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1)“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2)“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 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 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面子”效应)
2.讨好(是一种使别人喜欢自己的策略)
进行判断,易产生偏差.
2.获得性启发 人们根据某些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第一,某些事件的信息很生动、显著,人们印象深刻,很容易提取
;否则,反之. 第二,某些事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具体的事例,而某些事物不 容
易使人产生联想,便认为前者发生的频率更高.
3.调整性启发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参照系或自我)开始,然后
1.个体比较容易控制的表现(语言、仪表等); 2.个体不太留意或未加以控制的流露(某些身体姿态、眼神等 ). 当这两个部分表现不一致或相矛盾时,人们往往以后者为标准去 作判断.
五、对行为与事件的推断: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相断的过程 . (一)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预测力,这样人们才会 感到安全 .
2.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二)自我知觉
1.对自我知觉的理解
自我知觉是个体与他人互动及其角色扮演中形成的。(米德于1934 )
“镜像自我”(库利,1956):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个 体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的评价,两者结合便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
2.自我知觉的信息来源
他人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

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佛洛依德提出。

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而得以实现的过程。

这关系到病人所关注的典范。

也就是说心理分析所认为的移情,实际上是讲患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的情感,这个客体尤指父母,在治疗过程中转移到另一个客体或另一个人身上,通常这个人是病人的心理分析师。

“负向移情”表现为病人憎恨、谩骂医生;“正向移情”则是病人投掷到分析师身上的情感是积极的、温情的、仰慕的。

正向移情有利于治疗。

在心理分析的治疗过程中,还会产生反移情。

反移情指的是分析师对患者无意识的移情而产生一些无意识的反应。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

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

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

当人们购物时,人的意识就收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左右你的购买倾向。

印象管理理论

印象管理理论

提出:1959 年,戈夫曼出版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在这本书中他集中探讨了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创造良好印象的问题,即探讨运用哪些技巧使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能够给对方以良好印象。

他指出,每个人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为了能够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使其他人获得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印象,这一过程可以看做一种“表演”的过程。

内涵:(一)理想化表演人无完人,但每个人却都希望能在他人面前留下一个完美无缺的好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掩饰就是最重要的法宝。

这种掩饰行为具体的内容包括:(1)表演者对自己在演出之前所做出的与演出的内容不相符的行为,如饮酒等加以掩饰;(2)在演出之前的准备过程中出现某些失误的时候,表演者对这些失误加以改正和掩饰的过程;(3)表演者只向对方展示行为的结果,而对行为的具体过程加以掩饰;(4)表演者对自己在取得结果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一些有违道德规范、钻法律空子等“肮脏、堕落”的行为进行掩饰;(5)表演者为了达到目的,而对其他标准原则置之不顾;(6)表演者对在演出过程中必然要承受的羞辱或者耻辱进行掩饰。

(二)误导性表演为了能在与他人互动中呈现理想化的表演效果,表演者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误导性表演。

误导性表演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有无意识的,也有意识的。

例如,子女在父母结婚纪念日那天举办一个家庭晚会,让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惊喜,就属于善意的误导性表演;一个收入一般的女性为了在他人面前呈现并维持自己富有的外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把大部分的积蓄用来购买名牌服饰,但却在暗地里牺牲伙食方面的开支,这就属于有意识的误导性表演。

(三)神秘化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主动在自己与对方之间制造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其对自己产生一种崇敬感和神秘感,这样的表演就是“神秘化表演”。

例如,在公司里,主管经理和下属员工不会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因为上司要保持一种神秘感,避免与员工过分熟悉。

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服从上司的安排,上司才能充分行使其权力。

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

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

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导语: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1.社会知觉(l)定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和过程。

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是认知者的经验。

二是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是认知者的情绪2.印象形成(1)定义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效应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

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也称晕轮效应。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是加法模式。

二是平均模式。

三是加权平均模式。

四是中心品质模式。

3.印象管理(1)定义其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白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2)作用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

(3)常用的管理策略一是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二是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三是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四是投其所好。

4.归因(1)定义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三章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第三章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 例如:两个人,采用-5到+5的量尺进行品质评价。 甲: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乙:机智(+4)、学识渊博(+4)、沉着(+2)、自信(+3)、 坦率(+3)、不讲究衣着(-2) 甲的得分是:(4+4+2+3)/ 4=3.25, 乙的得分是:(4+4+2+3+3-2)/ 6=2.33。 所以,甲的印象比乙的印象好。
• 自我提升
自我暴露
• 自我暴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
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 自我暴露应注意的问题:
对等原则 循序渐进 不可强求 分清场合、对象 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爱好与需求,有针对 性和准备性的暴露效果更佳。 存在性别差异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对对方形成的 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 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相同。人们根据间隔段 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十个好,百个好,一个不好全遮了。
光环效应
•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 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 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 个人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 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以偏概全)
五、印象管理
• 印象管理:指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现自己,
以便使交往对方对自己产生一个特定的看法。即个体通过一定的方 法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

新闻传播学:印象管理效应

新闻传播学:印象管理效应

新闻传播学:印象管理效应印象管理效应1、⾸因效应、⾸因效应,也叫⾸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印象”效应。

它是指当⼈们第⼀次与某物或某⼈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实验】有⼀位⼼理学家曾做过⼀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张照⽚。

对甲组说,这是⼀位屡教不改的罪犯。

对⼄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

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

⼄组说:深沉的⽬光表明他思维深遂,⾼耸的 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结果】这个实验表明第⼀印象形成的肯定的⼼理定势,会使⼈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

若第⼀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理定势,则会使⼈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厌恶的部分。

【应⽤】既然在⼈际交往中有这样⼀个⾸因效应在起作⽤,我们就可以充分利⽤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我推销:⾸先是⾯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爱、有修养的第⼀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第三使⾃⼰显得可 爱可敬,这⼀必须由我们的⾔谈、举⽌、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的⼼中留下深刻的第⼀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表现为⼀个⼈或⼀事物最后给⼈留下的印象有很深刻、很强烈的影响。

是⼼理学家卢琴斯通过连续实验得出的结论 【案例】多年不见的朋友,在⾃⼰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个朋友总是让你⽣⽓,可是谈起⽣⽓的原因,⼤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3、晕轮效应 ⼜叫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掩盖了对这个⼈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亮形式的光环⼀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学一点——印象管理

学一点——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深层含义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

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2、印象管理的过程概述:印象管理的过程通过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进行印象建构。

平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

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

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形象,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2)这些目标的价值。

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

例如,提升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而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印象,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提升,因此,个体会非常在意使上级和同事形成有关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好印象。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

例如,某人希望上级赏识自己的能力,下级认可自己的工作方式,当认为上级过去已形成有关自己能力的不良印象,或者下级已形成有关自己工作方式的不良印象时,个体改变这种印象,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

心理学对印象的解析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印象形成的致应(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初次印象、第一印象;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

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

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

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

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三)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

比如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犷、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走南闯北以后,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一、绪论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4、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

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同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科和行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8、社会网络层次: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心理关系。

9、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0、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1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过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1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二、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莱维特):圆形传递:优点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使群体中各个成员都能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

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袖人物或领导者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印象管理名词解释

印象管理名词解释

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可以使交往顺畅的继续下去,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个人修养的量尺。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二)定义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符号互动论强调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去了解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使人们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使别人感到满意。

戈夫曼(1959年)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戏剧论”又称为印象管理。

他认为社会交往就像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做出愉快的评价。

亚历山大等人于本世纪70年代情景同一性理论也认为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方面。

他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特别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模式表达特别适合该情景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力求创造最合适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三)形式印象管理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自我表现和自我行动自我表现个体选择合适的言行举止、服饰打扮而进行的印象管理,即通过自我美化,来增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吸引力。

例如: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是淑女,因此,从穿着到言行都会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淑女。

自我行动个体采取投他人所好的言行举止而进行的印象管理,即投人所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使别人感觉良好,这就是”讨好“现象。

琼斯(1964年)认为讨好者有四种战术,称赞和抬高别人、对不重要的问题和重要问题采取不同讨好策略、投其所好和自我表现,以及报恩。

这便是生活中的恭维、迎合、施惠、随称的”拍马屁“。

(四)常见策略在组织中,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保持形象的一致性登门槛效应:是指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性,他会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意的要求。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应用)(领会) ①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 可能少地干预。 ②参与观察: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存在互动关系) 2.调查法(应用) ①访谈法-----通过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结构访谈(标准化)与非结构访谈(灵活掌握与调整)。 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面对面)与间接访谈(通过一定的中介) 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 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②问卷法 标准化程度较高,能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 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问卷设计的原则(识记): 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非歧义性原则 、 非暗示性原则 、适度规模原则 3.档案研究法(识记): 优点:心理干扰小,适用跨文化及时间较长的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的研 究;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难度较大。 4、实验法(P102表)


(三)自尊的概念(识记)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成功/抱负
(19世纪末 詹姆斯经典公式) 影响自尊的因素 (识记)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2.行动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 在社会比较 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社会学习论(识记) :起源于行为主义: 1、社会学习论简史 ①巴甫洛夫、华生是早期代表 ②霍尔、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 ③20世纪60年代米勒、多拉德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 为 ④班杜拉、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2、学习机制三种: ①联想:经典条件反射。 ②强化:奖赏(正),惩罚(负) ③模仿 3、观察学习(班杜拉):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

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

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一、积极自我形象管理积极自我形象管理是指通过塑造自己积极向上的形象,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模式下,个人应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如仪表、服饰、言谈举止等,以展示自己的自信和专业能力。

此外,个人还应注重内在修养,如自我认知、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提升,以树立自己的领导者形象。

二、关系管理模式关系管理模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互动中,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模式下,个人应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以建立信任和友好的关系。

个人还应注重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以积极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此外,个人还应注重维护和发展人际网络,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获取能力。

三、专业能力管理模式专业能力管理模式是指个人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模式下,个人应注重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个人还应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以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此外,个人还应注重与行业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以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四、价值观管理模式价值观管理模式是指个人通过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模式下,个人应注重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和思考,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个人还应注重与他人的价值观进行对话和碰撞,以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此外,个人还应注重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是指个人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和参与公益活动,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这种模式下,个人应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个人还应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此外,个人还应注重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和合作,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分别是积极自我形象管理、关系管理模式、专业能力管理模式、价值观管理模式和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印象管理,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影响力。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四章“文化堕距”理论威廉·奥格本(美)亦称文化滞后。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化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致,造成各部分之间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变迁。

第五章“镜中我”理论库利(美)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三阶段:我们设想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根据自己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角色扮演理论米德(美)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社会化三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分为三部分:自我、本我、超我本我——最原始、最隐秘、人类基本的需求和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人格的最高部分,遵循完美原则人格发展: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7~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后)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埃里克森(美)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影响,且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怀疑、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感、认同与角色混淆、亲密与孤独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完善与绝望生命历程理论将个体生命历程看作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1)同一组生命事件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不同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2)社会结构与个体生命历程:①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②生命的相关性③生命的时间安排④人的能动性第七章符号互动论基本理论:①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③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④互动过程中,人们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意向,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⑤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主要派别:芝加哥学派(布鲁默)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

艾奥瓦学派(库恩)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的关系:密不可分,①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角色的能力②角色的形成和扮演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18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18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18春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24分1、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正确答案是:C2、〔〕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B亲社会行为C反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正确答案是:B3、〔〕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正确答案是:D4、〔〕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A内化B依从C认同D顺应正确答案是:A5、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A社会环境B个人的特征C最突出的态度D情感性正确答案是:C6、利他行为是指( )。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正确答案是:D7、〔〕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他人助长D性别助长正确答案是:D8、〔〕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档案法B调查法C现场研究D模拟实验正确答案是:C9、印象形成模式有( )种。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是:D10、侵犯行为是( )。

A间接到达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防止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到达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防止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到达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防止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到达伤害欲以防止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正确答案是:D11、〔〕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心理学-社会知觉2

心理学-社会知觉2
判能力,第一组认为是智慧型的批判,而第二组却 认为是含有嫉妒成分的刁难。
•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指人们人们 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它 主要是获得了对方的长相、表情、 姿态、身材、年龄、服装等方面的 印象。
•第一印象有“先入为 主”的作用,它不仅影 响到后来的印象,同时 也会影响到对该人采取 的态度及行动。
大量的动作——身体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所做的动 作(触摸、摩擦、抓弄)——表明情绪的唤起, 动作的频率越大,唤起或紧张的水平越高。
较大幅度的动作,包括整个身体的移动,也能提供 信息。(“威胁”“欢迎”)
手势是一种揭示人内在情感的特殊通道,但同一手势在不同 文化中有不同含义,所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触摸——触摸传递出的信息受很多因素影响:触摸对象、触 摸性质(时间长短、部位、温柔或粗鲁)、情境(商业、 社会情境、医生办公室)
(3)觉察者与被觉察者的关系 熟悉程度(沟通程度) 情感卷入程度
--越熟悉,情感卷入度增加,对信息 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越低,使人们的 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
3.2 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1)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3)晕轮效应(halo effect) (4)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self-fulfilling

——丹尼尔·戈尔曼
•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与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二)光环效应(halo effect),也叫晕轮效应 •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s)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对人或事 物进行归类,明确对我们的意义,使自己行为获 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 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 特性的过程。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传世经典,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关分析法是测定经济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规律性,并据以进行预测和控制的分析方法。

社会经济形象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这种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函数关系,它反映着现象之间严格的依存关系,也称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对于变量的每一个数值,都有一个或几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另一类为相关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变量之间存在着不确定、不严格的依存关系,对于变量的某个数值,可以有另一变量的若干数值与之相对应,这若干个数值围绕着它们的平均数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动。

例如,批量生产的某产品产量与相对应的单位产品成本,某些商品价格的升降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就存在着这样的相关关系。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著名社会学家,德国的现代社会学的缔造者之一。

1855年7月26日生于石勒苏益格州的奥尔登沃尔特附近的里普教区,1936年4月11日卒于基尔。

他的社会学著作,尤其是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对社会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版]国开河南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无纸化考试(第一至三次作业练习+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版]国开河南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无纸化考试(第一至三次作业练习+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版]国开河南电大专科《管理心理学》无纸化考试(第一至三次作业练习+我要考试)试题及答素说明:资料整理于2023年10月。

第一次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1.发现新事物时的喜悦感属于( )。

A.美感B.激情C.道德感D.理智[答案]B2.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

A.马斯洛B.泰勒C.莱维持D.闵斯特伯格[答案]D3.群体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用来描述社会中一小群具有特定关系的人群。

A.勒温B.米尔斯C.库利D.马斯洛[答案]C4.人与人从不认识到关系亲密,通常有四个发展阶段, A 觉察相识、 B 稳固相容、 C 亲密互惠、 D 表面接触。

按照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规律,发展顺序应该是( )。

A.D-A-C-BB.A-D-B-CC.A-B-C-DD.A-D-C-B[答案]D5.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具有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行为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

A.粘液质B.抑郁质C.胆汁质D.多血质[答案]A16.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过渡时期是?A.先秦时期B.元明清C.汉魏到隋朝D.唐宋[答案]C7.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其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 )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A.马斯洛B.艾尔顿·梅奥C.亚当·斯密D.麦格雷戈[答案]C8.社会交换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一,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A.艾宾浩斯B.海尔C.霍曼斯D.马斯洛[答案]C9.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时期是?A.汉魏到隋朝B.先秦时期C.元明清D.唐宋[答案]B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是( )。

A.活泼型B.兴奋型C.抑制型D.安静型[答案]A11.人力资源因其特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 )。

A.第一资源B.稀缺资源C.软资源D.软实力[答案]A212. ( )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A.安全感B.精神需求C.良好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心理品质[答案]C13.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心理学家提出了( )理论。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举一个在家庭互动中印象管理的案例。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举一个在家庭互动中印象管理的案例。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举一个在家庭互动中印象管理的案例。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

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用户在其中建立的“形象”将更直接地影响现实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剧组与观众:互动中的二元关系戈夫曼认为,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必须包括表演者、观众两种角色。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表演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剧组”。

一般情况下,朋友圈的表演者是单独的个人,但是“剧组”有时也可能在评论栏中出现。

除了表演者之外,其他的参与者都是观众,按参与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把观众分为主动观众和被动观众。

主动的观众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下方留下自己的评论,并可能与内容的作者或其他观众形成互动。

这种互动意味着观众渴望根据该文章内容与作者或其他观众达成意见的交流。

此外,转发演员的文章也是主动观众配合演员表演的重要形式。

“赞”的妙用:被动观众的主动化在传统的社交网站中,主动观众看到该表演内容后会发出感想,感想的形式就是留言,被动观众只浏览不回复。

但是微信“赞”的功能被最大化之后,被动的观众也存在了主动化的倾向。

所以当演员发布了一条自己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时,原本被动的观众可以用“赞”来代替。

“赞”的妙处在于,你不用与演员进行互动,这样你不用对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

不点赞也不留言的被动的观众看完表演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不回复的被动观众不受该表演的影响。

“印象管理”:一切表演的出发点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
印象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策略来管理自身形象和他人对自身的印象。

在现代社会中,印象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影响一个人或组织在职场、社交和公众舆论中的形象和声誉。

下面将介绍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

1. 自我表现模式
自我表现模式是指个人通过言行举止、仪态仪表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形象。

在职场中,一个人的自我表现往往是他人对他印象的首要来源。

因此,个人在职场中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专业、自信和亲和力等积极的形象特质。

同时,还应该注意细节,比如穿着得体、言辞得当等,以提升自己的形象。

2. 信息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模式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传递和控制信息来管理自身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非常广泛,因此个人或组织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来传递正面的信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包括在媒体上发布正面的新闻、通过社交媒体展示积极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等。

同时,也需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以避免误导他人或破坏自身形象。

3. 社交关系管理模式
社交关系管理模式是指个人通过维护和发展社交关系来管理自身形
象。

在社交活动中,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往往是他人对他印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个人在社交活动中应该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同时,还应该注意在社交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以增加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赞赏。

4. 品牌形象管理模式
品牌形象管理模式是指组织通过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来管理自身形象。

在商业领域中,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往往是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也需要注意与消费者和社会的沟通和互动,以增强品牌形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 纠错和修复模式
纠错和修复模式是指个人或组织在形象受损或出现问题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修复和恢复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或组织难免会遇到形象受损的情况,比如产品质量问题、领导失误等。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或组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面对问题,向公众道歉并采取补救措施,以恢复形象和信誉。

印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它需要个人或组织在不同情境和环境中灵活运用各种模式来管理自身形象。

通过合理运用印象管理的五种模式,个人或组织可以树立积极的形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
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印象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印象管理能力,以在社会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