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蓄水工程(超级精彩动画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合理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3、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小数除法中的规律。

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运用小数除法及其它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ZPPT、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宣布本节课的任务。

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师生共议,回顾单元所学知识。

2、学生课前独立整理,完成知识结构框架图,然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内交流:(1)、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2)、你认为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较好?(3)、你还有哪些疑惑?4、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重要性:便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更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

4、学生质疑: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这些所学的知识里面,你认为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还有哪个知识点不太明白或者说有一些疑惑呢?大声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探讨。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随机典例悟导……)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练习大本营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系统整理发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和交流与配合意识,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质疑、解惑过程系统地再现并掌握本单元知识。

]三、练习大本营。

(一)、计算练习,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

79.3÷2.6=2.2÷3=7÷0.25=8.1÷1.8=24.7÷2.5÷0.4=0.22÷0.6+ 0.2÷0.6=方法:先让学生独立选择题目做,再抽生板演、对正。

三峡大坝的工程伦理

三峡大坝的工程伦理

三峡大坝之影响一、关于三峡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在《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44年,编写了《扬子江三峡计划之初步报告》。

1950年成立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8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1970年底,中央决定先修建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1986年至1988年,水利电力部成立了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正式批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

首先是是防洪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76亿元,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不运用荆江分洪区);运用荆江分洪区,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不致造成毁灭性灾害。

其次是发电效益巨大(包括经济和环保效益)。

2007年一年,三峡电站供电量就达到611亿KW/h,支撑社会产值约5600亿元,替代火力发电原煤2260万吨,减排CO2达到5100多万t,SO2达到62万t,氮氧化合物26万t。

在2008年全部机组投产后,三峡水力发电每年可以替代4000~5000万t原煤。

最后是航运效益,重庆至宜昌间航道由Ⅲ级升级到Ⅰ级,可实现渝汉间目前船队3000t升级到10000t,单船通行由1000t 到3000t。

除此之外,对长江下游的水量调剂作用,以及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对生态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2016年,长江三峡地区年平均气温17.7℃,较常年偏高0.5℃,为1961年以来第五暖年;年降水量1381.5毫米,较常年偏多17%,为1961年以来第五多;年平均风速较常年偏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与常年相同。

《三峡》教案(通用19篇)

《三峡》教案(通用19篇)

《三峡》教案《三峡》教案(通用1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

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2024年度名师余映潮《三峡》课堂实录

2024年度名师余映潮《三峡》课堂实录
13
相关诗词歌赋欣赏
1 2
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
描述三峡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 畏之情。
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
描绘了夜晚进入瞿塘峡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三峡 的神秘之美。
3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
以民歌的形式描述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风情。
2024/3/23
14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展示
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2024/3/23
三峡的工程建设和影响
三峡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对长江 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4
相关资源推荐及拓展阅读
《三峡人家》
一部反映三峡地区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纪 录片,通过影像展现三峡的美丽风光和人文 特色。
12
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讲解
01
02
03
三峡的历史沿革
自古以来,三峡就是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地区,经历 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
2024/3/23
三峡的文化内涵
三峡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 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三峡的诗词歌赋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 都曾在三峡留下不朽的诗 篇,如李白的《早发白帝 城》等。
工程主要功能
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
建设历程与成就
历经多年规划与建设,三峡工程在技术创新、工程 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3/23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三峡工程的基本概念、建 设背景、主要功能及重要意义 。
2024/3/23

三峡大坝资料

三峡大坝资料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它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个项目预计2009年完工,项目总投资约20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能发电18000兆瓦,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同时,将改善650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335米,高达70米以上,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
●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45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38万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



水污染事件频发 三峡工程开建以来,澎溪河多次发生“浮萍和水葫芦疯长”的水 污染事件。秭归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总工程师彭书林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大 型水库建成后对周围库区的环境和生态会造成影响,通常认为这一影响会持续到20年 左右才会稳定下来。 。。。。。。
Part 3
军事
MILITARY
经济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重庆航道水深增加40%,航道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 速减少50%,万吨级船队可以直抵重庆。而且通过调节三峡水库下泄流量,武汉 至宜昌江段航道水深平均增加1.5倍,万吨级船队通行无阻,长江年通航能力从 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能力大约相当于6条铁路的运力。随着长江航道条 件的改善,行驶在长江上的拖轮每千瓦马力的拖载量将由1吨多提高到7至10吨, 是原来的10倍,与中下游地区持平。船舶的耗油量将由每千吨公里26公斤降到 7.66公斤。宜昌至重庆江段船舶运输成本降低35%到37%,航距缩短50公里,航 行时间可缩短6个小时。重庆长安汽车集团今年计划有10万辆汽车通过水路运输出 去,如果按照一辆汽车节约200元计算,全年将节约成本2000万元。再加上长安每 年进出口10多吨零配件,总体算来,一年可以节省费用3000多万元的成本。有专 家测算,生产经营成本能下降10%左右。
气温反常 据《中国三峡工程报》报道,在 2002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 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 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 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 差升降剧烈。另外,4月份降水量为236.5毫米, 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 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三峡坝区天气复 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拓展阅读:三峡工程简介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拓展阅读: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三峡大坝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

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现在68米提高到88米。

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

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

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约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一100米。

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拔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拔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长河坝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介绍

长河坝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介绍

长河坝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介绍雷万君;王飞;潘勇;崔博【摘要】本文介绍了长河坝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三维可视化仿真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展示了长河坝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三维可视化仿真成果.为施工总布置设计与决策提供一个科学简便、形象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期刊名称】《水电站设计》【年(卷),期】2013(029)004【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施工总布置;三维;可视化;长河坝水电站【作者】雷万君;王飞;潘勇;崔博【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11;TP391.991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是对工程施工场地在施工期间进行的空间规划,它是根据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及枢纽建筑物布置等,为满足施工期间的分期、分区、分标的方案要求,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等要求而创造的环境条件。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几乎包括了地上、地下已有的建筑物;地上和地下拟建的建筑物;为施工服务的临时性建筑物(如沙石加工系统、混凝土系统等),因此布置过程非常复杂。

对总布置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施工总布置视景仿真,进行施工总布置的巡航和施工总布置全过程三维动态演示,形象的反映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不仅能直观显示总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成果,而且将极大地方便工程施工总布置决策及管理。

2 工程概况2.1 枢纽建筑物布置长河坝水电站枢纽挡水建筑物为砾石土心墙坝,坝顶高程为1 697.00m,心墙最低建基面高程为1 457.00m,最大坝高240.0m。

坝顶宽度为16.0m,坝顶长度497.94m。

泄洪建筑物由三条泄洪洞和一条放空洞组成,均布置在右岸山体内。

三峡大坝工程技术讲稿2.0

三峡大坝工程技术讲稿2.0

三峡大坝工程技术讲稿2.0一、大江截流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大江截流三峡大江截流设计流量14000m3/s,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按截流流量19 400m2/s 进行备料及截流准备。

同时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合理安排截流施工进度、选择截流时机、及时掌握截流工程中水下断面形态以及河床变化等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如:1、成功开发无人立尺观测技术,解决了龙口水位观测的难题;2、采用无人测船技术,成功地实现连续搜索监测口门区的流速变化和水舌位置,实施水情动态跟踪滚动预报;3、在大江截流整体水工模型上开展跟踪预报试验,模拟动态变化的边界条件跟踪现场施工,预报并分析截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1、铣削成槽法。

采用从德国进口的液压双轮铣槽机,对堰体、覆盖层和全强风化层铣削成槽,速度快、效率高。

2、两钻一抓(铣)成槽法。

先用冲击钻或冲击反循环钻机钻主孔,终孔后用抓斗副孔(或用液压铣铣副孔)该法造孔精度高、效果好。

遇块球体和硬岩时,仍用冲击钻砸碎成槽。

3、上抓(铣)下钻成槽法。

在槽孔上、中部用抓斗或液压铣成槽,下部有块体和硬岩,用冲击钻或冲击反循环钻砸碎成槽,本法功效也很高,但造孔精度不及以上两法。

4、铣、砸、爆、结合成槽法。

在铣削成槽中,遇大块石、块球体和硬岩时,即用SM-400型全液压钻孔爆破或辅以槽内紧密聚能爆破,对块球体密集带则经钻孔预爆后再以重锤冲砸,击碎后再用液压铣清孔,有效地解决大块石问题。

上述各种成槽技术的应用,使成槽速度提高到新的水平,而且攻克了架空层成槽、块球体的爆砸辅助成槽、钻头磨损,铁件打捞等难题,大规模冲击反循环成槽和优质固壁泥浆等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大坝电站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严格限制水泥熟料中碱含量小于0.5%,要求混凝土中总碱量≤2.5 kg/m3;1、在混凝土中掺用l级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抑制碱活性反应节约淤泥用量,防止温度裂缝和减少干缩;2、选用品质优良的高效减水剂;3、采用缩小水胶比增加粉煤灰掺量的技术,从而更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4、采用有补偿收缩性能的525#中热大坝水泥,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裂缝的风险。

10、综合与实践 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10、综合与实践  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10、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相关的内容,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教学提示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大数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三峡工程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对大数的读写、比较、改写计算,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难点: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搜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二、过程指导1、汇报资料师:同学们,前面我让你们收集了有关三峡的资料,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吧!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

预设:(学生可能收集到的三峡的资料)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工程中的许多数据都可以反映这项工程的宏伟。

——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0000000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000万立方米每秒--33000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

——世界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0000000亿千瓦时。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0000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000000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0000立方米,钢筋463000万吨。

西师大版四年级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西师大版四年级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25页页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教学目标:1.通三峡工程中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对大数的读写、比较、改写、计算,培养知识应用的能力。

3.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培养知识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大数具体的感受。

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教学挂图)、计算器、社会实践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通过网络、电话、询问等方式,完成下表(三峡工程数据调查表)三峡工程数据调查表二、情景引入播放三峡工程雄伟图片或动画。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对,这就是三峡大坝,今天我们就一切去认识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板书课题: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三、展示课前收集情况课前,同学们自己去收集了许多三峡工程的数据,现在请同学来展示自己调查情况。

例:1.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2.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

3.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4.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

(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电)。

1949年,中国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

……四、对三峡工程大数据的综合实践运用(一)工程建设数据课件出示: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一亿三千四百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二千八百万立方米,耗用钢材五十九万吨。

三峡水电站 ppt课件

三峡水电站 ppt课件
三峡水电站
坝址年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设计洪水洪峰流量98800 立方米/秒,相应下泄量69800立方米/秒
三峡水电站
枢纽最大泄洪能力1161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洪水洪峰 流量72300-83700立方米/秒;截流流量8480-11600立方 米/秒
三峡水电站
3.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 运等综合效益。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2.工程特点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经济效益显著,是世界上最大的水 利工程,也是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主体工程。
三峡工程的枢纽布置
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 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之后。永久通航建 筑物均布置于左岸。
三峡水电站
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 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设有23个泄洪深孔,底高程90 米,深孔尺寸为7×9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பைடு நூலகம்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 挖10283万立方米,混凝土基础2794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 金属结构安装25.65万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26台套、1820万千瓦。除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2001年工地施工全景图 三峡水电站
2002年工地施工全景图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模型
三峡水电站
三峡大坝夜景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 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 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 洪水

2.1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 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

2.1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 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

《通用技术》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设计的一些创造性思组,和工程思维。

了解并掌握几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针对这些应具备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己。

增强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并养成应用优良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为以后学习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技术应以人为本的理念。

2、加深对技术的艺术美、技术美及文化性的理解,增强技术设计的道德责任观念。

3、通过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形成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技术原则观。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第二章让同学们了解技术设计学习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学会技术设计中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设计的基础知识,为开展技术设计活动做准备。

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

人类在满足生活的需求与愿望时,会遇到许多问随,因此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方法、探索与实践成为技术的重要内涵。

学情分析: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对设计与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设计一样自己的作品充满激情,但对设计的要求还不深入。

本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悉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设计思想】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

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观赏为主。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纳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讨论性”方式学习文章,培育自主讨论学习的力量。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品尝文章精致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致的画面。

【教学难点】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教学方法】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

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沟通,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呈现三峡美丽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展说明。

2、观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慢慢散去,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_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获它曾经的险峻和漂亮。

今日,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会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解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教师带着赞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沟通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美丽,描绘传神,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展描写的?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将来,你想到了什么?(二)沟通对话1、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详细写?为什么?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风光中运用了很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爱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三峡》课文原文篇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二一、说教材《三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五篇课文为我们描绘自然山水之美。

《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标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全文仅壹五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壮丽风光。

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

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及确定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

”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

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三峡工程分析

三峡工程分析

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
地质灾害问题:其中?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 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 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并对其中26 个重大崩滑体进展了详细勘查,对库区查获的崩滑体 进展了稳定性评价和预测分析,划分了不稳定库段 。
气候问题: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 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程度方 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 年平均 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 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 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 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 减小2%。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 周围几千米至几十千第六米页,共,29页因。 地形而异;仍需警觉伏旱
工程工程的目的系统
工程目的系统有自身的构造
完好性 目的的平衡性
动态性
第七页,共29页。
三峡工程的目的系统
防洪:〔1〕长江的洪水灾害——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 要任务 历史上的水害情况 长江水灾的原因分析——首 先是自然原因,其次才是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洪水来 量、滞洪才能、泄洪才能〕 人为原因〔滥伐森林、围 湖造田〕 〔2〕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防洪是三峡 工程的首要目的 三峡工程的防洪原理:区位优势、宏 大库容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第九页,共29页。
三峡工程的目的系统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 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 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可以 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 航运事业远景开展的需要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

古往今来,地球上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洪水。

人类与洪水抗挣的历史久远,并在抗挣中催生了人类的早期文明。

华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胆量和智慧。

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泽万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经“天府之国”,中贯“鱼米之乡”,下串“人间天堂”,给两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

然而,它一旦暴怒,便为浩劫,沃野成为泽国,民众或为鱼鳖,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

尤其在险段荆江,每至汛期,千余万人头枕悬河,夜不成寐。

所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昌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194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即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

三峡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

电站装机32台,单机热量70万千瓦,总容量224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040亿千瓦时。

电厂一年上交的利税可以建一座葛洲坝枢纽工程。

大坝通航建筑物年单向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客货轮。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的四个县,重庆市的16个县市区,共计20个县(市、区)。

须迁移的总人口将达113、18万人,称为“百万大移民”,任务十分繁重。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

主体工程总工期17年,分3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为6年。

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竣工。

幼儿园三峡大坝教案:探索水电能源的奥秘

幼儿园三峡大坝教案:探索水电能源的奥秘

幼儿园三峡大坝教案:探索水电能源的奥秘在今天的教案中,我们将要探索水电能源的奥秘,以三峡大坝为例进行探讨。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能够了解水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水电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 介绍水电能源我们将简单介绍水电能源。

水电能源是一种利用水流产生电力的能源。

它主要通过水流转动发电机来产生电能。

水电能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峡大坝的建设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三峡大坝的建设。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它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还为中国的电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水电发电原理随后,我们将深入了解水电发电的原理。

简单说来,水电站通过拦截河流水流,形成水库,再利用水库的高位水流,控制水流量,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模拟水电发电的原理,更加直观地理解水电的产生过程。

4. 水电能源的影响我们将探讨水电能源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水电能源具有很多优点,但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水库的蓄水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以及大坝建设会带来地质环境变化等。

我们要深入讨论水电能源的利与弊,让幼儿们能够全面理解水电能源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总结回顾:通过今天的教案,我们对水电能源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简单介绍了水电能源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学习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背景和重要性,接着深入探讨了水电发电的原理,最后讨论了水电能源的影响。

通过这些内容,幼儿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形象地认识水电能源,并且能够明白水电能源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

在我看来,水电能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但在开发利用中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引导幼儿们关注的。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们希望幼儿们能够对水电能源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到此,我们的教案就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