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

合集下载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是一种负责维护土壤肥力的技术,它的核心原则是重新向土壤中注入有机质,以减少土壤破坏性,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同时进一步促进土壤有机成分的复苏和农作物的健康发育。

这种技术已得到了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有效利用秸秆还田技术,需要特定的技术要点,以确保秸秆还田有效地加强土壤肥力。

首先,要确定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首先要确定秸秆的量和质量,不同的土壤类型有不同的秸秆要求,所以要根据土壤的质量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选择地添加秸秆来补充有机质,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其次,必须改善秸秆的质量,以使其具有更高的有机质含量,更富有营养,具有更高的腐殖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容量和透气性,从而使农作物苗期更加良好。

此外,还装配有秸秆施肥机械,以实现有效的秸秆施肥,可以有效地把秸秆施到土壤中,通过施肥机械向土壤中添加大量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肥力。

最后,注入大量的有机物质,将秸秆进行有机物折叠,以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和形成新的有机物,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土壤质地更加良好,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的活水分和氮磷钾离子的吸收,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在合理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的质量和有机质含量,有选择地添加秸秆以改善土壤的质量,改善土壤的腐殖质,改善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的蓄水容量和透气性,同
时改善土壤的结构,并装配有效的秸秆施肥机械,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健康发育,促进农作物收成的可持续增长。

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

农机推广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黎东光秸秆还田措施即减少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又发挥了通过秸秆入土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作用。

秸秆还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本文通过对秸秆还田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希望对秸秆还田措施推广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秸秆还田是把不能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直接打碎施入土壤,在土层中腐熟后可增强土壤肥力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养分,补充能量,农业生产也是能量转换的过程,秸秆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料,在打碎归还于农田后,在土壤中腐熟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可以使土壤疏松,孔隙增大,将土壤结构改良,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使用秸秆还田方法耕地可以起到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秸秆还田方法按以往惯例,我们在整地时都是将秸秆残留物就地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此种办法造成大量氮素飘入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随着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在不断探索秸秆处理办法,秸秆还田办法避免了人为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还为农作物生长增加了养分,受到各级政府的倡议和规定。

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

按途径来分,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间接还田包括一般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

下面选取主要几种进行介绍。

1.1直接还田方法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省工,方便快捷,并且还田数量还大,一般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留高茬还田或田面覆盖等方式,直接还田的方法在各地推广应用的较多。

秸秆粉碎还田就是用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主要适用于玉米和水稻、小麦的秸秆还田,留高茬还田就是将稻麦收割时留30厘米的高茬,可以使用反转灭茬的机械进行一次性的旋耕灭茬还田;田间覆盖式还田,主要是将玉米秸秆铡成9到11厘米长直接铺盖在土壤的表面,一般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常用。

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化肥施用量较大,而有机肥的用量却在减少,导致土质硬化而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吸收和提高。

农作物秸秆还田还地的几种模式与成效

农作物秸秆还田还地的几种模式与成效
田面积 。据 2 0 0 7—20 0 8年 土壤有 机质 提升 项 目实施 示 范
调查 , 全县 午季 作 物秸 秆 还 田面积 4 0 h 水 稻秸 秆 还 30 m ,
田面积 6 0 h 我县 年施用有 机肥 达 10 k/ 6 m 。 00m , 3 0 g 6 7
上, 防止 暴 风 吹移 西 瓜 藤影 响 西 瓜 正 常生 长 ; 下雨 后 , 等 2 g6 7 秸秆 腐熟 菌 剂拌 适 量 砂 或 尿素 均 匀 撒 施 于 午 k/ 6 m 季作 物秸秆上 ; 瓜下 季 套种 玉 米或 山薯 , 瓜藤 叶连 同 西 西

要: 介绍安徽省绩溪县通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 目的 实施 , 宣传推广 了农作物秸秆 多种技 术模式还 田还地 , 筛选 并
出适 合 当地 推 广 的 几种 模 式 。 关 键 词 : 作 物 秸 秆 ; 田还 地 ; 术 摸 式 ; 溪县 农 还 技 绩 中 图分 类 号 ¥ 1. 26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73 (0 1 0 07— 7 1 2 1 )3—17— 2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 稻秸秆粉 碎免耕 种植 油菜 或 小麦 还 田和水 稻 秸秆 不 粉
碎 撒铺直接 还 田 2种 新还 田摸式 。 午季作 物秸秆 还 田还 地技 术模 式有 : 1 油 菜秸 秆 机 ()
1 d , 小麦 或油菜秸 秆 抱人 大 田, 抓一 把 秸秆 压人 稻 5 )将 手
67 6 m 均匀 撒施秸 秆腐熟 剂 2k 于秸秆 上 ;6 m g 6 7 撒施 2 O

物 秸秆烧 于田间地 头 , 不仅 浪 费 资源 还 污染 了环 境 , 引起 政 府部 门和全 社会 高度重视 , 为此 农业部在 全 国范 围 内实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
秸秆还田是一种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将庄稼收割后的秸秆还留在土地上,用于覆盖或混入土壤中,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的方式和比例会因地区、作物类型、土壤特性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和原则:
覆盖方式:
将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物。

这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减缓水土流失,有利于土壤保墒、保肥。

还田方式:
将秸秆切碎或压碎后混入土壤中,以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保肥性。

混作方式:
将秸秆与其他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菜渣等)混合后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水平。

比例控制:
秸秆还田的比例应该根据土壤状况、作物种类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一般来说,合理的秸秆还田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占据作物留茬面积的20%至50%。

技术手段:
可以利用农机对秸秆进行粉碎、切碎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覆盖或混入土壤中。

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如利用覆盖膜、秸秆还田机械等。

农业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农业政策,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补贴政策,以推动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秸秆还田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民收益。

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支持,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比例进行秸秆还田。

秸杆还田的作用和技术

秸杆还田的作用和技术

秸杆还田的作用和技术作者:欧小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4期前言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过度耕作经营,以及单一大量使用化肥,追求短期效益,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下降、土层板结。

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与地力提升势在必行,保护耕地与提升地力主要措施之一是秸秆还田。

秸秆通过还田,使土壤有机质稳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增加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以达到保护耕地与提升地力的目的。

1秸秆还田的作用1.1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根据专家分析得出,水稻秸秆中的养分含量,有机质为78.6%、氮为0.63%、磷为0.11%、钾为0.85%。

按每100公斤鲜秸秆中以实物量折算,相当于尿素3.5公斤、钙镁磷肥1.2公斤、氯化钾肥3.6公斤。

平均增产5%~12%。

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这样不但降低了相关肥的使用量,也提高了化肥利用效率,对于土壤与环境的污染会降低,也会大大提高产品质量。

1.2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秸秆还田后通过一定微生物转换,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生物含量,也包括一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会提高土壤的结构转变效率,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提高地表温度,增强土壤释肥作用。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保持耕层蓄水量,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养分的分解利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了根系的吸收活动。

1.3秸秆还田不仅省力易行,操作成本低,保护生态环境。

稻草还田,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现象,杜绝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烟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不仅减少工时,还能能抢农时,充分利用资源,秸秆还田具有肥田和防止火灾及污染的多重效果。

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2秸秆还田的形式目前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主要推广的有翻压还田、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堆沤还田和腐熟剂处理还田五种。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
害气体对蔬菜造成危害。
24 新农村 2017.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质,改良土壤结构,一般可增
化吸收变成粪、尿,以粪尿施
秆被晒干而影响腐熟速度。旱地
入土壤还田。
应边收边耕埋,水田最迟应在插
产 5%~10%。
秸秆还田一般作基肥用。
(2) 堆沤发酵还田
将作
还田量要适中,一般每亩 (1
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经
亩=667 平方米,下同) 折干草
发酵后施入土壤。
150~250 千克为宜。秸秆施用
经沼气池等气化后的废渣作为
石灰中和有机酸。施用数量以
肥料还田;或秸秆经不完全燃
烧后,变成保留养分的草木灰
利用秸秆
秧前 15 天左右施入。
30~40 千克/亩为宜,以防作物
根系中毒和促进秸秆腐解。
作肥料还田。

可以在温室内的人行步道板上
实用技术·种植技术·
2.直接还田
秸 秆 还 田 技 术
(1) 秸秆还田的数量

论是秸秆覆盖还田或是翻压还
田,都要考虑秸秆还田的数
浙江省淳安县瑶山乡农业服务中心 (311703) 鲁为川
量。如果秸秆数量过多,不利
于秸秆的腐烂和矿化,甚至影
响出苗或幼苗的生长,导致作
物减产。一般以每亩 200 千克
为宜。
要均匀,并要适量深施速效氮
肥以调节适宜的碳氮比。
还田的途径有间接和直接
两种。
1.间接还田
(1) 过腹还田
(4)施入适量石灰 新鲜秸
秆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机
(3) 秸秆气化,废渣还田
酸,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因

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川省农业厅

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川省农业厅

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四川省农业厅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秸秆还田是一种利用农作物剩余物质进行耕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土地保持肥力,还可以减少农产品种植的成本。

以下是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秸秆还田的方法(1)切碎秸秆。

切碎秸秆可以增大其接触面积,方便其在土壤中分解,提高其利用率。

(2)平铺秸秆。

将切碎的秸秆均匀地分散在田地上,避免在一个地方积聚太多秸秆,影响土地通风和透水。

(3)深耕。

将秸秆深埋入土壤中,可以促进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地肥力。

(4)化肥配合。

秸秆中的营养成分虽然丰富,但是其分解速度较慢,需要和化肥一起使用,以促进植物生长。

2.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1)适时还田。

在农作物收割后,应该及时将秸秆还田,不要让秸秆长时间的暴露于土地表面。

(2)保证品质。

如果秸秆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就容易受到各种病菌和有害物质污染。

因此,要保证秸秆的品质,应该选择干燥、清洁的秸秆还田。

(3)量力而行。

过多的使用秸秆还田可能会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因此应该量力而行,在秸秆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肥料来补充。

(4)配合肥料。

秸秆是一种低效肥料,需要和其他肥料一起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使用时应该将秸秆和化肥一起使用。

(5)根据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作物。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因此在选择作物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总之,秸秆还田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土地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但是,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使用量和配合,更好的利用秸秆还田的作用。

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解所需 。
其 次 ,要 注意 翻压 覆 盖 。一 般来
说 ,在 作 物 收 获 后 就 应 立 即把 秸秆 翻耕
人土 ,避免 因秸秆被晒干而影 响腐熟速 度 ,最好边收边耕埋翻压。然而 ,小麦 收获后一般很少进行土壤 翻耕 ,小麦秸 秆暴露在地表 ,常被风吹走 ,也影响秸 秆 的腐解 。因此 ,小麦收获后 ,要 注意
此 ,在 将 秸 秆 施 入 土 壤 之前 ,可用 药 剂
将秸秆进行 消毒 ,用百菌清 5 0 0 倍液混 合 辛 硫磷 1 0 0 0 倍 液将 秸 秆 喷 洒一 遍 ,
以减 少 病 原 菌 和虫 卵 为 害 。 ( 河 南省 淮 阳县 农 业局 科 教 股 )
秸秆腐解 、保证作物苗期生长旺盛 的双 重 功效 。一般 来说 ,小 麦秸秆还 田后 , 每6 6 7 平方 米 ( 1 亩 )应增施 尿素 4 0 千 克 或碳酸 氢铵 5 0 千 克 ,以满足秸 秆分
素为能源 、以氮素为营养的 ,微生物必 须从土壤 中吸取氮素 以补不足 ,也 就造 成 了与作物争氮的现象。若 没有增施氮 肥 ,就容易导致土壤 中氮素不足 ,影响 作物苗期生长 。因而 ,秸 秆还 田时 ,增
施 氮 肥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它 可 以 起 到加 速
壤 中,加大下一茬作物受 害的几率 。因
进 行 适 当 的 翻压 覆 盖 ,固 定秸 秆 ,并促
52 ,N O t ' 4 G CU N× { N J I S Ht J /寝奉 寸 新技 术
首先 ,要注意增施速 效氮肥 。禾本
科 作物 秸秆 含纤维 素高 达 3 0 % ~4 0 %, 还 田后土壤 中碳素物质会 陡增 ,一般要
增加1 倍 左 右 。 而 微 生 物 的增 长 是 以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绩溪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探讨
摘要在介绍秸秆腐熟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腐熟效果,并阐述具体的腐熟剂施用技术,以提高秸秆腐熟效果。

关键词秸秆腐熟;技术原理;腐熟效果;施用技术;安徽绩溪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
12-0217-01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务输出与传统秸秆还田的矛盾日益凸显,出现秸秆相对过剩的现象。

为了有效遏制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绩溪县土肥站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地狠抓秸秆还田,积极探索和推广省时、省力、成本低的秸秆还田新技术——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1]。

1技术原理
秸秆腐熟剂所采用的菌剂是高效生物制剂,含有大量有益的高温高湿型微生物群体,可以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具有很强的发酵能力,能迅速催化分解秸秆的粗纤维,使其在短时间内转化成有机肥[2]。

该技术的实施不受季节和地点的限制,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省工省力,易掌握。

2腐熟效果
为了验证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绩溪县土肥站于2007—2012年分别在瀛洲乡的瀛洲、伏岭镇的北村、长安镇的大源、金沙的汪洋坦、上庄镇的瑞川等地做了腐熟剂大田对比试验和腐熟剂品种筛
选小区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有以下效果。

2.1缩短腐熟时间
根据各试验点统计,稻草覆盖还田腐熟比对照(无腐熟剂秸秆还田,下同)缩短秸秆腐熟时间5~10 d,油菜秸秆翻耕或旋耕还田腐熟比对照缩短秸秆腐熟时间9~15 d。

2.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通过腐熟剂的秸秆还田,能成倍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加速秸秆中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氮、磷、钾、钙、镁、硫等矿物质元素的转化,并形成土壤新鲜腐殖质。

它是一种带有大量负电荷的有机胶体,能与土粒中的无机胶体相结合,促进土粒团聚,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从而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疏松土壤[3-4]。

同时,腐殖质还能和土壤中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中出现的负值现象,可能与施入的氮、磷、钾元素不能满足当季作物的需求以及秸秆还田腐熟加速农作物对磷、钾的吸收有关。

2.3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秸秆还田腐熟,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因而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根系早生快发,中期清秀老健,后期不早衰,减轻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增强作物的抗性,从而提高产量[5],具体见表2。

3腐熟剂施用技术
3.1稻草覆盖还田腐熟—油菜(小麦)直播
操作流程:稻收获—简单整地—施基肥、硼肥—撒油菜种—大田免耕开沟—盖土—打封闭式除草剂—铺稻草—按腐熟剂使用说明
施腐熟剂—浇水补湿结合补氮。

3.2油菜秸秆还田腐熟—水稻移栽
3.2.1翻耕(或旋耕)操作流程。

油菜籽收获—油菜杆切至15 cm 左右(或粉碎)—全田均匀撒铺秸秆—按腐熟剂使用说明施腐熟剂—翻耕放水泡地(5~7 d)—再翻耕—施基肥—插秧。

3.2.2压稻行操作流程。

油菜(或小麦)收获—秸秆移至田边堆置—水稻分蘖期压秸秆(即移栽后20~25 d,把秸秆抱入大田,手抓一把秸秆放入稻行间,并用脚踩踏,放一行隔一行)—按腐熟剂使用说明将腐熟剂均匀撒在秸秆上—大田管理同常规。

3.3注意事项
一是秸秆还田量本田还本田。

二是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可将其作高温堆肥。

三是秸秆相对湿度保持65%(手拧紧,手指缝有水滴溢出),若遇墒情不好,可用22.5~30.0 t/hm2清水粪泼施。

四是直播油菜(或小麦)播种量比常(下转第220页)
规种植增加10%,以确保基本苗。

五是增施速效氮肥如尿素60~90 kg/hm2,调节c/n比,缓解前期与苗争氮。

六是注意腐熟剂的有效期,并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不能与杀菌剂、杀虫剂混用。

4参考文献
[1] 陈太飞,张作跃.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j].农技服务,2009
(6):135-136.
[2] 胡启山.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j].科学种养,2009(1):52.
[3] 王永利.钟祥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实现大面积应用[n].农民日报,2009-07-01(007).
[4] 严仲崎.腐熟剂对稻草秸秆还田及应用效果试验初探[j].广西农学报,2012,27(1):9-12.
[5] 杨伏高.浅谈农作物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j].安徽农机,2009(1):2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