.桁架和组合结构5.1桁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桁架的受力分析和设计5.3组合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四、教学方法1.授课方法: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建筑结构的观察,让学生亲自感受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和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进行评估。
2.期中考试:针对学生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考核。
建筑力学教案(完整版)
【基本内容及要求】
1.结构与构件
(1)理解结构的概念;
(2)了解结构按其几何特征的三种分类。
2.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1)了解建筑力学中物体的概念;
(2)掌握在建筑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以及刚体、理想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主要区别。
(2)结构是要承受荷载的,这里讨论最简单的结构(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杆件视为刚体)
(3)研究单个杆件在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受力情况,及其相应的变形以及受力与变形之间关系(变形体)
(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位移
(5)超定结构的内力(位移)三个经典方法
(6)直杆受压的稳定问题
5.集中荷载、均布荷载
二力杆的杆件只通过两端铰链受力作用,链杆只在两端铰链外受力作用,因此又称二杆。
(2)铰支座及反力,这里的铰支座是固定铰支座:约束杆端的轴向、切向位移;相应的约束反力是一个轴力和一个剪力。可以用两个垂直分力表示。
(3)固定支座:约束杆端的轴向、切向位移及转动;相应的固定端约束反力是一个轴力、一个剪力和一个力偶。
受力分析步骤:
1.取研究对象;画分离体图
2.在分离体上画所有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解除约束处按约束性质 画出全部约束力,假设一个正方向
指出受力图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整体受力图如图所示,xc、yc应视为作用于c点的集中力(主动力)。
图示结构为两跨刚架,中间由铰c联结;与连续梁例题类似,图示结构约束反力多于3个,仍需利用铰c的条件,所以解除铰c的约束,取分离体分析。受力图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从任一点a作ab= ,过a、b分别作 和 的平行线相交于c,得到自行闭合的力多边形abc。故矢量bc代表 的大小和方向,矢量ca代表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在E处挂有一重量为100N的物体,由两根绳子保持平衡,绳AD保持水平,绳ABC是连续的,并跨过无摩擦滑轮B。求绳AD的拉力 和为平衡重物而在C处悬挂的重量W。
最新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教案首页●新课导入:本课程是作为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结构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了解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荷载的分类和荷载效应相关知识;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第一节建筑结构组成和分类1.1.1:建筑结构的概念1.1.2:建筑结构的分类1.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2.按结构受力特点分类第二节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1.2.1结构的功能要求1.2.2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教学小结与拓展:本次课主要建筑结构组成和分类,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这门课程,为今后学习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或思考题:课后思考题:第1、2题●说明: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探究法)教案首页●新课导入:本课程是作为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结构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了解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荷载的分类和荷载效应相关知识;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第三节结构上的荷载与荷载效应1.3.1荷载与荷载效应1.3.2荷载代表值1.3.3荷载效应组合第四节结构构件的抗力和材料强度1.4.1结构构件的抗力R1.4.2结构构件的材料强度f●教学小结与拓展:本次课主要结构上的荷载与荷载效应,结构构件的抗力和材料强度,耐久性规定,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做好准备。
●布置作业或思考题:课后思考题:第3、7题●说明: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实教案首页●新课导入:本课程是作为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结构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了解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荷载的分类和荷载效应相关知识;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教案
学分:5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20 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题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与结构》结合专业特点,依照建筑结构对建筑力学的要求,精选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的相关内容,与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相配套。
建筑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为土木工程等结构设计以及解决施工现场中许多受力问题提供基本的力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建筑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 了解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3. 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结构计算简图。
4. 能熟练掌握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5. 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6. 掌握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 了解构建变形和结构的位移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六、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明白杆件的基本形式,掌握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和荷载的形式分类(二)讲授内容§1.1 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3 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1.4 荷载的形式(三)重点、难点1. 杆件及其变形的基本形式;2.掌握各种变形基本形式的特性;(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第二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会求力矩,力偶矩。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力的等效平移。
(二)讲授内容§1.1 力与平衡的概念§1.2 静力学基本公理§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1.4 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的等效平移(三)重点、难点1. 静力学基本公理;2.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的等效平移;(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第三章物体受力分析及结构计算简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会画物体的受力图,明确计算简图,物体的受力分析(二)讲授内容§3–1 约束和约束反力§3–2 结构计算简图§3–3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三)重点、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四)教学建议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印象。
《建筑力学与结构》电子教案(1) 第8章
8.1 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类型
• 3.砌体结构的分类 • 按砌体结构所用块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 • 根据工程需要,砌体结构按是否配置钢筋又可分为:无筋砌体和配筋砌
体. • 4.砌体的力学性能 • (1)砌体的抗压强度.其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受力到单块砖内出现竖向裂缝,如图8-11(a)所示; • 第二阶段:单块砖内裂缝发展,连接并穿过若干皮砖,如图8-11(b)所示; • 第三阶段:裂缝贯通,把砌体分成若13所示. • 当房屋进深较大又希望取得较大空间时,常把大梁或屋架支承在纵墙
上,预制板则承在大梁或屋架上,如图8-14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8.1 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类型
• 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 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是指由一部分纵墙和一部分横墙承受楼(屋)盖
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如图8-15所示.一部分楼(屋)盖荷载则传递给 承重的横墙后再传给基础和地基,一部分楼(屋)盖荷载则传递给承重的 纵墙后再传给基础和地基.
压机理造成. • (1)块体在砌体中处于压、弯、剪的复杂受力状态.由于块体表面不平
整,加上砂浆铺的厚度不均匀,密实性也不均匀,致使单个块体在砌体中 受压不均匀,且无序地受到弯曲和剪切作用.由于块体的抗弯、抗剪强 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单个块体出现裂缝,块体的抗压能力不能充分 发挥.这是砌体抗压强度远低于块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 • (2)砂浆使块体在横向受拉.通常,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它的弹性模量比 块体的低.当砌体受压时,砂浆的横向变形比块体的横向变形大,因此,砂 浆使得块体在横向受拉,从而降低了块体的抗压强度.
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纵墙起围护作用,如图8-12所示.这类布置方 案楼盖横向刚度较大,房屋整体性好. • 横墙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传递路线是: 板→横墙→基础→地基.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导入:静力学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的缜密观察和经验积累而得到的关于力的基本性质。
这些性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反复的循环,总结、概括、归纳出的基本原理,他不能用更简单的原理去代替,而且无需证明而为大家公认并可作为证明中的论据,是静力学全部理论的基础。
教学内容、方法、步骤1-1力学基本概念1.力的概念2.平衡:解释概念并举例说明。
3.刚体:物体受力作用后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特征是刚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解释概念并举例说明:此处和柔性体作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4.力的作用效果: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
举例:泥巴和弹力球5.力系:6.等效力系: 7.力系的简化:合力:一个力的作用效应同一个力系的作用效应相同。
),,,()(21n F F F F平衡力系:),,,()(21n F F F O解释上述概念,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遇到的事例1-2 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用处: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构件AB 在A 、B 各受一力而平衡,则此二力的作用线必定在AB 的连线上,像这种受两力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二力杆)。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何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1 力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同一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其对于刚体的效应。
由推论1可知:对于刚体来说,作用点并不重要,对力的作用线有影响的是力的作用线,因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一点的两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亦作用于该点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2221F F F力的三角形法则:21F F F推论2 三力平衡正交定理:当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其中两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第三力作用线必通过两力作用线的交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建筑力学与结构》整体设计
《建筑力学与结构》整体设计一、教学目标:1.建立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使用力学知识进行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力学基础知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2.建筑结构分析:介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其受力特点,使用力学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3.建筑结构设计: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建筑力学计算软件的应用: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力学计算软件,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1.授课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来传授理论知识,讲解建筑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安排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力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典型的建筑结构案例,分析其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4.计算软件实践:安排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使用建筑力学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通过平时的作业、实验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实践课程和计算软件实践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设置期末考试来全面考察学生对建筑力学和结构设计的综合掌握情况。
五、课程教材:六、教学资源:1.实验室设备:配备建筑力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2.计算软件:安装建筑力学计算软件,并提供给学生使用。
3.实例资料:收集一些典型的建筑结构案例和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通过以上的整体设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建筑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教案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规范将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核设施、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贮
存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物质的设施等);
乙类建筑——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即生命线工程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电、通讯等);
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旅馆、厂房等);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储存物品价值低的一般仓库,人员活动少的辅助建筑等)。
(4)抗震设防标准: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
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
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
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
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适当降低,但设防烈度为6度
时,不应降低.
1。
2。
4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教案
教案
况,结构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构造要求,施工注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情况等。
2.2。
2。
2基础图
(1)基础结构平面图
①基础结构平面图的组成
基础结构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地沟等的平面布置和做法。
一般由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组成。
②基础平面图的形成和作用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把整栋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础回填土后,向下做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基础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的平面布置以及墙、柱与轴线的关系,为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或基坑和砌筑基础提供依据。
③基础平面图的主要内容
基础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如图2。
3 基础平面图所示。
a。
图名、比例、定位轴线位置及编号;
b。
基础墙、柱、基础底面的大小、形状以及与轴线的关系;基础、基础梁及其编号、柱号、地坑、设备基础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础底标高不同时的放坡示意图。
c.±0.000以下的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标高。
d。
断面图的剖切位置线和编号,如图中的1—1,2—2等。
e。
轴线尺寸、定位尺寸。
f。
附注说明:基础埋置在地基中的位置,基底处理措施,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施工的有关要求。
教案
上节课学习了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详图,大家想知道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示基础平面布置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一、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1。
定义: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从各层楼板层中间水平剖开楼板层,得到的水平剖面图,称为楼层结构平面图。
2.作用:表示各层梁、板、柱、墙、过梁和圈梁等的平面布置情况,以及现浇楼板、梁的构造与配筋情况及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结构平面图为施工中安装梁、板、柱等各种构件提供依据,同时为现浇构件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供依据。
3.楼层和屋面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施工方法一般分为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整体式两类。
(1)预制装配式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预制装配式楼层结构平面图是由许多预制构件组成,然后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组成楼盖。
这种结构施工图主要表示支撑楼盖的墙、梁、柱等的结构构件的位置,标注时直接标注在结构平面图中.
预制楼板结构平面图的内容: 图名、比例、、轴线、墙、柱。
梁、梁垫、过梁、圈梁。
预制楼板。
预制楼板多采用标准图集,因此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中标明了楼板的数量、代号、跨度、宽度和荷载等级,板的意义如下:
X YKB XX X X
(2)现浇整体式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现浇板楼盖(屋面)结构平面图的内容如图所示: 钢筋的布置情况、形状及编号,每一种都有编号。
为了突出钢筋的位置和规格,钢筋用粗实线表示。
和建筑平面图相一致的轴线编号、轴线间的尺寸和总尺寸。
荷载等级,如2表示荷载等级是2级
楼板的宽度,如5表示500mm 楼板的跨度,如33表示3300mm
预应力空心板
板的数量,如5表示5块
100
钢筋的中心间距 相等间距符号
⑥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