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传染病疫情的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传染病疫情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居民的健康安全。
第四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依法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制度、传染病防控措施制度和传染病信息发布制度等。
第五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传染病防控水平。
第六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与联动,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人员。
第八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定期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时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第九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部门,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十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第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制定防控计划。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做好卫生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十三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四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定期组织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控能力。
第十五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筛查和隔离工作。
第四章传染病信息发布第十六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建立传染病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传染病的信息。
第十七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把握信息发布的时机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当向社区居民发布传染病的防护指南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通用6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通用6篇)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11.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2.《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况增减甲类和乙丙类传染病病种,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3.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如实公布全国疫情并随时通报重大疫情,并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
5.传染病的控制包括:(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宣布疫区。
(4)对尸体的处理。
(5)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
6.解答)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末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
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2)对除艾滋病人、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疗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两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亲密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病人的污染场所,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应立即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5)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当接受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7.切断传播途径:为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听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为了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登记传染病疫情数据,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
本制度适合于所有传染病疫情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责任部门和人员1.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3. 医疗机构负责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信息;4. 公安机关负责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疫情登记管理工作。
四、登记管理流程1. 疫情报告: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者确诊传染病病例后,应即将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信息。
2. 疫情登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疫情报告后,将疫情信息登记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系统中,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病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等。
3. 数据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对登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 疫情报告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疫情报告上报至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
5. 信息共享: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之间进行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共享,加强跨地区的疫情监测与防控。
五、数据安全和保密1. 数据安全:传染病疫情登记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措施,确保疫情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者泄露。
2. 数据保密: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将疫情数据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六、培训和宣传1. 培训:卫生健康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其对疫情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宣传: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的认知和参预度。
七、监督和评估1. 监督:卫生健康部门应对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相关单位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职责。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5篇)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疫情报告领导小组,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各班班主任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马上向校长报告,学校在____小时内向属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
(一)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当学校(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三)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三、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校内发生传染病,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告之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由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与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单位联系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传染病出现续发病例。
四、班主任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安排专人到医疗部门就诊治疗,防止传染病发生。
如果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责任。
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我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汇总和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传染病疫情管理措施,指导、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各科室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3.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三、疫情报告1.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必要时要做订正、死亡报告。
2.各级医疗保健科,每日定时负责收集各科室疫情报告卡,并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
各有关科室要设传染病登记簿,预防保健科设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
3.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诊断和治疗传染病病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限内报告。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按照规定时限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疫情调查与处理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查明疫情来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2.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隔离治疗、隔离观察等措施。
3.对密切接触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医学观察、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4.对传染病疫源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采取消毒、灭鼠、灭蚊、灭蝇等措施。
五、疫情信息发布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防控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内部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防控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包含病菌、病毒、真菌、原生动植物、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群或动物群体中传播的一类疾病。
2.疫情:指传染病在肯定区域和时间内发生的病例及其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总称。
第四条原则1.防备为主,防治结合。
2.尽早发现,尽早报告,尽早掌控。
3.信息共享,协同搭配。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第五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负有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的责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1.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刻填写并提交传染病报告卡。
2.接到传染病患者报告后,要及时核实、填写并提交相关的传染病报告表。
3.每日定时统计各类传染病病例及其相关信息,形成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及时上报。
第六条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及报告表医院将编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和报告表,并定期更新和优化。
相关人员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依照规定填写相关报告卡和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第七条报告渠道传染病疫情报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系统。
2.口头报告:当情况紧急时,可以通过电话或会议等方式进行口头报告,同时要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书面报告。
第八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传染病的名称、类型和分类。
2.发病日期、地方和人数统计。
3.病例近况,包含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愈情况等。
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
5.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6.其他与疫情相关的紧要信息。
第九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限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发现或接到传染病病例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传染病疫情报告,具体时限依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传播速度确定,并及时上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8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沈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制定本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
三、各医疗机构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院及科室分别设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登记和管理工作, 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院及科室分别设《传染病疫情总登记簿》和《科室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并定期核对, 每月至少自查一次。
五、门诊、病房诊治医生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 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由科室疫情报告员登记后, 送交预防科, 由院疫情管理员填写总登记后及时报出。
六、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并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七、发现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艾滋病及hiv感染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及爆发疫情和突发事件时, 应立即电话报告, 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4篇)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背景传染病是指某一种或多种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到人体,引发疾病并具有传播能力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社会和公共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为了及时掌握和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抗击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国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
四、主体责任1.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的及时登记和报告工作,并保证报告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报告的及时性。
2. 疾控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3. 卫生部门负责对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进行监督和管理,并进行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指导。
4. 相关单位负责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五、工作流程1. 医疗机构应立即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登记,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诊断情况、治疗情况等。
2. 医疗机构应及时将登记信息报送给所在地的疾控机构,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3. 疾控机构接收到医疗机构上报的登记信息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和整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 卫生部门收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后,应及时进行核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应对策略。
5. 卫生部门应将传染病疫情的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保持信息透明度,指导公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六、信息共享与保密1.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信息属于国家保密范围,未经授权不得向外传播。
2. 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疫情信息,以便协同应对传染病疫情。
3. 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的纸质和电子档案,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七、监督与考核1. 卫生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部门的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五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
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
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二)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____号令》的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分类(甲、乙、丙)和疫情报告时限与疫情报告程序。
二、各级医务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传染病管理制度(6篇)
传染病管理制度一、传染病报告(1)根据病种,依法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送防保科网上直报。
____和乙类按照甲类管理传染病应立即报告防保科,在____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乙类传染病中除乙类按照甲类管理传染病按____时限外,其余均不得超过____小时。
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均不得超过____小时。
如超过以上各时限,即为迟报。
(2)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由防保科安排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值班,以确保工作日以外时间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二、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1)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班级、幼托儿童填写幼儿园班级)、联系电话、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2)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学校班级、幼托儿童填写幼儿园班级)、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如果死亡,还应填写死亡原因和死亡日期)三、检验、影像科室登记及反馈(1)检验科室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和检验日期;影像科室(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结果和检查日期。
检验师或影像医师在登记病人检查信息时不得漏登或项目缺漏。
(2)对门诊和住院部门送检或开单的病人检出异常检验或检查结果,特别是对于传染病诊断有确诊或临床诊断意义的病原学、血清学、临检指标和病理影像,应在出具检验、检查结果后,除将报告单交予病人外,应在两小时内将异常检验或检查结果报告单送达送检(开单)科室或医生,并做书面反馈记录或由送检(开单)医生签字接交。
四、传染病培训考核每年对全院职工以及新进人员分别____开展一次传染病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____部下发的部分传染病诊断防治相关文件等。
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培训效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限期再次受考核,如仍不合格,脱岗学习一周,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再上岗。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个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制度目的:为了防控传染病疫情,保障员工及社会大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疫情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内部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和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内部员工、外包人员等。
三、基本原则:1. 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3. 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向员工和相关部门传达疫情相关信息;4. 严格执行: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不得敷衍塞责。
四、具体措施:1. 健康登记:所有员工每天上班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健康登记表,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疫情风险,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主动配合隔离措施;2. 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员工应佩戴口罩,并注意勤洗手、勤消毒等个人卫生习惯;3. 场所消毒:公司内部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办公用品等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品;4. 人员管理:避免大规模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会议,优先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减少人员接触;5. 外出要求:根据疫情风险情况,对员工的出差、外出等活动进行严格管控,优先采用远程办公的方式;6.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或接触病例,员工应立即报告上级或专人,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隔离措施;7. 宣传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8. 其他措施:根据具体疫情情况,适时采取其他防控措施,如做好室内通风、减少办公时间等。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纪律处分制度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监督与考核: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及员工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七、附件:本制度附件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相关宣传资料,具体内容另附。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希望相关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1、建立健全医院各科室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各科医生在医疗诊治中如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患者,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医务处,填写传染病卡片由传染病疫报告员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瞄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各科医生应认真及时填写传染病卡片,并在传染病登记本上登记后,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
传染病检查员每日对疫情情况进行检查审核,立即网络直报。
门诊医生要认真逐项填写目诊日志,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记清楚。
并用红笔注明“报卡”。
住院医师应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记本上用红笔注明“报卡”。
化验室、放射科建立传染病登记本,防止漏登、漏报。
4、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登记及传染病本要保存三年。
5、各科由传染病监控员检查门诊医师工作日志及病区患者出入院登记本是否填写齐全,传染病是否漏报、迟报。
6、认真执行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归口管理程序,经治医生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含结核性胸膜炎)必须立即报卡,____小时内网络直报。
同时将患者转到结核病防治所并做好记录。
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及其他严重合并症,可待患者病情稳后再转诊,不得擅自收治。
放射科发现疑似肺结核或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时进行登记。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范本(4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范本疫情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传染病疫情,对疫情报告、防控措施、防护措施以及疫情通报等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以下是疫情管理制度的一些参考内容:1. 疫情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明确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疫情报告职责和要求,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上报。
2. 疫情通报机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疫情通报的及时、准确和全面。
在疫情发生时,各级卫生部门应及时向上级机关和社会公众发布疫情通报,包括疫情的起因、传播途径、传播范围等信息。
3. 疫情防控措施: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
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社区排查、建立病例隔离和医学观察制度、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等。
4. 疫情防护措施:建立健全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措施,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公共卫生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等。
5. 疫情溯源机制:建立疫情溯源工作机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追踪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6. 疫情应急预案:制定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的应急职责和行动,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响应和处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疫情管理制度参考内容,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国家、地区和疫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范本(2)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已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建立健全的疫情管理制度,提升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能力,特制订本文件,规范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管理。
二、报告制度1. 疫情报告内容:a. 病例个体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b. 疾病类型:包括传染病名称、病理特点等;c. 传播途径:包括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途径;d. 流行区域:包括疫情爆发地、传播范围等;e. 发病时间:包括疫情爆发时间、病例新增情况等;f. 监测措施:包括医学观察、病例追踪等;g. 应对措施:包括隔离治疗、人员调配等;h. 疫情影响:包括死亡人数、医疗资源消耗等。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7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____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旬阳县____y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二)一、疫情领导班子:由主管业务副院长、疫情管理科长、疫情管理人员、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长、质控科科长,组成传染病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年对上年度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关传染病有关制度。
二、疫情管理的内容:根据传染病法规定的____种传染病为报告病例。
三、具体实施:1、每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必须有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的内容,学习结束必须进行考试。
2、要求每个科室每年至少学习传染病法一次,并有签到及每人学习后考试成绩或学习心得存档。
每个科室的副主任或科聘主治医生为传染病监控医生。
4、出入院登记本的管理。
病人入院后,必须填写完整的相关内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家庭地址,入院诊断);出院时,必须根据病历所书写的最后诊断填写病人的出院诊断。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制度
一、为准确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防止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区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报告的传染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的甲、乙、丙三类共计38种。
三、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区疾控中心为责任报告单位,各镇办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所辖区域内的疫情报告工作,同时镇办以上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四、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疾控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五、责任报告人在诊断传染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六、对于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传染病漏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现场监测时发现漏报的应该及时或随时补报,按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注意信息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对外透漏或披漏任何疫情信息。
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的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及时掌握、报告和处置传染病疫情,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区所有卫生健康单位、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的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
第三条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四条卫生健康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登记和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协助其他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所辖区域内传染病疫情的收集和登记工作,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第七条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制度,定期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有关疫情信息,并主动配合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三章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的操作流程第八条传染病疫情的登记应包括以下内容:传染病名称、病例数量、发生地点和时间、患者基本信息、疫情严重程度等。
第九条登记信息应及时、准确完成,须留存相关证据资料,并加强对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防止泄露。
第十条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要及时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协调和处理。
第十一条卫生健康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
第四章附件附件一: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表附件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表格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引起的可以传染给他人的疾病。
2.登记管理:指将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的工作。
3.卫生健康部门:指按照法律法规设立的部门,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和卫生健康工作。
4.疫情严重程度:指传染病疫情的程度,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个等级。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3篇)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范文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____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
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
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
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5篇)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1.传染病疫情管理____设在医院预防保健科。
有经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培训上岗的疫情报告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和所辖区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有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及《____部37____》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或投放于疫情箱内),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
3.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做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4.熟练掌握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分类,疫情报告的时限及程序,做好上报登记,核实、填卡、传送等工作。
5.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异常信息审核报告卡,按时上报并做好各种传染病卡的分类登记工作,每月查对门诊日志、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按规定予以处理。
6.凡发现____(鼠疫、____)或新发传染病或乙类中的按____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禽流感、____、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应____小时电话报告,随后补报卡片。
7.每月查阅全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与医务科共同进行目标考核。
8.监督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9.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10.新分配(或调入)来我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及《____部37____》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方可上岗。
11.督查检验科、ct室、放射科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的异常信息做好登记,并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开单医生。
12.严格遵照《____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严格、有序地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保障医院内外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人员,包含医务人员、管理人员、患者及家属。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监测第三条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工作责任1.医院成立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小组,由院感科、防备掌控科相关人员构成,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工作。
2.应当设立特地的传染病疫情监测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充分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内容1.统计传染病疫情发生、传播、演化的相关数据,监测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2.依据疫情监测数据,及时发布疫情通报,并采取必需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
第五条病例的报告和登记1.患者的传染病病例,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院感科报告,院感科应当及时登记和上报相关部门。
2.确诊病例的患者,应当乐观搭配医院进行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工作。
第六条疫情的分类和级别1.依据传染病的传播性、病死率等因素,将疫情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和级别,设立相应的处理和防控措施。
第七条传染病的隔离和治疗1.对于传染病病例,医院应当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患者与其他人员的有效隔离。
2.对于不同等级和分类的传染病病例,医院要订立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配备充分的治疗资源。
第八条医务人员的防护和培训1.医务人员应当依照防控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相关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相关的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传染病疫情管理第九条疫情处理应急预案1.医院应当订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并依照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和测试。
2.在应对传染病疫情时,医院要依照应急预案的流程,及时进行疫情的报告、隔离、治疗和防控。
第十条宣传教育和舆情管控1.医院要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公众的防控意识和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严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员。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或发现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4、对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5、医院门诊应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应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6、住院部临床科室应建立传染病登记本,对诊断的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登记。
7、发现一人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须分别填报两卡片。
8、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9、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10、疫情管理员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收集、核对、登记及网络直报。
11、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