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作业

合集下载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一般规定1.1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建立含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检修、试验在内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应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2进入作业现场、试验现场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1.3电化学储能电站试验分为设备本体试验、分系统试验和储能电站整站试验等类型,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监控系统等关键设备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协助储能电站管理单位做好试验过程的安全工作。

1.4试验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试验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试验职责分工、试验内容和方法、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危险源、应急预案等,试验过程中应严格落实保障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1.5进入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展试验工作时,应明确试验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在试验开始前,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工作任务、危险点及危险源。

1.6试验人员试验前应核对各被试产品名称、型号、位置,应掌握被测设备及周围的安全风险点。

1.7试验电源电压、频率、容量应能满足试验设备要求,试验电源开关的保护参数应正确整定。

1.8试验现场储能室内或预制舱内灯光照明、空调、试验电源、试验装置应已具备并可投入使用,现场消防设施应完备或具有有效的临时消防设施,试验所需各种技术文件、设计图纸、检测报告齐全。

1.9电力线路、电缆上试验按照GB26859规定执行;电力变压器、开关柜、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上试验按照GB26860规定执行。

储能设备试验应满足本文件第6、7章的相关要求。

1.10试验过程要严防人身和设备风险,做好人身和设备的防护,在高压配电线路、设备上作业应做好防止反送电措施。

1.11电化学储能电站若进行关键设备重大检修、变更或大批更换,应根据检修范围进行分系统试验或储能系统并网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GB/T 36547、GB/T33593的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一、工作内容1. 对电化学储能电站进行安全检测,包括储能设备、电池及其支持设施等各项组件的检测。

2. 检测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3. 对储能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安全检测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测范围和对象,明确检测的目的和方法。

b. 检查相关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可用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进行准确的检测。

c. 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和检测计划。

2. 安全性能检测:a. 对储能设备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b. 对储能设备的热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温度、热传导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c. 对储能设备的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包括负荷能力、结构强度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d. 对储能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测,包括湿度、震动、尘埃等因素的测量和分析。

e. 对储能设备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检测,包括电池容量、循环寿命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f. 对储能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温度升高、过充、过放、短路等情况的测试和分析。

3. 安全环境评估:a. 对储能电站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b. 对储能电站的周围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c. 对储能电站的外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电磁辐射、噪音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d. 对储能电站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包括火灾、爆炸、漏电等方面的检测和分析。

4. 安全改进措施:a. 根据检测结果和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更新、工艺调整等方面的措施。

b. 制定安全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措施的实施时间和责任人。

c. 定期对实施了安全改进措施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改进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三、安全作业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安全检测时,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检测方案和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化学寒假作业《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化学寒假作业《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化学寒假作业《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液、燃料和氧化剂。

此种电池的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一般柴油发电机只有40%左右),产物污染也少。

下列有关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物是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原因之一是该电池的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C.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液常用KOH溶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2H5OH-12e-===2CO2↑+3H2O D.甲烷碱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2.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A. H2和Cl2B. Cu和Cl2C. H2和O2D. Cu和O23.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接电源正极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6Fe2++14H+===2Cr3++6Fe3++7H2O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被还原4.如图所示的A、B两个电解池中的电极均为铂,在A池中加入0.05 mol·L-1的CuCl2溶液,B池中加入0.1 mol·L-1的AgNO3溶液,进行电解。

a、b、c、d四个电极上所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2∶2∶4∶1B. 1∶1∶2∶1C. 2∶1∶1∶1D. 2∶1∶2∶15.下列有关钢铁的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负极反应相同,正极反应不同B.镀锌铁皮和镀锡铁皮破损后,前者更易被腐蚀C.将铁件与电源负极相连,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将钢管与锌板堆放在一起,可保护钢管少受腐蚀6.如下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装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

厦门市启悟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校本作业----电化学

厦门市启悟中学2015届高三化学校本作业----电化学

厦门市启悟中学-2015学年校本作业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之:电化学高三化学备课组使用日期:年12月9日一.原电池电极判断及反应式1.(2014·北京理综)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2.(2014·海南)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回答下列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极。

(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2014·全国理综II)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O4=Li1-x Mn2O4+xLi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的Li+从b向a迁移4.(2014·广东)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 = Cu5.(2014·福建)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 离子二.电解原理6.(2014·海南)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7.(2014·北京)(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

电化学原理习题课
答:区别:载流子的不同。第一类导体载流子为物 体内部自由电子或空穴,第二类导体的载流子为 正负离子。
问题:①不要漏掉空穴,②部分同学认为载流子在 各自导体间导电过程涉及化学变化。这是不对的 ,只有在两类导体界面上传递时才会出现化学反 应。
2、什么是电化学体系?你能举出两﹑三个实例 加以说明吗?
答:电化学体系是指由两类不同导体组成的,是 一种在电荷转移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物质变化的 体系。
电层,其电位差为,' 此时分散层电位1 '。其双电层
结构和电位分布如下图。
Ψ1=φ’
②当电极电位为 1 时,由于1 0 ,该电极表面带正电
荷。
a当电极上不发生超载吸附时,其双电层结构和电位分
布如下图。其表面电位为:
1
A
2RT F
ln a
RT F
ln c( A为常数 )
-
-
-
-
a
-
a 1
-
1
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
习题2、计算25℃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
(2)Pt | SnCl2(0.001mol/ kg),SnCl4(0.01mol/ kg) || FeCl3(0.01mol/ kg),FeCl2(0.001
mol/ kg) | Pt
解:电极反应:(–) Sn2 2e Sn4
(+) 2Fe3 2e 2Fe2 电池反应: Sn2 2Fe3 Sn4 2Fe2 此题可视为无限稀释的溶液,用浓度代替活度计算。 因为 0 (Pt | Fe3,Fe2 ) 0.771V
q C C(平 0 ) 36 (0.763 0.63) 4.79C / cm2
(2) 当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1mol/L的NaCl 后,会发生 Cl-的特性吸附,导致紧密层的厚度减小,从而使双电 层的电容增加。题目已知,吸附使双电层电容改变时 电极电位不发生变化,而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是与 电极电位相关的,电极电位不变,电极表面剩余电荷 密度不变,只是原来被水分子吸附的位置改由氯离子 吸附了。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20版)_《化学电源》课时作业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2020版)_《化学电源》课时作业

6.3.2化学电源1.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

有同学想将其变废为宝,以下他的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碳棒取出洗净用作电极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D.电池内部填有NH4Cl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用2.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电池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负极②海水是电解质溶液③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对电池放电时的分析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电子从PbO2流向外电路C.SO2-4向PbO2处移动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5.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通入氧气,b处通入氢气B.通入H2的电极发生反应:H2-2e-===2H+C.通入O2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反应: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A.Cd B.NiO(OH)C.Cd(OH)2D.Ni(OH)27.(双选)如图是甲醇(CH3OH)燃料电池的化学原理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负极B.电极B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C.工作一段时间溶液pH保持不变D.燃料电池工作时不会出现火焰8.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B.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再经电解质溶液流入电解池的阳极9.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山东大学电化学基础作业

山东大学电化学基础作业

电子导体假说:过电位一旦建立,必然要通过周围的溶液放电,当新过电位产生和放电最终达到平衡时,过电位趋于稳定值,充电结束。

外电场撤销,不能产生新过电位,且继续放电,最终消失,恢复平衡电位。

电荷转移和化学反应速度有限,建立平衡需要时间,因此有迟缓性。

离子导体假说双电层形成机理:粘土矿物颗粒“吸附”负离子负离子又“吸引”溶液中的正离子,形成双电层;极化与放电过程:外电场驱动;阳离子转移,双电层形变。

外电场撤销,双电层复原。

薄膜极化假说:极化过程:外电场驱动,窄孔隙处,电流流出端阳离子堆积;宽孔隙处相反。

形成化学浓度梯度和电势垒。

放电过程:外电场撤销,浓度梯度恢复平衡,电势垒放电,双电层复原。

异同点:相同点:(1)电阻率法的勘探装置激发极化法均可使用;(2)两者都属于人工源类电法勘探方法;(3)都是通过测量电位差实现观测的。

不同点:(1)激发极化法是根据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电阻率法是以岩(矿)石间的电阻率(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2)激发极化异常基本不受地形因素影响;电阻率异常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3)激发极化法观测过程中需要观测总场电位差和二次场电位差;而电阻率法只需要观测一次场电位差或总场电位差即可;(4)激发极化法可以实现时间域观测,也可实现频率域观测;而电阻率法一般只有直流电阻率法,即时间域观测;充电法的方法和原理与电阻率法相同,区别在于充电法直接对被测物体进行充电,使充电体变成等位体或拟等位体,根据充电体和周围的电场分布特征确定充电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和埋深等。

该方法仅限于测对象是良导体,电阻率远小于周围物体,并且有裸露的部分可以用于对被测物体充电。

因此这种方法测量深度和大小受限,难以实现深度过深或体积过小物体的探测,多被用于金属矿物和水文勘探。

瞬变电磁法(TEM)是一种时间域的交流电阻率电磁勘探方法,在一次脉冲电流场激励下,地下介质会产生涡旋电流场,当关断一次场后,这种涡流不会立即消失,在其周围空间形成随时间衰减的二次电磁场,二次磁场随时间衰减的规律主要取决于异常体的导电性、体积、规模、埋深以及发射电流的形态和频率。

电化学法检测钢筋锈蚀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电化学法检测钢筋锈蚀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MC-LWI-03(A0)1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并规定了半电池电位法和电位梯度法测定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方法。

不适用于带涂层的钢筋以及混凝土已经饱水和接近饱水的构件检测。

半电池电位法需要凿开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连接,电位梯度法适用于混凝土表层测量,不需要凿开混凝土保护层,该两种方法均属于定性检测,宜进行剔凿实测验证。

3作业程序执行程序形成的记录3.1接受任务编制检测方案。

3.2 根据检测方案的技术要求准备钢筋锈蚀仪。

3.3 进行现场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填写完成表JSJL-01-08-A/O-1《半电池电位法检测记录表》、表JSJL-01-08-A/O-2《电位梯度法检测记录表》。

3.4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4检测方法4.1 一般规定4.1.1仪器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检测设备应包括钢筋锈蚀探测仪和钢筋探测仪,钢筋锈蚀探测仪应具有采集、显示和存储数据的功能,满量程不宜小于1000mV。

在满量程范围内的测试允许误差为±3%。

4.1.2电化学测定方法的测区及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构件的环境差异及外观检查的结果来确定测区,测区应能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的锈蚀外观表征,每种条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2)在测区上布置网格,网格节点为测点,网格间距根据构件尺寸和仪器功能而定。

测区中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0个。

测点与构件边缘距离应大于50 mm;3)测区应统一编号,注明位置,并描述其外观情况。

4.1.3电化学检测操作应遵守所使用检测仪器的操作规定,并应注意:1)电极铜棒英清洁、无明显缺陷;2)混凝土表面应清洁,无涂料、浮浆、污物或尘土等,检测前,首先配制CuSO饱和溶液。

半电池电位法的原理要求混凝土成为电解质,因此必须对钢筋4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预先润湿。

电化学课堂作业

电化学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一、简答题:
1、摩尔电导率的定义:∧m(s.m2.mol-1)=k/c ,式中c的单位是什么?对
于弱电解质,用总计量浓度还是解离部分的浓度?
2、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怎样变
化?
3、无限稀释时,HCl ,KCl ,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和相同
电位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1的运动速度是否相同?三种溶液中Cl-1的迁移数是否相同?
4、参考电极的选择是不是随意的?有什么限制条件?
5、盐桥有何作用?为什么它不能完全消除夜接电势,而只是把液接电势
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6、在电解过程中,阴、阳离子分别在阳、阴两极上析出的先后顺序有何规律?
7、以Pt为电极,电解Na2SO4水溶液,在两极的溶液中各加数滴石蕊试
剂,在电解过程中,两极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二、计算题:
1、用银电极来电解AgNO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阴极上有
1.15g的Ag(s)析出。

经分析知道阴极部溶液中Ag+的总量减少了
0.605g,求AgNO3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数t(Ag+)和t(NO3-)。

2、试将下述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1)H2(pθ)+ HgO(s) ═Hg (l) + H2O (l)
(2)Fe2+(+2Fe a)+Ag+(+Ag a)═Fe3+(+3Fe a)+ Ag (s)。

920123-李狄-电化学原理-第四章-作业

920123-李狄-电化学原理-第四章-作业

解:阳极上发生锌的氧化,其电极反应为
Zn 2e Zn2 阳极极化可以忽略不计
极化 , a
平 , a
0
RT 2F
ln
a Zn
2
0.763 0.0591log(0.1 0.15) 0.817V 2
阴极上发生锌离子和氢离子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Zn2 2e Zn
2H 2e H 2
锌离子还原的平衡电位为:
验数据如表4.2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极化曲线,并判断铁
在哪种溶液中更容易腐蚀溶解?为什么?假定阳极反应只有
Fe→Fe2++2e0一0 种。 0.2
0.4
0.6
0.8
1
1.2
-0.05
-0.j1a/(A/cm2)
(在溶液A中)/V
(在溶液B中)/V
-0.15 0
-0.400
-0.460
φ
-0.2 0.1 0.2
2.用铂电极电解0.5mol/L的Na2SO4水溶液,测得25℃时阴极电位 为-1.23V,溶液pH值为6.5,计算该阴极过电位数值。
解:在0.5mol/L的Na2SO4 ,阴极电极反应为 :
H
2e
1 2
H2

0
0.0591log
a H
0.0591log(10 6.5) 0.384V
c 平 极化 0.384 (1.23) 0.846V
j1 nFkcexp( W 1 ) RT
j2 nFkcexp( W 2 ) RT
j2 exp(W 1 W 2) j2 exp( 4000 ) 0.193
j1
RT 96.5
8.314 293
j2 0.193 96.5 18.6mA / cm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作业设计方案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作业设计方案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类型,包括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2、使学生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和原理,如电化学防护、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原电池?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二)基础练习1、下列金属制品最易被腐蚀的是()A 铁锅B 铝制窗框C 铜制饰品D 不锈钢餐具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B 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C 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D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三)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 ⑤>②>①>③>④B ⑤>④>③>②>①C ④>②>①>③>⑤D ③>②>④>①>⑤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A 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B 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C 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D 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四)拓展探究1、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并举例说明。

2、探究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防护措施,如自行车的防锈、铁门的防锈等,分析其原理。

(五)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电化学腐蚀情况。

实验用品:铁钉、饱和食盐水、蒸馏水、植物油、不同浓度的酸溶液、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1)取三支相同的铁钉,分别置于三个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使铁钉浸没。

(3)分别在三支试管中插入电流表,观察电流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4)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的腐蚀情况。

电化学法检测钢筋锈蚀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电化学法检测钢筋锈蚀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MC-LWI-03(A0)1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并规定了半电池电位法和电位梯度法测定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方法。

不适用于带涂层的钢筋以及混凝土已经饱水和接近饱水的构件检测。

半电池电位法需要凿开混凝土保护层与钢筋连接,电位梯度法适用于混凝土表层测量,不需要凿开混凝土保护层,该两种方法均属于定性检测,宜进行剔凿实测验证。

3作业程序执行程序形成的记录3.1接受任务编制检测方案。

3.2 根据检测方案的技术要求准备钢筋锈蚀仪。

3.3 进行现场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填写完成表JSJL-01-08-A/O-1《半电池电位法检测记录表》、表JSJL-01-08-A/O-2《电位梯度法检测记录表》。

3.4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4检测方法4.1 一般规定4.1.1仪器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检测设备应包括钢筋锈蚀探测仪和钢筋探测仪,钢筋锈蚀探测仪应具有采集、显示和存储数据的功能,满量程不宜小于1000mV。

在满量程范围内的测试允许误差为±3%。

4.1.2电化学测定方法的测区及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构件的环境差异及外观检查的结果来确定测区,测区应能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的锈蚀外观表征,每种条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2)在测区上布置网格,网格节点为测点,网格间距根据构件尺寸和仪器功能而定。

测区中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0个。

测点与构件边缘距离应大于50 mm;3)测区应统一编号,注明位置,并描述其外观情况。

4.1.3电化学检测操作应遵守所使用检测仪器的操作规定,并应注意:1)电极铜棒英清洁、无明显缺陷;2)混凝土表面应清洁,无涂料、浮浆、污物或尘土等,检测前,首先配制CuSO饱和溶液。

半电池电位法的原理要求混凝土成为电解质,因此必须对钢筋4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预先润湿。

电化学练习题及解答

电化学练习题及解答

荆楚理工学院 化工与药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化学》课程建设·Li Wen-Hui
答:由于单个电极的电极电势无法测量,人们不得不采用相对的电极电势。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氢标还 原电极电势,即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0 V,将待测电极作阴极(还原极) ,这样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就作为待 测电极的标准还原电极电势 EOx|Red ,即
E分解 | ER | a c IR
其实际分解电压 E分解 一定大于理论分解电压 | ER | 。
12.在电解池和原电池中,极化曲线有何异同点? 答:其相同点是: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不断变大,阳极 的极化曲线总是向电势增大的方向移动; 阴极的实际析出电势不断变小, 阴极的极化曲线总是向电势减小的方向移动。 所不同的是,在电解池中,由于超电势的存在使实际分解电压变大,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实际消耗的电能也不 断增多。而在原电池中,由于超电势的存在,使电池的不可逆电动势小于可逆电动势,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池的 不可逆电动势不断下降,对环境作电功的能力也下降。 13.为了防止铁生锈,分别电镀上一层锌和一层锡,两者防腐的效果是否一样? 答:在镀层没有被破坏之前,两种防腐的效果是一样的,镀层都起了将铁与环境中的酸性气体和水隔离的目的, 防止微电池的形成,防止了铁被电化腐蚀。但是镀层一旦有破损,则两者的防腐效果就大不相同。 镀锡铁俗称马口铁,锡不如铁活泼。若将锡与铁组成原电池,则锡作阴极,称为阴极保护层,而铁作阳极,这 样铁被腐蚀得更快。 镀锌铁俗称白铁,锌比铁活泼,组成原电池时,锌作阳极,称为阳极保护层,锌被氧化,而铁作阴极,仍不会被 腐蚀。
荆楚理工学院 化工与药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化学》课程建设·Li Wen-Hui

电化学储能电站作业现场主要危险源和安全风险清单

电化学储能电站作业现场主要危险源和安全风险清单

电化学储能电站作业现场主要危险源和安全风险清单
四、线路及附属设施
19 送出线路
杆塔或铁塔倾斜、拉线松动倒塔杆塔底部螺栓松动倒塔
杆塔或铁塔基础沉降超过规定值倒塔
电缆绝缘老化或腐蚀严重、磨损严重着火电缆头制作不规范、接线松动着火、线路跳闸跌落保险距地面距离低于规定值触电
直埋电缆电缆沟内电缆绝缘老化严重、铠严重腐蚀着火、设备损坏电缆的运行温度超过规定值着火、设备损坏充油电缆的油压超过规定值爆炸、设备损坏电缆外绝缘损伤严重着火、设备损坏电缆渗油、漏油,铅、铝包龟裂着火、设备损坏有限空间中毒、窒息
21 线路预试
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触电、线路跳闸直埋电缆绝缘电阻不合格爆炸、设备损坏
绝缘子击穿电压、零值检测不合格爆炸
违规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着火、触电、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设备损坏
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
重伤害
道路行驶车辆事故
20。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电解原理课时作业4高中4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电解原理课时作业4高中4化学试题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20 电解原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阴、阳两极均产生气体,其体积比为2 1,且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的是( B )A.KCl B.NaOH C.Na2SO4D.H2SO4解析:已知电极为惰性电极,可以通过判断溶液中离子的放电能力进行判断。

A项中,电解产物分别为H2和Cl2,且体积比为11,不符合题意。

B项中,电解产物为H2和O2,且体积比为21,由于实际电解的是水,故OH-浓度增大,pH增大。

在C、D中,电解产物也分别是H2和O2,实际电解的是水,但C项为中性溶液,pH不发生变化,D项为酸性溶液,pH减小。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Cu不能发生:Cu+2H2O===Cu(OH)2+H2↑的反,但选择恰当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就能实现。

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中,能实现该反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B )A B C D阳极石墨棒Cu Cu Cu阴极石墨棒石墨棒Fe Pt电解质溶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2O+2e-===H2↑+2OH-为阴极反;C项电解质溶液H2SO4会与生成的Cu(OH)2,实际上不会生成Cu(OH)2;D项在Pt上镀铜,不会生成Cu(OH)2;而B项中Na2SO4溶液起增强导电性作用,可以发生电解反Cu+2H2O=====电解Cu(OH)2+H2↑。

3.用如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C )解析:X为正极,电解Na2SO4溶液时,实质是电解水,a管中电极为阳极,OH-放电,a管中c(H+)>c(OH-),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A错误;X为正极,电解AgNO3溶液时,b管中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式为Ag++e-===Ag,B错误;Fe(OH)3体粒子带有正电荷,X为负极时,Fe(OH)3体粒子向a管移动,a管中液体颜色加深,D错误。

920124-李狄-电化学原理-第二章-作业

920124-李狄-电化学原理-第二章-作业

电极反应
() ()
Zn Zn2 2e Hg2Cl2 2e 2Hg 2Cl
电池反应
Zn Hg 2Cl 2 Zn2 2Hg 2Cl
E
E0
RT 2F
ln
Zn 2
Cl
2
E
E0
RT 2F
ln
Zn 2
Cl
2
E
E0
RT 2F
ln(cZn 2
)(c Cl
)2
E
E0
RT 2F
ln
4c3
3
E0
m' '
nF ' ' F ' '
m' ' ' '
lg ' 0.0822 lg 0.082 0.3046 ' 0.496
' ' 2 0.0591 0.0082
' '
电池2是有迁移浓差电池,且电极对阴离子可逆
(2)Eb t RT ln( ' ) 2t RT ln( ' )
nF ''
电极反应
() H 2 2H 2e () I 2 2e 2I
电池反应
H 2 I 2 2HI
E
E0
RT 2F
ln
1
HI 2
E0
0
0
0(350C)
0(250C) 1.310 4(t 250C)
0.5346 1.310 4(350C 250C) 0.5333V
(3)该反应的△G0值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 (5)如果把上述反应改写成1/2H2(101325 Pa)+1/2I2=2HI (α=1),以上各问的答案是否会改变

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 章末复习 作业

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电化学基础 章末复习 作业

第4章电化学基础章末提能拔高练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Cl--2e-=== 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Cu-2e-=== 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解析:选A 氢氧碱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

2.(2019·正阳高二检测)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解析:选C 电镀铜时,Cu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故C错。

3.关于各图的说法(其中①③④中均为惰性电极)正确的是( )A.①装置中阴极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解析:选D 装置①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生氯气,A错;装置②为电镀铜装置,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因此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B错;装置③为氢氧燃料电池,b极通入O2,发生还原反应,作电池的正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C错。

4.甲、乙、丙三个电解槽如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

乙、丙中AgNO3溶液浓度和体积均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 g,则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A.0.054 g B.0.108 gC.0.216 g D.0.432 g解析:选C 甲中铜电极增重0.128 g,说明析出铜为0.002 mol。

由图示可知,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又因乙、丙两槽中的电极反应相同,故乙、丙中的电子转移分别是甲中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
1.[2019新课标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
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 2+2H ++2MV +
C .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2.[2019新课标Ⅲ]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
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
放电
充电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
NiOOH(s)+H 2O(l)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3.[2019天津]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下。

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a 电极反应为2I Br 2e
2I Br ----
++B .放电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大C .充电时,b 电极每增重0.65g ,溶液中有0.02mol I -
被氧化D .充电时,a 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4.[2018新课标Ⅰ]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 2+H 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 2和H 2S 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 )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 2+-e -=EDTA-Fe 3+
②2EDTA-Fe 3++H 2S =2H ++S+2EDTA-Fe 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 ++2e -=CO+H 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5.[2017海南]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d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6.[2017新课标Ⅰ]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7.(2019·浙江4月选考)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Zn 2+向Cu 电极方向移动,Cu 电极附近溶液中H +浓度增加
B .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 2O +2e -+H 2O===2Ag +2OH -
C .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 .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模拟专练】
8.
(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电化学固氮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某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固氮机理——表面氢化机理示意图如下,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 +的还原反应
B .在表面*H 原子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N 2与表面*H 原子反应生成*N 2H 4中间体
C .电化学固氮法较传统工业合成氨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
D .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势垒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析氢反应的速率要远远高于固氮反应
9.
(2020·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高三月考)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为:HS-+4H2O-8e-==SO42-+9H+
B.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
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4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10.(2019·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高三期末)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B.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C.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D.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1.(2020·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高三月考)大功率的镍氢电池使用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中。

镍氢电池正极板材料为NiOOH,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MHn),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A.放电时电池内部H+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 n-ne-=M+nH+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12.(2020·河北高三月考)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n2+向M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1mol 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g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
13.(2020·云南高三期末)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O2-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方法。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O4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B.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C.总反应为3H2+2NO2-═N2+2OH-+2H2O
D.Fe(Ⅱ)与Fe(Ⅲ)之间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14.(2019·湖南高三月考)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S -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 42-的反应为:HS -+4H 2O -8e -=SO 42-+9H +
B .电子从a 流出,经外电路流向b
C .该电池在高温下同样能工作,且反应原理相同
D .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4molH +通过质子交换膜15.
(2020·禄丰县第三中学高三期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
为,-+
44xLiFePO -xe xLi +xFePO −−→,放电工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 +通过隔膜移向正极
B .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
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44xFePO +xLi +xe xLiFePO −−
→D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 +迁移实现,C 、Fe 、P 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16.
(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期末)高能LiFePO 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

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 +通过。

结构如图所示。

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 D.充电时,Li+向左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