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留茬及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指导(一)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要点分析

科技新苑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要点分析
牟红林
四川巴中地区的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但在水稻增产的同时, 秸秆的数量随之增多。 由于水稻秸秆的数量较大,若是以就地焚 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关部门 已经明令禁止焚烧秸秆。 因此,选择适宜的技术对秸秆进行还田 显得尤为必要。
③切碎还田 该还田方式可以选用带有切槽装置的半喂入式收割机,边 收割,边将切碎的秸秆抛洒到田间。 秸秆的切碎长度以 5-10cm 左右为宜,应当打开拍槽口周围的挡板,使切碎的秸秆能够被排 放到田间。 在秋季用拖拉机配套铧犁进行深翻整地,使切碎的秸 秆埋入土壤中。 3、还田操作要点 ①收割 依据相关规范标准中给出的技术要求, 对水稻秸秆进行收 割作业,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确保留茬高度适宜,如果茬留的过 高,则会对作业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茬留的过低,无法达到预 期中的还田效果。 ②搅浆平地 水稻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应当对泡田时间进行控制,避免时 间过长,因为长时间泡田,容易造成搅浆作业时陷入过深,影响 作业效率;而泡田时间不足,无法使土壤得到有效浸泡,不但会 对作业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机车的作业阻力增大,不利 于作业效率的提升。 搅浆作业时, 田间水深应当控制在 1.03.0cm 左右。 ③切碎还田 水稻秸秆切碎还田作业时, 应当确保翻耕的深度在 2530cm 左右,如果深度不够,会导致部分秸秆裸露在外,从而对搅 浆平地效果造成影响。 在进行搅浆平地作业时,应当以带有滑切 刀齿的平地机作为首选,这样能够避免切碎的秸秆在田间漂浮。 ④增施氮肥 水稻秸秆在土壤当中的腐熟速度主要与微生物有关, 微生 物在对秸秆进行分解的过程中会吸收氮元素, 这样一来会导致 土壤内的氮减少, 从而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氮的需求。 因 此,在水稻秸秆还田时,应当向土壤中施用适量的氮肥,避免氮 元素减少对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⑤连续还田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水稻秸秆还田的作用, 就必须确保 连续性。 通常情况下,还田应当持续 3 年以上,这样才能使还田 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土壤才能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水稻秸秆还田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可使秸秆 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由此除了减少肥料成本外,还能使土壤得到 改善,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还田的过程 中,为达到预期效果,应当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从而最大限度 地发挥出秸秆的作用。 (作者单位:636400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土壤 肥料站)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措施稻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资源,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
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户收入,还能减少其焚烧和废弃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的污染,对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要点1、秸秆还田措施一是水稻机械收获同时配带机械粉碎、抛撒装置一次性作业秸秆直接还田。
二是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器进行秸秆粉碎作业。
在生产应用中由于水稻秸秆量较大,收割机宜采用高茬作业,既可减少秸秆的喂入、切抛量,又可降低脱谷功耗。
对于割晒拾禾的应注意不要割幅过宽,如果秸秆量过大,会造成秸秆抛撒不均匀。
2、秸秆还田作业要求秸秆100%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10厘米,参加秋收作业的收获机100%配备粉碎器和抛撒器,做到秸秆切碎抛匀,全田无积堆。
结合深翻作业,保证粉碎的秸秆扣在垡底。
3、秸秆还田作业时机秸秆还田作业时应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宜早不宜晚。
结合秋季收获、整地实施秸秆还田工作,水稻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潮湿的秸秆有利于秸秆切碎与掩埋,并有利于秸秆的腐烂。
4、秸秆还田规格水稻秸秆还田前应切碎,秸秆粉碎长度5-10厘米,均匀抛撒。
过短易漂浮,影响明年春季水整地;过长不易埋覆,机械作业阻力大。
二、秸秆还田注意事项1、秸秆粉碎后要尽快进行秋翻,让秸秆尽快被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
2、秸秆粉碎时要抛撒均匀,不可扎堆,掌握翻压深度,翻压深度过浅或将秸秆撒在地面上,经风吹日晒,秸秆失水过多,还田效果降低。
3、农场气温较低,秸秆还田后降解速度缓慢,针对此种情况,应在秋翻前亩施用尿素2~3公斤+秸秆腐熟剂(按说明使用)等技术,加快秸秆的腐烂速度。
4、明年春季水整地时要求进行浅水搅浆整地。
5、补充氮肥。
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号,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氮素,在基肥、蘖肥中应适当增施氮肥用量,加速秸秆腐烂,避免出现秧苗返青与秸秆腐解争氮现象。
水稻秸秆还田后的配套技术措施及作业要求

试验场TRIAL水稻秸秆还田后的配套技术措施及作业要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农机推广站 符 全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迟德龙试验场TRIAL2021.02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秸秆由收割机原装自带或者加装的粉碎抛洒装置把秸秆粉碎均匀抛洒田间,秸秆切碎长度3~5cm,之后采用机械翻耕、埋茬搅浆等配套措施实现有效还田。
具体技术路线为:收割机粉碎抛洒还田-秋季(春季)翻耕-春季浅水泡田-春季浅水搅浆平地。
该项技术在抛洒作业时建议采用收割机原装自带的粉碎抛洒装置,不建议采用加装的抛洒装置,因为加装的抛洒装置会消耗收割机动力10马力左右,影响收割作业效率。
翻耕时建议采用90马力拖拉机配套翻转四铧犁进行翻耕作业,翻耕深度得以保障,秸秆不外漏。
此种在收割的同时进行秸秆抛洒作业方式,因其秸秆含水量大,秸秆粉碎效果好,而且后期容易腐烂,是未来秸秆还田作业的发展趋势。
3.水稻全喂入收割机或半喂入收割机秸秆集条铺放二次捡拾抛洒还田配套措施 该项技术是采用全喂入收割机或者半喂入收割机收割,脱粒后的秸秆集条铺放田间,全喂入收获后秸秆长度杂乱无序,长短不一,半喂入收割机收获后秸秆整齐铺放田间,这样收割后的状态是无法进行翻耕或旋耕作业的,主要原因在于集条分布的秸秆会严重影响犁铧入土以及缠住旋耕刀齿无法作业,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把集条堆放的秸秆进行二次捡拾粉碎抛洒作业,把铺放的秸秆再次粉碎并且均匀抛洒田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后期翻耕或旋耕作业。
具体技术路线为:全喂入收割机或者半喂入收割机集条铺放还田-二次捡拾抛洒还田-秋季(春季)翻耕或旋耕-浅水泡田-浅水埋茬搅浆平地作业。
该项技术是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应用的主流模式,秸秆的杂乱铺放以及整齐铺放给秸秆还田工作带来难度,所以在收割完毕后争取最短时间内进行秸秆二次捡拾抛洒作业,避开雨雪天气造成的秸秆水分大导致二次抛洒作业效率低下,抛洒作业时我们建议采用5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秸秆捡拾抛洒机进行抛洒作业,做到抛洒均匀,秸秆抛洒长度≤10cm。
水稻收割低留茬实施方案

水稻收割低留茬实施方案水稻收割低留茬是指在水稻收割过程中将稻茬的高度控制在较低的高度,使稻茬保留在地面上一定的高度。
这种做法有助于保护土壤和环境,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份水稻收割低留茬的实施方案。
1. 收割机选择:选择适合水稻收割低留茬的收割机。
尽量选择具有低割茬高度能力的机械,如具有调整割座高度功能的联合收割机。
2. 高度控制:在田间操作收割机时,调整收割机的割座高度。
尽量保持收割机使稻茬的高度保持在地面上5-10厘米的范围内。
这样既可以保护土壤,又可以保持一部分稻茬在田间。
3. 收割顺序:根据地理位置和田间情况,合理规划水稻的收割顺序。
优先收割较成熟的稻谷,在保证收获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剩余稻茬的高度。
4. 茬秧处理:留下的稻茬可以被利用作为茬秧。
可以将茬秧还田作为绿肥或覆盖材料,进一步保护土壤,并提高土壤肥力。
茬秧还田后,可以通过耕作或覆盖方式加速分解,形成有机质,为下一季度的种植提供养分。
5. 病虫害防控:水稻收割低留茬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病虫害受害植株,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越冬。
收割完毕后,可以适时进行田间杂草清除,减少土壤中杂草种子的积累。
6. 秸秆利用:收割后的秸秆可以用于饲料、蘑菇种植、生物质利用等用途。
可以选择秸秆还田、堆肥或其他综合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实施水稻收割低留茬的方案,既可以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养分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此外,还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推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水稻收割低留茬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种植管理措施,一方面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另一方面则可为下一季度的水稻种植提供养分和有机质。
首先,水稻收割低留茬能够保护土壤,并减少土壤侵蚀。
稻茬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可以防止风吹雨淋,减少水冲蚀和风蚀的发生。
稻茬还可以减缓水流流速,降低径流冲击力,有利于水土保持。
特别是在农田坡耕地区,水稻收割低留茬可以防止坡耕地土壤的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泥沙入侵水体,维护水资源的清洁。
水稻秸秆还田方式及配套关键技术

水稻秸秆还田方式及配套关键技术摘要秸秆还田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稳产高产,介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操作程序及配套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方式;配套技术泰州市姜堰区是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市,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总结出几种较为适用的水稻秸秆还田方式及其配套关键技术,现归纳如下。
1 秸秆还田方式1.1 大中型拖拉机旋耕秸秆还田1.1.1 操作程序。
机械收获、切碎秸秆—人工匀草、施肥—旋耕灭茬—人工播种—机械开墒—窨跑马水(8~10 h后排净田间明水)。
1.1.2 关键技术。
一是收割机械切碎刀片齐全、锋利,提高秸秆切碎、还田质量。
二是撒草要均匀,防止局部秸秆堆集影响出苗和匀苗。
三是播后要及时开足内沟。
按照包墒2.5 m的畦型,选新型机械开足内沟,播种一块,开沟一块。
四是及时窨水,促进土壤沉实,保证种土合家,提高出苗率,减少冻害潜在风险。
1.2 手扶拖拉机秸秆还田1.2.1 操作程序。
机械收获、切碎稻草→人工匀草→播种、施肥→手拖秸秆还田、盖籽→机械开墒→窨水。
1.2.2 关键技术。
一是收割机械切碎刀片齐全、锋利,提高秸秆切碎、还田质量。
二是撒草要均匀,防止局部秸秆堆集影响出苗和匀苗。
三是播种要均匀,播种时要做到称种到田,定畦定量,防止漏播和重播,造成局部无苗和丛苗现象。
四是播后要及时开足内沟。
按照包墒2.5 m的畦型,选用新型机械开足内沟,播种一块,开沟一块。
五是及时窨水,促进土壤沉实,保证种土合家,提高出苗率,减少冻害潜在风险。
1.3 零共生期稻田套播麦(秸秆半量还田)该方式适宜在机械动力不足、水稻收获期正常、灌溉条件较好、有套播习惯的地区推广应用。
1.3.1 操作程序。
收获前1周套肥,收获前1~3 d套种(播种量增15%~20%)→机械收获,留茬10 cm,隔行切碎秸秆(5~7 cm),长草离田他用(秸秆半量还田)→人工匀草→机械开墒(畦宽包墒2.5 m)→窨跑马水(8~10 h后排净沟内明水)。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秋熟作物秸秆露天不焚烧的工作目标,本市农机与农艺部门在总结历年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结合本市近几年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要途径的秸秆综合利用,并拟定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械化耕作技术模式。
一、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特点(一)秸秆量大,机具配置要求高。
水稻亩秸秆量可达650公斤左右,每平方米秸秆量0.97公斤左右,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机具配置要求和动力消耗比较高,作业成本增加。
(二)腐熟时间长,农艺技术要求高。
稻秸秆收获以后为秋冬季,后茬主要是绿肥和休闲地,低温和旱作减缓秸秆的腐熟,会出现下一年水稻种植时上一年水稻秸秆未完全腐熟,不利于下一年水稻绿色种植,须通过各项农机农艺措施提升还田质量。
(三)气候和土壤条件差,还田作业难度高。
水稻收获后常遇秋雨,不利于农机作业,特别是松、金、青地势低洼地区,土壤粘性强,水稻收获后如遇秋雨不利于深翻深耕,机械还田难点较大,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秸秆还田方式,提高作业水平。
二、技术方案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应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后茬作物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科学制定适合本市涉农区秸秆还田的各项技术措施。
以下以绿肥为主要后茬作物拟定技术方案,不成规模的二麦和油菜可根据种植特点作相应的调整。
(一)深翻深埋秸秆机械化还田1.技术路线:机械收获水稻→切碎均匀抛洒→深翻深埋→耙平镇压→机械撒播绿肥→机械开沟2.特点:①秸秆还田效果好。
通过圆盘犁、铧式犁、翻转犁等机械可以将作物秸秆埋入20厘米以下的泥土中,有利于后茬绿肥的种植。
②前期机械作业要求低。
机械收割的割茬可适当提高,切碎的长度可适当加长,抛洒的均匀度可适当降低,有利于发挥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
③对后茬作物生长影响小。
由于秸秆埋入深度超过20厘米,其在地下腐烂过程中挥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离绿肥根系较远,对绿肥生长造成的伤害较小。
秸秆还田 水稻直播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水稻直播技术要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秸秆还田不但能保护大气环境不受烟尘污染,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一举多得,值得大力推广。
现对秸秆还田,水稻直播技术作一个介绍,供广大农民朋友使用时参考。
一、中耕灭茬,秸秆还田中耕灭荐前先将麦草均匀平铺于田间,用旋耕机干旋深埋,旋耕深度较常规旋耕深度增加3—4公分,使麦草均匀散布于耕作层中。
二、坚持干旋、干整,防止麦草漂浮水面旋耕后直播稻田一律进行干整,间隔4—5 米做一条生产沟,便于田间操作,板面整平后洇水,洇水切忌过大,防止麦草漂浮,灌水大小以泥踏头为宜。
三、适时“抢”播,提高播种质量直播稻播种时间立足于“抢”,抢灭茬、抢整地、抢播种。
直播品种有:徐稻3号,武运粳21,淮稻7号,杨幅稻8号等,每亩用种5公斤,播种前晒种1—2天,药剂浸种12小时,进行直播,播种后进行踏谷。
提高踏谷质量,减少露籽率,是秸秆还田提高直播质量的技术关键措施之一。
四、播后管理①水浆管理播种后至三叶一心期保持板面湿润,切忌大水漫灌,长时间泡在水中,防止水煮苗。
播后15天(三叶一心后)建立水层灌溉,并经常露田透气,防止有毒物质伤害幼苗根系。
②防除草害播种踏谷后,待板面返白,可喷洒除草药剂,封杀田间杂草,除草剂一般可选用丁草胺,用量:每亩50%丁草胺乳油250—300克。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切忌板面积水,留有平水缺,保证雨过水降。
③适时化控直播稻根部较浅,分蘖性强,在秧苗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每亩用15%多效唑100—120克喷洒,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
④肥料运筹总用肥量与栽插稻相当,用肥方法宜少吃多餐,具体为:磷肥:100%基施;钾肥:基肥和拔节肥各占50%;氮肥:基施30%,播后3—5天面施20%,三叶一心期施20%,拔节期20%,抽穗期10%。
2023年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

2023年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废弃物管理的重视,科学利用秸秆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的科学还田对于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提高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2023年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科学还田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正文一、清理秸秆在进行秸秆还田前,首先需要对田间的秸秆进行清理。
清理秸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秸秆对后续农业操作的影响,如播种、施肥等。
清理秸秆可以采用机械清除、堆放或破碎等方法,确保农田整洁。
二、还田技术选择1. 粉碎还田对于早稻秸秆较为细小且密集的地区,可以采取粉碎还田技术。
粉碎还田可以将秸秆打碎为较小的颗粒,便于分解和土壤吸收。
同时,粉碎还田还能提高秸秆的分解速度,减少秸秆对作物生长的竞争。
2. 翻转还田对于秸秆较为粗大的地区,可以采取翻转还田技术。
翻转还田是指将秸秆翻转至土壤下方,使其与土壤充分接触。
这样可以促进秸秆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良土壤结构。
三、施肥措施还田过程中,适当施加一些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秸秆的分解和土壤的养分供应。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保障。
建议选用成熟堆肥或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四、水分管理在还田后,要注意合理管理土壤水分。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秸秆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
通过科学灌溉和排水,调节土壤水分含量,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秸秆分解造成不利影响。
五、注意作物轮作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是科学利用秸秆的关键一步。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充分利用秸秆的养分和有机质,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建议选择与早稻互补的作物进行轮作,如小麦、油菜等。
【文档结尾】: 结尾2023年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秸秆科学还田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清理秸秆、选择合适的还田技术、合理施肥、管理水分和进行作物轮作等措施,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土壤改良和提高农田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低留茬及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指导(一)
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对于高效和节约
资源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水稻是人们饮食中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因此
对于水稻的生产模式进行优化,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仅是农业
生产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低留茬以及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是当前达到高效种植水稻的主要技
术路径之一。
一、低留茬技术
低留茬技术是在保证适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
高水稻产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具体来说,低留茬技术是在水稻种植后,将稻茬砍为5~7厘米长的短茬,保留在土壤表层,使其成为保持土壤
湿度、改善土壤水分、促进微生物繁殖和改善土壤通风等的优良有机物。
低留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保持土壤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和水
稻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水稻在收割后形成的秸秆还回田间,用于增加土
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提高农田利用率等湿
地农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避免错
垄风、水土流失和土质流失,同时秸秆本身也是有机肥料的良好来源,可以补充土壤肥料缺失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秸秆还田技术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质量和农业生
产环境,提高水稻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果和经
济效益。
三、技术模式指导
在实践中,采用低留茬和秸秆还田的技术模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指
导要点:
1、土壤管理:加强土壤质量管理,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滋养质量,保护
土壤生态平衡。
2、调整水稻生长期:合理调整水稻生长期,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科学应用肥料:科学使用化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增加土
壤肥力和良好有机物的含量,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4、病虫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
质量。
总之,采用低留茬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
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只有以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实施水稻低留茬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生产的
可持续、高效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