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制度(草稿)

合集下载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标题: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全公司范围内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的所有员工、供应商、访客等。

三、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全员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2. 管理有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3. 合理隔离: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不传播给其他人员。

4. 紧急应对: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四、主要内容1. 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1.1 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宣传和培训。

1.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

1.3 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和体温测量。

1.4 疫苗接种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传染病发现和报告2.1 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健康状况和接触史。

2.2 如发现可能感染传染病的症状,立即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

2.3 部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 传染病隔离和控制3.1 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及时隔离并提供专业医疗保障。

3.2 隔离期间,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传播。

3.3 根据疫情扩散情况,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限制员工外出、暂停部分业务等。

4. 传染病应急预案4.1 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

4.2 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5. 监督和执行5.1 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5.2 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如有违反者,将被追究责任。

六、责任和惩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他人健康的人员,将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甚至解雇。

七、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2)1.传染病防控部门工作制度(1)医院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业务副院长、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医院内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领导、督查、协调等工作并根据最新情况制订传染病疫情管理有关制度。

2024年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所有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预防控制、病例报告和登记、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管控、疫情通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方面。

第三条传染病管理工作应坚持科学、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将公共卫生服务放在首位,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传染病防控的良好共同体。

第四条所有从事传染病管理工作的机构、组织和个人,应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得敷衍塞责、虚报瞒报。

第二章疾病预防控制第五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以疫苗接种为核心,推广疫苗接种工作,并建立健全疫苗接种信息管理制度,落实疫苗安全监测和意外反应报告制度。

第六条加强传染病阻断措施,对发现的新型传染病进行快速处置,采取隔离、消杀等手段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

第七条扩大传染病检测的范围和力度,建立健全传染病快速检测体系,提高传染病的诊断和鉴定能力。

第三章病例报告和登记第八条传染病病例发现后,各级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流行病学史等相关信息。

第九条各级疾控中心应及时对接收到的传染病报告进行核实和登记工作,建立起包括实时监测、信息交换、统计分析在内的传染病病例登记信息系统。

第十条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病例报告和登记的统一标准和流程,提高病例报告和登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四章流行病学调查第十一条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传播途径和范围。

第十二条流行病学调查应建立完善的调查流程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研判。

第十三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传染源管控第十四条对于已经确定的传染源,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治疗、消杀、人员追踪等措施。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

3.传染病防控工作包括加强健康管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传染源等方面。

二、健康管理1.全体员工必须进行体温测量,每日测量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记录体温数据,如出现异常体温(≥37.3℃),立即上报健康管理部门。

2.员工必须自觉戴口罩,并正确佩戴、保持清洁。

口罩使用过程中,员工应避免触摸口罩表面。

3.员工发现自己或同事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时,应立即上报健康管理部门。

4.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具体检查内容由健康管理部门确定。

三、个人卫生管理1.员工必须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传染源或有污染物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彻底清洁双手。

2.员工在工作期间,避免随地吐痰、鼻涕、咳嗽、打喷嚏。

如果有这些情况,应使用纸巾、手绢等进行遮挡。

3.员工在工作期间,避免触摸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

4.员工必须定期更换工作服、鞋帽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持清洁。

四、环境卫生管理1.公司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必须每天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接触面(如门把手、水槽、洗手间等)。

2.员工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整洁,避免杂物堆放。

3.公共区域要提供充足的餐具、杯子等,并定期清洗消毒。

4.员工饮用水必须经过过滤消毒处理,维护饮水安全。

五、传染源控制1.员工如发现生病或疑似感染传染病,要立即上报公司健康管理部门,并采取主动隔离措施。

2.员工如有出差,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传染病疫情情况,并做好防护措施。

3.员工如果接触了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立即上报健康管理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隔离观察和健康状况报告。

4.员工离职前,如果有传染病相关症状,要立即上报健康管理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检疫。

六、应急措施1.公司设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员工发现传染病相关症状,要立即汇报健康管理部门。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

2. 工作职责2.1 疫情监测和报告所有员工应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同时,每天记录员工自身身体状况,并及时报告上级。

2.2 预防措施员工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保持办公场所的通风和清洁。

2.3 个人健康状况报告员工发现自己或同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自觉进行隔离。

2.4 隔离措施员工在疫情期间如需隔离,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个人情况。

2.5 公共交通安全员工出行时应尽量避免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保持社交距离。

3. 预防培训员工入职时,应接受有关传染病预防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疫情应对能力。

4. 紧急情况处理在发生传染病疫情紧急情况时,员工应立即按照公司的紧急应对计划行动,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5. 违规处理5.1 对于严重违反本工作制度的员工,将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停职、解雇等。

5.2 对于轻微违反本工作制度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6. 执法机构合作本单位将积极配合执法机构的疫情调查及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7. 审查和更新本工作制度将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与时俱进。

8. 附则本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对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

员工应认真遵守本工作制度的规定,确保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仅为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的范本,具体的制度内容和规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二)一、制度目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传播。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人员。

三、工作职责1. 传染病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传染病管理工作方案,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三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三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疫情管理工作制度是指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期间,为有效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疫情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遏制疫情蔓延、控制疫情规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围绕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展开讨论.一、疫情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1.实行病例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要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

2.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及时发布,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3.加强信息共享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分享疫情信息,提高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

二、疫情排查与隔离制度1.加强疫情排查工作,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2.建立健全隔离制度,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对高风险地区和人群的排查,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管控,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三、疫情防控措施与宣传教育制度1.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明确各类场所和人员的防控要求,加强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的消毒和清洁管理。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教育公众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

3.加强对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疫情防控专业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

四、疫情应急预案与指挥体系1.建立健全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

2.优化疫情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指挥部的职责和机构设置,确保指挥系统的快速、高效运转。

3.加强应急演练,定期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高疫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五、疫情评估与反馈制度1.建立健全疫情评估制度,对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2.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整理来自各级部门和社会群众的反馈意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本(五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本(五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本传染病管理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个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的模板范本,供参考。

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传染病管理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及时、科学、可控进行。

第四条传染病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预防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传染病包括:A类传染病、B类传染病和其他法定传染病。

第六条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开展工作。

第二部分:传染病报告和通报制度第七条所有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疫情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给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第八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进行归档和分析,并及时发布疫情通报。

第九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疫情通报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提醒公众加强防护。

第十条接收到传染病报告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诊断,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第三部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制度第十一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疫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时发布相关预防指南和措施。

第十二条所有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疫情监测机构应当按照预防策略开展防控工作,包括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和临床诊治等。

第十三条对于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紧急防控。

第十四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诊疗技术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和质量。

第十五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预防和控制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和问责。

第四部分:传染病呈报制度第十六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呈报制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疫情监测机构按时上报传染病相关数据。

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制度(草稿)

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制度(草稿)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管理工作.加强领导、责任明确、人员固定、专机专用,确保传染病直报系统网络畅通。

2、承担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对辖区医疗机构每年至少培训两次;了解、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实施情况.3、疾控中心每日对出现疫情异常变化和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要及时做出反应,同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控机构。

4、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控计划,定期组织质控检查;及时审核数据质量和分析传染病疫情数据,将传染病疫情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5、每月至少一次到辖区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疫情核对.属地卫生局每年组织两次驻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和报告检查。

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努力提高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6、认真做好本辖区直报单位传染病的报告、审核工作.报告卡审核完毕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

7、承担辖区内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所报告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8、医疗机构要建立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和奖惩机制,分管院长或临床科室主任参与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是否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9、对接到的需进行流调的疫情病例及时报告相关流调医生,并做好记录.10、按规定时限的要求做好疫情的月、年分析,实行疫情信息反馈通报制度。

11、疫情管理人员要保守疫情机密,疫情数据不得对外公布、交流。

12、按时完成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

区直以上医院每年两次,乡镇级医院每年一次。

13、妥善保存疫情资料,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并将各种疫情资料整理归档。

14、定期维护传染病报告数据,严格控制网络直报密码的使用范围,确保网络直报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职责1、负责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机构和人员。

三、责任和义务1. 相关机构和部门应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

2. 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防治工作。

3. 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及时报告和发布传染病的疫情信息,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控。

四、传染病防治措施1. 增强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提高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水平。

2. 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加强宣传媒体的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3. 建立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分析和评估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风险。

4. 加强传染病的检疫和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

5. 推广和应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六、传染病防治监督和评估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相关机构和人员应配合监督和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七、违规处理1.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规定的机构和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 对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处理。

以上为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范文(2)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引起发病。

因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造成流行,做好管理不仅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控制社会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学校领导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预防保健协调组织,明确校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确定专人负责预防保健工作并有疫情报告人,具体防治制度如下: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三篇)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三篇)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以下是传染病相关制度的一个范本:《传染病防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依法、科学、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

第四条本单位领导班子负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全面领导,传染病防控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监测与报告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对传染病的及时监测和报告。

第六条各级传染病监测机构应当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汇总。

第七条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向上级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八条单位内部人员对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当及时报告,不得隐瞒和谎报疫情信息。

第三章预防控制措施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设施,确保病原体的隔离和杀灭。

第十一条单位内发生传染病病例后,应当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控制传染源的扩散。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四章职责和责任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明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职责和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十四条传染病防控专职人员应当按照职责和责任进行工作,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本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履行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积极参与和组织防控工作。

第五章处罚和奖励第十六条对于违反传染病防控工作规定的人员,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以前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废止。

第十九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有。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强化科学决策、公众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协同合作,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二章传染病防控工作机构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传染病防控工作机构,负责全面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五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机构应当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组成,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人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并及时向上级机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章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第八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第九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舆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引导公众形成科学的防控行为。

第四章防疫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第十条各级政府应当明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二条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第五章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第十三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特点和流行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第十四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防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

第十五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加强卫生检验和检疫工作,确保食品和水源的卫生安全。

第六章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准备第十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准备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____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

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

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本传染病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传染病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控传染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严格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落实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直接或间接通过传染源传播的疾病;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等。

第五条国家将建立统一的传染病数据库,用于传染病的监测和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

第二章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第一条对急性传染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病例应迅速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及时接收和汇总传染病报告信息。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和分析疫情信息。

第四条对流行性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第五条对传染病疫情,政府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疫情通报和处理措施。

第三章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第一条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和相关措施。

第二条对传染源,政府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治疗和扑杀等。

第三条对传染途径,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包括消毒、防疫、疫苗接种等。

第四条对传染病的治疗,政府应当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文传染病是指某些疾病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并能在人或动物之间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传染病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传染病管理制度的范文: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控传染病,保护公众的生命和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国境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监测、报告、处置和治疗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快速、准确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第四条传染病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法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五条政府和各级卫生部门负责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报告和处置工作,单位和个人有责任配合和支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第二部分: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第六条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第七条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和农村地区的传染病监测,做好农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报告工作。

第八条建立传染病预警机制,开展传染病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危害。

第九条对高风险职业和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患病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加强传染病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提高疫苗的覆盖率,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第三部分:传染病报告与处置第十一条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要立即报告卫生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二条卫生部门收到传染病报告后,要及时核实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防疫工作。

第十三条对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传播扩散。

第十四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共同应对跨境传染病的威胁。

第十五条对传染病死亡和严重病例,要进行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病因和传播途径。

第十六条对传染病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要做好治疗和康复工作,确保其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

第四部分:传染病防护与宣传第十七条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普及传染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文(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文(3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传染病管理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的原则。

第二章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或怀疑有传染病疫情,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部门报告。

第五条卫生部门收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对疫情进行调查和控制。

第六条卫生部门应当及时向公众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提醒公众做好防护。

第七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发布传染病监测数据,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第八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传染病监测数据和信息,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第三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九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第十条卫生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加强疫苗的质量监管。

第十一条卫生部门应当开展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十二条卫生部门应当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治水平。

第十三条卫生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的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第四章传染病的应急处理第十四条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第十五条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六条卫生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传染病的紧急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七条卫生部门应当开展传染病的溯源调查工作,找出疫情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章传染病的处置与管理第十八条卫生部门应当依法对传染病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杜绝传染源的扩散。

第十九条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的患者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人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卫生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的病例报告制度,对传染病病例进行登记和统计。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本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____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旬阳县____y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本(2)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和爆发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就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素和具体措施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及时发现、报告、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 原则: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应遵循科学性、主动性、及时性、公开透明性和协同性的原则。

三、管理制度的要素1. 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包括监测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病原体的变化和传播途径等。

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的疫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防控措施:采取积极、全面和科学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患、追踪接触者、加强卫生消毒等。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制定本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预防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一)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完善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

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疫情报告责任人指定专人作为疫情报告责任人,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

其职责包括:1、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疫情。

2、收集、整理和保存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资料。

(三)各部门职责1、医疗部门(1)负责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2)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转诊。

(3)按照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交给疫情报告责任人。

2、预防保健部门(1)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2)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3)指导和协助其他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3、后勤部门(1)负责保障传染病防控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做好单位内部的清洁、消毒和通风工作。

四、传染病疫情监测(一)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设立监测点,配备监测人员和设备,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

(二)监测内容1、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2、疑似传染病的症状和体征。

3、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

(三)监测方法1、临床监测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就诊患者进行仔细询问和检查,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实验室监测开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如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为传染病的诊断和疫情判断提供依据。

3、主动监测定期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进行主动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个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制度目的:为了防控传染病疫情,保障员工及社会大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疫情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内部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和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内部员工、外包人员等。

三、基本原则:1. 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3. 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向员工和相关部门传达疫情相关信息;4. 严格执行: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不得敷衍塞责。

四、具体措施:1. 健康登记:所有员工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登记表,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疫情风险,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主动配合隔离措施;2. 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员工应佩戴口罩,并注意勤洗手、勤消毒等个人卫生习惯;3. 场所消毒:公司内部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办公用品等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品;4. 人员管理:避免大规模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会议,优先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减少人员接触;5. 外出要求:根据疫情风险情况,对员工的出差、外出等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优先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6.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或接触病例,员工应立即报告上级或专人,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隔离措施;7. 宣传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8. 其他措施:根据具体疫情情况,适时采取其他防控措施,如做好室内通风、减少办公时间等。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纪律处分制度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监督与考核: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及员工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七、附件:本制度附件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相关宣传资料,具体内容另附。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三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三篇)

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范例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和完善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

2.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疫情信息,确保及早发现、快速处置传染病风险。

3. 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4.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估和监督,确保责任到位,效果可持续。

三、传染病报告与监测制度1. 传染病报告制度1.1 任何发现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1.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加强对报告病例的核实和调查工作,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1.3 对迟报、漏报、错报的病例,将依法给予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传染病监测制度2.1 建立全国传染病监测网络,实现传染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2.2 每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监测机制,定期向上级疾控中心报送相关数据。

2.3 加强对传染病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的监测工作,提高传染病预警能力。

四、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制度1.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1.1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1.2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加强职业人员和学校教育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1.3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提高其诊断和防控传染病的能力。

2. 制作和发放宣传材料2.1 印制并定期更新传染病预防和防控宣传资料,供公众和相关单位使用。

2.2 在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场所,摆放传染病宣传横幅、海报等,提醒公众注意传染病防控。

五、传染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制度1. 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1.1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3篇)

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尊敬的领导: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传染病相关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我对传染病相关制度的一些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及时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

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系统,可以追踪和监测人群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各项职责和义务。

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理,建立特定传染病的检疫和隔离制度,减少传染病的扩散风险。

在防控过程中,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人权,确保合法权益的同时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再次,加强传染病应急管理的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问题。

最后,加强传染病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加强传染病知识的普及,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醒公众注意卫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减少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防控意识。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在您的正确指导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制定和实施一套健全的传染病相关制度,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谢谢!此致敬礼传染病相关制度范本(2)目录:一、引言二、传染病防控制度2.1疫情报告制度2.2疫情监测制度2.3病例报告制度2.4隔离措施制度2.5医学观察制度三、传染病应急响应制度3.1应急预案制定与修订3.2应急指挥部组建与职责3.3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3.4应急通信与联动机制四、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4.1患者和家属教育4.2公众教育五、传染病防控工作考核制度5.1防控工作的考核指标5.2考核方式与周期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经费管理制度七、总结一、引言为了提高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效果,加强组织协调,维护公众卫生安全,特制定本传染病相关制度,为相关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

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做好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二、疫情预防与控制1. 公司建立健全疫情预防和控制体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2. 公司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

3. 公司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设置消毒设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卫生。

4. 员工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有任何传染病患者或暴露史。

三、疫情出现时的应急处理1. 一旦发现员工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和治疗。

2. 公司应迅速组织防控工作组,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全员参与防控工作。

3. 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出勤记录、体温检测等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公司防控工作组。

四、员工的防护措施1. 员工进入公司门口前,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并进行手部消毒。

2. 员工进入公司办公区域前,须再次测量体温,如体温超过37.3℃,应立即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3. 员工在公司办公区域内,应随时佩戴口罩,注意小范围内保持社交距离。

4. 员工不得擅自离开公司办公区域,如需外出,应向上级申请并落实相关防护措施。

五、会议和集体聚集活动的管理1. 公司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聚集活动,如有必要,应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进行。

2. 公司组织的会议和集体聚集活动,必须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场所要求要保持通风和消毒,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

六、外来人员和访客管理1. 公司严格限制不必要的外来人员进入公司,如有必须进入的,需取得事先批准,并落实好防护措施。

2. 访客进入公司必须符合公司的安全规定,并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测量。

七、员工的禁忌行为和处罚措施1. 员工不得散播谣言、恶意损害公司形象,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

2. 员工不得擅自隐瞒自己或他人的传染病患病情况,如有发现,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管理工作。

加强领导、责任明确、人员固定、专机专用,确保传染病直报系统网络畅通。

2、承担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对辖区医疗机构每年至少培训两次;了解、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实施情况。

3、疾控中心每日对出现疫情异常变化和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要及时做出反应,同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控机构。

4、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控计划,定期组织质控检查;及时审核数据质量和分析传染病疫情数据,将传染病疫情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5、每月至少一次到辖区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疫情核对。

属地卫生局每年组织两次驻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和报告检查。

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努力提高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6、认真做好本辖区直报单位传染病的报告、审核工作。

报告卡审核完毕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

7、承担辖区内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所报告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8、医疗机构要建立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和奖惩机制,分管院长或临床科室主任参与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是否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

9、对接到的需进行流调的疫情病例及时报告相关流调医生,并做好记录。

10、按规定时限的要求做好疫情的月、年分析,实行疫情信息反馈通报制度。

11、疫情管理人员要保守疫情机密,疫情数据不得对外公布、交流。

12、按时完成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

区直以上医院每年两次,乡镇级医院每年一次。

13、妥善保存疫情资料,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并将各种疫情资料整理归档。

14、定期维护传染病报告数据,严格控制网络直报密码的使用范围,确保网络直报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职责1、负责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辖区内的信息报告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4、负责辖区内的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6、开展对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7、负责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确保项目无误。

对每天报告的需进行流调的病例,及时通知相应科室或流调医生。

每天最后一次审卡时,同时进行卡片查重,对重卡进行删除并做好记录。

8、承担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代报)工作,代报的传染病卡片直报单位和代报单位均须保存3年。

传染病报告信息审核制度1、对本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片,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下午(包括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分别登录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浏览、审核与查重。

2 、审核时如发现以下情况,须进一步核实该报告信息的真实性:(1)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2)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3)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4)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5)发现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6)发现本地罕见的或5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7)发现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尽快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予以确认,同时应通告本单位现场流调人员开展调查,且应以尽快的方式(如电话)报告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3、对系统提示的可疑重复报告卡片进行核实,对误报、重报卡片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原因并及时作出删除标记。

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出生日期、现详细住址。

4、对于其它传染病报告信息,核实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制度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需进行网络直报的病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卫生部规定报告的其它传染病。

3、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旗县区疾控中心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局报告。

确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旗县区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后,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疫情管理组织,制定疫情管理制度。

5、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漏报。

违规者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所在单位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1、专人、专机、专网、专管,确保传染病直报系统网络畅通。

2、加强疫情报告人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特别是新入院医生和实习学生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

3、做好传染病的报告和登记工作,凡与诊断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及病房,均要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并有专人负责。

4、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做到“当日诊断,当日报告”。

报告卡填写项目要齐全、字迹清楚、地址要详细。

5、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每月要对本单位(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一次自查。

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员,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为确保疫情按时报告,专职人员每日到门诊有关科室收集传染病卡片。

报出后的传染病要进行登记,传染病卡片做好存档。

7、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区疾控中心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与填卡医生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

8、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和化验登记等相关记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每月检查一次,检查结果与科室和个人综合目标责任制挂钩。

9、疫情管理9人员对每月对本单位上报传染病数据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将传染病发病情况上报单位领导,并在院内进行通报。

10、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流调及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报告范围和程序(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传染病或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旗县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通知院领导和院内相关部门,保证应急工作中上下联络、人员疏散、消毒隔离、防护、现场保护和调查、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取样等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制度(一)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二)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院、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五)配合卫生局和疾控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六)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

(七)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八)各单位及相关人员未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未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门诊日志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加强门诊日志和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

2、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建立门诊日志,加强对医院门诊病人的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